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002315 焦点科技 更新日期:2025-04-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
2025-03-12 18:48│焦点科技(002315)2025年3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问:2024 年 AI 业务收入增长显著,但目前占比仍较低。公司计划如何进一步提升 AI 业务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未来几年 A
I 业务的增长目标是多少?
答:您好!为有效提升 AI业务收入,公司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针对已实现商业化的 AI 麦可,在销售端,公司将借助中国制造
网销售团队大力推广 AI麦可,提升其在卖家群体中的渗透率,扩大用户基数来增加收入;在产品侧,公司将持续投入优化 AI 产品
性能,以技术创新提升 AI 麦可的价值,吸引更多付费卖家。针对 Mentarc、Sourcing AI等孵化中的新业务,公司着力提升产品力
、积累口碑,加速商业化。此外,公司还将积极探索 AI在外贸领域的更多应用场景,创新新产品与服务,培育新增长点。公司在未
来也会结合行业趋势与自身优势全力推动 AI业务的发展,并在后续定期报告中更新相关进展。
2、问:在贸易战影响下,出口增速下滑,市场预期今年全年出口增速只有 3%,对公司业绩有多少影响?
答:您好!根据我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出口规模达到 25.45 万亿元,同比增长 7.1%。当前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外贸
稳增长面临严峻挑战,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的基本面没有变,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因素依然稳固。中
国制造网的收入来源于国内中小型外贸企业,在能够持续满足国内中小型外贸企业出海需求的基础上,区域性国际政策的变动对公司
整体运营影响相对可控。公司主要通过持续提升买家流量和不断迭代创新产品与服务满足外贸企业的出海需求:近年来中国制造网构
建了覆盖多元市场的全球买家生态,通过主动布局新兴市场实现流量来源的动态平衡,部分国家加征关税的行为对整体生态的影响可
控。外贸环境复杂态势下,国内企业对于在网络平台上的投入产出效率更为看中,中国制造网推出的人工智能产品 AI 麦可能够帮助
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提升交易效率,持续优化厂商的综合投入产出效率和对平台的满意度。
3、问:后期公司还会推出哪些 AI产品?或者哪些 AI 功能?
答:您好!公司目前已经推出:1.中国制造网 AI 外贸助手——AI 麦可,作为全流程智能代理,集成多语言翻译、智能发品、
询盘分析回复、客户画像等功能,可自动规划执行从市场调研到订单管理的完整外贸流程;2. Mentarc,通过 AI代理为卖家提供选
品策略、货源匹配、店铺运营等一站式解决方案;3.Sourcing AI,专注全球买家采购场景,实现智能筛选、快速报价与定制推荐。未
来公司将持续深化 AI在外贸垂直领域的应用,除了聚焦 AI 麦可、Mentarc、Sourcing AI 的产品功能迭代外,还将结合外贸领域的
用户需求,有针对性的探索新 AI应用产品或服务。
4、问: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流量增幅显著(如印尼 140%),公司如何确保高流量转化为实际订单?
答:在东南亚、中东等市场流量增长的背景下,中国制造网将通过精准匹配买卖双方,利用智能化匹配和定制推荐提升询盘质量
,同时优化关键词和广告投放,过滤无效流量。为降低采购风险,平台提供在线支付与交易保障,增强买家信任。此外,加强本地化
服务,设立多语言客服并拓展线下渠道。通过赋能供应商,提供智能报价和市场培训,提高响应效率。综合上述策略,中国制造网将
配合平台供应商努力将高流量有效转化为实际订单。
5、问:如何评价跨境业务在 2024 年的转型成效?未来是否会加大对东南亚市场的投入?
答:2024 年公司跨境业务经营成效显著,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从财务数据来看,2024 年跨境业务营业收入为 92,215,
424.62 元,同比增长 6.70%,且美国子公司 InQbrands Inc.和 DOBA,INC.实现扭亏为盈,盈利能力得到提升。业务模式上,InQbra
nds Inc.在企业出海方式、美国本土供应链拓展上取得显著进展,Doba INC.在供应链建设、零售商招募等方面实现开源节流,同时
在菲律宾推出了社交电商APP DobaShare,尝试东南亚市场的开拓。东南亚地区作为新兴的外贸市场,市场潜力巨大,公司一直重视
在该地区的业务发展,除了 DOBA,INC.外,中国制造网也在菲律宾设立了买家服务中心,以进一步通过线下服务方式拓展东南亚买家
群体的用户粘性,后续公司也将持续关注和推动公司业务在东南亚市场的发展。
6、问:未来是否会通过 AI 工具进一步降低人力成本?
答:目前,公司对于 AI 的理解是聚焦于 AI 技术提升人效和对公司现有业务的赋能,而非单纯作为降本工具。通过“双边市场
智能化”,AI 工具能够提升买卖双方匹配效率,卖家端依托 AI麦可降低外贸入门门槛、优化决策,买家端通过 Sourcing AI 升级
搜索体验,提高采购效率。同时,公司持续探索 AI新应用,推出 Mentarc 赋能跨境电商选品、货源查找、精细化运营等。
AI 技术不仅优化产品端,还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助力员工增强业务技能,实现整体效能提升。未来,公司将在 AI研发投入,打
造核心竞争力,确保平台增长与创新并行,持续强化全球贸易生态,提高中国制造网的竞争力与长期价值,推动业务高质量增长。
7、问:是否有回购计划或股权激励安排?
答:您好!若有相关安排,公司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请您关注我公司在指定信披媒体《证券时报》和巨
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披露的公告。
8、问:AI 麦可的付费会员数增长略低于市场预期,公司计划采取哪些措施来加速会员数的增长?例如,是否会调整会员定价策
略或推出新的营销活动?
答:您好!公司推出的 AI 麦可 2023 年实现现金收入超2000 万元,当年度确认的营业收入为 632.22 万元。2024 年AI麦可实
现现金收入超 4500万元,同比 2023年增长约 125%,当年度确认的营业收入为 2447.97 万元,同比 2023 年增长287.20%。在 AI
麦可渗透率提升方面,公司一方面通过销售管理规则、销售考核政策、不定期举办各类营销活动等方式提升 AI 麦可销量,另一方面
,公司也在不断迭代 AI 麦可的功能,以更强的产品力吸引更多意向客户。
9、问:公司在 AI 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占比是多少?未来是否会继续加大投入?
答:您好!公司十分重视 AI技术研发,视其为业务创新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未来会持续加大 AI应用端研发投入,探索外贸行
业创新 AI应用,同时推动现有 AI产品迭代升级,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助力公司业绩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10、问:未来公司的业绩增长动力?
答:未来公司业绩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核心业务的稳健发展、AI 业务的快速布局、有效的降本增效措施以及外贸市场的结
构性机会。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3-12/1222778147.PDF
─────────┬────────────────────────────────────────────────
2025-03-06 16:24│焦点科技涨10.01%,东吴证券二日前给出“买入”评级
─────────┴────────────────────────────────────────────────
今日焦点科技(002315)涨幅达10.01%,收盘价49.02元。东吴证券研究员发布研报,预测焦点科技2024年业绩改善,AI新产品
市场广阔,评级为“买入”。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显示,该研报盈利预测准确度为93.16%,华泰证券分析师朱珺对该股预测较准。此内
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30600027272.shtml
─────────┬────────────────────────────────────────────────
2025-03-06 09:36│异动快报:焦点科技(002315)3月6日9点30分触及涨停板
─────────┴────────────────────────────────────────────────
3月6日盘中,焦点科技(002315)触及涨停板,股价上涨10.01%至49.02元。其所属的互联网电商行业也呈现上涨趋势。当日,
多模态、AIGC和数字经济概念均有增长,涨幅分别为1.93%、1.89%和1.63%。3月5日资金流向数据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出2986.66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1850.34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4837.0万元。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30600009014.shtml
─────────┬────────────────────────────────────────────────
2025-03-05 20:00│焦点科技(002315)2025年3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一、公司的主营业务及 2024 年年度经营情况介绍
答: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 16.61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 9.31%;归母净利润 4.51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 19.0
9%,该净利润中已计提了 2,141.14万元业绩激励基金。2024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4.3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 19.08%。
中国制造网(Made-in-China.com)业务收入(包括外贸生态圈内的代理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84.24%,2024 年其营收达到
了 13.99 亿元,截至 2024年末,中国制造网实现现金回款较去年同期增长超 10%,平台收费会员数为 27,415 位,较去年同期增加
了 2,829 位。考虑到中国制造网主要通过预收平台服务费,再根据客户开通的服务逐月确认为收入这一特点,2024年现金回款的增
长正常在 2025年营业收入中得到一定体现。
2024年中国制造网(Made-in-China.com)以"双线并进"战略为核心,实现平台服务能力与全球化布局的全面提升。在买家服务
端,我们基于区域经济差异性制定精准拓展策略:巩固欧美成熟市场的同时,重点突破东南亚(流量+58.5%、商机+33%)、中东(流
量+38%、商机+24%)、拉美(流量+32.8%、商机+32.80%)等新兴市场,印尼、泰国等头部国家流量均实现三位数增长。全年实现全
站买家注册量 28%的同比增长。
中国制造网 2024 年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强化在线交易及推出认证服务 Plus,提升买家匹配效率。全年举办超 30 场全球专题
活动,包括超级出海季、金秋采洽会及 6场广交会云展会,吸引 1.5万家供应商参与,打破时空限制实现高效对接;特展活动带领企
业深入新加坡、中东等市场拓展商机。销售端实施组织架构优化与股权改革,强化销售团队建设,通过专家培训、精准线下营销及城
市合伙人激励政策提升销售能力,同步加大分支机构投入,策划展销会等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通过双向赋能构建起更具竞争力的全
球化贸易服务体系,为中外企业搭建起高效对接的数字化桥梁。
2. 外贸 AI应用业务发展情况
公司敏锐洞察 AI 技术对组织发展及工作模式的变革性影响,持续推进 AI战略布局。2023 年,公司率先推出平台场景下的外贸
AI 助手 AI麦可,开启平台智能化实践;2024 年伴随行业智能化浪潮,成立 AI 事业部整合资源,重点突破 AI 技术创新与商业场
景融合。通过双路径推进:对内将 AI 技术嵌入各部门日常运营,提升员工效能实现降本增效;对外聚焦供应商赋能,以“AI麦可”
为核心持续迭代,解决外贸企业运营痛点。针对“内转外”转型企业的迫切需求,AI工具有效降低外贸门槛,现已实现多模态技术支
持的发品、营销、客户接待全流程覆盖,完成从辅助工具到全链路执行主体的升级。截至 2024年 12月 31日,购买 AI麦可的会员累
计超过 9000 位(不含试用体验包客户),2024 年当年度现金收入超过4500万元。
二、公司的 AI 麦可产品主要是面向买家端还是供应商端?迭代情况如何?主要包括哪些功能?
答:公司发布的 AI 麦可主要面向中国制造网供应商推出。2023 年 4月,AI 麦可首次亮相,公司将 AI 技术综合应用于外贸 B
2B 领域;随后产品持续迭代,同年 7 月,2.0 版本问世,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其功能覆盖了平台运营、内容生产、商机跟进等外
贸工作领域全场景;2023 年 9月,AI麦可 3.0 以“数智化 AI 助手”的全新姿态面向用户,全面提升了外贸人的工作效率。2024年
11月,AI麦可升级至 4.0版本,实现从“AI外贸助手”向全流程“AI外贸能手”的跃升,能完成整个外贸工作流的自动规划与执行
,并且能主动“学习”知识库,成为名副其实的外贸“AI能手”。AI 麦可从设计之初就遵循从工作目标和价值倒推工作需求的逻辑
,一切只为帮供应商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实现生意的增长、人力成本的节省,从而让供应商切实感受到它的独特价值。
现场对 AI 麦可的 AI 发品、AI 接待、询盘跟进、新客分析、社媒营销、行业情报、智能拓客等具体功能进行了演示,实际演
示内容与中国制造网微信视频号中公开展示的 AI 麦可功能相关的视频相一致。
三、中国制造网在海外买家规模及区域流量均实现了增长,请问具体是通过哪些运营手段实现的?
答:自 2024 年 4 月起,中国制造网运营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提升网站流量,提高买家粘性,具体包括:网站性能优化、
优化自然搜索排名,拓展社交媒体矩阵运营,针对全球市场差异开发垂直化应用生态(包括新兴市场专属轻量化版本、重工机械专业
版及小语种定制 APP等),推出更多、更丰富的买家活动等。
四、2024 年公司 AI麦可的现金收入超过 4500万元,但 AI业务营业收入层面为 2447.97万元,这一块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公司 AI 麦可采取预付费方式向供应商销售,确认营业收入时,按供应商实际使用的时长逐月确认为营业收入。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3-05/1222722128.PDF
─────────┬────────────────────────────────────────────────
2025-03-03 16:23│焦点科技涨7.80%,华安证券四日前给出“买入”评级
─────────┴────────────────────────────────────────────────
焦点科技(002315)今日涨7.80%,华安证券研究员金荣发布研报《2024业绩点评:业绩稳健增长,AI Agent打开成长空间》,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9.35/22.27/25.0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5.55/6.67/7.78亿元,均维持“买入”评级。证券之星数
据显示,该研报作者预测准确度为87.76%,较准分析师团队为华泰证券的朱珺。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30300020884.shtml
─────────┬────────────────────────────────────────────────
2025-03-03 12:15│华龙证券:首次覆盖焦点科技给予增持评级
─────────┴────────────────────────────────────────────────
焦点科技发布2024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6.61亿元,同比增长9.31%,归母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长19.09%。AI业务收入增速尤
为显著,同比增长287.20%。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提升,盈利能力增强。公司聚焦跨境B2B电商业务,推动AI应用创新升级,计划2025
年加大AI研发投入。盈利预测显示,2025年营业收入预计为19.28亿元,归母净利润5.48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30300012427.shtml
─────────┬────────────────────────────────────────────────
2025-03-03 10:20│异动快报:焦点科技(002315)3月3日10点19分触及涨停板
─────────┴────────────────────────────────────────────────
3月3日盘中,焦点科技(002315)触及涨停板,股价上涨10%,达到45.1元。该股属互联网电商行业,当日领涨股为若羽臣。医
疗信息化、互联网医疗和多模态概念分别上涨2.89%、2.58%和1.6%。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9118.62万元,游资净流出1642.
78万元,散户净流入1.08亿元。此内容由证券之星整理并生成,仅供参考。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30300005996.shtml
─────────┬────────────────────────────────────────────────
2025-02-27 06:02│焦点科技(002315)2024年年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盈利能力上升
─────────┴────────────────────────────────────────────────
焦点科技发布2024年年报,营业总收入16.69亿元,同比增长9.32%;归母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长19.09%。第四季度表现尤为
亮眼,净利润同比增长15.12%。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上升1.06%和8.76%,但低于分析师预期。公司资本回报率为15.8%,产品附加值
高。累计分红总额为公司融资总额的1.93倍,主要靠营销驱动业绩。汇添富科技创新混合A基金持有焦点科技最多,近一年涨幅达52.
04%。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22700004834.shtml
─────────┬────────────────────────────────────────────────
2025-02-26 20:00│焦点科技(002315)2025年2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一、公司的主营业务及 2024 年年度经营情况介绍
答: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 16.61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 9.31%;归母净利润 4.51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 19.0
9%,该净利润中已计提了 2,141.14万元业绩激励基金。2024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4.3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 19.08%。
中国制造网(Made-in-China.com)业务收入(包括外贸生态圈内的代理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84.24%,2024 年其营收达到
了 13.99 亿元,截至 2024年末,中国制造网实现现金回款较去年同期增长超 10%,平台收费会员数为 27,415 位,较去年同期增加
了 2,829 位。考虑到中国制造网主要通过预收平台服务费,再根据客户开通的服务逐月确认为收入这一特点,2024年现金回款的增
长正常在 2025年营业收入中得到一定体现。
2024年中国制造网(Made-in-China.com)以"双线并进"战略为核心,实现平台服务能力与全球化布局的全面提升。在买家服务
端,我们基于区域经济差异性制定精准拓展策略:巩固欧美成熟市场的同时,重点突破东南亚(流量+58.5%、商机+33%)、中东(流
量+38%、商机+24%)、拉美(流量+32.8%、商机+32.80%)等新兴市场,印尼、泰国等头部国家流量均实现三位数增长。全年实现全
站买家注册量 28%的同比增长。 中国制造网 2024 年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强化在线交易及推出认证服务 Plus,提升买家匹配效率。
全年举办超 30 场全球专题活动,包括超级出海季、金秋采洽会及 6场广交会云展会,吸引 1.5万家供应商参与,打破时空限制实现
高效对接;特展活动带领企业深入新加坡、中东等市场拓展商机。销售端实施组织架构优化与股权改革,强化销售团队建设,通过专
家培训、精准线下营销及城市合伙人激励政策提升销售能力,同步加大分支机构投入,策划展销会等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通过双向
赋能构建起更具竞争力的全球化贸易服务体系,为中外企业搭建起高效对接的数字化桥梁。
2. 外贸 AI应用业务发展情况
公司敏锐洞察 AI 技术对组织发展及工作模式的变革性影响,持续推进 AI战略布局。2023 年,公司率先推出平台场景下的外贸
AI 助手 AI麦可,开启平台智能化实践;2024 年伴随行业智能化浪潮,成立 AI 事业部整合资源,重点突破 AI 技术创新与商业场
景融合。通过双路径推进:对内将 AI 技术嵌入各部门日常运营,提升员工效能实现降本增效;对外聚焦供应商赋能,以“AI麦可”
为核心持续迭代,解决外贸企业运营痛点。针对“内转外”转型企业的迫切需求,AI工具有效降低外贸门槛,现已实现多模态技术支
持的发品、营销、客户接待全流程覆盖,完成从辅助工具到全链路执行主体的升级。AI麦可 4.0作为智能代理(AI Agent),能够自
动规划与执行整个外贸工作流,并能主动学习知识库,成为真正的外贸“AI能手”。截至 2024年 12月 31日,购买 AI麦可的会员累
计超过 9000位(不含试用体验包客户),2024年当年度现金收入超过 4500 万元。
二、公司未来在买家流量提升方面有何规划?是否会增加买量投放比例?公司是否有与流量直接挂钩的产品或服务?
答:未来,公司将继续优化 SEO 策略,提升平台性能和多语言服务质量,并且通过海外商协会合作和全球买家服务中心提升买
家粘性。目前公司更注重流量的留存与转化,通过 AI 与 BI 技术提升投放 ROI,以实现更精准的市场推广。在投放策略方面,公司
首先以会员规模及流量转化效率为核心指标,动态评估投放比例,优先保障 ROI的优化;其次当流量增长到一定规模,对续约率等供
应商端指标产生明显影响后,公司将加大供应商端的推广销售力度,吸引更多供应商加入平台,并且向供应商推荐更多能帮助其实现
更好效果的产品或服务,进而形成流量增长与业绩增长的良性循环。
公司已推出了“精点投”等效果流量类产品,区别于传统展示类收费形式,此类产品将计费方式与实际推广效果挂钩,客户只需
按照实际推广结果支付费用,这种方式既降低了客户的投放风险,也使平台收入与给客户带来的价值之间形成更紧密的关系。通过实
时分析买家行为数据,系统能自动将产品精准推送给高意向买家,在帮助供应商提升投放效率的同时,也促使供应商更愿意将预算长
期投入平台。随着使用此类产品规模的扩大,平台积累的精准匹配能力将持续增强,这不仅会带来平台订单转化率的稳步提升,也为
未来拓展数据增值服务奠定了基础,本质上构建了平台与客户利益共享的良性机制。
三、公司在 AI 应用上的整体发展规划及未来 AI 产品布局方面有何具体方向?未来商业化方面有什么规划?
答:(一)公司明确将 AI 应用业务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整体规划聚焦以下四个方面:
1.聚焦主业,利用 AI 技术持续赋能中国制造网:中国制造网正通过AI 实现“双边市场智能化”,帮助买卖双方提升匹配效率
主要体现在:(1)卖家端:公司通过 AI 麦可持续降低卖家外贸入门门槛、提升外贸企业工作效率、降低交易机会获取成本,为外
贸企业提供智能化的决策辅助和策略参考。(2)买家端:公司及行业内已广泛意识到,AI 有可能彻底改变现有的信息搜索与获取方
式,公司后续将通过 Sourcing AI产品迭代平台信息搜索与获取方式,通过 AI 技术,将传统的关键字搜索逐渐过渡至 AI搜索,不
断提升买家体验,降低产品检索时间,提升匹配效率。
2.尝试探索 AI新场景、新应用:公司计划围绕外贸领域展开新 AI应用产品的研发,利用 AI 技术解决外贸用户需求,目前已针
对跨境电商行业推出了包含选品策略优化、优质货源快速查找、店铺精细化运营等多个方面能力的 Mentarc,后续将持续在外贸行业
进行探索与尝试。
3.利用 AI赋能员工,提升公司运营效率:AI技术的应用将不仅仅局限于公司产品端,还可以赋能公司内部运营,公司员工通过
AI 技术的支持,能够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提升业务技能与工作效率,从而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效率。
4.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公司将在 AI 应用技术研发方面加大投入,通过自主研发和深度集成,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 AI应用体
系。
(二)在 AI产品商业化方面,AI 麦可自 2023 年 5月正式推出以来便开启付费使用模式。公司将继续在中国制造网新会员方案
中重点推荐,会更关注 AI 麦可在客户满意度和效果提升方面的表现,期望凭借产品优化进一步提高其渗透率。当下 AI 麦可的商业
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直接提升 ARPU(如单独售卖 AI 麦可产品所获得的收入);(2)通过 AI、赋能提升交易效率,进
而增强客户全生命周期价值(LTV)。公司推出的其他新 AI 产品的商业化将严格遵循价值创造原则,未来将根据产品打磨与能力沉
淀情况进行考量。
公司将继续推动 AI 技术与主营业务的深度融合,通过技术创新和运营优化,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同时,
公司也将继续关注全球市场动态,积极拓展新兴市场,以实现可持续的业务增长。
四、请问公司 2024年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由于公司主营 B2B业务的成本构成主要为人员成本以及平台运营成本等较为刚性的成本支出,故在营业收入增长时会带动毛
利率的提升。另外,公司的跨境业务在 2024 年持续降本增效,业绩得到明显改善,最终产生了 2024年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的结果
。
2025年 2月 26日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2-26/1222651783.PDF
─────────┬────────────────────────────────────────────────
2025-02-26 14:15│撕掉“传统B2B”标签:透视焦点科技年报中的AI三重进化论
─────────┴────────────────────────────────────────────────
焦点科技2024年全年营收16.69亿元,净利润4.51亿元,增长稳健。其核心平台中国制造网(MIC)营收占比超80%,会员数增长1
1.5%创新高。全球化流量运营、AI赋能等战略支撑业务增长。尽管第四季度净利下滑24.63%,全年数据反馈公司运营及效率提升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ROE五连涨至18.37%,彰显管理优化显著成效。AI业务收入287%的增长预示未来潜力。分红策略稳健,连续五年分
红率超70%,资产负债率保持低位。
https://stock.stockstar.com/SS2025022600020376.shtml
─────────┬────────────────────────────────────────────────
2025-02-26 01:11│图解焦点科技年报:第四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15.12%
─────────┴────────────────────────────────────────────────
焦点科技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6.69亿元,同比上升9.32%;归母净利润4.51亿元,同比上升19.09%;扣非净利润4.38
亿元,同比上升19.08%。第四季度单季度主营收入4.57亿元,同比上升13.6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9347.2万元,同比上升15.12%;单
季度扣非净利润8466.58万元,同比上升16.32%。负债率39.93%,毛利率80.29%。以上数据由智能算法生成,仅供参考。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22600000417.shtml
─────────┬────────────────────────────────────────────────
2025-02-25 19:14│焦点科技(002315):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9.09% 拟10股派5.5元
─────────┴────────────────────────────────────────────────
焦点科技公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16.69亿元,同比增长9.32%;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25.50%至4.98亿
元和4.9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增长19.09%和19.08%至4.51亿元和4.38亿元,主要得益于中国制造网
收入的稳定增长和公司持续的降本增效。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5元。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4945250
─────────┬────────────────────────────────────────────────
2025-02-05 21:17│焦点科技:1月27日高管成俊杰、迟梦洁减持股份合计4.92万股
─────────┴────────────────────────────────────────────────
根据2月5日市场公开信息,焦点科技(002315)高管成俊杰、董秘迟梦洁于2025年1月27日合计减持4.92万股,占总股本0.0155%
。减持期间股价上涨5.34%,当日收盘价为50.88元。近半年内,焦点科技的董监高及核心技术人员多次进行增减持操作。近90天内,
7家机构给予买入或增持评级,目标均价为30.66元。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整理,仅供参考。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20500034084.shtml
─────────┬────────────────────────────────────────────────
2025-02-05 18:32│焦点科技(002315)三名董事高管合计减持42.25万股
─────────┴────────────────────────────────────────────────
智通财经APP讯,焦点科技(002315.SZ)发布公告,公司近日收到相关董事高管顾军先生、迟梦洁女士、成俊杰先生出具的《股份
减持计划实施完成告知函》,上述减持股份计划已实施完成,本次合计减持公司股份42.25万股。
http://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1246137.html
─────────┬────────────────────────────────────────────────
2025-01-27 21:01│焦点科技:1月24日高管成俊杰、迟梦洁、顾军减持股份合计13.24万股
─────────┴────────────────────────────────────────────────
焦点科技(002315)在2025年1月24日减持股份13.24万股,占比0.0417%,减持期间股价仍上涨10%。近半年内,11家机构对该股
给出评级,其中10家建议买入,1家建议增持。机构目标均价为33.38元。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12700030065.shtml
─────────┬────────────────────────────────────────────────
2025-01-27 16:22│焦点科技涨5.34%,东吴证券二个月前给出“买入”评级
─────────┴────────────────────────────────────────────────
今日焦点科技(002315)股价上涨5.34%,收盘报50.88元。东吴证券研究员发布的研报指出,公司2024-2026年营收和净利润将
稳步增长,现价对应PE分别为18.98、14.45和12.19倍。研报预测焦点科技是被低估的数字经济平台龙头,有望受益于“科技赋能+Sa
aS模式+政策利好”,维持“买入”评级。此外,国海证券和华安证券的分析师也给予“买入”评级。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12700020397.shtml
─────────┬────────────────────────────────────────────────
2025-01-24 16:24│焦点科技涨10.00%,东吴证券二个月前给出“买入”评级
─────────┴────────────────────────────────────────────────
焦点科技在2024年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营收稳健增长,付费会员数量持续增加。东吴证券研究员张良卫等发布研报,维持“买
入”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17.66/21.10/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