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南模生物(688265)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88265 南模生物 更新日期:2025-02-1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及相关技术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标准化模型(产品) 7142.90万 40.39 3559.27万 45.61 49.83 模型繁育(产品) 4504.38万 25.47 1657.51万 21.24 36.80 模型技术服务(产品) 4223.70万 23.88 1532.90万 19.64 36.29 定制化模型(产品) 1680.71万 9.50 1022.42万 13.10 60.83 其他业务(产品) 133.44万 0.75 31.63万 0.41 23.7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行业) 3.65亿 99.59 1.55亿 100.02 42.56 其他业务(行业) 151.94万 0.41 -3.27万 -0.02 -2.15 ───────────────────────────────────────────────── 标准化模型(产品) 1.41亿 38.56 7324.17万 47.15 51.82 模型繁育(产品) 9853.84万 26.88 2710.34万 17.45 27.51 药效评价和表型分析(产品) 4966.10万 13.55 1821.65万 11.73 36.68 定制化模型(产品) 3936.59万 10.74 2295.97万 14.78 58.32 饲养服务(产品) 3021.69万 8.24 1193.72万 7.68 39.51 其他模式生物技术服务(产品) 591.17万 1.61 190.98万 1.23 32.31 其他业务(产品) 151.94万 0.41 -3.27万 -0.02 -2.15 ───────────────────────────────────────────────── 境内(地区) 3.25亿 88.61 1.23亿 79.48 38.01 境外(地区) 4023.07万 10.98 3190.62万 20.54 79.31 其他业务(地区) 151.94万 0.41 -3.27万 -0.02 -2.15 ───────────────────────────────────────────────── 直销(销售模式) 3.65亿 99.59 1.55亿 100.02 42.56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51.94万 0.41 -3.27万 -0.02 -2.15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标准化模型(产品) 6888.15万 38.10 --- --- --- 模型繁育(产品) 4918.42万 27.21 --- --- --- 药效评价及表型分析(产品) 2349.97万 13.00 --- --- --- 定制化模型(产品) 2088.09万 11.55 --- --- --- 饲养服务(产品) 1453.39万 8.04 --- --- --- 其他模式生物技术服务(产品) 327.34万 1.81 --- --- --- 其他(补充)(产品) 52.16万 0.29 --- --- ---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行业) 3.02亿 99.82 1.26亿 99.76 41.72 其他(补充)(行业) 53.65万 0.18 30.27万 0.24 56.43 ───────────────────────────────────────────────── 标准化模型(产品) 1.05亿 34.81 4813.25万 38.06 45.64 模型繁育(产品) 8846.71万 29.20 1674.59万 13.24 18.93 药效评价及表型分析(产品) 5164.19万 17.05 3164.68万 25.02 61.28 饲养服务(产品) 2730.81万 9.01 1378.44万 10.90 50.48 定制化模型(产品) 2389.48万 7.89 1319.44万 10.43 55.22 其他模式生物技术服务(产品) 566.69万 1.87 266.28万 2.11 46.99 其他(补充)(产品) 53.65万 0.18 30.27万 0.24 56.43 ───────────────────────────────────────────────── 境内(地区) 2.70亿 89.03 1.00亿 79.15 37.11 境外(地区) 3269.27万 10.79 2606.17万 20.61 79.72 其他(补充)(地区) 53.65万 0.18 30.27万 0.24 56.43 ───────────────────────────────────────────────── 直销(销售模式) 3.02亿 99.82 1.26亿 99.76 41.72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53.65万 0.18 30.27万 0.24 56.4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0.7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0.2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2788.16│ 7.61│ │客户2 │ 1831.66│ 5.00│ │客户3 │ 1202.94│ 3.28│ │客户4 │ 962.27│ 2.63│ │客户5 │ 641.01│ 1.75│ │合计 │ 7426.04│ 20.2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4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4.0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3 │ 933.28│ 5.32│ │供应商1 │ 908.07│ 5.18│ │供应商5 │ 836.15│ 4.77│ │供应商2 │ 789.71│ 4.50│ │供应商4 │ 745.93│ 4.25│ │合计 │ 4213.14│ 24.0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从事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 、药物研发、CRO服务等领域。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公司属于“M科学研 究和技术服务业”,所处行业为“M73研究和试验发展”;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 17),公司属于“M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所处行业为“M73研究和试验发展”中的“M731自然科学研究 和试验发展”和“M734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结合主营业务特点,公司所处大行业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 行业,所处细分行业为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服务行业。 实验动物模型已成为新药研发、毒理学研究、生理机制探索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药物研发投入巨大 ,工业端通常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临床前使用实验动物模型进行研究,将临床试验风险前置,实验 动物模型在新药发现与验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相较其他类别动物模型,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可以实现对人类 生理或病理更精确的模拟,更适合作为研究人类基因功能和疾病致病机制探索的实验动物模型;当前大量学 术研究、药物开发围绕靶点进行,基因修饰动物契合了这一研发潮流。公司顺应药物研发价值链,服务于生 命科研及医药研发机构。在科研端,利用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可以进行针对基因、生理活动等展开基础科学研 究,揭示普遍的生命科学规律;在创新药企、CRO研发企业所属的工业端,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可用于药物靶 点发现、药效筛选验证等多个方面。 2024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会议指出要全链条强化政 策保障,体现在加快新药研发和成果转化、优化创新药审评审批机制、加快创新药配备使用、提高创新药多 元支付能力、丰富创新药投融资支持渠道、强化创新药全链条数据要素资源利用,六个方面合力助推创新药 突破发展。今年以来,上海、北京、广州、珠海等地也发布了支持医药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或征求意见稿, 要调动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强化新药创制基础研究,夯实我国创新药发展根基。伴随着人口总量的增长、 人口老龄化、科技进步、医疗开支上升以及大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将进一步带动医药卫生健康产业,具 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主要从事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即以小鼠、大鼠、线虫等模式生 物为载体,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目的DNA片段导入或删除、修改内源基因,而构造出的能够模拟人类特定生 理、病理、细胞特征的生物模型,公司生产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主要指基因修饰小鼠模型。 公司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能够对目标基因开展功能缺失或功能获得的研究,达到对人类生理或病理更精确 的模拟,相较于野生型的模式生物,更适合作为研究人类基因功能和人类疾病致病机制探索的实验动物模型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研发构建了约两万种模型,在基因功能研究及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 、代谢性疾病、炎症、罕见病等药物研发领域,自主研发标准化模型12000余种,为客户提供了7800余种的 定制化模型,积累了深厚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开发经验。 公司提供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及相关技术服务,一方面服务于生命科学领域,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和部分综合性医院等科研机构,主要应用于基因功能研究、疾病发病机制研究等;另一方面服务于生物医药 领域,面向医药公司、CRO公司等工业客户,主要应用于新药新靶点发现、药物筛选、药理药效研究、药代 动力学研究和安全性评价研究等临床前研究阶段,对提升基因功能研究和新药研发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 意义。 (三)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通过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领域的科研客户、工业客户提供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及相关技术服务,获 取收入和利润,其中需向客户交付动物模型的业务(主要包括定制化模型、标准化模型、辅助生殖繁育业务 等),一般有3至30天的异议期,公司于客户提供确认记录时或异议期满后确认收入。 2、研发模式 公司紧跟生命科学及生物医药产业热点,凭借在技术、产品及服务方面的先进性,实施研发创新战略, 通过采用自主研发模式和客户定制合成相结合,对基因修饰技术和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进行持续研发。 基因修饰技术研发,系指基于当前基因科学的研究进展及文献调研,对公司使用的基因编辑技术和编辑 策略进行创新,以提高基因编辑效率和策略的稳定性。此类研发项目主要由模型研发部负责实施。 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研发,系指基于对行业技术和市场需求发展趋势的判断,对潜在符合客户需求的模型 进行针对性的预研。此类项目涉及模型的构建、扩繁和验证,由模型研发部和相关技术部门共同完成。 3、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模式为直接采购,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大小鼠、气体、试剂耗材、饲料、垫料等。 为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管理,公司制定了合格供应商制度,对潜在供应商的经营资质、技术水平、 质量管控能力、生产能力、产品价格、交货周期、供应商配合能力、付款周期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从中选 择合适的供应商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录。 公司对各类原材料特别是实验动物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同时,为提高采购效率,控制采购成本,公司 通过采购部对采购申请、批准、询价、供应商选择、验货和付款等环节进行控制。 4、生产及服务模式 (1)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生产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以定制化基因修饰小鼠模型为例,公司根据客户所需定制的模型信息、 已公布基因信息和相关文献,对项目可行性进行评价和生产方案设计,客户认可设计方案后立项;根据模型 构建策略进行随机转基因模型构建、基于CRISPR/Cas技术的模型构建、基于ES细胞打靶技术的模型构建等, 获得相关基因修饰阳性小鼠模型并出具项目结题报告;项目结题报告经审核无误后安排小鼠发货,待客户接 收确认后进行项目结题。 (2)相关服务 公司提供药效评价服务用于创新药临床前研究,公司已建立成熟的基因修饰小鼠研发技术平台、大小鼠 表型分析平台、大小鼠饲养繁育平台、药理药效学服务平台、线虫研究技术平台、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技术平 台及新建立的模型验证平台。以药效评价为例,公司对客户提出的技术服务需求进行项目分析和实验方案设 计,客户认可设计方案后立项;根据实验方案,对模型动物进行手术或诱导疾病造模及给药;通过对样品观 察、取材、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同时完成各项实验记录,实验数据保存及备份 ;实验完成后,根据实验分析结果,项目负责人对药效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等资料复核无误后,出具正式报 告,提交给客户;客户对项目执行及项目成果进行审核,在约定期限内确认或提出异议;若无异议,向客户 提交与项目相关的实验数据原始资料、实验记录等,并完成项目结项。 5、销售模式 公司采取直接销售的销售模式,通过对高校实验室和研究所的主要研究者、制药公司和CRO 公司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沟通交流,确保公司新的产品和技术服务能够及时传达到客户,并对客户的特 定需求及时响应。在境外市场辅以经销模式,境外代理商向公司授权引种后自行生产销售给客户,或客户通 过境外代理商向公司下单,境外代理商提取一定比例销售分成。 公司设有市场部、商务部、销售部、技术支持部等部门。其中,市场部负责收集市场信息、 宣传企业形象以及推广企业品牌;商务部负责执行具体项目的合同、立项、项目过程管理、项目结算、 产品发货运输的管理;销售部负责编制和实施年度销售计划,完成产品及服务的销售、推介、回款管理任务 ;技术支持部负责售前技术支持、定制化模型方案设计、售后疑难问题解决,实现全时段的客户服务。 (四)市场地位 国外实验动物模型行业起步于20世纪初,发展时间较长、行业规范度较高,有Jackson(JAX)、CentralI nstituteforExperimentalAnimals(CIEA)等非营利机构;及CharlesRiver、Taconic、Envigo、Janvier等 商业化公司。2000年前后,国内先后成立多家实验动物模型商业化公司,目前我国小鼠模型研究、模型创制 在技术层面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包括公司在内的具备一定规模的实验动物模型公司有药康生物、百奥赛图、 赛业生物、斯贝福、华阜康等,大部分为区域性服务,整体的商业化应用模式、规范标准的制定有待提升。 源于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完成,公司于2000年成立,作为国内较早从事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业务 的公司之一,深耕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市场多年,坚持研发助力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药物创制领域热门基 因的模型品系,已自主研发出12000余种标准化模型,拥有900余种人源化基因修饰模型品系,基本做到了常 用小鼠模型的全面覆盖。公司始终以研发创新为驱动,核心技术人员及研发团队拥有丰富的模型研发经验, 建立了完善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研发体系和核心技术平台,能够提供涵盖多物种模型构建、模型繁育、表型 分析、药理药效评价的全方位、一体化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产品和技术服务,以专业、优质的服务奠定了良 好的客户基础及品牌信誉。公司在国内提供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业务的公司中收入规模排名靠前,并且已经在 行业内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报告期内保持着较为领先的行业地位。 公司依托于国家和地方的产业创新战略,先后成为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疾病 动物模型研发基地、上海市模式动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模式生物技术专业服务平台、上海市比 较医学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小巨人企业”和“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被认定为“上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及“浦东新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入驻单位”。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研发、生产、销售及定制化服务的生物科技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 研发积累,目前已在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构建技术和策略方面掌握了四大核心技术,包括“基于CRISPR/Cas系 统的基因编辑技术”“ES细胞打靶技术”“基因表达调控技术”“辅助生殖技术”,公司基于该等技术开展 主营业务。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多学科的专业人才队伍 公司董事长、核心技术人员费俭于1999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于2006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A类)。作为公司研发方向的主要负责人,费俭主导和参与了公司各核心技术的立项和项目实施。公司其 他核心技术人员均具备丰富的动物模型研发或动物模型技术相关经验,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推动公司的研发开 展,为公司研发效率及技术先进性提供保障。 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研发包含模型构建、种群扩繁、表型分析等流程,仅模型构建就包含策略设计、载 体构建、小鼠胚胎干细胞转染、受精卵和胚胎的显微注射、基因型鉴定、模型繁育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又 分别由多道工序组合而成。公司拥有一支高学历、多学科的研发队伍来保证研发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中以博 士、硕士学历人员为主的研发部门经理、平台主管,负责整体方案的设计、重大疑难问题攻关、制定具体执 行方案;以硕士、本科学历为主研发小组,负责领域将技术方案细化后推进实施;具备丰富的实验操作经验 的组员负责各研发具体技术性工序的实践、实施。报告期内,公司吸收及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 才,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116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15.43%;本科及以上学历101人,占研发人员的比 例为87.07%;其中,硕士及博士59人,占研发人员的比例为50.86%。 同时,公司主要从事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及相关技术服务相关业务,具有所涉学科多、技术发展快、领域 新、模型品种增长迅速、科研应用场景多变的特点。对于客户而言,公司提供的产品有别于客户采购的多数 标准类别、标准规格、同质化的研发、生产用材(例如普通试剂耗材等),而具备专业性、定制性等特征。 公司销售团队规模较大、学历层次较高、成熟稳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专业、具有个性化的服务。报告期 内,公司高度重视海外市场的渠道建设,初步建立了一支十余人的海外BD团队,产品及服务涉足约二十个国 家和地区。 2、四大核心技术 公司拥有4大核心技术,“基于CRISPR/Cas系统的基因编辑技术”(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ES细胞 打靶技术”(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公司对基因编辑通用工具的吸收与改进;“辅助生殖技术” 是公司对扩繁技术的运用及优化升级;“基因表达调控技术”为公司运用基因编辑通用工具制备模式生物, 调控模式生物基因表达水平的具体方法,该项技术的持续研发和不断丰富构成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 部分。同时公司还拥有DNA大片段组装系统开发技术、CHO细胞定点高表达系统开发技术、肿瘤免疫治疗靶标 筛选系统开发技术、DNA大片段定点插入系统开发技术、鼠源肿瘤移植模型资源库系统开发技术、人源化抗 体小鼠开发技术六项已研发或在研中的技术储备。该等技术利用基因打靶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及基因表达调 控技术等,对大鼠、小鼠等生命系统实现高效率的精准改造,进而可以提供适应不同需求的、高效的、具有 竞争力的模型产品和技术服务,以及快速的、大批量、标准统一的活体模型生产供应。 另外,公司顺应客户需求,基于该等技术制备的丰富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开展药效评价服务用于创新 药临床前研究。公司选择特定的基因修饰动物,辅助药物或手术等其他造模手段得到疾病动物模型,覆盖了 大部分人类重大疾病的药效评价方法,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体外到动物体内的众多疾病模型系统,全面 评价各类创新药IND申报所需的临床前模式生物相关的药理药效评价。公司建立了多种肿瘤药效评价模型, 包括异种肿瘤移植模型、原位肿瘤移植模型、同种肿瘤移植模型、转基因小鼠肿瘤模型、人源免疫重建肿瘤 移植模型以及采用多种药物或治疗联合评价技术,可对合成致死、靶向小分子、PROTAC、单抗及双特异抗体 等大分子药物、ADC药物、核酸类药物、细胞治疗等抗肿瘤新药提供全面系统的模式生物药理药效评价。在 非肿瘤药物药效评价方面,拥有包括神经精神系统、心血管及代谢系统、炎症和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及其他 疾病系统等多种非肿瘤靶点新药研究评价的啮齿类动物模型,可对各类靶点的小分子及大分子、核酸、细胞 治疗等各类创新药、各种给药途径的受试物进行全面的模式生物相关的药理药效评价。基于此,公司承担了 十多项与动物模型开发相关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其他重大科研项目,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28项授权 发明专利。 3、成熟的研发体系 公司深耕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市场多年,逐步建立完善了小鼠、大鼠、线虫的基因修饰模型研发体系,实 现了从基因信息分析到模型构建的一站式研发模式,利用多层次的模式生物体系建立了系统的基因功能体外 分析、动物模型研发、体内表型分析和动物药效评价的人类基因功能研究和新药发现的科研服务能力。 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模型品系资源储备,现已有自主研发的标准化模型12000余种,人源化药物靶点模型 众多。根据公开可查询信息,对于免疫检查点靶点人源化小鼠模型,海外JAX、Taconic等尚无此类模型供应 ,国内少量企业存在同类产品的研发及销售。另外,根据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询中心的查询结果,公 司的KDR、TNFR2、CD147、PD-1、PD-L1、CTLA4等8个免疫检查点人源化小鼠模型具有新颖性,国内外公开文 献中未见与该项目技术特点完全相同的技术公开,综合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抗肿瘤药物研发领域具有 良好的应用前景。 同时,公司建立了SmartEddi智能化基因修饰方案设计系统,针对定制项目方案设计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环节,利用强大的基因组数据挖掘功能,根据基因结构、修饰方式以及模型构建策略,采用精准算法对客户 定制化要求深入分析,即时出具基因修饰产品的设计方案,使客户随时随地快速查询所需信息,同时使有关 的设计人员掌握项目分析情况,减轻分析方案的工作压力,大大提高项目执行效率。 4、大型SPF屏障设施的运维能力 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产品质量对于科学实验研究而言至关重要,产品质量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物设施 管理。公司高度重视模型产品质量,通过引进四级过滤系统、全新风模式以及生物安全型IVC笼具,不断优 化动物设施;通过完善技术员、区域主管、设施主管、兽医巡视体系,从严供应商审核、新进动物检疫、繁 殖群检测等环节,保证了SPF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上述措施,公司动物设施已获得国际实验动物评 估委员会的认可,取得国际AAALAC认证。此外,公司建立了设施先进的“小鼠医院”,通过配备性能先进的 血液生化检测仪、代谢笼、小鼠活体成像、小鼠CT、流式细胞仪等仪器设备,能够对小鼠进行血常规、血液 生化指标、代谢指标、行为指标等各项检测,便于客户获得实验样品的及时检测和小鼠表型的及时分析。截 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覆盖华东区域的上海生产研发基地、覆盖华南区域的广东中山基地与覆盖华北区域的 北京北辰路基地,共计约14万个笼位。 5、高质量高粘性客户群体 公司秉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理念,持续为市场提供质量稳定、种类丰富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产品和技 术服务,积累了一批优质客户资源,并与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 京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等著名科所院校,瑞金医院、仁济医院、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等知名医院,百济神州 、信达生物、石药集团、恒瑞医药、中美冠科、康龙化成、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等知名的创新药企、老牌的 制药企业及CXO公司均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报告期内,公司为超700家科研客户、超500家工业客户提供动 物模型产品及服务。 从早期定制化模型业务阶段建立起的合作关系中,公司深刻理解生命科学领域中科研客户的潜在需求, 并随着标准化模型资源库的丰富,与科研客户的合作关系不断加深,同时基于对多种药效评价模型的研发布 局,吸引了多家生物医药领域的工业客户,独特的业务发展模式增加了公司客户粘性,使得公司客户资源优 势日益明显。 随着公司将业务链条延伸至临床前药理药效评价服务等领域,前期培养的工业客户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 ,越来越多的客户与公司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公司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研发能力,增强了客户服务满意度 ,稳定优质的客户群体为公司未来业务的持续增长提供了保障。 四、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4年上半年,受医药行业投融资热度、市场需求变化,同业竞争的影响,加之去年上半年因部分项目 延迟结题收入基数较高,导致公司收入同比略有下滑;公司聚焦生命科学前沿,持续扩充小鼠模型品系库, 强化服务质量,提升对客户服务意识,标准化模型业务和药效评价及表型分析业务订单量同比有所增长,为 下半年业绩提供了保障。公司秉承“编辑基因,解码生命”的经营理念砥砺前行,利用信息化提升公司内控 管理,强化各项提质增效措施的执行,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7685.13万元,同比下降2.1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约为-914.36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2061.61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科研创新 实验动物模型作为重要的科技支撑条件,在引领和支撑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医药产业发 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报告期内,公司打造了一条供应稳定、来源安全可靠且成本可控的实验动 物模型供应链,以保障客户试验的及时高效开展;为鼓励员工创新精神,新设了发明专利奖、论文奖、项目 奖等科研激励,得到了积极响应,为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研发构建了约两 万种模型,自主研发标准化模型12000余种,为客户提供了7800余种的定制化模型。 标准化模型方面,公司基于不同的应用方向,针对备受瞩目的ADC药物开发,新推出了CD22、B7H3等靶 点人源化小鼠模型10余种;针对热度持续上升的双抗、多抗药物开发,新推出了hCD3EDG/hCD47、hCD3EDG/h CD28/hCD38等双、多靶点人源化小鼠10余种;针对小核酸药物的开发,新推出了CIDEB、KLKB1等靶点人源化 小鼠模型10余种;在细胞治疗研究领域,基于公司的重度免疫缺陷小鼠模型M-NSG,推出了M-NSG-hIL6/hIL6 R、M-NSG-hTHPO等新型重度免疫缺陷小鼠模型,进一步增加可评价的人类免疫细胞种类。针对不同的疾病领 域,在肿瘤治疗方向,继续丰富同种移植模型和CDX模型50余种;在免疫性疾病治疗方向,推出了IL17A、CF B、APRIL等药物靶点人源化模型;在代谢疾病治疗方向,推出了LPA、CB1、MC4R等药物靶点人源化模型;在 罕见病治疗方向,推出了戈谢病、IgG4相关性疾病等动物模型。 模型定制方面,公司针对非致死基因敲除和点突变Crispr/Cas定制项目,推出3个月交付F0纯合子的技 术更新,相较于之前6个月的流程,能减少繁育代次,快速扩繁,提高了科研客户的研究效率。 模型验证方面,首先,研发团队针对市场研发火热的多靶点抗体药物、ADC药物、小核酸药物、细胞治 疗等方向,对相应靶点人源化小鼠进行验证,共完成了INHBE、FCRN、DLL3、GCGR、IL-5R等重要靶点约100 个人源化品系的验证数据;其次,针对靶向蛋白质降解(TPD)技术,对hCRBN小鼠模型并进行深入验证,满足 相关小分子药物体内药效筛选及毒性评价需求;同时,针对迅速扩张的自身免疫疾病市场,及不断升温的罕 见病研究热点,完善相应小鼠模型的表达及表型数据,包括关节炎、炎症性肠病(IBD)、高苯丙氨酸血症(HP A)等小鼠模型。 (二)开拓重点市场 报告期末,公司共有九个生产研发基地,总产能约为14万笼位,分布在上海、广东、北京,并在美国设 有子公司。公司围绕模式生物搭建从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构建到表型分析及药理药效评价的一站式服务体系, 公司长期保持与知名科研客户和工业客户的稳定合作,科研客户与工业客户收入占比约为6:4。报告期内, 公司参加了国际生物药大会暨展览会、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IBIEXPO生物创新药产业大会等30多场科研及 行业展会,通过品牌宣传拓展了获客渠道。与此同时,公司还注重新媒体运营,利用网络渠道进行知识分享 ,举办了《遇见科学家》《南模讲坛》等系列公开课,通过学术交流平台普及公司产品,维护老客户,孵育 新客户。 报告期内,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约为14%,增速较高。得益于公司高度重视海外市场的渠道建设,初 步建立了一支十余人的海外BD团队,产品及服务涉足美国、德国等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在AACR、AAI等国 际会议上展示多篇海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认可度;积极参加数十场生物医药各领域国际专业会议,了解 前沿方向;增加海外的代理商合作,扩大客户覆盖面;并与其他知名CXO公司达成紧密合作,共同开展研讨 会等市场开拓活动,逐步增强公司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