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192 迪哲医药 更新日期:2025-05-2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创新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制造业(行业) 3.60亿 100.00 3.51亿 100.00 97.41
─────────────────────────────────────────────────
销售药品(产品) 3.60亿 100.00 3.51亿 100.00 97.41
─────────────────────────────────────────────────
境内(地区) 3.60亿 100.00 3.51亿 100.00 97.4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销售产品(产品) 2.04亿 100.00 1.99亿 100.00 97.66
─────────────────────────────────────────────────
境内(地区) 2.04亿 100.00 1.99亿 100.00 97.66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制造业(行业) 9128.86万 100.00 8807.39万 100.00 96.48
─────────────────────────────────────────────────
舒沃哲(产品) 9128.86万 100.00 8807.39万 100.00 96.48
─────────────────────────────────────────────────
境内(地区) 9128.86万 100.00 8807.39万 100.00 96.48
─────────────────────────────────────────────────
经销模式(销售模式) 9128.86万 100.00 8807.39万 100.00 96.48
─────────────────────────────────────────────────
截止日期:2021-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其他业务(产品) 309.97万 100.00 38.11万 100.00 12.29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2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9.5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13958.88│ 38.79│
│客户2 │ 8031.33│ 22.32│
│客户3 │ 4024.98│ 11.18│
│客户4 │ 3368.83│ 9.36│
│客户5 │ 2844.13│ 7.90│
│合计 │ 32228.15│ 89.5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5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6.9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7013.75│ 15.99│
│供应商二 │ 6010.22│ 13.70│
│供应商三 │ 5861.49│ 13.36│
│供应商四 │ 3220.10│ 7.34│
│供应商五 │ 2884.46│ 6.57│
│合计 │ 24990.02│ 56.9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公司是一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专注于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领域创新疗法的研究、开发和商业化。
公司坚持源头创新的研发理念,以推出全球首创药物(First-in-class)和具有突破性潜力的治疗方法为目
标,旨在填补全球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基于行业领先的转化科学和新药分子设计与筛选技术平台,公司已
建立了七款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品管线,其中两大处于全球注册临床试验阶段的领先产品舒沃哲和高瑞哲,
均已通过优先审评在中国获批上市,并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2024年是公司实现商业化的第一个完整会计年度,实现销售收入3.60亿元。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取
得的里程碑进展具体如下:
(一)高瑞哲获批上市,打破PTCL“全球十年无创新药”困局2024年6月,公司自主研发的I类新药高瑞
哲通过优先审评在国内获批上市,单药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线系统性治疗的r/rPTCL成人患者,是全球
首个且唯一治疗PTCL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
高瑞哲的获批是基于其全球注册临床研究“JACKPOT8B部分”(JACKPOT8PartB、JACKPOT8B),随访至2
024年2月,高瑞哲单药治疗r/rPTCL,入组患者中位缓解时间(mDOR)20.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达24
.3个月,是目前单药治疗r/rPTCLmOS最长的药物,首次突破2年以上,为患者带来更长生存。
(二)舒沃哲向美国FDA递交新药上市申请2025年1月,舒沃哲二/后线治疗EGFRExon20insNSCLC的NDA基
于全球注册临床研究“悟空1B”(WU-KONG1B)的积极结果,获FDA受理并获优先审评资格。报告期内,一线
治疗EGFRExon20insNSCLC获中、美两国突破性疗法认定(BTD),舒沃哲成为治疗EGFRExon20insNSCLC唯一
全线拥有中美“BTD”的药物。
(三)舒沃哲和高瑞哲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11月,公司两款商业化产品舒沃哲和高瑞哲首次成
功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且获得了充分体现高创新程度和临床价值的合理定价。该目录已于2025年1月1日
起正式实施,公司商业化步入放量快车道。
(四)持续推进核心产品的研发投入,各项目顺利向前推进作为一家以创新为理念的生物医药企业,公
司高度重视核心产品的研发,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7.24亿元,各项临床试验工作高效开展。公司积极推
进舒沃哲一线治疗EGFRExon20insNSCLC的全球III期临床研究“悟空28”(WU-KONG28),以及DZD8586用于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临床研究。此外,公司自主研发的、全新的、高选择性EGFRTKIDZD6008已
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有望攻克EGFRTKI的耐药难题。
(五)不断加强人才建设,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自2017年成立以来,公司已搭建了覆盖创新药从研发到
商业化所有环节的完整团队。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852名员工,较上一年末增长46.64%。公司重视各类
优秀人才的发展,不断优化员工职业晋升机制,定期组织培训及研究探讨,根据员工岗位、发展阶段分配不
同的专业项目,用多种形式支持员工的职业发展,为员工的未来发展明确方向。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专注于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领域创新疗法的研究、开发和商业化。
2.主要产品
(1)舒沃哲舒沃哲首个适应症为既往接受含铂化疗出现疾病进展,或不耐受含铂化疗,并且经检测确
认存在EGFRExon20insNSCLC,是中国唯一获批且可医保报销的针对二/后线EGFRExon20insNSCLC的药物,也
是全球唯一全线获中、美两国BTD治疗EGFRExon20insNSCLC的药物。报告期内,舒沃哲在临床研究方面获得
国际权威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其全球注册临床研究“悟空1B”(WU-KONG1PartB、WU-KONG1B)入选2024年美
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大会口头报告、2024ESMO大会壁报展示;此外,舒沃哲单药治疗EGFRTKI耐药NSCLC
的最新研究获《肺癌》(《LungCancer》)发表。在临床应用方面,舒沃哲凭借其“同类最佳”的有效性和
安全性,获《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5版)》唯一I级推荐,用于经治的EGFRExon20insNSCLC,并
被纳入多部权威指南,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分子病理检测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Ⅳ期原发性肺癌中国
治疗指南(2024版)》《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非小细胞肺癌
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检测临床实践
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2)高瑞哲高瑞哲首个适应症为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线系统性治疗的r/rPTCL,上市半年即纳入国家医保
药品目录,是全球首个且唯一作用于JAK/STAT通路的PTCL新机制治疗药物。在临床应用方面,凭借优异的临
床数据,高瑞哲获《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5版)》全面推荐,包括治疗r/rPTCL的I级推荐,单药治疗r/
rNK/T细胞淋巴瘤(NKTCL)首次获得推荐,PTCL维持治疗获得认可。此外,高瑞哲还获得中国抗癌协会《中
国淋巴瘤治疗指南(2024版)》推荐。
(3)DZD8586B-NHL是一种治疗后易复发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尽管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
对部分B-NHL亚型临床疗效显著,但耐药性是临床一大难题,主要由两种机制引发:一种是C481XBTK突变,
另一种则是非BTK依赖性BCR信号通路激活。当前,尚无药物能同时应对这两种耐药机制。
DZD8586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LYN/BTK双靶点抑制剂,对其他TEC家族激酶(TEC、ITK、TXK和BM
X)具有高选择性,可同时阻断BTK依赖性和非依赖性BCR信号通路,有效抑制多种B-NHL亚型细胞及肿瘤动物
模型的生长。
I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DZD8586具有良好的口服药代动力学特征及中枢神经系统渗透能力,能全面阻断
BCR信号通路,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并在多种B-NHL亚型中显示了令人鼓舞的疗效。DZD8586针对既往接受
过共价或非共价BTK抑制剂及BTK降解剂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最新临床
数据将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大会口头报告,针对r/rDLBCL最新临床数据也将在2025ASCO大会
报告。
(4)DZD6008NSCLC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EGFR突变是最常见的驱动基因
突变之一。患者接受EGFRTKI治疗后普遍面临耐药难题。当前EGFRTKI耐药机制未明,现有治疗手段临床获益
有限。同时,脑转移是导致疾病进展及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3%-30%1的EGFR突变NSCLC患者在初次诊
断时即存在脑转移,诊断后3年内脑转移的风险可能增至29.4%-60.3%。
DZD6008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全新的、高选择性EGFRTKI,可完全穿透血脑屏障,能有效抑制多种EGFR突
变细胞及肿瘤动物模型的生长。当前,针对三代EGFRTKI耐药NSCLC的现有治疗手段的临床获益有限,DZD600
8有望填补该领域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2.中国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诊疗指南(2025版)
DZD6008在已有的临床试验中,完全验证了该分子的设计理念,在三代EGFRTKI和多线治疗失败及脑转移
的患者中显示出优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DZD6008针对三代EGFRTKI等多线治疗失败的EGFR突变NSCLC的初步
临床数据将在2025ASCO大会报告。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坚持源头创新的研发理念,致力于新靶点的挖掘与作用机理验证,具备覆盖早期药物发现、临床前
研究及IND申请、临床试验、NDA申请、上市后研究等阶段的国际化的研发团队,主要团队成员均具备超过20
年跨国制药公司从事创新药物研发或临床研究以及成药经验。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产品取得多项进展,具体
产品研发及商业化进展详细阐述,敬请参阅“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二、(一)主要业务、主要产
品或服务情况”相关内容。
2.销售模式
公司现已建立一支专注于肺癌和血液瘤产品的商业化团队,涵盖市场营销、临床推广、产品准入、医学
事务、商务渠道及业务规划与运营。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收入达到3.60亿元,高瑞哲在获得NMPA药品注册证
书后,2天内正式开出全国首批处方,同年与舒沃哲一并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极大地提高了药品的患者
可及性。此外,公司定位于参与全球化竞争,公司正与美国等海外药品监管机构积极沟通,加快产品海外上
市进程。
3.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目前采用生产外包服务(CMO)的形式。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质量,配备专业人员在工艺及生产
路线设计、供应商及委托生产商选择、生产和质量控制等环节都严格要求和管控。同时,公司已获得江苏省
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Bh)。针对舒沃哲和高瑞哲的生产,公司根据国家《药品生产
质量管理规范》、上市许可持有人的相关法规、双方签订的质量协议对受托方进行监督管理,保证按照批准
的注册工艺、质量标准和相关质量管理要求进行生产放行。针对舒沃哲和高瑞哲的原料药生产,公司与原料
药企业签订定制采购合同,并根据药品管理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和质量协议。
4.采购模式
公司已制定《采购端到端标准作业程序》《供应商资格认定管理规程》等相关流程。采购部根据业务部
门被批准的采购计划和预算进行采购,采购计划和预算由业务部门负责人、财务部负责人、首席执行官逐级
审批。公司通过《采购端到端标准作业程序》等制度,对生产物料的采购流程、非生产物料的日常采购、验
收及付款流程进行规范。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是一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专注于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领域创新疗法的研究、开发和商业化。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22),公司所属行业为“C27医药制造业”。
(1)抗肿瘤药物市场发展概况
当前全球人口步入老龄化阶段,恶性肿瘤及慢性病成为主要死亡因素,其中肿瘤具有死亡率高、预后差
、治疗费用昂贵等特点,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全球性健康问题之一。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癌症作为全球
最主要的死亡因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全球新发病例数预期将在2030年达到2450万人。其中,中国癌
症新发病例数预计在2030年达到560万人。
随着居民可支付能力的提升以及更多创新疗法的获批上市,近年来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快速发展。据弗
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30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至4198亿美元。其中,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
规模预计将达到5484亿人民币。
(2)抗肿瘤药物市场行业增长的驱动因素
a)患者人群的不断增加:受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压力大等因素影响,全球范围内
新发癌症患者数量不断增加,预示着抗肿瘤药物市场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同时,随着人均可支付能力的不
断提升,癌症患者对疗效更好、安全性更佳的创新治疗手段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b)研发投入的持续提高:世界各国对新药和新型疗法开发的研发投入都在不断增加,其中抗肿瘤新药
是重点投入的领域。同时,中小型新兴生物科技企业的涌现,促使研发和经营效率提高,为抗肿瘤药物市场
注入新的活力。
c)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央政府针对生物医药产业推出了新的“全链条支持创新”的政策,地方政
府随之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涵盖基础科学、融资支持、药品审批流程、医疗保险、药品市场价格管理等
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旨在为生物医药产业全价值链创新发展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
d)医保目录的动态调整:自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以来,医保体系改革加速推进,医保制度不断完善。
通过价格谈判和动态调整等政策,医保目录不断扩增,显著提升了医保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2024年医保谈
判中,共有117个目录外药品参与谈判或竞价,其中89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总体成功率达76%。医保目录
的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完善,确保药品的“进出”更加科学合理。通过与企业谈判,将具有高临床价值的创新
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同时对目录内药品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这一机制不仅提高了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还促进了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3)行业主要技术门槛
创新药物研发具有高科技、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等行业特点。根据《衡量医药创新回报》,2023年
药物从发现阶段到商业上市所需的平均研发成本为22.84亿美元。有效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开发出真正
差异化、海外市场认可的产品决定药企的未来。就靶向小分子药物而言,对基础科学和临床科学的深刻理解
、将临床表征转化为临床前各种指标、找到合理的靶点和生物标志物、提出科学假说、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
设计并优化候选化合物、确定合理的患者人群、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都是创新药企面临的巨大挑战。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作为一家创新生物医药企业,公司坚持源头创新的研发理念,推出全球首创药物(First-in-class)和
具有突破性潜力的治疗方法为目标,旨在填补全球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基于行业领先的转化科学和新药分
子设计与筛选技术平台,公司取得了诸多成果。产品行业地位的详细阐述,敬请参阅“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
分析”之“二、(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相关内容。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本土创新药企逐步由关注同质化(Me-too)药物向全球首创(First-in-class)/同类最佳(Best
-in-class)转变
本土企业技术积累相对薄弱,原创能力不足,之前倾向于紧跟国际热点布局国内临床开发,药物研发趋
于同质化。鉴于我国已参加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Harmonization,ICH
),逐渐和国际药物研发的有关指导原则接轨,国家药品审评中心出台的《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
临床研发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应运而生。《指导原则》指出,新药研发应该以为患者
提供更优(更有效、更安全或更便利等)的治疗选择作为最高目标。以患者为核心的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理念
,不仅体现在对患者的需求、反馈信息的收集、分析方法学的完善,而且从确定研发方向,到开展临床试验
,都应该贯彻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理念,开展以患者为核心的药物研发,从而实现新药研发的根本价值——
解决临床需求,实现患者获益的最大化。随着《指导原则》的出台,以及同质化竞争面临药品商业化盈利的
巨大挑战,创新药生态长期向好,国内创新药企将逐步由关注Me-too药物向First-in-class/Best-in-class
转变,围绕临床疾病的真正需求和相应生物学机制开展创新药立项决策和研发。
(2)攻克药物开发中未满足需求
随着靶向治疗手段进一步开发和普及,肺癌及血液瘤患者获得更长期的生存获益,但药物原发性及继发
性耐药仍是当前靶向治疗中的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发展正在不断推进
,包括针对耐药机制,研究和开发新的药物,包括新一代的TKI、免疫检查点抑制剂、ADC等以及利用基因编
辑技术深入研究和应对耐药性;结合多种药物,针对肿瘤的不同信号通路,以降低耐药性的发生;通过生物
标志物的检测,预测患者对特定治疗的反应和耐药性发展,实现更精准的治疗决策。这些新技术、新产业、
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发展,为解决耐药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工具,有望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四)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的核心研发竞争力在于创新药物的研发能力,凭借研发团队及核心技术人员多年积累的技术及经验
,公司建立了完整的小分子药物研发体系。
公司在小分子创新药研发领域拥有转化科学(TranslationalScience)研究能力和研发技术,并形成多
个技术平台。转化科学是全球制药行业的前沿技术领域,其目的是促进科学发现从实验室到临床使用的转化
。公司基于对肿瘤基础科学和临床科学的深刻理解,整合了生物科学、药物化学、药物ADME(吸收、分布、
代谢、排泄)等多个学科,并通过独特的转化科学平台深入了解临床特征以及可能的异常驱动基因、蛋白质
结构和功能与肿瘤疾病之间关系,从而为新药研发立项提供关键支持,提升公司新药研发的成功率。在此基
础上,公司形成了包括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研究平台、生物标志物的发现验证和临床应用技术、模型引导
的药物早期临床研究、肿瘤免疫与放疗联合治疗研究平台技术等转化科学研究中的核心技术平台。同时,公
司还拥有小分子药物发现研发领域的化合物设计和优化技术、高效的药物代谢和综合评估技术等核心技术平
台。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稳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在研管线的研发进度,拥有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177项。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建立了七款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品管线,其中两款处于全球注册临床试验阶段的领
先产品,均已在中国获批上市。
4、在研项目情况
1.由于药品研发周期长,不确定因素较多,此处仅列示目前主要临床在研项目的情况。
2.“预计总投资规模”为目前已开展适应症的预计合计投入。上述预计为公司根据研发管线进度进行的
合理预测,实际投入可能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发生变化。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坚持源头创新的研发理念,致力于新靶点的挖掘与作用机理验证,借助自有的转化科学研究能力、
分子发现和优化核心技术以及健全的研发体系,以推出全球首创药物和具有突破性治疗方法为目标,力求填
补未被满足的患者需求,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公司拥有一支国际化的团队,覆盖创新药早期研发至商业化,主要团队成员均具备超过20年跨国制药或
本土生物药企从业经验,过往履历突出,在全球范围具备良好声誉。自2017年10月公司成立以来,公司共七
款创新药处于全球临床研究阶段,其中两款自主研发的创新药中国获批上市,并处于全球注册临床阶段。如
此快速、高效的研发得益于公司建立的一体化的研发平台。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覆盖创新药从早期发现到后
期开发的各个环节,包括药物靶点发现与机理验证、转化科学研究、化合物分子设计与筛选、临床前研究、
CMC、临床方案设计与执行等。公司在技术先进性和技术平台完整性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掌
握并控制新药研发的整个进程,有利于研发决策和执行的高效实施。同时,公司拥有分子发现和优化领域的
化合物设计与优化技术、高效的药物代谢和综合评估技术等核心技术平台,可显著提升分子发现和优化的效
率,大幅缩短研发时间。
此外,随着公司产品进入商业化阶段,公司组建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业化团队,涵盖市场营销、临床
推广、产品准入、医学事务、商务渠道及业务规划与运营,团队成员在肺癌、血液瘤等领域经验丰富。通过
专业化的学术推广,两大领先产品正在积极进行商业化布局。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4年6月,公司核心产品高瑞哲在中国获批上市,单药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线系统性治疗的r/rPT
CL。2024年11月,公司向FDA递交了舒沃哲的NDA,该申请已于2025年1月获FDA受理并获优先审评资格,用于
既往经含铂化疗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FDA批准的试剂盒检测确认,存在EGFRExon20ins的局
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成人患者。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两款产品在中国实现商业化,报告期内销售收
入达3.60亿元。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投入资金用于推出新产品进入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2024年公司研发
费用投入7.24亿元,同比减少10.17%。同时公司持续优化成本费用,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
为8.4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62亿元。
●未来展望: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是一家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创新驱动型生物医药公司,致力于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医药企业。公
司拥有一支富有创造性和全球视野的核心管理团队,领导并覆盖公司创新药研发及产业化的各个环节。未来
,公司将持续加强创新药的研发、商业化及生产的全产业链布局;基于自主创新模式及靶向创新药开发的经
验,加速产品开发进度;提高盈利能力,不断提升公司在国内外生物医药行业的市场地位及国际竞争力;为
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多的新药产品,造福人类健康。
(三)经营计划
1.加速公司管线产品的研发,持续拓展在研产品的临床应用
公司重视推进在研药品的临床试验进程,优先配置资源推进具备重大潜力的在研药品,制订科学合理的
临床开发策略,与药品监管机构保持积极沟通,高质量完成临床试验。同时,将进一步扩展已上市产品的适
应症,从而提高产品的商业价值。
此外,公司持续跟进市场临床需求、新药研发前沿动态。通过持续探索新靶点、新化合物结构进行新药
研发,保持公司在肿瘤领域的优势,确保公司产品管线研发的可持续性及创新性,保持公司产品线的竞争力
,为公司后续产品线扩充提供充足保证。
2.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公司立足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培养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为重点,有计划地吸纳
各类专业人才进入公司,形成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储备力量。制定薪股结合的有竞争力
的薪酬体系和奖励机制,搭建透明公平的晋升体系,设计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同时,公司将强化培训体系的
建设,建立和完善培训制度。
3.提升商业化及产业化能力
公司积极提升商业化能力并着手布局产业化能力。商业化方面,公司将稳步扩大商业化团队,提升市场
的覆盖率和销售渗透率。产业化方面,公司已启动生产基地的建设,提高自身生产及质量控制水平,打造高
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产业化基地,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提供长期支持。
4.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
公司持续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注重“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成效。公司将加强公
司治理体系建设、完善及执行,确保公司运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公司管理制度的要求,不断提升公司内部
管理效率,加强研发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体系、内控管理体系建设。同时加强信息化系统建
设,实现公司运营的信息化管理,有效提升公司效率,致力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