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高华科技(688539)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88539 高华科技 更新日期:2024-05-1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高可靠性传感器及传感器网络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3.35亿 98.25 1.89亿 99.26 56.37 业(行业) 其他业务(行业) 598.37万 1.75 141.11万 0.74 23.58 ─────────────────────────────────────────────── 高可靠性传感器(产品) 2.74亿 80.33 1.65亿 86.42 60.03 传感器网络系统(产品) 6113.34万 17.92 2444.01万 12.84 39.98 其他业务(产品) 598.37万 1.75 141.11万 0.74 23.58 ─────────────────────────────────────────────── 境内(地区) 3.34亿 97.93 1.89亿 99.03 56.43 其他业务(地区) 598.37万 1.75 141.11万 0.74 23.58 境外(地区) 108.82万 0.32 44.04万 0.23 40.47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3.35亿 98.25 1.89亿 99.26 56.37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598.37万 1.75 141.11万 0.74 23.58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高可靠性传感器(产品) 1.20亿 83.52 --- --- --- 传感器网络系统(产品) 2178.74万 15.12 --- --- --- 其他(补充)(产品) 195.87万 1.36 --- --- --- ─────────────────────────────────────────────── 境内(地区) 1.42亿 98.43 --- --- --- 其他(补充)(地区) 195.87万 1.36 --- --- --- 境外(地区) 30.45万 0.21 --- --- --- ─────────────────────────────────────────────── 截止日期:2022-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高可靠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产品 7209.47万 54.76 4400.56万 54.13 61.04 ) 高可靠性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产 3298.84万 25.06 2508.28万 30.85 76.04 品) 传感器网络系统(产品) 1279.76万 9.72 663.17万 8.16 51.82 高可靠性传感器-其他传感器(产品 661.25万 5.02 249.82万 3.07 37.78 )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392.00万 2.98 146.24万 1.80 37.31 高可靠性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产品 172.19万 1.31 85.96万 1.06 49.92 ) 高可靠性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产 151.31万 1.15 75.75万 0.93 50.06 品) ─────────────────────────────────────────────── 东北地区(地区) 4523.28万 34.36 --- --- --- 华北地区(地区) 3978.16万 30.22 --- --- --- 华东地区(地区) 2386.40万 18.13 --- --- --- 华中地区(地区) 1450.18万 11.02 --- --- --- 境内其他地区(地区) 410.00万 3.11 --- --- --- 其他业务收入(地区) 392.00万 2.98 146.24万 1.80 37.31 境外地区(地区) 24.79万 0.19 --- --- --- 其他(补充)(地区) 41.47 0.00 --- --- --- ─────────────────────────────────────────────── 截止日期:2021-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高可靠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产品 1.24亿 54.74 7390.95万 53.99 59.63 ) 高可靠性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产 5932.02万 26.20 4445.96万 32.48 74.95 品) 传感器网络系统(产品) 2197.87万 9.71 853.30万 6.23 38.82 高可靠性传感器-其他传感器(产品 908.89万 4.01 401.84万 2.94 44.21 ) 高可靠性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产品 548.38万 2.42 266.29万 1.95 48.56 ) 高可靠性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产 392.05万 1.73 237.28万 1.73 60.52 品)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268.51万 1.19 93.64万 0.68 34.87 ─────────────────────────────────────────────── 华北地区(地区) 8679.27万 38.33 --- --- --- 东北地区(地区) 7034.65万 31.07 --- --- --- 华东地区(地区) 3495.33万 15.44 --- --- --- 华中地区(地区) 2096.51万 9.26 --- --- --- 境内其他地区(地区) 1008.07万 4.45 --- --- --- 其他业务收入(地区) 268.51万 1.19 93.64万 0.68 34.87 境外地区(地区) 59.15万 0.26 --- --- --- 其他(补充)(地区) 91.49 0.00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3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7.8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1322.75│ 33.19│ │第二名 │ 5109.96│ 14.98│ │第三名 │ 2601.99│ 7.63│ │第四名 │ 2077.64│ 6.09│ │第五名 │ 2015.94│ 5.91│ │合计 │ 23128.28│ 67.8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4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0.2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546.30│ 11.21│ │第二名 │ 847.98│ 6.15│ │第三名 │ 817.59│ 5.93│ │第四名 │ 488.65│ 3.54│ │第五名 │ 466.42│ 3.38│ │合计 │ 4166.94│ 30.21│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3-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23年2月27日出具的《关于同意南京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 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3〕422号)同意,2023年4月,公司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 (A股)3,32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为38.22元,新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126,890.4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10, 337.80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16,552.60万元。本次发行后,公司发展资金充足,管理团队信心倍增。为 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水平,建设规模化研制能力,公司明确以“建百年高华,做感知世界的引领者”为愿景 ,立足现有行业,扩大产品种类,加速商业航天、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的市场拓展;报告期内,公 司MES系统成功上线,有助于优化生产制造流程,打造高效、高质数字化车间,实现财务、采购、仓库、销 售、计划、生产、质量的一体化应用,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为公司的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开 辟新篇章;公司进一步优化“选、用、育、留”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升团队整体素养。报告期内,公司实 现营业收入341,171,883.85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3.7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342,082.30 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8.71%。公司营收增长主要来自于高可靠性传感器及传感网络系统的业务增长,在航天 、航空、轨道交通、机械装备、冶金等领域呈现良好增长态势。 报告期内,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工作,持续提升研发团队水平,新设北京研发中心,增强公司技术创新优 势。公司研发资金投入49,738,881.62元,占营业收入14.58%,较上年同期增长38.03%,研发人员数增长至9 7人,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8.57%。公司稳步推进传感器芯片、传感器、传感网络系统等研发工作及技术成果 转化,完成扩散硅及SOI工艺MEMS压力芯片、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测高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浓度传感器 、箭用噪声传感器、发射塔架活动平台健康监测系统等产品的研发,进一步提升了公司核心竞争力及对多场 景的应用能力。 报告期内,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BIS)发布的联邦公告,宣布于美国当地时间2023年8月22日起将公司 从“未经证实”(UVL)清单中移除,意味着相关供应商可以恢复正常程序对公司进行供货,相关风险解除 。公司一贯坚持自主创新,高度重视供应链安全,依法合规经营。 市场开拓方面: 受益于汽车、工业自动化、医疗、环保、消费等领域的智能化、数字化市场需求的持续带动,为传感器 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这些领域对传感器的需求量大,推动了传感器市场的快速扩张。2022年全球 传感器市场规模为1840.5亿美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扩大,估计2023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 达到2036.7亿美元(资料来源:智研咨询)。 当前,我国工业传感器市场仍旧由外资品牌主导,国家陆续推出一系列产业支持政策,有力推动国产传 感器行业的发展。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年国内传感器市场规模达3096.9亿元人民币,预计2024年 可达到3732.7亿元。 2020-2023年我国国防预算增速分别为6.6%、6.8%、7.1%、7.2%,2024年我国国防预算为16,655.2亿元 人民币,同比增长7.2%,国防领域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提升(资料来源:IFIND,中邮证券研究所)。 航天领域,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2023年全 球运载火箭发射次数达到223次;2023年中国航天共实施67次发射任务,占全球30.04%,研制发射221个航天 器,发射次数及航天器数量刷新中国最高记录。此外,我国的商业航天保持快速发展态势,社会资本持续投 入,企业、科研机构广泛参与商业航天发展,2023年我国共完成26次商业发射,共研制发射120颗商业卫星 ,占全年研制发射卫星数量的54%。预计2024年中国航天全年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 射场将迎来首次发射任务,多个卫星星座将加速组网建设。报告期内,公司航天市场稳定增长,产品应用场 景更加丰富,在地面测试设备、火箭发动机、火箭遥测系统、发射车、发射箱等装备配套领域取得突破性进 展;在商业航天方面,公司市场开拓成绩突出,已与中科宇航、星河动力、东方空间、零壹空间、星际荣耀 等商业航天伙伴建立合作关系。 航空领域,据中航证券金融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至2030年,中国包括战斗机、特种飞机 以及运输机等在内的军用飞机采购需求约3280架。凭借多年行业配套积累,公司在新一代战机、无人机、运 输机等机型的订单充足,交付有序。同时,国家为鼓励支持低空经济,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极大促进了行 业发展,通用航空装备制造业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不完全统计,到2023年底,我国民用无人机研 制企业已经超过2300家,量产的无人机产品超过1000款,交付民用无人机超过317万架,通用航空制造业产 值超过510亿元,同比增长近60%。公司加快产品研制,加强市场拓展力度,积极布局通用航空及低空经济领 域。 报告期内,工业品市场拓展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在轨道交通领域,伴随着铁路出行需求的显著提升以及 高速动车组智能化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公司产品配套需求显著增长;公司深度参与高铁动车组牵引、制动等 关键系统的传感器国产化项目,为后续扩大市场规模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机械装备领域,面对日益紧张的国 际能源形势,国内能源需求持续增长,针对智慧矿山和装备智能化带来的蓬勃需求,公司加大与行业龙头企 业的合作,不断丰富配套传感器的品种,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为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打下基础;在冶金 领域,加强与宝武集团、建龙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合作,不断扩充设备健康监测相关产品品类,优化软件算法 ,提供完善的设备远程智能运维解决方案。 产业链整合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以自有资金参股南京凯奥思数据技术有限公司,通过与其合作,开发相关数据治理、特 征提取、模型编辑等工具,快速提升软件及算法能力,完成相关工业传感器布局,丰富公司产品线,打造规 模化工业传感器产业平台,增强公司在关键行业市场竞争力,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公司以自有资金投资南京 国鼎嘉诚混改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投资项目均为航空航天、海工装备、电子信息、激光应用 、微波制导、工业控制等领域的核心企业,对传感器产品有强烈的配套需求。通过此次投资,公司可依托投 资机构的专业优势、平台优势及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进一步拓展公司业务领域。 2024年1月,公司以自有资金设立全资子公司苏州紫芯微电子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当地人才、产业链及 政策优势,聚焦传感器芯片及调理电路芯片的研制开发,同时推动研发成果向市场转化,为公司带来持续的 竞争优势。 2024年1月,公司以自有资金投资南京邦盛赢新二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充分利用其在高 科技投资领域的丰富经验,积极切入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实现公司产业链整 合及效益回报。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一)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可靠性传感器及传感器网络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与服务包 括各类压力、加速度、温湿度、位移等传感器,以及利用上述传感器与信号处理传输技术为客户提供传感器 网络系统的解决方案,属于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领域。公司深耕高端装备配套传感器行业,主要客户均为军 工领域和民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大型央企集团,且已有多年的合作历史,具有长期合作基础,符合国家自 主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相关要求。公司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工信部、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工信厅、南京市科 技局、南京市工信局等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多项传感器研制项目;参与并圆满完成了载人航天工程、探 月工程、北斗工程、空间站建设工程、商业航天等重点工程配套任务。公司密切跟踪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 产品,核心技术均已应用于主营业务,形成了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 (二)主要产品 1、传感器 公司的高可靠性传感器指满足国标、军标、宇航级标准等要求下,可在恶劣和严酷环境(如高温、低温 、高冲击、强腐蚀性和复杂电磁环境等)下长期稳定工作的传感器。 2、传感器网络系统 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传感器网络系统主要由多种传感器、采集器、网关、中继器、控制器等硬件组成, 同时嵌入了高华科技自主研发的系统软件。因此,传感器网络系统的销售形态为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具有实 物销售形态。 (二)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采购的原材料包括电子元器件、五金塑胶、感测元件以及与生产相关的试验筛选服务等。对于 部分军用传感器的电子元器件筛选和试验,公司向外协厂商采购该等电子元器件的第三方检测服务。 对于原材料供应商,公司通过对其资质、技术与规模等实力的筛选建立合格供应商目录,有原材料采购 需求时,公司在清单中选择供应商。同时,公司制定了《外部供方控制程序》,定期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进 行质量检验并对其评分,将考核结果作为后续供应商的选拔标准。对于军品元器件筛选和试验的外协厂商, 要求属于公司的合格供应商或客户认可的外部检测单位。采购流程:需求部门提出采购需求或者最低库存表 ,采购部门进行多方询价、议价,了解市场价格后择优确定供应商。审批后签订合同,采购部门收料后将物 料送检,检验合格后入库。 2、研发模式 公司研发主要是针对新兴市场和客户的需求进行研究和开发工作,主要任务包括技术评估、方案设计、 设计评审、工艺专项研究等环节,由公司总体部、预研部、项目研发部、工艺部等部门负责执行。总体部负 责对接新需求,对产品方案进行策划,组织立项,方案评审,分解产品设计要素并给出技术方案。预研部按 照公司发展战略进行核心技术和前瞻性市场需求的研发。项目研发部根据总体部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产 品的设计工作,适时组织设计讨论和评审,并交付产品设计图纸或软件程序等输出文件。工艺部根据产品方 案和设计资料,进行产品工艺总方案的制定,组织工艺方案评审,把控产品设计的工艺性和可行性,并开展 关键和特殊工艺研究及标准化工作。 3、生产模式 (1)工业传感器工业传感器的生产主要从生产订单为起点,可分为制定生产计划、原料采购、原料检 验、生产领用、部件生产、整机调试、组装、综合测试、环境试验、检验包装等多个环节进行。 (2)军用传感器军用传感器的生产流程与工业传感器相似,流程主要增加元器件外筛和委外试验。生 产主要以生产订单为起点,包括投产、采购、原料检验、生产领用、部件生产、整机调试、组装、综合测试 、环境试验、检验包装等。 军用传感器的生产通常需进行外筛和委外试验,主要为外购电子元器件的第三方检测以及传感器完成组 装后的委外试验。 (3)传感器网络系统传感器网络系统的生产以订单为起点,可分为外购原料、原料检验、传感器制作 、中继器制作、网关制作、软件烧录、组网联调、测试、环境试验、检验包装等多个环节。 4、销售模式 公司的销售模式为直销,以“行业覆盖(军用)+地域覆盖(工业)”为主。 客户主要为航天、航空、兵器、轨道交通、机械装备、冶金、能源等行业对高可靠性传感器和传感器网 络系统有需求的各类公司和科研单位,公司内部设有专门的销售团队同客户进行及时接洽,直接参与客户的 商务谈判或公开招标取得销售订单。 定价模式方面,军品和工业品采用了不同的定价机制。军品采用军审定价、协议定价的方式进行定价。 工业品根据目标市场容量、产品指标性能、行业竞争状况,并结合公司对利润率的要求综合定价。 营销模式方面,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在重点客户集中区域设置办事处,及时了解市场动向 与客户需求,提供针对性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同时,销售团队与研发团队、质量团队建立联动沟通机制, 以提高客户服务响应速度,进一步提升用户满意度。 5、公司目前经营模式的影响因素及未来变化趋势 公司目前经营模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公司的发展战略、核心技术 、财务指标等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国家产业政策、宏观经济形势、市场竞争情况、供需发展情况、行业技术 走势等。 内部因素方面,公司将继续迎合传感器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国产化的发展趋势,围绕传感器芯片 、ASIC调理电路、高可靠性传感器及传感器网络系统相关产品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攻关核心技术,夯实人才 梯队建设,提高市场份额,保持财务结构合理稳定。外部因素方面,国家产业政策对于传感器产业将继续保 持支持态度,行业技术水平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公司预计上述经营模式影响因素从长周期来看变化趋势是相对积极、稳定的,但也不排除外部因素短期 内发生波动的情形。面对内外部因素的变化趋势,公司将积极响应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产业政 策号召,根据情况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构筑自身技术优势与技术壁垒,维护与产业链上下游的良好合作 关系,以期在未来的发展中保持优势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变化。 6、公司业务及其模式具有的创新性、独特性、创新内容及持续创新机制 (1)创新性、独特性及创新内容 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以技术研发驱动业务发展,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推动业务形成新的盈利增长点。公 司以传感器芯片设计、封装设计、结构设计、软件设计、可靠性设计、网络系统设计为核心,进一步加速在 MEMS传感芯片、ASIC调理电路芯片、仿真设计、无线传输等方面的研发投入,逐步形成以芯片、高可靠性传 感器、传感器网络系统等多层次业务布局。 公司客户对产品的抗强干扰、抗高过载、长期稳定性、低功耗、高实时等性能要求苛刻,公司高可靠性 传感器、传感器网络系统能有效满足客户在严酷应用环境下的使用需求。报告期内,公司与中科宇航、星河 动力、东方空间、零壹空间、星际荣耀等商业航天伙伴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助力加速航天技术的 民用化和商业化进程,共同推动航天高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承担“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高铁牵引和制动系 统控制状态检测传感器研制及应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实现国产化替代;完成噪声传感器研制工作, 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航天发射等高噪声测量环境;完成活动发射平台健康管理系统研制配套,以缩短发 射任务准备及维修保障时间,保证活动发射平台的健康状况。 (2)持续创新机制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建立了一系列研发管理制度及数字化管理工具,包括产品开发 流程、项目管理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创新奖励制度等,从制度层面保障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并与 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公司通过持续、高效的研究工作,落实内部研发项目、客户新产品需求、国家级及省级科研项目,提升 了产品的质量与技术水平,实现了产品的产业化,保证了公司研究成果与商业效益的转化。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可靠性传感器及传感器网络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 备制造业”(C39)中的“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制造”(C3983)。 1、行业发展阶段 (1)全球发展概况 传感器的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三代: 第一代是结构型传感器,它利用结构参量变化或由它们引起某种场的变化来反映被测量的大小和变化。 第二代是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固体传感器,它利用某些材料自身的物理特性在被测量的作用下发生 变化,从而将被测量转化为电信号或其他信号输出。 第三代是2000年开始传感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朝着具有感、知、联一体化功能的智能感知系统方向发展, 传感器、通信芯片、微处理器、驱动程序、软件算法等有机结合,通过高度敏感的传感器实现多功能检测, 通过边缘计算实现在线数据处理,基于无线网络实现感知测量系统的数据汇聚。 (2)全球市场情况 受益于汽车、工业自动化、医疗、环保、消费等领域的智能化、数字化市场需求的持续带动,为传感器 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这些领域对传感器的需求量大,推动了传感器市场的快速扩张。2022年全球 传感器市场规模为1840.5亿美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扩大,估计2023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 达到2036.7亿美元(资料来源:智研咨询)。 (3)国内市场情况 对于国内市场,随着国家政策支持、科技水平提升及战略新兴产业的兴起,近年来我国传感器技术水平 和市场规模迅速提升。 随着工业转型升级的历程不断推进,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近年来实现显著增长。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 ,传感器市场规模行业已由2019年的2188.8亿元上涨至2022年的3096.9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2.26%,预 计2024年可达到3732.7亿元。 2、行业基本特点 传感器行业是一个多学科融合、技术密集型行业,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汽车、消费电 子、工业自动化、医疗健康、环境监测等领域,不同应用领域对传感器的要求和特点各不相同,传感器产业 链包括芯片设计与制造、封装与测试、系统集成与应用等环节。 3、行业的主要技术门槛 传感器研发与设计需要机械、电子、材料、半导体等跨学科知识及技术。传感器芯片是核心部件,其设 计和制造技术对传感器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芯片封装需要确保外界激励的有效传递,考虑多 物理量场共同作用下的激励作用对芯片的影响,并增强机械可靠性及抗干扰能力,其好坏将直接影响传感器 的性能和可靠性;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需要进行处理,以提取有用信息,信号处理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传感 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总体而言,传感器行业的主要技术门槛包括芯片设计及制造技术、封测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以及应用领 域专业知识等方面。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高可靠性传感器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压力、温湿度、加速度、位移 传感器等,以及利用上述传感器与集成信号传输处理技术为客户提供传感器网络系统的解决方案。公司在国 内同行业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多年来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工信部、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工信厅、南京市 科技局、南京市工信局等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多项传感器研制项目,核心产品具有技术先进性、高可靠 性、高集成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轨道交通、机械装备等领域。 随着国家推出传感器产业的相关促进政策,传感器国产化替代日趋明确,公司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不 断拓展商业航天、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市场空间,并开展深度合作。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在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驾驶、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引领下,传感器产品呈如下发 展趋势: ①微型化 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需求不断升级,对产品轻薄化拥有较高要求,传统传感器由于体积较大、功能不完 善,导致应用领域受限,因此传感器中感测元件、转换元件和调理电路的尺寸正在从毫米级步入微米甚至纳 米级,不断缩小产品尺寸是传感器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②低功耗 传感器多为非电量向电量的转化,工作时离不开电源,在野外现场或远离电网的地方,往往用电池或太 阳能供电,研制低功耗的传感器是必然的发展方向,既节省能源,又能提高系统寿命。③集成化 在传感器下游的应用领域中,随着设备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所需测量的变量也日益增多,搭载的传 感器数量亦随之增多。通过多传感器的集成化,能够把不同功能、不同敏感方向或致动方向的多个传感器或 执行器集成于一体,或形成微传感器阵列、微执行器阵列,甚至把多种功能的器件集成在一起,形成复杂的 微系统,这将实现不同参数的同时测量,实现综合检测,也能节约内部空间。 ④无线化 传统传感器的通信多采取有线方式,由于其现场安装需要布线,使得施工成本提高,从而制约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