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迈信林(688685)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88685 迈信林 更新日期:2024-05-1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工艺研发和加工制造。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行业) 2.21亿 75.13 7716.90万 92.05 34.98 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行业) 6874.47万 23.41 332.85万 3.97 4.84 其他业务(行业) 428.95万 1.46 333.18万 3.97 77.67 ─────────────────────────────────────────────── 整体结构件及装备(产品) 8329.55万 28.36 3157.03万 37.66 37.90 高精度壳体(产品) 7672.28万 26.13 2519.85万 30.06 32.84 精密结构件(产品) 4330.29万 14.75 212.23万 2.53 4.90 管路系统连接件(产品) 3836.93万 13.07 1435.41万 17.12 37.41 电子连接器件(产品) 2544.18万 8.66 120.63万 1.44 4.74 专用标准件及组件(产品) 2224.36万 7.57 604.61万 7.21 27.18 其他业务(产品) 428.95万 1.46 333.18万 3.97 77.67 ─────────────────────────────────────────────── 国内(地区) 2.89亿 98.54 8049.76万 96.03 27.82 其他业务(地区) 428.95万 1.46 333.18万 3.97 77.67 ─────────────────────────────────────────────── 直销(销售模式) 2.89亿 98.54 8049.76万 96.03 27.82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428.95万 1.46 333.18万 3.97 77.67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产品) 1.45亿 98.87 5067.14万 96.83 34.90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165.87万 1.13 165.87万 3.17 100.00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行业) 2.05亿 63.25 9007.12万 86.53 43.95 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行业) 1.11亿 34.17 1212.39万 11.65 10.95 其他(补充)(行业) 836.94万 2.58 190.54万 1.83 22.77 口罩(行业) 4778.76 0.00 -7821.24 -0.01 -163.67 ─────────────────────────────────────────────── 整体结构件及装备(产品) 8331.16万 25.71 4309.00万 41.40 51.72 精密结构件(产品) 6899.65万 21.29 705.29万 6.78 10.22 高精度壳体(产品) 6696.71万 20.67 2770.98万 26.62 41.38 电子连接器件(产品) 4171.29万 12.87 507.10万 4.87 12.16 管路系统连接件(产品) 3081.34万 9.51 1382.55万 13.28 44.87 专用标准件及组件(产品) 2383.47万 7.36 544.60万 5.23 22.85 其他(补充)(产品) 836.94万 2.58 190.54万 1.83 22.77 口罩(产品) 4778.76 0.00 -7821.24 -0.01 -163.67 ─────────────────────────────────────────────── 国内(地区) 3.16亿 97.42 1.02亿 98.17 32.37 其他(补充)(地区) 836.94万 2.58 190.54万 1.83 22.77 ─────────────────────────────────────────────── 直销(销售模式) 3.16亿 97.42 1.02亿 98.17 32.37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836.94万 2.58 190.54万 1.83 22.77 ─────────────────────────────────────────────── 截止日期:2022-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产品) 1.29亿 97.12 4913.81万 99.53 38.15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381.50万 2.88 23.21万 0.47 6.08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4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3.0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7390.63│ 59.22│ │第二名 │ 2656.68│ 9.05│ │第三名 │ 2274.44│ 7.75│ │第四名 │ 1163.44│ 3.96│ │第五名 │ 913.34│ 3.11│ │合计 │ 24398.53│ 83.0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5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9.4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228.31│ 11.71│ │第二名 │ 1178.85│ 6.19│ │第三名 │ 945.02│ 4.97│ │第四名 │ 666.51│ 3.50│ │第五名 │ 579.33│ 3.04│ │合计 │ 5598.02│ 29.41│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3-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创新战略,坚定深化发展主营业务,积极开拓新业务,开辟转型升级新赛 道;坚持以高标准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积极投工投产,保障生产计划,严把生产质量关;同时公司积极推 进募投项目的建设,持续优化生产线设备类别的组合配备,争取逐步实现产能的提升及释放。报告期内,公 司营业总收入293665344.55元,上年同期324010490.58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15245483.93元,上年同期42473606.42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4.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452554.97元,上年同期34205438.84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9.44%。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展如下工作: 1.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不断加强研发投入力度 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创新是公司实现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报告期内,公司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客 户需求为核心,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巩固现有产品的技术优势,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 ,报告期内重点推进基于零点定位的柔性夹具、航空铝合金、异型精铸件等在研项目的研发进程,不断完善 关键、重要、复杂零部件研发、加工制造技术一体化能力建设;其中“异型精铸件加工工艺的研发”、“航 空铝合金模锻件加工工艺的研发”、“轴类零件加工翻转台的设计”、“薄壁零件线切割夹具的设计”等研 发项目均已完成,并已正式投入生产中。“异型精铸件加工工艺的研发”主要使用逆向工程软件,大幅缩短 加工周期,同时减少人工工作量及大范围测量易漏检等情况;为了提高机床利用率,公司投入研发“适用于 零点定位的通用转接工装系统”,该项目不仅可以减少产品装夹时间,还能形成通用工装标准库,提升工装 的通用性,减少专用工装的制造。报告期内,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专利133项。 2.聚焦主业,深耕现有行业,发掘新客户 基于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公司主动应对变局,在报告期内,深耕现有行业,不断开拓新客户。 公司在报告期内启动“航空航天产业园项目”的建设,该项目主要是对公司现有产业基础进行扩充,除 对现有产品领域进行深挖并扩大生产规模外,还将通过和产业相关院所进行技术研发合作及产业化,拓展航 空航天核心零部件及组件研发种类,扩大产线的生产规模,丰富产业链的产品种类,提高公司市场占有率。 报告期内,公司在产品研制、供方准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公司于2023年9月21日正式进入德国 西门子全球采购目录,未来双方将围绕部件项目展开合作;公司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完成了中国船舶某一 核心件的试制,未来双方亦将围绕该项目展开深度的合作。 3.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提高运行效率 公司坚持以质量管理体系为生产管理的基础,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流程体系,进一步整合 优化各项流程制度,提升组织能力与运营效率。公司持续推进绩效管理模式,确保管理流程化、规范化、系 统化,为建设高效运营的企业奠定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系统持续优化工作流程,在不断提高研发和生产效率的同时加深产品品质保障。ME S系统、PLM(CAXA)系统、ERP-MES系统、PLM-MES系统陆续上线,同时完成ERP(U9C)验收,数字化集成软 件系统的逐步完善,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设备利用率,缩短加工时间,提高产品加工的灵活性,积极推进生产 高附加值产品,从而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推进实现差异化发展。 4.持续推进募投项目 继募投项目延期后,公司积极推进募投项目的建设,上半年初,公司变更“航空核心部件智能制造产业 化项目”的实施主体与实施地点,并成立江苏迈信林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以此来实现该募投 项目的顺利实施。报告期内,延期的两个项目均逐步推进中,进度符合预期。其中,国防装备研发中心项目 已完成设备的验收。截至报告期末,航空核心部件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已累计投入12469.67万元,投入进度 达到103.91%。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始终专注于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工艺研发和加工制造,在航空航天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生产、运 营经验,形成了精密制造技术。2015年以来,公司在航空航天领域逐步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加工产品的复 杂度、精度不断提升,从以管路系统连接件、专用标准件及组件为主发展到以整体结构件为主,并拓展了飞 机装配工装业务,产品结构、客户结构持续优化,直接向航空工业下属的主机厂销售占比持续提升。在立足 航空航天领域的同时,公司将积累的精密制造技术逐步推展至多个行业,形成了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业务 ,报告期内包括电子、半导体等领域。 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涉及航空航天、船舶、电子科技、半导体等领域,根据客户类型、生产经营模式等 特点,可分为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两大业务板块,基本形成了“军品为主、民品 为辅”的两翼发展格局,成为同时具备机体零部件、发动机零部件和机载设备零部件综合配套加工能力的民 营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商。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专注于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工艺研发和加工制造,同时将积累的精密制造技术逐步推展至多个行业, 形成了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两大业务板块,从而实现收入和利润。 2、研发模式 公司秉持精益求精的研发理念,以先进技术服务科技强军为目标,建立了先进、高效的研发体系,坚持 自主研发、合作研发与吸收创新相结合。公司的研发主要为工艺设计,此外还包括产品设计。 (1)工艺设计:工艺设计主要是公司围绕客户提出的产品设计要求,从原材料测试和选择、制造可实 现性、性能目标等方面进行同步研发,也是对零部件设计特性要求、使用稳定性、可靠性以及经济性进行验 证的过程。 (2)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是新产品的开发,是公司自行提出产品设计要求并进行研发设计、产品试制 ,如铝合金导管柔性连接卡箍等。 3、采购模式 公司由采购部统一采购生产经营物资,并制定了《采购控制程序》《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供应商管 理制度》等相关制度,确保对采购过程的有效管理。公司根据订单情况、生产作业计划、业务需求等进行采 购,在合格供应商名录内采用询议价方式选定供应商,采购的生产物资须经质量部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 公司执行合格供应商审核制度,建立了合格供应商名录,并建立了供应商考核体系,主要对供应商的供 货质量、供货价格、交货时间等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不断优化供应商结构。 4、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订单拉动式生产模式。综合客户长期订货计划、客供料来料预期及客户当期实际配套需求 ,依据具体产品工艺路径等情况,组织人员、设备、材料、辅料工具供应,保障物流仓储、生产环境,协调 生产进程,满足质量要求与如期交付。 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将部分开粗工序委托给通过审核的供应商完成。对于开粗工序委外,公司建立了完 整的全流程管控体系,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以保证加工质量。 5、销售及定价模式 (1)销售模式:公司的销售工作主要由市场部负责。公司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业务均采用直销模式 ;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业务以直销模式为主。 (2)定价模式: 1)对于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服务:公司通常会依据加工产品实现工艺的复杂程度、预估工时、工装工 具消耗情况,参考行业平均价格等因素,进行合理报价,双方协商后,经过客户核价、审价过程,最终确定 价格; 2)对于飞机装配工装产品销售:公司通常会依据产品实现工艺的复杂程度、预估工时、原材料成本, 参考行业平均价格等因素,进行合理报价,最终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 3)对于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公司通常会依据产品实现工艺的复杂程度、预估工时、原材料成本、 工装工具消耗情况,参考行业平均价格等因素,进行合理报价,最终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行业的发展阶段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船舶、电子科技、民用电子等领域,其中,航空航天领域收入 和利润在公司所有业务中占比最高,且均占到公司总收入和总利润的30%以上,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 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属于“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根据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7)》,属于“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就产品或服务具体应用领域而言,公司主要从事飞机零部件的工艺研发和加工制造,所处行业为航空零部 件制造业。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无变化。 我国航空零部件制造产业链的市场参与主体众多,上游为制造航空零部件所需的各种金属或非金属等原 材料及辅助材料、加工设备,下游则包括整机制造、航空发动机制造和航空维修三大部分。围绕航空制造业 的产业布局,我国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基本形成了以主机厂内部配套企业为主,各航空科研机构、合资企业 和民营企业形成有效补充的市场格局。目前,军用航空零部件制造属于有限开放行业,而民用航空零部件制 造则暂无相关限制,由于我国航空零部件制造尤其是军品领域开放时间较短,且行业准入有一定要求,行业 内竞争者数量尚不多,但随着行业准入制度的逐步完善及航空制造业利好政策的落地,未来将有更多社会资 本和民营企业进入该领域,市场竞争将更加充分,行业的市场化程度有望不断提升。 (2)行业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军品定型周期较长,整体不具有周期性 航空零部件属于典型的订单生产模式。军方客户会根据需求制定飞机采购计划,并与主机单位签订采购 合同,主机单位根据军方合同分解生产计划,并按该计划向配套供应商进行采购。配套供应商在接收到采购 需求后,需对必须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进行研究,研发阶段所需时间较长,期间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评试验 和返工总结,若下游客户整机验收进度有所调整,也会增加项目开发时长;同时,相应产品在正式批量投产 前需要经客户验收,进行全面考核。因此军品定型周期较长且不具有周期性特征。 2)受下游客户交付影响,存在季节性波动 飞机零部件最终用户主要为军方、主机厂和民航企业。因航空制造业生产特点,其流程需经过原材料采 购、零件制造、部件和整机装配、最终交付等过程,一般生产周期从数周、数月到数年不等。对于主机厂配 套供应商来说,下游客户一般在年初制定生产计划,对不同装备的年度采购计划会有波动,根据产品计划安 排和交付进度,结算往往集中在下半年,这使得行业内企业收入通常下半年占比相对较高,存在季节性波动 。 3)军品定制化程度高,具有排他性 军品具有个性化、小批量、多批次的特点。军工客户对产品的应用环境、指标、参数、性能等具有特殊 要求,作为配套供应商需要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工艺改进。同时,由于军工客户对物资的需求可能出现时间周 期短、数量不确定的情况,要求供应商具有快速应变能力,需要充分理解军工客户的需求特性,在更短的时 间内做出更准确的反应,并具备相应的协调、生产能力。一旦成为某产品的配套供应商,由于军品定制化程 度高的特点,供应商通常能和军工客户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军品一旦列装批产,如无重大技术更新或产品 问题,军工客户原则上不会轻易更换该类产品供应商。 4)行业在技术、资质、资金等方面壁垒较高 军品生产领域有其特殊的规律,质量要求高、生产管理严、服务周期长,环境适应性要求苛刻,初入军 工行业需要比较长的适应期,行业壁垒较高。 ⅰ资质壁垒 在航空航天领域,出于产品质量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等要求的考虑,相关企业必须取得相应资质和 认证方可进入客户合格供方目录。军用航空零部件领域,主要客户为国有大型军工集团,供应商首先须取得 军工业务相关资质,并通过国防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其后须通过目标客户对公司的文件资质审核、现场 审核、样品试制等,审核通过后进入客户合格供方目录。民用航空零部件领域,波音、空客、中国商飞等要 求从事民用航空产品转包生产的供方通过AS91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通过相应的供应商综合能力评审,企 业取得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市场准入的先决条件之一。前述资质的取得不仅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研发 、技术、装备实力,且考察周期较长,成为进入本行业的条件之一。 ⅱ技术壁垒 航空零部件制造属于高技术含量的精密制造领域,其加工材料大多为专用的钛合金、铝合金、不锈钢和 高强度耐热合金等,需要加工成各种结构复杂的零件,如飞机肋类、梁类、框类、接头类以及各种形状的结 构件,其形状复杂异形,加工难度大,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可靠性要求高。一批航空零部件先入企业通过对 先进设备的操作使用和工艺技术研究,在长时间对高精度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过程中,聚集和培养了大量的专 业技术人才,积累了专业的工艺技术和研发能力,确保了产品制造的安全性和良品率。为此,进入航空零部 件制造领域,必须有一定的专业人才、技术储备和研发实力。 ⅲ资金壁垒 目前航空零部件的制造工艺越来越复杂,材料使用越来越先进,对所需设备要求高,设备价值昂贵,使 得相关企业需进行较大的资金投入购置价值较高的设备,以达到较高的生产工艺技术水平,方能满足生产需 要。同时,军品研发、生产的投资回报具有不确定性,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各层级分包、转包的模式导致其 收款周期较长,对流动资金也有一定要求。以上因素导致进入航空零部件制造领域需要一定的资金规模。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1)公司是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商 自成立以来,公司已承担多种型号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工艺设计和加工制造,涉及飞机机身、机翼、尾翼 、发动机、起落架、机电系统、航电系统等,是同时具备机体零部件、发动机零部件和机载设备零部件综合 配套加工能力的民营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商。2019年以来,公司充分发挥核心技术优势,着力拓展航空发动 机、飞机起落架领域的业务。公司依靠自主研发,实现技术突破,已掌握机匣、整体涡轮盘等航空发动机零 部件及起落架主架体的加工制造能力。 (2)公司产品及服务受到知名客户广泛认可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形成了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两大业务板块。在 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业务板块,公司客户覆盖航空工业、中国航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兵工、中 国船舶、中国电科等军工集团,每年被客户授予“年度优秀供应商(A类)”等荣誉称号;2023年,公司荣 获中国电科集团授予的“2022年度优秀供方”(零部件制造唯一优秀供应商)、航空工业授予的供应商“优 秀质量奖”、某客户授予的“2023年度质量管理优秀供方”等,以上殊荣既是对公司研制实力的认可,也是 对公司产品质量、生产能力、项目服务一体化等各大环节的全方位肯定。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航空先进装备需求驱动零部件高性能制造 航空航天产品对可靠性、性能及使用环境等要求较严格,因此在制造时使用的材料也大多为复合材料、 高温合金以及钦合金等具备良好的耐热性、韧性、耐腐蚀性、抗疲劳性等多种良好性能的特等材料。 航空航天先进装备制造的需求和发展,对航空零部件制造提出了高性能的要求。传统的零部件制造方法 只需按精确设计的零件几何尺寸及公差要求进行制造,而高性能制造方法以精准保证零件或装备的透波、传 热、导流、动力学等高端性能要求为主要制造目标,具有曲面复杂、材料超硬、超脆、超黏等难加工特征, 与几何精度、材料、结构、制造工艺过程等多因素密切相关且具有复杂关系,涉及零件尺寸、表面完整性与 其性能的关系建模、基于性能的制造过程控制方法,以及面向极限精度制造的新工艺新方法探索等诸多方面 。 (2)航空零部件产品数字化和制造过程的智能化 在航空零部件的制造过程中,数字化管理主要包含了数字化样机、设计、加工等管理工作,只有不断提 升数字化管理水平,才能确保产品在不同阶段实现有效的数据共享。应用MES管理系统对数控生产工厂的数 字化工作间进行管理成为航空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同时,国家正在大力倡导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的尖端行业,航空零部件制造也有望在制造过程中进一 步集成感知、处理和反馈装置,实现对加工过程的监控与优化。通过构建智慧工厂体系,航空零部件制造商 能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间高效的信息互联,实时获取生产设备、物料、成品等相互间 的动态生产数据,满足监测需求,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通过高度智能化的自动化生产线,满足个性化定 制、柔性化生产需求,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成本。 (3)航空零部件行业市场化进程持续推进 目前,军用航空零部件制造属于有限开放行业,而民用航空零部件制造则暂无相关限制,随着社会生产 力的逐步提高,民营企业技术和生产水平提高,军用技术逐渐转向民用,促进民用产业技术升级。同时,随 着行业准入制度逐步完善、航空制造业利好政策落地,未来将有更多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进入该领域,市场 竞争将更加充分,极大推动航空零部件行业的市场化进程。 (四)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业,持续进行核心技术创新和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始终将提升技术先进性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通过多年持续研发、生产实践,公司不断提升在材料 识别、工艺设计、参数选择、机加编程、工装设计、刀具选型、加工环境控制等方面的技术水平。截至报告 期末,公司在航空航天领域拥有12项核心技术,其中11项系公司自主研发取得,1项系公司自南京航空航天 大学引进、吸收取得,报告期内,公司无新增核心技术。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针对以下两项难题进行了攻克: 1.通过对角度头五轴联动的加工工艺技术的研发,解决了大型飞机结构件,筋条法向侧面导孔加工困难 的问题,同时在五轴机床联动功能基础上结合角度头复合加工,有效解决制造盲区,目前该技术已开始应用 。 2.基于零点定位的柔性夹具的研发及应用技术,结合薄壁筒形结构件夹持工装,解决了装夹时间长、机 床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该技术的应用有效减少了机床因装夹导致的停机时间。 随着报告期内公司对在研项目的不断推进,公司成功研制了异型精铸件加工工艺、航空铝合金模锻件加 工工艺、半导体结构件精密制造工艺、基于零点定位的柔性夹具的研发及应用技术、角度头五轴联动的加工 工艺技术、车铣复合机床通用夹具、适用于零点定位的通用转接工装系统等技术,为公司研发新品及生产订 单创建了坚实的基础。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6项,实用 新型专利133项。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航空航天领域产品及服务对技术和质量要求极高,公司始终将提升技术先进性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经 过十数年的发展与沉淀,在航空航天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生产、运营经验,形成了在技术、产品、客户 群体等方面的竞争优势。 1、技术研发及创新优势 从技术水平看,公司秉持精益求精的研发理念,以先进技术服务科技强军为目标,通过多年持续研发、 生产实践,公司不断提升在材料识别、工艺设计、参数选择、机加编程、工装设计、刀具选型、加工环境控 制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并形成了12项核心技术体系,包括面向生产线的智能数控编程与在线检测技术、弱刚 性薄壁金属结构件数控加工变形控制技术、航空航天专用高温合金多轴高效加工技术、超高强度钢结构件复 合加工工艺、高精度超大长径比深孔加工技术、浮动装夹工艺装备快速换装系统设计、复杂结构件生产线信 息采集与监控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体系。同时,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合作研发与吸收创新相结合,提升公司 的技术研发实力和成果转化能力。2022年,公司“江苏省航空航天核心部件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获得了 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的认定,该研究中心旨在围绕航空航天核心部件制造精度低、高端产品少等问题,建设 航空航天核心部件智能制造创新研发平台,突破特征识别、智能编程、在线检测和加工动态补偿等核心技术 。 从研发能力看,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和产品开发人才的投入与培养,公司目前拥有近百名研发人员(包括 核心技术人员),经过长期的培养机制,形成了良好的梯次发展格局,为未来发展提供空间。公司与多所高 校、科研院所开展了深入的产学研合作。公司已建立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江苏省研 究生工作站、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2、产品结构深入优化的优势 公司已承担多种型号航空航天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及装配,产品涉及飞机机身、机翼、尾翼、发动机、 起落架、机电系统、航电系统等,是国内少数同时具备机体零部件、发动机零部件和机载设备零部件综合配 套能力的民营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商。在立足航空航天领域的同时,公司以核心技术为驱动,将积累的先进 制造技术逐步推展至多个行业(包括船舶、电子、半导体等领域),在不断丰富产品线的同时,持续提高高 附加值产品占比,延伸产业链深度,并以此获得良好的市场前景。 3、品质管控不断完善的优势 公司在品质管控方面,一直强化过程管控监督,通过生产实践反哺完善品质规范制度,建立良性循环的 质量管理运行机制。对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入库或发出,采取作业技 术和生产过程的分析,诊断和监控措施,确保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作业分工高度细化,创建分组式管理 模式,制定品质提升计划,强化现场巡查机制,对于重点项目以及过程难点实行定人定点的跟踪制度,围绕 特定项目有针对性地建立“事先预防、事中管控、事后治理”全方位的质量流程管控监督机制,使得产品品 质监管贯穿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大大确保了产品的良品率,为公司市场规模的扩大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4、客户市场全面布局的优势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