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685 迈信林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工艺研发和加工制造。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销售商品(产品) 2.46亿 85.69 1.53亿 93.68 62.29
提供服务(产品) 4112.47万 14.31 1035.47万 6.32 25.18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行业) 3.24亿 68.02 1.27亿 66.57 39.05
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行业) 8357.19万 17.53 774.20万 4.07 9.26
算力服务及销售业务(行业) 6573.09万 13.79 5401.49万 28.39 82.18
其他业务(行业) 318.06万 0.67 184.24万 0.97 57.93
─────────────────────────────────────────────────
整体结构件及装备(产品) 1.60亿 33.54 7737.48万 40.67 48.39
高精度壳体(产品) 8773.04万 18.40 2654.01万 13.95 30.25
算力服务及销售(产品) 6573.09万 13.79 5401.49万 28.39 82.18
精密结构件(产品) 4741.85万 9.95 795.52万 4.18 16.78
专用标准件及组件(产品) 4500.88万 9.44 999.03万 5.25 22.20
电子连接器件(产品) 3615.35万 7.58 -21.32万 -0.11 -0.59
管路系统连接件(产品) 3163.09万 6.63 1272.78万 6.69 40.24
其他业务(产品) 318.06万 0.67 184.24万 0.97 57.93
─────────────────────────────────────────────────
国内(地区) 4.74亿 99.32 1.88亿 99.02 39.78
其他业务(地区) 318.06万 0.67 184.24万 0.97 57.93
国外(地区) 3.79万 0.01 2.30万 0.01 60.78
─────────────────────────────────────────────────
直销(销售模式) 4.74亿 99.33 1.88亿 99.03 39.78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318.06万 0.67 184.24万 0.97 57.93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产品) 1.69亿 91.07 5874.34万 79.69 34.68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1660.96万 8.93 1496.91万 20.31 90.12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行业) 2.21亿 75.13 7716.90万 92.05 34.98
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行业) 6874.47万 23.41 332.85万 3.97 4.84
其他业务(行业) 428.95万 1.46 333.18万 3.97 77.67
─────────────────────────────────────────────────
整体结构件及装备(产品) 8329.55万 28.36 3157.03万 37.66 37.90
高精度壳体(产品) 7672.28万 26.13 2519.85万 30.06 32.84
精密结构件(产品) 4330.29万 14.75 212.23万 2.53 4.90
管路系统连接件(产品) 3836.93万 13.07 1435.41万 17.12 37.41
电子连接器件(产品) 2544.18万 8.66 120.63万 1.44 4.74
专用标准件及组件(产品) 2224.36万 7.57 604.61万 7.21 27.18
其他业务(产品) 428.95万 1.46 333.18万 3.97 77.67
─────────────────────────────────────────────────
国内(地区) 2.89亿 98.54 8049.76万 96.03 27.82
其他业务(地区) 428.95万 1.46 333.18万 3.97 77.67
─────────────────────────────────────────────────
直销(销售模式) 2.89亿 98.54 8049.76万 96.03 27.82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428.95万 1.46 333.18万 3.97 77.6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4.2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8.33%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5879.61│ 54.28│
│第二名 │ 6527.79│ 13.69│
│第三名 │ 4370.57│ 9.17│
│第四名 │ 3896.67│ 8.17│
│第五名 │ 1440.53│ 3.02│
│合计 │ 42115.17│ 88.33│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4.5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2.9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8174.90│ 38.99│
│第二名 │ 9216.49│ 12.75│
│第三名 │ 5118.39│ 7.08│
│第四名 │ 1605.44│ 2.22│
│第五名 │ 1399.55│ 1.94│
│合计 │ 45514.77│ 62.9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行业的发展阶段
公司主要从事飞机零部件的工艺研发和加工制造,属于航空零部件制造业。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
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公司所处行业属于“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根
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
备制造业”。
我国航空零部件制造产业链的市场参与主体众多,上游为制造航空零部件所需的各种金属或非金属等原
材料及辅助材料、加工设备,下游则包括整机制造、航空发动机制造和航空维修三大部分。围绕航空制造业
的产业布局,我国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基本形成了以主机厂内部配套企业为主,各航空科研机构、合资企业
和民营企业形成有效补充的市场格局。目前,军用航空零部件制造属于有限开放行业,而民用航空零部件制
造则暂无相关限制,由于我国航空零部件制造尤其是军品领域开放时间较短,且行业准入有一定要求,行业
内竞争者数量尚不多,但随着行业准入制度的逐步完善及航空制造业利好政策的落地,未来将有更多社会资
本和民营企业进入该领域,市场竞争将更加充分,行业的市场化程度有望不断提升。
(2)行业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军品定型周期较长,整体不具有周期性
航空零部件属于典型的订单生产模式。军方客户会根据需求制定飞机采购计划,并与主机单位签订采购
合同,主机单位根据军方合同分解生产计划,并按该计划向配套供应商进行采购。配套供应商在接收到采购
需求后,需对必须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进行研究,研发阶段所需时间较长,期间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评试验
和返工总结,若下游客户整机验收进度有所调整,也会增加项目开发时长;同时,相应产品在正式批量投产
前需要经客户验收,进行全面考核。因此军品定型周期较长且不具有周期性特征。
2)受下游客户交付影响,存在季节性波动
飞机零部件最终用户主要为军方、主机厂和民航企业。因航空制造业生产特点,其流程需经过原材料采
购、零件制造、部件和整机装配、最终交付等过程,一般生产周期从数周、数月到数年不等。对于主机厂配
套供应商来说,下游客户一般在年初制定生产计划,对不同装备的年度采购计划会有波动,根据产品计划安
排和交付进度,结算往往集中在下半年,这使得行业内企业收入通常下半年占比相对较高,存在季节性波动
。
3)军品定制化程度高,具有排他性
军品具有个性化、小批量、多批次的特点。军工客户对产品的应用环境、指标、参数、性能等具有特殊
要求,作为配套供应商需要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工艺改进。同时,由于军工客户对物资的需求可能出现时间周
期短、数量不确定的情况,要求供应商具有快速应变能力,需要充分理解军工客户的需求特性,在更短的时
间内做出更准确的反应,并具备相应的协调、生产能力。一旦成为某产品的配套供应商,由于军品定制化程
度高的特点,供应商通常能和军工客户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军品一旦列装批产,如无重大技术更新或产品
问题,军工客户原则上不会轻易更换该类产品供应商。
4)行业在技术、资质、资金等方面壁垒较高
军品生产领域有其特殊的规律,质量要求高、生产管理严、服务周期长,环境适应性要求苛刻,初入军
工行业需要比较长的适应期,行业壁垒较高。
ⅰ资质壁垒
在航空航天领域,出于产品质量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等要求的考虑,相关企业必须取得相应资质和
认证方可进入客户合格供方目录。军用航空零部件领域,主要客户为国有大型军工集团,供应商首先须取得
军工业务相关资质,并通过国防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其后须通过目标客户对公司的文件资质审核、现场
审核、样品试制等,审核通过后进入客户合格供方目录。民用航空零部件领域,波音、空客、中国商飞等要
求从事民用航空产品转包生产的供方通过AS91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通过相应的供应商综合能力评审,企
业取得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市场准入的先决条件之一。前述资质的取得不仅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研发
、技术、装备实力,且考察周期较长,成为进入本行业的条件之一。
ⅱ技术壁垒
航空零部件制造属于高技术含量的精密制造领域,其加工材料大多为专用的钛合金、铝合金、不锈钢和
高强度耐热合金等,需要加工成各种结构复杂的零件,如飞机肋类、梁类、框类、接头类以及各种形状的结
构件,其形状复杂异形,加工难度大,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可靠性要求高。一批航空零部件先入企业通过对
先进设备的操作使用和工艺技术研究,在长时间对高精度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过程中,聚集和培养了大量的专
业技术人才,积累了专业的工艺技术和研发能力,确保了产品制造的安全性和良品率。为此,进入航空零部
件制造领域,必须有一定的专业人才、技术储备和研发实力。
ⅲ资金壁垒
目前航空零部件的制造工艺越来越复杂,材料使用越来越先进,对所需设备要求高,设备价值昂贵,使
得相关企业需进行较大的资金投入购置价值较高的设备,以达到较高的生产工艺技术水平,方能满足生产需
要。同时,军品研发、生产的投资回报具有不确定性,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各层级分包、转包的模式导致其
收款周期较长,对流动资金也有一定要求。以上因素导致进入航空零部件制造领域需要一定的资金规模。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1)公司是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商
自成立以来,公司已承担多种型号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工艺设计和加工制造,涉及飞机机身、机翼、尾翼
、发动机、起落架、机电系统、航电系统等,是同时具备机体零部件、发动机零部件和机载设备零部件综合
配套加工能力的民营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商。公司充分发挥核心技术优势,着力拓展航空发动机、飞机起落
架领域的业务。公司依靠自主研发,实现技术突破,已掌握机匣、整体涡轮盘等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及起落架
主架体的加工制造能力。
(2)公司产品及服务受到知名客户广泛认可
在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业务板块,公司客户覆盖航空工业、中国航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船
舶、中国电科等军工集团,历年均被客户授予“年度优秀供应商(A类)”等荣誉称号;2023年度,公司荣
获中国电科集团授予的“2022年度优秀供方”(零部件制造唯一优秀供应商)、航空工业授予的供应商“优
秀质量奖”、某客户授予的“2023年度质量管理优秀供方”、“优秀供应商”等;2024年度,公司荣获中国
船舶、航空工业下属单位分别授予的“优秀供应商”及感谢信等。以上殊荣既是对公司研制实力的认可,也
是对公司产品质量、生产能力、项目服务一体化等各大环节的全方位肯定。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航空先进装备需求驱动零部件高性能制造
航空航天产品对可靠性、性能及使用环境等要求较严格,因此在制造时使用的材料也大多为复合材料、
高温合金以及钦合金等具备良好的耐热性、韧性、耐腐蚀性、抗疲劳性等多种良好性能的特等材料。
航空航天先进装备制造的需求和发展,对航空零部件制造提出了高性能的要求。传统的零部件制造方法
只需按精确设计的零件几何尺寸及公差要求进行制造,而高性能制造方法以精准保证零件或装备的透波、传
热、导流、动力学等高端性能要求为主要制造目标,具有曲面复杂、材料超硬、超脆、超黏等难加工特征,
与几何精度、材料、结构、制造工艺过程等多因素密切相关且具有复杂关系,涉及零件尺寸、表面完整性与
其性能的关系建模、基于性能的制造过程控制方法,以及面向极限精度制造的新工艺新方法探索等诸多方面
。
(2)航空零部件产品数字化和制造过程的智能化
在航空零部件的制造过程中,数字化管理主要包含了数字化样机、设计、加工等管理工作,只有不断提
升数字化管理水平,才能确保产品在不同阶段实现有效的数据共享。应用MES管理系统对数控生产工厂的数
字化工作间进行管理成为航空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同时,国家正在大力倡导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的尖端行业,航空零部件制造也有望在制造过程中进一
步集成感知、处理和反馈装置,实现对加工过程的监控与优化。通过构建智慧工厂体系,航空零部件制造商
能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间高效的信息互联,实时获取生产设备、物料、成品等相互间
的动态生产数据,满足监测需求,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通过高度智能化的自动化生产线,满足个性化定
制、柔性化生产需求,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成本。
(3)航空零部件行业市场化进程持续推进
目前,军用航空零部件制造属于有限开放行业,而民用航空零部件制造则暂无相关限制,随着社会生产
力的逐步提高,民营企业技术和生产水平提高,军用技术逐渐转向民用,促进民用产业技术升级。同时,随
着行业准入制度逐步完善、航空制造业利好政策落地,未来将有更多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进入该领域,市场
竞争将更加充分,极大推动航空零部件行业的市场化进程。
(二)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始终专注于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工艺研发和加工制造,在航空航天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生产、运
营经验,形成了精密制造技术。长期以来,公司在航空航天领域逐步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加工产品的复杂
度、精度不断提升,从以管路系统连接件、专用标准件及组件为主发展到以整体多用途结构件为主,并拓展
了飞机装配工装业务,产品结构、客户结构持续优化,直接面向航空工业下属的相关主机单位销售占比继续
保持高占比并稳步提升。在立足航空航天领域的同时,公司将积累的精密制造技术逐步推展至多个行业,形
成了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业务,报告期内民用精密零部件业务涵盖了电子、半导体等领域。
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涉及航空航天、船舶、电子科技、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根据客户类型、生产
经营模式等特点,可分为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及人工智能算力相关业务三大业务
板块,公司是具备机体零部件、发动机零部件和机载设备零部件综合配套加工能力的民营航空航天零部件制
造商。
2.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专注于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工艺研发和加工制造,同时将积累的精密制造技术逐步推展至多个行业,
形成了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两大业务板块,从而实现收入和利润。
(2)研发模式
公司秉持精益求精的研发理念,以先进技术服务科技强军为目标,建立了先进、高效的研发体系,坚持
自主研发、合作研发与吸收创新相结合。公司的研发主要为工艺设计,此外还包括产品设计。
1)工艺设计:工艺设计主要是公司围绕客户提出的产品设计要求,从原材料测试和选择、制造可实现
性、性能目标等方面进行同步研发,也是对零部件设计特性要求、使用稳定性、可靠性以及经济性进行验证
的过程。
2)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是新产品的开发,是公司自行提出产品设计要求并进行研发设计、产品试制,
如铝合金导管柔性连接卡箍等。
(3)采购模式
公司由采购部统一采购生产经营物资,并制定了《采购控制程序》《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供应商管
理制度》等相关制度,确保对采购过程的有效管理。公司根据订单情况、生产作业计划、业务需求等进行采
购,在合格供应商名录内采用询议价方式选定供应商,采购的生产物资须经质量部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
公司执行合格供应商审核制度,建立了合格供应商名录,并建立了供应商考核体系,主要对供应商的供
货质量、供货价格、交货时间等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不断优化供应商结构。
(4)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订单拉动式生产模式。综合客户长期订货计划、客供料来料预期及客户当期实际配套需求
,依据具体产品工艺路径等情况,组织人员、设备、材料、辅料工具供应,保障物流仓储、生产环境,协调
生产进程,满足质量要求与如期交付。
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将部分开粗工序委托给通过审核的供应商完成。对于开粗工序委外,公司建立了完
整的全流程管控体系,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以保证加工质量。
(5)销售及定价模式
1)销售模式:公司的销售工作主要由市场部负责。公司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业务均采用直销模式;
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业务以直销模式为主;算力服务器租赁业务以直销模式为主,贸易业务以经销模式为
主。
2)定价模式:
ⅰ对于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服务:公司通常会依据加工产品实现工艺的复杂程度、预估工时、工装工具
消耗情况,参考行业平均价格等因素,进行合理报价,双方协商后,经过客户核价、审价过程,最终确定价
格;
ⅱ对于飞机装配工装产品销售:公司通常会依据产品实现工艺的复杂程度、预估工时、原材料成本,参
考行业平均价格等因素,进行合理报价,最终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
ⅲ对于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公司通常会依据产品实现工艺的复杂程度、预估工时、原材料成本、工
装工具消耗情况,参考行业平均价格等因素,进行合理报价,最终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
ⅳ对于算力相关服务及销售业务:参考行业平均价格等因素,进行合理报价,双方协商后,最终确定价
格。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立足战略全局,在业务拓展与技术创新两大维度同步发力,既实现多板块业务协同增长
,又以技术突破升级核心制造能力,为长期发展构建坚实壁垒。
(一)多板块业务协同发展
在航空航天领域,公司依托研发与生产实力,推动新研发产品实现从技术验证到规模化批产的突破,高
效交付合格产品,将技术与市场资源转化为销售业绩,夯实产品竞争力。同时,公司以“深耕存量、拓展增
量”推进市场开发,持续优化航空航天板块客户结构,客户订单占比逐步均衡,降低经营风险,提升市场抗
波动能力,为业务长期稳健发展奠定基础。
公司民品业务增长势头强劲,重点研发项目取得成功。目前交付的成品在性能与性价比上均满足客户需
求,赢得广泛认可,进一步站稳民品市场。与此同时,公司与西门子能源的合作迈入新阶段。凭借技术积淀
,公司为其提供的高复杂度、难加工材料零件,成功攻克材料加工难题,在精度与质量稳定性上达到严苛标
准,获西门子能源高度肯定,有效带动公司高附加值产品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公司自2024年开始布局算力板块业务,截至目前已经完成首期400余台高性能服务器的上线组网并全部
交付客户运行,为后续进一步拓展市场和延伸配套增值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算力业务板块的长期
稳定推进奠定了基础,并且随着国内GPU算力业务的需求持续旺盛,而且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应用深化
及绿色集约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正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广阔前景。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公司始终将战略创新作为发展核心驱动力,持续优化业务布局以抢占新
兴市场机遇。今年上半年,公司基于对低空经济产业爆发式增长潜力的综合评估,公司正式成立无人机事业
部,开始逐步拓展民用无人机板块业务。
(二)以“高精高效低耗”升级制造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高精度、高效率、低损耗”研发主线,借逆向工程、数字仿真等技术,显著提升
航空航天复杂零部件制造能力。
1.核心技术上,构建“零缺陷”体系:蓝光扫描逆向成型技术(精度0.02mm)替代传统划线,合格率升
30%;在线检测集成多技术,故障率降40%。还突破复杂件加工,薄壁曲面件精度达0.005mm,五轴车铣复合
技术提效40%、设备利用率80%。
2.新材料新工艺方面,微织构刀具技术解镍基合金难题,效率升60%;深孔加工技术壁厚差≤0.01mm。
特种成形工艺优化后,铝合金腔体精度0.03mm、气孔率降50%,液压壳体加工精度0.001μm。
3.智能化上,数字孪生仿真缩时90%,自适应工艺合格率达98.5%;柔性系统减装夹时间70%,还搭建轴
类零件加工数据库。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公司本报告期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
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均增长,主要原因系公司算力相关服务及销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带动经营业绩增
长所致。
公司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销售商品、提供劳务
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所致。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