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268 华特气体 更新日期:2025-04-16◇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以特种气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核心,辅以普通工业气体和相关气体设备与工程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特种气体(行业) 9.31亿 66.76 3.44亿 77.27 36.92
普通工业气体(行业) 2.43亿 17.45 4018.82万 9.03 16.51
设备及工程(行业) 1.74亿 12.45 2486.58万 5.59 14.32
其他业务(行业) 4665.94万 3.34 3607.20万 8.11 77.31
─────────────────────────────────────────────────
光刻及其他混合气体(产品) 2.76亿 19.79 1.07亿 24.09 38.83
氟碳类(产品) 2.46亿 17.61 7176.19万 16.13 29.21
普通工业气体(产品) 2.43亿 17.45 4018.82万 9.03 16.51
其他(产品) 1.79亿 12.84 9030.32万 20.29 50.43
焊接绝热气瓶及其他附属设备(产品) 1.43亿 10.27 2158.10万 4.85 15.07
氢化物(产品) 1.26亿 9.01 3212.45万 7.22 25.56
碳氧化合物(产品) 1.01亿 7.25 5530.80万 12.43 54.69
氮氧化合物(产品) 8070.52万 5.79 2652.35万 5.96 32.86
─────────────────────────────────────────────────
华南(地区) 5.19亿 37.18 1.48亿 33.20 28.48
华东(地区) 3.29亿 23.61 1.18亿 26.51 35.82
境外(地区) 3.03亿 21.69 7382.95万 16.59 24.40
华中(地区) 1.25亿 8.95 4058.54万 9.12 32.49
其他业务(地区) 4665.94万 3.34 3607.20万 8.11 77.31
华北(地区) 4522.11万 3.24 2214.31万 4.98 48.97
西南(地区) 1714.10万 1.23 482.58万 1.08 28.15
西北(地区) 713.01万 0.51 101.51万 0.23 14.24
东北(地区) 340.35万 0.24 80.70万 0.18 23.71
─────────────────────────────────────────────────
直销(销售模式) 10.37亿 74.33 3.50亿 78.55 33.71
经销(销售模式) 3.11亿 22.33 5938.50万 13.35 19.06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4665.94万 3.34 3607.20万 8.11 77.3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半导体(行业) 3.54亿 49.25 1.30亿 57.40 36.85
其他(行业) 3.09亿 43.07 7758.38万 34.17 25.09
食品及医疗大健康(行业) 5514.66万 7.68 1912.95万 8.43 34.69
─────────────────────────────────────────────────
华南(地区) 2.99亿 41.59 8665.85万 38.17 29.02
境外(地区) 1.58亿 22.00 3677.54万 16.20 23.28
华东(地区) 1.46亿 20.37 5230.46万 23.04 35.76
华中(地区) 5398.36万 7.52 2009.08万 8.85 37.22
其他业务(地区) 2634.04万 3.67 2047.63万 9.02 77.74
华北(地区) 1927.39万 2.68 810.19万 3.57 42.04
西南(地区) 992.47万 1.38 178.34万 0.79 17.97
西北(地区) 389.25万 0.54 63.95万 0.28 16.43
东北(地区) 173.16万 0.24 19.35万 0.09 11.18
─────────────────────────────────────────────────
特种气体(业务) 4.64亿 64.58 1.73亿 76.13 37.27
普通工业气体(业务) 1.29亿 17.99 2105.30万 9.27 16.30
设备及工程(业务) 9874.87万 13.75 1266.96万 5.58 12.83
其他业务(业务) 2634.04万 3.67 2047.63万 9.02 77.74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特种气体(行业) 10.23亿 68.16 3.70亿 80.70 36.21
普通工业气体(行业) 2.27亿 15.13 3186.08万 6.94 14.04
设备及工程(行业) 2.01亿 13.40 1985.42万 4.33 9.88
其他业务(行业) 4967.19万 3.31 3684.33万 8.03 74.17
─────────────────────────────────────────────────
光刻及其他混合气体(产品) 2.53亿 16.86 1.05亿 22.82 41.40
氢化物(产品) 2.43亿 16.22 5882.52万 12.82 24.17
普通工业气体(产品) 2.27亿 15.13 3186.08万 6.94 14.04
氟碳类(产品) 2.14亿 14.25 6460.45万 14.08 30.21
其他(产品) 2.12亿 14.10 9352.63万 20.38 44.20
焊接绝热气瓶及其附属设备(产品) 1.45亿 9.67 1360.87万 2.97 9.38
氮氧化合物(产品) 1.07亿 7.13 3704.02万 8.07 34.62
碳氧化合物(产品) 9942.62万 6.63 5471.71万 11.92 55.03
─────────────────────────────────────────────────
华南(地区) 4.24亿 28.23 1.03亿 22.34 24.20
境外合计(地区) 3.76亿 25.05 1.01亿 22.05 26.92
华东(地区) 3.67亿 24.45 1.25亿 27.31 34.16
华中(地区) 1.43亿 9.50 4952.20万 10.79 34.73
华北(地区) 7707.53万 5.14 3340.34万 7.28 43.34
其他业务(地区) 4967.19万 3.31 3684.33万 8.03 74.17
西南(地区) 3897.26万 2.60 750.02万 1.63 19.24
西北(地区) 2197.31万 1.46 258.64万 0.56 11.77
东北(地区) 387.69万 0.26 2.54万 0.01 0.65
─────────────────────────────────────────────────
直销(销售模式) 10.23亿 68.20 3.41亿 74.41 33.37
分销(销售模式) 4.27亿 28.49 8057.39万 17.56 18.85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4967.19万 3.31 3684.33万 8.03 74.17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特种气体(行业) 13.22亿 73.33 4.08亿 84.27 30.89
设备及工程(行业) 2.34亿 12.96 2939.03万 6.06 12.58
普通工业气体(行业) 2.20亿 12.21 2735.24万 5.64 12.42
其他(补充)(行业) 2700.39万 1.50 1949.34万 4.02 72.19
─────────────────────────────────────────────────
光刻及其他混合气体(产品) 5.98亿 33.18 1.72亿 35.53 28.79
普通工业气体(产品) 2.20亿 12.21 2735.24万 5.64 12.42
氢化物(产品) 2.17亿 12.02 4834.06万 9.97 22.30
焊接绝热气瓶及其他附属设备(产品) 2.05亿 11.38 2842.71万 5.86 13.86
氟碳类(产品) 1.94亿 10.77 6012.18万 12.40 30.95
其他(产品) 1.28亿 7.10 4118.93万 8.50 32.19
碳氧化合物(产品) 1.11亿 6.13 5948.83万 12.27 53.81
氮氧化合物(产品) 1.03亿 5.71 2807.25万 5.79 27.26
其他(补充)(产品) 2700.39万 1.50 1949.34万 4.02 72.19
─────────────────────────────────────────────────
境外合计(地区) 4.48亿 24.83 8650.58万 18.59 19.32
华东(地区) 4.20亿 23.32 1.43亿 30.70 33.97
华南(地区) 4.19亿 23.26 1.05亿 22.56 25.01
华中(地区) 3.14亿 17.41 7497.72万 16.12 23.88
华北(地区) 1.13亿 6.24 4147.86万 8.92 36.86
西南(地区) 4448.67万 2.47 1295.86万 2.79 29.13
其他(补充)(地区) 2700.39万 1.50 1949.34万 --- 72.19
西北(地区) 1428.04万 0.79 86.73万 0.19 6.07
东北(地区) 332.76万 0.18 66.37万 0.14 19.94
─────────────────────────────────────────────────
直销(销售模式) 12.31亿 68.25 3.60亿 74.27 29.25
经销(销售模式) 5.46亿 30.25 1.05亿 21.71 19.29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2700.39万 1.50 1949.34万 4.02 72.19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9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0.7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12606.11│ 9.04│
│客户2 │ 7519.53│ 5.39│
│客户3 │ 3185.09│ 2.28│
│客户4 │ 2862.39│ 2.05│
│客户5 │ 2800.63│ 2.01│
│合计 │ 28973.75│ 20.7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3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6.0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9064.65│ 10.24│
│供应商2 │ 4361.40│ 4.93│
│供应商3 │ 4317.17│ 4.88│
│供应商4 │ 3288.72│ 3.71│
│供应商5 │ 2017.94│ 2.28│
│合计 │ 23049.88│ 26.0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公司概况和业务概述
华特气体是一家专注于特种气体国产化,聚焦主营业务发展的公司;长期以来,公司坚持自主可控、创
新发展,是率先打破极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面板、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尖端领域气体材料进口制
约的气体厂商。公司主营业务以特种气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核心,辅以普通工业气体和相关气体设备与
工程业务,提供气体一站式综合应用解决方案。
公司掌握了特种气体从生产、存储、检测到应用服务全流程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气体合成、纯化、混
配、气瓶处理、分析检测以及供气系统的设计、安装、日常维护等环节。公司精益求精,在原有核心技术基
础上不断深入研究,持续提升各节点技术水平,追求更高的纯度、更低的杂质含量、更稳定的质量、更高的
检测精度。公司经过多年行业沉淀在高端市场领域形成了突破,积累了中芯国际、华润微电子、长江存储、
韩国三星、新加坡美光、UMC、台积电等众多优质客户,尤其在集成电路领域,对国内8-12寸芯片厂商的覆
盖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二)市场环境与行业状况
近年来,全球半导体行业处于周期性调整阶段。虽然面临宏观经济挑战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影响,但
是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根据世界集成电路协会(WICA)发布的《2024年全球半导
体市场回顾与2025年展望报告》,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6351亿美元,同比增长19.8%。随着生成
式人工智能的兴起,智能便捷的应用迅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全球各大科技厂商纷纷入局,推出多种大模
型产品。这些大模型具有参数数量大、训练数据量大、模型复杂度高等特点,对计算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强。
高性能计算能力、大量存储空间和快速信息传输成为大模型训练和运行的核心要素,从而推动了高性能半导
体产品的需求增长。同时,存储器价格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从低位逐渐回升,销量也开始释放。
电子特种气体作为芯片制造的第二大核心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芯片制造的各个工艺环节。气体材
料的选择不仅关乎工艺和成本,其纯度、洁净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半导体生产的良率、安全、效率和环保等
多个方面,对半导体产业具有深远影响。据相关数据统计,2024年中国电子特种气体市场规模已增长至280
亿元,其中集成电路领域是电子特种气体的最大应用市场。
展望2025年,WICA预计全球半导体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随着创新架构和数据处理方式的推动,大
模型将进入下一阶段,数据处理新范式的优势将逐渐凸显,持续推动算力和存力的布局。下游应用领域如AI
PC(人工智能个人电脑)、AI手机、AI耳机等新兴产品将迎来大规模应用,成为半导体市场新的增长点。预
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189亿美元,同比增长13.2%。
此外,TECHCET的数据显示,2025年半导体制造材料市场预计将同比增长近8%。由于人工智能(AI)半
导体的需求持续推动晶圆消耗,整体半导体材料市场在2023年至2028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
5.6%,并在2028年突破840亿美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逐步释放,半导体行业有望在未来几
年继续保持稳健增长,从而带动电子特种气体的需求增长。
(三)公司经营状况分析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9500.81万元,同比下降7.0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478.
03万元,同比上升7.9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444.94万元,同比上升8.5
8%;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330113.82万元,较报告期初增长4.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94987.1
9万元,较报告期初增长6.85%。
报告期内,在政策变动与市场环境的双重影响下,公司业绩面临挑战。一方面,部分产品的原材料价格
持续攀升,另一方面,部分产品所处市场的价格竞争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公司积极对销售策略进行相应
调整,同时,推进海外销售模式转型,降低对中间商的依赖程度。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充分
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优化业务模式、升级生产线、开展技术改造等,有效提升了
产能以及高附加值产品的自主可控能力。通过这些努力,公司成功优化了毛利水平,增强了成本竞争力,最
终实现了利润增长,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同时,报告期内由于计提可转债利息费用,公司利润
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综上,公司在逆境中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应变能力,公司紧紧围绕市场布局、技术研发、安全生产、提
质增效等方面,不断夯实自身产品竞争力,提升市场份额,确保产品供应稳定,增强整体盈利能力,重点开
展如下工作:
1、深化市场布局,优化销售策略
(1)深挖细分市场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针对集成电路、第三代半导体、光掩模、MEMS等细分市场,强化定制化服务能力,以“
小批量、高价值”产品弥补传统领域需求缺口。在第三代功率器件半导体方面,公司产品满足碳化硅(SiC
)与氮化镓(GaN)等第三代半导体的生产需求。公司产品也已进入到全国最大的氮化镓生产厂商和碳化硅
生产厂商供应链。
(2)内外并进拓渠道
在政策变动与市场环境的双重影响下,公司主动调整销售策略。在国内市场,公司通过细分市场,针对
不同客户群体设计个性化方案,提升客户满意度。通过降低市场价格竞争日益激烈的部分产品销售比例,不
断强化自产可控产品的竞争力,进而提升盈利能力。
在国际市场,公司推进海外销售模式转型,推进欧洲、日韩、东南亚等终端客户开发,降低对中间商的
依赖程度,直接与终端客户进行交易,提升利润空间。报告期内,海外销售模式转型初见成效,公司产品通
过4家新加坡半导体厂的认证并实现订单,实现海外直销突破,进一步夯实国内气体公司在海外头部客户群
直供的领先优势,提升公司海外品牌竞争力。
(3)战略布局纵深发展
横向布局:①立足原有海外客户,强化国际化布局,从电子特种气体客户和零售客户两个维度强化海外
布局,近年来,公司设立泰国公司,发展现场制气业务至延伸发展瓶装特气业务;公司收购新加坡AIG之后
,公司在新加坡拥有了仓储、物流和技术服务能力,由中间商销售逐渐转为终端客户直接销售;设立马来西
亚公司,为海外建设生产工厂进行资源储备,实现东南亚区域内互通互联;②加快南通、江西等生产基地建
设,进一步丰富公司的大市场容量品类产品储备,实现更多产品的成果转化,增强在现有客户处的议价能力
和竞争力,还能够吸引更多潜在客户,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纵向延伸:①近年来,针对公司特种气体业务产业链较短的问题,公司持续延伸部分产品产业链,以提
升和完善供应链能力。公司的锗烷产品已实现产业化,进一步增加在韩国最大存储器企业、韩国SK海力士,
德国英飞凌等半导体制造企业的销量;公司全产业链新产品-乙硅烷,历经严格的质量检测,现初显成效,
已积极送样给客户认证。同时,稳步推进其他若干款新产品研发和试产工作。以上成果标志公司继续推进全
产业链布局,展现出较强的研发实力与生产能力;②先进材料的研究及开发方面,公司积极投身技术引进与
产品开发,通过深化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与交流,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强有
力的支撑。公司部分硅基前驱体产品已实现研发突破,公司先进制程应用的特种气体品类持续增加。
2、深化生产管理,夯实技术创新成果
(1)优化升级提效能
公司在生产管理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生产标准化,提升生产效率。公司通过优化产线、技术改造和升级
生产线等措施,有效提升了产能和高附加值产品的自主可控能力。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进PMC管理,完善
生产调度管理平台,提升产品生产监控与管理水平,运营效率得以优化。
(2)研发驱动拓市场
公司专注特种气体研发,坚持国产化替代路径。公司恪守“持续创新,追求卓越”的研发宗旨,将特种
气体的研发作为核心驱动力,加大形成“生产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的产品研发能力的构建,全力优
化电子特种气体产品线,助力国产化进程的加速,同时加强与产学研各界的合作,以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水
平和市场竞争力为己任。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气体产品的技术升级。报告期内,公司部分研发产品
已实现量产,部分产品小试取得初步成效,加紧实现新型氟碳气体、硅基前驱体等项目的生产,全面推进市
场导入工作。
3、体系完善保质量,筑牢防线保稳定
(1)筑牢质量生命线
公司始终将质量视为生命线,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成品检验、运输
、仓储、客户端等全环节质量控制。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了客户严格的审厂工作,全面强化了质量培训与宣
导,提升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同时,公司荣获“2024年佛山市南海区政府质量奖”,标志着公司在质量、
创新、品牌和效益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具备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2)严守安全红线
公司持续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落实全员安全主体责任,强化主要负责人安全责任。公司通过加强员工
安全意识培训、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和日常安全隐患排查,有效筑牢了安全生产防线。报告期内,公司对安全
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并形成治理负面清单改善计划,完成安全生产检查覆盖率100%。报告期内,公司荣获“20
23年度全国气体标准化先进单位”等荣誉,体现了公司在气体标准化领域的技术实力和行业影响力,推动了
行业的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
4、强化风险意识,筑牢发展根基
(1)强化风控防线
公司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以强化各级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并实施风险管理,确保公司持续健康运行。公司
通过不断梳理业务流程、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优化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内部监督等措施定期开展内部控
制自我评价,深度践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2)育才引智赋能
秉持“以人为本、内培外引”的理念,公司致力于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核心动
力。公司推出了“青蓝工程计划”和“黄埔研修班”,专注于培养储备内部中高层管理岗位的人才。在强化
内部人才培养的同时,公司积极从专业机构和专业领域引入具有先进理念和丰富经验的专业人才,及时掌握
行业最新动态,为现有团队带来新的视角和思路,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人才竞争力。
5、贯彻ESG理念,践行社会责任
公司始终锚定长远发展目标,致力于推动特种气体产业蓬勃发展,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贡献智慧与力量,携手各方共创美好未来。公司坚定走“绿色先行,持续发展”之路,严格遵守环保法规,
健全ESG管理架构,落实相关管理职责,并持续加大环保设施投入。收购引进先进环保技术和设备,实施节
能减排、节约用水等措施,实现生产过程绿色化转型和污染排放精准管控。公司倡导绿色办公理念,鼓励员
工参与环保活动,共同守护生态环境。报告期内,公司荣获“2024年度上市公司最佳ESG实践奖”、“TOP20
大湾区上市公司-公司治理”、“TOP20大湾区上市公司-绿色治理”和“年度卓越ESG示范性企业”等多项荣
誉。
6、法规治企守根本,多维互动促透明
公司始终将规范治理作为立企之本,秉持“治理有序、企业稳固”的原则,持续优化治理体系。公司严
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确保公司经营信息的公开透
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以规范的运营管理和负责任的沟通机制,不断提升公司资本市场公信力和社会美誉
度。报告期内,公司各项披露文件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便于投资者及时了解公司重要信息
,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公司通过投资者热线电话、上证e互动平台、现场调研、线上交流会、机构
策略会、业绩说明会等方式与投资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促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公司在官网(www.huateg
as.com)设立了“投资者关系”栏目,便于投资者获取相关信息,以邮件、电话会议、现场调研和上证e互
动等多种形式,积极回复投资者关切问题。报告期内,公司投资者交流185次,覆盖人次超千人,通过上证e
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关切问题40个,回复率100%。
7、党建引领促发展,锻造培育“先锋队”
公司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引领,2007年6月设立了党组织。公司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政治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将“两个确立”“两个维护”贯穿于各项工作中
。党支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融合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通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
锋模范作用,有力推动了公司各项事业的发展。通过加强党建工作,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显
著提升,形成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干部队伍。公司党员队伍中,有正高级职
称2人,高级职称5人,他们在工作中勇于担当、积极奉献,成为推动单位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主营业务基本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以特种气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核心,辅以普通工业气体、气体设备与工程
业务,打造一站式服务能力,能够面向全球市场提供气体应用综合解决方案。
(二)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1)采购内容
公司主要采购气体原料、初级包装容器和气体设备相关配件。气体原料供应商包括基础化学原料企业、
空分企业、大型金属/钢铁冶炼企业、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粗产品的气体公司等;初级包装容器供应商为生
产钢瓶、储槽、储罐等的企业;气体设备相关配件供应商为生产钢板、铝材、五金、阀门等产品的企业。
(2)供应商选择
公司广泛调研全国及全球相关原料的供应商情况,经比对筛选,初步确定供应商,再对其经营资质、生
产能力、质量及稳定性、服务能力、价格等多方面进行评估,评估通过后经样品检测合格方可纳入供应商名
录,建立采购合作关系。建立正式合作关系后,公司仍将围绕交期、价格、品质、服务四方面对供应商进行
定期考核。通过严格、合理的供应商管理,公司保证了采购货源、质量的稳定以及采购价格合理。
(3)采购方式
对于气体原料,公司一般与主要供应商签订年度或长期框架协议,提前对产品规格、价格、品质等要素
进行约定。实际需求时根据具体生产要求提前1-3天通知供应商备货,经供应商确认货源充足后以订单实施
采购,在订单中再对具体采购数量、交货地点、交货时间等进行明确约定。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销售合同或订单制定生产计划和组织生产,并结合销售合
同、过往销售状况及对销售订单的合理预测,确定合理库存量。
在生产过程方面,由于特种气体的精细化特点,针对不同的客户在杂质参数、颗粒物含量、包装规格等
方面的不同要求,生产工序存在一定程度的定制化特点。
3、销售模式
公司的销售以直销为主,按客户类型可分为终端客户和国际大型气体公司。
终端客户主要包括: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润微电子、士兰微、英诺赛科、HW、HS、合肥晶合、福建
晋华、华虹半导体、芯恩(青岛)、和舰芯片制造(苏州)、华星光电、爱旭股份、润阳新能源、仕佳光子
、英特尔(Intel,美国)、美光科技(Micron,美国/新加坡)、德州仪器(TI,美国)、格芯(GlobalFo
undries,美国)、台积电(TSMC,SSMC,中国台湾/新加坡)、联电(UMC,新加坡)、三星(SAMSUNG,韩国
)、SK海力士(SKHynix,韩国)、英飞凌(Infineon,德国)、铠侠(KOXIA,日本)等。
国际大型气体公司主要为法液空、林德集团、日本酸素控股、日本大金工业集团等国际巨头,也包括部
分国际终端客户指定的贸易商。
公司建立了“境内+境外”的全球销售网络。境内业务方面,公司主要通过自身销售团队、品牌影响力
、客户推荐等方式进行市场开拓,境内业务包含气体销售、气体设备和管道工程;境外业务方面:(1)海
外公司直接销售,公司收购新加坡AIG之后,公司在新加坡拥有了仓储、物流和技术服务能力,海外终端客
户突破且逐渐转为由公司直接销售,海外直销比例不断提升;(2)部分产品交于国外客户指定的国际专业
气体公司,由后者交付最终客户;(3)部分产品销售给国际大型气体公司,由后者销往最终国外客户。国
外市场开拓主要通过展会、网络宣传、客户介绍、子公司亚太气体建立境外客户的销售渠道等方式进行,境
外业务多为特种气体的销售,公司海外销售比例及客户层次在国内气体公司中居于前列。
销售定价方面,公司综合考虑成本、市场竞争格局及客户的用气规模、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