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531 日联科技 更新日期:2025-09-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微焦点和大功率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集成电路及电子制 2.11亿 45.93 1.07亿 52.49 50.42
造(产品)
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新能源电池检测( 9778.60万 21.24 3155.08万 15.53 32.27
产品)
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铸件焊件及材料检 9200.14万 19.98 3404.62万 16.76 37.01
测(产品)
备品备件及其他(产品) 5051.57万 10.97 2814.12万 13.86 55.71
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其他X射线检测装 815.02万 1.77 249.64万 1.23 30.63
备(产品)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48.70万 0.11 25.31万 0.12 51.98
─────────────────────────────────────────────────
境内(地区) 4.13亿 89.70 1.82亿 89.49 44.01
境外(地区) 4742.05万 10.30 2135.22万 10.51 45.03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行业) 6.56亿 88.72 2.69亿 83.17 40.95
备品备件及其他(行业) 8232.07万 11.13 5385.71万 16.67 65.42
其他业务(行业) 107.16万 0.14 51.42万 0.16 47.99
─────────────────────────────────────────────────
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集成电路及电子制 3.32亿 44.88 1.54亿 47.65 46.38
造(产品)
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铸件焊件及材料检 1.69亿 22.85 6426.76万 19.89 38.03
测(产品)
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新能源电池检测( 1.40亿 18.88 4580.89万 14.18 32.81
产品)
备品备件及其他(产品) 8232.07万 11.13 5385.71万 16.67 65.42
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其他X射线检测装 1565.33万 2.12 467.23万 1.45 29.85
备(产品)
其他业务(产品) 107.16万 0.14 51.42万 0.16 47.99
─────────────────────────────────────────────────
境内(地区) 6.79亿 91.85 2.92亿 90.25 42.92
境外(地区) 5916.13万 8.00 3098.21万 9.59 52.37
其他业务(地区) 107.16万 0.14 51.42万 0.16 47.99
─────────────────────────────────────────────────
直销(销售模式) 5.88亿 79.50 2.48亿 76.89 42.25
非直销(销售模式) 1.51亿 20.35 7412.78万 22.95 49.25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07.16万 0.14 51.42万 0.16 47.99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集成电路及电子制 1.37亿 41.09 6616.85万 43.77 48.39
造(产品)
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铸件焊件及材料检 9089.79万 27.31 3381.52万 22.37 37.20
测(产品)
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新能源电池检测( 5780.34万 17.37 1883.26万 12.46 32.58
产品)
备品备件及其他(产品) 4120.61万 12.38 3028.69万 20.03 73.50
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其他X射线检测装 557.27万 1.67 181.89万 1.20 32.64
备(产品)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58.40万 0.18 25.98万 0.17 44.48
─────────────────────────────────────────────────
境内(地区) 3.07亿 92.21 1.38亿 91.08 44.87
境外(地区) 2593.81万 7.79 1348.01万 8.92 51.97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行业) 5.18亿 88.17 1.94亿 81.38 37.49
备品备件及其他(行业) 6610.09万 11.25 4392.68万 18.41 66.45
其他业务(行业) 336.40万 0.57 52.03万 0.22 15.47
─────────────────────────────────────────────────
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集成电路及电子制 2.36亿 40.14 1.08亿 45.16 45.71
造(产品)
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铸件焊件及材料检 1.37亿 23.30 5311.77万 22.26 38.81
测(产品)
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新能源电池检测( 1.34亿 22.77 2969.83万 12.44 22.21
产品)
备品备件及其他(产品) 6610.09万 11.25 4392.68万 18.41 66.45
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其他X射线检测装 1157.20万 1.97 359.97万 1.51 31.11
备(产品)
其他业务(产品) 336.40万 0.57 52.03万 0.22 15.47
─────────────────────────────────────────────────
境内(地区) 5.35亿 91.05 2.12亿 89.04 39.73
境外(地区) 4922.88万 8.38 2562.48万 10.74 52.05
其他业务(地区) 336.40万 0.57 52.03万 0.22 15.47
─────────────────────────────────────────────────
直销(销售模式) 4.87亿 82.92 1.93亿 81.05 39.71
非直销(销售模式) 9696.34万 16.51 4470.00万 18.73 46.10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336.40万 0.57 52.03万 0.22 15.4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5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1.1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5304.50│ 7.17│
│客户2 │ 3080.37│ 4.17│
│客户3 │ 2797.00│ 3.78│
│客户4 │ 2734.33│ 3.70│
│客户5 │ 1699.12│ 2.30│
│合计 │ 15615.32│ 21.1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3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2.2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3482.06│ 8.48│
│供应商2 │ 2982.66│ 7.26│
│供应商3 │ 2837.82│ 6.91│
│供应商4 │ 2402.73│ 5.85│
│供应商5 │ 1545.91│ 3.76│
│合计 │ 13251.18│ 32.2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行业发展阶段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从事的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及核心部
件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所属的行业为“C35专用设备制造业”。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公司产品和服务属于我国当前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工业X射线检测是我国重点支持发展的领域,作为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制造等领域重要的
检测手段,对下游产业的平稳发展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家为保障行业的发展,制定了多项政策及法律法规。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制定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
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推动工业领域设备
更新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大力支持精密检测装备行业的发展。国家政策的落地实施为X射线检测技术及X
射线智能检测设备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有力促进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在全球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低空经济、机器人、AI+”正成为重构经济格局的核心力量。新产业、新
赛道的涌现也正带来对X射线检测技术及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的全新需求。受到下游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
能源电池、汽车零部件等行业需求的快速增长影响,叠加“低空经济、机器人、AI+”等行业需求的逐渐起
量,X射线检测设备预计将维持高速增长的趋势。
随着应用场景持续拓展打开,下游需求的增长带动了工业X射线检测设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而受限于
国内技术和制造水平不足,我国工业检测领域的高端X射线设备以及核心部件X射线源长期依赖进口,其中开
管射线源、闭管微焦点射线源、大功率小焦点射线源产品及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美、日、德等国外厂商手中
。随着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关产业对工业X射线检测设备及其关键核心部件射线源的需求也愈发旺盛,
国产替代的重要性愈发突显。
近年来,我国工业X射线检测设备厂商在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等领域通过贴近市场应用,
坚持自主研发,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及技术能力。以行业龙头日联科技为代表,通过在AI智能检测软件、
3D/CT检测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实现了部分领域高端检测设备的进口替代,有效保障了电子半导体、新能源
、汽车工业等重点工业领域的产品质量安全。但截至目前,高端工业X射线检测设备市场仍然以国外厂商为
主导,在中高端市场国外厂商拥有较高市占率,国产替代前景广阔。而在核心部件X射线源领域,由于产品
技术壁垒高,目前国内厂商几乎全部采购国外品牌,国内在纳米焦点、微焦点、高端大功率小焦点领域和国
外厂商有一定差距。长期以来,国外厂商对该类射线源实行严格的技术保护,形成了供应垄断,导致下游行
业面临安全稳定供应风险,影响下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国内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
等产业对X射线源这一核心部件的国产自主化、实现供应链自主可控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为工业X射线检测行
业带来了发展新机遇。日联科技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布局射线源研发,在行业亟需的时候实现了微焦点X射
线源的技术突破并实现产业化,成功实现该产品的自主可控,有效打破了国外垄断。同时,公司开管射线源
及一体化大功率小焦点射线源目前已实现小批量出货,在进口替代背景下射线源产业化进程有望提速。
(2)基本特点
X射线技术是原子物理学、真空物理学、材料学、电磁学、电子光学、热力学等学科交叉与融合而构成
的综合型高新技术,是诸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装备发展的关键技术。从X射线影像检测技术的应用领
域来看,1895年至今,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医疗、大焦点工业探伤等领域,逐渐扩展到如今的医疗健康、工业
精密X射线检测(主要面向集成电路、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等行业)、传统工业无损检测、公共安全检测
和食品异物检测等领域。除了民用领域之外,X射线检测也逐步在航天工业、核工业、军工等领域得到应用
。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X射线检测必将运用到更广阔的领域中。
我国X射线智能检测主要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和工业无损检测,其中工业无损检测领域主要应用于集成
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铸件焊件及材料检测及其他(如食品安全等)等领域,但由于国内工业X射
线检测技术起步相对较晚,现阶段我国在X射线高速在线检测、3D/CT检测等高端X射线检测设备领域主要依
赖于国外供应商,国内企业亟待持续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转化,形成自主可控的技术能力。同时,受限
于国内技术和产业化水平不足,我国工业X射线影像检测的核心部件X射线源长期依赖进口,核心产品及技术
主要掌握美、日、德几家企业手中。随着我国下游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
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射线检测设备的需求不断提升,设备关键核心部件射线源的部分型号供给短缺及供
应风险问题日益凸显,将影响下游相关产业的产品质量检测水平及行业安全稳定发展。
(3)主要技术门槛
工业X射线检测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X射线检测设备涉及射线物理、机械、电气、软件等多学科交
叉融合技术,其核心部件微焦点X射线源更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高科技产品,涉及原子物理学、真空物理学
、材料学、电磁学、电子光学、热力学等学科,具有研发难度大、技术壁垒高的特点。X射线源的研发涉及
电子透镜(包括阴极、阳极、栅极)材料研究、电磁场数学模型研究、电真空物理参数研究、高压系统控制
、电磁干扰控制以及热管理系统开发等关键研究工作,因此需要全面掌握各项基础研发技术,设计出的产品
才能够满足集成电路、电子制造及新能源电池等领域的高精密检测应用需求。工业X射线影像检测领域,主
要涉及X射线源、X射线影像软件和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等关键技术:
①X射线源主要包含阴极电子枪技术、真空电子光学聚焦技术、电子覆膜阴极制备技术和高压发生器技
术等底层技术,主要体现在射线源产业化制造过程中的电子枪制备、光学聚焦系统设计、电子覆膜阴极制备
、高频高压发生器制备等工序中。用于工业领域的X射线源,根据不同的检测精度,可区分为纳米焦点射线
源、微米焦点射线源和小焦点射线源,已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汽车零部件等工业
领域客户的工艺分析、质量检验等重要工序环节中。
②X射线影像软件主要包含底层特殊影像处理算法和应用软件,主要功能包括对不同应用领域和应用场
景的数字化信号进行最优的预处理和深度缺陷识别等,以解决下游应用领域各类产品的检测需求。X射线影
像软件是设备检测效率和准确率的关键因素,随着在各工业应用领域及检测场景的X射线影像数据的不断积
累沉淀,可通过AI人工智能算法,采用先进的神经网络架构,不断训练、优化、迭代,高效精准地从复杂图
像中识别出缺陷目标,标记出位置和类别,实现对不良品、缺陷种类、关键尺寸等的检测及测量,实现高精
度、高效率的X射线AI智能检测。
③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主要包含射线成像系统设计技术、射线影像定位和捕捉技术、在线检测系统设计
技术等关键技术,主要体现在可通过束光器设计、防拖影高速成像技术和高速成像对中技术应用等,保证了
检测系统成像的精度和效率;在设备的机械结构设计、电气设计环节,通过传感器有效控制检测样品的减速
位和停止位,保证了产品的高效传动及硬件初定位,并通过样品位置定位技术实现检测样品传送偏移的采集
和自动纠偏,避免传统设计中容易出现的产品倾斜来料及产品检测偏移等问题,实现微米级定位精度;同时
,通过龙门式多轴协同定位技术、运动控制器和其他机械机构的设计,保证设备多轴运动机构的高度同步及
稳定性,实现各类2D及3D/CT检测方式的智能控制和高效检测。
2、行业市场空间
近年来,全球工业X射线检测技术正加速向3D/CT化、在线自动化、AI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X射线检测
应用场景持续拓宽与新兴需求涌现,技术迭代推动设备从2D到3D、从离线到在线、从人工判定到AI自动识别
检测升级换代。同时,伴随着全球产业政策与安全法规持续完善带来的质量升级政策驱动,制造业智能化转
型带来的增量市场,工业X射线检测应用场景将越来越丰富,预计未来全球及中国工业X射线检测设备及核心
部件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行业成长空间广阔。
根据沙利文《全球及中国工业X射线检测设备行业发展报告》,全球工业X射线检测设备市场规模呈现良
好的发展势头,2020年到2024年,保持了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3.1%的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到2030年C
AGR为9.9%,预计2030年全球工业X射线检测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关口。同时,中国工业X射线检测设
备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0年到2024年以15.1%的CAGR持续扩张。随着中国工业制造能力的持续提
升,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推进,将进一步激发各应用领域对X射线检测设备的需求增长,预计未来五年将维持1
0.3%的CAGR增长。中国工业X射线检测设备市场规模将有望从2024年的约为187.9亿元,到2029年突破300亿
元。
根据沙利文报告,未来工业X射线源市场将稳定增长,预计到2030年全球及中国工业X射线源的市场规模
将分别达到238亿元、80亿元,相比于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9.7%、10.1%。其中,随着全球范围内半
导体、电子制造、新能源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应用于上述领域的微焦点X射线源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趋
势,预计2030年全球及中国工业微焦点X射线源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37.9亿元、50.3亿元,相比于2025年的年
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6.3%、20.0%。
3、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及核心部件供应商,主要从事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及核心
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产品和技术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铸件焊件及材
料、食品异物等检测领域。
(1)工业X射线源实现多产品线全面布局
核心部件X射线源处于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产业链的前端,是前沿、基础的核心关键元器件。因X射线源
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部分国外领先企业进行战略上的技术和供应垄断,极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X
射线智能检测行业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下游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等行
业的安全稳定发展。
在此背景下,公司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布局X射线源研发,在行业亟需的时候实现了封闭式热阴极微焦
点X射线源的技术突破并实现产业化,成功实现该产品的自主可控,有效打破了国外垄断。公司90kV、110kV
、120kV、130kV、150kV、180kV等型号微焦点射线源实现量产和销售,同时公司开管射线源及一体化大功率
小焦点射线源已实现小批量出货。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实现了X射线源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材料掌控、复杂
制备工艺、可靠性验证等方面全覆盖,且实现了多类型工业用X射线源大批量产业化的企业,形成了核心技
术护城河,将长期引领行业发展。
(2)工业X射线AI检测技术行业领先
工业X射线检测过程中需要对影像进行采集、识别、分析判断、处理,传统的识别评判方式无论是在速
度、准确率还是检测精度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大规模、连续型生产以及检测复杂程度日益提升的需要。当前,
人工智能正深度赋能制造业,作为在工业X射线检测领域深耕近二十年的行业龙头,公司以AI智算体系为核
心,构建“数据-算法-算力”三角架构。公司成立日联研究院、人工智能研发中心,依托上述主体的AI技术
开发能力,持续迭代升级工业X射线影像检测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公司已发布业内首款工业射线影像AI垂直
大模型,该系统不仅实现了检测精度的量级突破,更推动工业X射线检测领域向“全域智能感知”时代跃迁
,构筑起高端智能检测设备“看得清、检得快、判得准”的核心技术壁垒,该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未来
,公司将在AI影像软件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拓宽公司在海量数据、算法智脑、算力中心及影像系
统开发等领域构建的AI智算领先优势。
(3)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在多领域处于国内龙头地位
在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领域,公司系最早进入该领域的国内厂商之一,深耕近二十年,系国内龙头企业
,积累了丰富的集成电路SOP/QFP/BGA/CSP/IGBT封装以及电子制造PCB、PCBA、电子元器件检测解决方案。
公司系国内少数在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领域具备在线3D/CT智能检测设备研发设计、生产能力的供应商,系
列化在线式3D/CT智能检测设备已批量交付至国内电子制造领域领先企业。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公司处于国
内领先地位。公司产品可应用于动力类电池、消费类电池、储能类电池检测,实现了在线及离线检测、2D及
3D检测的全覆盖。同时,公司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可覆盖液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及固态电池等各类电池的检
测,已向部分半固态电池厂商如清陶能源提供检测设备及解决方案,公司在半固态、固态电池等新工艺的检
测技术应用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在铸件焊件及材料领域,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龙头。公司产品可广泛应用于
各类工业领域影像检测,包括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压力容器、工程机械等。在汽车制造领域,公司产品已
应用于汽车大型一体化压铸成型车架、行驶系统、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和动力系统等关键部件的
影像检测。公司在该领域的AI智能检测技术,大大提高了下游客户的检测效率及准确率,技术水平处于领先
地位。
4、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工业X射线检测行业呈现自动化、智能化、国产化的发展趋势:
(1)X射线检测设备将由离线人工检测向在线自动化检测发展
随着电子半导体、新能源电池、汽车制造等行业对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不断提升,过去低
效率的离线型X射线检测设备已经无法满足生产质量及产能要求。在线型X射线检测设备凭借其在线化、自动
化、智能化的优势,使用渗透率迅速提升,尤其是在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检测领域,为提升产品整体质量
,实现产品下线前检测全覆盖,在线X射线检测设备近几年得到迅速普及,结合AI智能检测算法的赋能,未
来在线型检测设备将进一步替代离线型检测设备,在线型设备的需求量将不断提升,将有效推动X射线智能
检测设备形成“量价齐升”的发展趋势。
(2)AI智能化X射线检测设备将逐步替代传统检测设备
人工智能浪潮将给X射线检测设备的产品形态带来巨大变化,更多X射线检测设备厂商将会把传统的X射
线检测设备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数字化技术相结合,通过AI算法等技术提高识别准确率、检
测精度和检测效率,实现检测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为下游客户带来更优质的智能检测体验。同时,随着
海量检测数据、AI智能分析、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逐步结合和功能完善,其他数据类增值业务将有可能成
为新的增长点。
(3)高端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及核心部件X射线源将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高端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是决定下游行业产品质量水平的关键设备,是诸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环
节。现阶段X射线高速在线检测、3D/CT检测等高端X射线检测领域仍以国外厂商为主,国产品牌亟待形成自
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同时,受限于国内技术研发水平和产业化经验不足,我国工业X射线影像检测的核心部
件X射线源长期依赖进口,核心产品及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随着我国下游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
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射线检测设备的需求不断提升,而设备关键核心
部件射线源的部分型号供给短缺及供应链风险问题日益凸显,将影响下游相关产业的产品质量检测水平及行
业安全稳定发展。未来,随着国产品牌厂商的技术提升,特别是在核心部件和核心软件方面实现进一步的突
破,国产厂商将利用产品的高性价比和本地化服务优势,逐步实现高端设备及核心部件的国产替代。
(二)公司主营业务及产品
1、主营业务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及核心部件供应商,主要从事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及核心
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产品和技术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铸件焊件及材
料、食品异物等检测领域。
2、主要产品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X射线源、AI影像软件和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
近年来,公司面向下游各领域的新场景、新技术、新工艺,持续开发迭代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各类标
准化设备已有上百款,已实现了面向下游工业领域的全覆盖,在技术能力方面实现了从离线到在线,以及2D
、2.5D、3D/CT、原位CT检测技术全覆盖,产品结构持续改善,高端系列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在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领域,公司是国内该领域龙头企业。目前,公司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业务正在从
集成电路后道封测环节逐步向前道晶圆检测环节拓展,具有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在电子制造领域,得益于
消费类电子、汽车电子、泛AI领域的蓬勃发展,公司近几年电子制造领域相关业务成长性高,其中在线3D/C
T检测设备实现大批量出货,实现了高端检测领域的国产替代,已覆盖大量国内外头部PCB、PCBA厂商,公司
在该领域的市占率国内第一。其中,集成电路领域代表性客户有中芯国际、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
、日月新、英飞凌、瑞萨半导体、比亚迪半导体、斯达半导体、宏微科技等,电子制造领域客户有富士康、
博世、立讯精密、安费诺、森萨塔、宇隆光电、鹏鼎科技、景旺电子、安捷利电子等。
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公司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公司产品可应用于动力类电池、消费类电池、储能类电池
检测,公司根据下游客户电池厚度、识别缺陷类型、运行节拍等需求情况进行产品设计,实现了在线及离线
检测、2D及3D检测的全覆盖。同时,公司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可覆盖液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及固态电池等各
类电池的检测,已向部分半固态电池厂商如清陶能源提供检测设备及解决方案,公司在半固态、固态电池等
新工艺的检测技术应用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公司新能源领域代表客户有宁德时代、比亚迪锂电池、欣旺达、
力神电池、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珠海冠宇、捷威动力、松下能源等国内外知名厂商。
在铸件焊件及材料领域,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龙头。公司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领域影像检测,包
括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压力容器、工程机械等。在汽车制造领域,公司产品已应用于汽车大型一体化压铸
成型车架、行驶系统、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和动力系统等关键部件的影像检测。公司在该领域的
AI智能检测技术,大大提高了下游客户的检测效率及准确率,技术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目前该领域产品已覆
盖国内外多家知名汽车领域制造厂商,包括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大庆沃尔沃、重庆小康动力及
其他国内造车新势力企业,重庆美利信、株洲宜安精密、宁波海威、安徽优尼科及其他知名压铸厂商。
同时,公司积极开发X射线检测应用新场景,目前已拓展至食品异物检测领域。我国食品制造市场规模
庞大、前景广阔,是全球最大的食品生产与消费市场之一。在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日
益关注的事项。公司结合下游不同场景和客户需求,针对食品加工生产全链条中的异物污染(如金属、塑料
、玻璃)、包装缺陷等问题,开发出了箱装、袋装、瓶罐装、散料等系列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以及AI深度学
习算法,利用海量检测影像数据持续进行AI模型训练,实现了食品异物自动识别、标定、剔除,保障了食品
质量安全。公司该领域代表客户有海天味业、中粮集团、三只松鼠、卫龙美味、涪陵榨菜等行业知名客户。
在X射线AI影像软件系统方面,公司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根据下游应用领域及应用场景自主完成集
成电路、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工业铸件、食品异物等领域全系列、全场景图像处理和缺陷识别软件的开
发,且掌控软件源代码,可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不断进行迭代升级,公司X射线AI影像软件系统已应用于公
司所有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中。(1)在算力基石方面,公司正打造国内首个大型工业X射线影像数据中心与
专用算力中心,通过自研的分布式深度学习架构与智能计算中间件,深度融合异构计算、并行计算及面向AI
工作负载的高效编译优化技术,为亿级参数模型训练与复杂算法研究提供全栈式软硬件协同的算力支撑。(
2)在核心算法方面,日联科技以日联研究院、全资子公司上海瑞泰为战略支点,依托高水平、专业化的AI
研发团队,深耕工业智能领域,构建起独特且完备的工业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
展,核心算法涵盖X射线图像影像和缺陷检测算法、工业CT垂类大模型、CT领域高质量重建与精准三维缺陷
识别算法、多模态数据融合与智能分析算法,构成“感知-决策-执行”的全链路闭环应用体系,构筑起高端
智能设备“看得清、检得快、判得准”的核心技术壁垒。(3)在影像数据方面,公司凭借近二十年的工业X
射线检测行业深耕,以及覆盖全球的业务网络,积累了全工业场景海量X射线检测影像数据,且经过对数据
的统一汇聚、标准化清洗、深度标注与安全管理,公司已建成行业领先的工业专用X射线检测图像数据库,
构筑起深厚的竞争壁垒,引领行业发展。
在核心部件X射线源方面,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实现了X射线源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材料掌控、复杂制备
工艺、可靠性验证等方面全覆盖,且实现了多类型工业用X射线源大批量产业化的企业。X射线源作为X射线
检测系统的重要核心部件,具备技术壁垒高、整机成本占比大、长期依赖进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