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百利天恒(688506)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88506 百利天恒 更新日期:2025-04-02◇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药品研发、生产与营销。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制造业(行业) 58.21亿 99.97 55.58亿 100.00 95.48 其他业务(行业) 166.80万 0.03 16.35万 0.00 9.80 ───────────────────────────────────────────────── 知识产权授权收入(产品) 53.32亿 91.57 53.32亿 95.92 100.00 化药制剂(产品) 3.22亿 5.53 1.70亿 3.06 52.75 中成药制剂(产品) 1.64亿 2.82 5632.26万 1.01 34.24 其他(补充)(产品) 256.70万 0.04 11.54万 0.00 4.50 其他业务(产品) 166.80万 0.03 16.35万 0.00 9.80 ───────────────────────────────────────────────── 境外(地区) 53.32亿 91.57 53.32亿 95.92 100.00 境内(地区) 4.87亿 8.36 2.26亿 4.07 46.50 其他(补充)(地区) 256.70万 0.04 11.54万 0.00 4.50 其他业务(地区) 166.80万 0.03 16.35万 0.00 9.80 ───────────────────────────────────────────────── 直销(销售模式) 53.35亿 91.62 53.34亿 95.96 99.98 经销(销售模式) 4.84亿 8.31 2.25亿 4.04 46.41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256.70万 0.04 11.54万 0.00 4.50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66.80万 0.03 16.35万 0.00 9.80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许可费收入(产品) 53.32亿 96.02 53.32亿 97.99 100.00 药品销售收入(产品) 2.20亿 3.96 1.10亿 2.01 49.80 其他收入(产品) 93.22万 0.02 6504.21 0.00 0.7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制造业(行业) 5.60亿 99.74 3.32亿 99.96 59.32 其他业务(行业) 145.51万 0.26 13.24万 0.04 9.10 ───────────────────────────────────────────────── 化药制剂(产品) 3.81亿 67.81 2.65亿 79.57 69.46 中成药制剂(产品) 1.79亿 31.93 6782.09万 20.39 37.80 其他业务(产品) 145.51万 0.26 13.24万 0.04 9.10 ───────────────────────────────────────────────── 中南(地区) 1.46亿 26.02 8617.28万 25.91 58.94 西南(地区) 1.45亿 25.89 9571.63万 28.78 65.79 华东(地区) 1.41亿 25.02 7102.82万 21.36 50.53 华北(地区) 4650.78万 8.28 3089.38万 9.29 66.43 东北(地区) 4159.13万 7.40 2912.49万 8.76 70.03 西北(地区) 4006.49万 7.13 1951.89万 5.87 48.72 其他业务(地区) 145.51万 0.26 13.24万 0.04 9.10 ───────────────────────────────────────────────── 经销(销售模式) 5.55亿 98.72 3.29亿 98.79 59.23 直销(销售模式) 572.89万 1.02 390.68万 1.17 68.19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45.51万 0.26 13.24万 0.04 9.10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药品销售收入(行业) 3.10亿 99.79 1.99亿 99.97 64.01 租赁收入(行业) 65.29万 0.21 6.51万 0.03 9.98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55.3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5.1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BMS │ 533429.12│ 91.61│ │客户一 │ 7835.98│ 1.35│ │客户二 │ 7011.15│ 1.20│ │客户三 │ 2877.74│ 0.49│ │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 │ 2624.34│ 0.45│ │合计 │ 553778.33│ 95.1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8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1.4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四川利民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 │ 2048.03│ 13.01│ │供应商二 │ 1979.42│ 12.57│ │供应商三 │ 1529.27│ 9.71│ │供应商四 │ 1469.79│ 9.34│ │安徽省万生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 1068.29│ 6.79│ │合计 │ 8094.80│ 51.4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百利天恒是一家聚焦全球生物医药前沿领域,立足于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在肿瘤大分子治疗领域 (ADC/GNC/ARC)具备全球领先的创新研发能力、全球临床开发和规模化生产供应能力,并将在2028年形成 全球商业化能力的综合性生物医药企业。公司秉持“扎根中国、走向全球、成为跨国药企(MNC)”的战略 定位,致力成为在肿瘤用药领域具有全球领先优势的跨国药企(MNC)。 公司具有全球化的研发布局,在中美两地拥有研发中心。截至目前,公司已经构建了类型丰富、梯队化 布局且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产品管线体系,并已成功将多款在研创新药物在全球范围内推进至临床试验 阶段。公司聚焦肿瘤治疗领域,构建起了全球领先的:(1)创新ADC药物研发平台(HIRE-ADC平台),成功 研发包括BL-B01D1在内的已进入临床阶段的8款创新ADC药物以及系列临床前的创新ADC药物;(2)创新多特 异性抗体研发平台(GNC平台),成功研发包括GNC-077在内的已进入临床阶段的4款创新GNC药物以及系列临 床前的创新GNC药物;(3)特异性增强双特异性抗体平台(SEBA平台),成功研发SI-B001和SI-B003已进入 临床阶段的2款创新双抗药物以及系列临床前的创新双抗药物;及(4)创新ARC(核药)研发平台(HIRE-AR C平台)。 公司的核心产品BL-B01D1是全球首创(First-in-class)、新概念(Newconcept)且唯一进入III期临 床阶段的EGFR×HER3双抗ADC,公司与BMS就BL-B01D1达成了总额84亿美元、首付8亿美元、迄今为止全球ADC 领域单个资产总交易额最大的全球战略许可及合作交易。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展工作如下: (一)经营业绩扭亏为盈,国际化合作赋能公司未来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2271.78万元,同比增长936.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0750 .4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48800.34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收到海外合作 伙伴全球跨国药企BMS基于BL-B01D1(EGFR×HER3双抗ADC)合作协议的8亿美元不可撤销、不可抵扣的首付款 ,这标志着公司创新肿瘤药物组合创造收入的第一步。 此次战略合作整合了双方的专业知识与优势资源,依托公司在国内已积累的BL-B01D1临床研究数据,结 合BMS成熟的海外临床开发体系,可加速推进该产品针对多癌种的全球临床研究进程。同时,该合作还使公 司能够获得合作伙伴的全球市场商业资源支持,包括但不限于成熟的经销网络、经验丰富的销售资源、专有 的市场洞察力等。通过发挥双方协同效应,该战略合作将在全球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BL-B01D1的临床及市 场潜力,也有助于推动公司在未来成长为在肿瘤用药领域具有全球领先优势的跨国药企(MNC)。 (二)不断加强全球研发投入,创新管线高效推进,平台技术迭代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在研创新药管线产品在国内外的推进顺利,研发投入不断加强,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为 144278.95万元,同比增长93.34%。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已拥有14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并在全 球开展70余项临床试验,其中包括国内开展的10余项III期临床研究及在美国开展的6项临床研究。公司的临 床管线储备丰富且极具竞争力,展现了在创新药研发领域的深厚实力与前瞻性布局。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在 研创新药相关情况如下: 1)ADC药物 A、BL-B01D1(EGFR×HER3双抗ADC) BL-B01D1是全球首创(First-in-class)、新概念(Newconcept)且唯一进入III期临床阶段的EGFR×H ER3双抗ADC,具有显著的全球临床价值和市场潜力。EGFR和HER3广泛高表达于上皮源性的各类肿瘤,通过其 双抗结构,BL-B01D1能够广泛地靶向多种实体肿瘤、且更加富集于肿瘤组织,从而增强肿瘤杀伤活性、减少 靶毒性。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就BL-B01D1在中国和美国已开展30余项针对10余种肿瘤类型的临床试验,其中 ,于美国正在开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实体瘤等多项I/II期临床试验,以及于中国正在开展9项用于不 同癌症治疗的III期临床试验(其中5项适应症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BL-B01D1的临床试验已覆盖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泌尿系统肿瘤、妇科肿瘤和头颈部肿瘤等不同 肿瘤适应症,具有成为泛肿瘤治疗基石药物的潜力。 作为全球首创药物,报告期内,BL-B01D1在多个瘤种的临床研究数据在多个全球性顶级学术会议以及顶 级期刊上展示了优异的临床疗效成果和良好的安全性数据。2024年9月,BL-B01D1在尿路上皮癌、食管鳞癌 及胆道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数据的临床研究成果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首次公布,其中复旦大学附属 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牵头的BL-B01D1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UC)患者的II期临床试验结果入选 2024ESMO优选口头报告专场;2024年12月,BL-B01D1用于治疗局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I期临床研究的安 全性和有效性的更新数据于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SABCS)进行发布,包括三阴乳腺癌(TNBC)、HR+/H ER2-乳腺癌,以及HER2+乳腺癌。 B、BL-M07D1(HER2ADC) BL-M07D1是一种靶向HER2的创新型ADC,具有同类最佳(Best-in-class)潜力,已在临床试验中展示出 显著的抗肿瘤功效,公司正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进BL-M07D1的临床试验。BL-M07D1正在国内外开展11项临床 试验,其中2个III期、3个II期、3个I/II期及3个I期临床试验,覆盖二线及以上HER2阳性乳腺癌、HER2阳性 乳腺癌术后辅助和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以及肺癌、消化道肿瘤、泌尿系统肿瘤和妇科肿瘤等多项适 应症;在美国,公司正在同步就BL-M07D1推进用于治疗实体瘤的临床试验。 C、BL-M11D1(CD33ADC) BL-M11D1是与BL-B01D1出自同一技术平台、与BL-B01D1共享同一“连接子+毒素”平台的靶向CD33的ADC 药物,其适应症为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AML)。2024年12月,该药物在加州圣地亚哥举办的第 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以壁报形式首次展示了其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人 体I期临床研究结果(First-In-HumanPhaseI)。截至本报告披露日,BL-M11D1正在国内进行Ib期临床试验 ,并在报告期内获得FDA的IND许可,在美国同步进行I期临床试验。 D、BL-M05D1(Claudin18.2ADC) BL-M05D1是公司自主研发的靶向Claudin18.2的创新型ADC。BL-M05D1是与BL-B01D1出自同一技术平台、 与BL-B01D1共享同一“连接子+毒素”平台的ADC药物,其适应症为局部晚期实体瘤。截至本报告披露日,该 药物正在国内进行Ib期临床试验,并在报告期内获得FDA的IND许可,在美国同步进行I期临床试验。 E、BL-M14D1(DLL3ADC) BL-M14D1是与BL-B01D1出自同一小分子技术平台、与BL-B01D1共享同一“连接子+毒素”平台的ADC药物 ,其适应症为晚期小细胞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及其他实体瘤。公司于报告期内获得NMPA正式批准签发的《 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批准BL-M14D1在国内的药物临床试验。截至本报告披露日,该药物正在国内进 行Ib期临床试验。 F、BL-M08D1 BL-M08D1是与BL-B01D1出自同一小分子技术平台、与BL-B01D1共享同一“连接子+毒素”平台的ADC药物 ,其适应症为复发或难治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公司于报告期内获得NMPA正式批 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批准BL-M08D1在国内的药物临床试验。截至本报告披露日,该药物 正在国内进行Ia期临床试验。新一代“连接子+毒素”平台诞生的ADC药物: G、BL-B16D1 BL-B16D1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偶联了新一代毒素的双抗ADC药物,其适应症为肺癌、乳腺癌、头颈鳞癌及 其他实体瘤。公司于报告期内获得NMPA正式批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批准BL-B16D1在国内 的药物临床试验。截至本报告披露日,该药物正在国内进行Ib期临床试验。 H、BL-M17D1 BL-M17D1是与BL-B16D1出自同一新的小分子技术平台、与BL-B16D1共享同一新的“连接子+毒素”平台 的ADC药物,其适应症为晚期乳腺癌、消化道肿瘤及其他实体瘤。公司于报告期内陆续获得NMPA以及FDA基于 该药物的IND许可。截至本报告披露日,该药物正在国内进行Ib期临床试验,正在美国同步推进I期临床试验 。 2)多特异性抗体药物 A、GNC-077(CD3×其他抗原) GNC-077是一种创新的多特异性抗体分子,其分子结构包括靶向T细胞CD3和T细胞免疫检查点的抗体结构 域,以及靶向肿瘤抗原的抗体结构域。GNC-077可有效诱导T细胞的活化、分化及增殖,并介导活化的T细胞 特异性靶向杀伤肿瘤抗原阳性的肿瘤细胞,其适应症为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消化道肿瘤及其他实体瘤。 公司于报告期内获得NMPA正式批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批准GNC-077在国内的药物临床试 验。截至本报告披露日,该药物正在国内进行Ia期临床试验。 B、GNC-038(CD3×4-1BB×PD-L1×CD19) GNC-038是一种靶向CD3、4-1BB、PD-L1和CD19的创新重组人源化四特异性抗体,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开 发的四特异性治疗性抗体,公司于报告期内获得NMPA正式批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该 药物开展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类风湿关节炎适应症的临床试验。除新获批的2个适应症外,GNC-038已开展了 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Ib/II期临床研究。 C、GNC-035(CD3×4-1BB×PD-L1×ROR1) GNC-035是一种靶向CD3、4-1BB、PD-L1及ROR1的创新重组人源化四特异性抗体,其适应症为实体瘤及血 液瘤。截至本报告披露日,该药物处于国内Ib/II期临床试验。 D、GNC-039(CD3×4-1BB×PD-L1×EGFRvIII) GNC-039是一种靶向CD3、4-1BB、PD-L1及EGFRvIII的创新重组人源化四特异性抗体,其适应症为高级别 脑胶质瘤。截至本报告披露日,该药物处于国内Ib期临床试验。 3)双特异性抗体药物 A、SI-B001(EGFR×HER3双特异性抗体) 公司自主研发的SI-B001为EGFR×HER3双特异性抗体,是目前全球独家处于临床阶段的、可同时靶向EGF R和HER3的双特异性抗体,具有实现突破性疗效的潜力。截至本报告披露日,该研究药物正在非小细胞肺癌 、头颈鳞癌等多个适应症中开展临床研究。其中,SI-B001以非小细胞肺癌为适应症的临床研究已进入III期 临床研究,正处于受试者入组阶段。 B、SI-B003(PD-1×CTLA-4双特异性抗体) SI-B003是一种同时靶向PD-1及CTLA-4的双特异性抗体,具有潜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和抗肿瘤活性。截 至本报告披露日,该药物正在中国进行作为晚期实体瘤单一疗法以及探索联合公司其他管线候选药物的联合 治疗的II期临床试验。 公司在研项目储备丰富,除临床阶段的在研创新药物外,有多款ADC药物、GNC药物及ARC药物处于临床 前研究或临床申报阶段。基于强大的研发实力,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具备每年推进3-5个新管线进入全球临 床研究阶段的创新能力。 除创新药业务板块进展之外,公司的主要在研高端化学仿制药在报告期内也取得一系列进展:5个化学 原料药(含利奈唑胺、尼可地尔等)及9个产品(含结构脂肪乳注射液(C6~24)、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阿 奇霉素干混悬剂等)获上市批准;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6~24)2个规格通过一致性评价;丙泊酚中/长链 脂肪乳注射液等11个品规完成再注册,保障产品持续供应。 (三)对标国际标准,优化生产及质量管理体系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全资子公司多特生物已按照cGMP标准建立了可满足创新生物药全球研发的临床样品 生产需求,及批准上市后的早期商业化生产需求的抗体/ADC药物生产车间,包括细胞培养车间(规模为6个2 000升生物反应器及1个1000升生物反应器)、纯化车间、ADC偶联车间和1条制剂生产线用于成品制剂灌装/ 冻干。多特生物目前的产能能够支持公司管线候选药物在全球研发推进过程中的IND申请、临床试验及未来 商业化。根据管线药物的全球研发进度,为进一步支持公司创新药物的后续临床试验及未来商业化,公司正 计划提升规模化生产供应能力。2024年全年,公司持续加强药品质量管理,优化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对标 FDA、欧盟等国际质量管理规范,升级现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建立了覆盖供应商管理、物料采购、进厂验 收、生产过程控制及产品放行的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有效保障产品质量。报告期内,产品出厂合格率及市 场抽检合格率均达100%。各全资子公司,包括百利药业、国瑞药业及精西药业,均顺利通过各类GMP符合性 及注册检查。同时,公司完善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升级生产设施并强化培训演练,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严格落实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定期开展危害检测及健康监护,全年无职业病病例;推进绿色生产,升级污 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100%达标,环境信用评价保持优良。 (四)完善公司治理,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公司品牌形象 报告期内,公司依据《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相关规定,完善了《公司章 程》中的利润分配制度,明确了利润分配的决策机制和调整原则。此外,根据经营管理及治理结构的实际需 求,公司对董事会组成条款进行了完善,并相应修订了《股东大会议事规则》和《董事会议事规则》等公司 治理相关的规章制度。 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百利药业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百利药业、国瑞药业被认定为 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司凭借产品BL-B01D1成功入选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成就展,是 四川省唯一入选成就展的企业;在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四川省医药行业协会 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上公司荣登“2024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创新技 术赛道TOP5”双榜单;以及位列福布斯发布的“2024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榜单。 (五)增强投资者沟通,积极践行“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A股股票获新纳入沪深300指数及上证180指数。自公司科创板上市以来,公司认真落实 国务院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有关要求,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信息披露质量和规 范运作能力。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沪市上市公司2023-2024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评价结果中,公司获评最 高等级A级。 公司通过电话会议和网络会议形式与投资者开展业绩说明会,就2023年度、2024年一季度、2024年半年 度及2024年三季度业绩情况、业务进展及投资者关注的主要问题进行沟通。此外,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与上 交所组织的科创板生物制品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与投资者进行有效互动交流。公司也通过“科创3分钟” 视频等多种形式解读年报,向投资者传递公司价值。公司设立专人接听投资者热线,确保及时响应投资者来 电;通过公开邮箱、投资者调研活动及上证E互动平台等多种渠道,积极与投资者沟通互动,展现公司良好 形象。报告期内,公司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6份,通过上证E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问题共计32个,做到 有问必答。为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 景的信心、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和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目的,支持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公司于2024年2 月披露了《关于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总经理增持公司股份计划暨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公告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实控人兼董事长、总经理朱义博士已完成前述增持计划。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主要业务 百利天恒是一家聚焦全球生物医药前沿领域,立足于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在肿瘤大分子治疗领域 (ADC/GNC/ARC)具备全球领先的创新研发能力、全球临床开发和规模化生产供应能力,并将在2028年形成 全球商业化能力的综合性生物医药企业。公司秉持“扎根中国、走向全球、成为跨国药企(MNC)”的战略 定位,致力成为在肿瘤用药领域具有全球领先优势的跨国药企(MNC)。 公司拥有中美两地研发中心,即位于美国西雅图的SystImmune研发中心以及位于中国四川成都的百利药 业研发中心及多特生物研发中心。这些研发中心密切合作,推动创新疗法从早期发现到临床应用的发展,确 保公司的药物开发保持稳健、高效并满足全球医疗需求。公司拥有四个生产基地,即国瑞药业(注射剂及口 服制剂)、百利药业(口服固体制剂及注射冻干粉)、海亚特/精西药业(中间体及化学原料药)以及多特 生物(创新药)。公司已取得所有生产基地的生产许可证及各种上市产品的上市批准。凭借完善及先进的生 产系统和设施,公司的生产基地能够顺利地支持在研药物的临床试验,并供应公司的商业化产品。 2、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拥有两大业务板块,分别为创新生物药业务板块和化药制剂、中成药制剂业务板块。 (1)创新生物药业务板块 A.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共有14款创新药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中3款已进入III期注册临床试验阶段 ,公司正在开展70余项临床试验。 B.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共有9款创新药处于海外临床试验阶段或IND申请中。 C.截至本报告披露日,BL-B01D1正在国内外开展30余项临床试验,其中9个III期(5项适应症被纳入突 破性治疗品种名单)、19个II期及6个Ib期临床试验。 D.截至本报告披露日,BL-M07D1正在国内外开展11项临床试验,其中2个III期、3个II期、3个I/II期及 3个I期临床试验。 (2)化学药制剂及中成药制剂板块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上市产品包括化学药以及中成药产品,形成了富有特色和优势的产品集群。截至 报告期末,公司已拥有化学制剂注册批件202个,化学原料药注册批件19个,中成药注册批件30个。 (二)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已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架构,拥有独立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体系,公司主要的营业收入来源 于仿制药及中成药的商业化收入、创新药的商业拓展(Businessdevelopment)收入及创新药未来的商业化 收入。具体如下: 1、研发模式 公司秉持全球化开发策略及研发布局,建立了具有全球视野的中美双研发中心,充分融合国内的效率优 势及北美的创新生态,快速、高效地开展突破性创新。依托该模式,公司构建了覆盖ADC、GNC及ARC药物领 域世界级的“端到端”的创新研发能力和竞争优势,确保公司的创新药研发保持稳健高效推进,为公司保持 行业领先地位、不断迭代创新技术、持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创新药产品管线组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采购模式 公司根据产品的不同特点,战略性地设计了两种采购策略。对于市场需求和生产规模稳定的成熟产品, 采购团队根据生产部门提供的年度物料需求和采购计划制定年度招标采购计划,并根据生产需求的变化定期 进行调整。对于新产品,以及价格波动较大的主要原材料、辅材料、新药开发所需的物料,采购团队有效管 理相关材料的采购,以应对生产或研究部门的需求。 3、生产模式 为满足公司盈利模式的要求,对市场需求进行准确、快捷的响应,生产组织方式采取以销售计划及订单 为依据,制订相应生产计划,以保证供货的及时,准确。公司销售部按年度、季度及月度向生产基地提出销 售计划或需求订单。生产基地生产技术部门根据销售的需求量及生产线产能情况制订相应生产计划,并组织 各车间按生产计划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根据销售部门的市场需求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保证 及时准确的产品供应。 4、销售模式 根据产品销售渠道终端、市场推广主体等差异,公司产品销售模式分为直销模式和经销模式。 直销模式,公司直接参与药品推广和终端对接的销售模式,目前主要以非处方药销售为重点。在该种模 式下,公司将产品直接销售给国内大型药品连锁企业等终端,由其向连锁药店下属门店进行配货。公司配合 直销客户对产品对外推广、展示,并定期对药店销售人员进行产品培训,以提高其推广和销售公司产品所需 的知识水平,确保患者的合理用药。 经销模式,公司与经销商实行买断式销售,公司向经销商销售产品后,商品的所有权即转移至经销商, 且与该等产品相关的所有重大风险及回报在交付给经销商并获其接纳后转移给经销商。后续,产品再由经销 商销售至医疗机构、零售终端等。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9年修订)》(GB/T4754-2017),公司隶属于“C制造 业”中的“医药制造业(C27)”。 1、癌症治疗格局概述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癌症治疗取得了重大的发展,首先发展出从患者体内切除肿瘤的手术技术,其后 随着放疗及化疗的出现,可杀灭或阻止癌细胞生长。如今,精确肿瘤学提供了更安全、更具有选择性的疗法 ,并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 在精准肿瘤学的“时代”中,靶向疗法及免疫疗法是近数十年来最令人振奋的两项创新癌症疗法。尽管 已取得这些进展,但由于癌症的起源仍然高度复杂,当今的癌症治疗方法仍然未尽完善,已证明对部分类型 癌症有效的若干治疗方法可能对其他类型的癌症无效。癌症亦可能通过不同机制发生,或者由于肿瘤相关抗 原的下调或细胞凋亡抗性信号通路的激活,而对所采用的疗法产生耐药。肿瘤微环境本身亦会抑制人体免疫 系统或在药物靠近肿瘤时抑制药物机制而显著影响癌症治疗的疗效。因此,尽管当今多种治疗癌症的方法日 趋成熟,但仍有巨大的未满足医疗需求,需要差异化的疗法来改善肿瘤患者的缓解持续时间和整体生存率, 且随着人口持续老龄化、筛查及检测方法日益普及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导致癌症发病率上升,肿瘤患者的数 量逐年增加。 2、肿瘤药物市场规模 癌症是一类异常细胞不受控制生长的广泛疾病,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因。中国、美国及全球的新 发病例数目一直在上升,2023年的新发病例数目分别为500万例、240万例及2040万例,推动肿瘤药物市场的 持续增长。全球、中国及美国的肿瘤药物市场于近年来迅速扩张。全球肿瘤药物市场由2018年的1290亿美元 增至2023年的223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6%,并预计自2023年起以9.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33年 的5750亿美元。 3、新一代癌症疗法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