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天合光能(688599)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88599 天合光能 更新日期:2025-09-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单、多晶的硅基光伏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电站业务及系统产品业务;光伏发电及运维服务、智能微 网及多能系统的开发和销售以及能源云平台运营等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光伏产品(产品) 200.82亿 64.66 -4.99亿 -29.49 -2.49 系统解决方案(产品) 65.93亿 21.23 8.78亿 51.89 13.32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17.22亿 5.55 3.20亿 18.89 18.57 数字能源服务(产品) 13.73亿 4.42 7.93亿 46.86 57.78 储能业务(产品) 12.85亿 4.14 2.00亿 11.84 15.60 ───────────────────────────────────────────────── 境内(地区) 162.89亿 52.45 12.03亿 71.08 7.39 境外(地区) 147.67亿 47.55 4.90亿 28.92 3.32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光伏行业(行业) 788.14亿 98.17 72.37亿 93.96 9.18 其他业务(行业) 14.68亿 1.83 4.66亿 6.04 31.71 ───────────────────────────────────────────────── 光伏产品(产品) 557.09亿 69.39 23.96亿 31.11 4.30 系统解决方案(产品) 188.06亿 23.43 34.60亿 44.92 18.40 储能业务(产品) 23.35亿 2.91 3.02亿 3.93 12.95 数字能源服务(产品) 19.64亿 2.45 10.79亿 14.00 54.93 其他业务(产品) 14.68亿 1.83 4.66亿 6.04 31.71 ───────────────────────────────────────────────── 中国(地区) 412.44亿 51.37 26.25亿 34.07 6.36 欧洲(地区) 157.50亿 19.62 8.15亿 10.57 5.17 其他(地区) 136.00亿 16.94 9.54亿 12.39 7.02 美国(地区) 96.88亿 12.07 33.10亿 42.97 34.16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光伏组件(产品) 300.57亿 69.95 33.46亿 56.22 11.13 系统产品(产品) 83.19亿 19.36 15.28亿 25.66 18.36 电站业务(产品) 25.28亿 5.88 4.71亿 7.92 18.65 智能微网及多能系统(产品) 7.78亿 1.81 -5958.44万 -1.00 -7.66 发电业务及运维(产品) 7.52亿 1.75 4.15亿 6.97 55.17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5.34亿 1.24 2.52亿 4.23 47.13 ───────────────────────────────────────────────── 境外(地区) 214.99亿 50.03 37.94亿 63.73 17.65 境内(地区) 214.69亿 49.97 21.59亿 36.27 10.06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光伏行业(行业) 1112.63亿 98.12 172.87亿 96.13 15.54 其他业务(行业) 21.29亿 1.88 6.96亿 3.87 32.69 ───────────────────────────────────────────────── 光伏组件(产品) 764.49亿 67.42 118.82亿 66.07 15.54 系统产品(产品) 275.88亿 24.33 37.14亿 20.66 13.46 电站业务(产品) 44.38亿 3.91 8.69亿 4.83 19.59 其他业务(产品) 21.29亿 1.88 6.96亿 3.87 32.69 智能微网及多能系统(产品) 18.04亿 1.59 3.25亿 1.81 18.02 发电业务及运维(产品) 9.84亿 0.87 4.96亿 2.76 50.46 ───────────────────────────────────────────────── 中国(地区) 644.61亿 56.85 78.43亿 43.61 12.17 欧洲(地区) 223.56亿 19.72 36.83亿 20.48 16.47 其他(地区) 148.47亿 13.09 25.64亿 14.26 17.27 美国(地区) 108.34亿 9.55 37.10亿 20.63 34.24 日本(地区) 8.94亿 0.79 1.83亿 1.02 20.48 ───────────────────────────────────────────────── 直销(销售模式) 902.69亿 79.61 158.03亿 87.88 17.51 经销(销售模式) 209.94亿 18.51 14.84亿 8.25 7.07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21.29亿 1.88 6.96亿 3.87 32.69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60.5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9.99%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577391.05│ 7.19│ │客户2 │ 384912.36│ 4.79│ │客户3 │ 336344.53│ 4.19│ │客户4 │ 163724.04│ 2.04│ │客户5 │ 142676.74│ 1.78│ │合计 │ 1605048.72│ 19.99│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04.0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4.6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273744.21│ 3.86│ │供应商2 │ 239599.03│ 3.38│ │供应商3 │ 200452.66│ 2.83│ │供应商4 │ 172064.95│ 2.43│ │供应商5 │ 154413.47│ 2.18│ │合计 │ 1040274.32│ 14.6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为顺应全球新能源产业变革趋势,引领光储融合新场景的发展,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优化业务架构,形 成光伏产品、储能业务、系统解决方案及数字能源服务四维业务矩阵,旨在深化解决方案业务,打造第二增 长曲线,培育新业务增长点,从光伏产品制造商转型升级为光伏及储能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实现 高质量科技创新和生态协同发展。 公司光伏产品业务包括光伏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储能业务主要提供大型地面电站、工商业储能、 户用储能等多种储能解决方案;系统解决方案包括支架业务、分布式系统业务、集中式电站业务以及其他业 务;数字能源服务主要由新能源运维服务、新能源发电业务,及其他业务构成。 1、光伏产品业务 天合光能作为全球光储智慧能源的领先者,凭借在光伏行业的深厚积累,不仅塑造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 品牌影响力与覆盖广泛的供销渠道网络,还铸就了强大的融资能力以及高效可靠的产品品质,光伏组件产品 备受海内外金融市场、权威第三方机构以及光伏行业信赖。目前公司已连续五年荣获RETC“全面最佳表现” 奖,连续十一年荣获PVEL光伏组件可靠性计分卡“最佳表现”组件制造商荣誉,多次获得彭博新能源财经( BNEF)100%可融资性评级,并连续多年上榜BNEFTier1一级光伏组件制造商榜单。公司的光伏组件产品远销 全球180多个国家。2025年上半年公司组件出货量超32GW,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210组件累计出货量超200GW ,排名全球第一。 天合光能的至尊N型全场景化解决方案,包含大、中、小版型黄金尺寸组件产品,覆盖大型地面电站、 工商业分布式和户用等全场景。应用i-TOPConUltra技术的至尊N型系列组件产品功率进一步提升,引领行业 迈入TOPCon2.0时代。此外,至尊N型小金刚系列组件兼具性能与颜值,先后获得红点奖、德国设计奖、美国 IDEA设计奖和日本G-mark设计奖等世界级设计桂冠,引领全球屋顶“美学风暴”。今年上半年,天合光能基 于全球客户场景化需求,推出了沙戈荒大基地高价值产品解决方案和极端气候解决方案,开创场景化解决方 案新时代。 2、储能业务 天合储能是天合光能旗下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新型电力系统下的光储应用场景,业务涵 盖源网侧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系统、户用储能系统等储能系统以及储能电芯、储能电池舱、储能变流器、 综合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等核心设备。天合储能设立先进储能电芯研究院、先进储能产品研究院、系统集成工 程中心、电力电子研究院四大研发平台,拥有全球领先的目击实验室。天合储能在滁州、盐城等地设立生产 制造基地,业务突破全球主要市场.在美国市场实现单体300MWh以上项目的产品交付,在英国市场储能出货 量领先。截至2024年底,天合储能全球工程技术中心已正式落地已全面投入运营,配合设立在中国、北美、 欧洲的三大调试中心,为客户提供从方案设计、产品交付、现场施工、后期运维的全生命周期闭环式属地服 务。2025年上半年天合储能进一步深化全球储能售后运维网络布局,在超过10个海外国家建立了10余个服务 中心网点。全栈自研自产确保了产品性能更可靠、责任更统一、一站式服务让客户省心省力。 2025年,公司储能业务板块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上半年取得显著成效。2025年7月,天合储能单体容量 达1.2GWh的储能系统项目成功装船,发往智利,标志着天合储能海外单体项目交付能力正式进入“GWh时代 ”。天合储能还与东欧知名EPC企业Stiemo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确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双方计划未来2-3年 在东欧地区联合部署GWh级的储能系统,首批三个项目已经完成签署。由天合储能供货,AMEAPower投资与浙 江火电共同建设的埃及Abydos大型储能光储融合电站项目成功并网投运,该项目容量超360MWh,天合储能提 供了全面的Elementa金刚2储能解决方案,从发货到并网仅用60天,展示了天合储能急速交付能力,体现“ 技术+供应链+本土伙伴”三位一体交付模式,助力埃及能源转型。 天合储能自2024年1月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首次发布Tier1一级储能厂商榜单以来,到2025年二季度 ,已连续六季度蝉联该榜单,入选BNEF“全球储能产品及系统集成商可融资性”榜单。BNEFTier1榜单长期 以来是众多金融机构在商业信贷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其评级需要从企业综合实力、项目竞标、银行融资支 持等多维度进行评判。天合储能位列全球前列,意味着天合储能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的领先实力和品牌价值获 得资本市场的充分认可。 3、系统解决方案 系统解决方案包括支架业务、分布式系统业务、集中式电站业务以及其他业务。 天合跟踪是天合光能的一个业务单元,是光伏智能跟踪系统领域的全球领先者。凭借超过二十年的光伏 支架行业经验,天合跟踪是光伏行业内首个在欧洲和亚洲同时设有支架研发及工程中心的公司。天合跟踪自 主研发的开拓者系列智能跟踪产品,搭载行业领先的智能控制系统,其核心智能算法与智慧云平台协同运作 。经多个权威机构验证,该系统可突破传统跟踪支架的效能瓶颈,显著提升光伏电站发电效率。天合跟踪在 全球多个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包括中国、亚太、中东及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以及北美,为全 球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 天合富家是天合光能旗下专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的子公司,行业首提原装光伏系统理念,建立了以 产品研发、市场销售、安装售后、智能运维为一体的完整体系,构建了数字化、全渠道的生态网络,以原装 标准重新定义分布式市场,致力于成为综合智慧能源解决方案领导者,为用户提供最佳的清洁能源体验。目 前业务遍布全国各个省市,拥有代理商2000余家,以镇为单位,在全国构建了15000余家服务网点,实现全 渠道立体覆盖网络,并已累计为超130万户用户提供原装电站和服务。天合富家打造高质量技术创新及服务 创新相结合、乡村振兴及绿色转型相结合、绿色能源与数字化平台相结合的新模式,公司分布式光伏业务已 成为光伏行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典型。 集中式电站业务方面,在“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光伏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国家 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了超5亿千瓦的大型风光基地,各省市新能源十四五规划也已经出台,大 力发展风光新能源项目。随着光伏系统度电成本的快速下降,全球大型能源集团及光伏企业纷纷加快了项目 开发建设的速度,公司拥有一支实力雄厚、专业完备、能力出众的光伏电站、储能电站、风电场开发团队和 EPC交付团队,为客户提供开发、设计、施工、运维等一站式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 ,公司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电站项目开发商,让客户收获高水平的一体化综合智慧能源服务。 4、数字能源服务 数字能源服务主要包括新能源运维服务、新能源发电业务,以及其他业务。 新能源运维服务主要系公司为客户(电站资产持有方)提供运维服务获取的收入。新能源发电业务主要 为公司自身在手光伏电站的发电收入。 天合光能在光伏电站运维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公司凭借强大的品牌优势、成熟 的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经验,构建起完备的运维体系,具备分布式和集中式电站全周期智慧能源管理能力。公 司的智能运维平台,运维管理全周期的智慧能源管理,提供运维、智能、安全、运营等多方位保障,确保电 站安全、高效地运行,为电站提供全生命周期运维服务,实现用户资产收益的最大化。截至2025年6月底, 公司在户用电站运维方面领域已累积形成近16GW的业务规模,通过标准化、专业化、智能化的运维服务流程 ,持续为用户创造稳定收益。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天合光能始终坚持科技创新,迅速响应客户需求,不断推出符合市场环境的产品与服务。对外提供光伏 产品、储能业务、系统解决方案、数字能源解决方案构成公司主要的盈利模式。 2、采购模式 公司制定全年年度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及产品部门的规划,分解产品特性、区域销售等指标,并结合市 场讯息、供需关系、成本预测和自身产能等情况明确年度采购策略,确定战略供应商,签署年度采购框架协 议。公司主要产品的原材料采购主要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生产所需的其他原辅料以及其他配件等,公 司实行“以单定购+合理库存”的采购模式。 公司编制了《采购管理制度》《招标管理制度》《供应商管理制度》等制度,运用定制化的SRM(供应 商关系管理系统)、QMS(质量管理系统)、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等系统,利用PDCA(Plan-Do-Check- Act,是一种有效的质量管理工具)根据客户及相关方需求设计合理、有效的采购过程。公司根据新产品、 新材料需求,利用行业信息或已有供应商数据库从供应商的开发、选择、管理、评级、价格议定、签订合同 、检验入库、付款方式、库存管理以及不定期考核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指标考核,实现供应商协同、 信息共享、过程预测等目标。 3、生产模式 公司基于产品战略及产能匹配情况进行市场营销,采用“以销定产”为基础,结合预期需求的模式组织 生产,根据销售合同、技术协议以及各车间工艺能力分配计划,形成生产任务,下达公司各车间进行生产。 公司各部门严格遵守《生产管理制度》对生产各环节进行管理:工艺部门负责工艺技术管理和企业内部 工艺技术标准制定;生产部门遵守公司制定的生产操作规范,按要求进行生产工作;公司质量控制部门全程 参与生产工作,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 4、销售模式 公司构建多元协同的业务布局,并形成了全球化销售服务网络。基于区域市场差异化特征,公司实施本 土化运营策略,在重点市场设立专业化团队,针对不同产品及业务制定定制化销售方案,为客户提供全方位 服务。目前,公司业务已遍及全球180多个国家,为全球客户提供卓越、便捷且高效的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 案。 5、研发模式 天合光能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将创新作为公司发展战略之首,设立有中央研究院,站在国家和行业层面 构建引领性和权威性平台,聚焦面向光伏的基础性研究、前沿性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专题研究,引领 未来光伏科学技术的发展。公司建设有中国首批获科技部认定的光伏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于2023年3月 成功重组为“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公司在自主研发、创新成果等方面具有领先性,被评为“ 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公司依托国家级博士工作站、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从研发平台、 研发队伍、研发体系、激励方式等几个方面建立创新机制,积极推进“走出去,请进来”引才策略,集聚一 批产业技术创新的拔尖人才和优秀的科研骨干成员,以开放合作的模式与国内外优秀企业、高校院所共建合 作关系,汲取多方优势共同突破行业技术问题。 公司一直致力于光伏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以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 技术中心等创新型平台为依托,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碳达峰 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以及省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取得了突破性的技术成果,巩固和提升 了公司的全球领先地位。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所处行业为太阳能光伏行业。光伏产业上游包括多晶硅的冶炼、铸锭/拉棒、切片等环节,中游包 括太阳能电池生产、光伏组件封装、检测等环节,下游包括光伏应用系统的安装及服务等。中国光伏产业经 过多年发展,产业链完整,制造能力和市场占比均位居全球第一。光伏行业已经从补贴时代进入平价时代,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全球市场挑战提升,新型技术不断迭代,竞争格局日趋集中。 (1)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上半年光伏发电建设情况数据,2025年上半年,光伏新增装机实现显著增长,达 到211.61GW,较去年同期提升106%。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约98.80GW,同比增长99%;工商业新增装机 87.18GW,同比增长135%;户用光伏新增装机25.63GW,同比增长61.7%。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预 测,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570-630GW,保持增长趋势,但增速有所放缓。 (2)产业链价格处在低位,已出现一定幅度涨价 自2022年底以来,由于光伏产业产能持续提升,供给竞争日趋激烈,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降。至2025年 上半年,阶段性供需失衡已经较为显著,价格也触达底部区间,各环节厂商盈利性恶化趋势明显。进入7月 ,多晶硅价格有所回升,带动产业链价格呈现一定上涨趋势。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纵深推 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光伏产业需求仍保持增长,叠加技术工艺的迭代和产品品质的提升,未来有望走出价格竞争困境,实现 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3)电池技术持续进步 电池片环节是光伏行业本轮技术迭代核心。TOPCon技术以其高转换效率、成熟的产业链配套、高产业协 同效率以及相对更低的生产制造成本,不仅已明确成为当下主流的电池技术,更存在着较大的效率提升空间 。据InfoLink光伏技术趋势报告显示,目前TOPCon包括已经在建的产能有望逼近900GW,足以覆盖并前瞻性 地满足未来数年的市场需求。未来TOPCon技术可以通过正面图形化和钝化优化、金属化工艺、低温材料应用 等方式进一步提升量产效率。TOPCon凭借清晰的降本路径和全场景适配优势,在大型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市场 持续扩大份额,未来数年TOPCon仍将保持技术主导地位,叠加钙钛矿叠层后理论效率可超30%,为未来下一 代钙钛矿叠层技术发展奠定基础。 (4)知识产权保护持续加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近年来,我国光伏行业日渐成为具有全球竞 争力的长板产业和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中坚力量,为新质生产力的壮大和实施提供了强劲助力 与广阔空间。政策层面,工信部发布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明确要求企业加强知识产权 合规管理,并建立惩罚性赔偿机制,进一步强化行业创新保护。同时,行业正推动专利生态联盟建设,促进 技术共享与协同创新,并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增强全球话语权。随着我国光伏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在进一步夯实产业硬实力的同时,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在持续加强,光伏知识产权体系的建设也在加 快推动中。 (5)价值创造从上游生产制造向下游解决方案转移 展望未来,行业竞争范式将发生根本性转变,突破既往制造时代的同质化竞争窠臼,品牌溢价、渠道控 制及客户端定制化服务将开辟差异化竞争空间。竞争焦点将从单一组件供应转向光储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交 付及综合管理能力,企业盈利能力提升将取决于多产品技术实现及供应能力、系统价值最大化的集成能力, 以及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能力。行业正由规模扩张阶段迈向价值深化阶段,要求企业构建技术、品牌、 服务三位一体的复合型竞争优势,方能在市场集中度提升与需求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 展。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天合光能成立于1997年,是国内最早进入光伏领域的企业之一,经过多年持续深耕,穿越周期,积累了 深厚的行业经验和品牌价值,成为引领光伏组件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公司光伏组件出货量多年位居行业前 列,2025年上半年公司光伏组件出货量超32GW。 随着光伏行业全面迈入平价上网新阶段,行业呈现出需求基数庞大、增速稳健、供给持续充裕的特征。 在此背景下,行业价值重心正由传统制造环节向终端应用领域延伸,企业核心竞争力日益体现在系统化解决 方案能力上。公司前瞻性地构建了覆盖光伏组件、储能系统、分布式系统、分布式运维及跟踪支架等在内的 多元化业务板块,且各业务板块均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有能力为客户提供完整、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为强化 这一战略方向,公司已新设解决方案事业群,深度践行“以客户为中心,以场景为导向”的经营理念,通过 持续的市场洞察与技术创新,为不同市场、不同场景的客户提供绿色能源系统和整体解决方案。展望未来, 公司将顺应行业趋势,持续提升解决方案业务比重,在光伏产业新的发展阶段保持并扩大自身优势,并实现 盈利能力的可持续增长。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公司始终坚持在高效太阳能电池、高功率组件、电化学储能、跟踪支架等领域先进技术的研发投入,既 关注前沿技术的研究,也关注量产技术的推进。 (1)N型i-TOPCon电池组件技术及产业化研究:2025上半年,公司率先深入研究了倒金字塔形貌制备技 术及其陷光原理,创新开发了叠层钝化膜技术及先进金属化技术,实现电池效率提升0.08%,组件功率提高1 .5W,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在降本方面,通过开发贱金属技术路线,将银的用量降低约3mg/W,电池效率持平 ;采用贱金属电池制备的组件通过了内部加严的3倍IEC可靠性测试,行业领先。效率、可靠性的提升及成本 的下降,充分展现了TOPCon电池的技术潜力与发展空间,进一步巩固了TOPCon技术的竞争优势,为公司持续 引领光伏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钙钛矿/晶体硅叠层技术研究:天合光能持续发力钙钛矿/晶体硅叠层领域,率先突破多项关键技 术,今年以来屡次刷新世界纪录。公司自主研发的210mm半片工业级电池尺寸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太阳电 池先后创造了31.1%、32.2%的世界纪录效率;210mm半片叠层电池集成面积为1185cm2的实验室叠层组件效率 达到30.6%,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叠层组件效率突破30%大关的光伏企业,该成果被正式收录于由马丁·格林教 授主编的全球太阳电池世界纪录《Solarcellefficiencytables》(Version66)。天合光能制造了全球首块 工业标准尺寸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电池组件(面积3.1m2),峰值功率先后认证达到808W、829W、841W,持 续创造和刷新工业标准尺寸组件功率的世界纪录。当前晶体硅电池效率提升空间日趋有限,而钙钛矿/晶体 硅叠层技术可以突破单结电池物理极限效率的天花板,使得理论效率达到43%,将成为光伏产业技术升级的 重要方向。 (3)储能长寿命液冷储能系统技术研究:2025年3月,天合储能发布新一代升级储能系统Elementa2Pro ,其搭载了天合自研的314Ah高性能天合芯,支持15000次长循环,显著延长了系统寿命,降低了全生命周期 成本,为用户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率。以“全栈自研电芯+多级安全防护+属地化场景适配”为核心竞争力, 深度融合光储生态,为全球客户提供高能量密度、高可靠且更适配多场景化需求的储能解决方案。 (4)2025年6月,天合储能发布基于新一代大容量储能系统Elementa金刚3深度开发的7MWh+交直协同 解决方案。Elementa金刚3系统作为天合储能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旗舰产品,以587Ah自研大容量电芯为压舱 石,通过精准优化舱体空间利用率,实现整舱能量密度提升超40%,以百兆瓦级项目测算,可提升场站级能 量密度近35%,降低土地租赁费用23.8%,Capex总成本降低超5%。同时通过整柜运输和厂内前置联调、一体 化覆盖测试等程序优化,将并网前期准备时间缩短50%以上,显著提升了项目的交付效率。 (5)分布式数智化平台研究:天合富家在构建行业领先的全业务全流程数字化生态链路、自主研发天 元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面向分布式终端渠道、电力入市等行业变化,优化项目公司管理、开 发勘探、智能运维等业务系统,助力公司实现光伏资产的全生命周期增值。电力交易领域,公司在国网和南 网多个区域取得了售电资质,布局多项发明专利,构建了完善的交易领域护城河;在分布式交易方面,天合 富家取得了虚拟电厂、分布式聚合商交易资质,聚合了包括户用分布式在内的分布式资源参与绿电交易,已 经打通了目前国内环境权益变现的全流程。针对工商业和户用两大应用场景数智化解决方案,零碳生产以工 商业分布式光伏为基础,构建涵盖用户侧能源管理、光储充一体化、电力交易服务、虚拟电厂等场景的全链 路解决方案,运用AI和大数据分析,帮助企业实现资产增值;零碳生活以百万级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为基础 ,构建面向千家万户的家庭绿电综合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光伏、户储等多类型解决方案,以数字化赋能零 碳智慧家庭。 (6)智能化跟踪支架新产品以及电控系统升级:天合跟踪SuperTrack智能算法融合双面辐照与微遮挡 模型专利技术,针对复杂地形与高散射辐照天气条件优化发电效率。STA动态调整跟踪策略,SBA逆跟踪算法 结合地形数据与发电数据识别遮挡、优化跟踪角度,并且已经实现季节性与地形因素的精细化调整。结合天 合跟踪SmartCloud智能监控平台,实时掌握支架运行状态,极大提升运维效率,引领数智新高度。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体经营业绩汇报 2025年上半年,全球光伏行业在经历供需失衡与价格博弈的深度调整后,已步入初步复苏阶段。尽管行 业处于阶段性调整时期,但中国光伏产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未发生改变,光伏装机需求保持刚性增长,中国 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07%。从国际市场来看,欧美市场受本土化制造要求影响,需求增速放缓;而中 东、拉美等新兴市场成为新增长极。报告期内,中国光伏累计装机量突破1000GW,其在我国总发电装机容量 中的占比持续提升,中国光伏迈入太瓦时代。在技术层面,TOPCon技术主导的高效组件迭代成为行业主流产 品,推动光伏发电成本进一步下降,但与此同时,技术红利与价格战并存的格局,导致企业盈利承压,产业 链整体仍处于普遍亏损状态。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0.56亿元,同比下降27.72%,归母净利润-29.18亿元,同比下降654.47 %。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全球化品牌渠道优势,在光伏组件领域持续领跑行业。报告期内,公司N型TO PCon技术平台实现全面量产突破,应用i-TOPConUltra技术的至尊N型系列组件产品功率进一步提升,引领行 业迈入TOPCon2.0时代。2025年上半年,公司组件出货量超32GW,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210组件累计出货量 超200GW,稳居行业第一。公司以光储融合为核心优势,稳步向全场景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升级。 天合储能凭借全栈自研技术与深度场景化定制能力,依托从电芯到AC侧的全链条集成体系,针对全球多元化 需求开发了高度适配的解决方案,并连续第五次蝉联彭博新能源财经全球Tier1储能厂商榜单,累计交付覆 盖六大区域市场50余国。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储能业务已实现累计出货超12GWh。在面向系统解决方案 能力建设的方面,公司重点聚焦绿氢氨醇(供给侧耦合)、绿算融合、虚拟电厂(负荷侧整合)三大战略方 向,培养新能源"发-输-用-储"全链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