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370 丛麟科技 更新日期:2025-01-1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环保科技领域内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环保建设工程专业施工(工程类项目凭许
可资质经营),环保设备、机械设备、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的销售,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
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无害化处置(产品) 1.85亿 64.10 6841.93万 68.15 37.02
资源化利用(产品) 1.03亿 35.84 3189.74万 31.77 30.86
其他业务(产品) 17.99万 0.06 8.30万 0.08 46.16
─────────────────────────────────────────────────
上海地区(地区) 2.41亿 83.43 1.19亿 118.66 49.52
非上海地区(地区) 4761.86万 16.51 -1881.30万 -18.74 -39.51
其他业务(地区) 17.99万 0.06 8.30万 0.08 46.16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危险废物处置(行业) 6.34亿 99.94 2.36亿 99.92 37.22
其他业务(行业) 39.78万 0.06 19.28万 0.08 48.47
─────────────────────────────────────────────────
无害化处置(产品) 4.10亿 64.65 1.54亿 65.27 37.58
资源化处置(产品) 2.24亿 35.29 8187.59万 34.65 36.55
其他业务(产品) 39.78万 0.06 19.28万 0.08 48.47
─────────────────────────────────────────────────
上海地区(地区) 5.33亿 83.96 2.79亿 117.89 52.26
非上海地区(地区) 1.02亿 16.04 -4226.02万 -17.89 -41.51
─────────────────────────────────────────────────
直销(销售模式) 6.34亿 99.94 2.36亿 99.92 37.22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39.78万 0.06 19.28万 0.08 48.47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无害化处置(产品) 2.22亿 65.88 --- --- ---
资源化利用(产品) 1.15亿 34.09 --- --- ---
其他(补充)(产品) 11.11万 0.03 --- --- ---
─────────────────────────────────────────────────
上海地区(地区) 2.79亿 83.02 --- --- ---
非上海地区(地区) 5707.37万 16.95 --- --- ---
其他(补充)(地区) 11.11万 0.03 --- --- ---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危险废物处置(行业) 7.26亿 99.04 3.26亿 99.32 44.95
其他(补充)(行业) 700.71万 0.96 223.15万 0.68 31.85
─────────────────────────────────────────────────
无害化处置(产品) 4.80亿 65.41 2.26亿 68.73 47.10
资源化利用(产品) 2.47亿 33.64 1.01亿 30.59 40.76
其他(补充)(产品) 700.71万 0.96 223.15万 0.68 31.85
─────────────────────────────────────────────────
上海地区(地区) 5.90亿 80.46 3.16亿 96.82 53.58
非上海地区(地区) 1.36亿 18.59 1036.98万 3.18 7.61
其他(补充)(地区) 700.71万 0.96 223.15万 --- 31.85
─────────────────────────────────────────────────
直销(销售模式) 7.26亿 99.04 3.26亿 99.32 44.95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700.71万 0.96 223.15万 0.68 31.8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0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7.0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3989.43│ 6.27│
│特斯拉(上海) │ 2184.89│ 3.43│
│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1746.74│ 2.74│
│客户四 │ 1518.77│ 2.39│
│中芯国际 │ 1433.65│ 2.25│
│合计 │ 10873.47│ 17.0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7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8.6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2252.14│ 5.55│
│上海天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1844.76│ 4.55│
│供应商三 │ 1433.54│ 3.53│
│供应商四 │ 1083.09│ 2.67│
│杭州富阳申能固废环保再生有限公司 │ 962.44│ 2.37│
│合计 │ 7575.97│ 18.6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及其发展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为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
指引(2023)》,公司所属行业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N77)”;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
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中的危险废物治理(N7724)”;根据国家统计局《战
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公司所属行业为“7节能环保产业”项下的“7.2.5
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服务”的“7724危险废物治理”;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
24年本)》,公司所属行业为“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类,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鼓励类行业。
1、行业发展情况
我国危废行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行业发展至今经历了准备阶段、摸索发展阶段、初步发展阶段、高
速发展阶段、整合发展阶段。
2、行业发展趋势
(1)危废处理监管日益趋严,行业集中度将逐渐提高
“十三五”以来,国家加大危险废物领域的监管,危废处理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行业参与者众多,
但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市场竞争整体呈现“散”、“小”、“弱”的特点。近年来,国家对于危废处理行
业的规范力度较为严格,危废处理的要求逐渐提高,行业内具有运营基础且规范的企业有望在行业的深度整
合期凭借其核心竞争优势获益。其次,当前国内多数地区危废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危废市场的小企业面临成
本增加、利润空间变窄以及处理设备升级改造资金需求大的困境。此外,危废处理行业的资质壁垒、区域壁
垒较强,行业内的企业未来并购取代新建是趋势,欲发展成为龙头企业,跨区域的扩张亦是途径之一。综合
来看,在行业逐渐回归理性的同时,龙头企业有望凭借资金、技术、运营及管理的优势在市场上发挥规模效
应,进而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2)同质化竞争趋于白热化,新质生产力成破局关键
我国危废处理行业起步较晚,在行业发展早期,千亿级的蓝海成为行业共识,其中以焚烧、物化、填埋
等门槛相对较低的无害化处置方式在资本的加持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然而,随着危废处置能力的大幅提升
,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十四五”以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引导下,环境治理政策力度延续,
《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量级环保政策先后出台,明确提出
要全面提升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格局。
对于终端危废处置项目,政策发展和市场竞争等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一方面在无害化处置方向上转
外延扩张式的规模化竞争为内涵升级式的品质化竞争,在技术创新、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提升经营效率和经
营质量;一方面不再仅仅局限于焚烧、物化、填埋处置“三件套”,不断加大资源化利用方向的资金投入和
精耕力度,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综合来看,危废行业正紧跟“双碳”战略发展机遇,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
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的全面建设。
(二)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以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为主营业务,是集危废处理技术、危废综合处理新模式和危
废管理体系现代化优势于一体的现代城市和产业综合环保服务商。公司主要为上游生产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
产生的工业危险废物提供处置服务,是工业经济发展产业配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公司已成功布局上海
、江苏、山东、山西等区域,形成5大生产运营基地。
上海天汉已核准年处理规模为23万吨+18万只包装桶(沪环保许防〔2022〕875号),可处理32大类危险废
物,可资源化利用25大类危险废物,涉及八大工艺,分别为:焚烧、有机溶剂、矿物油、乳化液、废酸碱、
含重金属废物、包装容器、综合废物;
山东环沃已核准年处理规模为20.15万吨(滨州危证43号),可处理30大类危险废物,涉及五大工艺,
分别为:焚烧、物化、乳化液、油泥、包装容器;
蓬莱蓝天已核准年处理规模为:填埋1万吨(烟台危证027号);
夏县众为已核准年处理规模为4.5万吨(HW省1408280071),其中填埋3万吨,焚烧1.5万吨,可处理40
大类危险废物;
盐城源顺已核准年处理规模为:焚烧1.5万吨(JS0924OOI567-5)。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波动及行业发展周期影响,危废处理行业面临供过于求和业内激烈竞争的挑战,危
废处置单价短期内呈下降趋势。面对此严峻的经营环境,公司积极采取相关提质增效措施应对市场变化,截
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在上海、江苏、山东、山西等区域的危废处置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市场地位未发生重大
变化。
(三)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危险废物处理业务主要分为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两种模式。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公司向上游产
废单位收取危险废物处置处理服务费,结合危废的特性、组分,安排相应的处置处理方案。对于不具备再生
利用的危险废物,公司则根据处置方案、处置难度和处置量与产废单位协商定价。对于具备再生利用价值的
危险废物,公司针对大部分上游产废单位收取危险废物处理服务费,同时通过资源化利用产生的有机溶剂、
无机盐类、基础油、重金属和包装容器等资源化产品对外销售,取得资源再生产品销售收入。对少部分高再
生利用价值的危险废物,公司不收取危险废物处理服务费,个别情况下需要向上游产废单位付费获取。
2、危险废物接收模式
当上游产废单位有危险废物处理需求时,公司市场部门人员将与产废单位进行业务洽谈,了解上游产废
单位的基本情况、产废种类、产废数量,并将危废信息提交至公司ERP系统,判断该危废是否曾入厂处理。
对于曾经入厂过的废物,技术部门将判定是否予以接收;对于未曾入厂过的废物,由市场部门人员将危废样
品送至公司实验分析中心进行检测并出具报告,最终根据报告判定是否予以接收。对于予以接收的危废,技
术部门确定危废包装要求,估算危废处理全生命周期和危废处理成本,并对危废处理方式提出具体的建议。
公司市场部门基于以上信息向客户提供报价,与客户协商确定最终的危废处理方式并签订合同。
危废由客户转移发运至公司时,客户填制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并上传至当地环保部门系统,危废转移联单
中载明了具体危险废物及其对应的处理方式,公司严格按照联单载明的方式进行危险废物处理。
3、危废处理模式
公司接收危险废物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要求的规定进行分类存放,生产部门将根据库存情况以
及车间处理能力安排生产,并将相应计划传达至计划部门。计划部门协调危废仓库办理出库手续并按要求放
到指定周转区域。公司通过核心技术的持续开发,实现了危废处理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公司无害化
处置采用危险废物焚烧和安全填埋改变危险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危险废物数量
、缩小危险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分的效果;公司资源化利用以危险废物为原料,在满足处理过
程无害化的基础上,生产符合相关标准的产品,资源化产品包括有机溶剂、无机盐、基础油、重金属和包装
容器等。
4、采购模式
公司各部门如有采购需求,则通过公司内部的信息化系统进行申请,采购人员根据请购单,依据供应商
报价生成询价单并报上级审批。履行完成审批程序后,采购人员将带有供应商信息和已确认价格的请购单转
化为采购订单,分发至对应的供应商。
公司日常经营过程中的采购原材料及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处置填埋:公司将经焚烧等工艺后的灰渣运送给有相关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理,并支付相关费用。
考虑到安全性、地理距离和处置成本,公司暂未使用蓬莱蓝天的填埋场。
(2)运输服务:公司选取有资质的运输公司,通过比较价格、服务质量和运输资质范围后签订合同,
并支付相关运输费用。
(3)原材料:公司原材料主要包括处理所需的化学品和包装物资等,公司各部门及车间根据实际情况
向采购部提交采购需求,由采购部统一对外采购。
(4)能源类:公司能源类采购主要包括电力和生产经营用水等的采购,与电网公司和水务公司定期进
行结算。
公司推行集中采购策略,对集团内各子公司通用的设备、原材料、耗材、服务商等进行综合类采购项目
的统一招标。通过招投标形式,公司预期能够进一步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5、资源化产品销售模式
公司将资源化利用后再生的有机溶剂、无机盐类、基础油、重金属和包装容器等产品对外出售。公司销
售部门负责合同及订单评审的组织协调,并实施一般合同及订单的评审工作;在与顾客接洽的过程中,销售
部门负责沟通商务方面的信息,控制合同及订单的重大修订,并收集市场信息和顾客反馈意见。公司对外销
售产品主要采用客户自提的交货方式。在销售渠道方面,公司除了传统的销售渠道,还通过互联网及APP模
式拓宽销售渠道。
6、研发模式
以服务市场与科创为导向,公司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开放式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持
续加大对公司五大核心技术及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资源化产品研究开发工作,进而巩固与提高公司
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动能。产学研融合创新上,公司现已与同济大学、上海海事大
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
享开放式创新的良性互动模式。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模式,公司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研发管理机制,促进了研发项目的高效推进。在项目
立项环节,技术部门组织对相关课题从必要性、行业先进性、技术路线可行性、项目组织合理性等维度进行
研究论证,为研发项目高效开展奠定基础。完成立项后,技术部门牵头组建项目组,项目组围绕项目技术、
进度、成本等目标,通过控制过程关键节点,稳步推进项目研发各项工作,依次通过小试、中试等验证最终
的研发成果,并且在中试过程中依托公司运营管理部门的生产实践经验、工程管理部门的工程实践经验及技
术部门的专业技术能力,形成了快速高效协同模式,为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保障。在研发成果产业
化转化过程中,公司拥有高效的多中心协同模式,确保公司研发成果产业化的高效益产出。项目完成后,项
目组第一时间对研发项目进行总结,将其中的成果通过专利进行有效保护,并通过项目申报等方式进行成果
鉴定和推广,有效支持公司可持续发展。
未来,公司将继续优化研发流程,提升研发效率,推动构建更广泛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同时,公司还将
加大高端人才引进与团队建设,为公司的科创引领提供有力保障。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变化。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
公司凭借在危废领域深厚的技术沉淀,突破并掌握积累了多项核心技术,建立了“废有机溶剂资源化利
用工艺技术”“废包装容器再生回收工艺及关键技术装备”“含铜废液深度净化循环再生工艺关键技术”“
回转窑危废焚烧结焦防控及在线清灰清渣技术”“危废焚烧烟气低成本协同处理工艺技术”五大核心技术体
系。凭借自身专业性及人才优势,在危废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领域积累了大量研发成果,并形成专属的核心
技术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上。
(2)核心技术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不断加强研发投入,夯实公司的技术竞争力,同时紧密围绕危废行
业“绿色化、资源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依托多年积累的雄厚技术研发实力,结合行业发展趋
势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创新研究,致力于核心技术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目前子公司上海天汉正在申报上海
临港新片区“智能工厂”示范。同时,公司积极参与危废行业各项标准的起草及制定,各项研发工作进展顺
利推进。公司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前提,加大与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不断对公司五大核心技术进行技术
优化、技术迭代升级,进一步提高了公司技术含量,巩固了公司的核心技术体系,以保持公司在行业内的技
术优势和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10项,在研项目10项,其中《危废处理行业碳核算方法及
减污降碳协同技术研究》项目部分研究内容列入了上海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度第二批科研项目。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申请知识产权项目含专利、软件著作权及其他共7件,新增获得授权11件。截至报
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24件,实用新型专利104件,软件著作权1件,其他知识产权成果33件,合计
162件。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领先的研发实力和完备的技术体系
技术创新始终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无害化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报告期
内新增获得5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累计拥有11项发明专利和52项实用新型专利。同时,在资源化
技术领域,公司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创新能力,在报告期内新增获得2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累计获
得了13项发明专利和52项实用新型专利。这些专利不仅体现了我们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也为我们持续推动
技术进步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公司积极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累计主、参编了7项重要标准与规
范,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贡献了力量。此外,下属项目公司也屡获殊荣,先后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企
业技术中心、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这些荣誉充分证明了公司在技术创新和核心技术方面的实力得到
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公司专注于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业务,不断完善研发体系,以自主研发为主导,辅以产学
研合作,推动协同创新,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开放式创新的良性互动模式。公司与多所科研机构及高
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公司在无害化技术和资源
化技术方面已经掌握了五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这些核心技术的持续开发创新及成功应用,
不仅提升了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也为推动危险废物处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人才及管理团队优势
人才是公司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公司已建立起一支多层次、专业化的技术与管
理团队,涵盖了环境、化工、设计、设备管理等多个领域。团队中多名核心技术人员长期服务于公司,他们
在研发和技术岗位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参与了众多重大科研项目。这些专家深厚的专业基础、丰富
的资历背景和研发技术经验,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推动了我们业务持续、快速、高质量发
展。为了吸引并留住这些优秀人才,公司不断完善长效激励机制,充分激发高级管理人员、核心管理人员和
核心技术人员的潜能与热情。这些举措不仅为公司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构建优秀、稳健的人才
及管理团队奠定了坚实基础。
3、先进的市场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
自公司成立以来,始终积极开拓市场,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并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商业合
作关系。这些客户包括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上海先进半导体等信息技术领域的佼佼者,以及中国商飞、
中国航发等高端装备行业的领军企业,还有万华化学、特斯拉(上海)等新材料和新能源行业的代表性企业
,以及合全药业(药明康德)、复旦张江等生物医药领域的知名企业。客户覆盖领域的广泛性不仅证明了公
司拥有为不同行业解决危废处理问题的技术能力,也为我们赢得了广泛的品牌知名度和品牌价值,为公司的
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面对市场的不断变化和行业内细分领域的发展动向,公司内部始终保持敏锐的
洞察力,及时调整战略方向和业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4、运营管理模式优势
公司在国内首创“大卖场+多协同”模式,以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为指导,凭借在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
置方面的全面技术优势,构建了一个内部可循环的生态系统。这一系统将经济活动转变为“资源—产品—废
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过程,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减少废物产生。此外,基于低碳发展的理念,
公司各子公司之间实现了业务种类的优势互补,构建了一个高效且环保的危险废物“内循环”处理体系。这
种内部协同不仅提升了公司的运行和管理能力,还显著增强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5、行业资质与规模优势
由于危险废物治理行业受到政府严格的监管,涉及收集、转运和处置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许可证,
因此该行业存在较高的资质壁垒和进入门槛。新企业获得相关资质所需的审批周期也相对较长。目前,危险
废物的无害化和减量化处置主要采用焚烧、填埋和物化等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焚烧和物化的残余物最终
仍需进行填埋处理。由于填埋场需要占用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其审批过程非常严格,导致填埋资质在各类
危险废物经营资质中尤为紧缺。为此,公司已在山东、山西等东中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提前布局了填埋业
务,并已投入使用。此外,由于危险废物的种类繁多,拥有全面经营资质的企业在行业内具有显著的竞争优
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掌握了危废焚烧、废乳化液处理、废矿物油处理、金属废物处理、综合废物处理、
废溶剂处理、废酸碱处理、废包装桶处理及安全填埋等九大危废处理工艺。这种全面的技术储备使公司能够
作为一个综合型危险废物处理平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
四、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38.28万元,同比减少14.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275.83万元,同比减少37.5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营性损益的净利润3471.87万元,同比
减少48.18%。
2024年上半年,公司面对行业不断加剧的竞争形势,继续“练内功、强基础”、“挖存量、拓增量”,
紧密围绕“开源、降本、提质、增效”开展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积极应对外部严峻的市场环境。
(一)开源
公司在市场拓展方面,继续以“挖存量、拓增量”为总体思路,并树立对外以客户为导向、对内以市场
拓展为中心的理念。公司对当前有业务布局的上海、江苏、山东、山西四大区域,组织专项力量定期开展系
统且深入的区域调研,形成区域市场调研报告。市场条线根据调研报告并结合公司及各子公司的经营目标及
市场业务实际情况,召开动员会、沟通会,分享集团内部区域性客户协同、服务、开发、管理方法,为各子
公司市场开拓提供有效助力,形成可持续的多渠道业务合作。同时,面对区域危废市场的差异性,各子公司
则因时因地因势施策,积极调整市场策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例如,有的区域从主攻大客户转为同时兼
顾小客户,有的区域采用指导价限价接收策略,确保边际贡献为正。
(二)降本
公司继续坚定实施“降本增效”管理策略,推进精细化管理,打好“组合拳”。在文化理念上,公司通
过系统的培训和宣传使员工深刻认识到降本增效对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让降本增效成为各部门的自觉行
动。在管理机制上,公司施行了经营目标责任制,在2024年年初与各子公司签订了经营目标责任书,通过锚
定盈利能力、成本控制水平、经营性现金流等关键指标,设定了具有挑战性的考核目标;各子公司内部继续
将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全员绩效均与公司经营目标进行挂钩,打造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在降本增效实
施路径上,各子公司一方面基于管理思维将成本分类为可控变动成本、可控固定成本、不可控变动成本、不
可控固定成本,针对成本不同的性态开展针对性、差异化控制策略;另一方面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市场需求
,制定出精准的、具有操作性的降本增效实施路径细则,包括技术改造、采购降本、数据赋能、人员优化等
措施。
(三)提质增效
公司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公司重要发展战略之一,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提高危废资源化循环利用率及
产品附加值、降低危废无害化处置成本为方向,不断技术攻关,攻克行业技术难点;同时坚持以技术创新引
领发展,投入多项新技术研发项目,持续巩固深化技术的行业领先水平。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研项目10项
,其中《危废处理行业碳核算方法及减污降碳协同技术研究》项目部分研究内容列入了上海市生态环境局20
24年度第二批科研项目。同时,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获得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2024年上半年,公司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和市场变化调整优化组织架构,提高管理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
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EP、ERP、OA等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和数据准确性。同时,公司十分注重加强部门
间的沟通与协作,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共享协、鼓励跨部门、跨组织的合作等
方式,打破信息壁垒,形成合力,推动企业高效高质发展。
2024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紧密围绕“开源、降本、提质、增效”开展市场拓展、成本控制、质量提升
和效率优化等工作。公司将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努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