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298 东方生物 更新日期:2024-11-2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体外诊断行业(行业) 8.12亿 99.05 3.56亿 100.85 43.79
其他业务(行业) 781.29万 0.95 -300.77万 -0.85 -38.50
─────────────────────────────────────────────────
体外诊断试剂(产品) 8.12亿 99.05 3.56亿 100.85 43.79
其他业务(产品) 781.29万 0.95 -300.77万 -0.85 -38.50
─────────────────────────────────────────────────
境外(地区) 4.91亿 59.88 1.24亿 35.11 25.22
境内(地区) 3.21亿 39.17 2.32亿 65.74 72.18
其他业务(地区) 781.29万 0.95 -300.77万 -0.85 -38.50
─────────────────────────────────────────────────
经销(销售模式) 8.12亿 99.05 3.56亿 100.85 43.79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781.29万 0.95 -300.77万 -0.85 -38.50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体外诊断行业(行业) 87.41亿 99.69 44.88亿 100.00 51.34
─────────────────────────────────────────────────
体外诊断试剂(产品) 87.41亿 99.69 44.88亿 100.00 51.34
─────────────────────────────────────────────────
境外(地区) 57.47亿 65.54 34.93亿 77.83 60.78
境内(地区) 29.94亿 34.15 9.95亿 22.17 33.22
─────────────────────────────────────────────────
经销(销售模式) 87.41亿 99.69 44.88亿 100.00 51.34
─────────────────────────────────────────────────
截止日期:2021-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体外诊断行业(行业) 101.52亿 99.83 75.24亿 100.00 74.11
─────────────────────────────────────────────────
体外诊断试剂(产品) 101.52亿 99.83 75.24亿 100.00 74.11
─────────────────────────────────────────────────
境外(地区) 100.90亿 99.22 75.07亿 99.78 74.40
境内(地区) 6199.75万 0.61 1682.72万 0.22 27.14
─────────────────────────────────────────────────
经销(销售模式) 101.52亿 99.83 75.24亿 100.00 74.11
─────────────────────────────────────────────────
截止日期:2020-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体外诊断行业(行业) 32.55亿 99.67 25.87亿 99.97 79.48
其他(补充)(行业) 1061.38万 0.33 71.30万 0.03 6.72
─────────────────────────────────────────────────
诊断试剂(产品) 32.55亿 99.67 25.87亿 99.97 79.48
其他(补充)(产品) 1061.38万 0.33 71.30万 0.03 6.72
─────────────────────────────────────────────────
境外(地区) 30.88亿 94.58 24.51亿 94.74 79.36
境内(地区) 1.66亿 5.10 1.36亿 5.26 81.70
其他(补充)(地区) 1061.38万 0.33 71.30万 --- 6.72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7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0.6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6712.71│ 8.18│
│客户二 │ 3797.33│ 4.63│
│客户三 │ 2640.04│ 3.22│
│客户四 │ 2265.28│ 2.76│
│客户五 │ 1547.08│ 1.89│
│合计 │ 16962.44│ 20.6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5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4.7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2053.14│ 5.37│
│供应商二 │ 1134.98│ 2.97│
│供应商三 │ 1013.46│ 2.65│
│供应商四 │ 774.74│ 2.03│
│供应商五 │ 678.43│ 1.77│
│合计 │ 5654.75│ 14.7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说明
根据KaloramaInformation《TheWorldwideMarketforInVitroDiagnosticTests,16thEdition》、CAVID
《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年度报告(2023版)》、艾瑞咨询《体外诊断IVD行业研究报告(2023)》、中商产业研究
院《2024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等相关报告:
1、公司所处的行业及概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的规定,公司所属行业为制造业(分类代码为C
)项下的"C27医药制造业",细分行业属于"医疗器械行业"项下的"体外诊断行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17),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C35)中的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分类代码C358)。
体外诊断,即IVD(InVitroDiagnostic),指在体外检测来自人体的样本(血液、体液、组织等),以获取
临床诊断信息,诊断疾病或身体功能,是现代检验医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根据检验方法或技术,IVD产品可
分为免疫诊断、生化诊断、分子诊断、血液诊断、微生物诊断五个主要类别。根据使用场景,IVD产品可分
为POCT和实验室Lab两类。
IVD产业链由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中游制造商和服务商、下游应用端组成。上游部分,诊断酶、抗原和
抗体是IVD产品的主要原料,技术壁垒高,质量直接影响IVD试剂质量和稳定性,目前国产率较低。中游部分
,主要负责IVD产品的研发、制造,包括仪器、耗材和试剂的制造商以及提供IVD检测服务的服务商,在产业
链中价值最高。下游部分,主要是使用IVD产品进行检测检验的机构和个人,包括医院、第三方实验室等。
2、行业的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1)全球体外诊断行业
据KaloramaInformation发布的《TheWorldwideMarketforInVitroDiagnosticTests,16thEdition》报
告,2023年全球IVD市场规模为1,062.6亿美元。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1,280亿美元,其年复合增长率约
为3.8%。
在2023年全球IVD细分领域的市场规模中,POC、免疫诊断(传染病+其他)、生化诊断、血糖监测依然占
据前排。
在全球的IVD市场中,2023年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占比约为79%,发展中国家约占21%;在2023年的全球I
VD市场分布中,北美地区占45%,欧洲地区占31%、亚洲地区占16%。
在全球IVD市场中,亚太地区的年复合增长率最高,约为4.4%,北美地区和中东地区次之。
其中,美国、欧洲、日本市场占整个全球市场的74%,预计在2028年,发达国家将继续主导市场,但发
展中国家(2.7%)的增速将超过发达国家(1.7%),尤其是新兴市场将增长10%—20%。
(2)中国体外诊断行业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显示,
2023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达1,253亿元,同比增长12.6%。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深入,人均
医疗开支的提升等因素影响,国内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
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将增至1,332亿元。
据CAVID《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年度报告(2023版)》报告,从细分领域看,我国体外诊断市场中免疫市场
份额最大,占据了35%的市场份额;生化诊断市场份额在20%以上;分子诊断、POCT、血液体液检测,市场份
额在10%左右;此外,微生物学市场份额占比仅为7%。
据KaloramaInformation发布的《TheWorldwideMarketforInVitroDiagnosticTests,16thEdition》报告
,中国是全球最大和增长最快的IVD市场之一,也是全球IVD市场的重要战略高地。据报告显示,从2023—20
28年全球各区域的IVD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来看,高于全球IVD市场的3.7%的地区共有17个,中国的年均复
合增长率为6.3%,排名最高。据麦肯锡于2023年9月发布的《MedTechPulse:ThrivingintheNextDecade》报
告显示:过去的十多年来,中国的医疗科技产业可谓一路高歌猛进,发展迅速,不仅推动了诊断和治疗领域
的大胆创新,在改善中国国民健康状况和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方面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发展阶段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体外诊断IVD行业研究报告(2023)》报告,中国IVD产业正处于广泛应用阶段。我国
IVD行业已历经孕育萌芽期、探索规范期、高速发展期、升级取代期四个主要阶段,目前正处于广泛应用期
。该阶段自2020年起,其中: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IVD被推向前线抗疫,IVD行业迅猛发展,涌现出大量
中小型厂商;2021年,安徽省落地化学发光领域集采;2022年,江西省牵头开展生化试剂采购,全国21个省
份参与,引发新一轮行业变革。
从技术平台看,IVD根据检测原理大致分为五类,与国际市场有所不同,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占比最高的
三个子领域分别是免疫诊断、生化诊断、分子诊断,其中免疫诊断以278亿元的市场规模占据2020中国IVD总
市场25.9%的份额。
在我国,生化诊断目前技术较为成熟,检测成本低,主要以糖和非蛋白类基础指标为主在基层市场占有
率高,由于部分生化诊断采用开放式系统,已基本摆脱国外掣肘,据CAIVD《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年度报告(20
23版)》报告,国产化率达60%左右。2022年肝生化联盟集采后,江西省牵头开展28类生化产品集采,相信在
集采政策推动下,国产厂家的市场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免疫诊断市场临床检测项目以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传染病为主,占整体免疫诊断市场半数以上的
规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免疫诊断市场,国产化率较低,仅为30%,未来将由化学发
光引领新一轮技术革新与体量增长。
分子诊断近年来增速较快,得益于新冠期间分子诊断设备装机基础,分子诊断市场份额有所提升,2023
年国内呼吸道传染病频繁盛行,给分子诊断行业带来较大增长机会。基因测序试剂领域主要以二代基因测序
为主,在肿瘤早筛领域极具发展空间。三代测序还未广泛推广应用,多在研究阶段。基因测序在无创产前检
测、肿瘤早筛、靶向药伴随诊断领域的渗透率逐年提升,更多项目有望向IVD产品转化。
微生物诊断市场占比较低,近年来,临床微生物检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微生物质谱检测和药
敏试验方面。血液诊断市场,临床普及度高,基本已成功替代了进口设备。
(4)体外诊断行业发展机遇
①呼吸道多联检产品将呈现常态化、周期性需求
世卫组织流行病和大流行病防范与预防部门代理主任玛丽亚范克尔克霍夫于2024年8月6日在日内瓦举行
的记者会上警告,来自80多个国家的数据显示,感染新冠主要病原体、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
型(SARS-CoV-2)的人数近来持续增多。
在IVD行业重要的美国市场,其国家CDC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中旬,美国CDC收到的流感样疾病(Inf
luenza-likeillness,ILI)累计上报数达到了182.30万例,相比2023年增长53.23%,相比2019年增长110.48
%,再次创下历年同期新高。从致病原来看,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造成的危害较大。特别
是近期新冠检测的阳性率已开始上升,KP.3等变异毒株来势汹汹,美国或将逐步进入今年的新冠病毒流行季
。各家国际厂商纷纷在分子/分子POCT/胶体金平台上推进呼吸道联检产品的注册与销售,从现有销售情况来
看,新冠/甲流/乙流三联检产品具有常态化或周期性的市场需求,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联检、快检趋势十分
明显。
从国内市场来看,中国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检测的流感样病例标本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分布有着较为明显
的规律性,各季度检测量从多到少分别为Q4、Q1、Q2、Q3。根据中国国家流感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夏季的
ILI%绝对值高于疫情之前的水平,反映出依然较明显的呼吸道感染流行情况,夏季呼吸道疾病流行情况不容
小觑。
整体而言,呼吸道病原体较多,筛选排查是检测的首要目标,对比单项检测,多联检测更具有操作的方
便性和数据一致的可靠性,更符合呼吸道疾病的综合、快速诊断需求,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其产品市场
也将呈现常态化、周期性需求。同时多联检测的研发周期长,注册认证壁垒高,更具有定价优势。
②技术催生更多POCT产品应用
POCT技术路径繁多,从创立至今完成从定性到定量的迭代。目前新一代检测技术如生物传感器、生物芯
片、基因测序、微流控等已陆续进入应用阶段。随着技术进步,POCT产品的精确度将进一步缩小与专业实验
室检测的差距,POCT不仅是中心检验室的重要补充和扩展应用,也是未来检验医学去中心化的方向。如:
1)荧光POCT,开展心标、炎症和激素等核心项目,是荧光技术平台升级的核心优化方向;
2)当免疫层析检测的结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对检测灵敏度、检测精密度的要求,通过化学发光PO
CT解决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差距;
3)通过分子POCT仪器,在传统PCR的基础上,显著缩短检测时间;且开发多重的快速联检项目,只需一
次采样即可鉴别多重病原体,在保持准确度的基础上有效提升了检测效率,例如用于较难区分的甲型乙型流
感等等。
③人医诊断技术迁移复制到动宠物诊断
动宠物易携带人畜共患病原体微生物,因此针对动宠物所携带的病原体微生物进行鉴定和筛查,有利于
人类和动宠物疫病的防控,具有重大的意义。IVD行业的常用诊断技术,如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和即时诊断
等在人诊领域应用相对成熟,可以将经验和技术高效的迁移复制在动宠物诊断中,如ELISA、免疫层析、PCR
等。
根据OurWorldinData数据显示,全球禽畜养殖量持续增长,人畜共患疾病和食源性疾病发病率的增加,
疯牛病、非洲猪瘟、禽流感等动物疫病对畜禽健康和肉类安全带来了较大风险,促进养殖户提高对于禽畜防
疫关注度,禽畜诊断产业已经呈现出体系化趋势,充分渗透进了养殖防疫的各个环节(从产地到交易市场),
驱动禽畜诊断需求的不断增长。根据Medical咨询,2021年全球动物诊断市场容量约370亿美元,预计到2045
年全球动物诊断市场容量将达到415亿美元。根据贝哲斯咨询,随着禽流感等疾病爆发的增加,家禽诊断市
场大幅增长,2023年全球家禽诊断市场规模达5.6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增至8.5亿美元。
而在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
施强制免疫,并且国家实行动物疫病监测和疫情预警制度,国家强制免疫的疫病种类的群体免疫密度应常年
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应免禽畜免疫密度应达到百分之百。目前,国内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包括高致
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鲁氏菌病、包虫病。根据GrowthPlus预测,中国禽畜诊断市场规模20
20年为114亿元,2025年预计增长至224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4.5%;细分来看,2020-2025年,中国禽
畜诊断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6.0%。
另外,随着全球宠物市场的快速增长和宠物保健意识的提升,宠物体外诊断行业作为确保宠物健康的重
要工具,发展日渐成熟,临床中接受诊断的比例不断上升,其市场前景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宠物体外诊断包
括各种用于检测宠物血液、尿液和其他体液中的生物标志物的设备和试剂,这些检测有助于诊断和监测宠物
的疾病状态,在宠物医疗保健、疾病预防和治疗决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根据GMI数据预测及华创证券研报,2022年全球宠物诊断市场规模为56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全球宠物
诊断市场将会达到147亿美元,2022-2032年年复合增长率10%。从地区分布来看,北美和欧洲因其成熟的宠
物市场和宠物保健意识,成为宠物体外诊断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同时,亚太地区市场增长速度较快,尤其是
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成为全球宠物体外诊断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兽用诊断制品行业研究报告》指出,2022年中国宠物疾病诊疗市场规模预估
为110亿元,未来将超过180亿元。其中,宠物体外诊疗市场规模约6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预计2025
年将达到90亿元市场规模。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
1、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专业从事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目前以"人医+动保"双赛道的业务架构布局发展。主
要拥有免疫诊断(胶体金、荧光、液态芯片)、分子诊断(核酸PCR、荧光原位杂交、液态芯片)、生化诊断等
多技术平台,具备从生物原料、诊断试剂以及诊断设备、医疗耗材的全产业链布局,同时配套了第三方独立
检测实验室,可应用于POCT和实验室Lab场景。重点聚焦在传染病、毒品、肿标、心标、优生优育、血糖、
自身免疫、炎症、遗传病、过敏原等领域的检测产品,以及动物、宠物相关的疫苗和检测、大健康领域产品
等布局。
2、公司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主要产品有:上游的抗原/抗体、引物、探针、微球等生物原料,中游的免疫诊断平台(胶体金、荧
光免疫、酶联免疫)、分子诊断平台(PCR核酸+FISH荧光原位杂交)、液态生物芯片平台、生化诊断平台相关
的诊断试剂以及配套诊断仪器,以及下游第三方独立检测实验室等构成,报告期内新增动物疫苗、检测等相
关产品。
3、公司经营模式
公司一贯来坚持"订单为王、研发为帅、注册为先、生产为本、质量为魂"的经营模式和运营方针,拥有
独立完整的研发、注册、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
公司销售采取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公司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大背景下,采取适度备
货的方式以备应急所需,以"东方基因""美国衡健"自主品牌销售为主、辅以ODM方式销售。公司坚持自主研
发为主,与科研院所合作为辅的研发模式,建立了首席科学家机制及全球化的研发团队,始终追求全球前沿
的科研方向和过硬的技术指标。公司采取自主生产的生产模式,生产过程中公司始终严控产品质量关,确保
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1)公司目前拥有的核心技术
公司核心技术以自主研发为主,辅以收购兼并取得,包括POCT即时诊断平台(免疫诊断平台、生物原料
平台、体外诊断仪器平台、生化诊断平台)、分子诊断平台、液态生物芯片平台。
本报告期,公司进军动物疫苗领域,公司通过细胞工厂生产工艺、抗原纯化工艺、甲醛中和工艺、乳化
过程工艺等实现低污染、高品质的动物疫苗的开发和生产,助推公司实现从"人医"向"人医+动保"升级。
(2)公司技术先进性
公司通过十多年的技术研发积淀,已储备上千种产品,主要由生物原料平台、POCT即时诊断平台、分子
诊断平台、液态生物芯片平台、生化诊断平台、第三方检测平台等构成,基本具备从生物原料、诊断试剂以
及诊断设备的完整产业链布局,是行业内极少数拥有多技术平台、具备生物原料制备能力的企业,也是极少
数从"检测试剂+检测设备提供商"向"生物原料+检测试剂+检测设备提供商"+"第三方独立检测实验室"的全产
业链布局的企业,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并购,进军动物疫苗领域,实现从"人医"向"人医+动保"升级。截至
本报告期末,累计获得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889项,国内外产品医疗器械认证1960项。
①生物原料平台
公司生物原料平台,具备抗原抗体、酶、探针、质控品等制备能力,目前已储备数百种生物原料,拥有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载体构建、蛋白表达、纯化、标记、单克隆、多克隆抗体制备、小分子抗原人工合成
、抗原表达纯化、PCR扩增等技术,用于免疫层析、化学发光、ELISA酶联免疫、免疫比浊等检测技术,应用
于传染病检测类、毒品检测类、炎症检测类、心脑血管疾病检测类、肿瘤标志物检测类、糖代谢检测类、激
素检测类、宠物检测类、优生检测类、优生检测类、肝纤维化检测类等检测产品领域。
公司重点完善抗原抗体等生物原料的自主制备能力,同时具备对外市场销售能力,降低核心生物原料外
部依赖,在新产品推出、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上具备竞争优势。
②免疫诊断平台
公司免疫诊断平台,以POCT即时诊断产品为主,涵盖胶体金法、酶联免疫、荧光免疫等技术路径,分为
定性即时诊断和定量即时诊断产品,其中,定性分析主要应用于传染病监测、毒品检测、优生优育检测等领
域;定量分析则在心肌标志物检测、炎症类检测、肿标检测、血糖监测等领域应用,实现POCT产品的数字化
诊断和远程精准诊断。
公司POCT传染病检测代表产品之新冠抗原/抗体检测试剂及呼吸道联检试剂,技术指标全球细分行业领
先,在近几年国内外大规模检测应用中更是表现优异、性能稳定。根据美国CDC、中国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
等数据显示,呼吸道感染流行情况仍不容忽视。报告期内,公司以呼吸道检测产品作为当前产品开发与升级
的主要方向之一,在相关产品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进一步优化升级,针对流感样疾病的感染,公司新冠抗
原、甲乙流抗原快速检测试剂于报告期内获得EUA授权。
公司毒品检测产品:已开发单一的毒品检测品种数十种(不含联检产品),已成为行业内毒品检测产品线
最丰富的厂商之一,毒品检测产品已通过澳大利亚及加拿大的专业实验室评估,性能处于行业前列。公司前
瞻性在加拿大布局上游生物原料平台,不断推出新型毒品检测抗原。目前公司已具备尿液、唾液及二合一检
测、毛发检测系列产品,为全球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毒品检测解决方案,其中毛发检测能检测出3
—6个月前的毒品吸食情况。公司在国内开展创新型检测中心业务,在传统毒品检测模式的基础上融合了智
慧检测平台、污水检验等创新业务。同时,衡健芬太尼检测系列产品于报告期内取得美国FDA510(K)认证,
适用于专业机构检测或家庭自测。
肿瘤标志物产品储备:公司已储备以胶体金技术检测的多种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具有较好的性能指标
,相较专业实验室检测,POCT即使检测具有微型化、高效率、检测周期短、样本用量少并且具有成本优势,
满足基层医疗机构的使用需求。
③分子诊断平台
公司分子诊断平台主要涵盖PCR核酸检测技术、FISH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拥有探针生物原料、检测试剂
、检测设备的完整产业链布局,主要用于传染病、遗传性疾病、肿瘤、实体瘤、血液病、染色体等检测领域
。公司重点收购的北京首医、绍兴金箓两家公司,引进了FISH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相关的配套设备和检测试剂
、探针相关产品及证书、客户资源,完善分子诊断平台技术路径和产品丰富度。
公司PCR反应体系,能够实现样本免处理或一步处理即上机检测。公司在HPV多重分型检测技术、呼吸道
病毒核酸检测技术、血液传染病核酸检测技术、药物基因组分型检测技术等分子诊断产品开发上,以优异的
引物探针设计能力搭配免提取荧光PCR技术、便携式荧光PCR仪等优势技术和产品,大大减少临床检测步骤和
检测时间;公司拥有成熟的冻干技术,可实现每款产品都以冻干形式保存并直接使用,方便运输、存储和使
用,有效地克服了运输半径限制。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公司部分产品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FISH设备及相关配套试剂:主要针对临床组织病理切片及细胞学涂片,利用具有专利技术的全自动
液体进样、混匀、变性,洗涤功能全自动玻片处理系统,针对荧光原位杂交实验过程中脱蜡、预处理、变性
、杂交,洗涤等步骤全自动完成,匹配自研开发的样本预处理液,可以满足各类临床样本的荧光原位杂交检
测需求。
④液态生物芯片平台
公司液态生物芯片平台主要拥有荧光纳米微球、分析仪和配套检测试剂,主要使用了荧光功能微球制备
技术、荧光微球编码技术、微球偶联技术、液态生物芯片检测仪系统技术、流式荧光技术、高稳定样本流技
术、荧光增强光路技术、低噪声数字滤波技术、自动聚类分析技术、免疫发光反应技术、液面感应技术、奇
偶孔时序调度磁分离技术、气液混合清洗技术、自动理杯技术、样本管理时序控制调度技术、凸轮连杆运动
控制技术等,产品主要应用于传染病检测、肿瘤标志物、心肌标志物、过敏源、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检测。
液态生物芯片技术凭借其多指标、高通量检测的特点,能够很好地契合临床肿瘤标志物应用的需求,尤
其适合用于肿瘤高危人群的筛查及对肿瘤疑似患者进行辅助诊断。基于液态生物芯片多指标、高通量的特性
,也能有效降低单个指标检测成本;具备高通量、高灵敏度、高准确性、快速检测的能力外,还采用了单激
光系统、量子点编码微球、多功能表面结构等创新技术,性价比较高,性能更优,可实现进口替代,形成完
全自主知识产权上技术优势产品竞争和产品替代。
⑤动宠物平台
公司疫苗开发平台采用了细胞工厂生产,通过全面测试的最佳细胞培养产品。该项产品早已在人用疫苗
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用细胞工厂污染风险低。该产品的材质可加强细胞表面吸附,缩短细胞生长培
养时间,特有的专利设计能有效保证操作的无菌性,最大限度降低批间差异,实现操作规程化,生产的疫苗
品质得到有效提高,其相对于传统方式生产的产品具有产量高、效价高、产品一致性好、杂蛋白少、内毒素
低等明显的优势。免疫应激小,免疫效果更佳。
动物疫苗生产和质量控制体系中,公司通过对抗原纯化工艺、甲醛中和工艺及乳化过程工艺的改进及对
内毒素的控制,解决甲醛残留导致的肌肉坏死及疫苗吸收不良、厌食、精神沉郁等应激反应,提高抗原品质
,提升配苗质量,最大限度降低疫苗应激反应同时降低生产污染。
报告期内,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就动保检测达成战略合作,助推科研和市场紧密结
合,同时力求通过利用荧光量子点编码微球的新型液态芯片技术与哈兽研前沿技术联合开发动物疫病的新型
检测方法,研制诊断制剂产品,以满足畜牧业动物疫病检测和净化需求,为我国绿色健康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和安全保障。针对家禽中爆发的H5型禽流感疫情,公司与哈兽研联合开发的全甲型流感病毒(H5)抗原检测试
剂盒获批CE,为预防H5禽流感提供了即时诊断的解决方案,公司在人畜共患检测产品上取得了突破。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08项,其中境内53项,境外44项,软件著作权11项,其中
授权发明专利14项;截至2024年6月底,累计获得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889项,其中境内539项,境外350项
;其中软件著作权67项,授权发明专利67项。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全产业链及多平台优势
公司是行业内极少数拥有POCT即时诊断平台、分子诊断平台、液态生物芯片平台、生化诊断平台等多技
术平台,每个技术平台基本拥有从生物原料、诊断试剂以及诊断设备的完整产业链布局,具备生物原料制备
能力的企业,也是极少数从"检测试剂+检测设备提供商"向"生物原料+检测试剂+检测设备提供商"+"第三方
独立检测实验室"的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通过融合动宠物平台,包括动宠物诊断、疫苗及食品添加等方面
,公司产业链布局更加完善。
2、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为主,与科研院所合作为辅的研发模式,同时建立了首席科学家机制及全球化的研发
团队,积极推行全产业链一体化的研发模式,始终追求全球前沿的科研方向和过硬的技术指标。公司通过十
多年的技术研发积淀,现已储备上千种产品,有较强的产品研发输出能力。其中新冠抗原检测试剂、新冠抗
体检测试剂,通过临床和大规模的实际检测应用,验证了相关技术指标处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