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超卓航科(688237)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88237 超卓航科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定制化增材制造和机载设备维修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3.95亿 97.76 9715.61万 95.28 24.63 其他业务(行业) 905.36万 2.24 481.72万 4.72 53.21 ───────────────────────────────────────────────── 航空航天零部件及耗材增材制造(产品) 1.58亿 39.27 5325.74万 52.23 33.60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产品) 9931.19万 24.61 -165.75万 -1.63 -1.67 板带成型加工精密设备及零件制造(产 9116.21万 22.59 2960.16万 29.03 32.47 品) 机载设备维修(产品) 4556.24万 11.29 1595.46万 15.65 35.02 其他业务(产品) 905.36万 2.24 481.72万 4.72 53.21 ───────────────────────────────────────────────── 境内(地区) 3.92亿 97.18 9609.78万 94.24 24.50 其他业务(地区) 905.36万 2.24 481.72万 4.72 53.21 境外(地区) 233.07万 0.58 105.83万 1.04 45.41 ───────────────────────────────────────────────── 直销(销售模式) 3.95亿 97.76 9715.61万 95.28 24.63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905.36万 2.24 481.72万 4.72 53.2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航空航天零部件及耗材增材制造(产品) 7672.82万 42.31 3083.39万 55.41 40.19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产品) 4390.74万 24.21 305.02万 5.48 6.95 板带成型加工精密设备及零件制造(产 3860.89万 21.29 1467.45万 26.37 38.01 品) 机载设备维修(产品) 1748.55万 9.64 502.49万 9.03 28.74 航材销售业务及其他(产品) 460.20万 2.54 205.98万 3.70 44.76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2.65亿 98.26 8633.09万 99.74 32.52 其他业务(行业) 471.15万 1.74 22.44万 0.26 4.76 ───────────────────────────────────────────────── 航空航天零部件及耗材增材制造(产品) 9007.28万 33.34 4453.41万 51.45 49.44 板带成型加工精密设备及零件制造(产 7184.52万 26.59 2616.71万 30.23 36.42 品)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产品) 6353.31万 23.52 -167.81万 -1.94 -2.64 机载设备维修(产品) 4000.17万 14.81 1730.79万 20.00 43.27 其他业务(产品) 471.15万 1.74 22.44万 0.26 4.76 ───────────────────────────────────────────────── 境内(地区) 2.63亿 97.20 8548.84万 98.77 32.56 其他业务(地区) 471.15万 1.74 22.44万 0.26 4.76 境外(地区) 286.61万 1.06 84.25万 0.97 29.40 ───────────────────────────────────────────────── 直销(销售模式) 2.65亿 98.26 8633.09万 99.74 32.52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471.15万 1.74 22.44万 0.26 4.76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定制化增材制造业务(产品) 9533.42万 82.83 --- --- --- 机载设备维修业务(产品) 1826.69万 15.87 --- --- --- 航材销售及其他(产品) 149.12万 1.30 107.63万 2.25 72.1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0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1.41%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10663.64│ 26.42│ │客户二 │ 3517.83│ 8.72│ │客户三 │ 2304.10│ 5.71│ │客户四 │ 2172.74│ 5.38│ │客户五 │ 2091.16│ 5.18│ │合计 │ 20749.46│ 51.41│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5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9.4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4360.18│ 10.93│ │供应商二 │ 3977.01│ 9.97│ │供应商三 │ 3402.01│ 8.52│ │供应商四 │ 2387.79│ 5.98│ │供应商五 │ 1598.53│ 4.01│ │合计 │ 15725.52│ 39.40│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公司立足以冷喷涂固态增材为主的增材制造技术,结合在相关行业领域的布局及民用领域的布 局,以及相应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不断提升生产能力、优化产品结构、拓宽应用领域。同时,公司着力于 降本增效,不断优化组织架构、提升管理效率和治理能力,并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大研发力度, 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358.03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9.38%;实现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8.60万元,与上年相比扭亏为盈,实现增长4,798.76万元。 随着以冷喷涂为主的增材制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推广,公司将在相关行业领域迎来更多新的机遇。 (一)持续开拓市场,扩大民品业务规模 报告期内,公司沿着2023年已拓展的新的业务线稳步推进,同时利用冷喷涂技术在多金属结合、原位修 复等场景的优势,积极探索以冷喷涂为主的增材制造技术在热传递、导电、反射、减磨耐磨等功能涂层的制 备、维修及其他领域的新的应用场景。 1、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针对新一代热管理系统零部件,进行了多种型号产品的研发,并取得多项专 利。公司位于上海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线于2024年第一季度建成投产,报告期内以小批量订单的生产为主 。目前正在建设第二条产线,为后期产量提升做准备。公司聚焦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现有产能 的利用率。同时搭建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提升良品率,确保新产品满足下游客户需求。 2、工业母机领域:公司2023年开始针对工业母机及其零部件业务相关产品进行转型升级,布局了附加 值较高的产品线,以提升综合毛利水平。2024年,公司加速向中高端产品的转型,加大研发力度,努力实现 进口产品的国产化替代,并着力市场开拓,提升利润水平;为保障在技术方面的先进性和独立性,公司进行 了部分产品生产线的搬迁和升级改造。 3、光伏和半导体领域:公司在报告期内针对多晶硅生产设备内壁热反射涂层的制备工艺进一步进行优 化提升,加强了涂层的稳定性和节能效率,不断优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2024年5月,公司参加了“2024中 国多晶硅产业发展论坛”,公司项目研发负责人黄仁忠博士在会上做了主题演讲,对公司利用冷喷涂技术提 供的节能降耗方案进行了推广,受到了行业多家参会企业的关注和认可。同时,公司积极与多家潜在客户接 触中,在完成第一批定制化产品交付的基础上,着力获取更多订单。 (二)扩大技术优势,业务稳步推进 公司作为A、B基地级大修厂多种型号飞机起落架大梁疲劳裂纹冷喷涂修复的唯一供应商。始终坚信创新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创新优化技术、工艺、质量控制等环节,保持技术优势,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压缩交付周期,提升服务质量。 2024年,针对某新型国产飞机起落架大梁疲劳裂纹修复,公司基于2023年的研发、验证,继续配合相关 主机研究所进行维修的可靠性验证工作,推进现有相关产线设备的升级改造以及新增C基地级大修厂客户的 设备开发工作,以充足的产能应对未来保障需求的激增。同时,公司持续进行设备和工艺的升级,以满足不 同产品在成本、效率和性能等多方面的更高需求,努力实现多款发动机零件、机身构件和飞机部附件产品维 修业务的放量。 报告期内,公司针对新拓展的机型及核工业零部件、零部件工装及复合材料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业务,不 断完善创新工艺,以更好地解决多种金属、复杂结构的加工难题,并加强质量管控,着力提升产品的稳定性 和良品率。同时注重降本增效,通过优化管理模式、提升协作效率、加强成本管控,进一步提高盈利水平。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公司主营业务 超卓航科是国内少数掌握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并产业化运用在航空器维修再制造领域的企业之一, 主要从事定制化增材制造和机载设备维修业务。 公司设立初期主要从事航空器气动附件、液压附件、燃油附件和电气附件的维修业务,主要专注于航空 机载设备的维修。经过多年研发创新,公司实现了多种金属材料的高强度沉积,建立了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 技术体系,并将该技术成功应用于机体结构再制造领域。基于对冷喷涂等增材制造技术的成熟运用,公司不 断持续开发和拓展以冷喷涂为主的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场景和下游市场,研发出了适用于电子器件领域的靶 材、适用于多种型号飞机的航空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和多晶硅生产设备内壁热反射涂层制 备等产品和服务。随着公司以冷喷涂为主的固态增材制造等技术的持续进步、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当 前公司主营业务以定制化增材制造为核心发展方向,包括航空航天零部件及耗材的增材制造、新能源汽车零 部件制造和工业母机及其零部件制造等。 现阶段,公司主要服务于某甲方及其下属飞机大修厂、某集团下属单位、其他航空运营企业、钢铁冶金 企业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等客户。基于公司在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领域领先的技术水平、稳定可靠的产品 质量及与甲方的长期合作历史,公司是A、B基地级大修厂多种型号飞机起落架大梁疲劳裂纹冷喷涂修复的唯 一供应商。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稳步创新”的理念,以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为核心领域,关注冷喷涂固态增 材制造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进展及前沿应用。 公司研发活动坚持以市场应用及客户需求为导向。将实验成果转化成市场需要的产品与服务、满足客户 的定制化需求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公司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与客户进行持续紧密的技术交流,公 司管理层和销售部门负责对客户需求和市场信息进行持续跟踪并获得反馈,公司研发中心根据反馈信息确定 研发方向及内容,设计并研发符合客户及市场需求的产品、服务。公司设立专门的研发中心,全面负责推进 技术进步、生产工艺及产品结构优化,促进产品、服务的更新升级。研发中心根据市场前景和客户需求开展 技术、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工作,包括研发项目的前期市场调研、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论证、项目研究开发 以及研发项目评审等工作。 2.采购模式 公司在保证业务服务能力的前提下,主要采用“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材料及设备采购统一由采购部 门执行。公司建立了合格供应商名录,并制定了《供应商管理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对原材料及资金实施 控制,从而对采购过程进行有效管理,确保采购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工业 气体、增材用金属粉末、航材备件(机械维修附件、电子电器)、金属材料等。 3.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定制化增材制造业务需求或送修产品订单以及相应技 术实施标准、交付时间需求等安排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公司建立了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技术管理 制度》、《质量管理制度》、《GJB9001C质量手册》、《GJB9001C程序文件》、《GB/T三体系管理手册》、 《GB/T三体系程序文件》、《GB/T三体系管理制度》、《CCAR-145维修管理手册》、《CCAR-145工作程序手 册》等质量控制文件,保障公司生产交付的产品符合质量管控要求。 4.销售模式 公司以“直销”模式开展销售业务。公司需通过业务相关资质认证或取得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颁发 的维修许可证后才能正式向客户提供产品或维修服务。公司根据不同产品客户的需求,建立了完善的市场销 售体系。 (1)定制化增材制造 1)航空航天零部件及耗材的增材制造 ①公司机体结构再制造业务:主要服务于某甲方下属飞机大修厂。公司取得了相应航空维修资质,并进 入航空单位的审核批准目录。公司与大修厂签订维修协议,约定预计维修数量和价格。双方按照实际提供服 务数量进行结算。 ②公司航空零部件生产制造业务:主要服务于某甲方及其下属飞机大修厂、某集团下属单位。公司须先 取得业务相关资质,并通过客户的文件资质审核、样品试制审核等程序。甲方对公司产品的技术、工艺、性 能、质量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并获得产品型号审定书后,与客户签订合同并进行批量生产。 ③公司靶材业务:主要提供生产加工服务。公司与客户直接签订合同或订单,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生产加 工。 2)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及工业母机及其零部件制造 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务和工业母机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务,主要应用于民用领域,公司按照客户 需求进行产品研发,与客户直接签订合同或订单,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生产加工。 (2)机载设备维修 1)特殊机载设备维修 公司机载设备维修主要服务于某甲方及其下属大修厂。公司取得航空维修资质以及不同机型、不同项目 的维修能力并成为航空单位合格供应商后,方具备向甲方提供机载设备维修服务的条件。当甲方机载设备达 到维修时寿、发生故障或甲方下属大修厂需要机载设备维修服务时,甲方或其下属大修厂根据其合格供应商 目录,选取拥有相关维修能力的维修供应商,结合其历史维修周期、退修率、质保率等因素,最终决定送修 企业。甲方将故障件发往公司,由公司完成修理、检测合格后,返还客户。根据甲方定价相关规定,国家对 相关产品价格实行统一管理、国家定价。国内审价的一般流程为:生产单位编制并向国内审价方提交定价成 本等报价资料;国内审价方组织审价、批复审定的价格并抄送甲方订货部门。一般而言,甲方单位通常在上 、下半年组织一次集中审价。基于此,为保障甲方客户损伤机载设备得到及时修复,公司部分机载设备维修 业务存在先提供维修服务、后签订业务合同的情形。 2)民航机载设备维修 公司民航机载设备维修主要服务于南方航空、中国国航等国内主要航空公司及其子公司。公司在取得客 户订单前,需取得民用航空维修资质,并针对不同机型的不同设备维修需求,取得相应的修理能力。公司与 航空公司签订维修框架协议后,当航空公司有故障件维修需求时,航空公司从送修管理系统中筛选出具备维 修该故障件能力的数家维修单位,并结合其维修周期、承诺飞行小时数、历史维修质量、历史修理价格等因 素,确定送修单位。少数不通过送修管理系统选择维修厂家的航空公司,主要根据维修单位的维修能力,向 维修单位提供产品询价单,航空公司根据维修单位反馈的报价单中维修周期、维修费用等信息,选取维修单 位。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情况及技术特点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科学家进行风洞实验时发现当固体颗粒的速 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颗粒对挡板表面的作用由冲蚀转变为沉积。受此现象的启发他们在1990年首次提出了 冷气动力喷涂(Coldgasdynamicspray,简称Coldspray)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涂层工艺,证明了冷喷涂技术在工 程应用中的可能性。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将粉末粒子加速到超音速并以固态形式碰撞基体后产生剧烈的塑性变形 从而形成涂层的沉积技术。由于冷喷涂的沉积可以实现连续堆积而逐层增厚,从而使该技术从一种单纯涂层 加工技术发展成为一种快速的增材制造技术。冷喷涂技术的原理如图1所示,在冷喷涂过程中,预热的高压 惰性气体携带粉末颗粒经具有收缩扩张结构的喷嘴加速后,以超音速撞击基体,颗粒发生剧烈的塑性变形与 基体结合沉积形成涂层。 现代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主要有以美国、日本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 率先进行了冷喷涂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的开发,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研究在这些国家已经取得了很 大的进展。21世纪开始,冷喷涂技术逐步应用到UH-60黑鹰直升飞机、B-1B轰炸机、F-22战斗机等军事武装 设备上,随着冷喷涂技术逐渐成熟,在国际上现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能源动力、电子电力、 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的表面修复、表面增强、功能涂层及增材制造。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热输入少 由于喷涂过程中粒子温度远低于熔点,整个过程中完全保持固体状态,因此即使在大气气氛下材料也难 以发生相变以及氧化,特别适用于对热敏感的基材或粉末。材料沉积过程中也不会产生较高的热应力,涂层 的残余应力较低,避免了工件在制备过程中发生显著的变形。因此利用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实现无 需保护气氛环境中金属快速沉积。 2)应用的材料广泛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可以沉积多种金属和其合金材料或者它们的混合物,以及部分金属陶瓷或者金 属基复合材料,突破了传统沉积技术在材料范围内的局限性,可根据需要灵活地设计沉积材料的成分。 3)沉积效率和沉积速率极高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可使包括铜、铝等常见的金属原材料的沉积效率超过90%,每小时可沉积40kg 以上的金属粉末,极大缩短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4)加工后材料性能优越 由于粒子冲击基体的速度高,使用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加工后材料致密,几乎没有缺陷,因此加工 后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热学、电学等性能,可以与相应材料的锻件媲美。 5)加工工件尺寸不受限制 冷喷涂涂层厚度几乎不受限制,通过与高精度机械手结合后可实现大尺寸工件的表面修复和增材制造应 用。 6)环境友好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过程中基本无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沉积技术。 7)应用范围广泛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可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实现几乎所有的纯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及部分金属陶 瓷或金属基复合材料等涂层的制备,并且可以在金属、陶瓷、塑料等基体表面上形成涂层,可实现同质/异 质材料连接、多材料复合涂层、梯度复合涂层、纳米材料涂层等。 (2)航空业概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11月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所属行业为“2、高端装备 制造产业”之“2.2.2、其他航空装备制造及相关服务”对应的“航空相关设备制造”和“航空航天器修理 ”行业。 根据航空器的生产和运营,航空业可分为航空器及航空器部件(含发动机、机载设备)制造、航空器运 营、航空器及航空部件维修再制造等产业。 航空器及航空器部件维修与再制造包括对飞机及其技术装备进行维护、修理和再制造,是飞机使用的前 提和必要条件,是航空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等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随着航空领域的迅速发展,航空器构造也逐步向高性能和复杂结构方向迈进,这对配套的机载设备以及 机体结构维修再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长期以来,对机体结构和机载设备的损伤修复主要依赖传统技术 ,如焊接、铆接加强块、复合材料胶接等。然而,这些传统技术对飞机复杂机体结构的可达性差,修复铝镁 合金等材料时易氧化且容易产生焊接裂纹,其较大的热应力也会对基体造成变形和热损伤,修复后的抗疲劳 性能、结合强度也难以满足关键主承力结构的载荷要求。因此,传统维修技术无法满足某飞机核心结构件的 维修需求。 从全球范围来看,冷喷涂技术在飞机修复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可用于修复飞机机体结构、燃油系统等 环境控制系统附件、飞机起飞着陆装置、飞行操控系统部件、电源电器仪表部件等部位。在国外军工领域, 一些公司已经成功使用冷喷涂技术修复UH-60黑鹰直升飞机的减速器、尾桨减速器、附件传动箱,以及F15、 F16、F18战斗机进气口和制动器等部位的气动磨损,以及B1-b轰炸机的蒙皮磨损问题。与传统维修技术相比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过程中修复的结构件在始终处于低温状态,避免了焊接高温等方式对基体材料的热损 伤,也避免了铆接和打孔破坏等方式对基体造成的附加损伤。此外,与复合材料胶接等方式相比,冷喷涂技 术具有更强的涂层强度。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在修复过程中不产生火花和高温,可适应多种修复场景。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1)公司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的行业地位 公司是国内少数掌握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并产业化运用在航空器维修再制造领域的企业之一。公司 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卓越的技术团队,通过多年技术攻关,率先实现了低压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成果 的突破。2017年,针对航空装备承力结构件疲劳裂纹的修复参数要求,公司在低压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 基础上,自主研发了高强铝合金高压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 公司凭借冷喷涂技术在增材强度、喷涂质量稳定性、喷涂体疲劳性能上的综合优势,在国内多家科研机 构和高等院校中脱颖而出,赢得中央某委某型飞机延寿重大课题项目,正式打开冷喷涂制造市场的大门,奠 定了公司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在行业应用中的先发优势和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公司是中国某甲方下属 A、B基地级大修厂多型飞机起落架大梁疲劳裂纹修复再制造的唯一供应商。 2)公司定制化增材制造业务的行业地位 公司定制化增材制造业务包括航空航天零部件及耗材的增材制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和工业母机及 其零部件制造等。其中,航空航天零部件及耗材的增材制造业务主要覆盖航空航天、溅射靶材等领域;新能 源汽车零部件制造和工业母机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务主要覆盖新能源汽车、钢铁、有色冶金等领域。报告期内 ,公司已将以冷喷涂为主的增材制造技术成熟地应用在各大场景,产品性能优越,服务质量突出。 ①航空航天零部件及耗材的增材制造 公司利用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实现了对多型号飞机起落架大梁疲劳裂纹的修复再制造,修复效果通 过了由各方专家组成的技术评审团的状态鉴定,是中国某甲方下属A、B基地级大修厂多型飞机起落架大梁疲 劳裂纹修复再制造的唯一供应商,行业地位突出。 公司生产的航空零部件在耐腐蚀能力、耐磨强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解决了钛合金、铝合金、高温 镍基合金等各种难加工材料的复杂结构曲面的加工难题,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多型号飞机、无人机、运输机、 压力与运输容器。溅射靶材作为镀膜产业的主要原材料,其制作工艺大类上主要分为熔炼浇铸和粉末冶金法 ,对于金属及合金靶材常用熔炼浇铸工艺。熔炼浇铸工艺虽然流程短、成本低,但靶材的均匀性和晶粒尺寸 等不容易控制,粉末冶金成型工艺对粉体的粒度要求较为严格。公司利用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制备的大 型靶材,可快速在靶材背衬上喷涂成型铝等靶材材料。冷喷涂技术直接成型靶材的生产效率高,与背衬的结 合好,与铸造相比晶粒更细小,相较于传统工艺在成本、致密性等性能方面也存在较强的优势。 ②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及工业母机及其零部件制造 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框梁、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对于强度等性能提出的更高要求,公司通过冷喷涂等增材 制造技术在零部件表面形成金属涂层,可以更加高效地解决铜、铝合金等多金属结合的难题,在提升力学性 能的基础上,实现了高耐磨性、导热性等需求。 除冷喷涂技术外,增材制造技术还包括3D打印、热喷涂成形、高能束流(激光束与电子束)增材制造、 气相沉积等技术路线。报告期内,公司将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进行工业母机及其零 部件的生产制造。 3)公司航空机载设备维修业务的行业地位 在特殊航空机载设备维修领域,公司自2010年开始取得行业资质,长期服务于某甲方下属大修厂等。 在民用航空机载设备维修领域,OEM厂商依靠原厂维修服务的技术优势作为国内机载设备维修领域的主 要参与者,第三方维修企业依靠市场灵敏度高、机制灵活、性价比高等特点,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 ,是我国机载设备维修领域中最为活跃的市场参与者。由于机载设备种类众多,业务相对分散,目前国内机 载设备维修领域市场竞争充分,但是公司已成长为国内航空机载设备维修领域综合实力较强的第三方维修企 业,航空机载设备维修覆盖气动、液压、电气、燃油等主要附件。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公司一直致力于冷喷涂等增材制造技术的创新研发,并持续关注国际、国内冷喷涂技术相关的前沿发展 。在国际上,冷喷涂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能源动力、电子电力、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 的表面修复、表面增强、功能涂层及增材制造。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挖掘冷喷涂技术新的应用场景,针对涌现出的多领域、多产品、多维度的性能和应 用需求,公司将冷喷涂技术的研发主要集中在增减材一体化设备及气体回收系统的开发与优化上。同时,公 司还致力于不同金属粉末的喷涂工艺研发,以提高颗粒的沉积效率,并通过调节喷涂工艺参数提高产品性能 。 目前,冷喷涂技术在涂层制备和维修领域的应用相当成熟,适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修复情景,并能制备 纯金属、合金、聚合物、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和金属陶瓷等各类材料涂层。在航空航天修复领域,冷喷涂技 术的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可用于飞机机体结构、燃油系统等环境控制系统附件、飞机起飞着陆装置、飞行 操控系统部件以及电源电器仪表等部件的修复。 在全球范围内,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民用飞机维修、国防武器装备维修、油气管路 维修、民船维修、能源设备维修以及重型机械防腐层维修等领域。据《WohlersAssociates2022》,2021年 全球增材制造市场规模达到152.44亿美元,同比增长19.49%,2015-2021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77%。预测到2 025年,增材制造收入规模将达到298亿美元,2021-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8.24%;2030年增材制造收入 规模将达到853亿美元,2025-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3.41%。 (2)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公开数据,2024年国防预算增速达到7.2%,达到人民币1.69万亿元。 一般来说,装备采购需求周期经历几个阶段:国防开支增加驱动主战装备数量增加,同时已批产装备进 行升级换代,随后规模应用装备进入维修维护阶段,运营维护后市场需求提升。结合军备采购各阶段需求, 我国装备后续运营维护市场将逐步打开,运营维护潜在空间较大。以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