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粮科技(000930)最新消息公司新闻

 

查询最新消息新闻报道(输入股票代码):

公司报道☆ ◇000930 中粮科技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 2025-09-15 20:00│中粮科技(000930)2025年9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公司作为唯一获批用特定酶生产阿洛酮糖可以在国内销售的企业,未来在阿洛酮糖市场的拓展计划是怎样的?如何应对其他企 业可能的类似技术路线竞争? 答:感谢您的关注与提问。D-阿洛酮糖项目公司正积极采取自建产能与第三方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推进。现有装置技术改造方面, 我们正全力推进实现产能。与第三方合作方面,也已紧锣密鼓地展开。我们有信心推动 D-阿洛酮糖产品进入食品领域各应用场景, 实现推广目标。我们深知投资者对项目进展的关注,后续会通过定期报告、互动易平台等渠道及时更新项目动态,让大家了解项目的 最新情况,再次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2.您好,阿洛酮糖现在市场上已经有大量产品,公司现在建设这项目,还有市场前景吗?公司的阿洛酮糖对比现在市场上的阿洛 酮糖有什么优势? 答: 感谢您的关注。公司采用酶法工艺生产 D-阿洛酮糖,已通过严谨的科学实验及安全性评价,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 批准。此次获批明确限定由中粮运用酶法工艺生产 D-阿洛酮糖,是目前国内唯一获准采用该技术生产的企业。当前,公司酶法工艺 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同步开展新工艺验证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再次感谢您对公司的支持。 3.我想问关于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价格的问题。根据方案,发行底价是 X元,但现在市价是 Y 元,存在明显折价。请问公司如 何向现有股东解释这种定价的合理性?以及如何确我想问关董秘,你好!非公开发行股票价格的问题。根据方案,发行底价是 9.38 元,但现在市价是 6.14,存在明显折价。请问公司如何向现有股东解释这种定价的合理性新投资者的引入能为公司带来远超资金价 值的战略协同效应,从而补偿老股东因折价而承受的权益摊薄 答:感谢您的关注与提问。公司作为国内生物制造领域领先企业,未来公司将通过巩固生物质能源业务优势、发展食品原料业务 优势、培育生物材料业务优势三大举措,依托新质生产力培育(例如:D-阿洛酮糖项目、丙交酯项目)与精细化运营管理,构建“业 绩增长—价值认可—市值提升”的良性循环机制。 公司将持续通过产业链的升级与优化,提升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提高股东投资 回报。同时也会持续关注行业动态与技术发展,不断优化战略规划与执行,努力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感谢您的关注! 4.您好,苏总!请问中粮科技有哪些在建工程及计划投产日期? 答: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当前在建项目主要包括新建太仓年产 55 万吨淀粉糖项目、中粮生物科技榆树年产 3万吨丙交酯 新建项目以及中粮生化(成都)有限公司年产 15 万吨淀粉糖扩建项目。敬请持续关注公司定期报告及互动易平台等公告渠道以获取 最新信息。再次感谢您对公司的支持。 5.您好,D-阿洛酮糖项目的产品,何时能正式上市,投入市场 答:感谢您的关注与提问。阿洛酮糖项目公司正积极采取自建产能与第三方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推进。现有装置技术改造方面,我 们正全力推进实现产能。与第三方合作方面,也已紧锣密鼓地展开。我们有信心推动阿洛酮糖产品进入食品领域各应用场景,实现推 广目标。我们深知投资者对项目进展的关注,后续会通过定期报告、互动易平台等渠道及时更新项目动态,让大家了解项目的最新情 况,再次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6.中粮科技董秘您好!请问新能源汽车大量上市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答:公司将积极把握碳中和背景下生物质能源的长期发展机遇,持续依托技术创新与战略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努力为投 资者创造价值回报。感谢您的关注。 7.国家的反内卷政策和建立全国大统一市场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答:感谢您的关注。国家推行的“反内卷”政策及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导向,于公司而言机遇大于挑战,为公司营造了更 为规范、有利的宏观环境。公司始终秉持通过技术升级与精细化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而非单纯依赖价格竞争的策略,未来将精准响 应政策导向,把握行业整合升级的机遇,着力提升市场份额与盈利能力。谨此再次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8.目前公司阿洛酮糖项目进展如何,大概什么时间能够投产,产品生产后销路有无规划 答:感谢您的关注与提问。阿洛酮糖项目公司正积极采取自建产能与第三方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推进。现有装置技术改造方面,我 们正全力推进实现产能。与第三方合作方面,也已紧锣密鼓地展开。我们有信心推动阿洛酮糖产品进入食品领域各应用场景,实现推 广目标。我们深知投资者对项目进展的关注,后续会通过定期报告、互动易平台等渠道及时更新项目动态,让大家了解项目的最新情 况,再次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9.证监会 2024 年 11 月 6 号发布并实行《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 号——市值管理》,请问公司有无制定市值管理办法?2018 年公司向大股东定向增发价每股 9.38 元,截止 2025 年 9 月 12日公司每股 6.2 元,7 年时间公司市值缩水 59 亿,请问公司采 取什么措施满足监管要求确保市值回归? 答:感谢您的关注与提问。为强化市值管理效能,提升投资价值,增进投资者回报,保障投资者权益,公司已制定《中粮生物科 技市值管理制度》。 作为国内生物制造领域领先企业,未来公司将通过巩固生物质能源业务优势、发展食品原料业务优势、培育生物材料业务优势三 大举措,依托新质生产力培育(例如:D-阿洛酮糖项目、丙交酯项目)与精细化运营管理,构建“业绩增长—价值认可—市值提升” 的良性循环机制。 公司将持续通过产业链的升级与优化,提升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提高股东投资回报。同时也会持续关注行业动态与技术发展, 不断优化战略规划与执行,努力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感谢您的关注! 10.请问中粮生物科技作为中粮集团科技公司,它的科技性体现在哪方面?研发的产品生物可降解材料几年了也没落地,唯一的 阿洛酮糖通过了许可也没能生产,是不是研发方向有问题? 答:感谢您的关注。敬请持续关注公司定期报告、互动易平台等公告渠道以获取最新信息。再次感谢您对公司的支持。 11.请问,中粮科技的控股股东,最近是否有减持的可能性 答: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中粮科技系中粮集团核心业务板块之一。敬请持续关注公司定期报告、互动易平台等公告渠道。再次 感谢您对公司的支持与关注。 12.公司在生物可降解材料领域,如聚乳酸(PLA)、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研发和生产进展如何?丙交酯项目搬迁至安徽蚌 埠中粮产业园后,预计何时能实现产业化运营? 答:感谢您的关注。敬请持续关注公司定期报告、互动易平台等公告渠道以获取最新信息。再次感谢您对公司的支持。 13.能否说下公司目前到 2027 年在建和准备建的产能都有什么?重要时间节点是什么时候? 答:感谢您的关注。敬请持续关注公司定期报告、互动易平台等公告渠道以获取最新信息。再次感谢您对公司的支持。 14.公司研发投入的重点方向是什么?在合成生物、酶制剂等前沿技术方面有哪些布局和进展?8 月 20 日住友化学公告利用新 工艺从乙醇中生产丙烯,这一颠覆性研究成果公司有无类似衍生物研究? 答:感谢您的关注。敬请持续关注公司定期报告、互动易平台等公告渠道以获取最新信息。再次感谢您对公司的支持。 15.请问,截止到 8 月 31 日的股东人数是多少啊。 答:感谢您的关注。敬请持续关注公司定期报告、互动易平台等公告渠道以获取最新信息。再次感谢您对公司的支持。 16.你好,苏总!请问公司截止到 9月 12日股东数多少? 答:感谢您的关注。敬请持续关注公司定期报告、互动易平台等公告渠道以获取最新信息。再次感谢您对公司的支持。 17.请问,第三季度截止到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平均的售价和成本,相对第二季度,是增加还是减少 答:感谢您的关注。敬请持续关注公司定期报告、互动易平台等公告渠道以获取最新信息。再次感谢您对公司的支持。 18.第三季度的净利润,是有较大概率同比增长,还是同比下跌。 答:感谢您的关注。敬请持续关注公司定期报告、互动易平台等公告渠道以获取最新信息。再次感谢您对公司的支持。 19.中粮集团收购东方集团的资产是否与上市公司中粮科技有同业竞争问题 答:感谢您的关注。公司未收到任何与此事项相关的通知或信息。再次感谢您对公司的支持。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9-16/1224665206.PDF ─────────┬──────────────────────────────────────────────── 2025-08-25 23:07│中粮科技(000930)2025年8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中粮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7亿,同比增长 74.4%;扣非净利润 3190 万元,同比增长 71.5%。主要 产品毛利有所提升。上半年,公司各产品开工率和总体销量保持平稳,但受产品价格下滑影响,销售收入同比降低。 公司主要采取几方面措施降本增利:一是加强购销一体化,合理把握购销节奏,在市场下滑时加大销售力度,采取“慢采快销” 策略,降低产品库存;在相对低价区建立原料库存,特别是在低价区抢抓国外木薯采购合同,降低成本。二是加强期限结合套期保值 ,充分利用原料、产品定价关系做好套保,控制风险;三是通过工艺改造和推行系统低成本,持续降低生产综合成本;四是加大小特 新产品销售(风味糖浆、无菌淀粉、变性淀粉等)提高产品综合毛利。 上半年在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恢复公司盈利能力的同时,项目建设按计划推进。丙交酯搬迁项目、成都公司 15 万吨果糖扩建项 目、太仓 55 万吨淀粉糖新建项目、4 个热电改造项目均进展顺利;酶法制阿洛酮糖获得卫健委批准,奠定了公司在国内销售阿洛酮 糖的市场先发优势。 Q&A Q:能否按照食品原料、生物能源、生物材料这三个主要子业务维度,对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和利润做拆分? A:今年上半年,受原料价格同比下降及下游需求恢复不足影响,主要产品价格下降,燃料乙醇、淀粉糖、味精等产品销售收入有 所下降。公司产品总销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产销率和开工率保持较高水平。利润方面,通过把握购销节奏、推行系统低成本,上 半年毛利率同比提高 1.3 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接近 8.5%。其中,燃料乙醇毛利率提高近 1个百分点,利润贡献保持平稳;淀粉毛 利率略降,利润贡献较小;淀粉糖产品毛利率提升幅度较大,约提高 4个百分点,目前达到 12.7%,是利润的主要贡献来源之一,此 外,食品原料板块的泰国公司柠檬酸业务利润贡献较大。生物材料板块的丙交酯产品目前处于项目建设期,还没有利润贡献。 Q:请介绍燃料乙醇业务上半年的运行情况及下半年展望 A:近两年燃料乙醇业务整体保持平稳,收入和利润贡献无太大波动。燃料乙醇市场需求维持在 300 到 350 万吨水平,总体变化 不大,中粮科技燃料乙醇销量平稳,一直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价格方面,上半年原料采购均价同比下降 10%左右,燃料乙醇销售 价格受原料端成本降低影响也出现下滑,综合来看,公司燃料乙醇利润贡献仍保持平稳。下半年及未来,预计市场需求会保持平稳, 长期发展需关注两个方向:一是原料端突破非粮原料(如纤维素等),二是市场需求拓展,未来随着种植技术提升及提高农民收入的 考量,燃料乙醇业务仍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Q:请介绍淀粉糖业务的经营进展,包括成都、太仓等地产能建设阶段、投产时间及投产后产销率预期 A:淀粉糖业务(食品原料板块)是中粮科技大力发展的方向,今年重点推动了多个项目:成都公司 15 万吨二期扩建项目进展顺 利,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九月底投产,公司淀粉糖业务技术成熟且团队经验丰富,投产后将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满负荷生产,明年会 进入平稳运行期。江苏太仓项目总投资近十亿元,是华东地区重点布局的淀粉糖业务,年产能 55 万吨,目前正进行前期项目准备工 作,今年四季度会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底左右试车。后续公司将在现有业务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区域布局,并逐步向下游产品延伸。 Q:能否介绍一下公司在风味糖浆、特种糖浆等方面的进展情况? A:公司在特种糖浆领域已深耕多年,2024 年,小特新糖浆产品销量占淀粉糖总销量的 15%左右,是淀粉糖业务的重要利润来源 。今年公司持续推进业务发展,应用领域在聚焦茶饮细分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公司通过应用配方研发、技术服务及全国淀粉糖 厂布局的优势,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式产品供应,目前销量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提升。 Q:请介绍中粮科技在阿洛酮糖业务上的布局历程、当前业务定位、获批后的经营举措,以及未来三年对公司经营和业绩的贡献预 期。 A:公司在阿洛酮糖产品研发已布局多年,早期重点投入酶制剂研发,2023 年自主知识产权“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酶制剂 获批,随后推动工艺技术专利开发及新食品原料申报工作,申报过程历时约两年,期间进行了大量毒性、病理、人体安全性等方面的 实验,在几年来的研发和申报工作中,联合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积累了大量自有知识产权和技术。 公司将阿洛酮糖定位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主要通过合作生产、现有装置线改造、新建生产线三种方式分阶段推进产 品生产,形成短期、中期、长期的产品投放节奏,以实现快速占领市场、客户开发及销量逐级递增。未来 2-3 年,阿洛酮糖作为非 常友好的功能糖产品,凭借其丰富的功能性和应用性能优势,会在饮料、烘焙、乳制品等领域广泛使用,若下游出现市场接受度高的 爆品,需求可能实现超预期增长,公司对其发展空间持积极乐观态度。 Q:下游食品饮料、茶饮等企业对阿洛酮糖的态度如何?以及在国内放开后有何反应? A:下游客户对阿洛酮糖产品一直持积极态度。获批前,公司已通过中试产品与饮料、乳制品及烘焙食品等行业的客户开展了一些 配方研究,但因未获批仅处于实验阶段。今年 7月初卫健委批准后,客户接触及配方研发进入快车道,部分企业积极推进配方应用研 发,旨在行业内率先推出含阿洛酮糖的新型产品。 Q:为何中粮科技是国内唯一获批阿洛酮糖的上市公司?如何理解卫健委公告的指向性? A:目前卫健委公告酶法生产阿洛酮糖作为新食品原料的获批具有唯一指向性,那就是批准生产阿洛酮糖所用的酶及菌种是中粮科 技和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共同拥有的知识产权,这一点就表明目前国内唯一获批的酶法生产阿洛酮糖产品只有中粮科技。 Q:丙交酯项目的最新进展如何? A:丙交酯项目因市场和客户情况发生变化而搬迁至安徽蚌埠产业园,目前进展顺利。项目建设所在的中粮蚌埠产业园配套良好, 装置已基本安装完毕,计划于 2025 年 12 月底试车,2026 年上半年产品会投入市场。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8-27/1224586667.PDF ─────────┬──────────────────────────────────────────────── 2025-08-22 01:38│图解中粮科技中报: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82.08% ─────────┴──────────────────────────────────────────────── 中粮科技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88.12亿元,同比下降11.09%,但归母净利润达1.07亿元,同比大增74.44%,扣非净利 润3190.79万元,同比上升71.5%。第二季度单季营收44.27亿元,同比下降14.53%,归母净利润6671.51万元,同比上升82.08%,扣非 净利润4246.68万元,同比飙升3214.21%,显示盈利能力显著改善。公司负债率37.59%,投资收益4375.5万元,财务费用7135.15万元 ,毛利率为9.04%。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2200001666.shtml ─────────┬──────────────────────────────────────────────── 2025-08-21 21:02│中粮科技(000930)发布上半年业绩,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增长74.44% ─────────┴──────────────────────────────────────────────── 智通财经APP讯,中粮科技(000930.SZ)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该公司营业收入为88.12亿元,同比减少11.09%。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7亿元,同比增长74.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90.79万元,同比增长71.50% 。基本每股收益为0.0578元。 http://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1333043.html ─────────┬──────────────────────────────────────────────── 2025-07-11 18:03│中粮科技:预计2025年1-6月归属净利润盈利1亿元至1.18亿元 ─────────┴──────────────────────────────────────────────── 中粮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亿至1.18亿元,主要因低价原料采购及运营优化。一季度营收43.85亿元,同比下降7.31%, 但净利润同比上升63.17%,毛利率8.08%,负债率38.43%。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71100032686.shtml ─────────┬──────────────────────────────────────────────── 2025-07-11 16:57│中粮科技(000930)发预增,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亿元至1.18亿元,同比增长63%至92% ─────────┴──────────────────────────────────────────────── 智通财经APP讯,中粮科技(000930.SZ)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亿元至1.18亿元, 同比增长63%至9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600万元至3300万元,同比增长40%至77%。 http://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1316740.html ─────────┬──────────────────────────────────────────────── 2025-07-11 16:30│中粮科技(000930):半年度净利润预增63%-92% ─────────┴──────────────────────────────────────────────── 中粮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盈利1亿至1.18亿元,同比增长63%-92%。公司通过合理采购和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实现业绩稳 步增长。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35606 ─────────┬──────────────────────────────────────────────── 2025-07-10 20:00│中粮科技(000930)2025年7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Q:中粮科技与其他企业在阿洛酮糖技术工艺上有多大差异? A:最大的差异在酶制剂和产酶的菌株方面。目前国家卫健委批了四个阿洛酮糖差向异构酶,按原理这四个酶都能生产阿洛酮糖 ,但不同的酶生产的阿洛酮糖的安全性是否一致无法确定。中粮酶法生产阿洛酮糖经过了一系列严谨的科学实验,通过了安全性评价 ,因此获得了卫健委的批准,此次获批也是限定中粮的酶生产阿洛酮糖,是目前唯一获批的一家酶法生产的企业。中粮报批的酶制剂 做了相关专利部署,限定了基因序列来源及生产用的菌株。 Q:其他公司要拿到审批需要做什么? A:这要根据卫健委的要求,中粮的审批流程不代表其他公司的流程相同,后续公司审批要走什么样的路径、经历多长时间无法 预知。中粮从酶到产品获批基本用了两年时间。中粮经过了农业部批准菌株的安全性,卫健委审批了酶的安全性和糖列入新食品原料 ,后续其他企业的审批在流程节点上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些必要的程序是要经过的。 Q:阿洛酮糖获批的推荐用量后续是否有提升空间? A:目前获批的阿洛酮糖每天推荐用量是 20 克,这是基于人群实验,卫健委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按最低人群实验量审批 的。未来若有更多实验数据证明安全性,用量也可能还会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但还是要基于大量长时间人群食用情况,给出更合理的 用量推荐。 Q:FDA 和卫健委对阿洛酮糖批准的安全用量分别是多少?为什么卫健委批准的用量更低? A:FDA 批准的阿洛酮糖安全用量是 33 克/天,卫健委批准的是20 克/天。从国内外所有文献和 FDA 的 GRAS 等审批文件及人 群实验来看,最高做到 35 克是有安全保障的,除美国批准用量是 33 克/天外,还有十几个国家批准的用量也都在每天 20 克以上 ,目前国内批准的推荐用量标准还是很严格的。 Q:阿洛酮糖未来要提升市场体量需要什么条件? A:从阿洛酮糖本身的功能和加工性能来看,应用的领域还是很广的,国内从刚开始使用,到慢慢增加销量,既有消费者认知的 过程,更重要的是下游饮料、食品等企业在应用研发上不断开发使用阿洛酮糖的新产品,阿洛酮糖未来需要有一个或几个消费者普遍 认识且喜欢的 C 端产品,才能把量真正带起来。 Q:公司针对阿洛酮糖做了哪些研究? A:公司除了在酶制剂成本的优化、生产工艺的提升、阿洛酮糖产品消化吸收代谢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以外,同时开展了阿洛 酮糖在不同食品里面的应用研究,包括饮料、烘焙、酱料、酸奶等领域。例如在烧酸奶应用中,阿洛酮糖能快速呈现颜色和风味,且 不会被酸奶里的微生物代谢,能保证酸奶的风味和颜色。未来伴随着产品上市,公司会和下游企业共同开发在不同食品应用领域的解 决方案。 Q:公司产品产能未来是如何规划的? A:公司阿洛酮糖产品已经具备了在国内销售的资质,公司正加大力度推进加工端的进度,在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 预期公司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将阿洛酮糖产品推向市场。 Q:下游食品饮料客户有哪些互动和诉求? A:在法规申报过程中,我们和下游的一些奶茶企业、奶制品企业也做了很多配方测试,也表达了一旦产品可以在国内使用,会 购买阿洛酮糖产品。包括最近几天一些下游客户开始联系公司询问产品销售情况,能够看出市场对产品还是很期待的。中粮科技在果 葡糖浆领域有比较好的布局和渠道优势,目前头部茶饮企业都是公司小特新糖浆的客户。 Q:从程序和法规上看,公司获批的先发优势大概能领先多长时间? A:其他企业获批时间很难估算,获批时间不可掌控。目前仍然有公司的酶制剂还没有通过审批,后续实验也需一步步进行,整 个审批过程是非常严谨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公司从2023 年酶获批走到现在用了两年,其他公司虽不会这么久,但也需 一定时间。 Q:公司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A:公司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一是市场准入的先发优势,在获批上领先,能为后续发展争取时间。二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能 力,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是支撑产业科技创新的核心研发平台,具有综合实力领先的合成生物学平台,国内企业界第一套高通量筛选 平台就在中粮,且是目前高端平台应用非常成熟的企业,研发平台成立十余年来研发成果积累深厚,能支撑产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 相关产品核心的酶和菌种技术将逐渐形成技术护城河,给产品带来差异化和竞争力,进而引领产品发展。三是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应用 解决方案,注重市场端客户和应用领域,针对客户个性化的需求,迅速响应并提供全套应用解决方案,帮客户形成差异化的产品,通 过应用解决方案找到高价值客户和领域。四是全方位的产业布局,食品原料糖类板块是公司重点发展方向,中粮科技目前基本实现全 国性布局,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Q:下游客户对阿洛酮糖价格的接受度如何? A:出口结晶糖价格是 2 万元左右,国内目前还没有开始销售,价格还不好预计。目前很多应用企业更关注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随着市场放量,客户对价格会越来越敏感。行业健康发展要回归到合理的利润空间,公司成本也会不断下降。 Q:阿洛酮糖生产技术迭代情况如何? A:之前国内阿洛酮糖生产规模都不是很大,技术迭代的紧迫性也不是很强,随着下游市场的不断放量,以及工业化生产规模的 提高,阿洛酮糖生产技术的迭代会加快,从而将更大程度的降低加工成本。 Q:阿洛酮糖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酶的转化率大概是多少? A:阿洛酮糖成本中原料成本还是占主要方面,目前实验室酶的转化率可以做到 33%左右,但在大工业应用中,受体系影响,转 化率在 28% - 30%范围的比较多。 Q:看似蓝海的市场未来是否会变成红海市场,企业如何保持产品竞争力? A:任何产品所在的行业都是充分竞争的,企业关键在于如何在红海市场时仍保持产品竞争力。中粮在果葡糖浆生产工艺上成本 控制精细,阿洛酮糖是淀粉糖的产品延伸,系统性成本会做的更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下游的应用研发,在这方面公司也有 很好的研发、应用和客户基础。 Q:下一步给终端客户提供的阿洛酮糖是什么形态的产品? A:这会根据客户需求来确定,公司可以根据下游客户的需求和综合成本的测算来提供液体或固体产品。 Q:能否展望一下阿洛酮糖国内市场的空间和节奏? A:未来市场空间目前还不是很好预计,根据目前调查研究数据,未来 3 - 5 年,在饮料、烘焙、乳制品、酱料等领域都会有应 用,总体上看会有 15 万吨到 20 万吨的用量。任何一种代糖出现都不是非要替代其他代糖,每种糖都有其优势应用领域。阿洛酮糖 因为具有其他代糖所不具备的特性,可以更好的扩大应用领域。 Q:能否简单介绍丙交酯项目的进展和产能情况? A:丙交酯搬迁项目目前进展顺利,公司力争在今年年底进行试车投产。目前的规划产能为 3 万吨,刚投产时开工率会低一些, 慢慢会提升到满负荷生产。 Q:太仓、成都扩建以及西北项目目前的进展如何? A:成都公司扩建项目力争在今年 8 月底之前投产,太仓项目已经注册成立公司,开始做项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目前推进顺利 ,会按期投产。在西北的布局也在按计划开展前期调研论证工作。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7-11/1224139221.PDF ─────────┬──────────────────────────────────────────────── 2025-07-07 16:10│中粮科技(000930):公司酒精及其副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大约在45%左右 ─────────┴──────────────────────────────────────────────── 格隆汇7月7日丨中粮科技(000930.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酒精及其副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大约在 45%左右,酒精类产 品年销量 130 万吨左右,其中燃料乙醇约为 100 万吨,市场占有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32835 ─────────┬──────────────────────────────────────────────── 2025-07-02 20:00│中粮科技(000930)2025年7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Q:阿洛酮糖作为新食品原料,其整个审批流程大概是怎样的,本次批准在流程中处于什么位置,有何实质性意义? A:中粮科技对阿洛酮糖产品筹备已久,2017 年 8 月启动研发,2021 年开始法规申报。历经农业部审批、卫健委审批等阶段, 2022 年 5 月获菌株安全许可,2023 年 5 月酶制剂获批,2023 年5 月到 2025 年 3 月,公司做了大量的细胞动物毒理、人体耐受 性等安全性验证,2025 年 3 月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网站公开征求意见,2025 年 7 月 2 日,卫健委网站正式公布酶法生 产工艺及产品获得新食品原料认可。实质性意义在于中粮科技阿洛酮糖生产获得了国内的合规地位,且是目前唯一一家用特定酶法生 产阿洛酮糖获得新食品原料批复的企业。 Q:卫健委对阿洛酮糖的审批是行业性质的审批准入,还是有明确企业指向性的审批? A:卫健委网站公布的公告中,阿洛酮糖作为新食品原料有两种工艺,其中酶法生产所需要的工业酶制剂为 D - 阿洛酮糖 3 - 差向异构酶,该酶基因来源是瘤胃球菌 CAG55,生产酶的菌种是枯草芽孢杆菌,中粮已向国家菌种保藏中心申请了菌种号,在国家菌 种保藏中心有明确登记,所以目前仅此一家用该酶生产的阿洛酮糖被公布可作为新食品原料使用,具有明确的企业指向性。 Q:如果其他企业未来想把自己生产的阿洛酮糖用于国内食品应用,需要做什么工作或具备什么要件才能达到中粮科技目前的资 质?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