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君实生物-U(688180)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88180 君实生物 更新日期:2025-09-1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创新药物的发现、在全球范围内的临床研究和开发、大规模生产到商业化。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药品销售(产品) 10.59亿 90.67 8.31亿 88.86 78.46 技术许可及特许权使用收入(产品) 1.02亿 8.74 --- --- --- 技术服务及其他(产品) 689.91万 0.59 210.91万 0.23 30.57 ───────────────────────────────────────────────── 境内(地区) 10.74亿 91.95 8.50亿 90.87 79.12 境外(地区) 9402.72万 8.05 8536.58万 9.13 90.79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制造业(行业) 18.76亿 96.27 15.21亿 98.95 81.12 其他业务(行业) 7273.37万 3.73 1617.44万 1.05 22.24 ───────────────────────────────────────────────── 抗肿瘤类药物(产品) 15.42亿 79.13 12.44亿 80.87 80.66 技术许可及特许权使用收入(产品) 2.35亿 12.08 --- --- --- 其他(补充)(产品) 9847.55万 5.05 --- --- --- 其他业务(产品) 7273.37万 3.73 1617.44万 1.05 22.24 ───────────────────────────────────────────────── 境内(地区) 17.82亿 91.48 14.50亿 94.27 81.33 境外(地区) 9329.61万 4.79 7191.49万 4.68 77.08 其他业务(地区) 7273.37万 3.73 1617.44万 1.05 22.24 ───────────────────────────────────────────────── 经销模式(销售模式) 15.51亿 79.61 12.19亿 79.29 78.60 服务(销售模式) 2.35亿 12.08 --- ---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8909.02万 4.57 6689.09万 4.35 75.08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7273.37万 3.73 1617.44万 1.05 22.24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药品销售(产品) 7.09亿 90.20 5.44亿 94.49 76.71 技术服务及其他(产品) 5252.67万 6.68 721.19万 1.25 13.73 技术许可及特许权使用收入(产品) 2448.55万 3.11 --- --- --- ───────────────────────────────────────────────── 境内(地区) 7.45亿 94.80 5.39亿 93.71 72.39 境外(地区) 4084.26万 5.20 3620.71万 6.29 88.6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制造业(行业) 14.74亿 98.11 9.54亿 99.23 64.73 其他业务(行业) 2839.91万 1.89 742.37万 0.77 26.14 ───────────────────────────────────────────────── 抗肿瘤类药物(产品) 9.19亿 61.20 6.84亿 71.08 74.34 技术许可及特许权使用收入(产品) 2.84亿 18.88 --- --- --- 其他(补充)(产品) 2.71亿 18.03 --- --- --- 其他业务(产品) 2839.91万 1.89 742.37万 0.77 26.14 ───────────────────────────────────────────────── 境内(地区) 11.62亿 77.35 6.48亿 67.37 55.74 境外(地区) 3.12亿 20.76 3.06亿 31.86 98.20 其他业务(地区) 2839.91万 1.89 742.37万 0.77 26.14 ───────────────────────────────────────────────── 经销模式(销售模式) 11.57亿 77.00 6.46亿 67.14 55.80 服务(销售模式) 2.84亿 18.88 --- ---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3344.64万 2.23 2481.62万 2.58 74.20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2839.91万 1.89 742.37万 0.77 26.14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2.2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5.21%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A │ 52727.24│ 28.11│ │客户B │ 26251.13│ 14.00│ │重庆博创医药有限公司 │ 17250.99│ 9.20│ │客户C │ 14161.26│ 7.55│ │客户D │ 11902.56│ 6.35│ │合计 │ 122293.18│ 65.21│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1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8.7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A │ 5540.16│ 4.90│ │供应商B │ 4695.82│ 4.15│ │南京吉盛澳玛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3773.58│ 3.34│ │供应商C │ 3706.54│ 3.28│ │供应商D │ 3487.58│ 3.09│ │合计 │ 21203.68│ 18.7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整体业务 公司具备完整的从创新药物的发现和开发、在全球范围内的临床研究、大规模生产到商业化的全产业链 能力,旨在成为立足中国、布局全球的创新医药公司。公司坚持质量为本、求真务实、诚信合规、追求卓越 的企业价值观,致力于通过源头创新以及合作开发等形式来研发first-in-class(同类首创)或best-in-cl ass(同类最优)的药物。公司的创新领域已从单抗药物类型持续扩展至包括小分子药物、抗体偶联药物(A DC)、双特异性或多特异性抗体药物、融合蛋白、核酸类药物、疫苗等更多类型的药物研发,以及针对癌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下一代创新疗法的探索。通过卓越的创新药物发现能力、强大的生物技术研发能力和大 规模生产能力,公司已成功开发出极具市场潜力的药品组合,并形成了有梯队的在研管线。公司核心产品特 瑞普利单抗(商品名:拓益/LOQTORZI,代号:JS001)在中国内地已获批12项适应症,并已在中国香港、美 国、欧盟、印度、英国、约旦、澳大利亚、新加坡、阿联酋、科威特等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上市,药品销售 收入持续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药品销售收入10.59亿元,同比增长49.41%。公司亦持续探索多个优势 管线,包括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代号:JS207)、抗BTLA单克隆抗体tifcemalimab(代号:TAB004/JS0 04)、EGFR/HER3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代号:JS212)、PD-1/IL-2双功能性抗体融合蛋白(代号:JS213 )、抗Claudin18.2ADC(代号:JS107)、抗DKK1单抗(代号:JS015)、CD20/CD3双特异性抗体(代号:JS 203)、PI3K-α口服小分子抑制剂(代号:JS105)、VEGF/TGF-β双特异性抗体(代号:JS214)等,不断 丰富免疫联合治疗证据,并尽快推动更多优势产品和适应症进入关键临床试验阶段。 公司的核心团队成员均来自于行业知名机构、跨国企业或监管机构,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研发 、注册、质量管理、生产、销售与公司治理经验。依托优秀的人才储备和持续的资金投入,公司已建立全球 一体化的研发流程,并于美国、上海及苏州都设有研发中心。公司建立了涵盖蛋白药物从早期研发到产业化 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完整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多个技术平台: (1)抗体筛选及功能测定的自动化高效筛选平台、(2)人体膜受体蛋白组库和高通量筛选平台、 (3)双/多特异性抗体平台、(4)高产稳定表达细胞株筛选构建平台、(5)抗体质量研究、控制及保 证平台、(6)创新工艺研究平台、(7)抗体偶联药研发平台、(8)siRNA药物研发平台、 (9)产业化放大与技术转移平台。 公司拥有2个商业化生产基地。苏州吴江生产基地拥有4500L(9*500L)发酵能力,已获得中国内地、中 国香港、美国、欧盟、英国、新加坡、印度、约旦、阿联酋、科威特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GMP认证和批准, 主要负责特瑞普利单抗海外市场的商业化供应。上海临港生产基地目前产能42000L(21*2000L),已获得NM PA的GMP认证,可与苏州吴江生产基地同时负责生产商业化批次的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以多国认证的GMP体 系筑牢品质根基,凭借规模化的生产能力,两大生产基地将为公司带来更具竞争力的生产成本优势,并支持 更多在研项目的临床试验用药以及未来的商业化批次生产。 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设置法务与知识产权部负责境内外专利的申报与维护工作。截至报告期末 ,公司拥有184项已授权专利,其中134项为境内专利,50项为境外专利。公司专利覆盖新药蛋白结构、制备 工艺、用途、制剂配方等,为公司产品提供充分的和长生命周期的专利保护。 2、主要产品情况 公司的产品以源头创新、自主研发类生物制品为主,同时通过合作开发、设立合资企业以及许可(lice nse-in)等形式引进与自有源创产品线有协同作用的药物或平台技术,进一步壮大产品管线。经过长时期的 药物开发技术积累、转化医学领域的深入探索以及新型药物类型平台的搭建,公司的创新研发领域也已经从 单抗药物类型扩展至包括小分子药物、抗体偶联药物(ADC)、双特异性或多特异性抗体药物、融合蛋白、 核酸类药物、疫苗等更多类型的药物研发以及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下一代创新疗法的探索。公司在研产 品管线覆盖五大治疗领域,包括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慢性代谢类疾病、神经系统类疾病以及感染 类疾病。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已有4款商业化药品(拓益、君迈康、民得维以及君适达),近30项在研 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超过20项在研药物处在临床前开发阶段。 自报告期初至本报告披露日,在研药物的重要进展如下: (1).特瑞普利单抗(代号JS001,商品名:拓益/LOQTORZI)商业化发展里程碑及成就 报告期内,拓益实现国内市场销售收入约9.54亿元,同比增长约42%,销售工作持续取得积极的进展。 特瑞普利单抗为公司自主研发的中国首个成功上市的国产PD-1单抗,也是FDA批准上市的首个中国自主研发 和生产的创新生物药,针对各种恶性肿瘤。曾荣膺国家专利领域最高奖项“中国专利金奖”,并获得“十二 五”、“十三五”两项“重大新药创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支持。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特瑞普利单抗的12项适应症已于中国内地获批: 用于既往接受全身系统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2018年12月); 用于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系统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治疗(2021年2月); 用于含铂化疗失败包括新辅助或辅助化疗12个月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疗(2021年 4月); 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用于局部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1年11月); 联合紫杉醇和顺铂用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远处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2年5月); 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适用于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ALK阴性、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 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2022年9月); 联合化疗围手术期治疗,继之本品单药作为辅助治疗,用于可切除IIIA-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成人患 者(2023年12月); 联合阿昔替尼用于中高危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4年4月); 联合依托泊苷和铂类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一线治疗(2024年6月); 联合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用于经充分验证的检测评估PD-L1阳性(CPS≥1)的复发或转移性 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一线治疗(2024年6月); 联合贝伐珠单抗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5年3月); 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一线治疗(2025年4月)。 此外,特瑞普利单抗已获得国内外十余部权威指南的推荐与认可,是首个同时获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 CO)、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以及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三大顶级权威指南推荐的国产抗PD-1 单抗。在2025CSCO指南会上发布的CSCO肿瘤诊疗指南中,特瑞普利单抗多项治疗方案入选10部指南,全面覆 盖鼻咽癌、头颈部肿瘤、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胆道恶性肿瘤、肾癌、尿路上皮癌、黑色素 瘤等治疗领域,斩获多项I级推荐,进一步夯实了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地位,持续推动中国肿瘤免疫治疗 的临床实践变革。拓益用于肝细胞癌一线治疗和黑色素瘤一线治疗的适应症于2025年上半年先后获批,目前 已有12项适应症于中国内地获批。2025年1月1日起,拓益新增4项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目前已有10项 获批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是国家医保目录中唯一用于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肾癌和三阴 性乳腺癌治疗的抗PD-1单抗,将有望在相应适应症的市场推广上取得先发优势。新适应症的获批以及本次国 家医保目录内拓益适应症的增加将进一步拓展不同瘤种领域获益患者的范围,为患者及其家庭减轻就医负担 ,提高了拓益在患者中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截至报告期末,拓益已累计在全国超过六千家医疗机构及超过 三千家专业药房及社会药房销售。国际化布局方面,截至本报告披露日,特瑞普利单抗已在中国内地、中国 香港、美国、欧盟(包括欧盟全部27个成员国以及冰岛、挪威和列支敦士登)、印度、约旦、英国、澳大利 亚、新加坡、阿联酋、科威特等40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上市,在巴西、哥伦比亚、南非、智利、马来西亚 、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加拿大、巴基斯坦、摩洛哥等地的上市申请已提交/受理。公司已与H ikma、Dr.Reddy’s、康联达生技、利奥制药等合作伙伴在中东和北非、拉丁美洲、印度、南非、澳大利亚 、新西兰、东南亚、欧盟、瑞士、英国等超过80个国家达成商业化合作。公司及各合作伙伴正在积极推动特 瑞普利单抗在合作区域的上市申报进程,并积极探索更多适应症在部分地区上市的可能性。 特瑞普利单抗在中国、美国、欧洲和东南亚等地累计开展了覆盖超过15个适应症的40多项临床研究。特 瑞普利单抗在关键注册临床研究中,除了广泛布局多瘤种的一线治疗外,也积极布局多个瘤种的围手术期治 疗/术后辅助治疗,推进肿瘤免疫治疗在肿瘤患者病程早期的应用。中国临床试验进展: -2025年1月,拓益用于既往接受全身系统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的适应症获得N MPA同意,由附条件批准转为常规批准。 -2025年3月,拓益联合贝伐珠单抗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的sNDA获得NMPA批 准。 -2025年4月,拓益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一线治疗的sNDA获得NMPA批准。-2025年8月,拓 益联合维迪西妥单抗用于HER2表达的(HER2表达定义为HER2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为1+、2+或3+)局部晚期 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sNDA获得NMPA受理。全球注册进展: -2025年1月,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顺铂/吉西他滨作为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晚期鼻咽癌成人患者的一线治 疗,以及作为单药治疗既往含铂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疾病进展的复发性、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鼻咽癌的成人患 者的上市许可申请获得澳大利亚TGA批准上市,特瑞普利单抗成为澳大利亚首个用于鼻咽癌的肿瘤免疫治疗 药物。 -2025年3月,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用于复发、不能手术或放疗的,或转移性鼻咽癌成人 患者的一线治疗的上市许可申请获得新加坡HSA批准上市。特瑞普利单抗成为新加坡首个获批用于鼻咽癌的 肿瘤免疫治疗药物。 -2025年6月,特瑞普利单抗一线治疗鼻咽癌和一线治疗食管鳞癌的适应症在阿联酋和科威特正式获批 上市。 学术成果发表:公司的创新产品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报告期初至本报告披露日,特瑞普利 单抗期刊发表超过90篇,合计影响因子超过500分,研究成果多次登上国际权威期刊和国际学术大会。特瑞 普利单抗的主要创新成果展示如下: -2025年2月,特瑞普利单抗多项研究入选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研讨会(ASCOGU )口头报告和壁报展示,重点聚焦泌尿肿瘤围手术期治疗,涉及多种联合策略。-2025年4月,特瑞普利单 抗多项研究入选2025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壁报展示,重点展示了多种新型免疫联合策略用于晚 期实体瘤、乳腺癌及宫颈癌等领域的治疗潜力。-2025年5月,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II-III期可切除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围手术期治疗的III期NEOTORCH研究入选第105届美国胸外科协会(AATS)年会口头 报告(编号:#106),展示了术前新辅助化疗联用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可降低肿瘤分期,改善手术结局,延长 了患者无事件生存期(EFS),且未增加安全风险。 -2025年5月,一项放疗联合免疫(特瑞普利单抗)新辅助治疗食管鳞癌(ESCC)的II期研究入选2025 年欧洲放射治疗与肿瘤学会(ESTRO)年会优选论文(ProfferedPaper)口头报告(编号:#3438),进一步 有力证明了去化疗的新辅助放疗联合免疫治疗(NRIT)在食管鳞癌新辅助治疗中的显著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 -2025年6月,特瑞普利单抗超30项研究成果入选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SocietyofClinicalOnco logy,ASCO)年会,斩获5项口头报告,其中2项入选突破摘要(Late-breakingAbstract,LBA)口头报告,此 外还有20余项壁报和摘要收录发表,涉及头颈/鼻咽癌、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泌尿系统肿瘤、妇科 肿瘤、黑色素瘤、肉瘤等多个领域,展现多元创新组合实力。此外,报告期初至本报告披露日,特瑞普利单 抗的多项研究成果还于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道肿瘤研讨会(ASCOGI)、2025年第26届欧洲妇科肿瘤 学大会(ESGO)、2025年第40届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年会、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肉瘤和 罕见癌症大会、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等会议上展示,展现了特瑞普利单抗在胃癌、卵巢透明细胞癌 、肾癌、胸腺癌、肺癌等多个领域的治疗潜力。 -2025年1月,一项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维迪西妥单抗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Ib/II期研究最 新3年长期随访数据发表在国际期刊《肿瘤学年鉴》(AnnalsofOncology,IF:65.4)。该研究是首个抗PD-1 联合HER2ADC用于晚期尿路上皮癌公布长期生存随访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特瑞普利单抗联合HER2ADC一线 治疗极具潜力,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达73.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 OS)达33.1个月,改善了患者生存获益。-2025年2月,一项“抗LAG-3单抗(LBL-007)联合抗PD-1单抗( 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晚期实体瘤的Ib/II期临床研究”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肿瘤学期刊《血液学与肿瘤学杂 志》(JournalofHematology&Oncology,IF:40.4)。该研究表明,LAG-3/PD-1双靶点联合治疗在多种晚期实 体瘤中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明确的抗肿瘤活性,在LAG-3高表达以及未接受免疫治疗的鼻咽癌患者中疗效 尤为显著。未接受过免疫治疗的鼻咽癌患者ORR达33.3%,疾病控制率(DCR)达75%,中位PFS达10.8个月, 对照PD-1单药治疗的历史数据有较大提升。 -2025年4月,一项针对高风险局部晚期阴茎鳞状细胞癌(La-PSCC)患者,术前采用创新性新辅助联合 治疗方案——特瑞普利单抗(抗PD-1,toripalimab)、尼妥珠单抗(抗EGFR,nimotuzumab)和基于紫杉醇 的化疗(taxol-basedchemotherapy;即:TNT方案)联合治疗的前瞻性II期临床研究最新成果,在国际顶级 肿瘤学期刊《癌症细胞》(CancerCell,IF:44.5)上在线发表。该研究是首个证明免疫三联疗法新辅助治疗 局部晚期阴茎鳞状细胞癌具有显著获益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TNT方案较传统新辅助化疗方案表现 出更优的ORR和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获益,有望为该类患者带来潜在治疗新选择。 -2025年5月,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TB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III期HEPATOR CH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TheLancet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 y,IF:38.6)。在晚期一线肝细胞癌患者中,相较于索拉非尼,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能够显著 延长PFS和OS且安全性良好。HEPATORCH研究的阳性结果充分支持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成为晚期肝细 胞癌一线治疗的新方案。 -2025年6月,一项特瑞普利单抗联合onatasertib(一种选择性mTORC1/2双重抑制剂)用于晚期实体瘤 的I/II期临床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信号转导和靶向治疗》(SignalTransductionandTargetedTh erapy,IF:52.7)上。结果表明,特瑞普利单抗联合onatasertib治疗晚期实体瘤,特别是宫颈癌患者,无论 PD-L1表达情况如何,均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且整体安全性良好,有望为晚期宫颈癌开辟治疗新 途径。 -2025年8月,一项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诱导化疗和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NPC)的III期临床研究(D IAMOND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医学顶尖权威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ournaloftheAmericanMedicalAsso ciation,JAMA,IF:55)。该研究是首个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探索“全程免疫治疗+去同期顺铂”方案的I II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证实了在联合全程免疫治疗的基础上去除传统同期顺铂化疗,可维持优异治疗疗效 的同时显著降低毒性,实现了减毒不减效的研究目标,破局当前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临床治疗困境。 (2).重组人源化抗PD-1和VEGF双特异性抗体(代号JS207)JS207为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人源化抗PD-1和 VEGF双特异性抗体,主要用于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鉴于VEGF和PD-1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共表达,JS207可同 时以高亲和力结合于PD-1与VEGFA,可阻断PD-1与PD-L1和PD-L2的结合,并同时阻断VEGF与VEGF受体的结合 ,具有免疫治疗药物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疗效特性,利用免疫治疗和抗血管生成的协同作用,达到更好的抗 肿瘤活性。中和VEGF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改善肿瘤微环境,增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 的浸润。PD-1抗体与VEGF阻断剂的联合疗法已在多种瘤种(如肾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和肝细胞癌)中显示 出强大的疗效,由于VEGF-A和PD-1在肿瘤微环境中表达的强相关性,与联合疗法相比,JS207作为单药同时 阻断这两个靶点可能会获得更高的靶向结合特异性,产生更强的抗肿瘤活性和更好的安全性。 JS207是以高亲和力、临床验证且具有差异性的抗PD-1药物特瑞普利单抗为骨架设计的,JS207的抗PD-1 部分采用Fab结构,以保持与PD-1的结合亲和力,从而更好地在肿瘤微环境中富集。抗VEGF部分对人血管内 皮生长因子的结合亲和力与贝伐珠单抗相当。在非临床体外细胞学试验中,比起联合使用PD-1/PD-L1单抗和 VEGF单抗,同时靶向PD-1/PD-L1和VEGF的双特异性抗体可见PD-1抗原结合和内化显著增强、NFAT信号通路的 协同增强作用,从而更好的活化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 2025年6月,JS207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及临床前研究结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FrontiersinImmunology 》上全文发表,详细描绘了JS207的分子设计、体外特征、功能和临床前抗肿瘤疗效。结果表明,JS207能够 高亲和力结合PD-1和VEGFA,展示出了与同类药物相当或更优的抗原亲和力、免疫活化及血管增殖调控作用 ,在多种肿瘤模型中表现出强劲的抗肿瘤活性,同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热稳定性。在小鼠MC38结肠癌模型 中,JS207显示出剂量依赖性的抗肿瘤作用,0.75mg/kg,1.5mg/kg和4.5mg/kg剂量组的肿瘤生长抑制(TGI )率分别为76.1%、78.0%和84.4%,优于特瑞普利单抗单药或联合VEGFDotAb治疗;在人源化A375黑色素瘤小 鼠模型中,JS207在1mg/kg,3mg/kg和10mg/kg剂量组的TGI率分别为49.6%,53.7%和72.0%,优于同类药物。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JS207处于II期临床研究阶段,正在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三阴乳腺癌、肝癌等瘤 种中开展与化疗、单抗、ADC等不同药物的联合探索。截至2025年8月22日,II期临床研究共入组172名受试 者。此前,在I期临床研究阶段,JS207共入组近100名受试者。公司将在获得更多数据积累后,根据临床数 据及与监管机构的沟通来进行后续注册临床研究的布局。 (3).Tifcemalimab(代号:TAB004/JS004)Tifcemalimab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进入临床开发阶段 (first-in-human)的特异性针对B和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的重组人源化抗肿瘤抗BTLA单克隆抗体。 BTLA在T和B淋巴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亚群上表达。BTLA与其配体HVEM(Herpesvirusentrymediator,疱疹病 毒侵入介质)的相互作用于2005年被发现,HVEM是在造血系统中广泛表达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被 确定为BTLA的配体。Tifcemalimab通过结合BTLA,阻断HVEM-BTLA的相互作用,从而阻断BTLA介导的抑制性 信号通路,最终达到启动肿瘤特异淋巴细胞的作用。 Tifcemalimab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已进入III期临床研究阶段,公司认为两者结合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抗癌 治疗策略,有望增加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扩大可能受益人群的范围。 -JUSTAR-001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tifcemalima b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对比特瑞普利单抗单药及对比安慰剂用于同步放化疗后未进展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 SCLC)患者的巩固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为BTLA靶点药物全球首个确证性研究,计划在全球招募约75 6例受试者。截至本报告披露日,该研究已在15个国家/地区的超过180个中心开展,已入组近400名患者,正 在持续入组; -JS004-009-III-cHL研究(NCT06170489)是一项随机、开放、阳性对照、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旨 在评估tifcemalimab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对比研究者选择的化疗用于抗PD-(L)1单抗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 瘤(cHL)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是BTLA靶点药物在血液肿瘤领域的首个III期临床研究,计划在国内招募 约185例患者,目前正在入组中。 公司将继续加快推进患者入组工作,并推动tifcemalimab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应用于更多瘤种。Tifcemal imab单药或联合特瑞普利单抗的初步临床研究结果已多次在国际医学大会上亮相,该组合在小细胞肺癌、复 发╱难治性(R/R)淋巴瘤以及多线治疗失败的免疫难治性晚期实体瘤患者中均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令人 鼓舞的疗效。 -2025年3月,一项tifcemalimab联合特瑞普利单抗用于经治晚期肺癌的I/II期研究(研究编号:JS004 -006-I/II-LC)最新数据入选2025年第22届日本肿瘤内科学会(JSMO)年会的会议主席精选摘要(Presiden tialSession)肺癌专场口头报告。 -2025年5月,tifcemalimab单药或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复发或难治性(R/R)淋巴瘤患者的I期首次 人体(FIH)临床研究数据全文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IF:15.7)。研 究结果显示,tifcemalimab单药或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的整体安全性可管理、耐受性良好,联合治疗表现 出极具潜力的临床疗效,ORR达37.0%,PFS为13.1个月。 -2025年6月,tifcemalimab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的EGFR或ALK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 癌(NSCLC)和难治性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的I/II期临床研究数据全文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 —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官方期刊之一的《临床癌症研究》(ClinicalCancerResearch,IF:10.2)杂志 。这是全球首个报告“全球新”(first-in-class)抗BTLA单抗tifcemalimab联合抗PD-1单抗(特瑞普利单 抗)治疗经治晚期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tifcemalimab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在经治晚 期肺癌患者中表现出令人鼓舞的疗效和长生存潜力,且安全性可控。非小细胞肺癌队列中位OS长达18.9个月 ,相较于传统化疗标准疗法明显延长了患者生存期。小细胞肺癌队列ORR为35.0%,DCR为55.0%,中位OS为12 .3个月。其中,免疫初治患者的ORR达48.0%,DCR为64.0%,中位OS为11.9个月。 (4).民得维(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代号JT001/VV116)民得维是一款新型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能 够以核苷三磷酸形式非共价结合到新冠病毒RdRp的活性中心,直接抑制病毒RdRp的活性,阻断病毒的复制, 从而发挥抗病毒的作用。临床前研究显示,民得维对包括奥密克戎在内的新冠病毒原始株和突变株表现出显 著的抗病毒作用,且无遗传毒性。民得维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 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亚药物研发中心/中乌医药科技城(科技部“一带一路”联合实 验室)、临港实验室、苏州旺山旺水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和公司共同研发。 2023年1月28日,民得维获得NMPA附条件批准上市,用于治疗轻中度COVID-19的成年患者。2025年1月, 该项适应症获得NMPA同意,由附条件批准转为常规批准。民得维于2023年1月起临时性纳入医保支付范围,2 024年1月起纳入正式国家医保目录。 民得维上市后,公司积极组建商业化团队,不断探索销售模式,持续拓宽民得维的医院和科室覆盖面, 推动民得维的可及性进一步提升。截至报告期末,民得维已进入超过两千家医疗机构,包含小区卫生服务中 心、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覆盖境内所有省份。 (5).阿达木单抗(代号UBP1211,商品名:君迈康)君迈康为公司与迈威生物及其子公司合作的阿达木 单抗。君迈康作为公司第三个实现商业化的产品,曾获得“十二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 持,上市后为中国广大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2022年3月,君迈康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及银屑病的上市申请获得NMPA批准,并于2022年5月开出首张处方。2022年11月,君迈康用于 治疗克罗恩病、葡萄膜炎、多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