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248 南网科技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提供“技术服务+智能设备”的综合解决方案,保障电力能源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效率提升。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技术服务(行业) 8.07亿 57.44 2.48亿 54.92 30.68
智能设备(行业) 5.97亿 42.51 2.11亿 46.76 35.29
其他业务(行业) 69.70万 0.05 -756.38万 -1.68 -1085.15
─────────────────────────────────────────────────
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产品) 4.50亿 31.99 2.06亿 45.59 45.72
储能系统技术服务(产品) 3.29亿 23.42 2872.26万 6.37 8.73
智能配用电设备(产品) 3.02亿 21.51 1.15亿 25.45 37.95
智能监测设备(产品) 1.56亿 11.11 5625.38万 12.48 36.05
机器人及无人机(产品) 1.02亿 7.23 2873.95万 6.37 28.30
其他(产品) 6661.13万 4.74 1688.58万 3.75 25.35
─────────────────────────────────────────────────
广东省内(地区) 7.20亿 51.21 2.20亿 48.79 30.57
广东省外(地区) 6.85亿 48.74 2.31亿 51.28 33.75
其他业务(地区) 69.70万 0.05 -756.38万 -1.68 -1085.15
─────────────────────────────────────────────────
直销(销售模式) 13.20亿 93.93 4.28亿 94.84 32.40
经销(销售模式) 8453.74万 6.02 2355.79万 5.22 27.87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69.70万 0.05 -756.38万 -1.68 -1085.15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能设备(行业) 15.26亿 50.65 4.93亿 53.09 32.31
技术服务(行业) 14.85亿 49.26 4.35亿 46.79 29.28
其他业务(行业) 254.38万 0.08 109.94万 0.12 43.22
─────────────────────────────────────────────────
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产品) 7.80亿 25.89 3.26亿 35.13 41.83
智能配用电设备(产品) 7.60亿 25.23 2.72亿 29.26 35.76
储能系统技术服务(产品) 5.93亿 19.69 8370.82万 9.01 14.11
智能监测设备(产品) 3.96亿 13.15 1.31亿 14.05 32.93
机器人及无人机(产品) 2.49亿 8.26 6757.18万 7.27 27.15
其他(产品) 2.35亿 7.78 4903.33万 5.28 20.91
─────────────────────────────────────────────────
广东省内(地区) 17.87亿 59.31 4.88亿 52.55 27.31
广东省外(地区) 12.24亿 40.61 4.40亿 47.34 35.94
其他业务(地区) 254.38万 0.08 109.94万 0.12 43.22
─────────────────────────────────────────────────
直销(销售模式) 28.31亿 93.96 8.77亿 94.37 30.96
经销(销售模式) 1.80亿 5.96 5122.34万 5.51 28.53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254.38万 0.08 109.94万 0.12 43.22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技术服务(行业) 9.61亿 61.79 2.57亿 57.08 26.72
智能设备(行业) 5.93亿 38.13 1.92亿 42.78 32.46
其他业务(行业) 133.71万 0.09 63.69万 0.14 47.63
─────────────────────────────────────────────────
储能系统技术服务(产品) 5.72亿 36.76 7554.09万 16.79 13.21
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产品) 3.67亿 23.62 1.74亿 38.57 47.24
智能配用电设备(产品) 3.50亿 22.52 1.25亿 27.79 35.70
机器人及无人机(产品) 1.06亿 6.79 3187.94万 7.09 30.20
其他(产品) 9254.51万 5.95 1872.43万 4.16 20.23
智能监测设备(产品) 6806.54万 4.38 2519.81万 5.60 37.02
─────────────────────────────────────────────────
广东省内(地区) 9.37亿 60.22 2.23亿 49.66 23.82
广东省外(地区) 6.18亿 39.70 2.26亿 50.34 36.62
其他(补充)(地区) 127.33万 0.08 60.93万 --- 47.85
─────────────────────────────────────────────────
直销(销售模式) 14.68亿 94.35 4.22亿 93.83 28.77
经销(销售模式) 8662.33万 5.57 2713.28万 6.03 31.32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127.33万 0.08 60.93万 0.14 47.8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技术服务业(行业) 14.02亿 55.25 3.72亿 50.60 26.54
智能设备(行业) 11.27亿 44.41 3.60亿 49.02 31.99
其他业务(行业) 864.56万 0.34 276.23万 0.38 31.95
─────────────────────────────────────────────────
储能系统技术服务(产品) 7.26亿 28.62 1.07亿 14.50 14.69
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产品) 5.82亿 22.95 2.46亿 33.52 42.34
智能配用电设备(产品) 4.42亿 17.43 1.52亿 20.64 34.32
机器人及无人机(产品) 2.75亿 10.82 8351.14万 11.36 30.42
智能监测设备(产品) 2.58亿 10.16 9147.81万 12.44 35.48
其他(产品) 2.54亿 10.02 5544.46万 7.54 21.81
─────────────────────────────────────────────────
广东省内(地区) 17.84亿 70.30 5.22亿 71.04 29.29
广东省外(地区) 7.45亿 29.36 2.10亿 28.59 28.22
其他业务(地区) 864.56万 0.34 276.23万 0.38 31.95
─────────────────────────────────────────────────
直销(销售模式) 23.36亿 92.08 6.71亿 91.25 28.72
经销(销售模式) 1.92亿 7.58 6154.78万 8.37 32.01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864.56万 0.34 276.23万 0.38 31.9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1.6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1.79%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179675.25│ 59.62│
│客户2 │ 11241.93│ 3.73│
│客户3 │ 10351.27│ 3.43│
│客户4 │ 8295.71│ 2.75│
│客户5 │ 6804.61│ 2.26│
│合计 │ 216368.77│ 71.79│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5.8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5.8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18374.61│ 8.19│
│供应商2 │ 12549.86│ 5.59│
│供应商3 │ 10255.50│ 4.57│
│供应商4 │ 8686.56│ 3.87│
│供应商5 │ 8100.92│ 3.61│
│合计 │ 57967.45│ 25.8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致力于应用清洁能源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提供“技术服务+智能设备”的综合解决方案,
保障电力能源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效率提升,促进电力能源系统的清洁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公司以电源清洁化和电网智能化为主线发展主营产品,发展出技术服务和智能设备的两大业务体系。公
司的技术服务包括储能系统技术服务和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2个类别;智能设备包括智能监测设备、智能配
用电设备、机器人及无人机3个类别。公司的技术服务应用于电力能源系统的电源侧(发电环节)、电网侧
(输电环节、变电环节、配电环节)和用户侧(用户环节)相关环节。其中,储能系统技术服务主要应用于
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用于提升新能源并网消纳能力、电源调峰调频能力,电网灵活调节和应急支撑能
力,用户侧峰谷调节能力,以解决新能源并网时因其随机性和波动性对电网的冲击;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主
要对常规火电、新能源场站进行调试和并网测试,一方面提高常规火电机组安全运维、灵活调节能力,降低
故障率,节能降耗,适应新能源接入以及降低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提升新能源场站接入电网的稳定性和可
靠性,以及电网侧和用户侧的设备功能性能测试和质量评估,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智能配用电设备用于对
配电网和用户侧设备进行运行状态监视、智能化控制、智慧化运维;智能监测设备用于对电设施、电力生产
作业人员及其所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预警;机器人及无人机用于自动化巡检和中低压带电作业。
1、储能系统技术服务
公司坚持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视角深耕新型储能技术,提供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整套解决方案,包括产
品研发、方案设计、储能电池PACK及PCS生产、储能系统集成、工程项目实施、储能系统调试、涉网仿真计
算、并网测试、商业模式分析及经济性评估等,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经济可行的新型储能产品和技术服务
。
2、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
公司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针对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及装备制造客户,提供关键设备及系统的节
能降耗、清洁利用、智能化运维、质量指标、安全性及可靠性等试验检测与调试服务。
电源侧技术服务主要包括:大型火电、核电机组调试,发电机组技术监督,发电机组状态评估及高电压
、涉网试验,火电机组清洁燃烧及环保排放解决方案,大型发电机组全负荷节能及控制优化方案,大型火电
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服务,火电机组智慧电厂建设整体解决方案,储热调峰调频和热电解耦技术服务等。海
上风电并网检测与仿真验证、大型风电机组涉网试验、海上风电工程调试、光伏并网测试技术服务等。
电网及用户侧技术服务主要包括:电网侧工器具检测、输电变设备X射线检测、防雷接地装置、全生命
周期测试与安全性评估、输电变工程桩基检测等,用户侧工业用户无损检测、第三方检测与校准、职业健康
检测、油气管道电磁影响测试与评估等。
3、智能配用电设备
公司面向以新能源为主体、源网荷储共同参与的新型电力系统,针对各要素的灵活接入、全面感知、动
态调节、精准控制需求,提供具备“安全可靠、柔性接入、互动友好、标准通用、绿色低碳、全面感知、管
控精益、万物互联”特征的新型智能配用电设备,推动配用电装备数字化转型。在配电侧,以一二次融合的
智能配电设备为主体,构建新型配电网形态下数字化技术架构,提供配电一二次融合设备、配电智能终端、
电能质量治理设备、面向分布式源网荷储资源的新型保护测控终端等产品,打造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整体解
决方案。在用电侧,公司自主研发“丝路”InOS系统及核心模组、高级应用APP,研发基于统一操作系统的
智能配用电设备(含智能量测终端、智能电表、智能模块等),建成全国规模最大、技术先进、场景丰富的
新一代量测体系示范区。构建“智能量测系统、智慧物联终端、营配融合系统”三大自主研发平台,提供新
一代智能量测设备、智能资产管理设备、新型负荷管理设备、其他智能配用电设备及整体解决方案,打造南
网“智能量测+数字电网”示范区;支撑30余家厂商开发配用电终端及新一代智能电表;推动“丝路”融入
“电鸿”生态,专注营销域应用,研发8类营销域电鸿设备,支撑南方电网三大电鸿综合示范区(珠海横琴
、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建设,形成电鸿营销全场景方案能力,助力配电网高质量发展。
4、智能监测设备
公司创新推出国内首套智慧监测运维综合解决方案及系列产品,通过云边端AI算力协同,打造“7x24”
全天候“人员+设备”全域智能监测体系。在设备与环境监测领域,公司提供“精准监测、平台支撑、数据
驱动、Al赋能”的输变配一体化智能运维解决方案,包括输配电智能监测系统、输电线路故障诊断平台,以
及架空线路图像视频监测设备、线路异常预警及故障定位装置、高压电缆护层环流监测装置等设备及环境状
态监测装置,实现设备状态可观、可测;在人员安全监测领域,提供“现场可视、在线可识、风险可感、保
障可靠”的智慧安监系列终端与系统,包括作业行为图像识别AI装备、便携式高清布控球、智能安全帽、智
能安全带、智能工器具管控终端等智能监测设备,以及基于安监域知识大模型的场景能力群应用开发,保障
作业现场可视、可感,作业风险可知、可控。
5、机器人及无人机
公司首创“慧眼”无人巡检网,网格化集群式巡检作业,全面提升新型电力系统边缘感知和作业能力,
提供室外巡检机器人、轻量化室内巡检机器人、隧道巡检机器人、10kV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等巡检及作业机
器人,慧眼无人机、换电机库、充电机库、简易机库等电力特种无人机及自动机库,红外热像仪等智能红外
终端,以及行业级网格化无人巡检及智能作业解决方案,已应用于电力、新能源、交通等行业,实现面向设
备、环境及人员的“无人化”智慧运维。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的盈利主要来源于技术服务和设备销售收入。在实际经营中,公司通常根据客户不同的应用场景和
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电力能源综合解决方案。公司通常结合自身产品的技术优势、成本构成和同行业竞争对手
的报价等因素综合确定各项目的服务及产品价格,随着公司产品日益成熟以及业务规模的逐步扩大,公司会
相应调整产品的报价和毛利水平。同时,公司坚持持续创新,不断实现产品的迭代升级和功能优化,以提升
产品附加价值和盈利水平。
2、研发模式
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行业政策及技术储备发展趋势,分别建立产品研发与技术研发
的“6+1+X”研发模式。
(1)具备成熟技术基础的产品研发模式
公司在智能试验检测技术、清洁燃煤电厂技术、新能源高效消纳技术、智慧巡检技术、智能配用电技术
、智能监测技术等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的“6”大方向分别设立事业部,在事业部下建立了“技术总监+产品经
理+研发项目组”相协同的产品研发模式,分别对研发布局及技术方向把控、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研发项目
的研发计划实施和输出负责。
(2)公共技术和新技术研发模式
公共技术和新技术研发任务由科技创新部在公司战略布局的基础上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及实施。挖掘新
技术及公共技术需求,采用“揭榜制”面向全公司招募“X”个研发项目团队,完成项目内容的开发及输出
。同时为团队配置项目导师进行技术路线指导,确保研发效率和技术先进性。
3、采购模式
公司以公开采购为主要模式,在南方电网电子采购交易平台(https://ecsg.com.cn)、中国招标投标
公共服务平台(www.cebpubservice.com)等公开采购平台发布采购公告,接受潜在投标人投标。采购方式
分为招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招标采购是指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的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
建设项目,以及公司自主经营类项目达到招标条件所采用的采购方式。实施过程中,由公司委托的招标代理
机构发布招标公告、组织评标工作,并将评标委员会的评标报告提交给公司采购承办部门。然后,根据招标
项目的金额不同,由公司的招标业务工作组或招标领导小组会议审议评标报告,确定最终的招标结果。
非招标采购,是根据公司的采购管理办法,不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采购项目均可采取非招标采购方式,
分为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采购、电商采购、零星采购等方式。
对于产品生产加工所需的物料采购,需送样检测合格后才能下达批量供货订单。同时,公司制定了严格
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建立了供应商日常沟通机制,以及不良行为的惩戒机制。
4、服务模式
(1)储能系统技术服务模式
根据向客户交付的成果不同,储能系统技术服务分为调试技术服务和集成服务两大类。调试技术服务模
式为公司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进行现场评估,制定详细的综合解决方案及现场服务计划,根据计划提供系
统优化调控等服务。服务结束后,根据需求编制项目报告,经审批后出具给客户。集成服务为公司根据客户
需要,开展前期项目研究,制定技术方案,采购或开发特定零部件、软件或设备,开展设备功能设计、设备
组装、设备单体调试、功能组合、优化或技术改造等工作,设备性能测试合格后交付给客户。
储能系统技术服务集成模式下,公司需要履行的义务视项目情况或客户的需求不同会有所不同,仅有在
EPC模式下,集成模式包括工程实施节点。
(2)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模式
根据服务场景的不同,公司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分为电源侧与电网及用户侧两个类别。
电源侧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模式与储能系统技术服务模式中的技术服务模式基本相同,主要包括发电机
组工程调试、技术监督、涉网试验、机组状态评估、电厂洁净化和节能优化、机组灵活性与智能化改造、电
力设备故障诊断等服务。
电网及用户侧试验检测服务分为客户现场检测服务和送样检测服务两大类。客户现场检测服务是指依据
相关检测标准或规范,由公司编制工作方案,携带检测设备,在客户现场完成检测服务,并出具经审批的检
测报告给客户。送样试验检测服务是指公司收到客户寄送的检测样本后,按照公司标准化检测流程,在公司
标准实验室中完成检测服务,并出具经审批的检测报告给客户。
5、生产模式
公司专注于智能设备核心软件开发、硬件定制化设计、物料选型、样机试制及小试验证,批量生产环节
主要采用委托第三方进行外协加工生产。第三方外协单位根据公司技术资料要求,按产品具体情况开展生产
,主要包括生产物料采购、组装、软件烧录、测试、组装等环节。
6、销售模式
公司核心客户群体聚焦于电力系统企业,该类客户主要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服务和设备的采购,基
于此业务特性,公司主要通过参加竞标方式获取业务合同。公司产品销售持续采取线下直销与线上商城协同
发展的双轨制销售模式,其中线上商城与其他省级电网产业公司构建了“授权许可+联合发展”的创新合作
模式,南方电网电商平台销售份额保持稳定。
目前,公司产品仍以国内销售为主,主要通过投标信息搜集、客户介绍、主动上门拜访、线下展会宣传
推广等形式获取商机,采取公开投标、竞争性谈判、商务洽谈等方式取得订单。为进一步增强储能业务和跨
区域市场渗透能力,公司着力优化了营销组织架构,扩充营销队伍,落实“省-地”协同负责制,同时建立
“区域销售+专业销售”营销网络,高效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系统布局营销网点,新增云南、海南营
销网点实体化运作,营销网点覆盖南网五省区及国网重点市场,实现营销服务前移。
(三)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1、储能技术服务
公司坚持储能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开拓储能产品及储能系统集成技术服务应用市场,不断取得显著
成效。持续提升新型储能集成服务能力,公司与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联合研发的百兆瓦时级构网型电池储
能系统已在云南文山丘北220kV宝池储能电站项目成功实施了黑启动试验,这是南方电网区域内首次成功的
百兆瓦级构网型储能系统黑启动试验。云南文山丘北独立电池储能项目是国家能源局56个新型储能试点示范
项目之一,也是云南省首批集中共享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之一。该构网型储能系统可实现储能系统的快速
响应和精准调节,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质量推进储能系统技术服务项目实施,报告期内深南
电中山翠亨独立储能电站一期100MW/200MWh项目顺利投产,该项目是广东省内首例利用退役机组场址改建成
为储能电站的成功案例。持续开拓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储能系统技术服务市场,承接江苏惠然100MW/300MWh用
户侧储能EPC总承包项目、韶关浈江50MW/100MWh独立储能EPC总承包项目。积极打造、不断升级储能拳头产
品,公司自研自产的储能电池系统、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应用规模持续增长;台区储能、中压线路储能、移动
储能等电网替代型储能产品在江苏连云港、广西贵港、广西玉林等地开展规模化应用,在解决电网低电压、
重过载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试验检测技术服务
电源侧试验检测业务方面,公司承接广东电科院六十余年电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以及新能源并网等实践
经验和技术积累,积极推动低碳新技术创新,总结形成了覆盖电源侧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系列技术。公司传统
电源业务优势突出,报告期内,技术监督稳步提升,作为调试牵头单位,完成了川投泸州天然气发电项目#1
机组全厂分系统及整套启动调试服务(H级燃机),中标涪陵白涛燃机热电联产项目EPC总承包项目分系统及
整套启动调试项目、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大唐潮州电厂3#机组通流
改造调试项目涉网性能试验服务项目、华能西安热工院生产项目燃煤机组特殊、涉网试验及部分电气系统调
试服务等调试服务项目;中标越南永新一期电力有限公司2025年检修技术监督服务合同,成功将火电试验检
测及调试服务市场范围拓展到南方五省区及东南亚以外。主动迎合电源侧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求,绿色低碳
、节能安全、灵活可调、智慧协同相关业务稳步提升,中标湛江市中粤能源2X600MW燃煤机组改造项目合同
和新疆重能石头梅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智慧电厂建设(一期)智能应用模块技术服务合同,继续拓展新一代
煤电改造业务,打开建设智慧电厂新局面。聚焦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攻关,开发了生物质与工业固废协同热解
燃烧关键技术研究、燃煤电厂掺氨燃烧特性及污染物排放研究、开发新型高效低耗捕集CO2吸收剂及其节能
优化技术研究,通过加强生物质和绿氨掺烧,低能耗高效率碳捕集装置的技术储备,形成碳排放监测及碳捕
集等整体解决方案,为实现源网荷储协同调控和碳电综合最优决策做技术储备,支持电力能源领域向低碳化
升级转型。依托公司30MVA大容量高度集成化、可移动式风机并网检测平台,报告期内完成东方电气12MW、1
2.5MW风电机组并网性能测试工作,稳步推进明阳12MW、14MW,上海电气14MW和18MW等多个型号风电机组测
试,为大容量风电机组的研发定型提供了强大支撑,助力大规模新能源安全友好并网,业内影响力不断提升
。
电网侧试验检测业务稳健发展,核心平台与业务布局持续升级,江村仓库检储配一体化智能检测平台已
投入运营,作为分场所取得CNAS及CMA资质认证,能力范围稳居南网前列,其中CNAS覆盖134个检测对象、35
79个检测项目,CMA覆盖158个检测对象、1416个检测项目,该平台具备主要品类电气设备试验能力,可面向
社会提供型式试验、研发测试、信息安全检测等多元化服务,同时配套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认证、民用无
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及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资质,形成完善的业务资质支撑体系。业务范围不断拓展,报
告期内品控检测、工程质量检测、石墨基接地体等新业务量持续增长,首次中标区域仓电网物资柔性移动检
测项目(单项目金额约2900万元)及供电局周转仓与施工现场电网物资柔性移动检测项目(单项目金额约17
40万元),扩展了品控移动检测业务以贴合客户需求;首次中标国网江西电力2025年第二次服务类联合授权
框架项目,将品控业务延伸至国家电网,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夯实,硬件上拥有符合资质
认证和量值传递要求的专业实验室及先进仪器设备,人员上技术团队深耕电力行业、精通国家及行业标准,
具备持续研发能力与核心技术积累,能精准攻克业务难点,凭借深厚技术积累与优质服务在重要客户中树立
良好口碑,业务覆盖电力全产业链,在华南地区形成显著规模效应与行业影响力。
3.智能配用电设备
智能配电设备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智能配电网领域核心技术研究与智能配电设备研发,完成
10kV干燥空气全绝缘断路器(弹操速断型)自动化成套柜的自主研制并实现销售突破,中标广东电网公司专
项招标及用户电力工程物资采购;持续加强35kV简易站用中压配网开关成套装备推广力度,已在云浮、梅州
、潮州等地区投入并网运行;完成10kV小型化开关柜产品研发,其占地面积较传统设备减小40%以上,产品
已在肇庆、清远、惠州等地试点投入使用;承接广东电网重点研发项目微电网集群互联共济及主配微协同创
新示范项目,完成高灵敏性小电阻接地保护辅助装置研发与产品定型,研发低压自愈智能控制成套装置,公
司牵头研发“高压中继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获得南方电网公司应用基础研究奖。完成南网首座江门110kV
凤山站柔性制造试点工程建设并投运,二次设备柔性组装关键技术和成果通过实践检验。
报告期内,公司基于“丝路”系统的新一代量测设备形成南方电网标准,通过自主投标和芯片授权等方
式开拓非股东市场。“丝路”系列产品推广超千万只,载波模块在国网市场取得进一步突破,蓝牙模块、终
端核心板产品市场持续保持稳定;国产化技术取得进一步突破,完成南网智能网关电能表管理单元研发,支
撑超过20家行业伙伴开展整机研发,2030智能电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城市用电芯片级安全感知和预警关键
技术及装备”顺利推进;领跑光伏、车网互动新兴赛道,制订光伏“四可”技术,全面支撑南网编制《智能
量测体系支撑低压分布式光伏“四可”支撑能力建设工作指引》、《南方电网低压分布式光伏四可能力提升
方案》并正式发文;规模化开展南网电鸿推广和建设工作,在广东、海南、广西取得重大进展;国际业务拓
展加速,在埃及南开罗配网降损试点项目,正式进入运行期;南网科技“丝路”数字保供电方案作为第十五
届全国运动会保供电标准方案,支撑80余个赛事场馆保供电改造工作。
公司在源网荷储智慧联动领域持续攻关,报告期内,研发分布式新能源“四可”(可观、可测、可控、
可调)系列终端产品,并打造分布式新能源群调群控整体解决方案,支撑分布式新能源有序开发、高效并网
、安全运行和充分消纳。与广东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联合组建分布式新能源“四可”实验室,完成全场景仿真
验证环境搭建并完成新能源群调群控技术验证。完成分布式新能源网络安全主动防御终端产品开发,打造面
向分布式源网荷储资源的端到端网络安全防御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面向电网友好型园区的灵活性资源系
统规划及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中国发明协会2025年度发明创业成果一等奖。
4.智能监测设备
公司创新推出国内首套智慧监测运维综合解决方案及系列产品,通过云边端AI算力协同,打造“7x24”
全天候“设备+环境+人员”全域智能监测体系,实现设备状态可观、可测,外部环境可视、可感,作业风险
可知、可控。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开展智能监测设备核心技术攻关,完成故障定位装置等九款装置的研发、
升级,均已通过中国电力联合会的新产品技术鉴定,取得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的评价。“慧识”系列监测产品
覆盖图像、电力、环境三大监测领域,通过公平公正的市场化投标竞争,代表产品如视频监测装置、故障定
位装置,南网范围内应用广泛;同步拓展非关联业务,开拓江苏、河南等省级供电公司市场。全力支撑十五
运广东保供电行动,云侧开发智能体“十五运保供电小助手”,支持“一句话查询、全链条响应”,缩短响
应时间;端侧定制开发移动立杆视频监测等装置,覆盖多个安全运行黑点;积极参与中国首个由电网企业统
一规划和建设的海上风电配套送出工程,为“阳江三山岛”项目贡献海底电缆运行监测技术,保证电力送出
的稳定性;响应国家号召,开拓国际业务,向智利、老挝输出南网科技输变电监测解决方案。
公司围绕安监域人工智能、重点作业风险防控、安全工器具智能管控三个方向开展智慧安监关键技术攻
关与产品研发,打造智能可视、智能可感、后勤保障三类10款智慧安监终端产品,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监管
要求,通过科技手段提升现场安全监管能力。安监领域人工智能覆盖20个视觉类场景,包含86套算法模型,
通过“数字安全监盘人”赋能,可24小时全天候自动识别关键工序场景,训练形成南方电网第一个电力安监
人工智能专业大模型,具备安监安全管理知识理解分析、问答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