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231 隆达股份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高温耐蚀合金(产品) 6.03亿 72.80 1.08亿 82.76 17.90
合金管材(产品) 1.86亿 22.45 1251.98万 9.59 6.73
其他(产品) 3941.05万 4.75 998.73万 7.65 25.34
─────────────────────────────────────────────────
境内(地区) 6.77亿 81.73 1.04亿 79.60 15.34
境外(地区) 1.51亿 18.27 2662.36万 20.40 17.58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其他(行业) 4.91亿 35.31 5331.70万 24.13 10.85
航空航天(行业) 4.35亿 31.24 9027.56万 40.85 20.77
燃机(行业) 2.67亿 19.18 6208.19万 28.09 23.26
汽车涡轮(行业) 1.00亿 7.21 341.47万 1.55 3.40
油气化工(行业) 9820.66万 7.06 1190.35万 5.39 12.12
─────────────────────────────────────────────────
高温合金(产品) 8.97亿 64.46 1.69亿 76.28 18.80
合金管材(产品) 3.46亿 24.90 1956.73万 8.85 5.65
其他业务(产品) 8572.40万 6.16 2708.24万 12.25 31.59
镍基耐蚀合金(产品) 6242.25万 4.49 576.25万 2.61 9.23
─────────────────────────────────────────────────
境内(地区) 10.44亿 75.01 1.33亿 60.17 12.74
境外(地区) 2.62亿 18.83 6094.90万 27.58 23.26
其他业务(地区) 8572.40万 6.16 2708.24万 12.25 31.59
─────────────────────────────────────────────────
直销(销售模式) 10.72亿 77.03 1.43亿 64.64 13.33
经销(销售模式) 2.34亿 16.81 5106.19万 23.11 21.82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8572.40万 6.16 2708.24万 12.25 31.59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高温耐蚀合金(产品) 5.11亿 71.40 8816.77万 78.81 17.24
合金管材(产品) 1.61亿 22.52 1311.34万 11.72 8.13
其他(产品) 4355.32万 6.08 1058.92万 9.47 24.31
─────────────────────────────────────────────────
境内(地区) 5.72亿 79.87 7115.83万 63.61 12.44
境外(地区) 1.44亿 20.13 4071.20万 36.39 28.24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其他(行业) 4.65亿 38.47 5826.39万 31.40 12.54
航空航天(行业) 3.78亿 31.33 8233.00万 44.37 21.76
燃机(行业) 1.81亿 14.99 3096.32万 16.69 17.11
油气化工(行业) 1.01亿 8.33 1109.17万 5.98 11.03
汽车涡轮(行业) 8318.71万 6.89 290.88万 1.57 3.50
─────────────────────────────────────────────────
高温合金(产品) 7.24亿 59.91 1.24亿 67.06 17.20
合金管材(产品) 2.99亿 24.74 1974.29万 10.64 6.61
其他业务(产品) 1.01亿 8.38 3475.90万 18.73 34.34
镍基耐蚀合金(产品) 8416.16万 6.97 662.08万 3.57 7.87
─────────────────────────────────────────────────
境内(地区) 9.92亿 82.13 1.20亿 64.59 12.08
境外(地区) 1.15亿 9.49 3095.62万 16.68 27.02
其他业务(地区) 1.01亿 8.38 3475.90万 18.73 34.34
─────────────────────────────────────────────────
直销(销售模式) 10.28亿 85.14 1.29亿 69.62 12.56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01亿 8.38 3475.90万 18.73 34.34
经销(销售模式) 7821.09万 6.48 2161.05万 11.65 27.6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9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1.1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10655.94│ 7.66│
│客户2 │ 6351.25│ 4.56│
│客户3 │ 4793.94│ 3.45│
│客户4 │ 4189.15│ 3.01│
│客户5 │ 3427.93│ 2.46│
│合计 │ 29418.21│ 21.1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6.3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5.4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26911.56│ 19.32│
│供应商2 │ 15051.38│ 10.81│
│供应商3 │ 11812.76│ 8.48│
│供应商4 │ 5566.37│ 4.00│
│供应商5 │ 4007.38│ 2.88│
│合计 │ 63349.45│ 45.4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专注于高温合金、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属行业为新材料领域中的先进有色金属材料行
业。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有色金属冶
炼和压延加工业(C32)。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21),公司属于“有
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C32)中的“有色金属合金制造”(C3240)。
1、按产品结构分类,公司业务分别属于高温合金行业和铜管材行业。
(1)高温合金行业
根据Qyresearch调研显示,全球高温合金市场销售额预计2030年将达到1,080亿元;根据思瀚产业研究
院整理,预计到十四五期间我国高温合金市场规模将保持年化9.4%以上的增速,到2026年达到342亿元左右
。
(2)合金管材行业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6月中国铜材产量221.4万吨,同比增长6.8%;1-6月累计产量1176.5
万吨,同比增长3.7%。其中铜箔材表现突出,2025年1-6月铜箔材累计产量57.9万吨,同比增长15.1%,铜管
、铜棒受需求波动增速放缓。2025年上半年中国铜加工材产量延续增长态势,支撑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
等产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2、产品的应用领域分类,公司产品分别应用于航空航天、燃气轮机、汽车涡轮、油气石化等行业。
在国际商用航空领域,全球航空市场需求持续恢复并保持增长趋势,其中亚太等新兴市场的航空运输需
求增长迅速。空客公司预计,未来20年的客运量将以每年3.6%的速度增长,到2044年行业将需要大约43,400
架新飞机交付,包括34,250架单通道飞机和9,170架宽体飞机。航空运输需求增长带动了发动机市场的规模
扩张,国际商用航空发动机行业正处于技术革新和市场需求增长的关键阶段。根据CFM国际的预测,目前搭
载Leap发动机的机队规模接近8,000台,交付增速快,逐渐上升的后市场维修需求旺盛。
在国内军用航空发动机领域,目前我国军用飞机配套的航空发动机采取国产为主、进口为辅的模式。近
年来,国家产业政策为我国航空发动机制造业的发展给予了强力支持。军用航空发动机包括无人机发动机市
场迎来快速发展,高温合金在单机用量和整体规模上相较于之前有了较大提升,我国军用航空高温合金的需
求有望保持稳健增长。除航空飞行器加速列装的增量市场外,国内航空发动机市场还存在存量维修换装市场
。
在民用航空发动机领域,伴随国产大飞机的逐步成熟,国内民航市场的高温合金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
据《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1-2040)》测算,我国航空市场将接收50座级以上客机9084架,价值约1
.4万亿美元。
在燃气轮机领域,近年来,我国燃气轮机行业发展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在高温合金等关键材料的研
发与生产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材料性能指标已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为重型燃气轮机的自主可控制造提
供了坚实的材料支撑。目前我国燃气轮机的国产化率还较低,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国产燃气
轮机研制、生产能力迅速提升,我国自主研发燃气轮机进入高质量发展,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广阔。GRANDVIE
WRESEARCH报告显示,2028年燃气轮机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50.2亿美元,其中电力和公用事业的份额将进一
步扩大。燃气轮机的国产化生产将进一步带来高温合金材料需求的大幅增长。
在汽车涡轮领域,汽车涡轮增压器的工作温度约600℃,因此也是高温合金的应用领域之一。目前,发
达国家重型柴油机的增压器装配率为100%,中小型装配比例达到80%,而我国约为50%。在节能减排的环保背
景下,我国车用涡轮增压器渗透率的提高,每万辆机动车所用高温合金有所提升。
在油气化工领域,随着社会需求的扩大、环保法规的趋严以及炼油工艺的不断发展,高温合金在石化装
置上的应用越发广泛,诸如火焰式加热炉、集合管、阀门、旋风分离器、流化催化裂化装置、水蒸汽转化制
氢装置、乙烯裂解装置中高温阀门、催化剂炉管、二次转化炉内构件、反应器再热器、波纹管,均为高温部
件,需使用大量高温合金。
油气开采的工作环境高压、高温及易腐蚀,而深井开采的工作环境更恶劣,对于设备制造材料的要求较
高。现代油气开采通常选用镍基高温合金,如油气开采钻具上的注射阀、运转阀、升举阀、安全阀等;水压
设备管线、绳索管道、水压控制管线、水压设备套圈等;XLD假阀、XLI升举阀、水压设备螺母、安全隔板等
油气开采设施设备中应用多种牌号高温合金。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化工
市场规模庞大,相关设备的换代更新将对应着庞大的高温合金材料需求。
综上所述,全球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需求高涨,受限于海外产能瓶颈,供应链正加速向中国转移,国
内高温合金出口链或迎来重要机遇。同时,近年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航空发动
机和燃气轮机等核心技术的突破,对航空航天和燃气轮机工业的重视极大地刺激了行业的发展,两机专项、
“双碳战略”等为“两机”产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国将持续推进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提高自主创
新能力,持续推进国防建设和能源等战略性产业的自主可控发展。
(二)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是专注于高温合金、合金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
技术企业。公司高温合金业务包括铸造高温合金和变形高温合金,下游领域应用广泛,包括航空航天、能源
电力、油气石化、船舶、汽车等行业,专注“两机领域”(特指应用在上述相关行业中的航空发动机和燃气
轮机设备),包括民用和军用。公司合金管材业务产品主要有铜镍合金管、高铁地线护套管、高效管、黄铜
管、紫铜管,主要用于船舶、石油化工、电力、轨道交通等领域。
(三)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根据客户对产品化学成分、纯净度、微观组织、综合性
能以及尺寸形状等方面的要求,采购原材料并熔炼生产为符合客户技术标准的多种牌号、不同结构的合金产
品,从而获取合理利润。公司高温合金产品主要服务航空航天和燃气轮机领域。
1、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实行计划管理。公司根据生产计划和库存情况编制原辅材料及委外加工采购计划;按照研发需
求编制研发采购计划;按照项目投资计划安排项目所需物资的采购。
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铜、镍、铬、钴、钛、铌、钽、钼、铼等元素料和再生原料;其他采购还有
辅材、外协加工和设备。对于原辅材料和外协加工,公司通常在合格供货商名录中择优合作。
2、生产模式
高温合金产品的原材料价值较高且波动较大,因此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模式生产民用高温合金
产品;但为保障军品任务,公司采取“以销定产+合理库存”的模式生产军用高温合金产品。合金管材产品
的原材料价值相对不高,因此公司采取“以销定产+合理库存”的模式生产。生产部门根据销售订单、交货
期和库存情况,结合各款产品各个牌号的生产工序和主要设备的生产能力,安排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同时
,公司根据销售部门回馈的预期订单,适度备货,保持主要牌号的合理库存。
3、销售模式
公司采取直销加贸易商的销售模式。
直销客户普遍会对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研发能力、生产工艺、销售服务能力和报价情况等进行合格供
货商认证。其中,高温合金产品的认证标准较为严格,审核周期相对较长。通常在经过初步审核、签署技术
协议、样品测试、小批量验证等环节后,公司才能纳入客户的合格供货商名录。对于航空发动机或燃气轮机
等高端装备上的应用,如高温合金产品经锻铸后作为关键重要部件如涡轮叶片,则通常需要经过工艺评审、
部件评审、试车考核等环节被列入合格供应商并批量供货;如作为非关键重要部件,则合格供应商考核评审
流程视情形有所简化。产品进入军品供应链时,设计所、主机厂、直接客户等单位全程参与关键重要部件所
用高温合金的合格供应商考核评审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最终使用的需求;非关键重要部件用高温合金的
评审过程则会有所简化。
贸易商模式在有色金属行业内广泛存在,交易的产品一般有成熟的标准,此外行业内有第三方认证的标
准实验室。终端客户可提供产品标准,贸易商可借助第三方实验室对产品质量进行管控,进而交付给终端客
户。
公司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销售流程严格按照客户要求进行。
4、研发模式
公司采取自主研发和项目或课题研发相结合的研发模式。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度,公司管理层始终围绕既定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强练内功和拓展市场协同发力,
坚持“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通过统一协调优化资源配置,公司核心铸造高温合金产能稳步提升、变
形高温合金产能逐步放量,主营业务和净利润均实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
(一)报告期内主要业绩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8,859,923.14元,同比增加15.72%;其中高温合金产品营业收入569,29
4,174.6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8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043,233.67元,同比增加15.53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0,376,160.62元,同比增加29.44%。
(二)报告期内各项重点经营工作情况
1、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力,夯实技术储备力量
报告期内,公司立足企业未来发展需求,坚定不移把科技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为提升企业
的核心竞争力,始终坚持研发创新为导向,推进人才建设步伐。公司一方面持续关注高温合金前沿市场需求
,并以市场为导向引导项目研发工作,推动现有产品的技术升级和工艺优化;另一方面持续探索前沿技术领
域,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高温合金部件低成本和返回料再利用、某四代航空发动机用合金棒、某大涵道航空
发动机用高温合金棒材、中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用先进高温合金材料研制和应用验证等方向的深入研究,
以提升公司核心高温合金板块的技术及产品研发能力。
2025年上半年度,公司完成2项国家级重大项目的申报,参与4项国家级项目的申报,新增申请发明专利
7项。截止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累计申请专利206项,其中发明专利173项;累计授权专利119项,其中发
明专利86项。
2、加速市场开拓力度,推进产品全球布局
报告期内,面对国内外市场更为激烈的竞争态势,公司不断提升销售体系管理水平,在深度挖掘现有客
户需求的同时,继续加强对新客户的开发力度,通过积极参加欧洲铸造展会EICF、巴黎航展等全球性展会,
进一步挖掘商业机会。公司一方面加强内部资源的统一调配,提升境内、境外销售事业部在业务开发阶段的
能力,尤其是针对现有重点境、内外客户的潜在需求,在开拓深度和服务覆盖范围上开展了大量工作,以进
一步为现有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另一方面还强化对新客户销售的开发力度,加大对公司业务条线开拓新客
户的各项支持措施,为公司未来业务的可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此外,公司精准定位市场需求,继续紧抓“两机”赛道高景气的机遇,加快全球高温合金供应链布局,
目前销售网络已遍布亚洲、欧洲等全球多个地区。公司还通过加大对海外生产基地的投资力度,扩大产品结
构,以进一步增强海外市场业务拓展的可靠性。
3、加强内部管理控制,提高公司管理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秉持“共创、共享”的价值理念,对研发、生产、销售、财务及人力资源等核心业务流
程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强化精益生产理念,深化严控质量风险意识,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和内控体系;同
时公司进一步加强了数智化建设力度,按照“统筹规划、重点实施”的原则,通过对软硬件系统的持续优化
,推动并实现公司在现代化智能制造方面的转型升级,以便进一步促使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此外,公
司还强化了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发挥协同作用,全面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4、深化降本增效理念,提升公司经营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工艺创新、产线排布优化、加强技能培训等措施,进一
步优化管理程序,减少过程浪费,提升生产管理能力。随着公司核心高温合金板块,尤其是铸造高温合金产
能的进一步释放,规模化效应已逐步凸显;同时通过对供应链的深化管理,在采购议价能力、成本战略优化
等各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此外,公司进一步明确了日常经营管理中需以财务指标管控为主要抓手,动态监
控降本增效措施落地的成效,以便提升运营效率,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为进一步巩固市场竞争优势奠定基
础。
5、优化信息披露体系,筑牢公司发展根基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依照《公司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不断优化多项制度和管理体系,
保障公司运营的合规性和稳健性,深化公司战略目标,全面贯彻监管机构信息披露要求,通过构建全流程规
范化披露体系,持续优化信息披露的客观性、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及完整性。在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方
面,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接听投资者电话、回复投资者问答、答复e互动平台的投资者提问、参加券商策略会
、接待现场调研、召开业绩说明会等线上线下交流的方式,不断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和交流,增进投资者对
公司的了解和认同。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8,859,923.14元,同比增加15.72%;其中高温合金产品营业收入569,29
4,174.6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8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043,233.67元,同比增加15.53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0,376,160.62元,同比增加29.44%。报告期内,
公司铸造高温合金产能稳步提升、变形高温合金产能逐步放量,航空航天、燃机、汽车涡轮、合金管材行业
主营业务收入实现了一定的增长幅度,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报告期末,公司财务状况良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763,703,887.93元,比上年度末增长2.
22%;总资产3,820,550,272.96元,比上年度末增长7.07%。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规模增长、盈利增长导致净
资产有所增加;应收账款、存货备库、募投项目以及海外新产线项目建设投资增加导致资产总额有所增加。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