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722 同益中 更新日期:2024-11-1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UHMWPE纤维(产品) 1.70亿 66.67 5670.18万 61.55 33.42
复合材料(产品) 8017.50万 31.51 3386.01万 36.76 42.23
其他(产品) 216.32万 0.85 6371.77 0.01 0.29
材料、废品销售(产品) 196.97万 0.77 111.72万 1.21 56.72
房屋租赁(产品) 49.46万 0.19 43.43万 0.47 87.80
─────────────────────────────────────────────────
境外(地区) 1.55亿 61.03 6648.47万 72.17 42.81
境内(地区) 9916.78万 38.97 2563.50万 27.83 25.85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2.54亿 100.00 9211.97万 100.00 36.2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材料制造业(行业) 6.11亿 95.41 2.36亿 95.38 38.67
其他业务(行业) 2937.65万 4.59 1144.89万 4.62 38.97
其他(补充)(行业) 27.55 0.00 27.20 0.00 98.73
─────────────────────────────────────────────────
UHMWPE纤维(产品) 3.28亿 51.16 1.23亿 49.64 37.53
复合材料(产品) 2.83亿 44.26 1.13亿 45.74 39.98
其他业务(产品) 2937.65万 4.59 1144.89万 4.62 38.97
其他(补充)(产品) 27.55 0.00 27.20 0.00 98.73
─────────────────────────────────────────────────
境外(地区) 3.19亿 49.86 1.42亿 57.27 44.43
境内(地区) 2.92亿 45.55 9438.95万 38.11 32.36
其他业务(地区) 2937.65万 4.59 1144.89万 4.62 38.97
其他(补充)(地区) 27.55 0.00 27.20 0.00 98.73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6.11亿 95.41 2.36亿 95.38 38.67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2937.65万 4.59 1144.89万 4.62 38.97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27.55 0.00 27.20 0.00 98.73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材料制造业(行业) 6.00亿 97.36 2.42亿 98.43 40.31
其他(补充)(行业) 1624.71万 2.64 385.59万 1.57 23.73
─────────────────────────────────────────────────
复合材料(产品) 3.43亿 55.70 1.48亿 60.21 43.10
UHMWPE纤维(产品) 2.57亿 41.66 9392.39万 38.22 36.58
其他(补充)(产品) 1624.71万 2.64 385.59万 1.57 23.73
─────────────────────────────────────────────────
境外(地区) 3.35亿 54.33 1.44亿 59.51 42.99
境内(地区) 2.65亿 43.03 9794.65万 40.49 36.93
其他(补充)(地区) 1624.71万 2.64 385.59万 --- 23.73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6.00亿 97.36 2.42亿 98.43 40.31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1624.71万 2.64 385.59万 1.57 23.73
─────────────────────────────────────────────────
截止日期:2021-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材料制造业(行业) 3.22亿 97.30 1.04亿 99.26 32.26
其他(补充)(行业) 893.63万 2.70 77.38万 0.74 8.66
─────────────────────────────────────────────────
UHMWPE纤维(产品) 2.24亿 67.75 6605.82万 63.13 29.47
复合材料(产品) 9778.96万 29.55 3781.37万 36.13 38.67
其他(补充)(产品) 893.63万 2.70 77.38万 0.74 8.66
─────────────────────────────────────────────────
境外(地区) 1.81亿 54.83 6301.78万 60.22 34.73
境内(地区) 1.41亿 42.47 4085.41万 39.04 29.07
其他(补充)(地区) 893.63万 2.70 77.38万 0.74 8.66
─────────────────────────────────────────────────
直销(销售模式) 3.22亿 97.30 1.04亿 99.26 32.26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893.63万 2.70 77.38万 0.74 8.66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4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3.0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A公司 │ 4399.85│ 6.87│
│B公司 │ 3410.80│ 5.33│
│D公司 │ 2705.90│ 4.23│
│C公司 │ 2250.54│ 3.51│
│E公司 │ 1972.25│ 3.08│
│合计 │ 14739.35│ 23.0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3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2.2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H公司 │ 6020.80│ 8.41│
│I公司 │ 5000.30│ 6.98│
│J公司 │ 4828.47│ 6.74│
│K公司 │ 3947.09│ 5.51│
│L公司 │ 3330.20│ 4.65│
│合计 │ 23126.85│ 32.2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为专业从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凭借二十
余年在行业的深耕和技术积淀,成为行业内少数可以同时实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规模化生
产的企业,拥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全产业链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
公司拥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全产业链布局,主要产品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其中复合材料分为无纬布和防弹制品两大类。
(三)公司的经营模式
公司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
1.盈利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为客户提供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来实现收入和利润。
2.销售模式
公司采取直接销售模式,客户主要为从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下游产业应用的生产型企业,以及防弹
制品的终端使用方。
公司通过投标和商务谈判等市场竞争方式获得客户订单,与客户签订购销合同。
3.研发模式
公司设立技术研究中心,下设纤维研究所和复材研究所开展具体研发工作,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需
求采用前瞻性研发和应用型研发相结合的模式。
一方面,跟踪行业的最新需求、技术方向和技术规范,并通过自身广泛的市场调研、数据分析、总结行
业经验等手段,预判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在完成预判后实施前瞻性方向研发,以求占领市场先机。另一方面
,为更好地服务于主要客户,在调研分析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的基础上,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和技术攻关
,以便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4.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并结合需求预测的模式,于年初制定生产计划,并按照计划组织实施生产。公司设立
的科技质量部负责产品质量控制,对生产流程全过程进行监测,并在入库前对最终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5.采购模式
公司采取订单驱动的采购模式,由公司供应链管理部根据生产材料的生产计划和库存情况制定并实施采
购需求。
公司在与国内外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同时,通过建立供应商评价管理体系,形成了相对稳定、适
当竞争、动态调整的合格供应商名录,确保持续稳定、质量优良及价格合理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供应。
(四)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主营业务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根据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
咨询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被列为发
展重点;根据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
,公司产品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中的“3.5.1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制造”。
我国UHMWPE纤维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设立高技术纤维专项
扶持计划。近年来,国家又制定了一系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支持政策,推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纤维行业健康发展,持续引导并进一步提升与突破高性能纤维重点品种的关键生产和应用技术,促进超高分
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开发,提升产业化的应用水平,进一步拓展高性能纤维的应用领域。随着技
术进步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成本的进一步下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民用领域的应用也已进入快车
道。目前,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量已居世界前列,行业已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路线和产
业化体系,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产品系列不断丰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目前世界上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纤维,由碳氢大分子链组合而成,拥有超高
的强度、模量和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具有超高强度、超高模量、低密度、耐磨损、耐低温、耐紫外线、抗屏
蔽、柔韧性好、冲击能量吸收高及耐强酸、强碱、化学腐蚀等众多的优异性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作为
三大高性能纤维之一,属于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中高端产品在提高产品质量一致性和批次稳定性方面具有较
高的技术和工艺壁垒,复杂的生产工艺、严格的生产流程管控、工艺装备的设置等均需多年的技术经验积累
,行业整体仍处于成长期,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
近年来,国内企业扩产迅速,产品性能也有了显著提升,但是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中高端产品
质量一致性等方面有待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单线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生产成本有待进一步降低。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同益中作为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理事单位、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分会副会长
单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理事单位,是国内一流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
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也是国内首批掌握全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技术和较早实现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化的企业之一,拥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全产业链布局。公司主要产品的
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公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量和出口量,均处于国内同行业前列。
公司构建了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公司现有3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通过
产品研发与应用研发相结合的模式,持续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应用市场,不断优化现有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
,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产品的技术实力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主导制订了细分领域首个产品行业标准以及
其他三项行业标准,参与制订了多项国家或行业标准,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殊荣。
公司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取得了多项研发成果。报告期内,公司取得国家授权专利5项,其中发明专利3
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2023年,公司入选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名单,入选“2023年
度中国企业新质生产力优秀案例”(首批?百佳),再次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荣获“2021/2022中国绳(缆)网行业优秀供应商”称号,优势产品聚乙烯无纬布入选《北京市重点新材
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2年版)》;子公司优和博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
企业认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品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耐高温中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阻燃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纤维长丝被盐城市科学技术局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
计取得的科技成果包括114项国内外专利,其中62项为发明专利;主持或参与制订的国家、行业或团体标准
共计13项。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有助于推动行业发展。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
导目录(2024年本)》明确将“高性能纤维及制品的开发、生产、应用”列为“鼓励类”产业。此外,2021
年6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纺织行业“十四五”科技发展指导意见》,提出重点攻克碳纤维、对位
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设计、加工、制造一体化技术,突
破材料设计和应用瓶颈。2022年4月,国家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要提高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四氟乙烯纤
维、连续玄武岩纤维的生产与应用水平,提升高性能纤维质量一致性和批次稳定性。
从产业发展情况来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欧美等地区的开发应用较早,起初市场规模增长速度较
慢。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仍将持续快速发展。一方面,随着国家产
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国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品生产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产业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超
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制品成为现代国防必不可少的战略物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应用领域不断拓
宽,日益增加的军品、民品应用将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带来较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随着超高分子
量聚乙烯纤维产品成本的降低,产品应用领域及需求将不断拓展。未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应用的普遍
化将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自身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互动关系,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制造业变革的进
程。
从新技术发展情况来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国防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迫切需要的重要战略物资,
世界军事的发展对国防战略、军事装备及所用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重量轻、强度高、适应苛刻环境、
具有智能、隐身等功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复合材料只有不断提升性能才能满足需要。目前,超高分
子量聚乙烯纤维差异化技术逐步成熟,功能化程度进一步提升,超高强纤维、细旦纤维、抗蠕变纤维等差异
化产品能够满足更多场景的应用需求。同时,近年来随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民用领域的需求迅速增长
,低成本、高环保、中强度、高生产效率的新型熔融纺丝技术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公司积极研发升
级萃取溶剂回收技术,置备绿色环保的生产技术和关键装备,推动能耗、物耗双下降,探索适合工业化生产
的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技术路线。
从产品性能方面来看,提高产品断裂强度和抗蠕变性能成为研发重点,突破技术制约,向高端化、差异
化、功能性方向持续发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成为行业发展重点。新产品研发方面,研发超细旦
、超高强度、超高模量、耐高温、抗蠕变、耐切割、中强低成本、高耐磨、抑菌防臭等功能性超高分子量聚
乙烯纤维成为应用技术发展重点;生产工艺方面,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制造装备、低碳环保
等领域快速发展,突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新型、高效、低成本的纺丝产业化技术,开发环保溶剂回收过
滤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创新生产路线、研发更高效的纺丝溶剂等成为发展趋势;复合材料方
面,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材料的日新月异,市场对于防弹衣的性能需求也不只局限于防弹性能,
在满足优异的防护性能的前提下也在不断发展轻量化、舒适型防弹衣,并且需要具有一定的柔软度,在增大
防护面积、保证防护对象生命健康安全的同时也能够确保防护对象进行正常活动(例如蹲、跳、跑等一系列
动作),提高穿戴舒适性和关节灵活性,最大限度地平衡重量、柔软度及防护性能,从而更快、更好地完成
任务。防弹衣产品的多功能化以及柔软舒适的要求已经是国际化市场的普遍需求,军事装备和安全防护领域
也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品的柔软度和舒适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市场和应用趋势方面来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主要领域市场的应用情况保持稳定,细分领域市场
规模逐渐扩大。随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品应用范围不断发展,医用领域、防护服饰、运动器材、海洋
工程等行业的发展将成为新的增长驱动因素。医用领域方面,原荷兰帝斯曼公司(已于2022年被美国AVIENT
公司收购,旗下的Dyneema等品牌也一同被收购)推出的迪尼玛纯黑纤维(DyneemaPurityBlackfiber),将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应用到了医用领域。同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有助于打造坚固的骨科植入物,可
用于需要出色机械性能的长期应用,例如关节置换和修复。有文献指出,在树脂充填时使用增强纤维如超高
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属于减小粘接界面应力方案,可以降低咬合负荷和温度变化带来的应力变化。超高分子量
聚乙烯纤维儿童口腔治疗中可以应用于纤维桩修复、间隙保持、外伤牙固定、纤维增强复合桥式固定修复体
制作及正畸舌侧保持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柔软,有助于减少可植入设备的侵入性以及组织刺激和炎症
,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舒适度并加速康复;体育器械方面,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可制成安全帽、滑雪板
、帆轮板、球拍及自行车、滑翔板等,其性能优于传统材料。国家积极出台政策支持全民运动发展,体育用
品行业的发展将步入快车道,整体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同时,随着国内企业扩产迅速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市
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进入新一轮行业洗牌。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经过二十多年的自主研发与技术积累,公司掌握了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核心技术
,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公司产品的产业化生产中,技术研发主要聚焦于工艺技术的优化、产品品质的提升、生
产效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以及装备自动化升级改造等方面。公司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取得了多项研发
成果。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包括114项国内外专利,其中62项为发明专利。2021年,公司
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并入选工信部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3
年,公司入选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名单,再次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关村高新技
术企业认定,荣获“2021/2022中国绳(缆)网行业优秀供应商”称号,优势产品聚乙烯无纬布入选《北京
市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2年版)》;2024年2月,公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研发
及其在防护装备领域的应用”案例入选2023年度中国企业新质生产力优秀案例(首批·百佳)。
公司始终将研发与技术创新置于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位置,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
断完善研发管理体系等方式保持核心竞争力。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公司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领域的自主创
新能力和研发水平,巩固和保持公司产品和技术的领先或先进地位。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国家授权专利5项
,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优势
(1)深厚的技术积淀及稳定领先的工艺技术
公司作为国内首批实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化的企业之一,始终坚持“技术向纵深发展,应用向
纵横发展”的发展路径,凭借二十余年在行业的深耕和技术积淀,自主研发了一系列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
维及其复合材料相融合的核心技术,包括“高可纺性熔体单丝细化纺丝工艺及特殊纺丝组件设计加工技术”
“原液染有色纤维的开发及产业化技术”“耐割纤维的开发及产业化技术”“绳缆专用高强-高耐磨纤维的
开发及产业化技术”“防弹专用超高强型纤维的开发及产业化技术”“超轻软质防弹无纬布的开发和产业化
技术”等14项核心技术,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生产经验和技术积累,公司实现了生产线速度、温度的精确控制与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提
升了质量控制水平及生产效率,同时公司不断提升生产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持续提高公司灵活的柔
性化生产能力。
(2)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公司始终坚持自主
创新战略,建立健全研发体系和研发管理制度,加强对研发组织管理和研发过程管理,通过产品开发与应用
研发相结合的模式,建立了完善的研发创新体系。针对行业和市场发展动态,公司持续研发新产品,开拓新
的应用市场,不断优化现有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提高产品性能指标,降低生产成本。截至报告期末,公司
累计取得的科技成果包括114项国内外专利,其中62项为发明专利;主持或参与制订的国家、行业或团体标
准共计13项。
2.产品优势
(1)优异的产品质量
公司始终秉承“创新立企、客户为本、共创共享”的发展理念,高度重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
合材料的质量,公司在结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技术的基础上,生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
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根据第三方的检测报告,公司的产品达到国际和国内主要参与者的同类产品性能指标
,契合国家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材料的战略需求。
(2)丰富的产品种类
公司拥有灵活的柔性化生产能力,具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全产业链布局,可以规模化
生产从5D到6000D不同规格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以及防弹专用超高强型纤维、高耐磨特性的绳缆专用
纤维、有色纤维、耐割专用纤维等特色产品,可以柔性化生产不同面密度的软、硬质防弹无纬布,并根据客
户不同等级的防弹需求,定制轻量化、柔软性、低凹陷的防弹制品,在产品性能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全
方位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
3.人才优势
经过多年积累和磨练,公司已打造出了一批理论扎实、经验丰富、贴近市场、创新意识突出的高端复合
型人才。公司核心人员具备长期的从业经验和深度的行业理解,参与过多项行业和国家标准的制定。公司建
立了公平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激发核心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公司长期的人才储备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4.市场优势
公司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长期服务于国防装备、公安警察、航空航天、船舶舰艇、海
洋石油、体育器材等领域,凭借齐全的产品规格、卓越的产品质量及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国内外数量众多的
优质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公司拥有的优质客户资源以及长期稳定合作的供销渠道对公司
的技术创新、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和盈利水平等具有重大影响,为公司后续业务的持续拓展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5.资质体系优势
公司管理力求精益求精,管理资质和军工资质健全,多年来形成了先进的工艺流程控制和完善的质量控
制体系,并建立了严格的生产管理和检验检测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的优质、稳定。公司通过标准化的操作,
保证每项生产制造流程的规范化,公司高质量的产品品质和可靠性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
四、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4年上半年,面对行业“内卷”加剧、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相关政策波动的“三维”考验,同益中
董事会和管理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核心,聚焦主责主业,夯实公司管理体系,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风险控制,持续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客户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目前行业发展进入阶段性的深水区,公司及时调
整产品结构以应对市场变化,同时加强内部管理并寻求新的增长动力,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力求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
(一)以主业为基础,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报告期内,外部经济环境和行业政策的波动给公司业务带来极大的挑战,作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
业的领军企业,公司积极应对、迎难而上,依托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和创新实力,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加大
市场拓展力度,拓宽业务范围和市场覆盖,同时加强新产品的研发,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公司进一步提高经
营效率,降本增效,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降低运营成本等方式,有效保障公司的盈利能力,确保
企业经营的稳定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47.04万元,同比下降34.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
10.19万元,同比下降50.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286.05万元,同比
下降51.73%。
(二)以创新为核心,持续提高科技创新力
作为行业的领军者,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长期致力于技术革新,不断扩展产品与型
号的多样性,努力为客户打造高品质、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公司不断推进产品研发和技术布局,高度重视技
术创新与市场应用的有效结合,积极组织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以提升产品竞争力;推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系列产品的持续升级和数字智能化转型,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
2024年,公司取得国家授权专利5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
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包括114项国内外专利,其中62项为发明专利。公司硬质无纬布、装甲板等复合材料产品
取得新突破,研发出轻量化装甲板和新一代硬质无纬布,其技术水平国内领先,轻量化装甲板未来可用于直
升机、舰船及车辆的装甲防护等领域。
(三)以产品为抓手,铸造品牌价值高地
公司坚持“双轮驱动”战略,以同益中技术研发中心为依托,客户需求为标准,常态化市场分析为方法
,全面把握行业动态,拓展公司品牌形象,使产品更加贴合市场发展,满足细分领域的多样性需求,为公司
积极抢占细分市场提供新机遇;公司不断强化销售团队建设,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客户享受高标准的服务体
验,通过与客户的深入合作,不断巩固客户基础,增加客户粘性,夯实品牌效应。报告期内,公司努力拓展
高强PE纤维在医疗领域的运用,推进医用纤维产品研发与测试,目前,公司已获得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
ISO13485)认证,并向客户提供细胞毒性合格测试报告。
(四)以降本为导向,提升数智化水平
公司的智能物流数据监控中心、质量追溯系统、生产设备能源监控中心等信息系统相继实施并投入使用
,且达到预期效果。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流程,降低对人工的依赖,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预测
性,单吨生产成本得到有效下降,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公司通过打通供应链上下游,整合原材料采购,优化采购流程,强化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建立更紧密
的合作关系,实现原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