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293 奥浦迈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细胞培养产品与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产品(行业) 2.44亿 82.16 1.71亿 108.45 69.99
服务(行业) 5255.56万 17.68 -1328.87万 -8.43 -25.29
其他业务(行业) 46.61万 0.16 -2.80万 -0.02 -6.00
─────────────────────────────────────────────────
CHO培养基(产品) 1.99亿 66.92 1.44亿 91.38 72.41
服务(产品) 5255.56万 17.68 -1328.87万 -8.43 -25.29
其他产品(产品) 2823.52万 9.50 1428.63万 9.06 50.60
293培养基(产品) 1752.21万 5.89 1258.14万 7.98 71.80
─────────────────────────────────────────────────
境内(地区) 2.02亿 68.06 9501.98万 60.28 46.97
境外(地区) 9445.86万 31.78 6262.64万 39.73 66.30
其他业务(地区) 46.61万 0.16 -2.80万 -0.02 -6.00
─────────────────────────────────────────────────
产品收入(业务) 2.44亿 82.16 1.71亿 108.45 69.99
服务收入(业务) 5255.56万 17.68 -1328.87万 -8.43 -25.29
租赁收入(业务) 46.61万 0.16 -2.80万 -0.02 -6.00
─────────────────────────────────────────────────
直销(销售模式) 2.83亿 95.09 1.49亿 94.22 52.54
经销(销售模式) 1413.36万 4.75 913.28万 5.79 64.62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46.61万 0.16 -2.80万 -0.02 -6.00
─────────────────────────────────────────────────
截止日期:2024-09-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产品(行业) 1.80亿 83.39 --- --- ---
服务(行业) 3551.18万 16.45 --- --- ---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34.96万 0.16 --- --- ---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境内(地区) 9841.07万 68.53 5382.83万 62.51 54.70
境外(地区) 4519.76万 31.47 3228.01万 37.49 71.42
─────────────────────────────────────────────────
产品(业务) 1.24亿 86.14 8701.05万 101.05 70.34
服务(业务) 1966.79万 13.70 -88.81万 -1.03 -4.52
其他(业务) 23.31万 0.16 -1.40万 -0.02 -6.00
─────────────────────────────────────────────────
直销(销售模式) 1.33亿 92.54 7819.80万 90.81 58.84
经销(销售模式) 1071.23万 7.46 791.04万 9.19 73.84
─────────────────────────────────────────────────
截止日期:2024-03-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产品(行业) 7154.50万 89.76 --- --- ---
服务(行业) 804.53万 10.09 --- --- ---
其他业务收入 (行业) 11.65万 0.15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4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8.0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5489.31│ 18.50│
│客户二 │ 3052.34│ 10.29│
│客户三 │ 2502.42│ 8.43│
│客户四 │ 1954.39│ 6.59│
│客户五 │ 1253.64│ 4.22│
│合计 │ 14252.11│ 48.0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2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6.6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751.71│ 11.38│
│供应商二 │ 662.36│ 10.03│
│供应商三 │ 462.15│ 7.00│
│供应商四 │ 296.78│ 4.49│
│供应商五 │ 250.12│ 3.79│
│合计 │ 2423.11│ 36.6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面临整个生物医药行业景气度的持续波动,面对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的种种挑战,公司秉持为
客户提供最优质的细胞培养产品和服务的初心,全体员工勠力同心,积极应对,稳生产、保供货,始终秉承
着“成就客户、团队协作、开放自省、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坚持“至臻工艺、至善品质”的质量方针
,致力于打造国际化培养基优质品牌,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持续优化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公司充分发挥在研发创新、
产品品质、质量管理、市场拓展以及客户服务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进一步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
入,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同时公司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
效的产品和服务,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实
现营业收入29,724.22万元,相较上年同期增加22.2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05.23万元,
相较上年同期减少61.0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658.59万元,相较上年同
期减少81.03%。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亮点如下:
(一)产品管线数量创新高
报告期内,公司为超过800家国内外生物制药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尽管外部环境的
不确定性对部分客户项目的临床进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伴随着公司已有客户管线的稳步推进,加上新一
代高性能目录培养基产品的卓越表现以及定制化培养基开发服务的持续优化,公司成功吸引了更多新增客户
。在此推动下,使用公司培养基产品的客户数量及其管线规模均实现了显著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行业
中的领先地位。
截至本报告期末,共有247个已确定中试工艺的药品研发管线使用公司的细胞培养基产品,其中处于临
床前阶段141个、临床I期阶段41个、临床II期阶段28个、临床III期阶段29个、商业化生产阶段8个;整体相
较2023年末增加77个,增长幅度45.29%。
2024年,公司持续深化CDMO业务的技术能力与服务范围,为客户提供涵盖稳定细胞系构建、中试及商业
化生产、制剂开发和分析检测等一站式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协助客户获得6个临床批件,并助力2
个项目获得NMPA上市批准,充分展现了公司在CDMO领域的技术实力与高效执行力。通过不断优化技术平台和
提升服务质量,公司在行业内积累了良好的口碑,进一步巩固了市场竞争力,为未来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
础。
(二)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
公司名称“奥浦迈”源自“Optimize”的音译,代表的是“优化”,体现了公司对技术、产品和服务不
断优化的追求。作为一家以研发与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企业,公司始终致力于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性培
养基产品,确保公司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2024年度,公司成功研发并推出多款培养基新
产品,包括新一代CHO细胞化学成分确定培养基、昆虫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疫苗用无血清细胞培养基以及细
胞治疗用无血清培养基,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同时,公司不断拓展CDMO的服务范围,显著增强了在CDMO行
业的竞争力。这一成果得益于公司持续提升技术平台能力,加之对客户需求的深入理解和高效满足,以及专
业化团队的持续壮大。此外,公司在CDMO领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不仅提升了品牌价值,也进一步
扩大了市场知名度,为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CHO细胞培养基方面,公司针对不同CHO细胞亚型,成功开发了多款高性能定制基础培养基和补料培养
基产品及原型,包括OPM-AM673、OPM-AM556、OPM-AF186、OPM-AF296、OPM-AF308、OPM-AF310等,这些产品
能够有效支持CHO细胞的高密度培养、高活率维持以及高蛋白表达,为相关生物制品项目的高效推进提供了
有力保障,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用于治疗性蛋白抗体生产的CHO细胞培养基产品领域的技术优势。
在293细胞培养基方面,实现293悬浮细胞表达平台升级,针对不同类型目的蛋白提供不同产品及工艺(
293FHi-exp、AM415、AM412等),为客户提供全场景解决方案。配合293悬浮细胞瞬转工艺需求,开发转染
试剂(CarpTrans,TR01),整合瞬转工艺。公司持续开发293细胞培养基,其中,已开发的两款293瞬转培
养基原型OPM-AM590和OPM-AM663,显著提升了细胞生长和瞬转表达效率。同时,针对293稳转细胞,公司推
出了基础培养基OPM-AM476、OPM-AM663、OPM-AM670,补料培养基OPM-AF260以及超浓缩补料OPM-AFS21。其
中,OPM-AM663的表现尤为突出,兼具瞬转和稳转支持能力,能够满足多种蛋白分子的高效表达需求。
在昆虫细胞培养基方面,公司升级开发了适用于Sf9和HighFive昆虫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OPM-AM401,该
培养基在细胞生长状态和病毒滴度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能够有效提升昆虫细胞培养的效率和质量,公司同
时优化昆虫应用测试平台,为昆虫细胞培养及相关应用提供了更优质的培养基和工艺解决方案。
在兽用疫苗用培养基方面,公司针对多种疫苗用细胞开发并升级了无血清培养基产品,涵盖PK15、ST、
LMH、F81以及MDCK等细胞类型,使公司疫苗用细胞培养基的整体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具体成果包括:开发
出PK15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原型OPM-AM675,能够支持PK15细胞快速生长及猪圆环病毒滴度提升;开发出ST细
胞无血清培养基OPM-AM563和OPM-AM612,有助于ST细胞生长状态和病毒滴度的提升;开发出LMH细胞培养基O
PM-AM395和OPM-AM616,其中OPM-AM395已被客户应用于大规模疫苗生产;此外,还开发出F81低血清培养基O
PM-AM420以及MDCK培养基OPM-AM381,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疫苗用无血清培养基的产品线。
在细胞治疗用培养基方面,公司开发出适用于NK细胞扩增和状态维持的无血清培养基OPM-AM478,能够
支持NK-92细胞和PBMC来源的NK细胞快速增殖。此外,公司还推出了肌肉干细胞低血清和无血清培养基OPM-A
M687和OPM-AM688,满足细胞培养肉用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需求。针对MSC细胞,公司开发了无异源无血清培
养基OPM-AM666V1,能够实现MSC的快速增殖。同时,公司升级开发出高性能的适合C3A(人永生化肝细胞)
生长和活率维持的无血清培养基OPM-AM605,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细胞治疗用培养基产品的丰富度。
在不断提升内部研发生产水平的同时,公司亦在持续推动产学研合作力度,公司于2022年11月与华东理
工大学共同设立的奥华院,双方整合优势资源,在前沿技术探索和研发中的合作亦进一步加深,共同推动产
学研高效融合,奥华院也为公司未来技术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CHO-CD07DPM已完成美国FDA的DMF备案(备案编号:039807)。2025年3月,
公司产品CarpTrans转染试剂亦完成了美国FDA的DMF备案。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HEK-293CD05、CHO-CD07DP
M、CarpTrans转染试剂三款产品的美国FDA的DMF备案,这有利于推动公司产品在海外的推广,更好地支持海
外临床申报项目。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已授权的知识产权合计188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90
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6项及其他74项。
(三)CDMO业务服务能力补充完整,全面投入使用
报告期内,公司的募投项目之一“奥浦迈CDMO生物药商业化生产平台”已完成建设并全面投入使用,进
入正式生产阶段,同时顺利通过了关键客户的现场审计,证明公司已经具备了从基因研发到商业化生产全产
业链服务的能力,为后续承接整合型项目奠定了基础。平台拥有三个独立的细胞株建库车间,两条2000L、
两条200/500L的上下游原液产线以及一条水针制剂生产线,该制剂产线采用一次性系统的设计方式,能够有
效避免产品共线导致的交叉污染。本次CDMO生物药商业化生产平台项目配备了优秀的技术研发团队和全球领
先的设备,生产线符合GMP生产要求。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提高公司CDMO技术服务水平,还可以进一步延伸
公司CDMO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助力医药研究发展。CDMO生物药商业化生产平台的建设,可强化在生物医药研
发外包领域的客户黏性,进一步加深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实现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对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口
碑意义重大。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细胞培养产品与服务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凭借先进的细胞培养技术、成熟的生产工
艺和发展理念,公司通过将细胞培养产品与服务的有机整合,为客户提供从基因(DNA)到临床申报(IND)
及上市申请(BLA)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助力新药研发进程,通过优化细胞培养产品和工艺显著降低生物制
药的生产成本。公司始终秉持着“成就客户、团队协作、开放自省、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践行“至臻
工艺、至善品质”的质量方针,以“让生物药公司用最高性价比的细胞培养产品和服务”为使命,提供优质
的产品和服务,打造民族优质品牌,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细胞培养基是生物制品生产不可或缺的原料,是影响生物药临床前开发及商业化生产的关键因素,是生
产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细胞培养的产品和工艺广泛应用在生物制品的生产,也广泛应用在各类细胞疗法,
包括基因治疗/细胞治疗领域、干细胞治疗领域,同时,也应用在各类科研工作中。长期以来,国内细胞培
养基市场高度依赖进口,尤其是在无血清培养基配方和工艺技术领域,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生物制品发
展的自主可控性。公司专注于细胞培养基的研发和生产,基于动物细胞培养理念和无血清/化学成分限定的
培养基工艺开发经验,建立了符合GMP要求的大规模培养基生产双基地。公司已成功开发出多款能够替代进
口品牌的培养基产品,并已实现商业化销售,广泛应用于蛋白/抗体生产、疫苗生产、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
等生物制品生产领域。
在拥有高品质培养基产品的同时,公司还拥有抗体药物开发CDMO服务平台,致力于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从
抗体工程人源化筛选、细胞株构建、工艺开发、中试生产、临床样品生产及商业化生产的全流程服务,加速
新药从基因到上市申请(DNA-to-BLA)的进程。报告期内,公司顺利完成D3工厂的建设并全面投入使用,标
志着公司已具备临床III期及商业化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2、公司主要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以先进的细胞培养技术和工艺开发为核心,主营业务涵盖细胞培养基系列产品和生物药
委托开发生产(CDMO)服务两大应用领域。细胞培养基产品和CDMO服务贯穿生物制药开发的全生命周期,即
从疾病机理研究到药物上市,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其中,细胞株构建、工艺开发和中试生产是细胞培
养基进入到药物研究和商业化生产的最佳切入点。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1年6月发布的《已上市生物制品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培养基属于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的重要原材料,培养基关键成分的变更(如增
加、去除、替换、增多、减少、供应商改变)均根据实际情况纳入变更参考类别,按照《指导原则》的技术
要求提供相应说明及更新材料。因此,对于生物药及疫苗生产企业,变更培养基供应商需增加额外的成本,
一般在临床前研究阶段选定细胞培养基供应商后,在临床研究和商业化生产过程中不会轻易变更,在选定供
应商时也会非常谨慎,对供应商的技术水平、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及批次间稳定性都会进行严格考察。
因此,培养基是生物医药核心原料之一,其性能可直接影响产物表达量的高低,进而影响生物药的生产
效率和生产成本。培养基开发的技术壁垒高、工艺复杂,配方一般包含70-100种不同化学成分(包括糖类、
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促进生长的因子等),需要通过分析细胞特性和工艺试验确定适合细
胞生长的配方组分,并经工艺优化实现大批次稳定生产。
自成立以来,公司通过不断研发和创新,开发了针对不同细胞和表达体系的培养基,结合自主研发的CD
MO服务平台,已向多家生物制品研发生产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并已实现客户的双向转化。公司具体产品及
服务情况如下:
(1)细胞培养基系列产品:
细胞培养(Cellculture)是指在体外模拟体内环境(无菌、适宜温度、酸碱度和一定营养条件等),
使细胞生存、生长、繁殖并维持主要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方法。细胞培养技术应用于各类生物制品和细胞疗法
的研发、生产,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生物学应用技术。细胞培养工艺涵盖了培养基产品开发和应用、相关设备
耗材的开发和应用及培养工艺的优化,报告期内,公司以自主研发的细胞培养基产品为基础,为客户提供综
合化细胞培养优化方案。
经过多年在培养基工艺开发的技术沉淀,公司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高性价比的细胞培养基产品,满足
客户多种类型的细胞培养方案。公司提供的培养基产品既包括通用的目录产品,也包括根据客户具体要求的
定制化培养基产品。
1)目录培养基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向客户提供多种目录培养基产品,包括CHO细胞培养基、HEK293细胞培养基、BHK细胞培
养基、昆虫细胞培养基等,目录培养基种类超过100种,是公司最主要的产品销售类型。公司提供的目录培
养基种类丰富,能够较好地满足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的研发及产业化需求,在多个项目上展现了良好的产物表
达量及批次间稳定性,同时,公司的目录培养基能够满足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的多种需求,响应速度快,为提
升客户药品开发效率提供助力。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了多款高性能培养基,涵盖多个应用领域:针对不同CHO细胞亚型,开发了专用基
础培养基和补料培养基;针对293细胞,提供了适用于瞬转和稳转的基础培养基及补料;优化了一款适用于
昆虫细胞的培养基;在疫苗开发领域,升级了多款无血清培养基;同时,在细胞治疗方向,也推出了多款高
性能培养基,满足不同细胞培养需求。上述目录培养基产品均取得了客户认可和好评。
2)定制化培养基产品
除上述目录培养基产品外,根据下游客户的具体需求,公司会为客户开发定制化培养基产品,当客户的
生物药开发管线进入到临床III期或商业化阶段,对药物生产的单位成本管控尤为重视,这个阶段客户通常
对定制化培养基有强烈需求。与目录培养基相比,定制化培养基产品能够根据客户对细胞培养的诉求,基于
细胞生长情况、产物表达量及产物质量的检测数据持续进行配方和生产工艺的调整与优化,从而实现产物高
效且稳定的表达,最终帮助制药企业显著降低综合生产成本。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成功完成了35个定制化培养基开发项目,其中17个项目已应用于客户的中试放大阶
段。这些项目涵盖多种细胞类型,包括14个CHO细胞项目、1个LMH细胞项目、1个人永生化肝细胞(C3A)项
目以及1个肌肉干细胞项目。通过定制化培养基的开发与优化,公司不仅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还为其
在生物药开发的关键阶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培养基领域的竞争优势。
3)OEM培养基加工
公司凭借先进的培养基生产工艺水平、高标准的生产环境、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科学的管理体系,能够
根据客户需求和其提供的配方,提供高质量的OEM培养基加工服务。依托成熟的培养基生产工艺,公司为客
户提供定制化的OEM加工业务,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现有产能,还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通过这一
服务,公司进一步增强了与客户的合作深度,提升了客户黏性。
(2)生物制药委托开发生产服务
CDMO服务基于客户提供的原始药物结构,涵盖生产工艺开发、优化、质量研究及后续的药物生产。随着
药品上市许可证持有人制度(MAH)的深入推进,CDMO服务已成为新药开发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目前,公司能够在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阶段为制药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致力于为
国内外客户提供从抗体工程人源化筛选、细胞株构建、工艺开发到中试生产、临床样品生产及商业化生产的
全流程服务,加速新药从基因到上市申请(DNA-to-BLA)的进程。公司搭建了完善的CDMO服务平台,涵盖细
胞株构建平台、上下游工艺开发平台、制剂处方工艺开发平台、CDMO生物药商业化生产平台、质量分析平台
等,为客户提供从早期研发到商业化生产的全流程支持。
报告期内,公司D3工厂已完成建设并全面投入使用,进入正式生产阶段,并且顺利通过了关键客户的现
场审计。该平台拥有三个独立的细胞株建库车间,两条2000L、两条200/500L的上下游产线,一条水针制剂
生产线,该制剂产线采用一次性系统的设计方式,能够有效避免产品共线导致的交叉污染。本次CDMO生物药
商业化生产平台项目配备了优秀的技术研发团队和全球领先的设备,生产线符合GMP生产要求。目前,公司
能够为客户提供覆盖临床III期及商业化生产阶段的全流程生物药CDMO项目解决方案,不仅提高了公司CDMO
技术服务水平,还进一步延伸公司CDMO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助力医药研究发展。
(二)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完善的盈利模式、采购模式、生产或服务模式和营销及管理模式。公司根据经营需要、行业惯
例及市场状况合理选择经营模式,并根据发展战略、客户需求和供应商情况及时调整完善自身经营模式。关
于公司主要经营模式具体情况如下:
1、盈利模式
公司以细胞培养为核心业务领域,采用产品+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主要面向生物制品企业及科研院所
,提供培养基、转染试剂、琼脂糖、组织/细胞冻存液等产品销售以及CDMO服务,主要面向生物制品企业及
科研院所等,一方面向客户提供药物开发和科学研究所需的培养基产品;另一方面,为药企提供全流程CDMO
服务,涵盖从抗体工程人源化筛选、细胞株构建、工艺开发到临床及商业化生产等环节。
奥浦迈采用细胞培养“产品+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通过自主开发的无血清培养基降低CDMO服务成本
,同时增强客户黏性,从源头锁定未来客户的培养基采购,在客户的药物实现成功上市及规模化生产阶段能
够为其提供生物药培养基产品,进而保障公司长期、稳定的持续盈利能力。
2、采购模式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采购体系和供应商管理体系,并制定了《采购控制程序》和《供应商管理程序》等管
理制度。公司设有采购部门,统一负责耗材、试剂、机器与设备的采购工作,通过多供应商策略确保供应链
稳定性。公司一般会筛选两家以上的合格供应商,确定主选和备选合格供应商,进而保证供应的稳定性。
鉴于公司的产品特性,公司采购原材料品种多、质量要求较高。其中核心原料包括配制培养基所使用的
化学材料,如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辅料包括常用化学制剂氯化钠、氢氧化钠、盐酸等,
用以维护培养基的酸碱度和化学稳定性;耗材主要包括成品瓶、搅拌袋、储液袋及色谱柱等。采购部门主要
根据生产部门请购需求,结合交货周期及紧急程度安排采购;对于主要原材料和耗材,需通过公司仓库管理
员验收与质检部门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库。
公司采购原材料具有种类多、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其中核心原料包括如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微量
元素等化学材料;辅料包括氯化钠、氢氧化钠、盐酸等化学制剂;耗材包括成品瓶、搅拌袋、储液袋及色谱
柱等专用材料。采购部门根据生产需求和紧急程度制定采购计划,通过严格的验收和质量检测确保原材料质
量,从而保障供应链的高效运转。
3、生产和服务模式
目前公司建有两个符合GMP要求的细胞培养基生产基地,配备先进的干粉及液体培养基生产线,具备规
模化生产能力。其中,干粉产线可实现单批次1-2,000Kg、液体产线可实现单批次2,000L的培养基大规模生
产。公司采用灵活的生产管理方式,对于目录培养基产品,通过安全库存管理和销售预测优化生产计划;对
于定制培养基产品,根据合同要求定制研发和生产方案。
公司的CDMO服务平台一般根据客户需求签订相应的服务合同和制定项目计划书,进行后续的服务和生产
。报告期内,公司的募投项目之一“CDMO生物药商业化生产平台项目”已完成建设并全面投入使用,进入正
式生产阶段,并且顺利通过了关键客户的现场审计。随着新工厂的建成,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覆盖临床III
期及商业化生产阶段的全流程生物药CDMO项目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
4、营销模式
公司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通过“直接销售+经销商渠道”的营销体系服务客户。销售团队通过直接
对接客户或与经销商合作,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公司直销占比在90%以上,通过直接销售模式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升服务效率,增强客户粘性。未来
公司将持续优化营销网络,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公司所处行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所处行业为“4.1生物医药产业”中的“4.1.1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和“4.1.5生物医药相关服务”。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
荐暂行规定》,公司属于其中规定的“生物医药领域”之“生物制品”和“相关服务”行业。公司所处行业
为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创新性和市场发展潜力。
(2)行业基本特点及发展阶段
公司所处的细胞培养行业依赖于下游生物制品及基因/细胞治疗等领域的发展。目前,大分子生物药、
重组疫苗、基因及细胞治疗等行业处于市场应用快速发展、技术迭代异常迅速的时期,作为上述生物产业必
需的耗材,细胞培养基及相关技术服务的市场规模也随着下游行业的发展迅速增长。与此同时,在细胞培养
基领域,由于该产品属于生物制品生产必需的核心原料,对产品质量及产物表达量的要求较高,国内细胞培
养基市场的竞争格局中进口厂商一直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这在蛋白抗体等无血清培养基竞争格局中尤为明
显。国内外生物技术公司对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竞争力的追求,正在促使他们寻求更高效、成本效益
更高的国产培养基替代品,这将进一步加速国内培养基市场的扩张,缩小与进口厂商的市场份额差距。
(3)主要技术门槛
①无血清培养基技术壁垒的具体体现
培养基是作为生物药(如单抗、双抗、融合蛋白等)生产的核心原料,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
影响,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
蛋白抗体药物的表达量是降低药物的生产成本提高药物可及性的关键,表达量的提高主要有赖于开发更
好的工程细胞系和培养基的优化,细胞系开发也离不开培养基。培养基作为细胞培养的核心原料之一,决定
了蛋白抗体药物表达量的高低。根据2004年《自然——生物技术》(NatureBiotechnology)发表的综述,
过去几十年国外的技术发展已经把细胞生长和蛋白表达量提升了几个数量级,上世纪90年代初细胞培养密度
只能达到2x106cells/mL,蛋白表达量大约50mg/L;到了2004年细胞密度可以超过10x106cells/mL,实现蛋
白表达量大约2-5g/L1;过去十多年进一步发展,细胞密度在流加培养工艺中已经可以达到40x106cells/mL
,表达量可以超过10g/L。技术关键就是更优化的培养基和细胞培养工艺。
蛋白抗体药物表达量和药物生产成本控制息息相关,研究发现,在2,000–15,000升不同的生产体积里
,表达量从2g/L提高到4-5g/L,抗体综合生产成本(ManufacturingCostofGoods,COGs)可以降低50-60%2。
因此,培养基优化以提高表达量是实现蛋白抗体药物产业化的关键环节。
公司细胞培养基的技术壁垒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A、培养基配方的技术壁垒
公司的细胞培养基以化学成分确定的培养基为主,此类培养基成分复杂,一般包含70-100种成分,每种
成分的含量以及比例搭配将直接决定培养基的性能。培养基的配方从成分种类的确定,到各组分的配比,再
到配方的优化,均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科学试验和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在配方形成后,往往还需要根据培
养的目标细胞的具体生长情况,调整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进行补料策略的优化,以维持良好的产物表达效
果。因此,培养基配方的形成和优化覆盖了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交叉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
B、细胞培养基生产工艺的技术壁垒
化学成分确定的培养基一般包含70-100种不同化学成分,需要通过分析细胞特性和工艺试验确定适合细
胞生长的配方组分,往往需要反复、大量的实验论证及科学分析。在确定配方后,还需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