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元琛科技(688659)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88659 元琛科技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过滤材料、烟气净化系列环保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专用设备(行业) 5.98亿 94.93 1.49亿 93.91 24.91 其他(行业) 3118.27万 4.95 962.11万 6.07 30.85 防护用品(行业) 75.05万 0.12 3.44万 0.02 4.58 ───────────────────────────────────────────────── 脱硝催化剂(产品) 4.09亿 64.99 1.18亿 74.47 28.85 滤袋(产品) 1.89亿 29.94 3082.78万 19.44 16.35 其他(产品) 3118.27万 4.95 962.11万 6.07 30.85 口罩及熔喷布等防护用品(产品) 75.05万 0.12 3.44万 0.02 4.58 ───────────────────────────────────────────────── 内贸(地区) 5.63亿 89.40 1.41亿 89.10 25.10 外贸(地区) 6652.34万 10.56 1716.10万 10.82 25.80 其他业务(地区) 20.94万 0.03 12.20万 0.08 58.26 ───────────────────────────────────────────────── 直销(销售模式) 6.29亿 99.97 1.58亿 99.92 25.17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20.94万 0.03 12.20万 0.08 58.26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脱硝催化剂(产品) 2.02亿 63.80 6220.68万 72.60 30.73 滤袋(产品) 1.05亿 33.02 2356.77万 27.51 22.50 其他(产品) 934.04万 2.94 -12.69万 -0.15 -1.36 口罩及熔喷布等防护用品(产品) 75.05万 0.24 3.44万 0.04 4.58 ───────────────────────────────────────────────── 内销(地区) 2.96亿 93.30 7872.21万 91.88 26.59 外销(地区) 2124.45万 6.70 696.00万 8.12 32.76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专用设备(行业) 4.88亿 93.11 1.36亿 92.32 27.79 其他(行业) 3564.43万 6.80 1125.58万 7.66 31.58 防护用品(行业) 45.26万 0.09 2.22万 0.02 4.91 ───────────────────────────────────────────────── 脱硝催化剂(产品) 3.02亿 57.68 9788.78万 66.62 32.37 滤袋(产品) 1.86亿 35.43 3776.54万 25.70 20.33 其他(产品) 3564.43万 6.80 1125.58万 7.66 31.58 口罩及熔喷布等防护用品(产品) 45.26万 0.09 2.22万 0.02 4.91 ───────────────────────────────────────────────── 国内(地区) 4.77亿 90.93 1.32亿 89.71 27.65 国外(地区) 4682.03万 8.93 1485.68万 10.11 31.73 其他业务(地区) 72.07万 0.14 26.76万 0.18 37.13 ───────────────────────────────────────────────── 直销(销售模式) 5.24亿 99.86 1.47亿 99.82 28.01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72.07万 0.14 26.76万 0.18 37.13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专用设备(行业) 5.47亿 94.51 1.41亿 98.93 25.76 其他(行业) 2698.69万 4.66 597.77万 4.20 22.15 防护用品(行业) 481.82万 0.83 -445.55万 -3.13 -92.47 ───────────────────────────────────────────────── 脱硝催化剂(产品) 3.22亿 55.60 9573.06万 67.20 29.73 滤袋(产品) 2.25亿 38.91 4520.98万 31.73 20.07 其他(产品) 2698.69万 4.66 597.77万 4.20 22.15 口罩及熔喷布等防护用品(产品) 481.82万 0.83 -445.55万 -3.13 -92.47 ───────────────────────────────────────────────── 国内(地区) 5.30亿 91.57 1.27亿 89.50 24.05 国外(地区) 4880.96万 8.43 1496.51万 10.50 30.66 ───────────────────────────────────────────────── 直销(销售模式) 5.79亿 100.00 1.42亿 100.00 24.60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0.7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09%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005.50│ 3.19│ │第二名 │ 1381.40│ 2.19│ │第三名 │ 1373.10│ 2.18│ │第四名 │ 1145.03│ 1.82│ │第五名 │ 1078.38│ 1.71│ │合计 │ 6983.40│ 11.09│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1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9.0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4267.09│ 11.29│ │第二名 │ 2349.68│ 6.22│ │第三名 │ 1992.35│ 5.27│ │第四名 │ 1178.63│ 3.12│ │第五名 │ 1178.38│ 3.12│ │合计 │ 10966.13│ 29.0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国内外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各类风险交织叠加,行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面对经济下行等多重 因素冲击,公司主业稳健运营、提质增效的同时,继续整合行业资源和区位优势,推进环保新材料业务,提 高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谋求高质量的发展。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966.36万元,比上年同期上 升20.11%;利润总额-5,881.3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9.13%;净利润-6,085.58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9. 79%;截至2024年末资产总额126,490.3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18%;截至2024年末负债总额71,519.13万 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4,971.16万元,同比下降10.56%。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过滤材料、烟气净化系列环保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营的大气治理产品主要包括两 大类:除尘过滤材料、烟气脱硝催化剂。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 ,公司所属行业为专用设备制造业(行业代码C35)。 凭借持续创新的产品技术研发优势、生产制造优势、先进稳定的生产工艺和良好的项目现场安装调试等 技术服务,公司为众多知名及行业标杆客户提供了智能环保系统解决方案、关键设备及其核心部件,公司产 品主要应用于电力、钢铁及焦化、垃圾焚烧、水泥、化工、小锅炉和新能源等行业和领域,核心用户包括国 家电投集团、龙净环保、光大环境、华塑股份、安丰钢铁、华润水泥、华鲁恒升、心连心、中石化、裕能等 企业,行业地位突出。 同时公司不断向产业链集群方向延伸,公司子公司安徽康菲尔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环境、土壤及新材 料第三方检测业务,拥有CMA及CNAS资质,并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次土壤普查实验室第二批次名单,成为安徽 省二十二家入选该名单企业之一;公司子公司上海元琛碳科技有限公司以国际化视野,成立海外办事处,聚 焦“一带一路”重点国家业务;公司子公司安徽维纳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力、钢铁智能化改造、智 慧除尘、智慧脱硝、智慧脱硫等AI环保岛业务;公司子公司安徽元琛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高分子复合 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研发及产业化落地工作。 (二)主要经营模式 1、主营业务产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制订了严格的供应商选择标准,由公司向国内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发出采购需求要约,根据供应商的 反馈,公司从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付款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选择合格供应商。公司采取 以产定购、主要原材料适当备货的采购模式,对生产中耗用的主要原材料通过与主要合格供应商进行谈判、 招标等方式签订合同,约定采购价格,并根据公司的生产计划需求进行提货。公司通过批量采购的方式保持 适当的库存量。采购的原材料到货后,由质量检验部门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检验。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公 司在物资采购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与多家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应渠道和良好的合作关系 ,从而保证了供应来源及质量。 (2)生产模式 公司产品基本为定制化产品,根据不同客户对产品的具体性能、参数等不同要求,公司采用“按订单生 产”的生产模式。工艺部门根据客户订单的要求对产品进行选型、审核,制定工艺实施标准,并结合生产能 力,运用PMC做生产作业计划并做物料控制。各生产车间根据订单发货需求制定TPM作业计划,并及时组织生 产。公司的生产按照行业标准及企业标准实行,同时严格按照客户的需求执行,每个工序都按照TQM的要求 严格把关,保证产品质量。 (3)销售模式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精益管理模式,向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通过测算定制化产品的生产成本,结合订单的技术要求、交货期、付款方式、竞争情况及客户的信用状况 等因素,通过投标、议标的方式确定销售价格。公司根据地域和行业分布划分销售团队,销售团队在各区域 从事公司产品销售、市场开拓、客户服务等多项工作。公司主要通过网络平台、国内或国际展会、实地拜访 等方式直接获取客户,向国内外客户提供产品销售和服务。公司产品销售为直销方式,主要产品应用于电力 、水泥、钢铁、化工、有色冶金、新能源等行业和领域的工业烟气净化及智能化运维服务。销售合同主要通 过招、议标方式取得,因此公司的销售主要通过“前期服务+招投标”的方式进行。公司以营销中心为主, 相关部门配合,为客户提供周到、细致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 (4)研发模式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公司成立了科创研究院,并建立了以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的规范化的 项目制研发体系。这一体系不仅确保了研发项目与公司业务发展方向的契合,还通过不断的优化和完善,进 一步提升了研发效率和质量。在研发流程中,公司特别增设了“研发前置”和“工艺嵌入”两个关键环节, 以确保研发项目的顺利推进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提升。 研发前置环节:在研发项目正式立项之前,科创研究院会组织专家团队进行深入的市场需求调研和技术 可行性分析。这一环节旨在确保研发项目能够紧密贴合市场需求,同时确保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可行性和 先进性。通过研发前置环节的精心策划和准备,公司能够提前识别和规避潜在的风险,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 定坚实的基础。 工艺嵌入环节: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公司注重将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嵌入到产品设计中。通过与技术 研发团队合作,产品研发团队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并将其应用于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中。这一环节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还确保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 工艺嵌入环节还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除了研发前置和工艺嵌入环节外,公司的研发体系还包括以下三个密切相关的子系统: 产品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系统:负责制定公司技术及产品研发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为公司研发指明方向。 该系统通过深入研究行业趋势、市场需求和技术动态,为公司制定科学的研发规划提供有力支持。 技术研发和产品研发系统:负责技术研发和产品研发的具体实施工作。该系统依托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先 进的研发设施,开展各项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工作,推动公司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 产品中试系统:负责产品样品的中间试验、安全测试等工作。该系统通过对产品样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 评估,确保产品在设计阶段就达到预期的性能和安全要求,为产品的顺利量产和市场推广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研发流程以及加强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配合,公司能够持续提升研发效率和质量, 推动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 (5)基于烟气环保岛智能化改造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智能环保岛是一种集成智能算法、边缘计算与数字孪生技术的环保管控系统,专为电力、钢铁、水泥等 高污染行业设计,针对燃料多变、设备分散、排放压力大等痛点,系统通过数据集成、算法开发、硬件改造 及软件部署,持续适配工艺变化,最终实现排放稳定,兼顾环保合规与经济效益,节约碳排放。通过数据服 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收集、处理、分析和挖掘各类数据,为企业提供精准的生产数据分析、导向生产全过 程,实现提质增效,逐步实现无人化运营和管理。企业依靠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提供数据驱动的解 决方案,帮助企业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可以帮助企业减少人力成本、物料成本和其他运营成本,提高 生产过程质量、产品质量以及运行效率,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客户服务,实现商业价值。 2、第三方检测行业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全面的检测资质(CMA、CNAS)、设备和技术储备,构建了移动互联网和线下相结合的销售网 络,通过为客户提供标准、高效、专业的检测服务获取收入和利润。公司持续优化服务和运营流程,积极开 发多项信息化技术,已搭建采购、销售、客户管理技术平台,构建了采样、检测、数据分析、报告发布全流 程信息传输技术平台,不断提高实验室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了采样、样品前处理、数据分析 和信息传输能力,从而使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1行业的发展阶段 1.1.1除尘行业发展 2024年全国PM2.5浓度为29.3μg/m3,同比下降2.7%,优良天数比例为87.2%,同比上升1.7%。目前大气 污染治理已进入深水区,主要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难度大,超标排放、环保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和低效失效 等问题突出。电除尘和袋式除尘在各行业超低排放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是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不可或 缺的主流技术和装备。2024年除尘行业在面临多重压力的情况下,坚持稳中求进,行业发展呈现积极、活跃 的态势,行业整体发展稳定,具体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除尘行业呈现的是一个更为现实和更具挑战的状态:污染治理的需求仍在,但增长变缓,要高品质 的产品,还要优质的售前售后服务。面对这种形势和挑战,除尘龙头企业积极整合资源,提供系统整体解决 方案,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带动企业发展;中小企业结合自身优势精选创新方向,开发有市场 竞争力的单项技术或配件产品,努力成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过精细化、专业化 、差异化来推动企业发展,做细分领域的强者。2024年越来越多的除尘企业践行“减污降碳”和“新质生产 力”的发展要求,集成化新技术、新材料、智能化新产品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除尘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或先 进水平,高质量的服务也越来越精细化。 二是随着“后超低排放时代”的来临,要求除尘企业更需要在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上做精做实,要打 造企业高品质的核心竞争力,这都需要技术上、质量上和服务上的高品质。同时除尘企业要积极面对“大项 目减少,小项目增多”的市场环境变化,以核心技术和产品为引领,联合上下游产业链,提供系统整体解决 方案,在市场开拓中做到“抓大不放小”“近期远期不放松”“国内海外齐并进”,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服务 ,使企业获得长远的竞争优势。 三是在煤电行业的发展中,除尘龙头企业受益于近三年煤电机组新建的增量市场带来的发展机遇,电除 尘类业务呈现大幅增长趋势;但中小型工程类、设备类的除尘企业参与难度逐步加大。尽管在超低排放政策 驱动下,包含除尘的大气类业务后续市场仍较大,但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四是面对环保产业的新形势、新变化,一些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2024年除尘类企业“出海”寻求发 展机会呈现增长趋势,除尘工程类企业通过设备供货、备品备件、运行服务等在海外市场进行拓展,滤料类 等企业2024年在海外各类专业展会中频频现身,积极寻求出口供货以及当地化的发展机会。 1.1.2脱硝行业发展 2024年是我国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关键年,也是烟气治理行业升级的重要节点。全新“大气十 条”成效显现,“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计划更加明确;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方案出炉,开辟燃煤烟气治 理新战场。 火电清洁高效灵活转型深入推进。2024年全国电力行业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预计分别为 18万吨、89万吨、93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约12.2%、9.7%、3.1%;2024年全国火电厂平均供电煤耗301克/ 千瓦时,比2023年下降了0.2%;国家能源局在2024年8月发布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中提到,十年来 (2014-2024年),中国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减少了超过90%,包括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 物,其中,在2024年仍保持显著下降趋势。钢铁行业进入“存量优化”阶段的特征日益明显,超低排放改造 持续深入。截至2024年底,共有171家钢铁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其中126家企业 全过程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钢产能约5.53亿吨;45家钢铁企业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钢产能 约1.68亿吨。在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钢铁企业必须用绿色转型谋发展,探索降低超低排放改造投资 和运行成本,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全面启动。水泥行业是我国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第三大行业,二氧 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分别占全国工业排放的5.6%、17.1%、19.3%,二氧化碳排放约占全国总排放的 13%。以海螺、金隅等为代表的水泥企业大力开展环保设施升级改造。据测算,全面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 改造,将减少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50万吨、21万吨,协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1000万吨。 1.1.3智慧环保行业发展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推动智慧环保的发展。中国在“十 四五”期间提出了环保装备向智能化、模块化方向转变的要求,推动了智慧环保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智 慧环保行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技术体系,涵盖了环境监测、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 新技术如5G、AI等在生态环保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推动了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1.2主要政策 1.2.1除尘行业相关政策 2024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发布《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 发改环资规〔2024〕127号),根据国标《除尘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37484-2019)能效等级划定准入 、节能、先进水平,评价产品设备节能减排降碳水平,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 2024年3月,工信部等七部委出台《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工信部联规〔2024〕53号),明 确了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同时各地陆续出台了地方版的《低效失效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加大了排查整治力度,有力推动了低效失效环保设备的淘汰、整改和升级更新。 2024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发改环资〔 2024〕730号)】,指出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高炉、转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分别比2023年降低1%以上,电弧 炉冶炼单位产品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吨钢综合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余热余压余能自发电率比20 23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2024年9月,生态环境部公布《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2024年,限制类和淘汰类)》(公示稿),12 月份公布了鼓励类《目录》(公示稿),均涉及除尘技术。 2024年,《高效能大气污染物控制装备评价技术要求第6部分:湿式电除尘器》(GB/T33017.6——2024) 正式发布。《高温袋式除尘器》(JB/T14856-2023)于2024年正式实施。《钢铁行业烟气净化用袋式除尘过滤 元件技术要求》(T/CISA381-2024)、《钢铁企业除尘设施超低排放运行能源消耗技术要求》(T/SSEA0411-20 24T/CSTA0105-2024)、《均流式电除尘器》(T/CIECCPA032-2024)、《均流式电除尘器产品碳足迹量化与评 价方法》(T/CIECCPA048-2024)、《袋式除尘器用防爆电磁脉冲阀》(T/CAEPI93——2024)、《袋式除尘器用 防爆控制仪》(T/CAEPI94——2024)等一批团标正式发布。 1.2.2脱硝行业政策 政府推动领域内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2024年9月,生态环境部公示《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202 4年,限制类和淘汰类)》;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示《拟纳入〈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的技 术清单》。技术涉及除尘、脱硫脱硝、VOCs治理等领域。 新型电力系统下煤电升级改造。2024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 行动方案(2024—2027年)》(发改环资〔2024〕894号);2024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 家数据局联合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发改能源〔2024〕1128号),提 出“新一代煤电升级行动”,以清洁低碳、高效调节、快速变负荷、启停调峰为主线任务。新常态下煤电机 组燃煤烟气脱硫脱硝面临新工况、新挑战。 深入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 造指南》(工信厅规〔2024〕33号),《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修订)(征求意见稿)》,拟对钢铁企 业实施“规范企业”和“引领型规范企业”两级评价,“规范企业”要求2026年起须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 造并公示。 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展开。2024年1月,生态环境部等5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实施水泥 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24〕5号),到2025年底前 ,重点区域力争50%水泥熟料产能、60%焦化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24年6月,生态环境部向社会发布《 关于做好水泥和焦化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工作的通知》(环办大气函〔2024〕209号),提出稳中求进, 时间服从质量的原则,高质量推进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2024年9月,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发布 《焦化企业超低排放控制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控制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也已发布,用来指导各地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达33.5亿千瓦,较2023年增长14.6%,连续六年保持增长趋势 ;2024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4.3亿千瓦,创历史新高,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比达86.6%,推动绿色低碳 转型;此外,2023年以来,电煤价格震荡下行,加之燃电机组市场交易电价有所上浮,火电企业效益好转, 有力带动相关燃煤烟气脱硫脱硝行业市场提振。2024年6月,生态环境部公开征求《关于高质量推进实施燃 煤锅炉超低排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环办便函〔2024〕207号),将目标对准了燃煤锅炉和自备电厂 这两个长期以来大气治理的难点,燃煤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开始向更深层次拓展。 1.2.3智慧环保行业的政策 《“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出环保装备向智能化、模块化方向转变,推动环境基 础设施建设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智慧环保”,推动环境治理数字化转型。 《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强调自动化、智能化监测能力。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利用AI 算法优化污染预警和应急响应。2020年提出的“双碳”目标驱动《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 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要求构建智慧能源与环保管理体系。《智慧环保产业发展指南》:提出到2025年培 育100家以上智慧环保龙头企业。 1.3主要技术门槛 1.3.1高效过滤材料的研发与制造 (1)高性能纤维材料:需要研发出具有高精度、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的纤维材料,如纳米 纤维、陶瓷纤维等。这些材料的制备技术要求高,涉及到先进的材料合成、加工工艺以及表面处理技术等。 例如,纳米纤维的直径要达到微米甚至纳米级别,其比表面积大、孔径小,能够更有效地捕捉微小颗粒,但 对制备工艺和设备要求极高。 (2)功能性过滤材料:除了基本的过滤性能外,还需要开发出具有特殊功能的过滤材料,例如脱硝除 尘一体化、脱二噁英除尘一体化、拒水疏油双功能等,以满足不同工业场景的需求。这需要深入研究材料的 性能改进方法和复合技术,将不同的功能材料进行有效的组合和优化。 1.3.2先进的过滤设备设计与制造 (1)结构设计优化:根据不同的工业烟气成分、流量、温度等参数,设计出高效、紧凑、稳定的过滤 设备结构。例如,采用合理的气流分布装置,确保烟气在过滤设备内均匀流动,提高过滤效率;设计便于维 护和更换过滤元件的结构,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 (2)制造工艺精度:过滤设备的制造需要高精度的加工工艺和装配技术,以保证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例如,滤袋的缝制要保证密封性,避免烟气泄漏;过滤器的壳体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够承受 高温、高压等恶劣条件。 1.3.3复杂工况下的适应性技术 (1)高温高湿环境适应:许多工业烟气排放温度高、湿度大,如钢铁、电力等行业。过滤设备和材料 需要能够在这种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防止因高温导致的材料性能下降、因高湿引起的腐蚀和堵塞等问题。 这需要研发特殊的耐高温、耐高湿的材料和涂层技术,以及相应的散热、除湿等辅助系统。 (2)腐蚀性气体处理:一些工业烟气中含有腐蚀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会对过滤设备和 材料造成严重的腐蚀。因此,需要开发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材料和防护技术,或者采用特殊的过滤工艺, 如预处理去除腐蚀性气体等。 (3)高粉尘浓度应对:在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烟气中的粉尘浓度非常高,容易导致过滤器堵塞和磨 损加剧。需要研究高效的清灰技术和耐磨蚀的材料,以确保过滤系统的正常运行。 1.3.4智能控制与监测技术 (1)实时监测系统:为了准确了解过滤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过滤效果,需要配备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测系 统,对烟气的流量、温度、压力、颗粒物浓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同时,还需要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 测,如电机的转速、振动情况、过滤器的压差等,以便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维护。 (2)智能控制系统:根据监测数据,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过滤设备的自动调节和优化运行。例如 ,根据烟气流量和颗粒物浓度的变化自动调整过滤风速、清灰频率等参数,提高过滤效率和设备的运行稳定 性。此外,智能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为企业的生产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1.3.5系统集成与整合能力 (1)多工艺协同集成:工业烟气过滤往往不是单一的过滤过程,而是需要与其他废气处理工艺相结合 ,如脱硫、脱硝、除尘等。因此,企业需要具备将不同工艺进行有效集成和协同优化的能力,确保整个废气 处理系统的高效运行。这涉及到对各种工艺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对系统的整体设计 和调试。 (2)与上下游产业的整合:工业烟气过滤行业需要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设备制造商以及下游的工 业企业等进行紧密的合作和整合。了解上游产业的发展动态和技术趋势,能够及时获取优质的原材料和先进 的设备;与下游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更好地满足其需求,共同推动工业烟气治理技术的发展和应 用。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