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孚能科技(688567)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88567 孚能科技 更新日期:2024-04-2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新能源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及整车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为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提供动力电池 整体解决方案。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动力电池系统(产品) 64.63亿 92.53 --- --- --- 其他(补充)(产品) 4.54亿 6.51 --- --- --- 储能电池系统(产品) 6725.15万 0.96 --- --- --- ─────────────────────────────────────────────── 境外销售(地区) 41.95亿 60.06 --- --- --- 国内销售(地区) 23.35亿 33.43 --- --- --- 其他(补充)(地区) 4.54亿 6.51 --- --- ---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动力电池系统(行业) 104.58亿 90.25 6.14亿 70.52 5.87 其他(补充)(行业) 9.23亿 7.97 2.50亿 28.77 27.12 储能电池系统(行业) 2.07亿 1.78 618.40万 0.71 2.99 ─────────────────────────────────────────────── 模组(产品) 53.40亿 46.09 2.92亿 33.51 5.46 电池包(产品) 47.01亿 40.56 2.60亿 29.89 5.53 其他(补充)(产品) 9.23亿 7.97 2.50亿 28.77 27.12 电芯(产品) 4.17亿 3.60 6202.51万 7.13 14.87 储能电池系统(产品) 2.07亿 1.78 618.40万 0.71 2.99 ─────────────────────────────────────────────── 内销(地区) 62.71亿 54.12 -1.28亿 -14.71 -2.04 外销(地区) 43.94亿 37.91 7.48亿 85.94 17.03 其他(补充)(地区) 9.23亿 7.97 2.50亿 28.77 27.12 ─────────────────────────────────────────────── 直销(销售模式) 106.65亿 92.03 6.20亿 71.23 5.81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9.23亿 7.97 2.50亿 28.77 27.12 ─────────────────────────────────────────────── 截止日期:2022-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动力电池系统(产品) 48.14亿 92.18 --- --- --- 其他(补充)(产品) 4.05亿 7.75 --- --- --- 储能电池系统(产品) 366.60万 0.07 --- --- --- ─────────────────────────────────────────────── 国内销售(地区) 24.87亿 47.61 --- --- --- 国外销售(地区) 23.31亿 44.63 --- --- --- 其他(补充)(地区) 4.05亿 7.75 --- --- --- ─────────────────────────────────────────────── 截止日期:2021-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动力电池系统(行业) 23.53亿 67.22 -4.47亿 381.81 -19.01 其他(补充)(行业) 10.44亿 29.81 3.29亿 -280.90 31.53 储能电池系统(行业) 1.04亿 2.96 106.61万 -0.91 1.03 ─────────────────────────────────────────────── 模组(产品) 10.69亿 30.54 -1.99亿 169.50 -18.57 其他(补充)(产品) 10.44亿 29.81 3.29亿 -280.90 31.53 电池包(产品) 10.10亿 28.85 -2.86亿 244.27 -28.34 电芯(产品) 2.74亿 7.83 3744.57万 -31.97 13.66 储能电池系统(产品) 1.04亿 2.96 106.61万 -0.91 1.03 ─────────────────────────────────────────────── 国内销售(地区) 20.50亿 58.58 -4.45亿 379.83 -21.70 其他(补充)(地区) 10.44亿 29.81 3.29亿 -280.90 31.53 境外销售(地区) 4.06亿 11.60 -124.67万 1.06 -0.31 ─────────────────────────────────────────────── 直销(销售模式) 24.57亿 70.19 -4.46亿 380.90 -18.16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10.44亿 29.81 3.29亿 -280.90 31.5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2-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92.4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6.71%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386984.79│ 36.29│ │第二名 │ 226490.71│ 21.24│ │第三名 │ 198136.40│ 18.58│ │第四名 │ 67199.06│ 6.30│ │第五名 │ 45821.80│ 4.30│ │合计 │ 924632.77│ 86.71│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2-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77.5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1.7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445996.78│ 23.99│ │第二名 │ 128571.84│ 6.92│ │第三名 │ 97402.60│ 5.24│ │第四名 │ 53101.30│ 2.86│ │第五名 │ 49974.99│ 2.69│ │合计 │ 775047.50│ 41.70│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3-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所处行业情况 (1)新能源汽车情况 2023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整体依旧保持增长态势。根据IHSMarkit数据显示全球2023年上半年新 能源汽车(含BEV、HEV、PHEV)销量574万辆,较上年同期增长39.91%。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上半年销售374.7万辆,同比增长44.1%,市场占有率 达28.3%。 (2)动力电池 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产业总体发展保持稳定增长,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上升,动力电池进入新一轮 的产能上升周期,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稳步提升。根据韩国调研机构SNEResearch发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 年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规模达到304.3GWh,同比增长50.1%。国内市场方面,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 创新联盟口径统计的数据显示,2023年1-6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52.1GWh,累计同比增长38.1%。其 中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103.9GWh,占总装车量68.3%,累计同比增长61.5%;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48.0GW h,占总装车量31.5%,累计同比增长5.2%。 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统计,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第9位。 (二)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是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从事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及整车电池系统、储能电池及系统、新 兴业务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聚焦三元动力电池的电芯、模组和电池包,已成为全球三元软包动力 电池的领军企业之一。 (1)研发模式 公司坚持研发引领和低碳经营的理念,寻求为客户、用户提供综合性能最优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公司秉持“投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的技术开发思路,通过自主研发方式建立起国际化研发机 制,在中、美、德建有研发机构,并与全球科研院所、知名企业保持长期战略合作,保持技术领先。公司持 续加大在高能量密度、超长寿命、高倍率快充能力、高安全性能等研发的投入,不断增强产品性能,在新型 正负极材料、固态电解质、成本领先化学体系、新尺寸等方面形成丰硕成果。 (2)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部与工程院、质量部等组成供应商准入小组,经严格的调查、评估与考核后,供应商可以成为 公司合格供应商。通过定期过程审核、根据质量和交付目标进行考核并执行合格供应商清单维护,调整合格 供应商名录。公司设有采购委员会针对大额采购事项进行讨论、全面分析及评估采购事宜,并做出合理的采 购判断,把控采购支出事项。采购部与合格供应商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预付款协议、联合技术开发协议 等,达到公司材料和设备锁价、成本最优、保供和质量性能最佳的状态。 在价格确定方面,采购部定期核实基价并且根据公司经营状况,按照约定的定价周期调整部分物料采购 价格,与合格供应商进行商务谈判及价格调整,并签署价格协议。 (3)生产模式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和适当备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公司通过市场运营中心联动各环节进行统筹,各生产 基地根据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客户具体交付时间按月制定生产计划,物控部门根据月度计划采购相应原材料 与辅助材料,生产部门根据日计划进行生产;在制造过程中,由制造技术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和现场服务,质 量管理部门对制造过程进行全程监督与检控,并在对产成品按要求检验合格后分类入库。通过综合评估客户 需求与产能利用情况,计划物控部门根据客户月度需求的波动情况及市场需求预测适当调整生产节奏,以满 足客户交付需求与产能分配的合理安排。 (4)销售模式 公司与意向客户(整车客户、储能客户、新兴客户)接触后,根据客户需求,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和方案 设计,意向客户经过对公司走访、考察、测试、审核认证、商务谈判后,正式确定公司为其供应商。并通过 具体项目(车型项目、储能项目,新业务项目)技术要求,确定供货产品、型号、价格、质量等事项,签署 框架协议、技术协议、价格协议、质量协议和保密协议等。公司与客户建立供应合作关系后,根据客户的订 单需求及签署的具体销售合同,为国内外客户提供相应的产品及服务。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自成立以来,依托国际化的研发团队和全球化的研发机制、多项前沿科研项目的积累以及与动力电 池国际知名机构的深度合作,掌握了从原材料、电芯、电池模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系统、生产工艺及 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在报告期内,核心技术“新型软包动力电池解决方案”进入产业化, 包括从电芯到系统设计、工艺、制造及回收一整套创新解决方案,该技术支持整车充电10min续航400km;钠 离子动力电池产品已进入产业化。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在高能量密度、超长寿命、高倍率快充能力、高安全性能、低成本、新材料体系等方向 持续投入研究开发,产品性能持续提升,重点产品已顺利进入产业化、量产阶段;在新型正极材料,新型负 极材料,固态电解质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及试验;SPS大软包动力电池系统产业化有序推进中,关键技 术参数(成组效率、体积比能量密度等)取得较大提升,成本显著降低,为公司产品保持技术领先提供强有 力保障。报告期内重大研发阶段性成果情况说明如下: (1)大软包动力电池解决方案(SPS):大软包动力电池解决方案(SPS)已进入产业化,该技术支持 整车充电10min续航400km。SPS产品设计可兼容三元、钠电、LFP及LMFP等各种材料体系,相比于传统技术, 系统体积成组效率预期提升30%以上,电池系统结构零部件预计减少30%以上,成本大幅降低。目前已开发应 用于多个乘用车项目。 (2)钠离子技术: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已开始小批量生产,预计第二代钠离子电池开发成熟并量产后, 钠离子电池产品相比磷酸铁锂体系成本大幅降低。 (3)储能及中、重型商用车辆锂离子电池产品开发: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储能及中、重型商用车辆锂 离子电池产品具备超长循环寿命,装配及维护方便,系统成本竞争力强,该产品目前已完成中试及验证,具 备产业化应用可行性。 (4)长循环寿命动力电池开发:长循环寿命动力电池开发已进入产业化状态,LFP电芯能量密度>200W h/kg,具有行业领先的循环寿命,且该产品可结合SPS技术,可满足整车600km的单次续航里程。 (5)高性能LMFP电池开发:高性能LMFP电池处于开发阶段,该产品对比LFP电池有能量密度和成本优势 。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深耕动力电池行业二十余年,是全球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先行者。公司已经在技术路线、自主创 新、产品性能、客户资源、战略股东支持等方面积聚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具体表现为: 1.长期研发积累优势 公司是全球最早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开发的技术团队之一,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持续自主创新研发能 力。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已承担二十项国家、 省、市级重大科研项目并取得相关奖项。公司工程院是“江西省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企业技术中心” 、“江西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西省高比能高安全动力锂电池工程研究中心”。 同时,公司已建立起全球化的研发创新平台,境外研发基地位于美国硅谷和德国斯图加特。依托国际化的研 发团队和全球化的研发机制、多项前沿科研项目的积累以及与动力电池国际知名机构的深度合作,掌握了从 原材料、电芯、电池模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系统、生产工艺及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 公司研发团队持续与动力电池国际科研院所、知名机构、行业顶尖专家开展研发合作,长期战略合作伙 伴包括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国际顶尖科研院所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美国伯克利劳伦斯国家实验室、伯克利 大学、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江苏大学以及国际知名企业巴 斯夫、杜邦、3M公司等。 2.领先产品性能优势 公司三元汽车动力电池产品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低温性能优异等优势。公司实 现了高镍三元软包的大批量生产,为全球第一批拥有此工艺技术的电池企业。公司产品性能指标具体体现在 :1)能量密度,公司目前能够量产能量密度高达285Wh/kg的三元软包电芯,此技术在行业内处于领先位置;2 )安全性能,公司动力电池产品具备高安全性能,积累了动力电池安全层面核心技术,能够从材料、电芯、模 组、电池包、热管理系统等多个层面把控电池的安全性能;3)循环寿命,公司产品循环寿命高于行业平均 水平,公司产品成功通过了海外客户的产品认证,获得许多知名整车企业的认可。 发布SPS超级软包解决方案,集超级软包电芯、超级软包电池系统、超级软包电池制造和直接回收四大 创新技术于一体。全极耳、多极耳超级软包电芯改变上一代动力电池系统多电芯串联的设计,简化电池系统 结构;卧式布置电芯,可通过厚度和叠加数量的变化进行灵活调节,使得一款电芯适配同款底盘的全系车型 ;具备从2.4C到5C甚至更高的充放电倍率,满足各类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需求;率先应用半固态电解质,提升 电芯的本征安全。 此外,公司十余年研发直接回收技术,以简单的物理分离替代传统的化学提取,具备材料无损、短流程 、低能耗、高利用率等优势,有望大幅降低电芯循环利用的成本和能耗,实现低碳循环经济。 同时,公司钠离子动力电池即将在赣州基地投产,短期内用于电动二轮车,后将逐步应用于乘用车、储 能等市场。 公司自主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瞄准当前储能行业存在的痛点、难点,具备高安全、高性能、长寿命、智 能化、易部署、易维护等优势。目前该项目已完成阶段性产业化研发,产品可应用于储能、中重型商用车、 电动船舶等领域。 3.前沿技术储备优势 公司是全球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的领军企业之一,是中国第一批实现量产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的企业。公司 作为业内最早确立以三元化学体系及软包动力电池结构为动力电池研发和产业化方向的企业之一,在市场方 向把握和技术路线判断方面体现出较强的前瞻性。公司的核心技术团队目前针对未来电池发展的方向实施多 项前沿技术开发,公司在半固态/固态锂离子电池技术、钠离子电池技术、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电芯技术、 新化学及电化学体系储能技术、正负极材料研发技术等领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为满足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 市场需求做好准备。同时,公司始终保持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前沿研究领域的密切跟踪,能够把握产业发展趋 势和技术革新方向。在“投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的技术研发思路下,公司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将技 术储备产业化,并储备了多项下一代动力电池核心技术。 4.先进生产制造优势 公司具备先进的智能制造工艺,生产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较高。以及公司通过持续不断更新迭代设 备,提升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改善单体电芯产品的一致性和良品率,确保公司产线在行业内具有核心竞 争力。在电池生产设备开发方面,公司根据产品的生产要求向设备供应商提出设备定制化需求,并与设备供 应商深入合作,持续对设备进行改进升级。同时,公司通过与主要设备供应商合资,共同研发并掌握与设备 相关的核心技术,与供应商共同提升设备工艺水平,进而提升公司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公司整体的 生产成本。公司“SPS”产品技术在降低材料成本、设备投资减少、厂房面积减少、制造能耗和费用降低方 面具有领先同行业的优势。 5.优质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凭借技术领先性以及产品高性能等优势,获得国内外顶尖整车客户的认可,获得奔驰客户长期订单 的合作,充分展现公司产品在下游整车市场的竞争力。公司与广汽集团开展了多个平台及车型项目的新合作 ,并有望拓展到广汽集团同系车企以及关联车企。与江铃集团的合作从传统锂动力的电池延伸扩展至钠离子 动力电池产品,完成与江铃集团的多元化产品对接。公司积极开发新平台、新定点,深化与奔驰、广汽、江 铃、东风、吉利等国内外知名整车企业的合作。 公司与土耳其知名整车企业TOGG达成海外战略合作,共同建设土耳其合资厂SIRO已于本年初陆续投产, 为公司海外产能建设及产品出海战略赋能。 四、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国内新能源行业发展的驱动力开始由政策端向市场端转变,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入稳步上升阶段,增长 斜率逐渐放缓;同时,海外新能源支持政策逐步加码电动化进程加速,带动海外新能源市场快速增长。 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实现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但仍低于此前预期。上半年 部分客户因行业市场等因素提货放缓,导致收入增长疲软的同时,高成本库存去化较慢,而公司产品定价实 行原材料价格联动机制,高成本库存挤压公司毛利。叠加客户提货量收紧使公司上半年产能利用率偏低,新 生产的产成品需承担较高固定成本,进一步拖累公司毛利水平。随着公司规模效益的提升,期间费用占比大 幅下降从上年同期16.38%至今年报告期10.61%,逐渐趋近于同行业水平,公司今年对于各项费用预算以及使 用有严格加强管理。 今年上半年公司对外投资出现亏损情况,主要是在海外土耳其的合资公司SIRO在早期阶段亏损约达1.4 亿元,同时公司部分产业投资市值下跌导致公允价值损失0.9亿元,再者上半年原材料价格下降导致存货计 提减值约1.4亿元,综合上述原因导致公司半年度亏损扩大。 上半年,公司抓住海外电动化之机遇,已顺利完成海外合资工厂部分产线投产,不断完善国内产能基地 布局。产能加速释放保障产品交付、持续注重研发、储备前沿技术以保持公司核心竞争力。 (1)加强定价机制,优化产供销体系 2022年,为稳定供应链采购价格,公司与下游客户制定了定价机制,但由于2022年底客户提货不及预期 形成大量高成本库存。在过去的半年中,上游原材料市场的价格大幅下跌,直接影响公司产品销售价格,上 半年陆续将去年积压大量存货陆续交付给客户,导致上半年承受部分经营压力。加之客户提货缓慢,库存去 化速度较慢。 (2)产能加速释放,利用率不足 2023年上半年,镇江工厂三期电芯产线完成产能爬坡并投入使用,镇江三期整体工程完成交付,能完全 满足当前客户需求。但上半年客户订单下调导致工厂产能利用率下降,部分产线开工率明显不足。 公司积极加强了在海内外的产能布局,目前,无论是广州基地、赣州新基地、云南基地,还是耀能基地 ,甚至包括土耳其的合资厂,均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产能铺设的阶段性成果。这一多方位的布局不仅有助于 公司未来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张,更为先进技术向产业化转化提供了坚实的产能基石。 (3)迎合客户需求,加注研发投入 公司继续秉持“投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的技术开发思路,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深入研发不 断探索。技术革新为推动公司高速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全新动力电池解决方案SPS(SuperPouchSolution )集超级软包电芯、超级软包电池系统、超级软包电池制造和直接回收四大创新技术于一体,卧式布置电芯 使得一款电芯可适配同款底盘的全系车型,满足各类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需求。目前SPS产品已具备产业化能 力,陆续送样下游整车厂,也获得包含吉利和东风的定点,预计在明年量产后能有望带来产品性能、安全性 等多方位的提高,大幅优化产品生产成本。公司钠离子动力电池研发已进入中试阶段,即将在赣州基地投产 ,短期内用于电动二轮车,后将逐步应用于乘用车、储能等市场。 公司自主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瞄准当前储能行业存在的痛点、难点,具备高安全、高性能、长寿命、智 能化、易部署、易维护等优势。目前该项目已进入中试阶段,将于云南24GWh基地实现产业化,可应用于储 能、中重型商用车、电动船舶等领域。 在创新技术储备上,公司重点推进固态电池四代产品的研发,该项目开发符合宏观战略层面导向,相关 产品及技术可填补国内空白。目前,公司已完成第一代半固态电池产业化并顺利装车,第二代半固态电池已 处于送样阶段,并已储备下一代固态电池产品研发成果,以最终过度到全固态电池。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具备 较好的低温、倍充及倍放性能,已通过电池热箱和针刺实验,电池整体性能优于市场现有电池性能指标,可 充分满足车企和终端用户的需求。 (4)责任引领,共同塑造可持续发展 公司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日常实践,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以做出积极表率并期待携手业内同仁 打造坚实可靠的可持续发展的业务转型。公司继续对某海外特定项目的客户实际所提货产品继续完成“生产 碳中和”认证并合规交付,并开展完成各基地的ISO14064企业碳足迹进行核查,为下一步的减碳基准线设定 打下数据基础;就特定项目的钴锂供应链完成年度尽调审核,最大程度进行了有关物料向上游的追溯和监管 ,以满足经合组织(OECD)五步法最佳实践和海外车企严苛的供应商选择和人权尽调要求。此外,公司重视 搭建行业级别的建设性对话,参与有关行业协会、机构的碳足迹和管理、能效对标、环境产品声明(EPD) 、欧盟电池法规、电池护照等标准的制定和课题研究,积极对话并扩大行业影响力,并填补国内锂电行业有 关标准的缺失和空白。在报告期内,核心技术“新型软包动力电池解决方案”进入产业化,包括从电芯到系 统设计、工艺、制造及回收一整套创新解决方案,该技术支持整车充电10min续航400km;钠离子动力电池产 品已进入产业化。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