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同益中(688722)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88722 同益中 更新日期:2025-05-1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材料制造业(行业) 6.38亿 98.29 2.40亿 97.92 37.56 其他业务(行业) 1111.90万 1.71 508.16万 2.08 45.70 其他(补充)(行业) 47.83 0.00 22.66 0.00 47.38 ───────────────────────────────────────────────── UHMWPE纤维(产品) 3.55亿 54.64 1.07亿 43.82 30.24 复合材料(产品) 2.83亿 43.65 1.32亿 54.10 46.73 其他业务(产品) 1111.90万 1.71 508.16万 2.08 45.70 ───────────────────────────────────────────────── 境内(地区) 3.54亿 54.54 1.24亿 50.69 35.04 境外(地区) 2.84亿 43.74 1.16亿 47.23 40.71 其他业务(地区) 1111.90万 1.71 508.16万 2.08 45.70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6.38亿 98.29 2.40亿 97.92 37.56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111.90万 1.71 508.16万 2.08 45.70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47.83 0.00 22.66 0.00 47.38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UHMWPE纤维(产品) 1.70亿 66.67 5670.18万 61.55 33.42 复合材料(产品) 8017.50万 31.51 3386.01万 36.76 42.23 其他(产品) 216.32万 0.85 6371.77 0.01 0.29 材料、废品销售(产品) 196.97万 0.77 111.72万 1.21 56.72 房屋租赁(产品) 49.46万 0.19 43.43万 0.47 87.80 ───────────────────────────────────────────────── 境外(地区) 1.55亿 61.03 6648.47万 72.17 42.81 境内(地区) 9916.78万 38.97 2563.50万 27.83 25.85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2.54亿 100.00 9211.97万 100.00 36.2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材料制造业(行业) 6.11亿 95.41 2.36亿 95.38 38.67 其他业务(行业) 2937.65万 4.59 1144.89万 4.62 38.97 其他(补充)(行业) 27.55 0.00 27.20 0.00 98.73 ───────────────────────────────────────────────── UHMWPE纤维(产品) 3.28亿 51.16 1.23亿 49.64 37.53 复合材料(产品) 2.83亿 44.26 1.13亿 45.74 39.98 其他业务(产品) 2937.65万 4.59 1144.89万 4.62 38.97 其他(补充)(产品) 27.55 0.00 27.20 0.00 98.73 ───────────────────────────────────────────────── 境外(地区) 3.19亿 49.86 1.42亿 57.27 44.43 境内(地区) 2.92亿 45.55 9438.95万 38.11 32.36 其他业务(地区) 2937.65万 4.59 1144.89万 4.62 38.97 其他(补充)(地区) 27.55 0.00 27.20 0.00 98.73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6.11亿 95.41 2.36亿 95.38 38.67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2937.65万 4.59 1144.89万 4.62 38.97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27.55 0.00 27.20 0.00 98.73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材料制造业(行业) 6.00亿 97.36 2.42亿 98.43 40.31 其他(补充)(行业) 1624.71万 2.64 385.59万 1.57 23.73 ───────────────────────────────────────────────── 复合材料(产品) 3.43亿 55.70 1.48亿 60.21 43.10 UHMWPE纤维(产品) 2.57亿 41.66 9392.39万 38.22 36.58 其他(补充)(产品) 1624.71万 2.64 385.59万 1.57 23.73 ───────────────────────────────────────────────── 境外(地区) 3.35亿 54.33 1.44亿 59.51 42.99 境内(地区) 2.65亿 43.03 9794.65万 40.49 36.93 其他(补充)(地区) 1624.71万 2.64 385.59万 --- 23.73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6.00亿 97.36 2.42亿 98.43 40.31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1624.71万 2.64 385.59万 1.57 23.7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2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4.3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6782.17│ 10.44│ │第二名 │ 5539.51│ 8.53│ │第三名 │ 5067.21│ 7.80│ │第四名 │ 2954.53│ 4.55│ │第五名 │ 1944.88│ 3.00│ │合计 │ 22288.30│ 34.3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6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4.6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6676.76│ 13.87│ │第二名 │ 2885.00│ 5.99│ │第三名 │ 2611.49│ 5.43│ │第四名 │ 2389.15│ 4.96│ │第五名 │ 2099.35│ 4.36│ │合计 │ 16661.75│ 34.61│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面对行业“内卷”加剧及国际贸易壁垒升级带来的多重考验,同益中董事会和管理层坚持以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初心,以夯实公司管理体系,提高上 市公司精细化管理水平为抓手,“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为契机,围绕“解放思想、团结奋斗、 强基固本、乘势而上”十六字经营方针,以拓宽发展赛道为新起点,不断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和水平,持续提 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一)拓展主业边界,打造3+X产业布局 报告期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呈现技术突破、应用创新、产业链升级的新发展态势。作为国内 领军企业,同益中依托二十余年的技术积淀,精准把握海洋工程、军事装备、安全防护等应用领域的市场机 遇,创新采用“定制化生产+全周期服务”模式,快速响应各市场领域客户需求,并依托公司技术研发中心 ,持续加强新产品研发力度、增强产品质量管控。在行业竞争加剧、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公司通 过数智化改造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持续巩固从纤维到复合材料制品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同时,年产4060 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项目(二期)及防弹无纬布及制品产业化项目顺利达产,规模效应进一步凸显。 为了服务国家战略,践行央企新使命,报告期内,同益中进一步完善战略业务布局,打造发展双支点, 实施对超美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收购,实现新赛道的突破,推动同益中以“FIBER+复材”为核心的“ 3+X”未来纤维产业体系的建立,提高公司产业整合能力,提升综合盈利能力及抗风险能力,向高性能纤维 集群化发展。 面对行业激烈的竞争态势,公司经营效益保持稳定。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936.78万元,同比 增长1.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019.75万元,同比降低15.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366.58万元,同比降低14.65%。 (二)引领创新驱动,提升发展硬实力 报告期内,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深度布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通过“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转化”三级研发体系,实现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有效衔接、产品性能再 次提升,防弹防刺新产品TYZSF804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实现良好的效益。面对全球高性能纤维行业转型趋势 ,公司构建生产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系统,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稳定性。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国家授权专利9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公司参与制定并发布《F Z/T54151—2024抗蠕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FZ/T50064—2024化学纤维短纤维色度色差试验方法》2项 行业标准;公司硬质无纬布、装甲板等复合材料产品取得新突破,研发出轻量化装甲板和新一代硬质无纬布 ,其技术水平国内领先,轻量化装甲板未来可用于直升机、舰船及车辆的装甲防护等领域。 在研发战略布局方面,公司努力拓展高强PE纤维在医疗领域的运用,推进医用纤维产品研发与测试,已 获得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ISO13485)认证;机器人灵巧手作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新兴应用场景,公 司积极推进灵巧手腱绳材料的研发。 (三)把握客户痛点,扩展口碑辐射区域 公司秉承“双轮驱动”战略,依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全产业链技术优势与高附加值产品矩阵,开展 常态化市场分析,全面掌握下游客户反馈,积极参加国内外展会活动,精准锚定军事装备、海洋工程、安全 防护等核心领域需求,同益中DOYENTRONTEX、TYZ、孚泰、护星等系列品牌产品得到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耕销售渠道,强化销售能力建设,提供不同场景的轻量化、高端化的解决方案, 通过“售前咨询-售后追踪”全周期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客户合作基础不断夯实,和大客户 、优质战略客户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 (四)推进生产智能化,丰富差异化产品矩阵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引进、设计智能化生产设备、优化工艺生产技术、提升连续化生产线效能等创新举 措,深化降本增效目标。公司着力构建全流程精益管理体系,强化原料控制、优化工艺参数、提升产品性能 ,完善从原料筛选到成品检测的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及稳定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引领市场,研发团队紧密跟踪防弹装备、海洋工程、生物医疗、机器人灵巧手等领域 需求,动态分析行业技术趋势,针对性开发差异化产品矩阵。销售团队建立“客户需求数据库”,实现细分 产品的精准供给,持续巩固同益中在防弹装备等高端应用领域的市场地位及优势,努力实现医用纤维的市场 突破。 (五)深化管理体系,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高性能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通过强化技术研发、优化生 产效能、深化市场布局,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构建全链条技术研发体系,围绕工艺优化、产品开 发等核心技术环节加大攻关力度,联合高校及科研院所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进耐高温、抗蠕变等项 目核心技术攻关;二是引入数字化生产监控系统,优化生产控制模型,同步推进溶剂回收循环利用技术应用 ,实现生产能耗同比下降;三是完善市场导向型质量管理机制,建立从原料采购到终端应用的全流程质量追 溯体系,针对防弹装备、海洋工程等高端应用场景定制化生产,客户需求响应得到有效提升;四是形成覆盖 研发、生产、销售各环节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持续提升内控管理水平和合规管理水平,为企业可持续发展 筑牢根基。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为专业从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凭借二十 余年在行业的深耕和技术积淀,成为行业内少数可以同时实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规模化生 产的企业,拥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全产业链布局。 公司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系列品种包含不同旦数、单纤数和颜色的产品,产品种类、规格达上百种 ,可满足各领域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公司以自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为原材料,经特定工艺加工成无纬布 。公司主要差异化优势产品如下: (1)细旦纤维。公司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线进行改良,突破了单丝细化的技术瓶颈,单丝的 纤度可达到0.95D,单丝的细化不但提高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品的物理性能,同时提升整体行业下游 的应用水平,主要用于鱼线、家纺、织物等民用领域。 (2)超高强型纤维。针对防弹应用而设计的TYZ1000、TYZ2000、TYZ3000、TYZ4000系列产品,具有较 大的单丝纤度、较高的断裂伸长率和高抗冲击能力。目前,公司可规模化生产断裂强度不低于42.5cN/dtex 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品,进一步满足高端军事装备领域的需求。 (3)抗蠕变纤维。公司开发出力学性能与DyneemaDM20、SK78相当的抗蠕变纤维产品,并参与制定并发 布《FZ/T54151—2024抗蠕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可以满足海洋工程等高端领域的需求。 (4)防弹防刺无纬布。公司在自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品的基础上研发出防弹防刺新产品TYZSF80 4,防弹防刺无纬布产品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实现良好的效益,主要用于军警防刺防弹装备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 1.盈利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为客户提供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来实现收入和利润。 2.销售模式 公司采取直接销售模式,客户主要为从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下游产业应用的生产型企业,以及防弹 制品的终端使用方。 公司通过投标和商务谈判等市场竞争方式获得客户订单,与客户签订购销合同。 3.研发模式 公司设立技术研究中心,下设纤维研究所和复材研究所开展具体研发工作,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需 求采用前瞻性研发和应用型研发相结合的模式。 一方面,跟踪行业的最新需求、技术方向和技术规范,并通过自身广泛的市场调研、数据分析、总结行 业经验等手段,预判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在完成预判后实施前瞻性方向研发,以求占领市场先机。另一方面 ,为更好地服务于主要客户,在调研分析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的基础上,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和技术攻关 ,以便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4.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并结合需求预测的模式,于年初制定生产计划,并按照计划组织实施生产。公司设立 的科技质量部负责产品质量控制,对生产流程全过程进行监测,并在入库前对最终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5.采购模式 公司采取订单驱动的采购模式,由公司供应链管理部根据生产材料的生产计划和库存情况制定并实施采 购需求。 公司在与国内外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同时,通过建立供应商评价管理体系,形成了相对稳定、适 当竞争、动态调整的合格供应商名录,确保持续稳定、质量优良及价格合理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供应。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主营业务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根据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 咨询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被列为发 展重点;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属于“鼓 励类”产业;根据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 )》,公司产品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中的“3.5.1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制造”。2024年商务部等三部委发 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无纬布作为国家战略产品,对高端产品实施出口管控。 我国UHMWPE纤维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设立高技术纤维专项 扶持计划。近年来,国家又制定了一系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支持政策,推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纤维行业健康发展,持续引导并进一步提升与突破高性能纤维重点品种的关键生产和应用技术,促进超高分 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开发,提升产业化的应用水平,进一步拓展高性能纤维的应用领域。随着技 术进步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成本的进一步下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民用领域的应用也已进入快车 道。目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目前世界上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纤维,具有超高强度、超高模量、低密度、 耐磨损、耐低温、耐紫外线、抗屏蔽、柔韧性好、冲击能量吸收高及耐强酸、强碱、化学腐蚀等众多的优异 性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作为三大高性能纤维之一,属于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中高端产品在提高产品质 量一致性和批次稳定性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和工艺壁垒,复杂的生产工艺、严格的生产流程管控、工艺装备 的设置等均需多年的技术经验积累,行业整体仍处于成长期,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 近年来,国内企业扩产迅速,产品性能也有了显著提升,但是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中高端产品 质量一致性等方面有待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单线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生产成本有待进一步降低。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同益中作为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理事单位、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分会副会长 单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理事单位,是国内一流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 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也是国内首批掌握全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技术和较早实现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化的企业之一,拥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全产业链布局。公司主要产品的 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公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量和出口量,均处于国内同行业前列。 公司现有3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通过产品研发与应用研发相结合的模式,持续研发新产品,开拓新 应用市场,不断优化现有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产品的技术实力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公 司主导制订了细分领域首个产品行业标准以及4项行业标准,参与制订了多项国家或行业标准,并获得国家 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殊荣。 公司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取得了多项研发成果。报告期内,公司取得国家授权专利9项,其中发明专利5 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公司参与制定并发布《FZ/T54151—2024抗蠕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FZ/T5006 4—2024化学纤维短纤维色度色差试验方法》2项行业标准;2023年,公司入选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 军示范企业”名单,入选“2023年度中国企业新质生产力优秀案例”(首批·百佳),荣获“2021/2022中 国绳(缆)网行业优秀供应商”称号,优势产品聚乙烯无纬布入选《北京市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 目录(2022年版)》;公司TM4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公司入 选2024北京专精特新企业百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包括118项国内外专利,其中64 项为发明专利。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有助于推动行业发展。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 导目录(2024年本)》明确将“高性能纤维及制品的开发、生产、应用”列为“鼓励类”产业。此外,2021 年6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纺织行业“十四五”科技发展指导意见》,提出重点攻克碳纤维、对位 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设计、加工、制造一体化技术,突 破材料设计和应用瓶颈。2022年4月,国家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要提高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四氟乙烯纤 维、连续玄武岩纤维的生产与应用水平,提升高性能纤维质量一致性和批次稳定性。 从产业发展情况来看,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仍将持续快速发展。一方 面,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国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品生产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产业技术水平 的持续提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制品成为现代国防必不可少的战略物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 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日益增加的军品、民品应用将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带来较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 ,随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品成本的降低,产品应用领域及需求将不断拓展。 从新技术发展情况来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国防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迫切需要的重要战略物资, 世界军事的发展对国防战略、军事装备及所用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重量轻、强度高、适应苛刻环境、 具有智能、隐身等功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复合材料只有不断提升性能才能满足需要。目前,超高分 子量聚乙烯纤维差异化技术逐步成熟,功能化程度进一步提升,超高强纤维、细旦纤维、抗蠕变纤维等差异 化产品能够满足更多场景的应用需求。同时,近年来随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民用领域的需求迅速增长 ,低成本、高环保、中强度、高生产效率的新型熔融纺丝技术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公司积极研发升 级萃取溶剂回收技术,研发绿色环保的生产技术和关键装备,推动降本增效,提升数智化水平。 从产品性能方面来看,提高产品断裂强度和抗蠕变性能成为研发重点,突破技术制约,向高端化、差异 化、功能性方向持续发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成为行业发展重点。新产品研发方面,研发超细旦 、超高强度、超高模量、耐高温、抗蠕变、耐切割、中强低成本、高耐磨、抑菌防臭等功能性超高分子量聚 乙烯纤维成为应用技术发展重点;生产工艺方面,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制造装备、低碳环保 等领域快速发展,突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新型、高效、低成本的纺丝产业化技术,开发环保溶剂回收过 滤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创新生产路线、研发更高效的纺丝溶剂等成为发展趋势;复合材料方 面,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材料的日新月异,市场对于防弹衣的性能需求也不只局限于防弹性能, 在满足优异的防护性能的前提下也在不断发展轻量化、舒适型防弹衣,并且需要具有一定的柔软度,在增大 防护面积、保证防护对象生命健康安全的同时也能够确保防护对象进行正常活动,提高穿戴舒适性和关节灵 活性,最大限度地平衡重量、柔软度及防护性能,从而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防弹衣产品的多功能化以及 柔软舒适的要求已经是国际化市场的普遍需求,军事装备和安全防护领域也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品的 柔软度和舒适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市场和应用趋势方面来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主要领域市场的应用情况保持稳定,细分领域市场 规模逐渐扩大。随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品应用范围不断发展,医用领域、防护服饰、运动器材、海洋 工程、机器人灵巧手等行业的发展将成为新的增长驱动因素。医用领域方面,原荷兰帝斯曼公司(已于2022 年被美国AVIENT公司收购,旗下的Dyneema等品牌也一同被收购)推出的迪尼玛纯黑纤维(DyneemaPurityBl ackfiber),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应用到了医用领域;体育器械方面,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可制成安 全帽、滑雪板、帆轮板、球拍及自行车、滑翔板等,其性能优于传统材料。国家积极出台政策支持全民运动 发展,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将步入快车道,整体市场规模稳定增长;人形机器人领域,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 维可用于人形机器人手部腱绳领域。同时,随着国内企业扩产迅速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 剧,进入新一轮行业洗牌。 公司除现有产品外,还聚焦以下新产品和新应用的研发: (1)医用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柔软性高、密度小,有助于减少可植入设备的侵入性以及组织 刺激和炎症,在医疗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公司努力拓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医疗领域的运用,推 进医用纤维产品研发与测试,已获得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ISO13485)认证,实现样品研制。 (2)灵巧手腱绳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具备超高强度、超高模量、耐磨损、低密度、耐疲劳等 性能,能够满足人形灵巧手传动的要求,可应用于机器人灵巧手腱绳材料。公司积极推进灵巧手腱绳材料的 研发。 (四)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经过二十多年的自主研发与技术积累,公司掌握了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核心技术 ,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公司产品的产业化生产中,技术研发主要聚焦于工艺技术的优化、产品品质的提升、生 产效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以及装备自动化升级改造等方面。公司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取得了多项研发 成果。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包括118项国内外专利,其中64项为发明专利。2021年,公司 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并入选工信部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3 年,公司入选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名单,再次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关村高新技 术企业认定,荣获“2021/2022中国绳(缆)网行业优秀供应商”称号,优势产品聚乙烯无纬布入选《北京 市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2年版)》;报告期内,公司参与制定并发布《FZ/T54151—202 4抗蠕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FZ/T50064—2024化学纤维短纤维色度色差试验方法》2项行业标准,公 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研发及其在防护装备领域的应用”案例入选2023年度中国企业新质生产力优秀 案例(首批·百佳),公司TM4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公司入 选北京专精特新企业百强,公司承担的“基于凝胶纺丝技术的超高强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技术成果产业 化项目”第二批第一年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资金项目顺利通过北京市经济与信息化局验 收。 公司始终将研发与技术创新置于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位置,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 断完善研发管理体系等方式保持核心竞争力。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公司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领域的自主创 新能力和研发水平,巩固和保持公司产品和技术的领先或先进地位。公司新增专利申请24项,其中发明专利 13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获得授权专利9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优势 (1)深厚的技术积淀及稳定领先的工艺技术公司作为国内首批实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化的企 业之一,始终坚持“技术向纵深发展,应用向纵横发展”的发展路径,凭借二十余年在行业的深耕和技术积 淀,自主研发了一系列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相融合的核心技术,包括“高可纺性熔体单丝 细化纺丝工艺及特殊纺丝组件设计加工技术”“原液染有色纤维的开发及产业化技术”“耐割纤维的开发及 产业化技术”“绳缆专用高强-高耐磨纤维的开发及产业化技术”“防弹专用超高强型纤维的开发及产业化 技术”“超轻软质防弹无纬布的开发和产业化技术”等15项核心技术,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经过多年的生产经验和技术积累,公司实现了生产线速度、温度的精确控制与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提 升了质量控制水平及生产效率,同时公司不断提升生产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持续提高公司灵活的柔 性化生产能力。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