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科美诊断(688468)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88468 科美诊断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临床免疫化学发光诊断检测试剂和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LiCA系列产品(产品) 1.54亿 93.42 1.06亿 94.94 68.81 CC系列产品(产品) 1083.41万 6.58 563.92万 5.06 52.05 ───────────────────────────────────────────────── 境内(地区) 1.65亿 100.00 1.11亿 100.00 67.71 ───────────────────────────────────────────────── 经销(销售模式) 1.65亿 99.95 1.11亿 99.95 67.70 直销(销售模式) 7.43万 0.05 5.70万 0.05 76.71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体外诊断(行业) 4.36亿 100.00 3.26亿 100.00 74.69 ───────────────────────────────────────────────── LiCA(产品) 4.02亿 92.04 3.04亿 93.39 75.78 CC系列产品(产品) 3473.82万 7.96 2155.11万 6.61 62.04 ───────────────────────────────────────────────── 境内(地区) 4.36亿 99.93 3.26亿 99.96 74.71 境外(地区) 30.88万 0.07 14.17万 0.04 45.90 ───────────────────────────────────────────────── 经销(销售模式) 4.31亿 98.81 3.22亿 98.86 74.73 直销(销售模式) 519.03万 1.19 371.58万 1.14 71.59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LiCA系列产品(产品) 2.07亿 91.67 1.62亿 93.05 78.35 CC系列产品(产品) 1879.71万 8.33 1209.94万 6.95 64.37 ───────────────────────────────────────────────── 境内(地区) 2.26亿 100.00 1.74亿 100.00 77.18 ───────────────────────────────────────────────── 经销(销售模式) 2.23亿 98.67 1.72亿 98.72 77.22 直销(销售模式) 300.20万 1.33 222.73万 1.28 74.2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体外诊断(行业) 4.45亿 100.00 3.36亿 100.00 75.36 ───────────────────────────────────────────────── LiCA系列产品(产品) 3.94亿 88.54 3.04亿 90.55 77.07 CC系列产品(产品) 5101.84万 11.46 3172.60万 9.45 62.19 ───────────────────────────────────────────────── 境内(地区) 4.45亿 99.95 3.36亿 99.98 75.38 境外(地区) 22.78万 0.05 7.08万 0.02 31.07 ───────────────────────────────────────────────── 经销(销售模式) 4.37亿 98.10 3.31亿 98.64 75.78 直销(销售模式) 845.17万 1.90 456.30万 1.36 53.99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0.7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6.1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2004.25│ 4.59│ │客户二 │ 1522.26│ 3.49│ │客户三 │ 1366.37│ 3.13│ │客户四 │ 1137.76│ 2.61│ │客户五 │ 1013.04│ 2.32│ │合计 │ 7043.68│ 16.1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2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7.8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1637.17│ 29.36│ │供应商二 │ 343.28│ 6.16│ │供应商三 │ 299.64│ 5.37│ │供应商四 │ 201.75│ 3.62│ │供应商五 │ 187.40│ 3.36│ │合计 │ 2669.24│ 47.8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临床免疫化学发光诊断检测试剂和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 主要产品为基于光激化学发光法的LiCA系列诊断试剂及仪器,主要应用于包括传染病标志物、肿瘤标志物、 甲状腺激素、生殖内分泌激素、心脏标志物及炎症和其他一系列具有明确意义且临床需求较大的急慢性疾病 的检测。 光激化学发光是一种利用抗原-抗体间特异性结合形成感光微球与发光微球相互接近的连接结构,进而 实现单线态氧的传递,诱导光激发化学发光过程的“免分离”均相免疫分析方法,具有纳米、免洗、光激发 等、灵敏度高、检测限广技术特点,创造性地解决了传统非均相免疫分析方法需要多步骤清洗可能引起的检 测误差、灵敏度低等问题。公司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发展和创新,已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光激化学发光技术平台,并开发形成LiCA系列产品。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221项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其中LiCA系列试剂产品注册证 87项,其它产品注册证134项。公司化学发光检测试剂涉及传染病、肿瘤标志物、甲状腺激素、生殖内分泌 激素、心脏标志物及炎症等领域,已覆盖了国内化学发光检测临床使用量较大的主要检测项目。 (二)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建立了供应商管理体系,对供应商的资质、生产能力、质量管控等多个维度进行审核和评价。供管 部负责供应商的初步筛选、沟通协调与订单跟踪;质管部专注把控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与检测能力,通过现场 审核、样品检测等手段,确保采购物料质量符合公司标准。各部门分工协作,构建立体化的审核评价机制, 从采购源头把控产品质量。 同时,公司制定了采购全流程的管理体系,包括采购申请、供应商选择与询价、签订采购合同、采购订 单执行、物料检验与入库、以及发票处理和付款等环节,确保采购活动规范有序。 2、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适量备货”的生产方式,依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生产部门根据销售部门提供的 销售计划并结合安全库存标准,制定年度生产计划和月度生产计划。 生产人员按照生产计划准备所需物料,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生产工艺和操作规范。关键工序后均设置 检验环节,检验通过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产成品完成所有工序、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入成品库。 公司注重生产质量控制,通过了ISO13485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 法规要求,建立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到成品检验放行,每个环 节都制定了明确的标准和规范。通过定期的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不断优化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公司 生产的体外诊断产品安全、有效,为患者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3、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销售模式包括经销与直销,直销模式的主要对象为独立医学实验室等客户。 在经销模式下,公司通过经销商将产品销售至终端医院。为规范经销商管理,公司制定了《经销商管理 制度》,对经销商的资质和授信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资质方面,要求经销商具备合法的经营资质、良好 的商业信誉以及一定的市场销售能力;在授信方面,根据经销商的财务状况、销售业绩和市场潜力等因素进 行综合评估,确定合理的授信额度,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有效防范信用风险。 4、研发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自主研发模式开展产品开发工作,依托自主研发的LiCA技术平台,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聚 焦相关诊断工具产品体系的构建。公司组建多个专业项目团队,每个团队围绕特定产品开发任务,从市场调 研、需求分析,产品设计、研发测试,到生产转化、市场推广的全流程工作,确保产品开发工作紧密贴合市 场需求。 公司对产品研发各环节严格管控,从立项可行性评估、研发技术攻关与质量监控,到上市前临床验证与 合规审查,均依标准规范执行,确保研发可追溯,保障产品安全质量稳定。 公司密切跟踪行业发展动态和前沿趋势,积极与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开展合作,推进产学研医协同创新。 通过了解临床需求,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提升技术实力与市场竞争力,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1、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体外诊断行业发展概况 体外诊断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的血液等组织及分泌物进行检测,获取临床诊断信息的产品和服 务。体外诊断能够便捷、非侵入性、高性价比地为医护人员提供精确、早期的临床诊断信息,为疾病发现、 治疗、监测提供有效依据,并能大大节省医疗费用,已成为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目前,体外诊断行业已成 为全球医疗领域发展较快、市场规模最大的细分行业之一。 全球体外诊断行业发展情况 据KaloramaInformation估计,2024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达到1092亿美元,其中免疫诊断的市场规 模占全球体外诊断市场的比重为26%,为体外诊断行业市场规模最大的子行业之一;预计2029年全球体外诊 断市场规模将达1351亿美元,全球较高的人口基数、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以及新兴国家市场的需求也推动着 体外诊断市场持续稳定的发展。 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发展情况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需求不断释放。同时,国内医疗相关基础建 设的持续推进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叠加医保覆盖率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健康消费需 求在可预见的将来都将继续增长,因此体外诊断作为临床最重要的诊断工具之一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据Ka loramaInformation估计,2024年我国IVD市场规模约61亿美元,占全球体外诊断市场的6%,预计2029年可达 到8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8.0%。 (2)行业发展趋势 宏观医疗环境的变化与需求结构的调整 我国化学发光免疫领域随着宏观大环境的变化正经历结构性调整。在政策层面,集采与DRG/DIP支付改革 形成的组合效应,引导企业从同质化价格竞争转向以临床价值为核心的差异化创新。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 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催生了对包括神经退行性病变、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等家庭和社会负担较大 的疾病的长期监测和诊断的需求,而国家积极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以诊断工具为依托,促进各类疾病 的由诊转防,明确各个医疗主体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也将促使需求侧的结构进一步变化:临 床应用场景从传统疾病检测监测向神经退行性病变早期诊断、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肿瘤早筛诊断等高附加 值领域快速延伸,检测维度从单一生物标志物检测向多组学联合分析、动态监测跨越,精准医疗理念的普及 更推动行业向“健康预测”“个性化治疗指导”转型,“精准检测+全程健康管理”的模式将逐渐成为主流 ,倒逼行业技术创新与服务能力的双重提升。 国产替代进程深化与产业竞争力提升 国产化学发光免疫产品的替代进程已从单纯的成本竞争阶段迈入技术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本土企业 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核心生物和化学原料、仪器自动化、数据汇总和分析工具等临床需求逐步摆脱了 过去对外资巨头的单纯模仿,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突破,部分产品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构建起覆盖“试剂-仪器-软件-服务”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同时,医疗新基建政策对基层医疗设备更 新的支持及“强基层”战略的落地,推动国产替代从二级医院向三级医院及高端市场渗透。 行业生态体系与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化学发光免疫行业的生态体系正朝着多维度、协同化方向加速构建,应用场景的边界也在不断突破。产 业链上下游的协同能力显著增强,从核心原料的自主可控、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配套,到整机系统的集成创 新,国产化供应链的稳定性与成本优势逐步凸显。应用场景从传统医院检验科向急诊、重症监护、床旁检测 、体检中心、慢病管理中心等多元化场景延伸,推动设备向小型化、便携化、智能化升级,满足“即时检测 ”“快速决策”的临床需求。与此同时,行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融合日益加深,通过构建“ 检测数据采集-AI辅助分析-临床决策支持”的一体化闭环,实现从“检测服务”向“诊断解决方案”的跃升 ,推动行业向智能化、精准化的更高价值链迈进。 (3)主要技术门槛 体外诊断是一项涉及多学科交叉的行业,行业技术门槛高,且与患者疾病诊疗息息相关,行业新技术的 应用需要经历长周期的技术研究、临床验证和市场培育。 公司光激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在检测准确度、灵敏度、精密度等方面具有良好表现,部分产品的检测性能 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多年以来始终对光激化学发光进行深入的探索,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发展和 创新,已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激化学发光技术平台,近年来公司LiCA系列产品不断丰富,得到市场的 认可。 公司具备LiCA系列产品技术开发能力 光激化学发光技术具有纳米、免洗、光激发等优势,创造性的解决了非均相化学发光中因清洗分离而带 来的误差、结构复杂等问题。基于光激化学发光的技术原理,公司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发展和创新,已建 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激化学发光技术平台,并围绕该核心技术平台涉及的原材料、试剂、仪器等关键环 节形成了纳米微球精细化修饰技术和光激化学发光分析技术等核心专利技术。 公司建立了健全高效的研发体系 公司拥有一支多学科、多层次、结构合理的研发团队,专业涉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化学工程与工 艺、预防医学、遗传学、病毒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等各专业领域,核心技术人员拥有深厚的 理论研究功底和丰富的产业经验。 公司具备深厚的研发积累和突出的科技创新能力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历年来投入大量资源开展研发工作,不断创造和更新核心 技术,打造核心产品,通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加速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与成果转化。截至2025年6月3 0日,公司已取得221项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境内外授权专利338项,其中发明专利142项。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持续不断的研发积累获得了社会和业界的广泛认可,曾多次参与国家、省市级重大科 研项目,如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计划)、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研发项目“疾病标记物的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的研制”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基于光激化学发光技术的临床免疫检测 系统成果转化”获评2019年中关村示范区重大高精尖成果产业化项目。公司产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 体(HIVAg/Ab)检测试剂盒(光激化学发光法)”、“孕酮(Prog)测定试剂盒(光激化学发光法)”、“ 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测定试剂盒(光激化学发光法)”入选2023年度第二批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 公示名单,子公司科美博阳两款产品“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法)”和“高敏肌钙蛋白I 检测试剂盒(光激化学发光法)”入选《2023年度(第二批)上海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 科美诊断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荣誉称号、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北京 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京市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北京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 人”企业、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2024年第一批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GOI”荣誉。 子公司科美博阳也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上海市专利工作示范企业、上 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浦东新区重点优势企业、浦东新区研发机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浦东新区科技 发展基金知识产权资助专项(高价值专利产业化)、上海市创新医疗器械应用示范项目等称号,并曾获批成 为上海市专利导航、上海市高价值专利培育等项目承担单位。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是国内首个基于“活性氧途径均相化学发光”研究开发化学发光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的企业,经过多 年研发探索,建立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激化学发光技术平台,开发形成LiCA系列试剂产品87项,覆盖传 染病、肿瘤标志物、甲状腺激素、生殖内分泌激素、心脏标志物和炎症等领域内的临床常用检测项目,检测 项目丰富度已接近雅培、西门子、贝克曼等进口品牌。LiCA系列产品在检测灵敏度、精密度和特异性等方面 均有优异表现,部分产品的检测性能已经达到甚至优于国际一线品牌。LiCA系列仪器具备操作流程简便、检 测通量高等特点,LiCA800仪器单机最高检测速度能够达到600T/h,远超国际一线品牌,LiCASmart能够更好 满足急诊、中小型医院的临床诊断需求,多元化的仪器型号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新客户开拓的能力。 公司始终坚定投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自主研发,成功打造出新一代恒速高通量光激均相化学发光免 疫分析仪——LiCAAT5000,LiCAAT5000是公司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的成果,它不仅具备高效精准、灵活拓展 、易于操作、可靠耐用等特点,更是公司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成果。它的成功研发 和生产,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管线布局,满足市场检测的多样化需求,标志着公司在仪器产品自动化、智 能化、网络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重要的一步。此外,LiCAPT1000作为公司LiCA免疫全场景解决方案中 的新成果,具有技术新、结果准、速度快、成本低的特点,是临床卫星实验室和医联体社区实验室的理想选 择。 公司推出的LiCA免疫全场景解决方案,可以覆盖社区医院、体检中心、联合实验室和大型中心实验室全 场景,实现检验流程标准化和结果一致化;从而避免重复检查,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提升医疗效率,为降本 增效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公司是国内传染病化学发光检测领域的领先企业,传染病检测项目齐全,检测试剂性能优异,市场竞争 力强,在国内传染病检测领域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传染病检测是国内化学发光市场中占比最高的细分领 域,其对检测准确度要求较高,该市场长期以来由国际一线品牌垄断。公司HIV检测试剂、梅毒检测试剂在 全国同类检测试剂临床评估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到较高水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 地坛医院等三甲医院的研究人员应用公司LiCA传染病系列部分产品与国际一线品牌产品的临床大样本对比研 究显示,公司LiCA传染病系列部分产品的检测性能优异,甚至优于国际一线品牌。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免疫诊断作为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近年来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 、新模式”上实现突破。技术方面包括光激化学发光、微流控芯片、痕量蛋白质检测等新技术平台融合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AI)和大模型的快速发展,AI+大数据使产品的易用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提升;产业方面, 核心产业链相关组成部分的国产化率加速上升,原料到试剂、仪器的制造水平进一步向国际最高水平迈进; 国产品牌的市占率逐步提升;业态方面,应用场景从医院检验科进一步拓展至临床科室和包括第三方检验、 体检中心等在内的院外医疗主体,与临床互动式创新有利于发掘和转化临床急需的新型标志物,产学研协同 加速成果转化;同时,“线上咨询-线下检测-线上报告”的O2O模式将进一步提升服务可及性;模式方面, 由单一产品转化为“整体实验室解决方案”将帮助医疗机构进一步提升效率。 市场增长的核心驱动来自三大社会因素:人口老龄化催生慢性病管理刚需,老年人群对疾病预防、早期 筛查和预后疗效监测的需求激增;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增强了高端、个性化诊断服务的支付能力,推动从“疾 病检查”向“精准医疗”转型;健康意识增强使预防医学成为趋势,疾病早筛、健康管理需求快速增长。三 者叠加,推动市场从单一维度的“规模扩张”向多维度“价值深化”转型,预防性、筛查性需求成为新增长 引擎。 未来,免疫诊断领域将顺应大趋势,向技术升级、智能化融合、场景拓展方向演进:技术创新方面,通 过组学、超高敏检测技术从多角度满足各类具有较大社会负担的多发疾病的诊疗需要;智能化融合方面,人 工智能与大数据的结合将更广泛应用于结果解读、风险预测,质量控制和结果校准;场景拓展方面,从大型 实验室到床旁检测的需求将持续特化各类产品的产品参数,加速渗透包括互联网医疗、急诊、床旁、家庭自 检等场景。 免疫诊断领域将持续依托技术创新与需求升级,成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核心支撑,为“健康中国”建 设提供精准诊断保障。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始终坚持贯彻“以创新服务人类健康”的经营理念,稳 步推进公司长期战略。在医疗行业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围绕技术和产品优势,以临床需求为导 向,多种方式相结合促进公司战略规划的顺利实施;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产能, 着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推动技术和产品的进一步迭代升级,以高技术、高效益、高质量为原 则,拓宽技术边际,助力公司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61.5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7.0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 润2434.0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8.24%。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工作以及进展情况如下: (一)内外结合,多维度践行公司“进口替代”长期战略 报告期内,公司从内部研发到外部合作,打造“进口替代”攻坚能力: 公司坚持以光激化学发光LiCA平台为核心,通过对生物和化学原材料,试剂和仪器的研发投入,增强公 司产品竞争力和供应链韧性。报告期内,公司新获得境内外授权专利22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11项,展现出 公司持续壮大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储备。在当前行业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公司始终秉持创新驱动、品质为先的 发展理念,不断在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中寻求突破。2025年3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联合遴选的高端医疗装备推广项目——LiCAAT5000推广应用项目在苏州正式启动。公司以此次项目为契机, 与医疗机构开展深度合作,结合用户需求,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打磨产品性能,提升产品质量。此外, 公司通过与客户端的积极互动,探索包括实验室质量控制和产品校准在内的解决方案,以技术赋能智慧实验 室场景,推动公司相关产品在客户端的加速应用,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品牌影响力,为公司 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二)拓展技术边界,医工结合驱动疾病诊断创新 报告期内,公司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积极推动与临床深度互动式的创新模式,结合自身独特的技 术优势和产品布局,围绕临床需求和社会负担较重的相关疾病诊疗需求开展产品创新: 公司高效推进LiCAPT产品的上市工作,LiCAPT作为LiCA平台的持续延伸与创新成果,在产品易用性和检 测性能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一款小型化检测平台,LiCAPT集高速、超高敏检测、全自动化及智能管理等 核心价值于一体,为临床诊断提供革命性解决方案。基于对LiCA系列产品的长期研发投入与技术积累,公司 充分发挥在体外诊断领域的技术专长,与多家大型研究型医院建立合作,围绕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 性病变、肿瘤等重大疾病,在与临床充分互动的基础上,开展一系列创新研发。在肿瘤治疗领域,公司致力 于利用新型标志物开展癌症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概念验证研究,为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针 对阿尔茨海默病,公司积极开展临床诊断工具的开发工作,探索新的诊断标志物和检测方法,开发准确、便 捷、无创的临床诊断工具,实现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公司聚焦于心梗、 心衰患者核心标志物联用的应用研究。公司致力于通过与临床互动式创新为医患提供更具价值的诊断工具, 提高诊治效率,为相关疾病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三)聚焦提质增效,从生产运营端驱动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以提升生产效能与产品质量为核心目标,通过精细化管理举措,通过优化生产计划、动 态调整生产流程、合理配置资源等措施,进一步提高苏州生产基地的生产效率,推进苏州生产运营基地迈向 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新阶段。在生产体系构建方面,公司持续完善基地建设,践行精益生产理念,全 面梳理生产流程并对需优化的环节做针对性调整,实现生产流程的持续迭代优化;通过对生产基地相关基础 设施的投资,全面提升产品生产自动化、智能化与信息化水平。此外,加强研发部门与生产部门的协同联动 ,保证新产品转产过程的无缝衔接和成熟产品上市后持续改进的顺利落地,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质量管控 方面,公司严格遵循ISO13485等国际标准及国内法律法规,构建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控体系,并依 托专业的验证实验部门,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前预警潜在质量问题,前移质量管控,实现质量与成本双优 化,有力推动产品的提质增效。 (四)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加强前期布局拓宽市场覆盖 公司始终坚持以打造世界一流的诊断公司为目标,为拓宽海外市场覆盖,公司在包括东南亚、中东欧、 西欧、中东、北美、中南美洲和其他关键市场持续布局相关产品的市场准入。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欧盟CE认 证13项,并完成欧盟注册;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获得70项CE认证和相关注册,认证包括LiCASmart、LiCAPT 、甲状腺功能检测系列、性激素检测系列、肿瘤标志物检测系列、心肌及炎症标志物检测系列、代谢标志物 检测、感染标志物检测、甲乙流病毒抗原检测等,为产品向海外市场的拓展打下坚实基础。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