经营分析☆ ◇688143 长盈通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光纤陀螺核心器件光纤环及其综合解决方案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光纤环器件(产品) 1.11亿 57.61 6267.33万 61.96 56.63
特种光纤(产品) 3719.66万 19.36 2748.21万 27.17 73.88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2243.13万 11.68 339.52万 3.36 15.14
新型材料(产品) 1378.93万 7.18 332.49万 3.29 24.11
光器件设备及其他(产品) 801.39万 4.17 427.29万 4.22 53.32
─────────────────────────────────────────────────
华北地区(地区) 1.05亿 54.75 6517.74万 64.44 61.97
华东地区(地区) 2896.88万 15.08 1205.14万 11.91 41.60
华中地区(地区) 1943.52万 10.12 588.41万 5.82 30.28
境外(地区) 1614.89万 8.41 874.37万 8.64 54.14
其他境内地区(地区) 1378.22万 7.17 498.21万 4.93 36.15
华南地区(地区) 514.96万 2.68 258.93万 2.56 50.28
西南地区(地区) 343.77万 1.79 172.03万 1.70 50.04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光电子制造(行业) 3.31亿 100.00 1.48亿 100.00 44.62
─────────────────────────────────────────────────
光纤环器件(产品) 1.24亿 37.40 5633.00万 38.17 45.53
特种光纤(产品) 7125.16万 21.54 5712.36万 38.71 80.17
其他业务(产品) 5837.13万 17.65 831.96万 5.64 14.25
光器件设备及其他(产品) 5335.23万 16.13 2052.32万 13.91 38.47
新型材料(产品) 2406.45万 7.28 527.36万 3.57 21.91
─────────────────────────────────────────────────
境内(地区) 2.97亿 89.87 1.34亿 91.14 45.24
境外(地区) 3350.21万 10.13 1308.07万 8.86 39.04
─────────────────────────────────────────────────
直销(销售模式) 3.31亿 100.00 1.48亿 100.00 44.62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特种光纤(产品) 4699.57万 34.35 3477.75万 54.04 74.00
光纤环器件(产品) 3600.74万 26.32 1466.29万 22.79 40.72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2608.33万 19.06 507.02万 7.88 19.44
光器件设备及其他(产品) 1529.26万 11.18 600.45万 9.33 39.26
新型材料(产品) 1244.93万 9.10 383.76万 5.96 30.83
─────────────────────────────────────────────────
境内(地区) 1.20亿 87.65 5914.47万 91.91 49.32
境外(地区) 1689.66万 12.35 520.80万 8.09 30.82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光电子制造(行业) 2.20亿 100.00 1.15亿 100.00 52.37
─────────────────────────────────────────────────
光纤环器件(产品) 7317.66万 33.23 3336.46万 28.93 45.59
特种光纤(产品) 7069.67万 32.11 5868.46万 50.89 83.01
其他业务(产品) 2914.22万 13.24 294.61万 2.55 10.11
光器件设备及其他(产品) 2635.08万 11.97 1177.77万 10.21 44.70
新型材料(产品) 2081.73万 9.45 854.73万 7.41 41.06
─────────────────────────────────────────────────
境内(地区) 2.11亿 95.74 1.11亿 96.06 52.55
境外(地区) 938.78万 4.26 454.14万 3.94 48.38
─────────────────────────────────────────────────
直销(销售模式) 2.20亿 100.00 1.15亿 100.00 52.3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4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3.11%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7780.40│ 23.52│
│客户2 │ 2038.56│ 6.16│
│客户3 │ 1807.16│ 5.46│
│客户4 │ 1321.06│ 3.99│
│客户5 │ 1310.62│ 3.96│
│合计 │ 14257.81│ 43.11│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4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6.2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2036.46│ 11.97│
│供应商2 │ 821.48│ 4.83│
│供应商3 │ 551.13│ 3.24│
│供应商4 │ 549.69│ 3.23│
│供应商5 │ 510.08│ 3.00│
│合计 │ 4468.84│ 26.2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是专业从事光纤陀螺核心器件光纤环及其综合解决方案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致力于开拓以军用惯性导航领域为主的光纤环及其主要材料特种光纤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应
用。
光纤环采用的特种光纤、光纤环圈绕制工艺、绕环胶以及相关设备技术水平决定了光纤环的性能,进而
对光纤陀螺的精度、稳定性以至光纤惯性导航系统的功能及性能有重要影响。光纤陀螺是军用光纤惯性导航
系统的核心部件,广泛应用于战术武器、军机、舰艇、装甲车、载具平台、航天器、火箭等装备的定位定向
系统、姿态控制系统、导航定位系统等。特种光纤是较多应用领域的关键原材料,保偏光纤是特种光纤的一
个重要子类,由保偏光纤绕制而成的光纤环是光纤陀螺的核心部件。公司成立以来,经过专业领域多年深耕
和核心技术持续积累,形成了相关产品的自主量产能力和迭代升级能力,具备关键生产设备的制造能力和主
要原材料的制备能力,并以光纤环为核心,打通光纤环上下游产业链,建立了涵盖特种光器件、特种光纤、
新型材料、高端装备和光电子计量服务在内的完整业务布局。
公司主要产品为光纤环器件、特种光纤、新型材料、高端装备、特种线缆及其他。
1、光纤环器件
公司光纤环产品包括光纤陀螺用光纤环、水听器敏感环、通信延时环和电流互感器延时环。
2、特种光纤
公司特种光纤产品包括保偏光纤系列、弯曲不敏感光纤系列、光子晶体光纤系列、传能光纤系列及多种
定制光纤等,主要应用于光纤陀螺、光纤激光器、光纤水听器、光通信等多个领域。
3、新型材料
公司的新型材料主要包括高分子材料与相变材料。
(1)高分子材料
公司高分子材料包括特种光纤涂覆树脂、光纤陀螺用胶粘剂、涂覆材料、其他光纤器件用胶粘剂等,为
实现高性能特种光纤和光纤环产品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公司具备自主研制与批量生产能力,拥有专业的
预聚物合成技术、丰富的配方调配技术、全面的性能测试平台,可以为特种光纤、通信用单多模光纤、光器
件、光系统提供配套材料和定制化的服务。
(2)相变材料
公司相变材料包括有机相变材料、无机相变材料、电池热失控防护材料、相变散热器、储热储冷热管理
系统以及民用日用品等。公司聚焦小体积、高集成度、高功率的各类发热器件的热控技术领域的前沿要求,
具备专业的热控系统全流程开发设计制造能力,针对复杂工况提供散热、隔热等热管理整体解决方案。
4、高端装备
公司的高端装备主要包括光纤环及特种光纤生产制造设备、环圈绕制定制设备及非标定制设备等。
5、特种线缆
特种线缆是具有特殊性能、结构和用途的光电缆,广泛应用于电力、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领
域。
(二)主要经营模式
1、销售模式
公司主营业务以销售光纤环和保偏光纤为主。公司的订单主要来自惯性导航行业的军工科研院所,客户
向公司发出订单并签订销售合同。基于安全性、可靠性、保障性的要求及保密考虑,军工资质是公司客户选
择军品供应商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本行业内的产品通常由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并通过客户验证后保障生
产供应。公司的光纤环及保偏光纤已进入军工定型产品的供应体系。以某采用光纤惯性导航技术的装备产品
为整机,公司作为三级配套商或三级配套商的供应商向客户销售光纤环或保偏光纤,客户(二级/三级配套
商)利用光纤环生产光纤陀螺,或者利用保偏光纤绕制光纤环后生产光纤陀螺,进而销售给一级配套商应用
到惯性导航系统中,再把惯性导航系统销售给总体单位,总体单位将其安装到军用装备整机产品中,最终销
售给军方。上市后,公司同步拓展民用市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积极拓展更广泛的应
用场景,以助力公司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2、采购模式
公司依据GJB9001C—2017相关要求制定《与供方有关过程控制程序》《供应商管理程序》,建立完善采
购管理体系,定期更新维护《合格供方名录》,每年对供应商进行量化考核,并与关键材料和服务供应商建
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与供应商的合作共赢。采购部门负责执行管理采购流程,需求部门、财务部门、
法务部门共同参与审核监督,采购活动有序进行。对于月度采购需求和未纳入月度采购计划的临时采购需求
,公司采用“采购需求申请→采购需求审批→甄选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验收入库”的采购流程。在根据
供应商的供货品质、交货方式、价格、付款方式、服务品质等方面确定供应商并签订采购合同后,采购人员
根据采购合同中约定的相关条款执行后续采购操作。对于核心原材料的采购,公司通常与两家以上供应商进
行业务合作。对于品类固定、需求量大、采购频次较多的采购需求,公司选定供应商签署采购框架协议。对
于需要由国外进口的原材料,公司已经与国内具备研发能力的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研制开发
其替代品,以保障物料供应的安全性。
3、生产模式
公司采取订单式生产模式、备货式生产模式相结合的方式组织生产活动。依据GJB9001C—2017及武器装
备研发生产相关要求,公司以保障及时交付和质量控制为目标,制定并严格执行《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产品和服务放行控制程序》和《产品试制和试验过程控制程序》等各类程序文件,有序开展各类生产活
动。
对于技术要求具有个性化特点、标准化程度较低的产品,如光纤环、定制化的特种光纤等产品,公司采
用订单式生产方式。对于该类定制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公司按照技术评审、首件验证、客户评价、工艺定型
、计划排产、批量生产、测试交付的程序进行。
对于技术参数相对固定、客户需求量较大、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如已进入军工定型产品的供应体系
的保偏光纤、弯曲不敏感光纤,以及民用的多模光纤等标准产品,公司采用备货式生产方式。为及时满足客
户需求,提高客户订单交付效率,公司基于客户、市场调研信息和在手订单情况,综合现有产能、库存及产
品结构等因素对整体需求进行预估,按周编制审核生产计划并实施,并根据动态更新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4、研发模式
公司秉持“创新驱动发展,技术引领未来”的核心理念,构建了以自主研发为主导、市场需求为导向、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研发体系。这一体系不仅确保了公司在光纤传感、激光应用、智能制造等核心技术领域
的持续突破,还促进了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与产业化应用。
公司研发模式紧密围绕行业发展趋势与客户需求,通过前瞻性的技术布局与灵活的市场响应机制,确保
研发项目既具有领域前瞻性,又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研发项目涵盖基础技术与储备技术研发、技术工程化
应用、下游产品配套及工艺优化等多个维度,形成了从理论创新到产品实现的完整研发链条。
为保持科研敏锐度和市场竞争力,公司积极参与并承担了多项国家、省、市级的重大科研项目,同时紧
跟行业前沿科技动态,与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
国地质大学(武汉)、南方科技大学等国内优秀高校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通过共建专家工作站、研发实验
室、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等方式,共同推进高端技术人才培养与前沿技术探索。此外,公司还积极参与
行业组织举办的各类展会、学术论坛及标准修订工作,不断拓宽国际视野,提升品牌影响力。
在研发项目管理上,公司实行科学严谨的项目管理方法和流程控制,由研发中心统一规划并发布研发项
目指南,指导项目立项与推进。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实施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协调跨部门资源,确保项目按时
按质完成。同时,公司依托与各高校的产学研用合作基础,积极牵引并推进外部合作科研项目,形成内外联
动、优势互补的创新格局。
公司的研发模式是一个集自主创新、市场需求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于一体的综合性体系。它不仅为
公司持续输出高质量的技术成果与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提供了
强大动力。
5、影响经营模式的关键因素、变化情况及未来变化趋势
公司目前销售模式、采购模式、生产模式与研发模式系根据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行业发展情况以及下
游客户需求而确定,符合行业特性。公司的经营模式在长期业务发展中不断探索与完善,符合自身及行业发
展。影响公司经营模式的关键因素包括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市场竞争策略、行业供求状况、行业技术发展水
平、客户需求等。由于影响经营模式选择的因素在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变化,目前也不存在导致未来可预见
的重大变化的因素,公司经营模式预计不会发生重大变化。同时,公司将持续关注和研究行业发展动态,对
现有经营模式进行持续优化完善。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主要从事光纤陀螺核心器件光纤环及特种光纤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
会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2023),公司所处行业属于制造业门类下的“
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
业为制造业门类下的“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具体细分行业为“C397电子器件制造”
中类下的“C3976光电子制造”及“3983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制造”小类。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特种光纤(保偏光纤、抗弯单模光纤、激光光纤、微结构光纤等)、光纤环、光模块
、新型材料等。基于战略发展的考虑,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布局,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和微产业链优势,向
光纤环下游及其他技术领域拓展,形成可持续发展格局。
(1)特种光纤行业情况
光纤是可以实现光波导功能的纤维,一个简单的纤芯和包层结构,可以传输光信息。光纤作为一种基础
原材料有很多优势,小、轻、价格低、化学成分稳定、抗电磁干扰、可编织等,可在很多特殊环境下使用。
特种光纤属于光纤的一类,具体细分成特殊结构、特殊涂层和特殊材料面向特殊应用的光纤。
特种光纤中的保偏光纤是光纤惯性导航领域中核心部件光纤陀螺核心光学器件光纤环的关键原材料,直
接影响载体导航定位精度;掺稀土光纤、无源光纤和大芯径等特种光纤是光纤激光器中的关键原材料,同时
也是激光传输最便捷的传输介质;特种光纤也可应用于光纤通信器件如光放大器、波长变换等光纤器件的制
作,可以实现大带宽、低延时、低损耗数据传输;特种光纤还用于医疗光纤器件如内窥镜、激光碎石等;还
有一些传感光纤器件可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领域,如压力、温度、形状等传感器。
特种光纤产业的上游包括了光纤预制棒制备所需衬管、套管、涂料、特种气体以及惰性气体(如:氮气
、氩气)。特种光纤产业中游为特种光纤的制造,生产的部分产品会直接销售至航空航天、航海、电力、油
气井等下游行业;另一方面,部分特种光纤厂商也会通过与光纤传感等器件和软件系统集成,向解决方案商
迈进,以解决方案的形式销售至下游行业。特种光纤下游应用环境主要包括通信领域、军工领域、电力领域
、医疗领域、能源和轨道交通应用领域等。
我国研发特种光纤的起步时间较晚,但随着近些年各家研究所及厂家在设备、科研等方面的投入,我国
特种光纤产业技术与国外差距越来越小,部分领域已经实现对国外技术的超越。特种光纤属于“卡脖子”类
关键技术。特种光纤技术发展方向符合国家重点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的战略方针,对突破国外专利
壁垒和技术封锁,助力国产替代具有重要意义。
从应用市场而言,航空航天、风能、燃料电池和其他新的工业应用都将为特种光纤提供更多的市场。目
前全球特种光纤市场主要生产商有Corning(康宁)、Fujikura(藤仓)、Furukawa(古河)、LEONI等企业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是区域经济增速较快的地区。中国、印度在内的新兴经济体还将迎来特种光纤市场的
快速发展。
(2)特种光纤在光纤传感领域的应用前景
光纤传感技术凭借其抗电磁干扰、高灵敏度、轻质、耐腐蚀、远程监控等优势,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巨大
应用潜力。特种光纤作为光纤传感技术的核心部件之一,其独特的性能为光纤传感器的多样化和高性能化提
供了重要支撑。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微纳加工技术以及光纤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特种光纤在光纤传感
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推动了光纤传感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创新应用。未来,特种光纤的发展将朝着高
性能化、多功能化和智能化方向迈进,为光纤传感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创新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3)特种光纤在光纤传能领域的应用前景
公司光纤传能领域主要围绕激光器发展。行业内激光器早期主要集中在固体激光器、染料激光器和半导
体激光器领域,随着光纤制造的工艺提升,以及光纤极大的散热比表面的优势,光纤激光器的功率逐渐提高
。各种有源及无源特种光纤在激光方向的应用,极大拓宽了光纤激光器的种类,如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高功
率光纤激光器、窄线宽可调谐的光纤激光器、多波长光纤激光器、基于非线性效应的光纤激光器、超短脉冲
的光纤激光器以及超连续谱的光纤激光器等。这些特种光纤激光器各自具有独特的应用领域,如相干光通信
系统和密集波分复用系统、波分复用、光纤传感、光谱分析、医学、遥感、雷达、精密光谱学、高速光通信
、光谱测量、医学扫描、激光雷达以及军事、工业和科研等领域。
(4)特种光纤在光通信领域的应用前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光通信技术已成为现代通信网络的核心支撑。特种光纤凭借其独特的光学性
能和结构特点,在光通信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特种光纤在光通信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独特
的光学性能和结构特点使其在光纤放大器、高速光通信系统、数据中心互联、军事通信和智能电网等领域展
现出巨大应用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特种光纤必将在光通信领域发挥更重要的
作用,并成为未来光通信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未来,特种光纤的发展将朝着高性能化、多功能化和智
能化方向迈进,为光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从行业情况来看,特种光纤市场正在迅速打开,其技术要求高、工艺难度大,与终端用户需求结合紧密
。尽管西方企业投入重金研制并实行技术封锁,但特种光纤在光通信、医疗器械、轨道交通、电力、能源、
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我国,受新基建战略推动以及
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高端激光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特种光纤市场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
(5)光纤环行业情况
光纤环(FiberOpticCoil)是将特种光纤材料按照相关的几何尺寸要求、光学要求、振动要求,采用专
用光纤环绕制设备(绕环机),通过特殊的绕法、固化工艺和胶粘剂将光纤绕制成环状结构的一种光学器件
。光纤环中的光纤长度从几十米到几十公里,环圈内径从几毫米到几千毫米不等。绝大部分光纤环为圆形结
构,存在少量的椭圆和方形等异形结构。
目前光纤惯导为惯导系统应用的主流技术方案,光纤陀螺也成为各种高技术武器装备导航制导和姿态控
制的主要惯性部件,光纤陀螺中的光纤环是光纤陀螺的角速度敏感元件。光纤环也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导
航制导、海洋监测、智能电网、5G通信、石油钻探、地震监测、轨道交通等国防军工及民用领域,是诸多重
要的光纤传感应用系统中的光学敏感核心器件和重要延时器件。
光纤环性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光纤陀螺的最终精度。因此光纤环技术是光纤陀螺的核心技术,包括对
称绕法、精密对称绕制技术、低应力均匀固化技术、应力释放技术和测试技术,工艺较为复杂,技术要求高
。光纤环的制备从原料的检验、绕环、固化、老化到测试包装入库共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步骤复杂且工艺
精度要求较高。
(6)热控技术行业情况
武器相变无源热控行业目前正处于成熟与高速发展的交汇点,凭借高效散热和定制化需求的显著特点,
在武器装备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随着武器装备性能要求的提升和作战环境的复杂化,行业正面临更
高的技术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突破方向主要聚焦于高性能材料的研制、新型散热器结构的设计与加工
方法,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企业和科研机构致力于开发具有更高性能的相变材料,优化散热器的设计与
加工,同时引入数字化技术提升研发效率。通过这些创新突破,武器相变无源热控行业将能够满足日益增长
的市场需求,为武器装备的性能提升和作战效能发挥重要作用。
电池热失控防护行业的发展与电池技术的进步紧密相连,随着锂离子电池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安
全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推动了该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行业正处于持续优化与创新阶段,传统的气凝胶隔
热材料在抑制热失控及热扩散方面存在局限性,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针对这一瓶颈,公司着力研发大容
量化学储热材料,有效突破传统隔热材料的限制,为电池热失控防护提供更为可靠和高效的创新解决方案。
相变材料的发展和应用近年来在建筑、包装、纺织和电子等领域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在纺织领域,相变
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智能调温纺织品的开发,能够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吸收或释放热量,从而有效调节体温,
提升穿着舒适性;在制冷器件领域,基于相变技术的降温杯和降温脖圈等产品也因其高效的温度调节功能而
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相变材料在推广应用过程中面临制造成本较高、消费者对相变材料及其应用的认知度
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降低材料成本开发出更经济的替代材料,同时
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以提升品牌及产品认知度。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1)公司行业地位分析:挖掘原有产业潜力,持续夯实第一曲线光纤传感行业地位
公司当前产品技术发展方向符合国家重点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的战略方针,对突破国外专利壁
垒和技术封锁,保障军工配套和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公司始终专注于光纤环及特种光纤综合解决方案的
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以光纤环等特种光器件为核心和起点,积极拓展特种光纤(含特种光缆)、光纤
环器件(含光模块)、高分子材料(含胶粘剂和涂覆材料)、机电设备及其他附件备件产品和服务,打通产
业链上下游,建立了自主可控的“纤-胶-环-模块-设备”完整产业链,形成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围绕上述业务布局,公司历时十余年持续打造和完善针对相关产品工艺流程研制和应用的十余大技术平
台,包括:“全配套”的管棒加工技术平台、“全工艺”的制棒技术平台、“全模块”的拉丝技术平台、“
全流程”的新型材料开发平台、“全系列”光纤绕制平台、“全自动”上胶固化平台、“全方位”线缆及组
件制备平台、“全集成”的模块封装平台、“全尺度”的激光微纳加工平台、“全功能”的设备开发平台、
“全场景”的测试技术平台。通过开发、建设和利用上述技术平台,公司不仅从多方面进行系统性设计以提
高产品技术指标,实现了公司产品设计和应用的快速响应,还提升了生产整体良率。目前国内光器件行业整
体呈现分散竞争的态势,由于行业涉及应用领域多,技术门槛较高且专业性强,大多数厂商业务集中于各环
节其中之一,且形成规模、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厂商并不多见。公司在相关领域深耕多年,已成为相关军工
配套体系的重要供应商,打通了一体化微型产业链,各领域协同发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
位。
公司的光纤环及保偏光纤产品作为配套部件在多种定型型号的武器装备中列装,在海陆空天等场景中得
到了广泛应用。公司与航天科工、航天科技、兵器工业、航空工业、中国电科和中船重工等军工下属惯性导
航科研生产单位建立了长期、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主要客户为光纤陀螺行业技术实力领先的知名企事业单
位。
面向光纤传感与通感一体化的技术趋势,公司持续迭代特种光纤产品矩阵,开发出极细径保偏光纤,为
光纤陀螺小型化提供技术方案;针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环境,开发出耐高温系列光纤;此外还开发出应用
于辐照环境的抗辐照光纤,为光纤在特殊环境的应用提供解决方案。
为响应国家重大战略工程需求,公司系统性扩大光纤环生产规模,构建柔性制造产线以适配多场景订单
弹性切换;同步拓展光纤环产品应用生态,深度开发水听环在深海高精度探测领域的增量市场,并挖掘电流
互感器延时环在水电工程中的潜在需求,全面强化公司光纤环在传感行业的技术壁垒与供应链优势。
基于现有“纤-胶-环-模块-设备”一体化微型产业链的技术优势,公司业务向惯性传感全产业链下游延
伸,构建了完整的光模块产品线,解决了系统级客户光路装配过程中的技术瓶颈和生产痛点。公司按照军工
的质量体系进行严格的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将进一步夯实在惯性传感领域的行业地位。
(2)公司行业地位变化:着眼科技产业前沿技术,积极构建第二曲线光纤传能和第三曲线下一代光通
信与热管理
针对激光等传能领域,公司不断丰富和完善特种光纤产品类型,特别是在掺镱光纤、无源匹配光纤、匀
化光纤、环形光纤、大芯径光纤以及高规格毛细管等方面的开发,为激光、工业内窥镜、新能源存储和医疗
等多个行业提供了高质量的解决方案。这一战略举措不仅拓宽了公司的产品线,实现了特种光纤产品领域的
多元化,还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光纤技术领域的重要地位。
随着6G通信、人工智能和AI大算力领域的快速发展,公司加大了产品在这些领域的研发力度,致力于打
破国外技术垄断。通过研发高消光比、低损耗、抗弯性能优异的抗辐器件保偏光纤,打破了国外产品垄断,
为大算力的发展提供光纤解决方案。公司研制的空芯反谐振光纤利用空气作为光传输的核心介质,显著降低
了光场模场与石英包层材料的空间重叠度。这一独特结构赋予其诸多卓越性能,包括极高的激光损伤阈值和
极低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基于上述优势,公司研发的空芯反谐振光纤在1μm波段实现了突破性的高性能传输
,有效降低了传输损耗。光束质量优异,确保了出色的光斑聚焦能力,平均功率达到瓦级,满足高功率连续
或准连续激光应用需求,为高能量脉冲应用提供了关键载体。
公司热控系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尤其在弹载热控系统方面表现卓越,获得客户的广泛认可,从而在
行业内树立了领先地位。近年来,公司积极推进热控业务,不仅扩大了应用单位范围,还成功切入储能热失
控防护这一新赛道,紧跟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新能源市场蓬勃发展,储能系统的安全需求日益增长
,公司凭借在热控领域的专业经验和先进技术,为市场提供了高效、可靠的热失控防护解决方案。公司将不
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在储能热失控防护等新赛道中寻找更多发展机遇。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特种光纤产业发展情况和未来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