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232 新点软件 更新日期:2024-11-2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为智慧城市中的智慧招采、智慧政务及数字建设三个细分领域提供以软件为核心的智慧化整体解决方案。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慧招采(产品) 3.58亿 45.66 2.38亿 49.40 66.41
智慧政务(产品) 2.93亿 37.31 1.44亿 29.83 49.07
数字建筑(产品) 1.29亿 16.43 9682.52万 20.12 75.14
租赁收入(产品) 472.53万 0.60 313.31万 0.65 66.30
─────────────────────────────────────────────────
华东(地区) 4.02亿 51.32 2.57亿 53.32 63.77
华中(地区) 1.04亿 13.25 5763.14万 11.97 55.46
西北(地区) 8761.89万 11.17 5628.31万 11.69 64.24
西南(地区) 6517.92万 8.31 3562.51万 7.40 54.66
华南(地区) 4971.79万 6.34 2926.28万 6.08 58.86
华北(地区) 4133.56万 5.27 2240.98万 4.66 54.21
东北(地区) 3399.17万 4.33 2345.05万 4.87 68.99
─────────────────────────────────────────────────
软件产品(业务) 4.00亿 50.95 2.37亿 49.33 59.42
软件服务(业务) 3.03亿 38.68 2.18亿 45.32 71.91
智能化设备及其他(业务) 7659.20万 9.77 2261.17万 4.70 29.52
租赁收入(业务) 472.53万 0.60 313.31万 0.65 66.3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软件类(行业) 24.35亿 99.74 14.95亿 99.74 61.40
其他业务(行业) 634.62万 0.26 393.81万 0.26 62.05
─────────────────────────────────────────────────
智慧政务(产品) 10.55亿 43.24 5.60亿 37.36 53.05
智慧招采(产品) 10.22亿 41.85 6.81亿 45.44 66.67
数字建筑(产品) 3.58亿 14.65 2.54亿 16.94 70.97
其他业务(产品) 634.62万 0.26 393.81万 0.26 62.05
─────────────────────────────────────────────────
华东(地区) 11.30亿 46.30 7.27亿 48.49 64.31
西北(地区) 3.77亿 15.45 2.20亿 14.68 58.35
华中(地区) 2.95亿 12.10 1.66亿 11.10 56.30
西南(地区) 2.00亿 8.18 1.21亿 8.09 60.70
华北(地区) 1.87亿 7.65 1.00亿 6.70 53.77
东北(地区) 1.25亿 5.11 7931.98万 5.29 63.54
华南(地区) 1.21亿 4.94 8083.46万 5.39 66.96
其他业务(地区) 634.62万 0.26 393.81万 0.26 62.05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24.35亿 99.74 14.95亿 99.74 61.40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634.62万 0.26 393.81万 0.26 62.05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软件产品(行业) 4.91亿 53.89 --- --- ---
软件服务(行业) 2.76亿 30.27 --- --- ---
智能化设备及其他(行业) 1.42亿 15.58 --- --- ---
其他(补充)(行业) 236.89万 0.26 --- --- ---
─────────────────────────────────────────────────
智慧政务(产品) 3.96亿 43.39 --- --- ---
智慧招采(产品) 3.78亿 41.46 --- --- ---
数字建筑(产品) 1.36亿 14.89 --- --- ---
其他(补充)(产品) 236.89万 0.26 --- --- ---
─────────────────────────────────────────────────
华东(地区) 4.49亿 49.26 --- --- ---
西北(地区) 1.17亿 12.83 --- --- ---
华中(地区) 9615.78万 10.55 --- --- ---
西南(地区) 8222.04万 9.02 --- --- ---
华北(地区) 5727.24万 6.28 --- --- ---
东北(地区) 5621.31万 6.16 --- --- ---
华南(地区) 5140.64万 5.64 --- --- ---
其他(补充)(地区) 236.89万 0.26 --- --- ---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软件类(行业) 28.23亿 99.97 18.64亿 100.00 66.02
其他(补充)(行业) 91.80万 0.03 8.84万 0.00 9.63
─────────────────────────────────────────────────
智慧政务(产品) 12.34亿 43.70 7.44亿 39.94 60.31
智慧招采(产品) 12.22亿 43.26 8.34亿 44.75 68.28
数字建筑(产品) 3.67亿 13.01 2.85亿 15.31 77.68
其他(补充)(产品) 91.80万 0.03 8.84万 0.00 9.63
─────────────────────────────────────────────────
华东(地区) 13.68亿 48.42 9.45亿 50.68 69.07
华中(地区) 3.33亿 11.80 2.04亿 10.97 61.36
西北(地区) 3.20亿 11.34 1.80亿 9.63 56.06
西南(地区) 2.92亿 10.34 2.04亿 10.93 69.74
东北(地区) 1.85亿 6.55 1.29亿 6.91 69.64
华北(地区) 1.75亿 6.20 1.11亿 5.96 63.37
华南(地区) 1.50亿 5.31 9173.98万 4.92 61.16
其他(补充)(地区) 91.80万 0.03 8.84万 0.00 9.63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28.23亿 99.97 18.64亿 100.00 66.02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91.80万 0.03 8.84万 0.00 9.6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9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1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6365.23│ 2.61│
│客户2 │ 5785.62│ 2.37│
│客户3 │ 2742.40│ 1.12│
│客户4 │ 2653.28│ 1.09│
│客户5 │ 2371.76│ 0.97│
│合计 │ 19918.29│ 8.1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4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9.0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1219.53│ 2.29│
│供应商2 │ 1151.70│ 2.16│
│供应商3 │ 1077.17│ 2.02│
│供应商4 │ 708.93│ 1.33│
│供应商5 │ 669.27│ 1.26│
│合计 │ 4826.60│ 9.0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1、行业发展阶段
2024年上半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业务收入及利润总额均保持增长,数字
经济保持稳健增长,数字产业规模持续提升。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2024
年1-6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加快,软件业务收入62,350亿元,同比增长11.5%;软件业利
润总额7,347亿元,同比增长15.7%,产业运行平稳向好。
随着人工智能、量子技术、5G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的研发应用,全球数字化变革浪潮涌现,各国深入推
进数字化发展战略,数字时代的国际格局正在加速重塑。2024年6月30日,国家数据局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
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全国数据工作体系初步形成,数字中国发展基础更加夯实,数字安全和治
理体系更加完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更加深入。2024年,数字中国发展将进一步提质提速。通过数字技术和
数据要素的耦合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拉动数字经济质量和效率提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
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
提出“推动数字产业化”“加快产业数字化”,并对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作出系统部署:实
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全面提升政府治理效
能;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公司快速响应党和国家的政策,依
托自身核心优势,不断拓展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持续加强企业数据资源和数据资产
管理,由内而外做好数据流通交易双循环。
近年来,我国数字政府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正处于积极探索阶段,市场规模不
断扩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强。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
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
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2024年1月,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制定了
《“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旨在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各地政府积极响应,2024年上半年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数字政府和数据要素相关规划和方案,如:《江苏
关于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实施意见》《广东省加快数字政府领域通用人工智能应
用工作方案》《四川关于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山西省数字政府建设规划(2023
-2025年)》《贵州省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广西数据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甘肃省“数据要
素×”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内蒙古自治区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等。随着数字政府和
数据要素政策的发布和实施,公司将继续深耕数字政府领域,积极开展业务转型和数据要素运营方面的相关
探索。通过数字化服务,全力激发数据要素潜能,助力数字政府建设,进而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
24〕21号)发布,从七个方面提出了政策举措,包括完善制度体系、落实招标人主体责任、完善评标定标机
制、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强协同高效监管、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以及提升政策效能,明确了未来
一个时期招标投标改革创新的总体要求和具体举措,对于进一步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同时也给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带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近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
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
场高标准联通;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
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建立健全统一规范、信息共享的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采
购等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实现项目全流程公开管理。这对进一步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构建
更加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将进一步促进行业深化发展、推
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新技术引领建筑行业数字化变革,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
浪潮蓬勃兴起,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
技术,加快提升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整体信息化水平,是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途径,是促进城乡高质
量转型发展,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手段。2023年2月,国务院印发《数
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以及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此外,《规
划》明确数字中国建设按照“2522”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对应到“数字住建”建设,可以形成参照,即夯
实住建行业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建筑业、房地产、城市建设、城市
管理、村镇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
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
2、基本特点
公司所处的信息软件开发行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
扶持。国家从制度、法规、政策等多个层面促进国内政府信息化软件及建筑行业信息化软件的发展。
公司作为智慧招采、智慧政务、数字建筑等行业领域的应用软件平台开发和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在国
家十四五规划指引,软件产业、建筑业信息化发展态势下,空间广阔;与此同时,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
不同层次的行业竞争参与者也越来越多,行业对技术服务提供商在业务理解和知识经验积累上、在技术创新
和用户价值创新上的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坚持聚焦主业又善于主动创新、以客户价值为核心的
企业,将会赢得长期的竞争优势。
3、主要技术门槛
(1)技术壁垒
公司所在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进入需要一定技术层次。核心技术的积累和不断创新是推动招采
、政务及建筑软件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开发招采类软件,企业要掌握跨平台跨区域CA印章兼容互认、高并发电子标书解密、在线不见面开标、
远程异地分散评标、智能围串标识别、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与见证、基于AI大模型的智能招标投标和辅助
评标等专业技术;开发政务类软件,企业需要具有超大型高并发系统(如省市一体化平台)的架构规划和性
能优化、软硬件(包括配套智能化终端设备)一体设计和交付、大数据智能分析和应用、大模型技术的领域
化研究与场景化应用、全链信创适配和调优、系统和数据安全防护、场景化AI落地应用、低代码快速开发、
元宇宙技术、配置化快速交付等专业技术和能力;开发建筑类软件,企业需要具备建筑工程的相关专业知识
,并具有BIM轻量化与渲染技术、CIM基础平台、三维图形几何算法库技术、二次开发脚本编译引擎、三维图
形渲染引擎、智能CAD自动识别、建筑行业大数据治理和云服务、建筑行业大模型等专业技术。这些技术要
求对行业的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
此外,应用软件开发(特别是大型应用软件平台开发)与底层技术开发的区别在于,应用软件的性能、
可靠性、稳定性需要软件开发企业拥有大量的项目实施经验,大量的实施经验和标杆案例建设是应用软件开
发企业积累核心技术最重要的途径、形成自身技术壁垒的最有效手段。
(2)人才壁垒
软件行业属于人才密集型行业,研发人员在人员构成中占有很大比例。招采、政务、建筑软件领域技术
涉及面广,对行业人才提出了较高的综合素质要求。综合型专业人才的培育不仅需要扎实的计算机知识,还
需要长期的细分行业经验积累,企业参与竞争必须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作保障。新进入者想要吸引足够的
行业人才,可能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才能达成目标。
(3)经验壁垒
目前,我国主要的招采、政务及建筑软件企业均经过十余年以上的积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长期
行业经营、优质的服务、优良的产品品质逐步积累起行业经验、品牌和声誉;先进入者对招采、政务及建筑
领域的业务规则、业务特征有深刻理解和经验积累,在其竞争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基础、丰富的成功案例
,从而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品牌形象,拥有稳定、忠诚的客户群体,而新进入者往往缺乏成功案例和行业经验
,难以在短期内培养出稳定的客户群体。
另外,基于沟通和更换成本的考虑,招采、政务及建筑行业软件的下游客户一般会对软件厂商产生路径
依赖,这种用户黏性使得客户不会轻易更换软件,市场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期内获得用户足够的信任。
(4)运营体系壁垒
应用软件厂商必须做全国市场,才能提高软件产品的复用价值,提高人效产出,因此,必须建立面向全
国的多层次分布式运营体系,服务各地各级的客户。这个运营体系和服务能力也是进入行业应用软件服务商
的重要壁垒之一。
行业应用软件客户地域分布广泛,且很难通过产品的简单安装培训就达到用户满意的应用效果,这就需
要厂商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针对用户的实际应用情况提供持续的技术服务。因此,软件厂商需要建立并依托
完善的多层次分布式运营体系,及时、有效地向客户提供持续服务和技术支持。
另一方面,面对大量的客户服务需求,如果靠传统的方式去建立这套运营服务体系,需要大量的资金、
人力,有很大的管理难度。在数字化时代,必须用数字化技术和手段去打造自动、高效的运维服务平台,在
提高运维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服务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建立数字化运维技术支撑下的多层次分布式运营体系,需要进行大量的研发投入和资金、人力投入,对
于非长期从事该行业的厂商来说,具有很高的进入壁垒。
(5)品牌壁垒
在政务领域,由于政府行业管理的特点,各级政府部门对政策执行、标准规范、创新成果、工作绩效、
行业影响力等都比较关注,在上述几个方面能够给政府部门用户带来价值的厂商,往往会积累比较好的口碑
。例如:电子招标投标平台的建设,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对于积累长期行业经验并直接参与标准
规范编制的厂商来说,就会有品牌优势。
通常而言,用户对优秀品牌具有忠诚度,而新进入者往往缺乏成功案例和品牌知名度,难以在激烈的市
场竞争中胜出。因此,品牌效应对市场新进入者构成较强的行业壁垒。
(6)资质壁垒
软件企业投标软件平台建设及开展增值服务需要各类资质,如ITSS、信息安全服务资质、增值电信业务
经营许可等。此类资质的评定时间较长,对申请企业的行业经验、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等多方面
进行综合考察,资质的获取是主管部门和授权单位对企业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认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这对潜在竞争者进入本行业制造了严格的准入门槛。
(二)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和经营模式
1、主要业务情况
公司专注于智慧招采、智慧政务及数字建筑三个细分领域,通过将AI和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与相关行
业信息化需求深度融合,为全国范围内的客户提供智能化的软件平台产品、硬件设备,帮助客户持续提升数
字化水平;同时搭配平台运营、运行维护、智能化工程等技术服务,为客户提供全链条信息化解决方案服务
,也为平台终端用户提供高价值的行业数字化服务。
公司客户覆盖除港澳台之外的全国各省市。智慧招采的客户主要包括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和服务部门、央
企、国有企业、代理机构和其他需要实施电子化招标采购的企事业单位;智慧招采平台的终端用户包括招标
(采购)人、代理机构、投标人(供应商)、竞买(拍)人、评标(评审)专家等各方主体。智慧政务的客
户主要包括数据局、政务办、行政审批局、城市运行中心、热线联动中心、政法委、综合执法局、市场监督
管理局等。数字建筑G端客户主要是住建厅局以及下属的信息中心、科技处、质安处、市场监管处等部门;B
端/C端客户包括建设方、各类施工企业(含水利、交通)、咨询机构、造价站/协会、财审/审计机构及相关
的个人用户。
2、主要产品及服务
公司聚焦智慧招采、智慧政务及数字建筑三大领域,为客户提供软件为核心的智慧化整体解决方案,具
体包括专业化的软件平台、运营维护服务、智能化设备产品、智能化工程实施服务等。
在智慧招采领域,以“三化”为战略思想及行业可持续发展方向指引,做交易主体综合服务商,为参与
招标采购的各方主体提供高价值产品和服务。为政府提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企业提供智慧招采平台等软
件,配套咨询规划、智能化设备、运行维护及智能工程施工等服务。同时,公司着力打造招采平台的持续运
营业务模式,通过SaaS化的招采平台,向招标人、招标代理直接提供招标采购服务;为投标人/供应商提供
各类工具软件、信息资源服务和线上线下技术支持服务。
在智慧政务领域,以促进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为目标,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为核心,以数
字底座为基础,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政务运行产品更新迭代和应用场景创新,逐步开
展政府数据治理分析、热线数据分析、政务服务智能导办、热线智能坐席运营等数据和知识的服务运营,拓
展和延伸其应用范围,进一步探索数据开发利用和数据要素运营,构建“平台+应用+运营”的数字化整体解
决方案。
在数字建筑领域,以建筑业转型发展为目标,利用科技手段助力行业监管提质增效,为行业主管部门搭
建一体化数字住建基础平台,融合CIM基础平台能力,实现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监管,持续推动智慧
燃气监管整体解决方案;打造监管方、施工方、建设方数据互通、实时协同的数字建造产品,包括工程数字
化监管平台、智慧工地应用平台、建设方项目管理平台;打造数字造价产品,包括计价、算量软件、造价云
平台等产品,提高建筑行业的数字化水平,同时配套智能硬件及智能化施工技术服务,形成数字建筑整体解
决方案,并为不同主体提供包含指标、材价、清单、定额在内的数据+算法的云服务新业务模式。
3、主要经营模式
(1)软件平台销售模式
1)政府类客户的销售模式:对于智慧招采、智慧政务、数字建筑领域中政府类客户,通常以招标或其
他政府采购方式进行软件平台的采购。公司在销售软件平台时,会配套销售公司设计、定制的智能化设备,
并提供相应的智能化工程施工服务,智能化设备产品与公司建设的软件平台无缝衔接,有助于软硬件一体地
支持客户开展业务。
2)数字建筑领域中企业类客户的销售模式:公司向工程甲方、施工、工程咨询、监理、工程审计等单
位推广销售清单计价软件、BIM算量软件、项目管理平台、智慧工地应用平台等建筑行业软件,收取费用。
公司建筑行业软件的销售以直销为主,销售团队灵活采用多种营销方式推广建筑软件产品,积极运用公司在
智慧招采业务的优势,挖掘潜在客户。
(2)平台运营服务模式
在智慧招采领域,公司为部分客户的招采平台提供持续运营服务,同时也自建自营SaaS化的第三方招采
平台。在这些平台的运营过程中,可以按次向投标或招标方收取服务费用,同时为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等
使用方提供电子招投标相关工具、招标资讯、移动CA认证和电子签章、在线培训、技术支持等服务。在电子
招标采购平台中,公司为降低交易主体的交易成本、为之创造额外价值,提供产品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服务
并收取相关的费用。
在智慧政务领域,公司构建了AI和行业知识等能力平台,为部分客户提供持续运营服务,以按次调用或
年度订阅的方式,向客户收取服务费用。
在数字建筑领域,公司通过造价云服务、工程质量检测取样服务等方式,开展持续业务运营,并收取相
关费用。
(3)软件维护服务模式
公司为软件平台的客户提供后续维护服务。公司的软件平台建设业务以政府客户为主,由于大型软件平
台运维较为复杂,且政府客户对软件平台的稳定性和维护的及时性具有较高要求,因此及时响应,及时解决
问题的服务能力对公司业务开展至关重要。公司设有交付服务部具体负责软件平台的后期维护服务,有明确
的服务规范,通过远程咨询+巡检+报告三种方式保证服务质量。在产品运维期内,公司实施人员与客户通过
电话、微信等形式保持沟通,每1-3个月会安排实施人员进行现场巡检,每季度/每年会为运维项目出具季度
/年度维护报告,报告包括设备状况、系统运行情况、本期进行的维护事项等事宜。免费运维期结束后,客
户依据需要与公司续签维护服务协议。
(4)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主要物料为各类解决方案所需的软硬件产品及服务。公司建立了《采购规范》管理采购行为
,并设立采购供应部负责公司采购的执行。
公司物料采购分为招标采购、协议采购、单一来源采购三种方式。对于标准化的硬件产品,公司通过内
部询价平台进行招标采购;对于智能硬件(ODM生产)等产品,公司与协议供应商按协议价进行采购;对于
客户指定使用的某些硬件产品,公司执行单一来源采购。
(5)研发模式
公司采用平台化、组件化、协同化、集成化的软件研发模式,并导入了科学高效的集成产品开发流程(
IPD)。
平台化:中央研究院研发统一的技术平台,各产品线在此之上打造产品平台,面向客户的项目开发团队
只需要关注个性化业务并进行快速定制开发,通过技术平台和产品平台,大大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研发
成本、提高产品可靠性,快速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组件化:把通用技术能力、业务能力组件化,由专业的团队进行组件的设计和开发,并通过接口服务实
现组件模块之间的集成融合,提高整体开发效率和质量。
协同化:从需求分析、产品设计、架构设计、交互设计、前端开发、后端开发到技术支撑,有明确的专
业分工和协作流程,优质、高效、敏捷地完成各项研发任务。
集成化:基础技术平台、各行业产品都遵循一致的技术规范和服务化架构体系,可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
,实现跨产品线的集成研发,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式服务。
IPD开发流程:从产品概念产生、产品设计、产品研发、产品上市,都有规范的流程和组织来支撑,并
从产品设计阶段就开始构建产品质量、成本、竞争力等方面的优势,确保产品投资回报的实现。
从技术创新机制看,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技术和市场双轮驱动的理念,形成了体系化的技术创新模
式,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战略管理,并与重点客户建立联合创新中心,明确匹配市场需求的
技术研究方向;建立了中央研究院开展公司级的技术创新研究,各产品线也有专门的技术团队进行创新技术
的落地应用和领域内的技术创新研究;同时公司还建立了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对技术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
进行全方位的表彰和激励。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聚焦智慧招采、智慧政务、数字建筑三大板块业务,不断将新的技术引入,与行业需求结合,形成
了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核心技术解决方案。
长期的行业聚焦和技术研发,公司积累了不见面交易支撑、大数据治理与智能分析、国产化BIM、智能
设备开发与运维、应用快速开发支撑、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及大模型等方面的核心技术,这些核心技术在公
司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实现行业用户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