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448 磁谷科技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磁悬浮流体机械及磁悬浮轴承、高速电机、高速驱动等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通用设备行业(行业) 4.45亿 93.06 1.35亿 87.50 30.23
其他业务(行业) 3320.26万 6.94 1922.31万 12.50 57.90
─────────────────────────────────────────────────
磁悬浮空气产品(产品) 4.14亿 86.49 1.28亿 83.15 30.91
其他业务(产品) 3320.26万 6.94 1922.31万 12.50 57.90
磁悬浮特殊介质产品(产品) 3075.34万 6.43 622.00万 4.04 20.23
合同能源管理(产品) 70.62万 0.15 47.20万 0.31 66.84
─────────────────────────────────────────────────
境内(地区) 3.98亿 83.10 1.13亿 73.19 28.32
境外(地区) 4767.55万 9.96 2201.57万 14.31 46.18
其他业务(地区) 3320.26万 6.94 1922.31万 12.50 57.90
─────────────────────────────────────────────────
直销(销售模式) 3.19亿 66.60 9172.06万 59.63 28.78
经销(销售模式) 1.27亿 26.46 4288.31万 27.88 33.87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3320.26万 6.94 1922.31万 12.50 57.90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磁悬浮离心式鼓风机(产品) 6181.05万 41.24 1446.89万 26.99 23.41
磁悬浮空气压缩机(产品) 6072.85万 40.52 2387.63万 44.54 39.32
其他业务(产品) 1309.13万 8.73 817.37万 15.25 62.44
磁悬浮真空泵(产品) 1226.93万 8.19 630.87万 11.77 51.42
磁悬浮冷水机组(产品) 133.27万 0.89 29.34万 0.55 22.02
合同能源管理(产品) 65.90万 0.44 48.83万 0.91 74.10
─────────────────────────────────────────────────
境内(地区) 1.24亿 82.67 3900.18万 72.75 31.47
其他业务(地区) 1309.13万 8.73 817.37万 15.25 62.44
境外(地区) 1287.82万 8.59 643.39万 12.00 49.96
─────────────────────────────────────────────────
直销(销售模式) 8647.88万 57.69 2812.64万 52.47 32.52
经销(销售模式) 5032.13万 33.57 1730.93万 32.29 34.40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309.13万 8.73 817.37万 15.25 62.44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通用设备行业(行业) 3.95亿 95.49 1.27亿 90.68 32.21
其他业务(行业) 1864.92万 4.51 1307.62万 9.32 70.12
─────────────────────────────────────────────────
磁悬浮离心式鼓风机(产品) 2.62亿 63.34 7969.90万 56.82 30.43
磁悬浮空气压缩机(产品) 1.07亿 25.95 4093.08万 29.18 38.14
其他业务(产品) 1864.92万 4.51 1307.62万 9.32 70.12
磁悬浮冷水机组(产品) 1380.18万 3.34 316.11万 2.25 22.90
磁悬浮真空泵(产品) 1151.01万 2.78 338.78万 2.42 29.43
合同能源管理(产品) 33.94万 0.08 9069.67 0.01 2.67
─────────────────────────────────────────────────
华东(地区) 2.06亿 49.92 7035.55万 50.16 34.08
华中(地区) 4911.25万 11.88 1527.13万 10.89 31.09
华南(地区) 3909.26万 9.45 1147.72万 8.18 29.36
华北(地区) 3758.77万 9.09 1096.47万 7.82 29.17
东北(地区) 2406.35万 5.82 822.11万 5.86 34.16
西北(地区) 1954.19万 4.73 559.96万 3.99 28.65
其他业务(地区) 1864.92万 4.51 1307.62万 9.32 70.12
西南(地区) 1593.87万 3.85 403.84万 2.88 25.34
国际(地区) 311.10万 0.75 125.99万 0.90 40.50
─────────────────────────────────────────────────
直销(销售模式) 2.87亿 69.49 8906.87万 63.50 30.99
经销(销售模式) 1.08亿 26.00 3811.91万 27.18 35.45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864.92万 4.51 1307.62万 9.32 70.12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磁悬浮离心式鼓风机(产品) 6661.10万 55.11 --- --- ---
磁悬浮空气压缩机(产品) 4633.10万 38.33 --- --- ---
其他(补充)(产品) 680.04万 5.63 --- --- ---
磁悬浮冷水机组(产品) 95.13万 0.79 --- --- ---
合同能源管理(产品) 16.94万 0.14 --- --- ---
─────────────────────────────────────────────────
境内(地区) 1.14亿 94.17 --- --- ---
其他(补充)(地区) 680.04万 5.63 --- --- ---
境外(地区) 24.38万 0.20 --- --- ---
─────────────────────────────────────────────────
直销(销售模式) 8345.47万 69.05 --- --- ---
经销(销售模式) 3060.80万 25.32 --- --- ---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680.04万 5.63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0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2.8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合并) │ 3797.46│ 7.94│
│客户2(合并) │ 2249.47│ 4.70│
│客户3(合并) │ 1702.34│ 3.56│
│客户4 │ 1656.03│ 3.46│
│客户5 │ 1504.42│ 3.14│
│合计 │ 10909.72│ 22.8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6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0.0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1472.21│ 4.78│
│供应商2 │ 1386.41│ 4.50│
│供应商3 │ 1299.71│ 4.22│
│供应商4 │ 1201.90│ 3.90│
│供应商5 │ 809.71│ 2.63│
│合计 │ 6169.93│ 20.0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是国家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报告期内,公司始终聚焦主营主业发展,践行
以市场为导向和创新为突破的发展理念,充分把握国家节能降碳及设备更新的政策机遇,持续丰富产品类型
、拓宽产品线,不断加强公司的研发能力、提升产品的质量及生产效率,实现了公司经营业绩持续、稳健增
长,推动了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024年度具体经营情况如下:
(一)总体业绩稳健增长,业务布局持续优化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深耕行业客户需求,加快新产品的市场导入,拓展新的行业应用领域,公司实现营
业收入47,848.79万元,同比增长15.7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150.38万元,同比增长7.16%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353.90万元,同比增长13.90%,公司盈利能力持
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因股权激励计划计提股份支付费用1,100.33万元,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实现归属
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178.27万元,同比增长19.01%。
报告期内,公司深入研究和分析终端客户需求,继续加大新产品市场开拓力度,磁悬浮空气产品保持稳
定增长,其中磁悬浮空气压缩机实现销售收入15,441.08万元,同比增长43.89%;磁悬浮真空泵实现销售收
入4,119.97万元,同比增长257.94%。磁悬浮特殊介质产品中的磁悬浮冷水机组实现销售收入3,075.34万元
,同比增长122.82%,公司各产品线均衡发展,产品布局不断优化。
(二)保持高研发投入,研发创新成果显著
报告期内,公司立足核心技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推进产品和技术创新,带动各类产品的型号丰
富与性能提升,加快产品的迭代与升级,不断提升先进制造能力,提高公司核心技术竞争力。报告期内,公
司研发费用达到4,386.69万元,同比增长8.77%,占营业收入比例9.17%,继续保持了较高研发投入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新产品开发+新技术预研”的研发项目体系,开展了新一期的研发项目,持续进行
二代磁悬浮离心式鼓风机、磁悬浮空气压缩机和磁悬浮真空泵的新型号开发,并基于标准平台开展了衍生型
号的开发,拓宽产品应用领域,部分型号已经批量投放市场。同时,对磁悬浮制冷压缩机和磁悬浮冷水机组
进行了换代升级,开展了其他冷却方式的磁悬浮冷水机组开发,并完成样机制作及交付客户使用。核心技术
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对磁悬浮轴承位移传感器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改进开发并已应用于产品。同时,进行了
磁悬浮轴承和高速变频器控制算法迭代升级、高电压等级磁悬浮电机开发,并完成实验室验证,进一步提高
产品的稳定性与工况适应能力。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转产10款新型号产品,至报告期末产品型号共计130余
款,新增授权知识产权39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已取得授权专利及著作权36
9项,其中发明专利91项、实用新型专利254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0项,公司研发创新成果
丰硕。
(三)营销渠道体系持续完善,推进海外市场拓展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营销能力建设,通过大力构建市场开拓能力,积极扩大销售团队规模,提升现
场应用服务团队能力等多措并举的方式,积极构建体系化营销能力建设。同时,公司充分利用现有的直销和
经销相结合的灵活推广模式,积极开发新的销售渠道,并成立了海外业务部,加大对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
通过与国内部分出海客户的协作,磁悬浮真空泵产品取得了较好的海外订单规模,顺利打开东南亚等新兴市
场销售局面,2024年公司实现海外主营业务收入4,767.5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32.46%。
报告期内,公司优化营销管理,升级完善营销管理信息化系统,针对性细化营销过程及客户关系管理,
并对营销团队进行贴身数据化支持。同时,公司持续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的全域营销体系建设,深度布局抖音
、微信视频号等流量平台,加强短视频营销及精准投放,联动行业媒体与KOL开展多场互动直播,有效提升
品牌声量与市场渗透率。线下推广方面,全年公司组织参加了“国际制冷展”、“国际压缩机展”、“印尼
造纸展”等近30场国内外大型展会及行业会议,通过产品演示、技术路演及定制化解决方案推介,积极开拓
潜在客户资源。
(四)加强质量管理,提高精益生产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各类产品产量超1600台套,产能利用率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为公司多产品线布局提供
有力支撑。同时,为应对产量的增加,公司加大生产设备及自动化建设方面的投入,新增偏心轮检测仪、视
觉点胶机、DMNC细孔放电加工机等设备,并对生产线VOC排放净化处置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确保达标排放
,并预留了继续扩大产能的处置能力。
质量管控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完成质量、环境体系再认证审核,安全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监督认证,
并完成售后服务体系取证,在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司服务意识,提升顾客满意度。
同时,公司持续优化作业指导书等程序文件,增加了高精度光学轴类扫描仪、PCB高温环境综合测试装置等
检验检测相关设备设施,为推行全面质量管控提供有力保障。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股权激励实施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动高素质、科技型人才队伍建设,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员工394人,其中技术
研发人员78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9.80%。公司人力资源根据企业发展规划,逐步开展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建设
,通过人力资源信息化,更加高效地管理员工信息、优化招聘流程、提升培训效果,从而提升整体人力资源
管理效能。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员工培训体系建设,建立了内外结合的讲师资源,全面提升和强化员工综合
能力和职业素养,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有序推进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本年内完成了13.10万股预留限制性股票的
授予,以及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39.12万股限制性股票的归属登记工作,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激
发经营管理团队动力。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2024年度,公司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78.27万元,同比增长19
.01%,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始终聚焦主营业务发展,充分把握国家节能降碳及设备更新的政策机遇,持
续优化业务布局,加强新产品的市场拓展,磁悬浮空气压缩机、磁悬浮真空泵等新产品实现了较高的业绩增
长。同时,公司持续深化降本增效,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大各项费用管控力度。因此,公司盈利能力进一
步提升。
根据公司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5年股份支付费用约为526万元(最终结果将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年
度审计报告为准),较2024年度将有所减少。未来,在国家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公司将持续加大研
发投入,不断丰富产品品类,有效满足各行业客户多样化需求,提升行业竞争力。尽管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所
产生的股份支付费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表现,但股权激励计划的推出,可以激发团
队动力,努力提升公司业绩,符合公司长期发展规划。公司将继续优化长效人才激励机制,有效平衡短期费
用影响和长期发展收益,以持续稳健的经营业绩来实现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利益的共赢。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主要业务情况
公司是一家以高速无摩擦传动系统——磁悬浮轴承为核心关键技术,研制大功率高速驱动设备以及高速
高效一体化流体机械设备的专业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磁悬浮流体机械及磁悬浮轴承、高速电机、高速驱动
等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为磁悬浮离心式鼓风机、磁悬浮空气压缩机、磁悬浮真空泵等磁
悬浮空气产品,磁悬浮冷水机组、磁悬浮膨胀发电机组(ORC)等磁悬浮特殊介质产品,具有传动无机械接触
、高速高效、节能等技术优势,可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化工、纺织、印染、食品、医药、造纸、电子等行
业。
自2009年成功推出国内首台磁悬浮离心式鼓风机产品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磁悬浮流体设备领域的技术
创新及产品升级,公司磁悬浮流体机械产品与传统产品相比在节能、降噪以及降低维护成本等方面均有较大
优势。近年来,公司在做大做强磁悬浮离心式鼓风机业务的同时,利用原有技术积累和客户资源,积极拓宽
产品线,相继推出磁悬浮空气压缩机、磁悬浮冷水机组、磁悬浮真空泵、磁悬浮膨胀发电机组(ORC)等系列
产品,并在多个应用领域实现销售,逐步形成了丰富的磁悬浮流体机械产品矩阵。
公司于2012年8月首次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完成历次高新技术企业复核认定。公司2018年被江苏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认定为“科技小巨人企业”,2021年公司入选国家级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并于2024年复审通过、2022年被工信部列入“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司2021
年入选南京市“培育独角兽企业”,2019年、2020年、2022年获评为江苏省“瞪羚企业”。
2、主要产品情况
(1)磁悬浮空气产品
1)磁悬浮离心式鼓风机
磁悬浮离心式鼓风机属于采用磁悬浮轴承技术的流体机械设备,主要由磁悬浮轴承系统、电机系统和流
体部件组成。磁悬浮轴承控制器通过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转子振动信号,将经过计算的调节信号转换为控制
电流,输入磁轴承线圈产生电磁力,控制转轴保持悬浮状态;变频器采用空间矢量算法,可以产生高质量的
高频输出电流,控制高速永磁同步电机产生旋转磁场,驱动转轴高速旋转;高速旋转的叶轮对气体做功,使
得气流源源不断地被吸入,压缩后的气体压力升高,通过蜗壳收集后经扩压管排入用户的终端管道。磁悬浮
轴承确保转子可以在无机械接触的情况下高速旋转,减少了机械损失,减少了维护,从而可以大大提高鼓风
机的综合能效。磁悬浮离心式鼓风机可应用的细分领域包括污水处理、印染、化工、食品、医药、造纸等行
业,节能效果显著。
2)磁悬浮空气压缩机
磁悬浮空气压缩机采用磁悬浮轴承、变频、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和高速叶轮等核心技术,主要作用为压缩
空气。磁悬浮空气压缩机的主动式磁悬浮轴承可将空气压缩机转子保持在最佳位置,变频技术实现压缩机的
低电流启动和全工况智能调节,高速电机和高速叶轮的应用使得整机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磁悬浮空气
压缩机可广泛应用于纺织、冶金、化工、发酵、玻璃、医药和造纸等行业。
3)磁悬浮真空泵
磁悬浮真空泵是一种新型的透平真空泵,主要采用磁悬浮轴承、高速大功率永磁同步电机、高频输出变
频器、高强度三元流钛合金叶轮等核心技术。高速旋转的叶轮持续抽气,形成负压环境,满足工艺生产的需
求。磁悬浮真空泵运转时无机械接触、摩擦,降低了机械损失,减少了维护保养的工作量,同时三元流叶轮
的使用也使得气动效率大幅提升,节能效果显著,目前已经在造纸、氧化铝、变压吸附制氧等多个领域广泛
使用。
(2)磁悬浮特殊介质产品
1)磁悬浮冷水机组
磁悬浮冷水机组是用磁悬浮制冷压缩机替代传统的螺杆压缩机或定频离心压缩机而形成的新型冷水机组
,由于采用磁悬浮技术,压缩机运转时无机械接触,无需润滑油,系统的压缩效率、换热效率都得到极大提
高,且由于系统无油,减少了大量的维保费用。磁悬浮冷水机组可用于办公大楼、酒店、医院、商场、学校
等对舒适性有要求的场所及工业制造、数据中心、实验室、食品、农业等对工艺和环境温度有要求的场所。
2)磁悬浮膨胀发电机组(ORC)
磁悬浮膨胀发电机组(ORC)是一种新型的发电机组,主要采用磁悬浮轴承、高速大功率永磁同步发电机
、专用整流逆变器、高强度三元流铝合金叶轮等核心技术。低沸点有机工质在换热器与低温热源换热,产生
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气,在膨胀机中膨胀做功来发电。磁悬浮膨胀发电机组运转时无机械接触、摩擦,
降低了机械损失,减少了维护保养成本,通过工质冷却,采用静密封,实现零泄漏,节能高效,产品可在危
废焚烧、钢铁、煤化工等多个领域广泛使用。
(二)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原材料基本采用“以销定采”的采购模式,同时根据对上游市场供求判断进行适量备货。公司
根据年度销售计划制定生产、备货计划并实施采购,然后根据月度销售计划进行动态调整采购。公司磁悬浮
离心式鼓风机、磁悬浮空气压缩机、磁悬浮冷水机组及相关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电子电气元器件、机柜、
变频器、叶轮等。公司在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内部沟通及外部对接机制,在充分分析自身订
单及潜在订单的前提下,对于备货周期不同的原材料采取差异化的备货时间表,以保证原材料能够持续满足
生产需求。
对于供应商管理,公司成立了专门的评估小组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评,考评内容包括:品质、价格、服
务、资质等。根据考评的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给予不同的采购政策,并定期对供应商实现优胜劣汰
。
2、生产模式
(1)生产流程
公司生产模式主要为“以销定产”,即根据市场订单需求和与客户沟通的项目供货计划来综合制定生产
计划,并据此确定原材料采购需求和具体的生产作业计划。对于通用性较强的产品,公司会根据订单情况安
排备货,及时调整库存水平,保证发货的及时性。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三大部件:主机、电控、机柜,三大部件单独装配完成后,将主机、电控系统装入机
柜,进行整机装配,在实验室完成测试后检验合格入库。同时,生产部和工艺部根据产品工艺特点,加强工
艺方法的试验,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工艺创新。
(2)委托加工情况
公司将线束、电路板、部分机加工等部分非核心生产工序委托第三方厂商加工。公司向委托加工厂商提
供主要原材料、技术图纸,由其完成相关部件的代加工。
报告期内,公司对委托加工厂商的资质、质量、交期和定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遴选和年度考核,就产
品质量保证签署了相关协议,与主要外协厂商订立了长期供货框架协议,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收到外
协加工产品先送至质量部按照规定标准进行检验,合格后验收入库。
3、销售模式
(1)主要销售模式
公司致力于成为行业内的优质供应商,为客户提供节能高效的磁悬浮流体设备产品。公司以客户为中心
,公司采取“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主要通过参与招投标和竞争性谈判的方式获取订单
。
1)直销模式
直销模式下,公司通过参加客户招投标、参与行业展会、网站宣传、业务员直接拜访等方式获取客户信
息和订单。公司将全国市场分为六个区域,分别由销售经理负责开发。目前公司销售团队主要为拥有相关工
科背景或具有相关产品销售经验的成熟销售人员组成,对产品原理和特性较为熟悉,能够根据不同客户的具
体要求制定合适的解决方案。
2)经销模式
经销模式下,公司与经销商均签订了经销协议,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与经销商签署买断式购销
合同,将产品销售给经销商,经销商再将产品自行销售。经销模式下,公司授权经销商在指定销售区域内开
展业务,根据指导价格自主定价。
(2)定价模式
公司产品的定价模式为在生产成本、包装及运输费用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市场供求情况以及客户订单量
、项目情况等因素,最终确定销售价格。
(3)结算方式
公司主要采用根据项目进度分阶段收款的结算方式,包括签订合同时收取部分预收款(一般为货款的30
%)、发货或到货后收取部分货款(一般为货款的30%)、验收合格后收取部分货款(一般为货款的30%)以
及剩下货款作为质保金(一般为货款的10%)。
公司与客户签订的合同中一般约定有质保期,设备整机质保期一般为验收合格后一年或两年或自发货之
日起18个月。产品质保期主要以行业惯例为主,在行业常规质保期的基础上通过与客户协商或根据客户招标
要求而有所差异。
4、研发模式
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发展路线,建立了独立的研发和技术体系,公司的产品研发需经过产品概念确定
、项目立项、产品设计、首轮样机制作、二轮样机制作、小批量样机试制、产品转移及量产、项目总结等流
程。同时,根据组织架构及业务流程的需要,公司完善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制定了《研发管理制度》、《
新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制度》、《技术预研发项目管理制度》、《产品升级研发项目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文
件,在项目立项、过程管控、项目结项等关键节点均制定了完善的审批程序。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所属行业
公司主营业务为磁悬浮流体机械及磁悬浮轴承、高速电机、高速驱动等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2023版)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
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CG34专用、通用及交通运输设备通用设备制造业”中的“CG346烘炉、风机、包装
等设备制造”和“CG344泵、阀门、压缩机及类似机械制造”。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发改委[2017]1号),磁悬浮离心式鼓风
机属于“7.1.2电机及拖动设备”;根据国家发改委2019年2月公布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
节能型鼓风机属于“1.节能环保产业”中的“1.1.6节能风机风扇制造”产业。
(2)行业的发展阶段
1)鼓风机行业
我国鼓风机制造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该阶段主要为单纯仿造国外产品为主;20世纪80年代,我国主要鼓风机生产厂家开始施
行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联合设计,大幅提高了整体设计制造水平,也开发了适合当时需求的鼓风机产品
;20世纪90年代,国外学者创造性地将三元流理论在离心鼓风机上实现应用,部分生产厂商据此设计制造出
了单级离心鼓风机产品,也初步具备了离心鼓风机的设计和制造能力;2000年以后,鼓风机行业整体技术水
平快速提升,国产鼓风机基本能够满足我国工业生产的需求,我国鼓风机行业产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并开
始逐步替代进口。
磁悬浮概念于19世纪中叶被提出,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力开展磁悬浮轴承的
研究工作。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外开始研究高速磁悬浮电机,相继出现了永磁同步型磁悬浮电机、开关
磁阻型磁悬浮电机、感应型磁悬浮电机等各种类型,主要应用于离心压缩机。进入21世纪,随着制造工艺技
术的进步、控制理论与智能信息技术的发展,磁悬浮轴承技术趋于成熟,产品的性能也得到了优化和提高。
国外生产磁悬浮轴承技术相关产品的公司已有几十家,如瑞典斯凯孚(SKF)、美国沃喀莎(Waukesha
)、瑞士伊贝格(IBAG)、瑞士苏尔寿(SULZER)、德国路斯特(LTIMOTION)、德国赛特勒斯(ZEITLOS)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NSK)等公司均有磁悬浮轴承产品在不同领域得到应用。瑞士苏尔寿(SULZER)的ABS
HST高速磁悬浮鼓风机从1996年进入市场,发展到现在已有超过3,000台设备在世界各地运行。瑞典阿特拉斯
·科普柯(AtlasCopco)的ZBVSD+离心式磁悬浮鼓风机功率可达250kW,已经成功应用于食品生产和火力发
电烟气脱硫。国内虽然起步较晚,发展至今也取得了一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并涌现出了一批具
有市场地位的磁悬浮轴承制造企业。
2)空气压缩机行业
我国压缩机制造业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化肥工业需求的拉动下获得了最早的发展机遇。改革开放后,随
着经济快速发展各行业对压缩机的需求直线上升,压缩机制造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机遇。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