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181 八亿时空 更新日期:2025-01-1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液晶显示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混合液晶(产品) 3.46亿 92.27 1.54亿 96.21 44.36
其他(产品) 2111.65万 5.62 472.02万 2.96 22.35
销售材料(产品) 614.05万 1.64 35.86万 0.22 5.84
液晶单体(产品) 177.88万 0.47 97.91万 0.61 55.04
─────────────────────────────────────────────────
内销(地区) 3.51亿 93.41 1.46亿 91.16 41.51
外销(地区) 2473.50万 6.59 1411.77万 8.84 57.08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子专用材料制造(C3985)(行业) 7.90亿 98.75 3.31亿 99.85 41.98
其他业务(行业) 995.86万 1.25 50.57万 0.15 5.08
─────────────────────────────────────────────────
混合液晶(产品) 7.45亿 93.14 3.20亿 96.27 42.91
其他(产品) 4667.10万 5.84 945.46万 2.85 20.26
液晶单体(产品) 817.78万 1.02 292.92万 0.88 35.82
─────────────────────────────────────────────────
内销(地区) 7.42亿 92.76 3.08亿 92.91 41.58
外销(地区) 4790.93万 5.99 2302.48万 6.94 48.06
其他业务(地区) 995.86万 1.25 50.57万 0.15 5.08
其他(补充)(地区) 51.77 0.00 12.51 0.00 24.16
─────────────────────────────────────────────────
直销(销售模式) 7.82亿 97.81 3.27亿 98.46 41.80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995.86万 1.25 50.57万 0.15 5.08
经销(销售模式) 756.43万 0.95 459.43万 1.38 60.74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51.77 0.00 12.51 0.00 24.16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子专用材料制造(C3985)(行业) 9.33亿 99.87 4.30亿 99.94 46.14
其他(补充)(行业) 122.18万 0.13 27.05万 0.06 22.14
─────────────────────────────────────────────────
混合液晶(产品) 8.85亿 94.71 4.19亿 97.39 47.41
其他(产品) 3876.39万 4.15 793.86万 1.84 20.48
液晶单体(产品) 943.35万 1.01 304.96万 0.71 32.33
其他(补充)(产品) 122.18万 0.13 27.05万 0.06 22.14
─────────────────────────────────────────────────
内销(地区) 8.74亿 93.50 4.00亿 92.90 45.81
外销(地区) 5948.97万 6.37 3032.19万 7.04 50.97
其他(补充)(地区) 122.18万 0.13 27.05万 0.06 22.14
─────────────────────────────────────────────────
直销(销售模式) 9.22亿 98.66 4.24亿 98.41 45.99
经销(销售模式) 1126.73万 1.21 656.95万 1.53 58.31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122.18万 0.13 27.05万 0.06 22.14
─────────────────────────────────────────────────
截止日期:2021-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子专用材料制造(C3985)(行业) 8.85亿 99.81 4.15亿 99.93 46.92
其他(补充)(行业) 170.31万 0.19 27.68万 0.07 16.25
─────────────────────────────────────────────────
混合液晶(产品) 8.42亿 94.95 4.12亿 99.06 48.89
其他(产品) 3570.96万 4.03 -20.90万 -0.05 -0.59
液晶单体(产品) 741.22万 0.84 383.65万 0.92 51.76
其他(补充)(产品) 170.31万 0.19 27.68万 0.07 16.25
─────────────────────────────────────────────────
内销(地区) 8.16亿 91.97 3.77亿 90.89 46.28
外销(地区) 6950.83万 7.84 3783.38万 9.11 54.43
其他(补充)(地区) 170.30万 0.19 27.68万 --- 16.25
─────────────────────────────────────────────────
直销(销售模式) 8.71亿 98.20 4.06亿 97.89 46.68
经销(销售模式) 1422.63万 1.60 874.87万 2.11 61.50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170.31万 0.19 27.68万 --- 16.2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7.0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7.5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47949.53│ 59.97│
│客户二 │ 18108.93│ 22.65│
│客户三 │ 2032.03│ 2.54│
│客户四 │ 968.96│ 1.21│
│客户五 │ 895.62│ 1.12│
│合计 │ 69955.07│ 87.5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0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7.0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7761.00│ 21.81│
│供应商二 │ 5142.13│ 14.45│
│供应商三 │ 3345.02│ 9.40│
│供应商四 │ 2706.42│ 7.60│
│供应商五 │ 1336.06│ 3.75│
│合计 │ 20290.63│ 57.01│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显示材料、半导体材料、医药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主营
业务为液晶显示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显示材料根据终端产品显示特性的不同分为液晶材料、聚合物分散
液晶(PDLC)智能薄膜、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LED);半导体材料包括光刻胶树脂材料、聚酰亚胺材料;医
药材料包括高级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
(一)公司所属行业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主营业务所属行业归类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
电子设备制造业(C39)”中的“电子专用材料制造(C3985)”,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成部分。液晶
材料属于光电子材料,是生产LCD的核心材料之一,因此液晶材料又归类于液晶显示行业。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采取以技术带动市场的研发战略,实施以自主研发为主的研发模式。具体体现在:
(1)前瞻性技术研发
公司通过加强与国内外行业专家的学术交流,及时掌握与跟进国际电子材料的发展动态与新产品发展趋
势,确定研究方向,组织专项课题组,进行相关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和专利申请,形成新产品、新项目储备
。
(2)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研发
公司技术人员以客户对相关产品的具体性能指标需求为基础,拟定、审核并实施相关研发方案与计划,
完成产品小试阶段的开发,经客户初步认证后进入中试阶段,中试达到稳定量产后,形成完整的工艺技术文
件,以用于规模化生产。
2、采购模式
公司上游供应商为基础化学品生产厂商及其他液晶材料厂商,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公司建立了完
整的供应商选择及管控体系。依据《供应商评定标准》,在对上游企业的产品质量及保障体系、供货能力、
价格、账期、服务等多方面考核后,确定合格供应商,形成《合格供方名录》,开展长期合作。
公司采购部根据需求部门提供的《请购单》,从《合格供方名录》中的供应商订购原材料,并负责原材
料质量的追踪、处理作业。仓储部负责物料的精确收发、保存和物料损耗等管理,并与采购部共同完成收验
货;质检部负责对原料的进货品质进行验证,检验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财务部按照采购合同的结款方式审
核付款。公司根据合格供应商管理制度及精细化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采购。从产品质量、供货稳定性及价格
等多方面综合考评,以保证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3、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模式主要为订单生产模式和备货生产模式。公司针对具体业务特点,依靠NC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MES生产管理系统以及QEHS质量管理系统实现生产信息化管理,做到市场订单预测、库存采购联动、综合
计划调度的快速响应和准确判断,保障供货并降低安全库存。通过供应链上各信息系统的快速总结完成从生
产经验到生产力的转换,提高生产效率。为实现工厂数字化管理及精益生产的智能化管理奠定基础。
4、销售模式
公司主营产品是针对具体客户的高度定制化产品。公司经下游客户认证合格,入围其供应链体系后,即
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进入量产阶段。下游客户一般根据其自身的生产计划安排向公司下达采购订单
,公司根据客户订单,组织生产并按时交付产品。
5、客户支持模式
客户支持工作是以销售部牵头,多部门配合的团队作业模式,主要目的是为客户提供售前、售中、售后
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销售部与销售服务商负责客户整体商务对接,信息获取和各层面的技术、商务交流组织等;产品研发部
负责客户新产品开发和现有产品性能品质改善;品管部负责客户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质量文件的提供和
对接;技术支持部负责帮助客户解决公司产品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客户产品自身工艺的问题;商务部
负责客户产品及样品订单的处理。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发展阶段
数字时代的到来使显示技术与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显示
内容的多样性,更推动了应用场景的不断创新。显示产业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展现出更加璀璨的发展前景,
而技术与应用的持续创新,无疑将成为推动显示产业不断前行的永恒动力。
在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的双重推动下,全球显示产业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高刷新率、高分辨率、
广色域等技术的普及为用户带来了更加流畅、细腻且色彩鲜艳的视觉体验,而柔性显示、透明显示等新型显
示技术的突破,也在引领全产业链的持续升级与变革。
随着工业物联网、数智工场、视觉人工智能等新兴市场的不断开拓,显示产业正逐步与智能设备、智能
家居等领域实现深度融合,为行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此外,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尤其是
国内市场的迅猛增长,也为车载显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车载显示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
重要载体,对液晶材料等显示行业上游核心原材料的需求也愈发旺盛。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扩大,全球显示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作
为上游液晶材料的核心供应商,公司将继续紧密跟踪市场动态,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确保产
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供应的可靠性。同时,公司也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并通过与下
游显示面板企业的紧密合作,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灵活调整产能和产品结构,以满足市场的多样
化需求,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助力全球显示行业的繁荣与进步。
(2)基本特点
TFT混合液晶材料生产企业入围下游液晶面板厂商供应链体系,通常要经历面板厂商严苛的认证过程,
认证过程通常耗时三年以上,涉及产品验证及导入的各个环节,因此,液晶材料企业一旦进入下游液晶面板
厂商的供应链体系,并形成批量供货,即表明其产品在品质、性能等方面已与竞争对手难分伯仲。
液晶材料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高性能混合液晶材料的核心技术和专利一度被德国、日本等外资
企业垄断。近几年,随着国内混合液晶材料公司的崛起,逐步掌握了行业的主导权,海外企业中部分企业逐
步退出行业,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
然而,在政策的持续扶持以及产业链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国内液晶材料企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通过加大研发力度并与下游面板企业紧密合作,国产液晶材料在指标和性能上已逐渐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凭
借出色的性价比和技术服务优势,国产液晶材料逐步赢得了客户的青睐,材料的国产化率也呈现出稳步上升
的趋势。
在技术开发能力方面,国产液晶材料已经能够满足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桌面显示器、电视乃至车载
等各细分领域的液晶材料需求。总体而言,国产液晶材料的性能指标与国外头部厂商的差距已经大幅缩小,
甚至在部分领域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市场占有率方面,越来越多的国产面板客户开始转向以国产液晶
材料为主、进口液晶材料为辅的策略,这一转变不仅凸显了国产液晶材料的竞争力提升,也反映了国内面板
产业对国产材料的信任与支持。同时,海外面板厂商也开始更多地导入国产液晶材料,进一步扩大了国产液
晶材料的国际市场影响力。
(3)主要技术门槛
液晶材料的制造是一个高度复杂且精细的过程,涵盖了合成、纯化和混配三个核心环节,汇聚了复杂的
合成技术、精确的工艺控制以及准确的检测分析,其中液晶单体和添加剂的选择、混合液晶的配方设计以及
生产工艺的长效优化等要素都充分展现了其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特性。
随着显示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显示器件的广泛普及,显示面板对于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从响应速度
到对比度,从可视角到透过率,这些关键指标的升级都离不开液晶材料的支撑,液晶材料的电学特性、光学
特性、热稳定性以及化学稳定性等主要性能也面临着相应更高的要求。
作为显示面板行业的核心原材料,液晶材料的性能及品质将直接影响液晶面板的整体性能表现,这也使
得面板企业在选择液晶材料供应商时,对供应商的资质审核格外严格,认证周期也相对较长,以确保所选用
的液晶材料能够满足全方位、高标准的性能要求。
八亿时空为代表的国内液晶材料公司的迅速崛起,不仅打破了液晶材料的国际垄断格局,还成功突破了
我国在显示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材料配套瓶颈,极大地提升了我国液晶面板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为
本土显示供应链的安全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国内液晶材料公司的快速成长不仅证明了我国在液晶材料领域
的技术实力与发展潜力,也为我国在全球显示产业中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八亿时空自成立以来便致力于液晶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拥有液晶材料分析及应
用重点实验室,配备有前沿的研发和测试设备,为持续创新提供了硬件支持。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和技术积
累,公司产品线日益丰富,从TN/STN系列液晶材料到TFT高性能混合液晶材料,逐步打破了国外厂商的技术
垄断,为液晶材料的国产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从中小尺寸的手机、笔记本电
脑、显示器到大尺寸的电视等多个细分市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是我国液晶显示材料领域四项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者,在行业内稳居国内头部。凭借在品质、价格
、服务、供应保障等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公司产品获得了京东方、惠科股份、台湾群创等多家主流面板厂
商的认可,并已成为国内液晶面板龙头企业京东方的国产TFT液晶材料战略供应商,客户资源优势及市场影
响力彰显。
除了液晶材料业务,公司还积极拓展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聚酰亚胺材料、光刻胶材料、医药中间体和锂
电新能源材料等多个新兴领域,多元化的产业布局也为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综上所述,公司在液晶材料行业中占据显著领先地位,具备强大的综合竞争力,公司以创新为驱动,以
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为我国液晶显示产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政策支持叠加技术创新,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大幅增长32%
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格局激烈变化,头部效应日益明显,高端化趋势较强。根据CINNOR
esearch产业统计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89万辆和1,405万辆,同比增幅分别为5%
和6%,其中,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462万辆,同比增幅为30%,渗透率达到约39%。与此同时,今年上半
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量也增长至29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25%至100万辆,出口市场增长的
主要动力来自俄乌危机下的中国品牌在俄罗斯市场的积极表现以及在欧美市场的小幅增长。
CINNOResearch预测,2024下半年,中国乘用车销量仍将持续增长,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计将达
到约650万辆,同比增长21%,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约42%。
随着我国促进汽车消费相关政策的实施以及各车企不断推出大量多元化的技术创新车型,新能源汽车市
场的消费潜能将被进一步激发,预计国内汽车需求也将相应扩张。新能源汽车市场本土品牌的高度繁荣及中
控CID、电子仪表盘搭载量的持续提升极大利好包括液晶材料在内的国内车载显示产业链核心环节。
(2)2024年第二季度,LCDTV面板价格续涨,月均出货同比增长超5%
根据CINNOResearch产业统计数据,一季度末,LCDTV面板迎来了积极态势。需求端,包括各类夏季促销
以及多项重大体育赛事在内的一系列旺季因素促使终端品牌提前备货,尽管部分国际品牌仍显保守,但国内
品牌普遍选择为旺季促销提前拉货,整体面板需求明显提高。而在供给端,面板厂结束今年2月严控稼动率
的举措后,3月稼动率大幅拉升,2024年3月全球G8.5、G8.6LCD面板产线的稼动率均已提高到超过84%,而大
尺寸生产主力G10.5LCD面板产线的稼动率更是超过93%,整体达到近9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即便如此,面
板需求仍阶段性偏紧,价格走势亦保持向上。
二季度末,随着促销季结束,叠加地缘冲突影响下的国际航运价格飙升等外部因素,部分终端品牌的LC
DTV面板以及整机库存处于高位,三季度的主要策略将转向去库存,整体面板需求相应承压,面板厂商也针
对性地调降稼动率并压缩供给,头部面板厂商已具备对市场格局的掌控能力,也有足够的产能余量实现“按
需生产”,从而使得面板价格的变动趋势能够更为平稳。
(3)竞争格局优化,全球液晶显示产业链进一步向中国大陆集中
液晶面板经过30年的产业化发展,经历了从日本到韩国、中国台湾再到中国大陆的产业转移,目前整体
产业格局已趋稳定、成熟。
根据CINNOResearch产业统计数据,中国大陆现已主导高世代LCD面板产能,在业内最高世代的G10.5/11
LCD面板产线上占据显著的领先地位。凭借高世代产线带来的技术及成本优势,以及其巨大的投资门槛,中
国大陆厂商在LCD面板领域已经构建了非常坚实的壁垒。
根据CINNOResearch产业资讯,日本厂商因面板产线越来越高的资本投入早已退出竞争行列,夏普SDPSa
kai10代线工厂准备于2024年关闭;韩国厂商也因中国大陆厂商在10.5/11代线上的竞争优势于近年逐步退出
LCD面板市场,三星已于2022年正式退出LCD行业,LG也已计划将其位于广州的8.5代线工厂出售给中国大陆
厂商;中国台湾厂商则只能依靠老产线在小尺寸领域谋求差异化的竞争机会。
因此在LCD领域,随着日韩等竞争对手的退出,目前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股份等中国大陆厂商已主
导全球LCD面板市场,供给侧迎来巨大变革,行业竞争格局持续优化,未来整体供给预计将愈趋平稳可控。
此外,受益于终端市场高清化、大尺寸化等趋势的持续深化,LCD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将继续在显示领域
保持主流地位,中国大陆面板厂商的龙头地位稳固,包括液晶材料在内的本土全产业链厂商的供给格局持续
优化,盈利能力亦将获得相应提升。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在电子材料领域尤其是液晶显示材料领域的核心技术体现在三个方面,包括研发技术、生产工艺和
品质控制能力,三者缺一不可。
液晶显示材料的研发技术包括前期分子结构的设计和开发、中间体及粗品单晶的合成、精品单晶的纯化
、混合液晶的配制等,公司已形成了以发明专利为支撑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液晶显示材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从原料投入到产品包装全过程的工艺路线、工艺流程、工艺步骤、工艺指
标、操作要点、工艺控制等方面,这个行业的参与者只能通过长期积累形成自有的专有技术或核心技术,作
为企业的“Knowhow”及商业机密,均不对外公开。
液晶显示材料的品质控制贯穿了从顾客需求、设计开发、供方选择、来料检验、生产制造、成品检验、
客户使用等全流程,确保各环节过程能力满足客户需求。
公司自己搭建的配方开发软件、该软件集配方物性计算、配方存储、测试数据存储为一体,可很好指导
后续配方开发,同时又能保存配方开发过程的全部数据。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一般情况下其熔点在150℃以上,适用于液晶材料的短程分子蒸馏技术和高真空减压
蒸馏技术对其不再适合,公司为其配套开发了高真空升华技术,并具备了工业化生产的技术能力。
卤代自由基反应和格氏反应是有机合成中非常重要的反应,公司经过不断研究开发,掌握了较为先进的
卤代自由基反应技术和格氏反应技术。
半导体光刻胶用高分子树脂开发过程中,对其分子量、分子量分布把控能力及提纯能力成为公司的又一
项核心技术。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研发围绕着液晶材料、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聚酰亚胺材料、光刻胶材料、医药中间体和锂电新
能源材料6个方向进行,重点实施快速响应FFS液晶材料性能与品质控制研究。
报告期内申请发明专利18项,其中液晶材料15项、聚酰亚胺材料3项。新获授权发明专利50项,其中OLE
D材料31项、液晶材料相关专利17项、聚酰亚胺材料1项,化工中间体1项。
实施高透FFS液晶材料方向:高透快响应FFS负性TV用液晶材料实现突破性进展,光学性能符合要求,残
像、信赖性明显优于竞品,客户评价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已实现小批量销售,持续增量中。
高对比度的负性液晶由于其相应速度优于对照组,已顺利导入量产,高对比度的正性液晶客户评测良好
。
电竞、车载,中小尺寸显示液晶材料,根据客户需求对应顺利,车载液晶海外客户小批量出货。
其他液晶材料方向:开发品质稳定性高的新型二向色性蒽醌染料液晶14种,持续改进含有染料的混合液
晶的品质稳定性,得到突破性进展,染料液晶已经客户验证通过。
单体合成方面对单体液晶合成技术进行车间生产成果转化,提升了产品的性价比。
OLED材料方向:报告期内高真空升华提纯技术提升,优化生产放大的工作,产品品质得到下游客户的认
可,为公司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优化5类产品的生产工艺,其中咔唑类和稠合呋喃类产品竞争优势明
显,形成公司的拳头产品,已经分别在国内和海外稳定批量供货,同时开展苯并咪唑类和稠合噻吩类中间体
和升华前产品的研发,与多家国内外OLED材料企业建立了业务和合作关系。
聚酰亚胺方向:应用于显示面板领域光敏聚酰亚胺面板光刻胶完成配方开发,性能指标达到同行水平;
二胺单体、聚酰亚胺树脂和聚酰亚胺光刻胶工艺优化和产品稳定性评估完成,客户送样光刻性能评估良好。
公司根据市场需求面板PSPI迭代了高感、无氟等多款产品。同时公司在先进封装用PSPI方向也加速推进,力
争尽快展开下游客户验证工作。
光刻胶方向:公司研发的KrF光刻胶用PHS树脂的各项性能指标优异,在金属离子杂质控制、单体溶剂残
留控制、树脂分子量分布等关键指标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公司在阴离子聚合技术层面取得重要成果,实现
了分子量分布小于1.2的产品百公斤级以上规模生产。公司目前具备KrF光刻胶用树脂全系列的研发生产能力
,并与多家头部光刻胶厂家合作,开发多款高性能树脂,同时布局合成树脂的原材料开发。
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方面:心脑血管项目完成工业化生产,顺利出货。同时对氯化工艺进行优化,降低
生产三废产生量,使得生产更加绿色,成本更有市场竞争力;沙库巴曲中间体开发项目,筛选出合适加氢催
化剂配体,异构体控制在7%左右,提高工艺收率,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锂电新能源材料:公司根据市场的变化审慎决定公司新能源材料业务的投入规模及推进速度,在做好充
分准备和防范行业风险的前提下,稳步推进业务发展。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八亿时空始终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以“潜心做材料、百年求精品”为公司经营与发展的核心理念,以
研发创新和人才为公司发展的根本。公司始终紧扣国际新材料的发展趋势与更新迭代节奏,瞄准国家在核心
显示材料领域的短缺与空白,深入打造以研发创新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抓住机遇,加快新品推出与产业化
的步伐,构建并强化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力争将公司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电子材料平台企业。
公司持续打造和强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具体如下:
1.研发和人才优势
公司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制和高效的研发体系,能够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地进行产品规划和
技术研发;打造了具有较强研发实力的团队,制定了具有行业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人员激励和培养机制;研发
投入持续增加;针对未来市场发展趋势有前瞻性预测和充分的技术储备,从而使公司具备了持续的科技创新
能力。
(1)完善的研发机制是公司保持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注重产品技术研发,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建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
研发机制和严谨周密的项目管理机制,公司产品技术研发工作始终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当前市场需求和
未来市场发展趋势,有效保证了公司技术持续创新。
(2)高素质人才是公司保持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
公司建立了科学系统的人员激励和培养机制,组建了具有较强研发实力的团队,鼓励研发人员技术创新
,培养年轻员工快速成长。同时,公司制定了具有行业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人员激励机制,向研发人员提供具
有行业竞争力的薪酬及福利,有助于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
(3)持续增加的研发投入是公司保持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公司研发投入逐年大幅增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400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3%,预期未
来研发投入将继续增加。
(4)丰富的技术储备是公司保持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的驱动力。
2024年上半年,公司针对未来市场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预测,持续不断地进行新产品技术研发工作,目
前有多个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项目在同时进行,有充分的技术储备。
2.生产运营优势
公司核心产品高性能混合液晶材料对于生产运营本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没有一流的品质管控水平,就
无法保证最终产品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