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556 高测股份 更新日期:2025-05-2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高硬脆材料切割设备和切割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光伏行业(行业) 40.10亿 89.62 5.44亿 64.10 13.57
其他行业(行业) 4.64亿 10.38 3.05亿 35.90 65.65
─────────────────────────────────────────────────
光伏切割设备(产品) 20.22亿 45.20 4.91亿 57.81 24.27
硅片及切割加工服务(产品) 12.95亿 28.94 2718.72万 3.20 2.10
光伏切割耗材(产品) 6.93亿 15.49 2622.32万 3.09 3.78
其他高硬脆切割设备及耗材(产品) 2.45亿 5.48 1.20亿 14.16 49.02
其他业务(产品) 1.87亿 4.18 1.68亿 19.83 90.05
服务及其他(产品) 3213.23万 0.72 1626.10万 1.92 50.61
─────────────────────────────────────────────────
内销(地区) 40.35亿 90.18 6.00亿 70.63 14.86
外销(地区) 2.52亿 5.64 8103.80万 9.54 32.10
其他业务(地区) 1.87亿 4.18 1.68亿 19.83 90.05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光伏切割设备(产品) 13.49亿 50.99 3.24亿 46.79 24.03
硅片切割加工服务(产品) 7.50亿 28.33 1.50亿 21.68 20.03
光伏切割耗材(产品) 3.34亿 12.61 8045.27万 11.61 24.12
其他高硬脆材料切割设备及耗材(产品) 1.15亿 4.35 5798.89万 8.37 50.33
其他废料收入(产品) 7675.96万 2.90 6832.28万 9.86 89.01
服务及其他(产品) 2157.93万 0.82 1163.51万 1.68 53.92
租赁收入(产品) 16.19万 0.01 11.82万 0.02 72.99
─────────────────────────────────────────────────
中国大陆(地区) 25.96亿 98.11 6.81亿 98.28 26.23
其他国家或地区(地区) 4995.66万 1.89 1195.14万 1.72 23.92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光伏行业(行业) 57.58亿 93.12 23.46亿 89.28 40.74
其他行业(行业) 2.99亿 4.84 1.65亿 6.29 55.26
其他业务(行业) 1.27亿 2.05 1.16亿 4.43 91.96
─────────────────────────────────────────────────
光伏切割设备(产品) 28.77亿 46.53 9.26亿 35.25 32.19
硅片及切割加工服务(产品) 17.19亿 27.79 7.39亿 28.13 43.01
光伏切割耗材(产品) 11.62亿 18.80 6.81亿 25.90 58.55
其他高硬脆切割设备及耗材(产品) 2.52亿 4.07 1.43亿 5.43 56.63
其他业务(产品) 1.27亿 2.05 1.16亿 4.43 91.96
服务及其他(产品) 4722.35万 0.76 2264.70万 0.86 47.96
─────────────────────────────────────────────────
内销(地区) 57.45亿 92.90 23.98亿 91.26 41.74
外销(地区) 3.12亿 5.05 1.13亿 4.31 36.25
其他业务(地区) 1.27亿 2.05 1.16亿 4.43 91.96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硅片切割加工服务(产品) 8.40亿 33.34 --- --- ---
光伏切割设备(产品) 8.08亿 32.05 --- --- ---
光伏切割耗材(产品) 6.90亿 27.38 --- --- ---
其他高硬脆切割设备及耗材(产品) 1.07亿 4.23 --- --- ---
其他废料收入(产品) 5968.88万 2.37 --- --- ---
服务及其他(产品) 1593.16万 0.63 --- --- ---
其他(补充)(产品) 16.19万 0.01 --- --- ---
─────────────────────────────────────────────────
中国大陆(地区) 24.63亿 97.69 --- --- ---
其他国家或地区(地区) 5809.22万 2.30 --- --- ---
其他(补充)(地区) 16.19万 0.01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8.6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1.6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52655.62│ 11.77│
│客户二 │ 42708.47│ 9.55│
│客户三 │ 34992.16│ 7.82│
│客户四 │ 33107.05│ 7.40│
│客户五 │ 22717.20│ 5.08│
│合计 │ 186180.50│ 41.6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7.8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4.4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46250.68│ 20.26│
│供应商二 │ 12872.64│ 5.64│
│供应商三 │ 8582.21│ 3.76│
│供应商四 │ 6641.85│ 2.91│
│供应商五 │ 4281.90│ 1.88│
│合计 │ 78629.28│ 34.4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延续增长态势,但行业却步入深度调整期,各生产环节的产品价格急剧
下滑,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变得空前激烈。在如此严峻复杂的竞争环境下,公司坚守既定战略,
高度聚焦研发领域,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稳步提升产品竞争力。公司精准洞察技术发展趋势,成功攻克钨
丝母线冷拉工艺难题,引领行业加速钨丝金刚线的细线化迭代。与此同时,公司敏锐把握逆周期机遇,大力
推动硅片切割加工服务业务出货规模及渗透率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74亿元,同比下
降27.6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4亿元,同比下降103.03%;实现扣非后净利润-1.09亿元,
同比下降107.61%;基本每股收益-0.08元/股。受行业波动影响,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计提减值准备共计2
.93亿,其中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83亿,资产减值损失1.10亿。2024年,公司克服光伏行业大幅波动等不利
影响,实现稳健经营的同时,各业务板块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2024年公司主要完成工作情况如下:
(一)业务开发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光伏主业,持续加大创新业务的研发与拓展力度。充分发挥“切割设备+切割耗材+
切割工艺”融合发展及技术闭环优势,推动切割设备更新迭代、切割耗材持续细线化,不断筑牢硅片切割加
工的技术壁垒。同时,积极将金刚线切割技术拓展至更多切割场景。实现了光伏切割设备、光伏切割耗材、
硅片切割加工服务以及创新业务四大业务板块稳健发展。
1、深度聚焦研发创新,不断推动光伏设备更新迭代,产品竞争力持续领先,市占率稳居第一。
报告期内,光伏行业扩产规模骤缩,市场设备订单需求锐减。公司聚力研发创新,加快设备迭代步伐,
相继推出GC-800XS切片机、GC-MM950磨抛一体机等设备。凭借领先技术优势,产品获全球客户广泛认可,海
外订单持续落地,国内存量设备开启改造,但受行业整体形势影响,公司光伏设备新签订单规模同比降幅显
著,但市占率稳居第一。以上市占率信息为公司根据市场信息自行统计结果。报告期内,光伏切割设备类产
品共实现营业收入202,229.14万元。
2、攻克钨丝母线冷拉工艺,持续领航金刚线细线化革新,出货规模及市占率稳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攻克钨丝母线冷拉工艺难题,贯通钨丝母线生产全产业链技术,实现冷拉钨丝母线
规模化生产,引领行业加速推进钨丝金刚线的细线化迭代。在碳丝金刚线领域,公司率先实现30μm及28μm
线型的批量供应,始终保持行业领先;钨丝金刚线领域,公司率先推出21μm线型,且已批量供应26μm、24
μm及21μm线型产品,同时积极开展更细线型钨丝金刚线的研发与测试工作。报告期内,金刚线价格大幅波
动,公司凭借细线化技术领先及成本优势实现了出货规模及市占率的稳步提升,并实现钨丝金刚线快速放量
。2024年公司金刚线全年产量约6,177万千米,全年销量(含自用)约5,900万千米,其中钨丝金刚线约2,11
5万千米,出货占比约35.85%。报告期内,公司光伏切割耗材实现营业收入69,294.70万元。
3、专业化切割成本优势凸显,订单稳步增长,出货规模及渗透率持续提升。
公司充分发挥“切割设备+切割耗材+切割工艺”融合发展及技术闭环优势,专业化切割成本优势凸显。
公司紧抓光伏行业逆周期机遇,助力客户降低硅片切割环节成本,实现订单稳步增长。报告期内,“宜宾(
一期)25GW光伏大硅片项目”达产,同时将“滑县5GW光伏大硅片项目”及乐山“光伏大硅片研发中心及智
能制造示范基地项目”产能优化整合至盐城及宜宾基地,实现整体产能的升级迭代。当前,公司硅片切割加
工服务产能规模63GW。
公司依托技术闭环,将切割技术成果高效转化为成本竞争力,随着产能规模扩大,规模优势愈发凸显。
凭借更高的出片数、更低的切割成本和更优的产品质量,公司克服行业整体开工率低迷以及单一客户订单波
动等不利因素影响,持续优化客户结构,拓展新增客户,实现出货规模快速增长。报告期内,硅片切割加工
服务业务实现收入129,465.47万元,实现有效出货约37.5GW,渗透率持续提升。
4、“多场景高硬脆材料切割”协同研发优势明显,产品矩阵不断丰富,海外市场逐步打开,订单稳步
增长。
基于在高硬脆材料切割领域长期积累的深厚研发实力与领先技术优势,除切割研发能力外,公司逐步构
建起精密磨削研发能力。报告期内,公司针对半导体、蓝宝石及碳化硅行业,全新推出倒角机及配套倒角砂
轮,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磨削设备产品矩阵,其中,蓝宝石倒角机已获批量订单。与此同时,公司8寸半导
体金刚线切片机及磁材设备已成功实现海外销售,产品影响力不断扩大。报告期内,公司推出石材线锯切割
机并获得批量订单,成功开拓石材切割场景,助力石材行业加速金刚线切割对排锯切割替代进程。
凭借创新业务设备与耗材产品的领先竞争力,公司在各创新业务场景中充分发挥“切割设备+金刚线”
、“磨削设备+砂轮”的协同销售优势,订单稳步增长,海外市场逐步打开,全球化影响力持续提升。报告
期内,公司创新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4,524.98万元。
(二)技术研发
公司专注高硬脆材料加工领域,创新打造“设备-耗材-工艺”三位一体解决方案。通过独创的“联合研
发+技术闭环”模式,构建覆盖高硬脆材料加工环节的技术生态体系,持续为光伏硅片、半导体硅片等多类
高硬脆材料应用场景提供迭代型技术解决方案。公司构建“基础研发+应用开发”双轮驱动研发体系,已形
成青岛(精密装备+工具材料)、成都(软件算法)、苏州(智能制造)、盐城(切片工艺)四大技术中心
矩阵,实现研发资源战略配置,并在宜宾基地与下游客户设立联合实验室,重点攻克光伏硅片薄片化、高线
速、低TTV等行业痛点。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及知识产权保护,并已建立金刚线切割技术专利池。报告期
内,公司发生研发费用约24,850.19万元。
光伏切割设备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推出GC-800XS金刚线切片机、磨抛一体机及开磨一体机三大机型,
持续推动光伏切割全工序装备全面升级,实现加工良率及效率双提升。GC-800XS金刚线切片机竞争优势明显
,模块化设计支持柔性扩展,预留升级空间,可实现更高线速、更优轴距及更高精度张力控制,可兼容更细
金刚线切割及半片切割,更适配未来更细钨丝金刚线切割应用及半片硅片切割需求。
光伏切割耗材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成功攻克钨丝母线冷拉工艺难题,贯通钨丝母线生产全产业链技术
,实现冷拉钨丝母线的规模化生产,引领行业加速推进钨丝金刚线的细线化迭代。钨丝金刚线方面,公司率
先推出21μm线型,引领钨丝金刚线细线化迭代,已批量供应26μm、24μm及21μm线型,并积极开展更细线
型钨丝金刚线的研发测试;碳丝金刚线方面,公司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并已批量供应30μm及28μm线型金刚
线。
硅片切割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发挥“切割设备+切割耗材+切割工艺”融合发展及技术闭环优势,
在持续推进硅片大尺寸化、薄片化及细线化切割进程中,不断提升切割良率,实现更高出片数。公司深入推
动切割设备与切割工艺深度融合,依托半片切割技术研发底蕴,持续优化BC硅片半片切割工艺,不断提升切
割良率及硅片质量,满足BC电池及HJT电池硅片需求。同时,公司积极携手上下游企业,加快推进80μm及60
μm硅片产业化应用的探索,加速推动矩形片、半片的规模化切割。在行业内率先深入推进钨丝细线化切割
应用,现已批量采用21μm线型钨丝金刚线进行切割,并加快导入更细规格钨丝金刚线的测试与应用。此外
,公司全力提升研发成果向各切片基地量产的导入转化效率,持续推动降本增效,力求实现更低的切割成本
与更优的硅片质量。
创新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在精密磨削设备方面实现进一步突破,全新推出GC-BD804半导体倒角机
、GC-TD804型碳化硅倒角机以及GC-LD804蓝宝石倒角机及配套砂轮,分别针对半导体硅晶片材料、碳化硅材
料及蓝宝石材料的边缘倒角加工,能够兼容4寸、6寸及8寸等多种尺寸,设备精度、加工效率等关键指标已
达到进口设备水平,其中蓝宝石倒角机已经形成批量订单并得到客户深度好评。公司在石材切割场景推出GC
-SQ3423石材线锯切割机,助力石材行业加速金刚线切割技术对传统排锯切割的替代进程,并且能够充分适
应未来细线化、薄片化的发展趋势。公司围绕泛半导体“切片、倒角、研磨”等核心环节,在持续优化升级
现有产品的同时,积极布局新产品的研发。报告期内,在磨削环节在成功推出倒角机外,公司积极储备减薄
机等更多设备研发,致力于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设备解决方案。
自动化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自动化及智能化充分融合,以精益化运营理念及工具为依托,对
外实现“光伏切片工厂一体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整体交付,对内不断升级切片智慧工厂,实现“智能车间
”建设,深度赋能晶棒加工上下游企业。通过深度融合工业物联网实时数据与AI深度学习算法,实现生产全
流程的工艺优化、工厂级智能调度及设备预测性维护,助力客户不断提升制造效率。公司以多模态数据分析
为核心,打造从智能诊断到动态决策的闭环服务体系,持续赋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与精益化升级。
依托公司深厚的研发积累,报告期内,公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获得国家科
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批筹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钨丝金刚线超薄硅片切割装
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入选山东省重大创新工程专项,碳化硅金刚线切片机入选2024年度山东省首台(套)技
术装备。
(三)产能建设
1、报告期内,“宜宾(一期)25GW光伏大硅片项目”完成爬产并具备达产条件,同时,公司整合“滑
县5GW光伏大硅片项目”及乐山“光伏大硅片研发中心及智能制造示范基地项目”,相关产能并入公司盐城
及宜宾切片基地。报告期末,公司硅片切割加工服务产能规模63GW。
2、报告期内,“壶关(一期)年产4000万千米金刚线项目”已完成建设并具备达产条件,同时公司对
原有部分金刚线产能进行了升级扩建,产能规模持续提升。报告期末,公司金刚线年产能规模已达1.5亿千
米。报告期内,公司突破钨丝母线冷拉工艺,为充分发挥公司研发技术优势,公司通过与外部协同方式建立
钨丝母线产能,报告期末已具备200万千米/月冷拉钨丝母线产能。
(四)全球化能力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海外订单持续落地,产品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在光伏板块
,公司光伏设备已远销老挝、印度、美国、法国及越南等海外多国,并为土耳其客户量身定制切片工厂级整
体解决方案。创新业务板块,公司8寸半导体金刚线切片机已打入欧洲,磁材切割设备和蓝宝石切片机已销
往欧洲和东南亚,进一步拓宽了公司产品的全球版图并彰显产品全球竞争力。为进一步深耕海外市场,公司
持续完善全球销售服务网络,着力提升面向全球客户的服务能力。通过积极参与如“SolarexIstanbul2024
”“IntersolarEurope2024”“RenewableEnergyIndiaExpo2024”等一系列国际知名展览会议,公司深度融
入全球行业交流,加大产品在海外市场的推广力度。通过国际展会契机,进一步优化全球销售服务网络,持
续提升全球客户服务能力。
(五)内部管理能力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敏锐洞察行业波动,深入强化业务管理,锻造经营韧性,实现稳健管理成效。持续深化
精益管理,通过数字化驱动精益升级,实现技术密集与精益柔性结合,推动经营活动持续降本增效;不断完
善质量体系建设,持续推动质量变革,全方位提升质量效益;深度优化供应链体系,构筑价值型供应链,打
造供应链竞争优势;加快数字化转型,完成数字化发展路径规划;持续探索全球化管理,搭建海外管理平台
,支撑全球化战略逐步落地;践行“诚实、平等、进取、价值”的核心价值观,高度重视内部文化建设和领
导力建设,提升团队凝聚力和领导力;顺利完成股权激励计划股票归属,有效提升核心团队凝聚力和企业核
心竞争力。公司多措并举,持续增强经营决策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及时性,助力经营管理稳步推进,实现股
东、员工及公司共同发展,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增长。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主要业务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高硬脆材料切割设备和切割耗材供应商,主要从事高硬脆材料切割设备和切割耗材的
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硅片制造环节。报告期内,公司已实现切割设备、切割耗材及
硅片切割加工服务业务全覆盖。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公司持续研发新品,充分发挥“切割设备+
切割耗材+切割工艺”融合发展及技术闭环优势,持续推进金刚线切割技术在光伏硅材料、半导体硅材料、
蓝宝石材料、磁性材料及碳化硅材料等更多高硬脆材料加工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助力客户降低生产成本、提
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公司致力于为高硬脆材料切割加工环节提供集成了“切割设备、切割耗材、切
割工艺”的系统切割解决方案。
2、主要产品及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主要产品和服务为光伏切割设备、光伏切割耗材、硅片及切割加工
服务、其他高硬脆材料切割设备及耗材四类,其中光伏切割设备及光伏切割耗材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硅材料
切割领域,硅片及切割加工服务主要面向光伏行业硅材料切割领域提供硅片及切割加工服务,其他高硬脆材
料切割设备及耗材主要应用于半导体、蓝宝石、磁材及碳化硅切割领域。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坚持以研发创新型产品为核心竞争力,持续拓展公司核心技术及产品的应用场景,以直销为主要方
式与客户签订合同及订单,以订单为主要导向组织原材料采购及产品制造,从而实现收入和盈利。报告期内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面向光伏行业销售的切割设备及切割耗材、硅片及切割加工服务业务。
2、研发模式
公司立足于“交付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的研发与技术创新战略,研发工作主要分为新产品研发
、产品升级换代和产品优化工作等三类。新产品研发是指针对公司产品系列没有的、符合公司发展战略方向
的产品进行研发;产品升级换代是指研发技术性能更先进、质量更好、功能更全、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新
型产品替代原有产品;产品优化工作主要是指对公司目前在产产品的功能、性能方面的优化改进、质量提升
和降低成本。公司建立了以持续提升产品的客户价值为导向的研发体系,设有产品开发、装备研究、工艺研
究、工具研究、研发测试及研发管理等研发团队;项目的研发流程主要包括概念、计划、设计开发、试制验
证、生产导入等五个阶段,并建立了成套研发流程管理、评审及激励制度,用于保障研发投入、保障研发投
入效率、保障研发成功率、保障研发成果产业化。公司现有的研发模式既保证了各研发项目的方向性和专业
性,又促进了切割设备研发、切割耗材研发、切割工艺研发之间的互相协作配合,从而保障了公司研发项目
的高创新、高技术、高质量及高效率。
3、采购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计划型采购模式。公司负责采购相关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是供应链
管理中心和经营管理部,供应链管理中心负责供应商资源开发与管理,经营管理部负责物料计划、采购执行
和仓储管理。
4、生产模式
公司设备类产品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组织生产,即公司根据销售部门签订的销售合同、销售订
单,制定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公司耗材类产品主要采用“合同订单+安全库存”的模式组织生产;公司硅
片及切割加工服务业务主要以代工模式为客户配套硅片切割产能,由客户提供单晶硅棒,公司按照约定标准
和计划将单晶硅棒加工成硅片后向客户交付合格硅片并收取代工费,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组织生产
,根据签订的代工服务合同,制定计划并组织生产。
5、销售模式
公司设备产品销售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即直接与设备产品的最终用户签署合同和结算货款,并向其提供
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耗材产品销售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即直接与金刚线的最终用户签署合同和结算货款,
并向其提供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对于少数采用“零库存”管理模式的客户,公司采用寄售模式向其销售金
刚线产品,将部分金刚线寄放在寄售客户仓库中,与客户就金刚线的实际使用量进行月度对账并结算;硅片
及切割加工服务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即直接与单晶硅棒提供方签署合同并结算加工费。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1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特点
(1)光伏行业发展情况
光伏产业链可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发电系统五个环节。从硅料生产到电池组件再到光
伏发电系统应用,构成光伏产业链上中下游。硅料(硅锭/硅棒)、硅片等基础产品的生产制造属于光伏产
业链上游,光伏电池片和组件等关键产品属于产业链中游部分,光伏发电系统应用属于下游环节。公司产品
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的上游环节,为该环节的硅片制造厂商提供截断机、开方机、磨抛一体机、金刚线切片
机以及金刚线切割耗材,产品用途为通过使用公司切割设备及切割耗材产品将硅棒制作成硅片,同时为硅片
制造厂商和电池厂商等提供硅片切割加工服务。光伏产业作为中国代表性优势产业,保持长期向好态势稳步
发展。中国光伏企业凭借技术、人才、产业链配套等优势,在全球光伏竞争中持续保持领先。近几年光伏行
业持续高速发展,短时期内产能快速爆发,阶段性供需失衡严重,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并呈现新的阶段
特点。具体如下:
1、产业链价格大幅下跌,量增价减,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后续有望回归良性发展。
报告期内,产业链各环节产量持续增长,但价格非理性快速下跌,企业亏损面持续扩大,行业进入深度
调整阶段。根据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530GW,同比增长约35.9%,其中国内光
伏新增装机约277.57GW,同比增长约28.3%。从国内各环节的产量情况来看,多晶硅产量达到182万吨,同比
增长23.6%;硅片产量达到753GW,同比增长12.7%;电池产量达到654GW,同比增长10.6%;组件产量达到588
GW,同比增长13.5%;从价格情况来看,多晶硅价格下滑超39%,硅片价格下滑超50%,电池片价格下滑超30%
,组件价格下滑超29%。产业链价格非理性下降导致企业经营亏损加剧,行业系统性风险提升,行业内落后
产能加速淘汰出清。同时,国家有关部门持续加大政策力度,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银行及资本市场融资政
策持续收紧,遏制行业产能无序扩张;行业协会持续强化自律,呼吁光伏企业不得低于成本销售与投标,促
进市场优胜劣汰,行业有望回归良性发展。
2、中国光伏全球领先,技术创新推动行业持续进步。
中国已培育形成全球最大规模光伏市场,在人才及技术积累、产业链配套等方面领先全球,产业竞争力
持续领先,并在技术上持续不断突破。报告期内,光伏电池路线持续分化,电池转换效率不断突破;硅片大
尺寸、薄片化持续推进,金刚线细线化持续迭代,硅片出片数持续提升。技术创新带来各环节持续降本增效
,推动行业持续进步。
根据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24年,TOPCon、BC及HJT等新型电池技术加快对PERC电池路线的替代,P
ERC电池片市场占比下降至20.5%;n型TOPCon电池片市场占比达到71.1%,异质结电池片占比约3.3%;XBC电
池片占比约为5.0%。硅片环节,2024年硅片尺寸多样化,其中182mm微矩形硅片及210mm矩形硅片占比大幅提
升,分别为30%及26.7%。硅片切割方面,金刚线细线化持续推进,钨丝金刚线渗透加剧。随着硅料继续降本
及硅片薄片化、大尺寸化趋势,双轮驱动钨丝母线的应用渗透,钨丝母线直径将不断下降,带来金刚线细线
化持续迭代。
3、贸易壁垒加剧,光伏企业全球化布局加速。
为实现本国清洁能源转型和能源自主目标,美、欧、印、巴西、南非等全球头部光伏市场纷纷出台贸易
壁垒政策和本土制造产能扶持措施,积极推动新能源供应链本土化,限制我国产品直接出口,贸易摩擦加剧
。贸易壁垒加码,加大了我国光伏企业出海的不确定性,加速光伏供应链的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面对复杂
多变的海外贸易形势,中国光伏企业持续扩大海外本土产能布局,投资布局区域由东南亚扩大至美国、中东
等国家和地区,海外配套产业链逐步完善,全球光伏制造本土化进一步加速。
4、“碳中和”大背景下叠加海外各国持续推进能源转型,全球光伏装机仍将持续高速增长。
全球已有多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或“气候中和”的气候目标,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已成
为全球共识。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在《全球能源转型展望》中提出的1.5℃情景,到2030年,
可再生能源装机将达到11000GW以上,其中光伏装机将超过5400GW。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在《2024年可再
生能源分析与展望》中预测,到2030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在各种电源形式中占比将达到70%。整体而言,
全球光伏市场仍有增长空间。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530GW。未来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和新兴市场
需求增长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仍将持续增长。
(2)半导体行业发展情况
半导体产业链上游包括制备半导体的材料以及所需设备;中游则是利用设备和原材料进行半导体制备;
下游是个人电脑、汽车、消费电子等集成电路应用领域。半导体行业中游又分三大部分,分别是芯片设计、
芯片制造、芯片封装测试,其中芯片制造环节主要是使用精密设备对单晶硅片做精细化处理,单晶硅片是半
导体产品的基础。公司金刚线切割技术已应用于半导体硅片切割领域,通过向半导体硅片制造厂商提供切片
设备及耗材,使用金刚线切割技术将硅棒最终制作成半导体硅片。
半导体产业作为全球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在经历前两年的下滑后,2024年逐步走出低谷迎来回暖态势
。半导体涉及汽车电子、人工智能、服务器、芯片、专用IC、材料设备、物联网芯片、汽车MCU、晶圆、封
测等多个细分行业,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智能手机、AI、PC等消费电子市场的复苏,以及汽车
电子、物联网等下游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对芯片产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AI增量及消费电子需求回暖是本
次半导体景气度持续提升的主要驱动因素,半导体行业逐步走出行业周期底部,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在国
际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对半导体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国内半导体产业的产能规模和制造工艺得
到快速进步,逐步实现国产替代已成为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明显趋势,随着国内半导体产业生态逐步完善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3)蓝宝石行业发展情况
蓝宝石材料是现代工业重要的基础材料,由于其具备强度大、硬度高、耐腐蚀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LE
D衬底、消费电子产品保护玻璃、航空航天装备以及医疗植入品等领域。蓝宝石上游产业链主要包括三个环
节:设备—长晶—加工(切磨抛)。因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