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苑东生物(688513)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88513 苑东生物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化学原料药和化学药制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制造业(行业) 13.48亿 99.86 10.11亿 100.00 75.03 其他业务(行业) 184.34万 0.14 -3075.24 0.00 -0.17 ───────────────────────────────────────────────── 化学制剂(产品) 10.77亿 79.77 8.77亿 86.68 81.42 化学原料药(产品) 1.21亿 8.98 7296.62万 7.22 60.23 CMO/CDMO(产品) 6520.16万 4.83 889.52万 0.88 13.64 技术服务及转让(产品) 6290.43万 4.66 5169.93万 5.11 82.19 其他(产品) 2197.00万 1.63 109.85万 0.11 5.00 其他业务(产品) 184.34万 0.14 -3075.24 0.00 -0.17 ───────────────────────────────────────────────── 华东地区(地区) 5.06亿 37.46 3.86亿 38.15 76.32 西南地区(地区) 2.71亿 20.05 1.84亿 18.16 67.85 华北地区(地区) 2.00亿 14.79 1.46亿 14.46 73.29 华南地区(地区) 1.60亿 11.88 1.29亿 12.72 80.23 华中地区(地区) 9267.57万 6.87 7396.18万 7.31 79.81 东北地区(地区) 5919.45万 4.39 5124.25万 5.07 86.57 西北地区(地区) 3469.24万 2.57 2820.82万 2.79 81.31 海外地区(地区) 2525.57万 1.87 1354.24万 1.34 53.62 其他业务(地区) 184.34万 0.14 -3075.24 0.00 -0.17 ───────────────────────────────────────────────── 经销(销售模式) 11.00亿 81.53 8.69亿 85.95 78.99 直销(销售模式) 2.48亿 18.34 1.42亿 14.05 57.42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84.34万 0.14 -3075.24 0.00 -0.17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剂销售(产品) 5.65亿 84.38 4.59亿 88.18 81.23 原料药销售(产品) 5735.65万 8.57 3743.47万 7.19 65.27 CMO/CDMO(产品) 2656.93万 3.97 633.25万 1.22 23.83 技术服务及转让(产品) 1996.64万 2.98 1701.28万 3.27 85.21 其他(产品) 71.14万 0.11 71.04万 0.14 99.86 ───────────────────────────────────────────────── 华东地区(地区) 2.53亿 37.76 1.98亿 37.98 78.18 西南地区(地区) 1.28亿 19.08 9624.98万 18.50 75.34 华北地区(地区) 9525.77万 14.23 7203.90万 13.84 75.63 华南地区(地区) 8398.41万 12.54 6751.15万 12.97 80.39 华中地区(地区) 4959.02万 7.41 3861.97万 7.42 77.88 东北地区(地区) 3217.76万 4.81 2845.19万 5.47 88.42 西北地区(地区) 1787.34万 2.67 1466.12万 2.82 82.03 海外地区(地区) 1005.48万 1.50 521.12万 1.00 51.83 ───────────────────────────────────────────────── 经销(销售模式) 5.73亿 85.59 4.61亿 88.52 80.39 直销(销售模式) 9647.69万 14.41 5972.48万 11.48 61.9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制造业(行业) 11.16亿 99.87 8.94亿 99.97 80.09 其他业务(行业) 142.38万 0.13 27.38万 0.03 19.23 ───────────────────────────────────────────────── 化学制剂(产品) 8.81亿 78.84 7.09亿 79.30 80.48 技术服务及转让(产品) 1.10亿 9.85 1.05亿 11.71 95.20 化学原料药(产品) 9416.51万 8.43 6899.86万 7.72 73.27 CMO/CDMO(产品) 3081.47万 2.76 1107.83万 1.24 35.95 其他业务(产品) 142.38万 0.13 27.38万 0.03 19.23 ───────────────────────────────────────────────── 华东地区(地区) 3.94亿 35.31 3.08亿 34.47 78.11 华北地区(地区) 2.26亿 20.25 1.91亿 21.40 84.54 西南地区(地区) 2.03亿 18.16 1.63亿 18.26 80.46 华南地区(地区) 1.24亿 11.08 9699.10万 10.85 78.35 华中地区(地区) 7512.64万 6.73 6236.63万 6.98 83.02 东北地区(地区) 5138.98万 4.60 4290.81万 4.80 83.50 西北地区(地区) 2823.47万 2.53 2234.54万 2.50 79.14 海外地区(地区) 1367.71万 1.22 641.44万 0.72 46.90 其他业务(地区) 142.38万 0.13 27.38万 0.03 19.23 ───────────────────────────────────────────────── 经销(销售模式) 9.00亿 80.57 7.18亿 80.37 79.82 直销(销售模式) 2.16亿 19.31 1.75亿 19.60 81.23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42.38万 0.13 27.38万 0.03 19.23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剂销售(产品) 4.42亿 79.61 --- --- --- 技术服务(产品) 5701.69万 10.27 --- --- --- 原料药销售(产品) 4213.84万 7.59 --- --- --- CMO/CDMO(产品) 1390.24万 2.50 --- --- --- 其他(产品) 16.53万 0.03 13.94万 0.03 84.33 ───────────────────────────────────────────────── 华东地区(地区) 1.99亿 35.84 --- --- --- 华北地区(地区) 1.07亿 19.23 --- --- --- 西南地区(地区) 1.01亿 18.14 --- --- --- 华南地区(地区) 6544.89万 11.79 --- --- --- 华中地区(地区) 3737.06万 6.73 --- --- --- 东北地区(地区) 2870.06万 5.17 --- --- --- 西北地区(地区) 1179.93万 2.12 --- --- --- 海外地区(地区) 543.24万 0.98 --- --- --- ───────────────────────────────────────────────── 经销(销售模式) 4.48亿 80.69 --- --- --- 直销(销售模式) 1.07亿 19.31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5.4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0.2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31011.93│ 22.98│ │客户二 │ 9243.13│ 6.85│ │客户三 │ 5199.63│ 3.85│ │客户四 │ 4557.66│ 3.38│ │客户五 │ 4359.30│ 3.23│ │合计 │ 54371.65│ 40.2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3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0.4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1024.32│ 7.02│ │供应商二 │ 648.40│ 4.45│ │供应商三 │ 459.07│ 3.15│ │供应商四 │ 440.31│ 3.02│ │供应商五 │ 408.42│ 2.80│ │合计 │ 2980.53│ 20.4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以来国内经济复苏仍面临诸多的变化和挑战,我国生物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长期向好,但短、中 期仍然面临医疗卫生体制深入改革带来的阵痛和调整,国际市场波动也带来新的挑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 据,2024年1-12月医药制造业的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累计值持平,利润的同比增速为-1.1%,行业增速仍在 低位运行。 面对这样的外部经济和产业形势,公司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坚持创新驱动、深化业务转型升 级,深入推动组织流程变革、提升组织效能,继续加大主要原料药、制剂产品及新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开拓和 终端渠道覆盖,确保主营业务在严峻的外部形势下实现稳健增长,行业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 提升。 (一)经营业绩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975.53万元,同比增长20.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823 .42万元,同比增长5.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476.49万元,同比增长10. 90%。报告期内共计提股权激励费用2,012.29万元,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较上年同期增长13.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22.87%。依据经 审计的公司2024年财务报告,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速和剔除股权激励费用的扣非净利润增速均高于20%, 公司已顺利达成《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设定的2024年度公司业绩考核目 标值。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实现稳健增长,主要系公司近年新上市制剂产品持续贡献增量,公司制 剂板块实现收入107,669.33万元,同比增长22.25%;加大原料药国内外市场开拓力度,原料药板块实现收入 12,114.28万元,同比增长28.65%,CMO/CDMO业务实现收入6,520.16万元,同比增长111.59%。 (二)重点业务进展 1、高壁垒复杂制剂和新药研发取得突破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保持高比例研发投入,研发投入约2.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1.31%。公司加快 创新转型步伐,新药研发投入为8,268.14万元,占总体研发投入比例近30%。依托持续的、高于同行业平均 水平的研发投入优势,公司逐步构建起核心领域的产品集群,为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1)精麻管线布局:公司依托建立的精麻特药技术平台储备了丰富的一类和二类管制精麻特药产品管 线。报告期内,公司加大资源投入加快精麻特药产品产业化步伐,共完成咪达唑仑口服溶液、氨酚羟考酮缓 释片、硫酸吗啡盐酸纳曲酮缓释胶囊等6个产品申报生产,盐酸纳布啡注射液、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2个产 品获批生产。 (2)改良型新药研发:完成水合氯醛口服溶液、氨酚羟考酮缓释片国内首家申报生产。此外,还有EP- 0203XR等多个有特色的改良型新药在研,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优化选择。 (3)复杂制剂研发:公司加强鼻喷雾剂技术平台建设,全面布局单剂量鼻喷及多剂量鼻喷制剂产品管 线。本报告期内新增4个产品立项,目前共有9个鼻喷剂在研,其中盐酸纳洛酮鼻喷剂产品已于2024年9月申 报FDA,加快推动复杂制剂国际化。 (4)创新药研发: 小分子新药:优格列汀片III期单药临床试验已取得临床试验报告,达到预期目标;EP-0108胶囊已获得 CDE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系统肿瘤;EP-0146片已先后获得CDE和FDA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高选择性PARP1抑制剂EP-0186片已提交CDE临床试验申请,并于2025年1月提交FDA临 床试验申请,目前均已受理,用于晚期实体瘤的治疗。公司将在获得临床试验许可之后,充分评估竞争优势 择优推进临床试验。 生物药:截止本报告披露日,麻醉镇痛领域EP-9001A单抗注射液已完成Ib期临床研究;ADC创新药YLSH0 03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工作正在进行IND申报准备。 2、高端仿制药快速迭代,研发转化效率持续提升 高端仿制药现阶段仍是公司营收和利润的主要来源。本报告期内新提交18个制剂产品的注册申请(不含 变更/补充和增规申请),新获得13个制剂产品的批准上市,其中,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磷酸芦可替尼片 为国内首仿,枸橼酸钾缓释片为首家视为通过一致性评价;麻醉镇痛领域第二类精神管制药品盐酸纳布啡注 射液、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获批上市。公司高端仿制药产品具备较强的迭代能力,持续为公司贡献业绩增 量。 3、原料、制剂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 原料药国际化方面,盐酸尼卡地平原料药获得FDA批准、阿瑞匹坦原料药获得欧盟CEP批准、马罗匹坦游 离碱完成欧洲24国DCP程序注册及英国注册并获批,非罗考昔原料药和枸橼酸马罗匹坦原料药支持制剂客户 完成澳大利亚联合申报并获批,舒更葡糖钠、阿福拉纳完成FDA的DMF备案,甲磺酸达比加群酯原料药完成欧 洲CEP注册受理,枸橼酸马罗匹坦完成欧洲ASMF注册受理,马罗匹坦游离碱完成瑞士注册受理,其他国际化 原料药研发项目按计划推进中。制剂国际化方面,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获批即快速实现了首次美国市场发货 ,商业化实现0到1的突破。其他高端复杂制剂产品研发进度加快推进,仿制药EP-0160I已于2024年6月提交 了ANDA申请,其原料EP-0124A同步提交了DMF申请;单剂量纳洛酮鼻喷剂ANDA申报于2024年9月完成,EP-012 5SP按计划推进BE研究;EP-0113T鼻喷剂通过处方工艺设计和配套装置选择达到快速起效的临床效果,已开 发出具有优势的新处方,并与FDA开展了体外BE方案沟通和确认。 4、“数”“智”赋能,加快产业平台建设和升级,深化精益制造,实现降本增效 推进数字化、智能化与制药产业融合是公司战略落地和经营效率提升的重要抓手。本报告期内,国际化 产业基地二期工程鼻喷剂及预充针车间建成并完成产品工艺验证,高活性口服液车间建成并投入使用,高活 性固体车间建成即将投入使用;持续推动公司现有国际化产业平台升级,强化数字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 用,推动药品研产和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实现药品研产数字化智能管理。公司已获得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 二级认证,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级认证。全资子公司硕德药业已被成都市经信局认定为“成都市智能工厂 ”。 公司不断升级、优化供应链中心组织架构和人员体系,大力开展生产过程中的精益制造,通过原料药工 艺优化、扩大批量、连续生产、供应商竞争性谈判和带量采购等多种方式,多环节降低产品制造成本,提升 生产效能。公司富马酸比索洛尔片、依托考昔片等重点产品成本进一步下降,为公司重点产品参与国家药品 集中带量采购、省级和省际联盟采购奠定基础。 5、严控质量,牢筑公司生命安全屏障 公司始终秉承“质量是苑东的生命”。报告期内公司顺利通过了2024年度“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QES)体系换证审核和“能源管理体系”(ISO50001)体系审核;全资子公司硕德药业晶型研究中 心获得CNAS复认证(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ISO/IEC17025),硕德药业口服溶液剂生产线通过GMP符 合性检查。公司和子公司全年累计通过13次GMP符合性检查和8次注册核查及多次生产许可检查;同时,公司 不断强化员工质量管理意识,组织多次QC活动并开展专项考核,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获得中国医药行业“ 质量匠星企业”荣誉称号,公司质量管理团队在第45次全国医药行业质量管理(QC)小组成果发表交流会中 ,凭借在检验方法开发、提高成品得率、控制产品质量等领域的技术攻关,荣获3项一等成果奖及6项优秀成 果奖。 6、加强市场准入和终端覆盖力度,提升核心产品和细分领域竞争优势 在制剂业务板块,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医学驱动与产品策划能力,充分挖掘产品的临床价值和市场 价值,加强产品的市场准入和终端覆盖力度,持续提升核心产品和细分领域竞争优势。 组织架构建设方面:公司结合行业及市场形势要求,新设立麻痛线、零售线,提升推广的专业性;此外 ,公司不断加强团队业务技能培训,保障业务快速增长。 市场准入方面:本报告期,舒更葡糖钠注射液、注射用尼可地尔在国家集采第十批成功中选;富马酸比 索洛尔片、布洛芬注射液等8个产品在部分省份国家集采到期产品续约中成功中选;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 等6个产品在省级/省际联盟带量采购项目中选;新上市产品盐酸纳布啡注射液、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比 索洛尔氨氯地平片等8个产品已在多省实现准入。 学术推广方面:公司坚持打造以临床价值为驱动的学术推广体系,持续加强医学部、中央市场部与区域 市场部、销售团队的协同推广,提升重点领域学术品牌影响力;针对重点领域及产品进行分线管理与精细化 渠道下沉管理,针对不同渠道和终端,加强重点终端覆盖与管控,持续开展全渠道产品品牌推广。 渠道拓展方面:公司坚持以数字化赋能渠道覆盖,依托医共体、“三进”等政策推进,持续拓展三终端 、连锁药店、区县的覆盖,扩大产品的可及性。 在原料药业务板块,公司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不断加大国际市场的开拓,本报告期内,青木制药多次 亮相国内、国际原料药展会,不断拓展国内外优质客户合作机会,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原料药业务的拓 展,已与波兰、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埃及等多个“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开展业务。同时,公司持续 强化CMO和CDMO业务,已累计承接23个CMO/CDMO项目,已实现15个中间体产品的产业化。本年度,公司原料 药业务及CMO/CDMO业务销售收入18,634.44万元,同比增长49.10%。 7、优化人才结构和组织建设 公司坚持人才“有为就有位”,推动人力资源体系与战略目标深度耦合。本报告期内,公司不断优化人 才结构和组织建设,持续优化低效人员和团队;积极引进行业专家,通过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股权激励吸 引、留住和激励人才,已实施2024年度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计划;此外,公司积极探索管理方面的创新 ,通过人才盘点、新任干部90天转身计划、高潜人员带教、管理干部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进行训战 结合,持续培养和提升管理干部的管理能力,以及管理干部对公司战略、目标、文化的认同与共识,坚定管 理干部使命必达的决心,实现经营效益和管理效率的共同提升。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公司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以研发创新驱动,集化学原料药、高端化学药品及生物药品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于一 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为人类健康沐浴阳光”为使命,依托持续的技术创新, 建立起国内领先、符合国际标准的研发技术及产业化平台,聚焦麻醉镇痛领域核心产品,同时兼顾心脑血管 、抗肿瘤等大品种市场领域的快速开拓,加快小分子新药和生物药的研发及产业化,快速满足国内外未被满 足的临床需求。 2、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高端化学药品 (2)创新药研发方面公司正加快由仿到创的转型,目前有超10个1类新药处于研发进程中。在小分子新 药方面,公司持续深耕麻醉镇痛领域小分子创新药物的开发,通过内部研发与外部合作相结合,推动多个麻 醉、镇痛小分子新药项目进入临床前或临床中的不同研究阶段,布局麻醉镇痛创新药早期品种,形成管线梯 度、厚度与壁垒。同时,公司将对现有小分子临床在研药物数据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对确有显著临床优 势的品种,择优快速推进。 在生物药方面,公司以抗体技术和生物偶联技术为主,聚焦抗肿瘤、麻醉镇痛和免疫类疾病;以快速跟 进有临床价值、成药性高的潜力靶点为管线布局策略,以抗体筛选评价技术和抗体工程化技术为核心技术, 完善Uni-Con技术平台,赋能BIC(best-in-class)和FIC(first-in-class)偶联药物的开发。 在改良型新药方面,改良新药结合平台技术的开发,重点关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改良制剂以及鼻给药 途径的制剂开发,开发具有明确临床优势的产品。 (3)原料药公司持续强化原料制剂一体化竞争优势,加大高端医药中间体及CMO/CDMO业务拓展力度, 积极开拓原料药国内、国际市场。截止本报告期末,公司已成功实现40个高端化学原料药产品的产业化,包 括富马酸比索洛尔、依托考昔、甲磺酸达比加群酯、盐酸纳美芬等多个主要化学药品已实现原料药自主供应 ,17个原料药已完成国际注册/认证,12个原料药已出口主流国际市场,已累计承接23个CMO/CDMO项目,已 实现15个中间体产品的产业化。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以自主研发为主,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基于对疾病机理的深入研究,以专业化、国际化和差异化思 路,聚焦麻醉镇痛、心脑血管、抗肿瘤等重点领域,统筹布局小分子创新药、生物药、高端仿制药产品群, 打造苑东特色产品管线,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通过外部引进、合作开发等方式积极布局创新药,加快实现 创新药物研发的突破,同时推动自研品种国际转让或合作开发。 在生物药领域,公司以抗体技术和生物偶联技术为主,聚焦麻醉镇痛、抗肿瘤和免疫类疾病领域潜力靶 点,构建技术平台自主知识产权壁垒,寻求差异化优势,通过自研、引进与合作的方式加快产品管线布局。 在小分子创新药方面,公司聚焦麻醉镇痛领域创新药的开发,将构建并完善麻醉与镇痛生物学、药物化 学、转化医学以及临床医学层次递进的创新药研发特色平台,从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出发,寻找临床痛点, 剖析痛点科学问题,通过部署并探索生物医药大模型以及各类AI工具在新药开发各个阶段的使用,提出科学 合理的解决方案,严格选题与立项标准,切实提升创新药物临床前以及临床的转化成功率。 在高端仿制药方面,公司聚焦麻醉镇痛领域,依托建立的特药、鼻喷、胶束、缓控释技术等平台,开发 具有技术壁垒和政策门槛的特药、缓控释、胶束、高活性药物,大力推进首仿、抢仿品种,以较高的迭代能 力和差异化取胜。 在国际化方面,公司结合自身优势重点打造具有苑东特色的阿片解毒剂和急救药产品管线,同时布局突 破原研晶型和制剂专利的大品种、高壁垒的复杂制剂。 在原料药方面,公司注重技术创新,专注于高端医药中间体及特色复杂原料药的开发,持续打造制备工 艺设计与精益控制技术平台、药物晶型集成创新与产业化技术平台、不对称合成技术平台、特殊分离纯化平 台、连续制造技术平台等,在产品质量、成本控制、制备技术上持续打造产品竞争力。 2、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模式以自主生产为主。在自主生产模式下,公司采用以销定产制订生产计划,结合产线生产能 力情况,合理制定各车间的生产计划并协调和督促生产计划的完成。在生产过程中,公司严格按照GMP和最 新法规监督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及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 公司少部分化学药品因产能受限等原因,与成都通德药业有限公司、成都天台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公 司合作,采取委托生产、合作生产模式。 3、销售模式 公司化学药品销售主要采用经销模式,公司向经销商销售产品后再由经销商销售至医疗机构及零售终端 。 为适应三医联动改革、国家与“联盟”药品集中采购、全国价格联动管控、集采药品“三进”等政策及 行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公司持续强化以合规为基础、以流程管理为主线的数字化和精细化终端管控体系建设 ,采取激活人才、赋能组织、渠道下沉、学术推广策略,以解决问题为抓手的常规管理,更好地拓渠道、广 覆盖、提份额,激发市场、创造活力和区域发展内生动力。同时,公司围绕麻醉镇痛、慢病等重点领域打造 产品群,快速提升一终端的覆盖,提高重点领域品牌影响力;并以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中选及续约中选产品为 契机,持续提升二、三终端覆盖,积极完善商业配送体系及分销体系,构建全渠道分销网络,为拓展慢病产 品县域、基层、零售和第三终端市场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公司加快营销体系变革,2024年根据市场变化, 持续优化经销模式,提升人员专业能力,推动公司新产品商业化快速落地。 公司化学原料药在国内、国际市场实现销售,并为客户提供原料药CMO/CDMO服务。对于国内市场,公司 采取直销模式,即由公司直接向化学药品制造商销售。对于国外市场,除直销模式外,还采用经销模式,即 公司销售给经销商,再由经销商向国外化学药品制造商销售。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所处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 1、行业的发展阶段 医药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十四五 ”以来,我国医药产业已从高速发展阶段进入到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从规模扩张向规模与质量协同提升转变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全面推进下,民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和高端化,不仅要求药品能够治病,更关注 药品的质量、安全性、疗效持久性以及医疗服务的整体体验。新阶段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推进健康中国 建设,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加强创新驱动,促进产业链各环节、各细分领域协同 发展,以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医药产业分工协作。 2、行业的基本特点 行业韧性与高科技属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 业收入25,298.5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实现利润总额3,420.7亿元,同比下降1.1%,但降幅缩小;医药制 造利润率约为13.52%,较上期同比下降0.2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同期整体水平8.13个百分 点。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医药制造业营收相对稳定,利润同比虽有下降但利润率显著高于其他工业企 业,充分体现出行业韧性与高科技属性。 需求结构特性:随着我国老龄化不断加剧,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慢 病负担持续加重。在这种人口结构和健康状况变化背景下,仿制药由于价格相对较低、可及性高,能够满足 广大患者的基本用药需求,且成本效益好,对于国家医保体系和患者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仍将 是国家医药行业的基本盘。以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病治疗药物为例,仿制药占据了市场的较大份额。而 创新药则是持续满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的重要手段,如罕见病、肿瘤免疫治疗等领域,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 手段和药物,关系到国家战略与公共卫生安全,能够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医药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影响力,还 能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产业现状问题:我国医药行业当前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仍面临着产业集中度不高、原始创新能力 不足、高附加值产品国际竞争优势不强等突出问题,在系列三医政策推动下,仿制药做强做大,精细化管理 ,提升成本、质量、效率、供应链管理等综合竞争力,与创新转型发展是中国传统药企的主要发展方向。 大投入、多环节、长周期、高风险:医药行业产品从研发到上市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需要耗费数 年时间,对技术、人才、资金等要求较高。在研发阶段,无论是创新药还是仿制药,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 于科研设备购置、人才培养、临床试验等。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