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精进电动(688280)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88280 精进电动 更新日期:2024-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电驱动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能源汽车行业(主营业务收入) 8.41亿 97.07 -5620.42万 140.80 -6.68 (行业) 其他业务(行业) 2534.00万 2.93 1628.69万 -40.80 64.27 ───────────────────────────────────────────────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乘用车电 4.00亿 46.15 -1.05亿 262.99 -26.26 驱动系统(产品)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商用车电 3.86亿 44.59 4098.62万 -102.68 10.61 驱动系统(产品) 技术开发与服务(产品) 5490.73万 6.34 778.68万 -19.51 14.18 其他业务(产品) 2534.00万 2.93 1628.69万 -40.80 64.27 ─────────────────────────────────────────────── 境内(地区) 4.32亿 49.89 -5583.42万 139.87 -12.92 境外(地区) 4.09亿 47.18 -37.00万 0.93 -0.09 其他业务(地区) 2534.00万 2.93 1628.69万 -40.80 64.27 ─────────────────────────────────────────────── 直销(销售模式) 8.41亿 97.07 -5620.42万 140.80 -6.68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2534.00万 2.93 1628.69万 -40.80 64.27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产品) 3.78亿 96.91 --- --- --- 技术开发及服务(产品) 683.23万 1.75 --- --- --- 其他(补充)(产品) 522.66万 1.34 --- --- --- ─────────────────────────────────────────────── 境外(地区) 2.00亿 51.16 --- --- --- 境内(地区) 1.85亿 47.50 --- --- --- 其他(补充)(地区) 522.66万 1.34 --- --- ---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能源汽车行业(行业) 9.04亿 88.55 3800.30万 81.15 4.20 其他(补充)(行业) 1.17亿 11.45 882.77万 18.85 7.55 ───────────────────────────────────────────────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乘用车电 4.30亿 42.17 -200.15万 -4.27 -0.47 驱动系统(产品)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商用车电 3.76亿 36.81 -769.50万 -16.43 -2.05 驱动系统(产品) 其他(补充)(产品) 1.17亿 11.45 882.77万 18.85 7.55 技术开发与服务(产品) 9760.15万 9.56 4769.95万 101.86 48.87 ─────────────────────────────────────────────── 境内(地区) 6.29亿 61.62 -3843.84万 -82.08 -6.11 境外(地区) 2.75亿 26.93 7644.14万 163.23 27.81 其他(补充)(地区) 1.17亿 11.45 882.77万 18.85 7.55 ─────────────────────────────────────────────── 直销(销售模式) 9.04亿 88.55 3800.30万 81.15 4.20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1.17亿 11.45 882.77万 18.85 7.55 ─────────────────────────────────────────────── 截止日期:2022-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产品) 3.25亿 73.55 --- --- --- 其他(补充)(产品) 8779.01万 19.87 --- --- --- 技术开发及服务(产品) 2903.31万 6.57 --- --- --- ─────────────────────────────────────────────── 境内(地区) 2.48亿 56.08 --- --- --- 境外(地区) 1.06亿 24.05 --- --- --- 其他(补充)(地区) 8779.01万 19.87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6.0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9.3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35038.51│ 40.45│ │客户二 │ 7593.93│ 8.77│ │客户三 │ 7259.50│ 8.38│ │客户四 │ 6761.17│ 7.81│ │客户五 │ 3419.76│ 3.95│ │合计 │ 60072.87│ 69.3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9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5.2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A │ 5419.67│ 4.24│ │供应商B │ 4822.91│ 3.77│ │供应商C │ 3550.39│ 2.78│ │供应商D │ 3219.03│ 2.52│ │供应商E │ 2515.01│ 1.97│ │合计 │ 19527.01│ 15.2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3-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由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支持消费者需求拉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走强。根 据中汽协数据统计,2023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3年新能 源汽车持续快速增长,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同比分别增长35.8%和 37.9%,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至31.6%,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且渗透率从5%到超过30%仅用了四年。20 23年世界新能源汽车走势较稳,2023年世界汽车销量8918万台,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428万台,占销量16%。 报告期内,在电驱动系统业务上,公司采取了以下战略,继续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优化产品结构、优化 生产运营结构,拓展电驱动系统到摩托和船用等新市场,公司持续研发投入,积极推进新产品线布局及发展 。具体而言,公司2023年经营情况主要如下: 1、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86623.91万元,同比去年同期减少15.13%。营业收入减少主要系报告期内整 车销售和剔除整车销售之外的主营业务营业收入减少所致。整车销售非公司主营业务,波动性较大。报告期 内,公司覆盖的主要市场-菏泽地区的整车,特别是客车,采购需求减少,导致公司这方面的收入减少。剔 除整车销售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即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和技术开发和服务收入为84089.91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96%。 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2.50%,其中乘用车电驱动系统下降7.1 3%,商用车电驱动系统上升2.80%。乘用车电驱动系统的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境内乘用车电驱动系统 营业收入下降。虽然境外乘用车电驱动系统营业收入上升,但是未能弥补境内收入的下降。国内乘用车电驱 动系统营业收入下降的原因主要系境内老项目终止和新项目投产的过程衔接不紧密,造成各别月份营业收入 低。商用车电驱动营业系统收入上升主要得益于海外客户需求的稳步增长。技术开发与服务营业收入减少是 因为报告期内公司涉及技术开发与服务收入的履约义务达到完成状态较少所致。报告期内公司一些主要技术 开发与服务项目仍在开发过程中,因而导致2023年度这部分收入减少。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694.11万元,比去年同期亏损增加48.56%;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1076.84万元,同比去年同期亏损增加35.14%,具体原因有以下几方 面: 首先,公司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收入减少负面影响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其次,公司2023年 新投产的几个乘用车项目仍然在逐渐放量过程中。报告期内,公司新投产3个乘用车项目,分别是一季度末 投产的北美的三合一电驱动系统项目和四季度投产的国内的两个乘用车电驱动系统项目。由于项目新近投产 ,各项相关费用,特别是制造费用增加。报告期内,这些项目的客户需求在逐渐放量阶段,因此新投产项目 还不具有规模效应,负面地影响了公司当期盈利能力。第三,报告期内,资产减值增加。主要系公司为进一 步提高产品性能,减低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对部分产品进行了升级换代,同时开始采取对菏泽和上海生产 基地的产线进行优化和整合的措施,这些工作导致部分资产产生了减值。第四,公司结合全资子公司精进余 姚和精进新能源余姚经营现状及业务发展计划,决定不再在余姚投资建设。公司正在与中意宁波生态园管理 委员会沟通沟通迁址和解除补充协议的相关事宜及善后安排。基于相关协议的约定,计提了预计退回扶持资 金及利息合计。 报告期内,公司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3175.59万元,同比2022年度改善27.04%,主要系20 22年公司支付赛米控案的赔偿,该赔偿款已经在2022年度内支付完毕,本报告期内不存在这类资金支出。 2、研发和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研发费用15004.90万元。公司围绕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的各大总成,多方向推进 研发项目,重点加大高度集成化的乘用车和商用车“多合一”电驱动系统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的 研发成果主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乘用车领域,公司的电驱动系统的研发持续取得突破,多个项目已经或正在全球市场走向量产。公司 为美欧客户开发的200kW纯电动多合一电驱系统在报告期顺利投产。该产品将为客户的纯电动汽车平台的一 系列整车产品供应电驱动系统,涉及的整车类型包括豪华SUV、高端轿车和物流车。公司为国内某大整车集 团开发了高功率、高转矩三合一系统。该三合一系统具有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控制器、高性能扁线电机、电 磁差速器锁等先进技术,是公司在高中端SUV、越野车电驱系统方面的代表性产品。为该客户同款车型,公 司还开发了一体化增程器总成,已完成样机和整车各项验证,进入产线调试阶段。该系统采用扁线,油水复 合冷却技术,有效提升额定功率;电机和发动机曲轴一体化设计有效地减少零部件,缩小体积,降低系统重 量,同时实施主动减振功能,获得极佳的NVH性能。以上产品已经进入产线调试阶段,将在2024年上半年投 产。2023年底,基于公司突出的技术优势,公司获得了某全球头部整车客户的欧洲市场三合一电驱动总成项 目的定点。公司将为该整车客户在欧洲的整车装配厂批量供应三合一电驱动总成,配套其纯电动乘用车平台 。该系统开发周期3年,预计正式批产时间为2027年。 在电机本体方面,公司的研发继续聚焦于大型整车集团客户的新产品。公司完成了两个国内乘用车整车 客户的电机样机开发、验证和量产准备工作,攻克了振动噪音,可靠性、量产工艺等难题,这两个产品在20 23年第四季度投产。 在传动核心技术方面,公司逐步把公司独创的直磁型双稳态电磁离合器应用到多种产品中,包括越野车 型和四驱车型节能的动力切分离合器、差速锁、变速器换档等。双稳态电磁离合器是公司多年在电磁离合技 术方面研发的最新成果,是公司在高中端电驱动总成和传动产品中的关键的差异化技术之一。它相对于传统 的单稳态电磁离合器,具有功能更加安全、响应速度更快,更节能的优点,去除了比如油泵,液压控制阀体 等多个繁琐的外围设备。双稳态电磁离合器成功应用于精进电动两档系列产品中,其换档表现良好,兼具AT ,DCT,AMT变速器换档的空间优势,响应优势和功能安全优势,是下一代两速及多速电驱动系统的换档机构的 优先选择。公司还在驻车系统技术方面进行了创新,通过设计创新,使驻车系统承载更高,驻车系统零件寿 命更长,系统安全性更加可靠。新研发的驻车系统安全等级可以达到ASILD级别,对于有高安全性能要求的 产品有重要意义。 在商用车领域,完成重型商用车高性能大直径扁线电机样机开发和交付,产品成为纯电和混动重卡领域 领先的高效率高输出系统。针对重卡集成式电动桥市场需求,研发高抗振扁线电机系列产品,将成为轻、中 、重卡电动桥的行业骨干产品。为满足商用车市场对电驱动系统降本和轻量化的需求,完成了一些有针对性 的二合一、三合一电驱系统的开发,其中2000-3500牛米的系统形成了量产能力,并向市场推广。 在控制器领域,除了配套精进电动的电驱动系统以外,单体控制器的研发和产业化也取得了很多进展。 为大众商用车集团开发的800V高压碳化硅控制器的研发进入冲刺阶段,确保尽快实现批量生产。为北美客户 电动重卡桥配套的800V碳化硅控制器,已完成了产品的开模设计,各方面技术指标处于北美市场领先水平, 已经在进行量产准备。针对商用车的标准版控制器,已完成了第三代高压控制器的优化升级开发,其功能和 性能更加强大,已开始小批量生产并搭载到客户整车开始运营。公司也致力于采用国产自主研发的多核MCU 芯片及国产碳化硅器件的控制器开发,已完成了开模版控制器的PV测试,已开始小批量生产,填补了国内空 白,解决芯片卡脖子问题。 在软件系统领域的软件功能安全开发方面,完成了国内一主机厂的功能安全流程认证和产品开发认证, 达成了重要的产品里程碑,实现控制器产品的重要安全性能提升。完成了北美客户的功能安全开发及交付。 在信息安全开发方面,已经初步具备信息安全软件自研能力,为后续的产品交付和获取新项目打下了较好的 基础。完成了国产芯片平台电机控制器软件开发及量产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新增软件著作权5项,境内已授权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 外观设计专利12项;境外已授权专利49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累计拥有软件著作权26项, 境内已授权发明专利49项、实用新型专利327项、外观设计专利123项;境外已授权专利140项。 3、业务合作和产品市场 公司业务聚焦产品技术领先,客户构成主要为行业内的头部企业,比如Stellantis集团、福特、中国一 汽、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奇瑞集团、吉利集团、小鹏汽车、比亚迪、福田集团、中通客车和东风集团。公 司在不断拓展国内业务的同时,利用领先的技术,突出的研发能力和国际化的研发和管理团队优势,以精进 北美为桥头堡,积极开拓海外业务,扩大北美基地的业务规模。公司除了与国外的Stellantis、TRATON集团 及其下属的MAN、斯堪尼亚、大众商用车、艾里逊,PlasticOminum(彼欧集团)等著名传统企业及一级零部 件供应商建立了紧密的业务关系外,也积极开发海外新能源汽车新势力客户,并且与这些客户开展了多项目 和多方面的合作业务,为未来公司海外业务的增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利用在电驱动领域积累的技术和know-how,开拓了电动摩托车和船用新能源电驱动 系统的市场。公司获得欧洲电动摩托车驱动系统量产定点,计划于2024年投产。公司与全球知名的美国水星 海事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新能源船用电驱动产品。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公司主营业务 精进电动是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国内领军企业之一,从事电驱动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已 对驱动电机、控制器、传动总成自主掌握核心技术和实现完整布局。精进电动为客户提供电驱动系统的整体 技术解决方案,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突出的系统级供应能力、领先的研发水平和高效的技术服务,赢得了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客户的信赖,是我国少数能够持续获得全球知名整车企业电驱动系统产品量产订 单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公司充分利用在电驱动领域积累的技术和know-how,也开拓了电动摩托车 和船用新能源电驱动系统的市场。公司坚持自主研发与持续创新,建立了国际化的研发团队和全球化的组织 架构,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正定、菏泽、余姚以及美国底特律设立了研发和生产基地。 2、公司主营产品 公司核心产品为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公司产品具有高度集成、高功率密度、高转矩密度、高可靠性 、高效率、低振动噪声水平的技术特点。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电 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汽车等主流技术路线均有成功量产项目的经验。 电驱动系统包括以下几大总成:驱动电机总成(将动力电池的电能转化为旋转的机械能,是输出动力的 来源)、控制器总成(基于功率半导体的硬件及软件设计,对驱动电机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控制,并持续丰 富其他控制功能)、传动总成(通过齿轮组降低输出转速提高输出扭矩,以保证电驱动系统持续运行在高效 区间)和与以上相关的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系统,在高温、高湿、振动的复杂工作环境下,基于 实时响应的软件算法,高频精确地控制电力电子元器件的功率输出特性,实现对驱动电机的控制,最终通过 精密机械零部件对外传输动力。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以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实际需求为导向,制定公司技术及产品中、长期研发 战略规划,并依托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两种模式开展研发工作。 (1)自主研发模式: 公司研发部门以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国际技术动态、客户需求为导向,采用差异化竞争的策略,依靠 具有丰富经验的国际化研发团队,研发新工艺、新技术,完成技术方案的验证,把研发成果快速产业化,取 得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和突破。此外,公司在美国组建了专业的研发团队,结合中国以及美国双方研发团队 的各自优势,共同研发用于公司产品的差异化相关技术,提升公司产品性能。同时公司制定了研发项目管理 制度,对研发项目的立项、审批、执行等流程进行了规定。 (2)合作研发模式 整车企业与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在新车型或新产品规划的初期就开始深度合作同步研发,是汽车行业的常 见模式。此等安排既可以共担风险又能够同步优化、提高效率。 公司的合作研发工作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预研项目,公司协助客户进行特定领域的技术论证或技术储备 ;二是量产项目,在达到量产阶段之前的产品设计、样品试制、实验验证与工装模具开发等服务。公司与客 户签订具体协议之后,公司根据客户要求的产品参数、技术指标、试验项目等具体情形,组织人员进行定制 化的技术开发与服务工作,并设置重要工作节点,接受客户的验收。 公司技术开发与服务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工装模具业务:主要包括整车企业客户新车型项目进 入量产之前的工装设计、模具开发等;(2)技术服务业务:主要包括整车企业客户新车型项目的同步开发 ;非整车企业的工装模具开发、产品预研、样机试制等;有明确需求订单的新车型项目的技术服务。 在与客户签订相关协议之后,公司根据客户要求的产品参数、技术指标,组织人员进行研发,具体包括 多个阶段,并设置质量门节点。每个节点进行阶段性评审,只有顺利通过质量门节点的阶段性评审,才能进 入下一个阶段。公司按照产品开发程序实施开发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并按照协议约定将样件送交相应整车企 业客户,后者将对公司提供的样件进行鉴定和验审,并对可能存在的缺陷提出解决方案,公司提供必要的技 术支持进行调整,待最终通过客户的验审环节后,确认前期技术开发与服务收入,进而双方另行签署量产协 议,开始形成产品订单。 2、采购模式 为保障公司产品质量和性能,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采购体系。潜在供应商经过公司内部评审之后,纳入潜 在供应商名录。公司技术相关部门进一步评估供应商小批量样件和进行现场的PPAP(ProductionPartApprov alProcess,生产件批准程序)核查,并基于核查情况要求供应商出具PSW(PartSubmissionWarrant,零件 提交保证书)。公司获得供应商出具的PSW之后,将供应商纳入合格供应商目录,具备批量供货资格。 采购需求部门提出采购申请并获得批准之后,采购部门在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基础之上,结合销售部 门的订单预测、生产部门的交付情况以及原材料实时库存信息,综合制定采购计划。采购部门在合格供应商 目录范围内组织必要的招标程序,并与最终确定的合格供应商就服务范围、产品参数、质量要求、账期约定 、保密条款等完成谈判并签署相关协议。供应商到货后,经过检验合格的,准予入库。在价格调整机制方面 ,采购部将定期与供应商进行谈判及价格调整,并对供应商提出规范性整改意见。 3、生产模式 公司的生产模式为按照客户订单组织生产,以销定产。产控物流部根据客户订单及交付时间、产能、设 备状况、生产线负荷状况、原材料供应状况等综合评审,安排生产计划,并将生产计划发送给生产部门。生 产部门根据生产进度发布生产制造令,按照生产制造令进行领料、组装、测试、包装、入库等,完成生产计 划。 4、销售模式 公司的销售模式为直销模式,与客户建立合作关系之后,将根据最终配套车型的生命周期以及后续车型 的开发进度,向客户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公司在销售中对部分客户存在寄售的情形,采用寄售模式的,公 司将产品运抵寄售仓,买方按需使用时通知公司确认货物领用,公司依据实际领用数量及相应的买方确认通 知确认产品销售收入。 公司采取主动市场营销、需求导向研发的销售策略。在与整车厂交流并获得其需求意向之后,及时反馈 并推动公司内部各相关部门进行方案讨论、技术答辩,得到客户的需求确认。后续经过商务谈判,样件制作 ,进一步签署框架协议或定点函。签订框架协议后,公司将进一步配合客户进行产品的研发、试制、检测等 ,在提供样件检测、小批量试制都得到客户认可之后,公司将正式进行批量生产,并依据合同规定与订单要 求,向客户提供产品和售后服务。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行业的发展阶段 2001年至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发展阶段如下: 1、萌芽期:新能源汽车以示范推广项目为主(2001年-2008年):国家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 量汽车。汽车产业要结合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战略和排放标准的要求,积极开展电动汽车、车用动力电池等新 型动力的研究和产业化,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和轿车柴油发动机技术。多款新能源汽车被批准量产。 2、快速成长期:补贴政策刺激行业高速发展(2009年-2016年):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 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同时,开展燃料电池汽 车相关前沿技术研发,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主要选择部分大中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务 、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进行试点。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新能源汽车给予补助。 3、冷静调整期:后补贴时代的行业出清(2017年-至今):稳步提高新能源汽车技术门槛要求。优先支 持汽车等产业链长、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 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财政补贴逐渐退出。在提高 技术要求的同时,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未来预计将继续全面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继续推动《关 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落地实施。2023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的《 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1.0》正式发布,汽车产业有了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纲领性文件,绿色低 碳转型的目标与路径更加明确;国际上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法国《环境分数法案》等新政正式实施 ,主要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式迎来国际“碳约束”大考。 (2)基本特点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长期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持续推出的产业政策涉 及战略规划、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产业支持等多个维度。现有政策体系,已经实现了对包括研发环节、生 产环节、消费环节、使用环节、运营环节等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生命周期的全面覆盖。在后补时代, 新能源汽车行业补贴退坡,但国家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继续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比如“双积分”政策 、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基础设施建设等。 2023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宏观经济环境和国家政策支持继续利好新能源汽车 发展。国务院、相关部委及各地方政府在2023年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 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 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关于印发汽车 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的通知》、《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关于启动第一批公共领 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的通知》、《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空 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等政策,持续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潜能。 第二,海外市场的快速增长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2023年总销量949.5万辆中,新能源车 出口销量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出口销量的高速增长是海外市场需求增长和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 心竞争力提升双重作用力的结果。除了整车出海外,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也会迎来更多业务机会。第三, 相对乘用车,新能源商用渗透率偏低,还有巨大提升空间。由于商用车用车需求多样性的特点,各种燃料种 类、技术路线、运营模式的能满足各应用场景的产品和方案蓬勃发展,将有效推动新能源商更具经济性和促 进行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对商用车电驱动系统构型而言,电驱动桥方案越来越多;扁线电机逐步替代圆线电 机,且系统深度集成的驱动总成产品越来受市场欢迎。面对商用车电驱动系统的这些变化,提前在技术、产 品等方面进行储备的企业,在接下来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中才会保持优势地位。第四,在乘用车领域,电 驱系统更加倾向多合一的深度集成模式。目前各大主机都在开发800V架构下的集成系统,将给全产业链带来 前所未有的考验,诸如定转子、齿轮加工等供应商在精益制造方面将会有新一轮的竞争。 总体来看,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没有动摇,方式从直接补贴转为间接扶持、奖惩结合,更加市 场化,这将更有利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久发展。 (3)主要技术门槛 电驱动系统对生产企业的驱动电机设计能力、电力电子设计能力、控制算法优化能力、储能系统优化能 力、精密机械加工制造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等综合实力要求较高。在产品集成度持续提高的行业技术发展趋 势之下,只有在各总成领域均有持续研发投入的企业,才可能在电驱动系统的顶层设计与各总成级的开发时 ,进行充分的协调匹配与优化,最终实现系统级别的整体性能改善。同时,电驱动系统的生产工艺改进也需 要大量的实践积累。行业新进入企业往往只能选择从电驱动系统的单一总成甚至总成下属的具体部件开始切 入(例如:驱动电机总成的定子部件、控制器总成的功率组件、传动总成的齿轮组等)难以积累系统级研发 设计经验。同时,行业内现有参与者,如果不能迅速实现总成供应商向电驱动系统供应商的角色转变,也将 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行业内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未来将率先获得电驱动系统级产品的量产项 目,进一步巩固研发和技术壁垒。 汽车行业,特别是乘用车领域,电驱动系统供应商通常在新车型的研发伊始就深入介入,与整车企业同 步推动研发设计与技术改进,保证新车型的整体性能。由于在物理尺寸、性能参数等指标方面均存在一定程 度的定制化,电驱动系统供应商与整车企业通常具有深度绑定的合作关系。新车型推向市场之后,整车企业 一般不会更换电驱动系统供应商。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精进电动属于具备电驱动系统整体集成设计能力的零部件供应商,连续多年持续与国际知名整车企业保 持合作并获取量产订单。 由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对汽车行业整体销量而言渗透率仍然较低。电驱动系统行业参与者的客户数量与量 产项目储备数量,还不足以完全抵抗行业波动风险。目前电驱动系统行业的市场占有率情况尚未稳固,除比 亚迪(现弗迪动力)具备较为稳定的自产自供需求之外,其他市场参与者均可能因为配套车型升级换代、量 产项目推出不达预期等因素,影响当年排名。中长期而言,行业内参与者将围绕优质头部客户和配套热门车 型展开持续竞争。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电驱动系统发挥了燃油汽车中“发动机+ECU电控单元+变速箱”的作用, 电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总成、控制器总成、传动总成。电驱动系统对新能源汽车整车使用性能的动力性 、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等核心指标具有较大影响。不论采用何种电动化技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