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301 奕瑞科技 更新日期:2025-08-2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数字化X线探测器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探测器销售(产品) 8.66亿 81.21 5.25亿 92.86 60.57
核心部件销售(产品) 8172.99万 7.66 1487.68万 2.63 18.20
解决方案/技术服务收入(产品) 6280.10万 5.89 2254.77万 3.99 35.90
配件销售(产品) 4874.69万 4.57 274.06万 0.49 5.62
租赁收入(产品) 708.90万 0.66 17.81万 0.03 2.51
─────────────────────────────────────────────────
境内(地区) 7.00亿 65.67 3.35亿 59.35 47.87
境外(地区) 3.66亿 34.33 2.30亿 40.65 62.74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数字化X线影像(行业) 17.13亿 93.53 8.98亿 97.86 52.43
其他业务(行业) 1.19亿 6.47 1965.02万 2.14 16.58
─────────────────────────────────────────────────
探测器销售(产品) 14.90亿 81.39 8.44亿 92.01 56.65
核心部件销售(产品) 1.26亿 6.88 1677.56万 1.83 13.32
配件销售(产品) 1.11亿 6.07 1923.69万 2.10 17.30
解决方案/技术服务收入(产品) 9645.91万 5.27 3691.55万 4.02 38.27
租赁收入(产品) 730.40万 0.40 41.33万 0.05 5.66
─────────────────────────────────────────────────
境内(地区) 11.98亿 65.43 5.61亿 61.14 46.82
境外(地区) 6.33亿 34.57 3.57亿 38.86 56.33
─────────────────────────────────────────────────
直销(销售模式) 13.76亿 75.13 7.07亿 77.09 51.42
经销(销售模式) 3.37亿 18.40 1.91亿 20.76 56.56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19亿 6.47 1965.02万 2.14 16.58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探测器销售(产品) 8.44亿 82.24 5.13亿 92.37 60.83
配件销售(产品) 7879.52万 7.68 1510.97万 2.72 19.18
其他核心部件销售(产品) 6991.69万 6.81 1329.72万 2.39 19.02
解决方案/技术服务收入(产品) 2986.93万 2.91 1379.11万 2.48 46.17
租赁收入(产品) 370.45万 0.36 17.88万 0.03 4.83
─────────────────────────────────────────────────
境内(地区) 7.07亿 68.85 3.39亿 60.93 47.92
境外(地区) 3.20亿 31.15 2.17亿 39.07 67.94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数字化X线影像(行业) 18.07亿 96.94 10.66亿 98.90 59.01
其他业务(行业) 5707.29万 3.06 1187.15万 1.10 20.80
─────────────────────────────────────────────────
探测器销售(产品) 16.94亿 90.87 10.35亿 96.02 61.12
核心部件销售(产品) 8655.39万 4.64 1347.58万 1.25 15.57
其他业务(产品) 5707.29万 3.06 1187.15万 1.10 20.80
解决方案/技术服务收入(产品) 2660.47万 1.43 1758.44万 1.63 66.10
─────────────────────────────────────────────────
境内(地区) 11.21亿 60.17 6.47亿 59.99 57.68
境外(地区) 6.85亿 36.77 4.19亿 38.91 61.20
其他业务(地区) 5707.29万 3.06 1187.15万 1.10 20.80
─────────────────────────────────────────────────
直销(销售模式) 14.17亿 76.03 8.56亿 79.36 60.38
经销(销售模式) 3.90亿 20.91 2.11亿 19.54 54.05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5707.29万 3.06 1187.15万 1.10 20.80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4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8.9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8151.57│ 4.44│
│第二名 │ 7749.72│ 4.22│
│第三名 │ 7416.37│ 4.04│
│第四名 │ 5855.64│ 3.19│
│第五名 │ 5663.82│ 3.08│
│合计 │ 34837.12│ 18.9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6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3.3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8041.12│ 10.00│
│第二名 │ 7580.00│ 9.43│
│第三名 │ 5144.29│ 6.40│
│第四名 │ 3106.19│ 3.86│
│第五名 │ 2947.81│ 3.67│
│合计 │ 26819.41│ 33.3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所属行业
公司主要生产的数字化X线核心部件是高科技产品的代表,属于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报告期内,公司产
品主要销售给X线影像设备厂商用以整机配套。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公
司所处行业为“C35专用设备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
公司所处行业为“C35专用设备制造业”。
2、X线影像设备产业链概况
公司是一家以全产业链技术发展趋势为导向、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的X线核心部件及综合解决方案供应
商,主要从事数字化X线探测器、高压发生器、组合式射线源、球管等核心部件及综合解决方案的研发、生
产、销售与服务,属于X线影像设备产业链中游企业。
产业链的上游为X线核心部件的原材料,其中各X线核心部件的核心原材料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对X线
核心部件的性能、质量、产业化都有着重要影响。数字化X线探测器的原材料主要包括传感器、芯片、闪烁
体、结构件和电缆;高压发生器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高压燃料箱、外壳部件、电路板、线束和金属板;球管的
原材料主要包括阳极靶材、轴承、阴极部件和无氧铜管壳等。X线核心部件制造商需要与上游供应商保持紧
密关系,或增强其上游整合及自主可控能力,以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产业链的中游为包括数字化X线探测器、高压发生器、球管、组合式射线源等在内的X线核心部件及综合
解决方案。持续沿产业链进行多元化拓展,提供多样化的产品矩阵,从而构建垂直整合的产业链优势,并充
分发挥业务间协同优势,已然成为全球领先的X线核心部件供应商共同的发展路径和重要趋势。
产业链的下游为医疗及工业领域不同应用场景内的X线影像设备品牌厂商。未来,中游X线核心部件技术
的不断进步以及X线综合解决方案的不断优化,将为X线影像设备带来更广泛的下游应用场景,以及更广阔的
细分行业市场空间。
3、X线影像设备行业发展概况
随着X线技术的进步、下游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以及X射线影像设备的市场渗透率持续加深,全球X线影
像设备市场保持着快速、稳定增长。根据下游应用场景,X线影像设备可以分为医疗和工业两类。
医疗领域方面,随着全球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慢性病患者人数不断增长以及全球国民健康需求不断增
加,全球各级医疗机构对X线影像设备的需求持续放量。根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全球医疗X线影像设备市场
规模(除CBCT)已从2015年的217.6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287.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70%,预计到203
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76.1亿美元,2021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79%。
随着X线核心部件的技术升级与价格下降,促使X线医疗影像设备厂商能够不断研发、推出新的符合更多
应用场景且具有更高性能的产品,其中最为典型的是X线影像设备在齿科和兽用领域的应用,为全球医疗X线
影像设备市场增长持续注入新的动力。以CBCT为例,根据GlobalMarketInsights数据,2022年全球CBCT市场
规模为13.0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增长至22.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40%。
工业领域方面,随着全球传统工业整体向高端制造转型,以及三维X射线成像、TDI、实时AI判图等新X
线技术的出现,X线影像设备在工业铸件、管道焊缝、电路板等传统无损检测以及新能源电池检测、半导体
封装检测以及食品安全检测等新工业应用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全球工业用X线影像设备的市场规模将
继续扩大,据QY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工业X射线检测系统市场规模为12.8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
将达到17.1亿美元,2023-2030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26%。
4、X线核心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4.1)数字化X线探测器市场概况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随着技术的进步、下游应用场景的拓展以及X射线影像系统的市场渗透率持
续加深,全球数字化X线探测器行业以销售额计算的市场规模已从2017年的18.1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22.8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0%。未来,更广泛的下游应用场景将为数字化X线探测器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
力,全球数字化X线探测器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0.3亿美元,2022年至2030年
的年复合增长率为9.3%。
2017-2030年全球数字化X线探测器行业市场规模(按销售金额计算)注:数字化X线探测器行业的市场
规模包括其在医疗(包括DR、CT、牙科影像、乳腺摄影、C型臂、肿瘤和兽用)和工业(包括电池检测、芯
片和电子制造检测、铸造检测、管道检测、资源分类、食品检测、安全检测和其他)领域的应用。
(4.2)其他X线核心部件市场概况
X线影像设备主要包含数字化X线探测器、高压发生器、球管三大核心部件,三大核心部件汇集了X线影
像设备绝大部分核心技术,成本占比超过70%。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全球高压发生器行业的市场规模
按销售额计已从2017年的6.5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7.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9%,预计到2030年,市场
规模将达到13.0亿美元,2022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6.3%。
2017-2030年全球高压发生器行业市场规模(按销售金额计算)
根据ResearchandMarkets数据,2023年全球球管行业市场规模为42.6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
将达到95.3亿美元,2023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2.18%。
2023-2030年全球球管行业市场规模
组合式X射线源由高压发生器和球管组成,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全球组合式X射线源行业的市场规
模按销售额计算,已从2017年的17.5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23.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1%,预计2030年
将增加到74.1亿美元,2022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4.3%。2017-2030年全球组合式X射线源行业市场
规模(按销售金额计算)
5、所属行业的基本特点
目前,全球各X线核心部件市场供给相对集中。数字化探测器行业,国外巨头主要包括万睿视、Trixell
、滨松光子和DT,本土企业主要包括公司和康众医疗;球管行业,全球巨头主要包括万睿视、Dunlee和滨松
光子,以及多使用自研自产的球管的海外主要CT设备商如GE、西门子、飞利浦等;高压发生器行业,国外巨
头包括Spellman、CPI、EMD和Dunlee,以及多使用自研自产的高压发生器的海外主要X线影像设备品牌厂商
如GE、西门子、飞利浦等,本土企业主要包括公司和博思得。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在数字化X线探测
器、球管、高压发生器领域,全球前五大供应商市场份额均在50%左右,除数字化X线探测器外,其他X线核
心部件领域均以海外厂商为主。以公司为代表的国内X线核心部件厂家,拥有较高的产品竞争力与完善的售
后服务支持,同时具备各细分应用领域的产品和技术布局,凭借自主创新能力和本土化服务优势已打破或正
在打破国外品牌的市场垄断。
6、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生产的X线核心部件及综合解决方案产品可以应用在医学诊断与治疗、工业检测、安全检查等多个
领域的整机配套、部件换修及部件升级等方面,前述领域对X线核心部件的全球市场需求及全球市场容量,
预估在百亿美元的规模以上,市场空间巨大,公司业务规模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在数字化X线探测器领域,公司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掌握全部主要核心技术的数字化X线探测器生产商之
一,也是全球少数几家同时掌握非晶硅、IGZO、柔性和CMOS传感器技术并具备量产能力的X线探测器公司之
一。公司产品远销亚洲、美洲、欧洲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探测器出货总量(不含线阵探测器及其他核
心部件)超40万台。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的全球数字化X线探测器销量、预计需求量及公司销量数据,2
021年公司数字化X线探测器全球市场占有率为16.46%,2024年公司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9.83%,在全球范
围内处于领先地位。近年,公司在X线探测器市场份额始终位列国内第一。
除探测器产品外,公司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包括高压发生器、射线源、球管等多种核心部
件及整体解决方案,以更强的协同优势进一步推动X线核心部件及综合解决方案行业技术进步。近年来,公
司的其他核心部件及综合解决方案业务,正在逐步完成主要客户导入,开始批量交付,销售量稳步提升。由
于上述业务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市场占有率较低。
综上,公司在行业内已逐步建立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与医疗领域包括柯尼卡、锐珂、富士、GE医疗、
西门子、飞利浦、安科锐、德国奇目、DRGEM、联影医疗、万东医疗等;齿科领域包括美亚光电、朗视股份
、啄木鸟、三星瑞丽、奥齿泰等;工业领域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珠海冠宇、依科视朗、VJ
集团、贝克休斯等国内外知名厂商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先进的技术水平以及良
好的售后服务,以及业内客户的高度认可,公司有望在多种核心部件及解决方案领域继续发力,持续提升出
货量及市场占有率。
7、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下游应用领域不断丰富,行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随着全球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及普及程度逐步提高,和传统工业整体向高端制造转型等因素的推动,
以及高速三维X射线成像、实时AI判图、TDI、光子计数等新X线技术的出现,全球X线影像设备在医疗、工业
等应用领域的需求及渗透率均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并且在新能源电池、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食品安全、材
料分析等应用领域的新需求不断涌现。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30年全球X线影像设备市场规模预计超过500亿
美元,将进一步带动上游X线核心部件市场的稳定、快速增长,2030年全球球管、数字化X线探测器、高压发
生器市场规模预计将分别达到95.3亿美元、50.3亿美元和13.0亿美元。下游应用领域传统需求的增长与新需
求的出现共同推动了X线影像设备及核心部件行业市场空间持续、快速增长。
(2)国内X线核心技术逐步实现自主可控,全球产业重心向中国转移
随着国内X线核心部件供应商在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上的不断提升,目前国内数字化X线探测器、高压发
生器、组合式射线源制造商已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数字化X线探测器、高压发生器以及组合式射线源
大部分产品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X线影像设备三大核心部件之球管在国内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在技术及产
能方面仍同海外制造商存在较大差距,存在“卡脖子”风险。在国家鼓励重点突破X线关键技术,促进X线影
像设备及核心部件进口替代的大背景下,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将享有行业高速发展以及国产替代的双重红利,
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并提升创新能力,随着国内以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实现球管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我国将实
现X线三大核心部件全面进口替代。
20世纪以来,许多新技术产业发展都经历了“欧美-日韩-中国”产业转移过程。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
20世纪70年代,集成电路产业从美国转移到了日本;90年代,韩国、中国台湾成为集成电路产业的主力军;
如今,中国已成为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次转移的核心区域。
X线核心部件行业正在经历类似的发展历程。目前,国内已培养和吸引了一批具有世界前沿视野的核心
人才,X线影像设备产业链逐步完善,基本具备了接纳全球X线核心部件产能转移的能力。在日趋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具有明显研发速度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中国将成为X线核心部件产业转移的基地。
(3)X线影像技术向动态化、三维化、多功能化发展
目前,动态数字化X线影像技术、三维数字化X线影像技术以及功能化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趋势已成为行
业普遍共识,在临床诊断与工业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与优势。例如,静态数字化X线影像技术无法直
观地呈现运动功能成像,诸如胸部运动功能成像、颈椎运动功能成像以及四肢运动功能成像,基于动态数字
化X线摄影技术与功能化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可实现对于身体组织器官的运动功能状态的评估,从根本上改
变普通数字化X线影像检查漏诊与误诊的临床弊端;而现有二维数字化X线影像技术已无法真实反映如叠片电
池、芯片等结构复杂、集成度高的工业产品中的缺陷,三维数字化X线影像技术通过还原物体内部的三维结
构,可以检测出物体的内部缺陷,满足工业制造中的多种检测需求。而数字化X线影像技术的发展需要以X线
核心部件创新与升级为基础,动态化、三维化、多功能化已成为X线核心部件行业主要的技术发展趋势。
(4)X线技术的进步为下游行业高质量、高速发展注入新动能
X线技术的进步以及高速三维成像、TDI、实时AI判图、光子计数等新X线技术的出现与产业化应用,将
为全球下游行业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在医疗领域,与数字化医疗、远程医疗、AI医疗相关的产品成为X线核
心部件和解决方案供应商未来重要的研发与产品布局方向之一,该些技术与产品的创新将大幅提升疾病诊断
的精确性及早期发现能力;在工业领域,更多基于新X线技术的创新检测方案将被推出,以满足新兴下游应
用领域日益增长的检测需求以及不断提升的检测要求,机械手段将逐步替代工业检测中人力部分,从而提高
产业数字化水平、自动化水平、生产效率与生产制造能力,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
(5)沿产业链拓展已成为全球行业巨头发展的共同路径与重要趋势
全球范围内,行业龙头企业已通过内生性增长或外延式并购的方式成功实现多品类布局,例如:Dunlee
以CT球管起家,自成立至今的百年来持续拓展产品种类并寻求技术革新,现已具备品种齐全的CT球管、X射
线高压发生器、CT探测器产品系列以及成套产品;滨松光子现主营产品已覆盖了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包括闪
烁体、探测器、工业X射线源、各类工业测量/辅助系统、生命科学仪器等;万睿视的业务主要分为医疗和工
业两大板块,向客户提供包括球管、平板探测器、高压发生器在内的多种产品、产品组合以及CT解决方案。
下游X线影像设备品牌厂商往往出于购置成本、购置效率、制造效率以及部件之间的适配性、核心供应商导
入周期等因素考虑,会倾向于选择多X线核心部件供应商或产品方案供应商,因此,仅发展单一X线核心部件
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并维持企业竞争力,沿产业链进行拓展是全球行业发展的共同路径和重要趋势。
8、公司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和用途
公司是一家以全产业链技术发展趋势为导向、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的数字化X线核心部件及综合解决方
案供应商,主要从事数字化X线探测器、高压发生器、组合式射线源、球管等X线核心部件及解决方案的研发
、生产、销售与服务,产品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与治疗、工业无损检测、安全检查等领域。公司通过向全球
知名客户提供更安全、更先进的X线技术,助力其提升医学诊断与治疗的水平、工业无损检测的精度或安全
检查的准确率,并提高客户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公司产品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医疗与工业两大类。目前,公司主要量产产品简介如下:
(1)数字化X线探测器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产品为数字化X线探测器,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掌握全部主要核心技术的数字化X线
探测器生产商之一。数字化X线探测器是典型的高科技产品,属于“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高科技、高
性能医疗器械的核心部件。报告期内,公司量产的产品包括平板探测器和线阵探测器,并已掌握非晶硅、IG
ZO、CMOS和柔性基板四大传感器技术,为公司进一步丰富产品线、服务多领域客户、提高市场竞争力与品牌
影响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公司积极在准直器(ASG)、闪烁体、光电二极管(PD)等探测器上游零部件及原材料的进行布
局。同时,在碳板类复合材料成型的工艺研发上也取得突破,夹芯碳纤维板实现量产,在轻量化技术上达到
了业界前沿标准。
(2)其他X线核心部件产品
为进一步完善产品及业务布局,提高公司竞争力,公司已对高压发生器、球管及组合式射线源等新核心
部件及X线综合解决方案领域进行积极布局,形成一定技术积累和进展。相对于探测器作为影像接收处理部
件,高压发生器、球管及组合式射线源作为X线影像光源的组成部件,也是X射线影像设备重要不可或缺的核
心部件。经历多年的发展及技术进步,X射线光源主要分为真空管内电子打靶射线、自由电子激光X射线、同
步辐射X射线、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等。目前真空电子打靶X射线在行业内较为普遍,其通过高压发生器供给X
射线球管阴阳两极直流高压,使X射线球管在高温下发射足够数量的电子,并在阴阳两极高压作用下被加速
成为高速电子流,高速电子流撞击阳极靶面,从而形成X射线。公司持续跟踪潜在前沿X线光源技术的同时,
重点布局研发、制造相关新核心部件。高压发生器、球管、组合式射线源与探测器为同类型设备的核心部件
,故在医学诊断与治疗、工业无损检测、安全检查等领域均有广泛用途,与数字化X线探测器具有较强的战
略协同性。
在高压发生器和组合式射线源领域,公司已在DR、C型臂、医用螺旋CT、齿科CBCT、骨龄及骨密度、乳
腺、兽用、便携式多用途X线检查、工业电子检测、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进行了产品规划,截至报告期末,
已在产品平台完成相关样机研发以及部分型号产品的量产交付。报告期内,公司作为经济型及中高端CT高压
发生器供应商协助多家CT系统下游客户完成NMPA注册。后续公司将进一步向创新型便携口内射线源、高端医
疗CT高压发生器、中高端安检CT射线源、X射线分析仪器射线源等更多细分应用延伸。
在球管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已完成微焦点球管、透射靶球管、齿科球管及部分C型臂/DR球管研发,多款
医用球管已进入注册阶段,目前已完成部分CT球管开发,微焦点球管已实现量产销售。
在解决方案领域,公司已在DR、C型臂、兽用、胃肠、骨龄、齿科CBCT、医用螺旋CT、工业等不同应用
领域实现X线综合解决方案产品的开发,部分产品成功实现商业化并已开始向客户批量交付。
9、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供应链管理模式
在采购流程上,公司定期组织各部门召开产供销会议,讨论评估客户订单和预测,形成公司“n+1+2”
生产和物料需求预测规划;针对交期较长的原材料,公司提前制定物料预测需求,并和供应商形成需求联动
。公司常用原材料通常维持一定的周转库存量,当实际库存数量低于周转库存量时,采购部门重点跟进厂商
交付,确保生产正常进行;对于低值易耗品,公司综合考虑其采购周期和使用数量,维持合适的库存量。为
进一步合理规划库存,计划部每月进行原材料库存分析,根据“ABC-XYZ”分析方法制定原材料供应策略。
公司从供应商的市场地位、供应能力、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评估供应商的综合实力,通过选择、评估、
导入流程,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定期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评估和反馈,推动供应商的持续改进。报告期内
,公司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并通过战略合作方式保证稳定的供应量和有竞争力的采购
价格。同时,公司与核心供应商除签署常规的购销合同外,还签订了保密协议或约定保密性条款。协议中对
保密内容、保密期限、知识产权归属、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进行了细致的约定,充分保障公司合法权
益,有效降低公司核心技术泄密风险。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根据客户的订单需求进行生产计划安排,计划过程主要通过SAP系统进行完成,生产过程通过M
ES系统控制,并始终根据ISO13485、ISO9001、MDSAP国际质量管理认证体系对所有生产环节进行质量管控。
按照精益生产的理念规划生产过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生产过程包括编制生产订单、物料准备、批量生
产、入库检验等环节。计划部对客户合同/订单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产品型号、特性、交期等,如合同/
订单符合公司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支持能力,计划部根据订单数量、物料需求及交付速度、产品库存情况、订
单交付周期编制生产计划和物料计划。然后生产部根据生产计划领取物料并组织批量生产工作。生产完成后
,质检部对每一件产成品进行入库检验,然后由发货员依据客户订单要求安排发货,同时商务部门根据产品
序列号建立并保存每一批产品的信息档案,制成可追溯的销售记录。
(3)销售模式
目前,公司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下游客户主要为X线影像设备品牌厂商,X线影像设备
品牌厂商将X线核心部件或综合解决方案产品组装成整机后,再向终端市场销售。由于X线核心部件的质量和
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机的成像质量、稳定性及安全性,因此X线影像设备品牌厂商通常对X线核心部件
或综合解决方案产品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具有严格的要求与标准,同时对产品售后服务要求较高。直销模
式有助于公司与客户更好的交流,及时了解客户需求,集中公司资源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培养长
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一直以来,公司通过参与国内外大型行业展会和学术会议,以及直接拜访客户或邀请客
户来访等方式,挖掘潜在客户并推广公司品牌知名度。此外,由于X线影像设备以及X线核心部件在不同国家
或地区均存在一定的经销商网络和换修市场,因此,经销模式是对公司直销模式的有益补充。报告期内,公
司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未发生变动。
(4)研发模式
公司基于ISO及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凭借多年来成功研发产品的经验,以行业发展和应用需求研究
为基础、以自主项目为驱动,开展有计划的新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项目。公司的项目管理部门,负责组织
产品经理、技术经理进行产品研发前的项目商业论证、产品需求确认和项目立项的论证和许可工作。公司的
研发部门负责产品的研发工作,按照“研究一代”+“预研一代”+“开发一代”的模式开展研发工作。
“研究一代”是指研发中心根据行业发展规律以及技术发展趋势,对全球相关的技术进行先进技术研究
。研发中心与多家全球知名公司、研究机构及高校等进行合作交流,进行相关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预研一代”是指在研究的先进技术中,若干技术已具备可应用的前景(包括成本可控、技术路线可行
、工艺路线成熟、关键供应商合格等),在技术可行性通过后,对先进技术进行“模块”级别的独立开发工
作,将其转换为关键技术的开发。
“开发一代”是指由项目管理部组织的项目立项通过后,正式开始产品的开发工作,集合所有关键技术
的开发成果,快速迭代开发中成熟的研发样机;根据公司的项目开发流程,研发样机研发成功后,进行小批
量的中试验证工作,这个阶段开始进行小批量的工艺验证、可采购性验证、可靠性验证以及医疗器械相关的
安规、型式检验的验证工作;在通过中试验证后,产品开始进入推广期,以市场样机的方式提供给客户进行
系统集成和系统确认工作,在通过所有的系统验证和系统确认工作后,产品开发进入批量量产阶段;此外,
在开发过程中,面对不同客户的定制需求和性能改进升级的要求,公司将对产品进行技术改进,衍生出子型
号满足不同客户或不同市场的需求。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国内市场需求逐步回暖,复杂变化的内外部环境
为行业和公司带来了未知挑战以及新的机遇。面对当前市场环境,公司团结一致、攻坚克难,整合现有优势
资源,积极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秉承“让最安全、最先进的X技术深入世界每个角落”的愿景,专注于“
创新、卓越、协作、共赢、钻研、拼搏”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公司持续强化新技术与新产品
的研发投入,完善高性能多尺寸探测器产品线,前瞻性拓展新型探测器技术;深化平台化研发战略,加大对
高压发生器、球管、组合式射线源等关键核心部件产品的投入;加速推进X线综合解决方案的落地,紧密追
踪市场需求变化与技术演进趋势。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积极布局海内外市场,深度耕耘重要客户,市场份
额不断提升。同时,通过供应链精细化管理和降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