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783 西安奕材 更新日期:2025-10-1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12英寸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测试片(产品) 5.31亿 40.77 -2237.02万 -35.79 -4.21
抛光片(产品) 4.48亿 34.39 4634.83万 74.16 10.35
外延片(产品) 3.19亿 24.48 3387.45万 54.20 10.62
其他业务(产品) 464.65万 0.36 464.65万 7.43 100.00
─────────────────────────────────────────────────
内销(地区) 9.47亿 72.73 --- --- ---
外销(地区) 3.51亿 26.91 --- --- ---
其他业务(地区) 464.65万 0.36 464.65万 7.43 100.00
其他(补充)(地区) 56.37 0.00 --- --- ---
─────────────────────────────────────────────────
直销模式:一般直销(销售模式) 8.77亿 67.36 --- --- ---
直销模式:寄售直销(销售模式) 3.90亿 29.98 --- --- ---
代销模式(销售模式) 2992.29万 2.30 --- --- ---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464.65万 0.36 464.65万 7.43 100.00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测试片(产品) 9.27亿 43.68 1550.16万 12.29 1.67
抛光片(产品) 8.31亿 39.16 8104.29万 64.27 9.76
外延片(产品) 3.53亿 16.66 1932.41万 15.33 5.47
其他业务(产品) 1057.98万 0.50 1022.38万 8.11 96.64
─────────────────────────────────────────────────
内销(地区) 15.56亿 73.36 --- --- ---
外销(地区) 5.55亿 26.14 --- --- ---
其他业务(地区) 1057.98万 0.50 1022.38万 8.11 96.64
其他(补充)(地区) 89.04 0.00 --- --- ---
─────────────────────────────────────────────────
直销模式:一般直销(销售模式) 14.60亿 68.81 --- --- ---
直销模式:寄售直销(销售模式) 5.93亿 27.96 --- --- ---
代销模式(销售模式) 5793.75万 2.73 --- --- ---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057.98万 0.50 1022.38万 8.11 96.64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89.04 0.00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测试片(产品) 7.27亿 49.33 2166.76万 93.83 2.98
抛光片(产品) 6.47亿 43.91 1412.59万 61.17 2.18
外延片(产品) 8608.51万 5.84 -2609.34万 -112.99 -30.31
其他业务(产品) 1344.69万 0.91 1339.32万 58.00 99.60
─────────────────────────────────────────────────
内销(地区) 9.68亿 65.67 --- --- ---
外销(地区) 4.93亿 33.42 --- --- ---
其他业务(地区) 1344.69万 0.91 1339.32万 58.00 99.60
─────────────────────────────────────────────────
直销模式:一般直销(销售模式) 10.35亿 70.21 --- --- ---
直销模式:寄售直销(销售模式) 3.70亿 25.14 --- --- ---
代销模式(销售模式) 5504.87万 3.74 --- --- ---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344.69万 0.91 1339.32万 58.00 99.60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测试片(产品) 4.75亿 45.03 4485.51万 35.41 9.44
抛光片(产品) 4.19亿 39.71 5756.78万 45.45 13.75
外延片(产品) 1.35亿 12.79 -113.84万 -0.90 -0.84
其他业务(产品) 2596.61万 2.46 2537.44万 20.03 97.72
─────────────────────────────────────────────────
内销(地区) 7.56亿 71.70 --- --- ---
外销(地区) 2.73亿 25.84 --- --- ---
其他业务(地区) 2596.61万 2.46 2537.44万 20.03 97.72
─────────────────────────────────────────────────
直销模式:一般直销(销售模式) 9.50亿 90.09 --- --- ---
直销模式:寄售直销(销售模式) 4834.38万 4.58 --- --- ---
代销模式(销售模式) 3023.75万 2.87 --- --- ---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2596.61万 2.46 2537.44万 20.03 97.72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5-06-30
前5大客户共销售7.7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9.3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C │ 20486.20│ 15.73│
│客户B │ 18864.23│ 14.48│
│华虹集团 │ 14534.69│ 11.16│
│客户A │ 13952.69│ 10.71│
│客户D │ 9444.77│ 7.25│
│合计 │ 77282.59│ 59.3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5-06-3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4.4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9.2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A │ 15315.53│ 24.03│
│鑫华半导体 │ 13718.95│ 21.52│
│供应商N │ 6252.60│ 9.81│
│供应商D │ 5800.26│ 9.10│
│供应商V │ 3015.42│ 4.73│
│合计 │ 44102.75│ 69.20│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1、主营业务
秉持“成为半导体硅材料领域受人尊敬的伟大企业”的长期愿景,报告期内公司始终专注于12英寸硅片
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基于2024年月均出货量和截至2024年末产能规模统计,公司均是中国大陆第一、全球
第六的12英寸硅片厂商,前述月均出货量和产能规模全球同期占比约为6%和7%。同时,截至2025年6月末,
公司是中国大陆12英寸硅片领域拥有已授权境内外发明专利最多的厂商。公司产品已用于NANDFlash/DRAM/N
orFlash等存储芯片、CPU/GPU/手机SOC/嵌入式MCU等逻辑芯片、电源管理、显示驱动、CIS等可实现数据计
算、数据存储、数据传输、人机交互等核心功能的多品类芯片的量产制造,最终应用于智能手机、个人电脑
、数据中心、物联网、智能汽车和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各类智能终端。硅片是芯片制造的“地基”,
硅片的性能和供应能力直接影响半导体产业链的竞争力。12英寸硅片是目前业界最主流规格的硅片,根据SE
MI统计,12英寸硅片贡献了2024年全球所有规格硅片出货面积的75%以上。尤其是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更强的
数据算力、更快的数据传输、更大的数据存储和更灵敏的人机交互,而用于实现前述功能的市场最主流、技
术最先进的逻辑和存储芯片(一般90纳米工艺制程以下)以及部分高端模拟和传感器芯片均采用12英寸晶圆
制造工艺,12英寸产能是目前全球晶圆厂扩产的主流方向,未来12英寸硅片全球出货面积占比将持续提升。
12英寸硅片全球寡头垄断格局已持续多年,2024年全球前五大厂商供货占比高达80%,而我国12英寸晶圆厂
产能全球占比预计2026年将超过30%,这一自给结构矛盾对我国半导体产业链的发展形成制约。公司在进入
该领域之初即制定了2020至2035年的15年战略规划,计划到2035年打造2至3个核心制造基地,建设若干座现
代化的智能制造工厂,聚焦技术力、品质力和管理力,成为半导体硅材料领域头部企业,服务全球客户。
截至本招股意向书签署日,公司首个核心制造基地已落地西安,该项目第一工厂已于2023年达产,本次
发行上市募投项目的第二工厂已于2024年正式投产,计划2026年达产。截至2024年末,公司合并口径产能已
达到71万片/月,全球12英寸硅片同期产能占比已约7%。根据SEMI统计,2026年全球12英寸硅片需求将超过1
,000万片/月,中国大陆地区需求将超过300万片/月。通过技术革新和效能提升,公司已将第一工厂50万片/
月产能提升至60万片/月以上,2026年第一和第二两个工厂合计可实现120万片/月产能,可满足届时中国大
陆地区40%的12英寸硅片需求,公司全球市场份额预计将超过10%。
公司高度重视自主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进入该领域之初即对全球前五大厂商近30年的半导体硅片
专利全面检讨,制定差异化技术路线。目前,公司已形成拉晶、成型、抛光、清洗和外延五大工艺环节的核
心技术体系,产品的晶体缺陷控制水平、低翘曲度、超平坦度、超清洁度和外延膜层形貌与电学性能等核心
指标已与全球前五大厂商处于同一水平。公司产品已量产用于2YY层NANDFlash存储芯片、先进际代DRAM存储
芯片和先进制程逻辑芯片;更先进制程NANDFlash存储芯片、更先进际代DRAM存储芯片以及更先进制程逻辑
芯片的12英寸硅片均已经在主流客户验证。人工智能高端芯片领域,除了公司正在验证适配先进制程的高性
能专用逻辑芯片外,公司也在同步配合客户开发下一代高端存储芯片,相应产品可用于AI大模型训练和推理
数据的实时处理,可用于AI大模型训练数据和模型参数的定制化存储需求。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已申请
境内外专利合计1,843项,80%以上为发明专利;已获得授权专利799项,70%以上为发明专利。公司相应专利
均围绕12英寸硅片。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是中国大陆12英寸硅片领域拥有已授权境内外发明专利最多的
厂商。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已通过验证的客户累计161家,其中中国大陆客户122家,中国台湾及境外客户3
9家;已通过验证的测试片超过490款,量产正片超过100款,其中中国大陆客户正片已量产90余款,中国台
湾及境外客户正片已量产近10款,2024年量产正片已贡献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超过55%。目前,公司实
现了国内一线逻辑晶圆代工厂和存储IDM厂大多数主流量产工艺平台的正片供货,已成为国内主流存储IDM厂
商全球12英寸硅片厂商中供货量第一或第二大的供应商,已成为国内一线逻辑晶圆代工厂中国大陆12英寸硅
片供应商中供货量第一的供应商,已成为目前国内新建12英寸晶圆厂的首选硅片供应商之一。公司不仅立足
国内需求,更放眼全球市场。目前,公司已向客户D、联华电子、力积电、客户P、客户O、格罗方德等大多
数中国台湾及境外主流晶圆厂批量供货。报告期各期,公司外销收入占比稳定在30%左右。公司已从全球12
英寸硅片的新进入“挑战者”快速成长为颇具影响力的“赶超者”。
2、主要产品
公司12英寸硅片根据用途可分为正片和测试片,其中测试片用于晶圆厂对产线设备工艺环境的调试和检
测,并不直接用于晶圆制造。一般情况下,新进入者需首先通过客户端测试片验证,方可进一步验证用于晶
圆制造的正片。公司目前正片均为P型硅片(占目前全球12英寸硅片市场的90%以上),正片又可进一步细分
为抛光片和外延片。
●未来展望:
(一)战略规划
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技术为基石、以品质为生命、以成果为导向、以奋斗者为本、以自省促卓
越”的核心价值观,秉持“成为半导体硅材料领域受人尊敬的伟大企业”的企业愿景,始终将提升产品品质
、提高技术能力、丰富产品结构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策略。
公司已制定2020-2035年的15年长期战略规划,通过挑战者、赶超者等5个阶段的努力,到2035年打造2-
3个核心制造基地,若干座现代化的智能制造工厂,实现更优经济规模,聚焦技术力、品质力和管理力,成
为半导体硅材料领域全球头部企业,服务全球客户。
(二)报告期内的措施及实施效果、未来规划措施
截至本招股意向书签署日,公司产能和出货量均实现国内第一,产品已经覆盖国内晶圆厂客户主流最先
进工艺制程,2023年“挑战者”目标阶段性实现。公司将采用如下措施,保障第二阶段“赶超者”战略目标
的达成。
1、客户导向、市场开拓
首先,与国内晶圆厂战略级客户继续深化合作,持续推动海外战略级客户导入;其次,通过商务关系维
护、加强客户服务、提升产品品质,不断切入客户新品研发,增强境内外战略级客户粘性;最后,不断提升
国内战略级客户采购份额,继续推进海外战略级客户的正片认证和销售,实现境内外战略级客户的先进制程
产品的全覆盖,对细分领域客户(如功率器件客户)确保工艺平台全覆盖。
2、技术前瞻、产品先行
产品方面:加快缩短与全球顶尖硅片友商的先进制程产品差距,持续完成更先进制程NANDFLASH存储芯
片、更先进际代DRAM芯片以及更先进制程逻辑芯片的技术储备和研发。
材料方面:继续深挖材料特性,掌握材料全面属性,优化材料评估标准和评估手段,并与国内外供应商
合作不断提升晶体品质,对拉晶段及硅片段中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储备。
平台方面:持续完善数据一体化,缩短研发周期,基于现有积累持续完善统一的硅材料特性基础研究平
台、工艺研发平台和评价及测试平台。
专利方面,基于公司已有的专利战略,定期检讨,持续建设完善专利攻防体系,2028年实现累计2,000
件专利申请。
3、磨炼内功、优质交付
实施精益管理。紧盯库存控制、产能利用率、良率和产出效率等核心指标,持续加强品质管控和流程标
准化建设。
提升产品品质。持续提升质量管理体系,定期梳理总结产品品质异常原因,强化来料管理和建设国际一
流产品品控实验室,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
实施工艺精进战略。持续提升自动化控制能力、产品异常发现能力,确保机台稳定运行,持续优化机台
标准管理。
降本增效。通过技术提升、本土化导入和供应商议价,不断降低BOM成本和制造费用。
保障供应链体系。通过本土化导入,与部分国内外供应商战略合作,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自身议价能
力。
4、组织建设及其他
首先,持续优化多工厂运营下的组织架构,强化人才配置,建设人才孵化平台,推进管理者多职能、前
后台发展路径;其次,持续优化风控机制、法规合规体系和内控流程;第三,确保环保及职业健康、消费和
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打造绿色工厂;第四,根据上市公司运行要求,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相
应体系建设。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