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603 天承科技 更新日期:2025-09-06◇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PCB所需要的专用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沉铜电镀专用化学品(产品) 1.91亿 89.47 7256.99万 99.96 38.05
其他(补充)(产品) 2240.54万 10.51 1278.82万 --- 57.08
其他业务(产品) 3.62万 0.02 3.06万 0.04 84.52
─────────────────────────────────────────────────
内销(地区) 1.98亿 92.92 7817.53万 91.55 39.47
外销(地区) 1505.30万 7.06 718.28万 8.41 47.72
其他业务(地区) 3.62万 0.02 3.06万 0.04 84.52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子电路(行业) 3.80亿 99.82 1.51亿 99.58 39.76
其他业务(行业) 66.74万 0.18 64.01万 0.42 95.91
─────────────────────────────────────────────────
沉铜电镀专用化学品(产品) 3.37亿 88.47 1.25亿 82.21 37.03
铜面处理专用化学品(产品) 2831.91万 7.44 1701.74万 11.22 60.09
其他(产品) 1557.56万 4.09 998.00万 6.58 64.07
─────────────────────────────────────────────────
内销:华南(地区) 1.68亿 44.23 6227.62万 41.05 36.99
内销:华东(地区) 1.43亿 37.44 5424.84万 35.76 38.07
内销:华中(地区) 4002.56万 10.51 1834.05万 12.09 45.82
外销(地区) 1759.65万 4.62 928.75万 6.12 52.78
内销:其他(地区) 1151.12万 3.02 692.12万 4.56 60.13
其他业务(地区) 66.74万 0.18 64.01万 0.42 95.91
─────────────────────────────────────────────────
直销(销售模式) 3.78亿 99.33 1.50亿 98.79 39.64
经销(销售模式) 190.11万 0.50 119.63万 0.79 62.92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66.74万 0.18 64.01万 0.42 95.9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水平沉铜专用化学品(产品) 1.26亿 72.87 3603.39万 54.16 28.62
其他(补充)(产品) 4669.61万 27.03 3033.17万 45.59 64.96
其他业务(产品) 17.08万 0.10 16.54万 0.25 96.81
─────────────────────────────────────────────────
内销(地区) 1.65亿 95.57 6251.41万 93.96 37.86
外销(地区) 748.73万 4.33 385.15万 5.79 51.44
其他业务(地区) 17.08万 0.10 16.54万 0.25 96.8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子电路(行业) 3.38亿 99.77 1.20亿 99.45 35.59
其他业务(行业) 77.88万 0.23 66.01万 0.55 84.75
─────────────────────────────────────────────────
沉铜专用化学品(产品) 2.61亿 77.13 6388.67万 52.79 24.44
电镀专用化学品(产品) 4138.12万 12.21 3529.46万 29.17 85.29
铜面处理专用化学品(产品) 2228.18万 6.57 1286.02万 10.63 57.72
其他(产品) 1383.36万 4.08 897.22万 7.41 64.86
─────────────────────────────────────────────────
内销-华南(地区) 1.56亿 45.96 5352.35万 44.23 34.36
内销-华东(地区) 1.26亿 37.13 4163.81万 34.41 33.08
内销-华中(地区) 3098.09万 9.14 1268.70万 10.48 40.95
外销(地区) 1585.26万 4.68 779.55万 6.44 49.18
内销-其他(地区) 1046.10万 3.09 536.95万 4.44 51.33
─────────────────────────────────────────────────
直销(销售模式) 3.37亿 99.53 1.20亿 99.17 35.58
经销(销售模式) 82.49万 0.24 34.03万 0.28 41.25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77.88万 0.23 66.01万 0.55 84.7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9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9.8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5230.51│ 13.74│
│客户二 │ 4297.53│ 11.29│
│客户三 │ 3853.56│ 10.12│
│客户四 │ 3011.91│ 7.91│
│客户五 │ 2579.18│ 6.78│
│合计 │ 18972.69│ 49.8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4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7.6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5661.84│ 27.31│
│供应商二 │ 3330.40│ 16.06│
│供应商三 │ 1989.16│ 9.59│
│供应商四 │ 1760.25│ 8.49│
│广州市阳泰贸易有限公司 │ 1281.49│ 6.18│
│合计 │ 14023.14│ 67.6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行业情况
1、所属行业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电路专用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修订的《国民经
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本公司所属行业为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代码C398)下属的电子专
用材料制造(C3985)中的电子化工材料。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11月颁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公司属于“
3.3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之“3.3.6.0专用化学品及材料制造(C3985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之“功能性湿电
子化学品(混剂)”。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系指通过复配手段达到特殊功能、满足制造中特殊工艺需求的配方
类或复配类化学品,公司生产的各类专用电子化学品符合该定义产品范畴。
2、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行业发展阶段
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系电子电路、半导体先进封装生产制作中的必备原材料,电子电路、半导体先进封
装的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化学沉积、电化学沉积、界面处理等众多关键工序均需要使用大量专用电子化学品。
根据Prismark2024年第四季度报告统计2024年以美元计价的全球PCB产业产值同比增长5.8%,全球封装基板
预计销售额同比增长0.8%,其中18层及以上多层板、HDI增速明显高于行业水平,主要得益于算力、高速网
络通信和新能源汽车及ADAS等下游领域呈高景气,带动PCB产业相关产品需求保持较高增长。在行业库存周
期性回补的背景下,高端PCB板、封装基板等产品的需求缓慢修复。中长期层面,PCB产业延续高频高速、高
精密度、高集成化等发展趋势,18层及以上的高多层板、HDI板、封装基板未来五年复合增速预计保持相对
较高水平。从区域分布看未来五年全球各区域PCB产业仍呈增长态势其中,中国大陆地区复合增长率为4.3%
。
国内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行业起步较晚,国内企业起初主要通过技术难度较低的洗槽剂、消泡剂、蚀刻
、剥膜、褪锡等产品进入市场,后续逐步开发棕化、沉铜、电镀、化学镍金等重要工艺所用的功能性湿电子
化学品。在普通PCB双面板和多层板专用电子化学品方面,国内厂商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对于高频高速板
、HDI、软硬结合板、类载板、半导体测试板、载板、半导体等高端PCB、半导体先进封装使用的功能性湿电
子化学品,国内整体的技术水平相比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由于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的性能高低能够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高端PCB、半导体先进封装产品在集成性、导通性、信号传输等特性和功能上的优劣,因
此高端PCB、半导体先进封装厂商对于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供应的选择较为谨慎,其中沉铜和电镀添加剂尤
为明显,因此高端PCB、半导体先进封装专用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长时间被欧美、日本等地品牌所占领。随
着中国大陆电子电路产业的发展壮大和国产化替代的需求扩大,近几年来中国大陆电子电路功能性湿电子化
学品企业持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建立研发中心,同时招聘高水平技术人才,生产技术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
升。同时,部分企业针对下游厂商的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实现对产品配方创新和改良,将产品打入下游厂
商,逐渐打破外资企业对高端PCB、半导体先进封装专用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的垄断。
(2)行业基本特点
国外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发展起步较早,国际知名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制造商掌握研发的核心技术,品
牌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高,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我国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发展起步较晚,国内企业在生
产规模、技术和品牌等方面竞争力较弱,高端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国产化需求十分迫切。当前,在全球集成
电路、人工智能、AI算力、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产能加速向中国转移的背景下,从产品交期、供应链保障、成
本管控及技术支持等多方面考虑,原材料进口替代的需求十分强烈,境内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企业迎来了重
大的发展机遇。
(3)行业主要技术门槛
电子电路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具体体现为以下方面:
①专业综合性较强:电子电路专用电子化学品的配方设计和调整系材料学、电化学、有机化学、物理、
化工工艺等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需要技术专家对行业技术有敏锐判断,并经过多次反复测试才能将形
成成熟的产品。
②下游技术需求较复杂:电子电路的种类较多,相应对专用电子化学品提出不同的技术需求。特别对于
高端PCB(含封装载板)和半导体先进封装,近年来高端PCB材料种类和型号不断增加,包括各类高频高速基
材、软板PI膜、载板的ABF材料和BT材料等,因此需要根据材料的特性开发出兼容性更高的专用电子化学品
。与此同时,高端PCB产品结构的升级对专用电子化学品也提出新的技术需求,比如高多层设计的通孔纵横
比不断提高,对专用电子化学品的灌孔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多阶盲孔和任意层互联的结构设计,对专用电
子化学品在盲孔的润湿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高端PCB使用的专用电子化学品配方开发具有更高的技术壁
垒。
③长时间积累的应用经验: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在实际应用中,应用工艺的参数比如药水浓度、药水搭
配组合、生产设备运行参数(如运行速率、温度,泵频率)等影响电子化学品的应用效果,行业内企业需要
经过长时间的应用积累才能形成成熟的应用经验,从而形成较高的技术与经验壁垒。
(二)主营业务情况
1、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印制线路板、封装载板和半导体先进封装所需要的专用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
和销售。随着制造技术发展进步和下游应用领域拓广,新工艺、新结构和新材料的引入进一步对功能性湿电
子化学品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通过不断自主创新研发,公司产品的应用类型由普通的印制线路板发展
至高频高速、高密度互连(HDI)、软硬结合、类载板(SLP)等高端印制线路板,同时扩展到FC-CSP/BGA封
装载板及半导体先进封装以及显示面板等领域。公司一直专注于化学沉积、电化学沉积及界面处理技术,研
发团队深耕相关行业技术三十余年,现已掌握了前述高端印制线路板、封装载板、半导体先进封装等相关的
产品制备及应用等多项核心技术。公司紧抓产业升级和国际化的新机遇,不断探索前沿工艺的融合发展,持
续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打破行业垄断并持续提供创新的技术方案。
2、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聚焦专用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化学沉铜专用化学品、电镀专用化学品、铜面处
理专用化学品、先进封装专用化学品及其他专用化学品等,覆盖化学沉铜、电镀铜、电镀镍、电镀锡、棕化
、粗化、退膜、闪蚀、化学沉锡等多个生产环节。其中化学沉铜和电镀铜工艺是电子电路制程中重要的环节
,是实现电气互连的基础,直接影响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公司专用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按照下游应用的制程
工艺分为以下几类:
(1)化学沉铜专用化学品
化学沉铜是电子电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系通过化学方法在不导电的介电材料表面沉积一层薄薄的
导电铜层,为后续电镀铜提供导电种子层,是多层板之间电气互连的关键工艺流程。高质量的化学沉铜的效
果是印制线路板、封装载板等导电性能的重要保证,进而保障了电路以及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随着品质、技术和环保需求的驱动,中国大陆印制线路板厂商逐步采用水平沉铜工艺替代垂直沉铜工艺
。与此同时,水平沉铜专用化学品成为沉铜制程使用的主流材料。
公司的水平沉铜专用化学品于2012年成功推向市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司持续改善产品,目前已经
发展出四大水平沉铜产品系列,能满足市场上不同电路板的生产需求。主要用于高端印制线路板、封装载板
的生产。
封装载板是芯片封装体的重要组成材料,主要作用为承载保护芯片以及连接上层芯片和下层电路板。针
对新高端IC载板ABF膜如GL102和国产载板增层材料的特性,公司开发了兼容性更强的除胶剂、调整剂和低应
力化学沉铜液等产品,随着公司载板沉铜专用化学品在材料兼容性和产品性能等方面的提升,公司在载板领
域新开拓了苏州群策科技有限公司、江阴芯智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客户。
(2)电镀专用化学品
印制线路板在经过化学沉铜工艺之后,孔壁和铜面(SAP工艺后)上沉积上一层0.2-1微米的薄铜,使得
不导电的孔壁产生了导电性,但是铜层的厚度还达不到电子元件信号传输和机械强度需要的厚度。导通孔通
常要求孔内铜厚达到20微米以上,因此需要用电镀的方法把铜层加厚到需要的厚度。此外,高密度互连(HD
I)、类载板等还要求盲孔完全填满铜以改善电气性能和导热性,有助于高频设计,便于设计叠孔和盘上孔
,减少孔内空洞,降低传输信号损失,最终实现产品功能及质量的提高。
随着电子产业发展,高端印制线路板的孔纵横比越来越大,线宽线距变得越来越小,对电镀铜工艺的挑
战也越来越高。随着线宽线距变得越来越小,传统电镀工艺使用的可溶性阳极在电镀过程中会因为溶解消耗
导致尺寸形状发生变化,影响电流分布,进而影响铜镀层在电路板表面上的均匀性;随着通孔厚径比的增大
,电镀工艺的深镀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根据以上行业需求,公司对适用于不溶性阳极电镀、脉冲电镀的电镀添加剂技术进行研发。
(3)铜面处理专用化学品
电子电路制造过程中需要对铜面进行贴膜、阻焊等工序,在这些工序之前,一般需要对铜面进行特殊处
理,主要系通过改变铜表面形貌或化学成分以增强与树脂材料的结合力。
公司根据不同工序和不同电子电路对铜面处理的要求,开发出以下产品,主要用于高端印制线路板、封
装载板、显示屏等的生产。
a、超粗化产品主要应用于防焊前处理,电路板的表面需要覆盖一层防焊油墨以防止焊接时短路,其中
涉及铜与防焊油墨的结合,铜面必须经过适当处理,才会与防焊油墨有足够的结合力满足电路板的可靠性要
求。
b、超粗化技术虽能满足铜与防焊油墨的结合力要求,但其粗糙度过高,不能满足5G等高频高速应用对
信号完整性的要求。公司开发的中粗化产品,通过在铜面产生不规则蚀刻,在低微蚀量下使比表面积增加30
-60%,同时能够控制表面峰谷之间的落差不至于过大,不仅可以满足5G信号对PIM值要求,还可以应用于贴
膜前处理。
c、微蚀产品用于内层线路贴膜前处理,主要作用为对铜面进行处理使其与干膜/湿膜有足够的结合力,
传统的微蚀技术需要频繁换槽和添加大量的蚀刻液,并产生大量废水。公司的再生微蚀产品利用三价铁离子
对铜面进行微蚀,三价铁离子变成二价铁离子,然后利用电解的方法将二价铁离子转化回三价铁离子,同时
铜离子被还原成纯铜回收,槽液循环利用、无废液排放,有利于清洁生产。生产中还可以通过调节电解电流
自动控制三价铁离子的浓度从而实现稳定的微蚀速率,降低了综合生产成本。
d、一般电子电路可以采用酸性微蚀产品进行表面处理,但对于某些特殊的材料,不适合采用酸性微蚀
产品进行表面处理。如软板在做OSP时(有机可焊性保护剂,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酸性微蚀药水对镀镍
钢片的镍层存在一定程度的腐蚀,导致OSP后钢片发白,造成批量性的报废。公司开发出碱性微蚀产品,在
碱性环境下对铜面微蚀清洁,不会腐蚀镀镍钢片镍层。
(4)半导体先进封装专用化学品
随着AI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增加了相关产业对高性能算力的需求,先进封装成为推动半导体发展的关键
力量之一,公司围绕2.5D/3D先进封装、扇出型封装、玻璃基板等领域需求积极研发,目前公司已完成硅通
孔(TSV)电镀铜、再布线层(RDL)电镀铜、凸点(bumping)电镀铜/镍/锡银和玻璃基板通孔TGV金属化等
工艺所需电镀液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储备,不断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与产品应用,提速半导体制造关键材料及技
术突破。
a、硅通孔(TSV)电镀产品主要应用于2.5D/3D封装,产品对小孔和高纵深比结构有优异的填充能力、
具备面铜镀层薄,退火后表面凸起小、镀层杂质含量低、镀层应力低,延展性高和抗拉强度大等优点。
硅通孔(TSV)是HBM工艺中的核心工艺,其中TSV填孔镀铜是最核心、最难的工艺,对添加剂和设备的要
求较高。随着TSV工艺趋向小孔径、高密度、大深宽比,制造过程容易产生内部温度、应力失配等问题,进
而产生底部空洞、内部缝隙、填充缺失等典型缺陷,将会影响TSV工艺良率及成本。公司研发硅通孔电镀添
加剂产品可对标国际品牌,目前正全力为头部客户提供技术领先的解决方案。
b、再布线层电镀铜产品主要应用于扇出型封装,产品具备优异的填孔和细线路能力,具有整片均匀性优
异较低的镀层应力,高延展性和抗拉强度等优点。
c、凸点电镀铜产品主要应用于倒装芯片封装,产品适用于高速电镀场景,电流密度可达20ASD、同时具
备优异的高度均匀性和共面性、镀层杂质含量低、较低的镀层应力,高延展性和抗拉强度等优点。
d、TGV电镀产品主要应用于先进封装中以玻璃基板为介质的孔电镀,产品适用于脉冲和直流电镀,具备
填孔性能优异、较低的镀层应力,高延展性和抗拉强度、电镀后无晶体缺陷等优点。
公司在半导体封装领域的硅通孔电镀铜、再布线层电镀铜和凸点电镀系列产品得到了知名封装厂的肯定
,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顺应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公司迅速投入玻璃基板通孔TGV金属化
技术的研发,并已获得产业链的广泛认可。同时公司与京东方等顶级OEM企业建立了深入合作关系,共同推
动产业化进程。此外,公司同步研发大马士革工艺、混合键合工艺等相关添加剂产品和应用技术,目前正努
力推广中。
(5)其他专用化学品
公司的专用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还包括触摸屏专用电子化学品、化学沉锡专用化学品、光阻去除剂、棕
化专用化学品等,分别主要应用于金属网格沉铜工序、封装载板化学沉锡工序、退膜工序、棕化工序,目前
在江苏软讯、南亚电路、景旺电子、奥特斯、信泰电子等知名电子电路厂商已量产应用。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紧紧围绕既定战略目标,稳步推进公司战略规划,在抓住AI浪潮积极发展主业的同
时,将产业布局进入集成电路领域以实现未来公司更强大的竞争能力和发展空间。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
收入213,149,895.2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37%;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6,733,560.14元,较上年
同期增长0.22%。
报告期内,公司总体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推进情况如下:
1、抓住全球AI浪潮发展机遇,积极推动核心产品进入国际国内头部客户供应链
当前,全球AI浪潮带来的产业链升级、市场扩容给天承科技再次带来了新的强发展机遇,公司充分利用
过往团队深耕行业30年的积累,洞察行业发展的机会,积极投身并拓展在AI领域的头部客户,包括PCB领域
、集成电路领域等等。此外,公司也在其他行业的PCB客户中实现了稳健的业务增长。去年下半年公司新组
建的集成电路事业部将与公司原有的核心技术团队共同在当下新一轮的发展浪潮中实现新的突破,将公司带
到新的发展阶段。
2、完成总部迁址,拟全面、深度融入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链核心圈
公司于2025年7月16日正式落地上海张江,完成总部的迁址。同时公司在张江、金桥等上海浦东新区的
集成电路核心区域布局研发中心和总部相关功能。公司拟全面、深度融入上海集成电路核心产业链,规划好
现有产品的同时,在“卡脖子”材料领域积极布局,配合上海集成电路领域“强链补链”的任务并做出贡献
。
3、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和调整产能配置,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海外方面,泰国业务逐步展开,工厂建设有条不紊推进,公司正积极铺设营销渠道,建立对东南亚地区
的供应能力;国内方面,公司于近期完成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在继续逐步建设珠海生产基地的同时,改造升
级上海生产主基地,购入上海基地的土地厂房并提升整体工厂的智能化水平、并将上海工厂PCB相关电子化
学品的产能计划扩大至4万吨/年。上述海内外的布局为公司后续的发展空间奠定扎实基础。
4、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始终坚持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扩大研发团队,补充关键研发力量,提升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
16,856,288.07元,占营业收入的7.91%,同比提高51.01%。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计获得现行有效的
专利授权71项,其中发明专利52项,实用新型19项。
公司将继续以沉铜、电镀等电子电路核心制程所需产品为重点和导向,抓住产业升级和国产化机遇,推
动研发成果加速落地和商业化,形成公司业绩新的增长点。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