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246 嘉和美康 更新日期:2024-11-2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医疗信息化软件研发与产业化。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自制软件产品销售(产品) 1.68亿 56.06 6562.86万 45.47 38.96
软件开发及技术服务(产品) 1.16亿 38.51 6990.31万 48.43 60.40
外购软硬件销售(产品) 1570.51万 5.23 865.98万 6.00 55.14
其他服务销售(产品) 60.79万 0.20 13.42万 0.09 22.07
─────────────────────────────────────────────────
华北地区(地区) 7530.43万 25.06 4359.15万 30.20 57.89
华东地区(地区) 6248.47万 20.80 2737.18万 18.97 43.81
华中地区(地区) 4656.58万 15.50 1550.75万 10.74 33.30
西北地区(地区) 3934.82万 13.10 2209.65万 15.31 56.16
华南地区(地区) 3932.42万 13.09 2435.30万 16.87 61.93
西南地区(地区) 3197.35万 10.64 847.26万 5.87 26.50
东北地区(地区) 547.69万 1.82 293.28万 2.03 53.5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疗信息化行业(行业) 6.93亿 99.73 3.60亿 100.14 51.98
其他行业(行业) 187.36万 0.27 -50.82万 -0.14 -27.12
─────────────────────────────────────────────────
自制软件销售(产品) 4.32亿 62.20 2.73亿 75.78 63.06
软件开发及技术支持服务(产品) 1.41亿 20.28 6999.52万 19.45 49.64
外采软硬件销售(产品) 1.20亿 17.24 1766.64万 4.91 14.74
其他服务销售(产品) 187.36万 0.27 -50.82万 -0.14 -27.12
─────────────────────────────────────────────────
华中地区(地区) 1.36亿 19.56 5395.84万 14.99 39.68
华东地区(地区) 1.32亿 18.98 7371.76万 20.49 55.88
华北地区(地区) 1.26亿 18.14 6688.45万 18.59 53.03
西南地区(地区) 1.25亿 17.95 7356.88万 20.44 58.94
西北地区(地区) 8489.11万 12.21 4766.00万 13.24 56.14
华南地区(地区) 5982.29万 8.61 2614.26万 7.26 43.70
东北地区(地区) 3160.05万 4.55 1792.70万 4.98 56.73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4.26亿 61.33 2.00亿 55.66 46.98
间接销售(销售模式) 2.69亿 38.67 1.60亿 44.34 59.36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自制软件产品销售(产品) 1.91亿 65.30 --- --- ---
软件开发及技术服务(产品) 6874.97万 23.55 --- --- ---
外购软硬件销售(产品) 3255.43万 11.15 --- --- ---
─────────────────────────────────────────────────
华东地区(地区) 7166.76万 24.55 --- --- ---
西南地区(地区) 6366.60万 21.81 --- --- ---
华北地区(地区) 5219.54万 17.88 --- --- ---
西北地区(地区) 3798.67万 13.01 --- --- ---
华中地区(地区) 2721.89万 9.32 --- --- ---
华南地区(地区) 2674.70万 9.16 --- --- ---
东北地区(地区) 1247.55万 4.27 --- --- ---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疗信息化行业(行业) 7.16亿 99.91 3.66亿 99.94 51.12
其他行业(行业) 67.57万 0.09 22.98万 0.06 34.01
─────────────────────────────────────────────────
自制软件销售(产品) 4.81亿 67.12 2.86亿 77.99 59.38
软件开发及技术支持服务(产品) 1.55亿 21.62 6821.31万 18.62 44.01
外采软硬件销售(产品) 8004.35万 11.16 1220.41万 3.33 15.25
其他(补充)(产品) 67.57万 0.09 22.98万 0.06 34.01
─────────────────────────────────────────────────
华北地区(地区) 1.71亿 23.87 8335.44万 22.75 48.71
华东地区(地区) 1.62亿 22.54 9399.58万 25.66 58.17
华中地区(地区) 1.43亿 19.95 6313.56万 17.23 44.14
西北地区(地区) 7727.23万 10.78 4001.44万 10.92 51.78
华南地区(地区) 7596.48万 10.60 3986.45万 10.88 52.48
西南地区(地区) 6470.94万 9.03 3244.84万 8.86 50.14
东北地区(地区) 2323.41万 3.24 1356.74万 3.70 58.39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4.87亿 67.87 2.31亿 63.04 47.46
间接销售(销售模式) 2.30亿 32.13 1.35亿 36.96 58.79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0.8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2.5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942.48│ 2.79│
│第二名 │ 1923.01│ 2.77│
│第三名 │ 1899.48│ 2.73│
│第四名 │ 1532.74│ 2.20│
│第五名 │ 1435.14│ 2.06│
│合计 │ 8732.85│ 12.5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5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1.7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657.02│ 11.45│
│第二名 │ 925.33│ 3.99│
│第三名 │ 530.97│ 2.29│
│第四名 │ 516.51│ 2.22│
│第五名 │ 415.54│ 1.79│
│合计 │ 5045.37│ 21.7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所属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医疗信息化软件研发、推广、销售及服务业务。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
017),公司所属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的“应用软件开发”(行业代码:I6513)。根据国家
统计局《战略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主要从事的业务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兴软件和新
型信息技术服务——新兴软件开发(代码1.3.1)”中的“医疗行业软件”,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战略
产业。
医疗信息化是传统软件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国内医疗信息化市场主要由医院管理
信息化软件(HIS)、病历系统信息化软件(EMR)、医院信息平台软件和新一代智慧诊疗应用系统等细分市
场组成。受国家相关政策持续推动,近年来国内医疗信息化行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逐年增长,根据IDC《
中国医疗软件解决方案市场预测2024-2028》,预测2023年至2028年的市场复合增长率可以达到11.7%。
当前,医疗信息化发展的重点方向包括医院临床能力提升、运营管理能力提升及区域卫生信息管理水平
提升等几个主要方向,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医疗数据互联共享及深度利用成为了长期
发展趋势。
(二)主营业务情况
1.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是专业的医疗信息化产品及服务提供商,是国内最早从事医疗信息化软件研发与产业化的企业之一
,目前已经形成了覆盖临床医疗、医院管理、医学科研、医患互动、医养结合、医疗支付优化等产业链环节
的产品体系,致力于向医疗相关机构提供综合信息化解决方案。公司深耕临床信息化领域,在此领域内拥有
长期的领先优势。
2.主要产品及服务
公司现有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医疗临床、运营管理、医疗数据、生命科学等业务板块,各板块产品协同
应用,形成全面支撑智慧医院建设的二十余种解决方案。此外,公司还面向区域型用户提供县域医共体、城
市医疗集团及云电子病历等区域医疗解决方案。
(1)医疗临床业务板块
医疗临床应用服务体系包含全科临床、专科临床、医疗质控、医学科研、互联网医疗、临床管理等业务
方向,旨在电子病历基础之上,围绕患者诊疗周期提供完整的诊疗管理应用及涵盖“院内-院外”、“线上-
线下”应用聚合的智慧医疗服务,同时不断深掘各专科、专病纵向诊疗特点,开发具有临床深度、贴近专科
流程的临床应用管理系统,并依托智能、实时、全程的临床医疗质控预警体系,实现全流程、精细化、智能
化医疗质量控制。此外,搭建临床诊疗与科学研究之间的转化桥梁,帮助医院打造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数据
采集、科研数据挖掘、科研成果转化的一站式平台,助力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医院。
(2)运营管理业务板块
公司运营管理产品体系是依托于自身深耕医疗信息化行业多年的技术经验以及对临床诊疗流程的精准理
解之上,通过医管联动与临床诊疗的交叉融合,构建智慧、便捷的医院信息系统及智慧医保、智慧运营应用
,围绕患者诊疗周期实现对医疗、人员、物资、支付、成本管理及医保监管,打通医院人财物流转与诊疗流
程之间的数据壁垒和运营中枢。管理方式上,采用前置管控的模式,将原本的事后分析管理改为事前控制与
监管,辅助医院提升临床服务质量进行成本控制,从而助力医院提高整体运营管理水平。
(3)医疗数据业务板块
以创新技术方式,围绕数据交换、数据存储、数据治理、数据安全、数据资产的全链条数据服务进行战
略部署,以规范数据集成入手,盘活数据资产,开展数字化治理,打造全量数据湖,依托精准实时的数据采
集调度,为医院构建数据生态体系,实现数据共享,为多业态融合、跨机构协作等医疗数据高质量应用发展
奠定基础。同时,为政府、医疗机构、区域医疗机构及患者提供平衡医疗质量、工作效率、运营成本的智慧
工具。
(4)生命科学业务板块
生物样本及其相关数据属于重要的人类遗传资源,也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关键资源。公司生命科学业务板
块主要以高质量人体生物样本及其关联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提供生物样本保藏服务、生物样本库
建设及运营服务生物医药资源整合服务,在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研究领域发挥衔接样本资源持有者与研究者
的桥梁作用,解决生物样本资源开发上下游信息不对称、资源共享困难等问题,帮助研发机构、科技型生物
医药企业依法合规获得高质量的生物样本资源,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公司
建有实体样本保藏库,已取得了国家人类遗传资源保藏资质并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
关于生物样本库的认证。
(三)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为医疗机构提供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通过提供以自研为主的软件及相关技术服务、少量外购软硬
件及集成服务获取收入并实现盈利。
2.营销模式
销售模式包括直接销售模式和间接销售模式,具体为:
(1)直接销售模式,指公司通过直接参加医疗机构、科研机构、院校及政府管理部门的招标和采购活
动取得业务订单;
(2)间接销售模式,指公司通过与第三方非医疗机构合作,承接第三方非医疗机构取得的最终用户订
单的项目,并向第三方非医疗机构或最终用户交付产品或服务。
3.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存在三种类型的采购:①为了向客户提供医院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根据项目建设需求,
采购部分软件、硬件提供给客户;②公司自研信息化软件产品中所需集成的软件组件或知识库系统采购。对
于此类采购,公司从产品设计初期就综合考量所需集成的软件组件或知识库提供商,并与其达成长期合作。
此外,公司在项目实施阶段,会进行少量的接口技术服务和实施服务的采购。
4.研发及生产交付模式
(1)自制软件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流程
①软件开发阶段
公司根据行业研究结果、客户反馈和需求调研结果进行研发立项。立项后进行产品的需求分析、技术预
研,结合公司在医疗信息化领域的技术积累,完成初步的产品设计与研发,研发过程中既有复用公司已有的
核心技术,也有在新产品、新场景中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从而形成公司新的核心技术的情形。
产品初步研发完成后,一般会经过多个客户现场的磨合,根据不同客户的业务情况差异和所涉及第三方
系统的差异,对初步研发完成的软件产品进行分析、调整及改进,对软件技术框架、组件、工具及微服务进
行必要的修改及固化,形成可销售的正式版本软件,进行产品发布。
②实施交付阶段
客户购买软件产品后,实施交付团队在客户指定环境中依照合同约定进行交付,包括安装、部署、联调
测试、培训、实现少量定制化需求(如有)、维护指导等工作,经客户验收通过后,完成项目交付。
(2)软件开发及技术服务的提供过程
当客户提出定制化开发或技术服务需求后,由项目经理或维护服务经理进行项目需求分析,确定服务内
容后提供定制化软件开发、技术支持及维护服务。
(四)市场地位
公司是国内电子病历临床信息化软件的先行者,凭借在电子病历细分领域的先发优势和运营经验,公司
在该细分市场取得了持续领跑的地位。根据IDC数据,公司在中国电子病历市场中连续十年排名第一(2014
年-2023年,数据来源:IDC报告)。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业务范围已延伸至除台湾地区外的全国所有省市自
治区,拥有医院客户1,700余家,其中三甲医院650余家,占全国三甲医院比例超过四分之一,是国内最具实
力的医疗信息软件开发及服务商之一。
公司在国内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具有丰富的技术与经验储备,医疗大数据解决方案在全国市场排
名领先,2022年中国医疗大数据解决方案市场中排名第一(数据来源:IDC报告)。公司医疗大数据应用类
产品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医
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广安门中医院等国内顶级医院均有落地应用,市场认可度很高。
此外,公司是国家电子病历、互联互通评级标准制定的参与单位,曾在2009年受邀参与完成卫生部《基
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编写,并于2017年配合北医三院参与《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
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的修订工作,公司还参与编写了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医院信息平台技术与应用》、《
电子病历技术与应用》、《移动互联网医疗应用安全风险防控白皮书(2021年)》等业内技术发展应用方面的
专业书籍;《脑血管病电子病历数据集标准》、《医院质量信息化建设标准》等多项行业团体标准。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高度重视医疗信息化领域原创技术的自主研发和投入,目前已经形成了基于传统软件技术与新一代
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信息化核心技术与产品体系。
报告期,新增1项核心技术“大模型辅助电子病历自动生成技术”,该技术是医疗信息化与人工智能技
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利用大模型深度学习与强大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快速生成符合规范、逻辑清晰、内容
丰富的结构化医疗文书,从而减少医生在病历书写手动输入的时间投入,提升后续病历数据深度利用价值。
截至目前,公司拥有主要核心技术共30项,其中应用于医疗临床板块、运营管理板块、大数据利用板块
、生命科学等主要产品板块的核心技术25项,用于各类应用软件研发的支持性核心技术5项。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发明专利26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项,取得软件著作权登记38项。截止报告期
末,公司累计拥有已授权发明专利51项,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项,已授权外观设计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9
41件。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公司多个应用软件产品项目于2023年下半年完成技术研究及产品设计,进入开发阶段。由于这些项目为
现有产品体系中软件升级迭代或有明确应用场景及市场需求的新产品项目,预计项目后续研发成果可直接进
行推广售卖,因此公司对这部分研发投入进行资本化。对比上年同期,资本化比重增幅较大。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核心竞争优势
(1)电子病历技术的核心领先优势
公司是最早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病历编辑器的企业之一,成功实现了所见即所得的适合中文语境下
医疗文书书写习惯的编辑软件。同时,公司产品和系统在完全满足原卫生部电子病历的各项标准和规范要求
的基础上,不断收集用户需求进行优化,积累了大量的临床交互经验,提升了医生使用体验度和科研数据应
用便捷度,在行业内保持了持续的领先优势。
公司是国内电子病历市场的持续引领者,梳理形成了国内电子病历系统的基本框架,并在系统架构设计
、病历数据记录方式、病历生成方法多个关键节点的技术上拥有多项发明专利。报告期,新一代人工智能技
术——大模型技术,进入到医疗领域,公司随即开展大模型与电子病历的深度融合应用探索,至目前已经在
病历自动生成、疾病诊断预测、诊疗方案推荐和智能随访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公司在电子病历技术方面
持续保有领先优势。
(2)专科电子病历的先发优势
专科电子病历能够针对不同疾病专科的特点定制开发,可以根据各类疾病的需求场景在系统中进行特别
设计,使得流程更加贴合具体的专科需求,从而提升诊疗效率及诊疗质量。公司是最早投入专科电子病历研
发的企业之一,已针对适合发展专科病历的方向逐一布局,至今已有手术麻醉、重症监护、口腔专科、产科
、急诊急救等多个专科电子病历产品落地并销售。多年的行业经验使得公司对专科医疗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
和精准的把握,通过实际应用的反馈和持续的技术迭代,已经形成了六项专科电子病历核心技术,同时公司
还逐步将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应用于专科电子病历产品之上,提供更深层次的数据分析和利用,不仅提升了数
据易用性,也使得医疗决策更加精准。产品在功能完善、用户体验和数据安全性方面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
(3)精确临床特征画像的领先优势
当前医疗大数据应用领域最为热门的研究方向是基于深度学习的临床辅助决策支持(CDSS)和精准医疗
,这两个方向都需要以非常准确和完善的患者特征画像为基础。公司经过多年的电子病历系统研发和医疗数
据采集清洗,积累了大量的专科专病特征模型,并可在海量病历数据中自动筛选资深专家的优质病例,进行
机器学习和特征抽取,形成符合个体医院特色的疾病知识图谱,并基于图谱进行患者特征画像,聚合关键特
征指标,应用于临床辅助决策和精准医疗等应用领域,上述技术在业界拥有较强的领先优势。
(4)临床诊疗数据治理及深度学习的核心优势
当前医院临床业务的核心数据主要分布在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专业临床应用系统中,由于长期广泛存在
的医院业务系统割裂及医生书写习惯差异的问题,使得医院临床数据分散于不同诊疗环节,不同专科数据的
分类和筛选逻辑不尽相同,且由于医学本身的个体差异,不同患者临床数据千差万别,难以通过简单的方式
或手段进行清洗和结构化梳理。
公司基于大量的电子病历系统使用行为,总结了丰富的用户使用习惯和临床数据分布规律,结合多年的
临床专科病历模板经验,可快速实现临床数据定位和采集。通过分析专科专病特点,公司多年来不断丰富完
善专科病历术语词库,利用NLP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结合电子病历的质控规则,对临床数据进行多维度内涵
校验,可有效清洗错误和无效数据,提升数据质量,为后续数据深度利用提供坚实基础。
(5)一站式全流程临床科研优势
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考量指标之一是科研成果的产出和转化能力,公司基于多年临床信息化经验积累,
聚焦临床和科研需求,对标国际一流,探索完善临床医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新模式,持续凝聚医院高质量发展
不竭动力。
针对医疗数据复杂多样、多源异构、数据不对齐等多种问题,公司建设基于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支撑下的
多模态数据融合及资产管理体系,在强大医学知识库基础上实现数据治理、清洗标化、数据对齐、复杂加工
运算及规则沉淀,接轨国际OMOP、CDISC等数据标准,通过弱监督学习型自然语言处理(NLP,NaturalLangu
ageProcessing)引擎及自标注回馈模型,满足科研各细分领域数据需求。
公司科研产品体系覆盖从科研项目管理、专科专病智能数据库、多场景分析平台、院外随访及健康管理
、多中心科研协作网络、科研成果管理及共享应用的一站式科研全流程。临床科研业务实现闭环管理,构建
起真实世界问题到科研数据场景化分析建模再反哺临床实践的学习型健康医疗系统(LHS,LearningHealthS
ystem)良性循环。创新应用及服务模式,落地科研门诊、大数据图书馆及虚拟化安全屋等应用模式,三位
一体兼顾使用、管理、运维,真正发挥产研一体增强、增效、体验、延展4E效应。
2.其他竞争优势
(1)产品及技术优势
公司始终高度重视医疗信息化领域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研发和投入,自2016年起一直被认定为北京市企
业技术中心,2021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医疗信息化方面拥有
已授权发明专利50项,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941项。
公司产品布局合理,自主研发软件覆盖智慧医院建设的各个核心环节。基于统一底层架构设计的智慧医
院整体解决方案保证了客户应用的质量及业务协同的高效。
公司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
系、ISO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27017云安全管理体系、ISO27018公有
云个人信息保护管理体系、ISO27701隐私信息管理体系、ISO27799个人健康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38505数
据治理管理体系等关注业务安全及数据安全、CMMI5等管理体系认证,获得权威机构认证,在行业内处于领
先水平。
(2)营销服务优势
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拥有一支稳定、高效、专业的销售队伍。截至报告期末
,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每个营销区域均配备专业的一线销售人员、实施人员和技术人员。同时
,公司还在北京、天津、重庆、广东、湖北、江西、江苏、辽宁、陕西、新疆等15个省、市、自治区设置了
分公司,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售前、售后服务。此外,公司整合直销、分销渠道,合理利用多个同业、异业分
销渠道的优势,提供最接近客户的销售模式,打造立体化的客户覆盖网络,不断创新产品营销及服务模式。
通过广泛的营销和客服网络设置,公司能够保持与客户的有效接触和互动,及时有效获取客户需求,并协同
公司内部各部门迅速反馈,提高研发和履约速度,提升客户体验。
(3)品牌优势
经过多年业务积累,公司积累了大量优质的医疗机构客户,形成了优良的口碑和市场影响力,为公司树
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客户保有量已突破1,700家,并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公司电子病历产品连续10年位居国内电子病历系统市场排名第一,医疗大数据产品连续4年位居中国医
疗大数据市场前三甲且于2022年位居第一。此外,公司在2023年度医疗健康信息化企业影响力评选中,入围
2023年度医疗健康信息化最具影响力企业榜TOP50、2023年度集成化HIS与电子病历(HIS&EMR)最具竞争力
企业榜TOP20、2023年度医疗健康信息集成平台最具竞争力企业榜TOP10、2023年度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最具
竞争力企业榜TOP10、2023年度新兴技术应用最具竞争力企业榜TOP10(华中科技大学信息医学研究所与《中
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共同发布)。
公司还是国家电子病历相关标准及规范、互联互通测评标准制订参与者,互联互通、电子病历评级中获
批通过的高级别医院客户数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所服务的医院中有三十余家医院获得电子病历五级及
以上认证,六十余家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4甲及以上认证。
(4)人才优势
良好的人才储备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动力。公司在人工智能、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科技及医学、电子通
信等相关专业储备较多人力资源,同时注重培养医疗领域与信息技术领域交叉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截至报告
期末,公司共拥有从事研发工作人员598名,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32.08%。
四、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公司继续深耕主业,围绕以临床为重心的产品战略布局,持续进行产品和技术研发投入,不断
拓展业务纵深,总体经营情况平稳。公司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30,047.7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2%,实现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47.22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73.89
万元。归母净利润、归母扣非净利润亏损较上年同期有小幅扩大,主要原因为公司投资的控股及参股子公司
处于业务启动期或破产重整恢复期,短期内存在亏损。
报告期,公司继续加强重点产品及新技术的研发,全面提升智慧医院建设解决方案的智能化程度;改进
实施交付管理,进一步提升毛利空间;在专科销售方向加大资源投入,提升专科临床及科研类产品的市场推
广力度;同时,公司加强对管理提升及费用控制的重视,重点关注内控管理、人员能效提升、现金流管理及
风险控制等工作,确保公司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在产品及技术创新方面,公司继续在智慧临床、智慧管理、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等方向进行重点研发投入
,新申请发明专利26项,主要集中于医疗数据利用及人工智能领域;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项,取得软件著作
权登记38项,新增1项核心技术“大模型辅助电子病历自动生成技术”,该技术目前已经在国内大型三甲医
院的实际临床场景下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反馈。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主要核心技术共30项,形成了基于传
统软件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信息化核心技术与产品体系。
(二)报告期公司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2024年上半年,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技术为手段,在医、教、研、管等多个层面持续发
力,用AI引领医疗革新,重塑新质生产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