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海泰新光(688677)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88677 海泰新光 更新日期:2025-05-1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医用内窥镜器械和光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用内窥镜器械行业(行业) 3.45亿 77.94 2.44亿 85.31 70.60 光学行业(行业) 9543.01万 21.55 4213.93万 14.75 44.16 其他业务(行业) 224.10万 0.51 -17.75万 -0.06 -7.92 ───────────────────────────────────────────────── 医用内窥镜器械产品(产品) 3.45亿 77.94 2.44亿 85.31 70.60 光学产品(产品) 9543.01万 21.55 4213.93万 14.75 44.16 其他业务(产品) 224.10万 0.51 -17.75万 -0.06 -7.92 ───────────────────────────────────────────────── 国外(地区) 3.06亿 69.12 2.12亿 74.39 69.43 国内(地区) 1.35亿 30.38 7334.43万 25.68 54.52 其他业务(地区) 224.10万 0.51 -17.75万 -0.06 -7.92 ───────────────────────────────────────────────── 直销(销售模式) 4.13亿 93.18 2.68亿 93.99 65.07 经销(国内代理)(销售模式) 2796.46万 6.31 1734.62万 6.07 62.03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224.10万 0.51 -17.75万 -0.06 -7.92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用内窥镜器械(产品) 1.54亿 69.97 1.06亿 75.23 68.91 光学产品(产品) 4268.13万 19.36 1633.92万 11.57 38.28 维修服务(产品) 2164.92万 9.82 1818.41万 12.87 83.99 租赁(产品) 103.22万 0.47 -11.64万 -0.08 -11.27 技术服务(产品) 82.37万 0.37 59.15万 0.42 71.82 ───────────────────────────────────────────────── 美国(地区) 1.30亿 58.91 9200.13万 65.12 70.85 中国大陆(地区) 6624.04万 30.05 3368.31万 23.84 50.85 亚洲(除中国大陆)(地区) 2221.49万 10.08 1438.73万 10.18 64.76 欧洲(地区) 160.51万 0.73 81.50万 0.58 50.78 南美洲(地区) 50.83万 0.23 38.49万 0.27 75.7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疗内窥镜行业(行业) 3.71亿 78.90 2.65亿 88.24 71.26 光学行业(行业) 9718.12万 20.65 3544.14万 11.82 36.47 其他业务(行业) 210.67万 0.45 -17.14万 -0.06 -8.14 ───────────────────────────────────────────────── 医用内窥镜器械(产品) 3.71亿 78.90 2.65亿 88.24 71.26 光学产品(产品) 9718.12万 20.65 3544.14万 11.82 36.47 其他业务(产品) 210.67万 0.45 -17.14万 -0.06 -8.14 ───────────────────────────────────────────────── 国外(地区) 3.27亿 69.56 2.29亿 76.40 69.99 国内(地区) 1.41亿 30.00 7093.76万 23.66 50.25 其他业务(地区) 210.67万 0.45 -17.14万 -0.06 -8.14 ───────────────────────────────────────────────── 直销(销售模式) 4.54亿 96.39 2.93亿 97.56 64.49 经销(销售模式) 1487.62万 3.16 748.72万 2.50 50.33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210.67万 0.45 -17.14万 -0.06 -8.14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用内窥镜器械(产品) 1.93亿 72.06 --- --- --- 光学产品(产品) 5552.72万 20.73 --- --- --- 内窥镜器械维修(产品) 1827.16万 6.82 --- --- --- 其他(补充)(产品) 102.51万 0.38 --- --- --- ───────────────────────────────────────────────── 美国(地区) 1.71亿 63.86 --- --- --- 中国大陆(地区) 7837.72万 29.27 --- --- --- 亚洲(除中国大陆)(地区) 1495.92万 5.59 --- --- --- 欧洲(地区) 175.06万 0.65 --- --- --- 其他(补充)(地区) 102.51万 0.38 --- --- --- 大洋洲(地区) 38.87万 0.15 --- --- --- 南美洲(地区) 28.42万 0.11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3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6.0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25890.32│ 58.76│ │客户2 │ 3525.15│ 8.00│ │客户3 │ 1818.66│ 4.13│ │客户4 │ 1182.98│ 2.69│ │客户5 │ 1094.79│ 2.48│ │合计 │ 33511.90│ 76.0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4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5.6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1401.35│ 11.48│ │供应商2 │ 1008.75│ 8.26│ │供应商3 │ 711.29│ 5.83│ │供应商4 │ 676.70│ 5.54│ │供应商5 │ 550.09│ 4.51│ │合计 │ 4348.17│ 35.6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公司管理层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内控制度规范管理,全体员工团结努 力、真抓实干。在美国客户持续降库存以及国内外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公司管理层顶住各方面压力,基本完 成各项年度任务目标:(1)公司配套美国客户的新系统2023年9月正式上市后,在2024年实现平稳上量,销 售持续上扬;(2)美国子公司顺利通过三方体系认证和客户二方认证,实现了对美国订单的顺利承接;(3 )泰国子公司建立了内窥镜和光源模组生产能力,实现公司绝大多数对美销售产品的生产,通过美国子公司 、泰国子公司以及国内工厂的内部调节和生产协同,可以应对中美贸易政策的变化;(4)与美国客户开展 了下一代系统的协助研发。在下一代系统中,将会引入公司的专利技术,合作产品也从普外科产品扩展到运 动医学、妇科、泌尿、关节以及头颈外科等科室,大大拓展了双方产品合作范围;(5)公司4K摄像系统202 4年顺利量产,在国内市场取得快速增长;(6)加大围绕重点科室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活动,公司品牌影 响力得以加强;(7)围绕重点科室布局的产品研发持续进行,从内窥镜核心产品扩展到手术器械以及周边 设备。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283.0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9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534.8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1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912.61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26%;2024年末总资产146,009.23万元,同比增长4.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资产130,349.28万元,同比增长0.84%。 2024年,主营业务持续保持医用内窥镜器械和光学产品两类业务。主营业务收入44,058.92万元,其他 业务收入224.1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占比99.49%,主营业务非常突出。医用内窥镜器械行业收入34,515.91 万元(相比上年度下降7.04%),占主营业务收入78.34%(上年度同期占比79.26%);光学行业收入9,543.0 1万元(相比上年度下降1.80%),占主营业务收入21.66%(上年度同期占比20.74%)。 2024年研发投入5,414.64万元(比上年度的6,589.33万元减少了17.83%,主要是受上年度股权激励的影 响),研发投入全部费用化;研发投入占比营业收入12.23%,比上年度减少1.77个百分点。在医用内窥镜方 面:(1)公司配套美国客户新一代内窥镜系统在2023年9月正式上市,本年度实现平稳上量;(2)公司为 美国市场开发的新型4mm宫腔镜实现量产上市,2.9mm膀胱镜和3mm小儿腹腔镜以及开放手术外视镜已经产品 定型,很快会量产上市;(3)公司关节镜、三维腹腔内窥镜、胸腔内窥镜正式在国内市场上市销售;(4) 公司针对国内市场的全系列腹腔镜,包括白光、荧光、除雾、3D荧光、标准长度、加长型、超细型等几十种 规格的腹腔镜完成产品注册并在国内上市;(5)公司针对泌尿科、妇科以及头颈外科开发的宫腔镜、膀胱 镜、鼻窦镜等内窥镜产品完成注册并在国内市场上市;(6)公司第二代内窥镜摄像系统在今年实现量产并 在国内市场上市。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医用内窥镜器械和光学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致力于光学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 的创新应用,为临床医学、精密光学等领域提供优质的、有开创性的产品和服务。公司以市场需求和技术创 新为导向,围绕“光学技术、精密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及数字图像技术”四大技术平台形成了光学系统设计 、光学加工、光学镀膜、光学系统集成与检测、精密机械设计及封装、电子控制、数字图像处理等多项核心 技术,具备从整机系统设计、光机设计、电路及软件设计到光学加工、光学镀膜、精密机械封装再到部件装 配和整机集成的完整产业链。海泰新光以医疗应用为重点,在保持并巩固内窥镜领域竞争优势的同时,持续 开发与完善医用光学成像器械领域的产品线布局。医用内窥镜器械产品包括4K荧光/白光腹腔镜、内窥镜光 源模组、摄像适配器/适配镜头等。此外,公司围绕医院主要科室持续打造具备高品质、高性能的产品,包 括胸腔镜、宫腔镜、关节镜、3D腹腔镜等系列产品。 公司积极布局自主品牌的光源、摄像系统等核心部件及手术外视系统、内窥镜系统等整机产品,正积极 向临床医用光学成像解决方案领域拓展。公司已陆续取得光源及摄像系统的产品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配套 内窥镜产品,组成自主品牌的4K内窥镜系统、3D内窥镜系统和4K自动除雾内窥镜整机产品。未来几年,公司 还会持续迭代内窥镜核心部件和整机产品,持续开发基于多片CMOS的摄像系统,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产品 层次,顺应国产化替代趋势,扩大公司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在光学领域,公司以光学设计、光学加工、光学镀膜、光学集成和检测等技术能力为基础,为医用光学 、工业激光和生物识别等应用提供光学产品和光学器件,产品包括牙科内视和3D扫描模组、荧光滤光片、美 容机滤光片,激光准直镜、聚焦镜、扫描镜,PBS、NPBS,掌纹仪、指纹仪、掌静脉仪等。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服务发展稳定,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自主研发产品的产业化实现盈利。随着医用内窥镜行业规模的快速增长,公司依靠产品技 术和质量优势取得的收入持续增加。同时,在产品结构方面,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积累与创新,以产品的设 计和研发为重心,持续保持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并不断开拓符合科技前沿趋势的产品应用领域, 加强内窥镜、光源、图像处理以及内窥镜整机集成技术储备;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在巩固和发展国际业务 的基础上大力拓展国内市场需求,在自建品牌和渠道的同时,加强与国药器械、中国史赛克等具备品牌和渠 道的公司深度合作,将公司的快速研发迭代能力、产品生产和质量控制能力与临床应用和销售渠道充分结合 ,共同打造更符合中国医疗市场的优质产品。 2、研发模式 (1)结构清晰的研发系统 公司研发系统由研发中心和事业部/子公司研发部共同构成。在报告期内,研发中心根据相关技术和产 品适用的行业微调了组织管理结构,研发中心下设医用成像技术研究室、智能装备研究室和生物识别技术研 究室等研究组织,负责对前沿技术、行业应用和产品标准进行探索,研究和开发新一代产品;事业部/子公 司负责本组织业务范围内的产品开发。公司的研发系统保障了短期、中期和长期技术和产品规划的协调性, 确保各研发部门分工协作,持续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探索开发,有力支持公司业务的有序发展。 (2)层次分明的项目机制 公司将研发项目分为三个层级,以达到“转化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目标。目前,“转化一代 ”产品包括4K超高清荧光胸腹腔内窥镜、关节镜、宫腔镜、三维腹腔内窥镜、自动除雾内窥镜摄像系统、医 用内窥镜LED冷光源、外视系统用LED手术照明灯、非接触式掌静脉模组及终端设备等;“研发一代”产品包 括持续研发的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内窥镜荧光除雾摄像系统及医用内窥镜LED冷光源、三维内窥镜荧光摄 像系统、神经内镜、多片式CMOS模组及专用图像处理技术等;“储备一代”包括基于FPGA的图像处理算法、 窄带成像技术(NBI)、自动调焦技术、AI图像质量提升和AI辅助诊疗技术等。公司积极进行多个项目的储 备,并通过对研发项目的分层运行及与临床专家的深入合作为后续产品的开发提供项目来源的保证。同时, 公司注重项目风险评估和产品开发的“微创新”,实现“小步快走”的模式。 (3)产学研医一体化 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注重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医疗机构等外部机构的合作,坚持产、学、研、医 一体化的创新研发机制。一是全面对标国际先进医用光学企业,打造专业的培训平台。报告期内,公司与滨 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共同建立了微创显微外科临床解剖培训中心,开展临床、科研、教学和培训活动。二是加 强与医院、科研院所的科研合作,着眼长远发展。公司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相关科室合作签署横向课 题项目,计划在全数字生物显微镜AI识别和大动物试验的内窥镜系统调试改进方面做出突破。上述工作以临 床需求为导向,理论与实践交叉融合,加速研发成果的转化与产出,也为公司持续的产品研发提供了充足的 项目来源,是公司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3、采购模式 (1)一般采购模式 公司依据总经理办公会批准的年度预算制作库存计划,分管总监审核并由总经理审批。请购部门工作人 员根据库存计划提出采购申请。 生产物资采购需经过询价、比价、定价过程,报价单及供应商资质文件报送运营管理中心,经审核后确 定采购价格和供应商,签订合同。采购合同需明确采购产品技术要求、数量、价格、交付时间等信息。 生产物资签收后,由质量部门完成质量检验,事业部/子公司安排专业人员处理采购质量异常,质量检 验合格后入库。 公司实行供应商分级管理,将符合质量管理要求的供应商按照供应产品的重要性和年度采购金额划分为 I级、II级,按照一定频率对供应商进行持续供货评价,并反馈供应商进行改进或予以保持。 (2)外协采购模式 公司存在外协采购的情况,主要包括光学原材料的切割、研磨和抛光,机械零件的切割和粗加工等。该 部分基础工艺技术含量较低,不属于公司的核心加工工序。外协采购的流程一般为公司提供原材料、图纸、 验收准则、技术规格等相关资料,外协供应商根据公司要求加工及组装产品,公司向其支付加工费。 4、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以订单发货计划为基础制定生产计划,同时根据客户的预期需求和市场需求情况储备部分库存 。公司主要客户通过总括订单或订单预测确定所需产品的预估总量,制造部门根据预估制定全年生产计划并 明确产品库存基准数量,日常生产过程中,制造部门根据客户的单笔订单制定生产计划,各部门根据生产计 划做好相应生产条件的保障、准备工作。 目前公司医用内窥镜器械主要采用的是库存生产管理模式。公司销售部门接收客户的发货计划及预期需 求后,下达计划至制造部门,制造部门根据需求提前做好库存。到达发货时间,经过公司内部审批后货物从 库房发出,制造部门根据后续的发货计划并结合库存基准数量的要求安排后续的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 对于大多数光学产品,公司根据单次订单的需求安排生产。销售部门接到客户的订单后,将订单下达到 制造部门,制造部门组织制定生产计划、安排物料采购、生产实施以及质量检验,确保订单按计划达成。 公司的医用内窥镜器械按照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实施生产和质量管理,光学产品按照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实施生产和质量管理,其中掌纹仪和指纹仪按照公安部GA认证的要求实施生产和 质量管理。 公司的产品生产过程由制造部门实施,包括材料采购、生产实施以及仓储管理;质量部门负责产品生产 过程的质量监测、生产记录和质量记录的整理归档。 5、销售模式 公司在报告期内主要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包括ODM、OEM和自主品牌三种业务类型。随着公司自主品牌 整机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推广,报告期内出现少量经销模式的业务。 ODM是指由公司自主设计、开发和生产,经客户确定满足其应用标准后,以客户品牌销售给用户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的ODM产品主要是高清内窥镜器械,包括腹腔镜、内窥镜光源模组及内窥镜摄像适配镜头以及 小部分光学产品。 OEM是指由客户提供产品图纸、技术要求或样品样件,由公司进行生产并承担产品相关的责任。报告期 内公司的OEM产品主要集中在光学产品。 自主品牌是指公司自主设计、开发和生产,并以公司自主品牌销售给客户的产品。在报告期内形成销售 的主要包括针对国内市场注册的4K腹腔镜、内窥镜摄像适配器、掌纹仪等产品。另外,公司在报告期内注册 完成内窥镜光源、内窥镜摄像系统,形成了自主品牌的内窥镜整机系统。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稳定,没 有发生重大变化。其中,ODM业务收入28,112.80万元,占比63.81%;OEM业务收入9,424.20万元,占比21.39 %;自主品牌产品收入6,521.92万元,占比14.80%。受国内医疗反腐因素影响,2024年公司自主品牌销售虽 同比略有增长,但自主品牌中整机产品销售同比增长2,276.71万元,同比增长显著。整机产品在国内市场销 售获得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完善营销网络体系,提升品牌影响力。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主要从事医用内窥镜器械和光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 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C35)。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 754-2017),公司所从事的行业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C35)中的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C358)。 (1)医疗内窥镜行业 随着内窥镜微创技术的普及和内窥镜工艺技术的提高,医用内窥镜的应用已覆盖消化内科、呼吸科、普 外科、耳鼻喉科、骨科、泌尿外科、妇科等科室,成为不可或缺的医用诊断和手术设备,也是全球医疗器械 行业中增长较快的产品之一。以腹腔镜为主的硬管内窥镜已成为微创外科手术的代表,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 ,微创外科手术结合了医学影像系统与高科技医疗器械,操作更加人性化,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 风险低,特别是在胸外科、心血管外科等复杂外科技术领域尤其显现出微创外科的技术优势。 海外发达国家的内窥镜应用基础广泛,而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受中国分级诊疗体 系的建立、微创手术的发展、医师培训体系的逐步完善等因素的推动,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将以高于全 球的增速快速扩大。据沙利文的数据,中国医用硬镜市场2025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102亿元和151亿元,20 25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8.1%。 我国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的发展已有30多年历史,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已逐渐从最初的完全依赖进口 、模仿改制向学习创新、深度合作方向发展,行业的发展之路充满了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医 疗器械相关政策,推动本土内窥镜行业创新突破,鼓励和支持采购国产设备,为国产设备提供更加有利的竞 争环境。《“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指出要提升医疗器械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国产创新医疗装备的应用 示范和推广,加快推进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发展。2021年,财政部及工信部联合发布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 核指导标准》中明确规定137种医疗器械全部要求100%采购国产,其中如胆道镜、椎间孔镜、3D腹腔镜等内 窥镜系统要求全部采购本国产品。“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在工作任务中指出在保障患者安全 的基础上,鼓励开展具备专科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前沿技术项目,大力扶持包括传统内镜治疗、宫腹腔镜治 疗、介入治疗、穿刺治疗、局部微创治疗和改良外科手术方式在内的微创技术发展,逐步实现内镜和介入诊 疗技术县域全覆盖。在顺应国家鼓励国产替代趋势的同时,国产厂商以新兴技术作为发展契机,在4K、荧光 和3D内窥镜等多个功能型内窥镜领域持续打造卓越的技术实力,提升仪器设备的质量,国产内窥镜产品向高 端内窥镜迈进。随着国产内窥镜行业逐渐崛起,与海外产品的差距不断缩小,临床医生对于国产品牌认可度 提升,中国内窥镜市场成长空间可观,增长潜力巨大。 但国内内窥镜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及产业化进程仍落后于发达国家,内窥镜行业在我国尚属于新兴行业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用内窥镜生产企业已经具备低端医用内窥镜产品生产与研发能力,部分大型企业在中 端医用内窥镜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少数企业在部分医用内窥镜细分领域的高端市场实现了零的突破。总体来 看,我国内窥镜行业格局呈现如下特点:行业规模逐年增大,保持较高增速;由国外品牌垄断,进口替代空 间大;产品供给仍以进口为主。 (2)光学产品行业 光学产品产业链的上游为光学原材料生产企业,主要包括光学玻璃、光学塑料等。目前上述原材料市场 中生产企业较多,供应量充足,处于充分竞争状态。 产业链的中游为光学器件及组件制造企业,包括光学器件和组件等生产厂商,其采用上游原、辅材料制 造镜片、滤光片等光学器件或生产镜头等光学组件。该部分器件为下游应用光学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与光电 技术紧密结合,具有核心技术门槛。 产业链的下游为各类终端光学产品生产厂商,采用中游的光学器件和组件等进行光学整机设备产品的生 产,应用场景与领域广泛,包括体外诊断、医疗美容、工业激光和生物识别等。下游产业链细分领域的多样 化及市场规模增长带动了光学产品行业的发展。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聚焦医用光学成像技术,密切关注产业动态,积极顺应技术发展趋势,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的 更新迭代,始终走在科技创新前沿。公司已掌握多项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具有快速匹配客户需求的创新能 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基于公司在光学成像技术上突出的技术实力以及高品质的产品生产和质量控制能力,国际医疗器械巨头 美国史赛克选择与公司深度合作,公司参与了美国史赛克从2008年以来的历代内窥镜系统核心光学部件的研 发和量产,包括历代整机系统中的光源模组、荧光腹腔镜以及适配镜头等。通过十几年的成功合作,公司的 核心技术已经深深融入到了史赛克的内窥镜整机产品中,双方形成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同时,通过与美 国史赛克的合作,公司的产品在世界主流市场上经历了长期锤炼,在性能、质量上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基于公司在国际主流市场上积累的技术和产品经验,公司近几年开始在国内布局自有品牌产品的开发、 注册和销售。在内窥镜产品方面,从荧光腹腔镜扩展到白光腹腔镜、胸腔镜、关节镜、宫腔镜、3D腹腔镜等 ,产品应用由普外科向妇科、泌尿科、骨科等科室覆盖。同时,公司积极开展内窥镜光源系统和摄像系统的 开发、注册和产业化。其中,第二代4K荧光内窥镜系统和4K除雾摄像系统已经投放临床并开始实现销售。未 来几年,公司还会持续迭代相关核心部件和整机产品,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竞争优势,使公司在保持内窥镜医 疗器械系列产品销量增长的同时拓展国内增量市场,深度参与我国医疗器械领域的技术革新,改善我国内窥 镜市场中低端产品集中、依赖进口的现状。 此外,公司以光学技术为切入点,通过多年光学器件设计及加工技术的研发和经验积累,积极探索光学 与不同细分行业产品技术之间的融合,拓展光学产品下游应用场景,促进了科技成果在细分应用领域的不断 扩大。公司已将掌握的核心技术运用于医用光学产品、工业及激光光学产品和生物识别产品,并形成规模化 生产和销售,分别应用于诊断设备/仪器、美容机设备、工业激光设备、指纹及掌纹识别系统等终端产品中 。其中,在生物识别领域,公司开发的掌静脉识别技术采用深度三维建模技术、极速融合比对引擎、体内生 物特征捕捉技术等三大前沿技术,打造了真正非接触、活体识别、高精度识别的掌静脉识别身份认证产品, 解决了传统生物识别的易假冒伪造、存在特征安全隐患、使用不便等问题;距离产品表面3-10cm内轻松放手 掌即可识别,相比于竞争产品,对手掌的姿势和角度要求较低,无需支架辅助使用,识别率高达99.99%,认 假率(误识率)仅为0.00001%。产品可以满足金融、医疗、部队、教育、交通等行业标准和安全信息化建设 需求,支持各类智能终端集成和应用,如金库门、保险柜、智能医药柜、智能枪弹柜、支付终端、门禁考勤 终端、人行通道等场景实现身份识别,是身份识别和信息安全相结合的先进解决方案。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趋势一:内窥镜影像技术复合化 复合内窥镜的核心优势在于精准诊断与微创治疗的结合,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效率及精准度,并减少患者 创伤。如荧光内窥镜、超声内镜、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多光谱/窄带成像内镜等,可为医生提供多层次的 图像。以荧光腹腔镜为例,其在多个科室和多种疾病方面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公司将荧光技术和内窥镜技术 有机地结合起来,研发出行业领先的荧光内窥镜,为医疗界打开了复合内窥镜应用的大门。此外,公司积极 进行多光谱/窄带成像(NBI)内镜的探索,可以在特殊光波长成像,用于早期肿瘤的血管形态识别。 (2)趋势二:内窥镜产品细径化 内窥镜的细径化也成为当前微创医疗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较小的器械直径,可以减轻患者在手术 或诊断过程中的痛苦。同时,小直径的内镜可以进入传统器械难以到达的区域,如微小支气管、鼻腔、耳道 等,扩大适应症范围并减少操作创伤。 目前公司开展研发的2.7mm关节镜、2.9mm宫腔/膀胱镜、3.3mm小儿腹腔镜均属于小直径内窥镜产品,尽 管面临成像质量、耐用性等挑战,但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突破,未来小直径的内镜有望覆盖更多复杂 场景,成为精准医疗的核心工具之一。 (3)趋势三:产品临床应用方案化 针对外科手术全流程的临床需求,构建覆盖“精准诊断-微创治疗-智能康复”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成为 目前受欢迎的一种趋势,可为外科医生提供从术前规划到术后管理的全链条技术支撑,临床应用方案可从医 疗设备及器械、医疗信息化系统、医疗耗材、医疗服务与培训、远程医疗解决方案等多个角度,为医生提供 个性化方案。如神经内科手术,配置神经导航系统、神经电生理监测设备、显微手术器械等精确引导手术器 械到达病变部位,监测神经功能,并利用精细的器械完成手术。 目前,公司针对一些临床痛点,比如微创手术中的视野干扰、器械受限,显微镜手术中的术者疲劳等, 从诊断、手术、康复多角度进行问题解决。同时,公司还开展了神经内科手术内镜及器械的开发,推动手术 精准化、微创化与个性化发展。 (4)趋势四:AI技术导入 目前,AI优化内窥镜图像质量和辅助诊疗也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如动态去噪与图像增强、超分辨率 与伪影消除、多光谱融合成像技术等,均为AI优化内窥镜图像质量的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医生的手术效率。 结合窄带成像(NBI)与AI定量分析,甚至可自动标注早期胃癌边界,并且能达到较高的灵敏度。AI辅助诊 疗,如实时病灶检测与分级、手术导航与风险预警、术后病理快速预判等技术的使用,可显著提高医生的工 作效率。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