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529 豪森智能 更新日期:2024-11-2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智能生产线的规划、研发、设计、装配、调试集成、销售、服务和交钥匙工程等。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发动机智能装配线(产品) 5.33亿 54.62 1.15亿 49.80 21.59
动力锂电池智能生产线(产品) 1.92亿 19.64 4630.27万 20.03 24.14
驱动电机智能生产线(产品) 1.79亿 18.37 5510.63万 23.83 30.73
变速箱智能装配线(产品) 3444.70万 3.53 890.71万 3.85 25.86
其他(产品) 1960.54万 2.01 251.72万 1.09 12.84
混合动力总成智能装备线(产品) 1132.79万 1.16 160.91万 0.70 14.20
氢燃料电池智能生产线(产品) 538.54万 0.55 34.44万 0.15 6.39
其他业务(产品) 127.07万 0.13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能化产线与智能装备(行业) 20.05亿 99.94 5.60亿 99.88 27.93
其他业务(行业) 114.49万 0.06 64.54万 0.12 56.37
─────────────────────────────────────────────────
动力锂电池智能生产线(产品) 5.21亿 25.98 1.17亿 20.86 22.43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智能生产线(产品) 5.14亿 25.64 1.72亿 30.61 33.36
发动机智能装配线(产品) 4.51亿 22.50 1.18亿 21.03 26.11
混合动力总成智能装备线(产品) 2.42亿 12.06 7921.32万 14.13 32.74
变速箱智能装配线(产品) 2.04亿 10.16 5136.93万 9.16 25.21
其他(产品) 5720.09万 2.85 1854.34万 3.31 32.42
氢燃料电池智能生产线(产品) 1626.27万 0.81 506.37万 0.90 31.14
─────────────────────────────────────────────────
国内(地区) 19.08亿 95.11 5.34亿 95.34 28.01
国外(地区) 9704.08万 4.84 2545.77万 4.54 26.23
其他业务(地区) 114.49万 0.06 64.54万 0.12 56.37
─────────────────────────────────────────────────
直销(销售模式) 20.05亿 99.94 5.60亿 99.88 27.93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14.49万 0.06 64.54万 0.12 56.37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能化产线与智能装备(行业) 15.66亿 99.93 4.52亿 99.95 28.86
其他(补充)(行业) 106.70万 0.07 21.20万 0.05 19.87
─────────────────────────────────────────────────
发动机智能装配线(产品) 5.51亿 35.15 1.30亿 28.84 23.68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智能生产线(产品) 3.37亿 21.52 1.22亿 26.93 36.12
混合动力总成智能装备线(产品) 2.92亿 18.62 8534.88万 18.88 29.25
动力锂电池智能生产线(产品) 1.75亿 11.19 5458.33万 12.07 31.14
变速箱智能装配线(产品) 1.07亿 6.81 2628.54万 5.81 24.64
氢燃料电池智能生产线(产品) 5870.54万 3.75 2053.18万 4.54 34.97
其他(产品) 4551.37万 2.90 1303.82万 2.88 28.65
其他(补充)(产品) 106.70万 0.07 21.20万 0.05 19.87
─────────────────────────────────────────────────
国内(地区) 11.24亿 71.71 3.15亿 69.71 28.06
国外(地区) 4.42亿 28.22 1.37亿 30.24 30.92
其他(补充)(地区) 106.70万 0.07 21.20万 0.05 19.87
─────────────────────────────────────────────────
直销(销售模式) 15.66亿 99.93 4.52亿 99.95 28.86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106.70万 0.07 21.20万 0.05 19.87
─────────────────────────────────────────────────
截止日期:2021-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能化产线与智能装备(行业) 11.92亿 99.91 3.05亿 99.95 25.57
其他(补充)(行业) 101.91万 0.09 15.75万 0.05 15.46
─────────────────────────────────────────────────
发动机智能装配线(产品) 6.28亿 52.64 1.58亿 51.80 25.15
变速箱智能装配线(产品) 1.98亿 16.63 2853.49万 9.35 14.38
动力锂电池智能生产线(产品) 1.59亿 13.30 5044.70万 16.54 31.78
混合动力总成智能装配线(产品) 5723.58万 4.80 2078.61万 6.81 36.32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智能生产线(产品) 5262.04万 4.41 1536.49万 5.04 29.20
氢燃料电池智能生产线(产品) 4268.38万 3.58 1470.07万 4.82 34.44
其他(产品) 2981.92万 2.50 1178.96万 3.86 39.54
白车身焊装生产线(产品) 2461.67万 2.06 527.19万 1.73 21.42
其他(补充)(产品) 101.91万 0.09 15.75万 0.05 15.46
─────────────────────────────────────────────────
国内(地区) 11.00亿 92.19 2.88亿 94.24 26.13
国外(地区) 9213.29万 7.72 1740.99万 5.71 18.90
其他(补充)(地区) 101.91万 0.09 15.75万 0.05 15.46
─────────────────────────────────────────────────
直销(销售模式) 11.92亿 99.91 3.05亿 99.95 25.57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101.91万 0.09 15.75万 0.05 15.46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8.9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4.7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31236.66│ 15.58│
│第二名 │ 18058.60│ 9.01│
│第三名 │ 15033.60│ 7.50│
│第四名 │ 13042.70│ 6.50│
│第五名 │ 12329.83│ 6.15│
│合计 │ 89701.39│ 44.7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3.1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7.1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2469.06│ 10.86│
│第二名 │ 7131.72│ 6.21│
│第三名 │ 4629.14│ 4.03│
│第四名 │ 4042.47│ 3.52│
│第五名 │ 2839.86│ 2.47│
│合计 │ 31112.25│ 27.11│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及市场地位情况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主营业务所处行业属于“C35专用设备制造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分类,公司主营业务所处行业为“高端装备制造
产业”中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公司是一家智能生产线和智能设备集成供应商,主要产品覆盖传统燃油
车和新能源汽车,所处行业细分领域为汽车智能装备制造业。公司主要产品为传统燃油汽车动力总成部件(
发动机、变速箱)和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部件(电池、电机、混合动力总成)装配或生产的智能生产线,主
要应用于汽车制造总装工艺。
1.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1)汽车智能装备制造业海外市场方兴未艾
汽车智能装备制造业是近现代工业中生产装配线应用最早、生产装配技术最为成熟的产业。2024年上半
年,中国汽车市场销售1,404.7万辆,同比增长6.1%,上半年累计销量创同期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
共销售494.4万辆,同比增长32%,上半年全市场渗透率达到35.2%,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39.3%。
根据ACEA、ANL统计,2024年上半年,欧洲新能源车累计注册销量达144.2万辆,同比增加1.6%,累计渗
透率21.0%,美国新能源车注册销量71.7万辆,同比增加7.9%,累计渗透率10.1%,对比中国市场仍有较大的
增长空间。美国的IRA法案及301关税法案、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临时关税等政策均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
行本地化投资。同时,墨西哥由于贸易政策及劳动力成本优势,一直以来作为北美汽车产业的后花园,多家
中国车企正在推动在墨西哥的建厂计划。
东南亚汽车制造中心泰国提出“30/30目标”即2030年电动汽车占汽车总产量至少30%;根据其公布的EV
3.5政策,要求车企根据2024-2025年进口的电动乘用车数量分别在2026年、2027年按照1:2、1:3的比例进行
本地化电动乘用车生产,对新能源行业投资建厂也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东南亚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在5%低
位,正在迎来快速增长,多家车企正在推动当地化产能布局,设备市场空间广阔。
巴西为世界第六大汽车消费国,为南美市场必争之地。电动汽车处于发展初期,2023年电动汽车同比增
长高达90.7%,增速强劲。巴西具有良好的电动车推广基础,其气候条件、矿产资源、消费者环保意识均为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024年开始巴西将逐步增加电动汽车进口关税以拉动本地投资,多家跨
国车企均宣布电动化投资计划,设备市场空间广阔。
受益于过去几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较快的优势,中国设备供应商在技术及产品上具有先发优势。以公
司为代表的新能源设备商具备全球竞争力。自2023年以来包括比亚迪、上汽、广汽、吉利、长城、长安、哪
吒等汽车厂商及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孚能科技、国轩高科、远景动力等动力电池厂商均筹划建立海外产能
,并逐步加速。公司跟随中国自主品牌脚步逐步走向全球,已陆续承接包括比亚迪、长城等多家自主品牌的
海外订单;同时公司依托于与欧美系客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响应欧美系客户在海外市场的布局需求,已
承接沃尔沃、采埃孚、康明斯等多个海外订单。
2024年,公司积极参加CWIEME柏林国际线圈展等国际化展会,持续获得沃尔沃、采埃孚、康明斯、比亚
迪等客户的海外订单,不断扩大豪森在海外的品牌影响力。同时,为提升在欧洲市场的交付能力,公司在报
告期内成立了匈牙利子公司,吸收当地成熟团队,快速构建起公司在欧洲市场的设计、生产与调试服务能力
,为未来继续开拓海外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至此,公司已形成遍布美国、德国、匈牙利、印度、香港等
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化布局。
(2)人形机器人引领智能装备制造业新一轮革新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以及劳动力成本逐年提高,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传统工业、制造业
领域企业的智能化、自动化转型升级以及以5G产业、人工智能、物联网、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高
速发展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2023年10月,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指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
、新材料等先进技术,将深刻变革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多家汽车厂商已开始尝试
引入人形机器人参与汽车生产。人形机器人及AMR的应用有望降低人工成本、管理成本、设备难度、减少设
备数量。人工智能作为通用技术,有望系统性改变汽车厂商的生产模式,通过人形机器人、AMR与智能装备
的有机结合,有望颠覆原有汽车行业流水线式的作业方式和简单大批量生产的投资方式,不再需要针对同一
产品进行大产量提前布局和投资,可以在不同产品之间做到高柔性化,从而重塑汽车生产制造流程及工艺,
有望解决产能利用率不足、大批量重复投资、难以快速提升产能等问题。
(3)生产制造软件赋能智能制造
根据IDCMarketForecast数据,预计2021年至2026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软件市场规模将从1,533.2亿元人民
币增长到3,361.4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17%。近年来,国家陆续推出了诸多鼓励先进制造业与工业软
件发展的政策文件,为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助力国产替代进程提速。
公司具备天然的场景优势,深耕汽车生产制造行业的数智化应用,下属两家软件公司软件工程师300余
人,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数字工厂、PLM、MOM、MES等,已广泛应用在百余个项目。由公司助力客户打造的
全球首个发动机数字化无人工厂已全线达产,该项目加工自动化率达100%,装配自动化率达80%,关键过程1
00%可实现在线检测。针对某高端客户海外项目,公司已完成全线所有工位数字仿真和虚拟调试,通过虚拟
与现实握手,客户可进行虚拟仿真验收,实现运动逻辑设计与电气程序的提前验证,从而将现场电气调试时
间缩短近50%,有助于压缩现场实施时间与成本,控制现场成本。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情况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汽车行业动力总成智能制造设备供应商,获得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客户的广泛认可,公
司的主要客户包括上汽通用、采埃孚、北京奔驰、长安福特、特斯拉、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沃尔
沃、理想、小鹏、华晨宝马、标致雪铁龙、康明斯、麦格纳、卡特彼勒、上汽集团、一汽大众、孚能科技、
亿纬锂能和蜂巢能源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
依托强大的技术创新实力、丰富的研发设计经验以及对下游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公司可为传统燃油车
和新能源汽车客户提供高精度、高效率、高柔性、高稳定性的动力总成核心部件智能生产线,在行业内形成
较强的技术竞争优势。此外,相比国际厂商,公司在本土化服务、客户需求快速反应速度和性价比等方面也
更具优势,是国内少有的可以与柯马、蒂森克虏伯、日本平田和ABB等国际龙头厂商在国内高端市场展开直
接竞争的企业。
(二)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是一家智能生产线和智能设备集成供应商,主要从事智能生产线的规划、研发、设计、装配、调试
集成、销售、服务一体的交钥匙工程。目前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汽车行业,覆盖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下
游客户主要为汽车整机厂和零部件供应商。
公司的产品主要包含智能化产线与智能装备(物料流硬件装备)和生产制造软件产品与服务(数据流软
件系统)。智能化产线与智能装备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和传统燃油车领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
主要包括混合动力总成智能装配线、动力锂电池智能生产线、氢燃料电池智能生产线和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
智能生产线等;在传统燃油车领域,产品主要包括发动机智能装配线、变速箱智能装配线。
1.新能源领域业务
(1)动力锂电池智能生产线
目前公司的锂电池智能生产线主要为模组PACK生产线,已形成了对圆柱电池、刀片电池、方形电池、软
包电池的全领域覆盖,以及对CTM、MTP、CTP、LCTP、CTC、CTB等不同电池集成方式的装配技术的全类型覆
盖。在固态电池公司提前进行了工艺装备及技术储备,具备模组PACK量产线的技术能力和交付能力。
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公司获得了行业主流客户的广泛认可。公司锂电池智能生产线已
经获取沃尔沃、比亚迪、上汽通用、一汽大众、华晨宝马、长安汽车、特斯拉、小鹏汽车等整车制造厂商和
孚能科技、亿纬锂能、蜂巢能源、阳光电源等电池厂商的订单。
(2)驱动电机智能生产线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提供扁线电机定子线、转子线、合装线以及测试线整体解决方案的设备供应商,在
价值量最大、技术最复杂的扁线电机定子装配线领域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在扁线层数、油冷技术、绕线方
式、多合一等多技术方向上均处于引领地位。公司已基于电机领域优势向电控领域拓展,布局电控智能装配
线,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公司目前已率先布局轴向电机设备研发,与行业头部研发机构及产业客户进行技术交流、方案探讨。由
于轴向电机体积及性能优势,将更适配用于低空经济、轮边/轮毂布局、人形机器人、商用车、电动船舶等
领域。轴向电机有望成为下一代颠覆式产品,对比径向电机,其生产工艺变化较大,一旦产品技术成熟,极
有可能引发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轮替代式投资。
(3)混合动力总成智能生产线
公司混合动力总成智能生产线承接原有在传统燃油车发动机、变速箱智能生产线技术经验,在行业内具
有突出优势,技术成熟度高,产品稳定性好,主要争夺高端客户市场,经过多年的不断沉淀积累和技术攻关
,已经获得了国内外一流客户的认可,包括上汽通用、长安福特、采埃孚、吉利汽车、理想汽车、一汽红旗
、长城汽车等。
(4)氢燃料电池智能生产线
公司布局氢燃料电池智能产线较早,自2019年首批产品交付开始,持续获得头部客户订单,长期保持技
术领先及产品交付优势。在国内已经受到国电投、捷氢科技、新源动力、潍柴动力、氢蓝时代及亿华通等氢
燃料电池先行企业的认可;在国外,公司已经获得世界领先的氢燃料电池技术公司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系统有
限公司的订单,在氢燃料电池生产线工艺规划、工位设备研发制造方面,公司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氢燃料电
池商用车在政策带动下快速发展,随着后续产业化推进,有望带来新的市场机会。
2.传统能源业务
公司传统能源业务主要包括产品主要包括发动机智能装配线、变速箱智能装配线。公司在发动机、变速
箱装配线领域起步较早,借助不断积累的技术优势,在行业内具有先发优势,技术成熟度高,产品稳定性好
,在国内主要发展高端市场及技术更为复杂的商用车市场,客户包括北京奔驰、华晨宝马、大众汽车、中国
重汽、上汽通用、康明斯、卡特彼勒、潍柴动力等客户。
3.智能制造软件产品与服务
豪森软件及豪森智源为公司软件产品开发及服务的实施主体,以创新为主线,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人
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自主研发产品,在智能制造领域飞速扩展,为制造企业提供生产过程执行管理信息系统
的设计、开发、现场实施服务及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助力客户建设数字工厂、数字车间、数字产线。
(三)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通过为客户提供汽车生产制造“软硬结合”一体化的制造解决方案、智能化产线及设备和软件产品
与服务,获得营业收入及利润。
2.销售及定价模式
公司面对的客户主要为汽车整车厂商和动力总成厂商及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核心部件厂商。公司主
要通过公开招投标和客户议标的方式获得项目订单,与客户签订合同后,按照客户要求和合同条款为客户设
计、制造智能生产线。
公司分别在美国、印度、德国、匈牙利设立了海外子公司,采取独立经营或与母公司协同经营的方式开
拓客户市场。豪森智源、豪森软件子公司设立有独立的经营团队负责生产制造软件产品与服务的市场经营。
3.研发模式
公司产品主要为非标定制化产品,需结合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公司研发方向结
合行业技术发展需求与自身业务需求,一方面通过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对工艺技术的深入理解不断自主立项投
入研发,另一方面在执行客户项目的过程中,结合项目需求进行研发。
公司研发采用“平台管理+业务实施”的先进矩阵管理模式,设立豪森智能研究院。豪森智能研究院是
豪森集团研发大本营,形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制,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内一
流、世界领先的汽车核心零部件装备生产线研究中心。该研究院聚焦于基础技术、前沿技术、关键技术和前
瞻颠覆性技术等的研究与应用,全面构建了涵盖多个科学技术领域的工业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体系,形成了一
套完整的智能制造与数智化核心技术矩阵。
4.生产模式
公司的产品主要为应用于汽车领域的智能生产线,属于非标定制化产品。公司项目管理部针对客户的每
个项目订单实施项目管理,通过公司自研的HSPLM对智能装备研发设计环节进行计划、质量、物料等领域进
行管理,运用公司自研的ERP信息系统对生产制造环节进行资源配置、对计划工期等领域进行管理。实现全
程追踪项目的进度和执行情况,并由质量管理部控制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对每个具体项目,公司计划管理部将根据合同条款制定项目总计划,由各个项目执行部门人员组成的项
目组执行项目计划。项目组将项目计划按时间节点确认作业计划,将项目计划分解至项目组各个模块的团队
乃至各个项目组员工。
5.采购模式
公司根据承接项目订单和生产安排的情况制定采购计划,采购计划根据项目需求节点和供货周期制定。
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外购件和定制加工件。
对外购件的采购,采购部根据采购计划编制采购订单,经过询比价流程确定供应商和采购价格,签订采
购合同进而进入供货流程;对于定制加工件的采购,采购部根据生产所需加工件的定制图纸向定制加工件供
应商定制采购,通过比较加工价格、工期并确认加工厂商按图纸和工艺要求加工的能力确定厂商,签订采购
合同后持续追踪外协件的加工进度,最终完成入库。此外,公司部分加工工艺需要通过外协厂商处理,主要
为金属表面处理和热处理等,公司综合考量供应商的生产加工能力和运输距离等选择合适的外协处理厂商。
为了确保采购活动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形成了供应商考核制度和供
应商综合评估体系,定期更新合格供应商名册。对于外购件和外协件,公司均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检验程序和
质量问题处理程序,确保供应商的供货质量。供应商完成供货后,公司采购的原材料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入
库工作,完成货物清点、货单交接、货物检查、货物存放以及入账工作。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深耕汽车智能装备制造业二十余年,为汽车行业提供核心零部件智能产线为主体,配套生产制造软
件产品与服务,是智能制造软硬件一体化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柔性化
、绿色化成套大型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助力客户实现高精度、高效率、高柔性、高稳定性
生产,为我国汽车智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公司一贯以研发技术创新为核心发展战略,始终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未来技术发展为方向,持
续不断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先进驱动电机、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智能制造基础、前沿技
术研究,开展集群装备多机协同、嵌入式虚拟调试、深度学习、工艺动态优化、智能诊断与预测等应用开发
,攻克装备制造数智化生产关键技术,研制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人工智能装备生产线,提升制造全过程全
场景的智能水平并示范应用。
公司开辟全新技术创新模式,建设研发产业集群,完成新能源驱动电机工艺实验室规划建设,建立了全
流程驱动电机测试体系和工艺验证能力,将产品基础工艺研究和产业化生产技术研究相结合,与产业化装备
制造商、科研高校、主机厂展开合作,实现实验室研究与产业化研究同步进行,及时验证,缩短新产品商业
化进程。公司自主研发并掌握了行业内的一系列核心技术,并在基础材料性能研究、机器视觉、人工智能、
大数据应用、工业机器人协同应用、智能物流设备、虚拟调试、数字孪生、智能测试、激光开发领域实现多
项技术突破。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公司始终秉持技术是保证公司核心竞争力重要的支点,围绕客户价值需求、内部价值需求、未来发展需
求作为公司的研发方向。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73件,授权软件著作权193件。其中
,2024年上半年新增获得授权专利31件,授权软件著作权12件。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研发驱动与技术优势
公司始终以“技术驱动企业健康发展,以技术拓市场,用技术提利润”为发展理念,每年持续稳定的资
源投入和管理改进,使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始终保持具有技术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7,395.69
万元,同比增长7.94%,研发人员数量422人,同比增长19.21%。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
利173件,授权软件著作权193件。其中,2024年上半年新增获得授权专利31件,授权软件著作权12件。
公司研究院始终根据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前沿需求进行储备研发不断拓宽产品品类,已完成固态电池
模组PACK段生产设备技术储备、电控装配线技术突破、轴向电机装配技术储备,持续关注固态电池、低空经
济、人形机器人及AMR等新赛道发展,拟设立全资子公司豪森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重点发展人形机器
人集成和AMR的软硬件产品在公司主营业务智能产线领域应用的研发、设计与销售,并进一步拓展人形机器
人和AMR智能生产设备和测试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业务。
正是因为公司的前沿布局,公司在过去的20多年中实现了诸多首台套设备,也帮助我们的上游供应商实
现了很多新产品的首次应用于持续优化,获得供应商及客户长期信任,获取新产品及新技术首批订单,实现
包括46系列大圆柱电池、10层扁线电机定子生产、800V高压油冷电机定子生产、X-pin电机定子生产线的首
条业绩突破,持续引领行业技术发展。
2.客户结构与品牌优势
公司下游主要客户为汽车整车厂及零部件供应商,公司在客户结构上具备两大突出特点,即整车厂客户
比例高、国际客户占比大。公司客户涵盖汽车行业大多数的主流汽车主机厂及知名汽车动力部件供应商,以
欧系客户为代表的包含奔驰、宝马、大众、麦格纳、沃尔沃、采埃孚等,以美系客户为代表的包含特斯拉、
通用、福特、康明斯、卡特彼勒等,以及国内自主品牌为代表的包含理想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长安
汽车、一汽集团、潍柴动力、小鹏汽车等。
公司与客户均为长期合作,在核心客户中已打造了良好的口碑,建立了可拓展至全球的品牌及市场影响
力。公司与多家欧美系及国内一线汽车主机厂保持长期合作,形成较为稳健的伙伴关系,已累计60余次美系
客户项目交付经验,40余次欧系客户项目交付经验,全面掌握欧美国际技术标准及产品工艺要求;结合公司
的管理体系与产品技术,公司建立14大项内部标准,包含产品技术标准、设计技术标准、制造技术标准、检
验技术标准、能源技术标准、安全技术标准、信息技术标准、技术基础标准等。公司目前建立的内部标准可
满足大多数欧美合资、独资汽车主机厂的要求,这也为公司在获取下游高端客户订单,尤其是海外订单提供
了重要的支撑。
低空经济及人形机器人赛道与原有汽车客户高度重合,动力系统产业链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重合度较高
,公司有望借助客户优势与新能源积累的产品技术优势实现先期切入,获得先发优势。
3.全球整合与跨区统筹优势
公司一直致力于国际化发展,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持续以为立足中国,全球协同,为全球客户提供最好
的产品和最优质、敏捷的服务,将公司打造成为国际一流企业。通过多年的布局与发展目前已在美国、匈牙
利、印度、德国成立海外公司,并建设形成销售、生产、服务、研发高效协同的管理体系。全球供应商资源
平台,全球化采购平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集团统筹下,各海外子公司充分发挥本土销售、本土交付、
本土服务优势,集团进行资源调度与分配,协同各地区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求,提升整体效率。
4.标准化、平台化优势
公司产品主要为智能生产线和智能装备,属于非标定制化产品,公司一直高度重视提高标准化程度,进
行平台化管理。豪森软件在集团需求基础上形成HS智能化设计系统,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孪生、边缘
计算等新技术与集团所积累的20余年汽车行业及非标装备制造行业相结合形成工业数字化软件,通过智能算
法与先进设计工具实现设计过程自动化,以海量数据提高设计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智能系统辅助设计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