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碧水源(300070)最新消息公司新闻

 

查询最新消息新闻报道(输入股票代码):

公司报道☆ ◇300070 碧水源 更新日期:2025-11-12◇ 通达信沪深京F10 ─────────┬──────────────────────────────────────────────── 2025-11-12 18:38│2025年11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 问:请问公司的核心新业务方向,公司是怎么规划的? 答:公司重点布局三大类高潜力新业务,均属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赛道。 在高端膜材料进口替代方面,聚焦医药用膜、工业特种膜等高端领域,这类市场目前主要依赖进口(不足 30%),国产替代空间 巨大,且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平,符合公司高价值发展定位。在特定资源利用与海水淡化方面,针对我国资源禀赋特点,布局盐湖资源 利用、海水淡化等业务,这类业务受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场发展空间大,且随着技术进步成本逐步降低,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在生 物与医药领域应用领域,公司围绕生物制药、生物合成等快速增长的新兴产业,提供分离纯化用膜材料、滤器等核心产品,切入高增 长赛道。 问:公司在新业务推进中的举措和优势是什么? 答:公司主要通过下面三方面举措和优势,推进新业务发展。一是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公司在膜材料研发与生产方面积累了深厚 的技术基础,新业务均基于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形成了从材料配方、生产工艺到产品应用的全系统技术体系,具备持续迭代能力, 来控制全链条的性能和成本。二是市场培育与推广,针对医药膜,我们也结合采用“以测代用”的推广模式,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打开 市场,降低客户决策门槛,同时也能加快公司产品的迭代与应用推广。三是团队与产能建设,组建专业团队负责新业务的研发、生产 与市场拓展,在苏州等地布局生产基地,推进产能建设,计划逐步扩大产销规模,实现营收快速增长等。 问:公司目前应收账款和坏账计提量很大,请问这块公司怎么构想? 答:的确,公司目前应收账款压力比较大,这也是过去一段时间粗放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我们也在逐步消化。公司高度重视应 收账款的回收,通过内部外部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应收账款问题,公司针对亏损的公司“一企一策”制定减亏方案,同时公司针对应收 账款成立了清欠专项小组,持续加大对应收账款,尤其是长账龄的应收回款力度,此外,公司对内采取涉及考核、奖惩等系列措施结 合解决。公司也正在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化债,近两年来均有不少项目化债工作落地,并正在积极争取下阶段化债方案落地等。公司高 度重视,并会多措并举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积极回笼资金。目前应收账款的清欠效果在逐步显现。 问:看到最近公司新发了要注册几十亿的融资需求,是公司最近有什么动作需要大体量的现金流么? 答:并不是的,公司的现金流和经营情况一切正常。我们最近发的几个注册融资券的公告主要是为了接续之前到期的中票,和即 将到期的超短融的,是一个正常的融资接续。目前是申请额度,最终的额度也要看交易商协会的最后批复。这只是一个公司正常的融 资储备,并不代表公司最近有什么其他经营风险。公司的主营业务总体上在利润和现金流两个方面是稳健平衡的。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11-12/1224801889.PDF ─────────┬──────────────────────────────────────────────── 2025-11-11 20:00│碧水源(300070)2025年11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问:请问公司的核心新业务方向,公司是怎么规划的? 答:公司重点布局三大类高潜力新业务,均属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赛道。 在高端膜材料进口替代方面,聚焦医药用膜、工业特种膜等高端领域,这类市场目前主要依赖进口(不足 30%),国产替代空间 巨大,且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平,符合公司高价值发展定位。在特定资源利用与海水淡化方面,针对我国资源禀赋特点,布局盐湖资源 利用、海水淡化等业务,这类业务受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场发展空间大,且随着技术进步成本逐步降低,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在生 物与医药领域应用领域,公司围绕生物制药、生物合成等快速增长的新兴产业,提供分离纯化用膜材料、滤器等核心产品,切入高增 长赛道。 问:公司在新业务推进中的举措和优势是什么? 答:公司主要通过下面三方面举措和优势,推进新业务发展。一是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公司在膜材料研发与生产方面积累了深厚 的技术基础,新业务均基于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形成了从材料配方、生产工艺到产品应用的全系统技术体系,具备持续迭代能力, 来控制全链条的性能和成本。二是市场培育与推广,针对医药膜,我们也结合采用“以测代用”的推广模式,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打开 市场,降低客户决策门槛,同时也能加快公司产品的迭代与应用推广。三是团队与产能建设,组建专业团队负责新业务的研发、生产 与市场拓展,在苏州等地布局生产基地,推进产能建设,计划逐步扩大产销规模,实现营收快速增长等。 问:公司目前应收账款和坏账计提量很大,请问这块公司怎么构想? 答:的确,公司目前应收账款压力比较大,这也是过去一段时间粗放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我们也在逐步消化。公司高度重视应 收账款的回收,通过内部外部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应收账款问题,公司针对亏损的公司“一企一策”制定减亏方案,同时公司针对应收 账款成立了清欠专项小组,持续加大对应收账款,尤其是长账龄的应收回款力度,此外,公司对内采取涉及考核、奖惩等系列措施结 合解决。公司也正在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化债,近两年来均有不少项目化债工作落地,并正在积极争取下阶段化债方案落地等。公司高 度重视,并会多措并举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积极回笼资金。目前应收账款的清欠效果在逐步显现。 问:看到最近公司新发了要注册几十亿的融资需求,是公司最近有什么动作需要大体量的现金流么? 答:并不是的,公司的现金流和经营情况一切正常。我们最近发的几个注册融资券的公告主要是为了接续之前到期的中票,和即 将到期的超短融的,是一个正常的融资接续。目前是申请额度,最终的额度也要看交易商协会的最后批复。这只是一个公司正常的融 资储备,并不代表公司最近有什么其他经营风险。公司的主营业务总体上在利润和现金流两个方面是稳健平衡的。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11-12/1224801889.PDF ─────────┬──────────────────────────────────────────────── 2025-11-10 15:18│碧水源(300070):目前暂未与阿里芯片建设项目开展合作 ─────────┴──────────────────────────────────────────────── 格隆汇11月10日丨碧水源(300070.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膜技术可应用于数据中心污水处理,目前暂未与阿里芯片建设项目 开展合作。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114669 ─────────┬──────────────────────────────────────────────── 2025-11-09 15:44│碧兴物联(688671):碧水源拟减持不超1%股份 ─────────┴──────────────────────────────────────────────── 格隆汇11月9日丨碧兴物联(688671.SH)公布,因自身资金需要,碧水源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过 785,189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减持期间为自本减持计划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即2025年12月1日至2026年2月28 日)。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114450 ─────────┬──────────────────────────────────────────────── 2025-10-29 06:37│碧水源(300070)2025年三季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85.44%,短期债务压力上升 ─────────┴──────────────────────────────────────────────── 碧水源2025年三季报显示,营收43.72亿元,同比降7.96%;归母净利亏损7963.55万元,同比下滑85.44%,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 降至23.97%和0.14%。尽管三季度单季营收增长10.93%,净利润回升至2733.48万元,但公司短期偿债压力大,流动比率仅0.92,货币 资金覆盖率不足30%,有息负债率高达34.32%,财务费用占现金流比达185.67%。应收账款达124亿元,计提比例高,但公司已建立清 收机制并推进化债。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102900010445.shtml ─────────┬──────────────────────────────────────────────── 2025-10-28 02:18│图解碧水源三季报: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下降7.97% ─────────┴──────────────────────────────────────────────── 碧水源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43.72亿元,同比降7.96%;归母净利润亏损7963.55万元,同比扩大85.44%;扣非净利 润亏损9031.11万元,同比收窄55.11%。三季度单季主营收入14.44亿元,同比增10.93%;归母净利润2733.48万元,同比下降7.97%; 扣非净利润2544.16万元,同比大增36.23%,显示经营逐步改善。公司负债率63.03%,投资收益-6107.77万元,财务费用达1.31亿元 ,毛利率23.97%,盈利压力仍存。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102800001953.shtml ─────────┬──────────────────────────────────────────────── 2025-10-27 23:29│碧水源(300070)发布前三季度业绩,归母净亏损7963.55万元 ─────────┴──────────────────────────────────────────────── 智通财经APP讯,碧水源(300070.SZ)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该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3.72亿元,同比减少7.96%。归属于上 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7963.55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9031.11万元。基本每股亏损为0.022元。 http://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1360835.html ─────────┬──────────────────────────────────────────────── 2025-09-26 20:00│碧水源(300070)2025年9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问:请问公司是如何保持竞争优势的? 答:公司集成了膜材料研发、膜装备制造、膜工艺应用以及数字化水务运营的双重优势,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产业链膜技 术,涵盖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技术。在核心技术、产品和水务运营能力方面,公司展现出显著优势。在技术研发领域,公司 专注于膜产业链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并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持续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实现了高端膜产业原创技术的重大突破。目 前,公司主要在污水资源化、高品质饮用水、海水淡化、工业零排放、盐湖资源化五大领域深化应用。同时,公司正在加速布局战略 性新兴产业,围绕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工业零排放、盐湖产业等工业和新材料领域,加强研发和市场拓展,努力提高战略新兴产业的 收入占比,并积极探索医药膜等应用领域。在运营方面,公司膜技术应用于水处理的总规模已超过 2,200 万吨/天,每年能够为国家 新增高品质再生水超过 70 亿吨。随着近年来进入运营期的项目逐渐增多,运营项目质效持续提升,公司运营的收入、利润水平也会 持续提升。公司还致力于探索膜技术的更多应用场景,并加大研发投入,期望未来能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高毛利膜设备的销售与应用 ,从而增加公司的收入和利润。 问:公司应收账款较多,坏账计提比较大。现在化债政策推进情况如何,公司内部有什么管控措施? 答:截至半年度,公司的应收账款约 124 亿元,其中主要是来自早期 PPP项目的积累。一方面,这些项目的应收随着时间推移 到了计提比例较高的阶段,所以这几年看到计提的坏账金额较高。那么等过了这个阶段,金额也会下降。另一方面,计提比例较高的 部分,我们通过化债或其他多方式收回的可冲抵坏账的部分,也会对公司利润产生积极影响。在近两年中,我们制定了一整套应收账 款清收工具箱,并实施了一系列内外部策略以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在内部,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流程和坏账减 少的奖惩机制,组建了专业的管理与催收团队,并设定了年度目标。这些目标被分解到各个部门,并定期检查进度,以确保应收账款 和存货的降低工作有序进行。今年,我们还设定了新的目标和激励政策,通过优化内部管理制度、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和收款能力等 措施,全面提升了应收账款的回收效率。此外,公司积极参与政府的债务重组项目,有效解决了部分项目的应收账款问题。我们也在 密切关注政策动向,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合作,以促进应收账款的快速回收。 问:公司研发投入逐年增加,具体有什么成效? 答: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战略,专注于膜产业链技术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并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不断加大科技研发 投入,实现了高端膜产业原创技术的重大突破,持续引领行业前沿。在推动国产化应用替代方面,公司成功参与了黄骅市海水综合利 用一体化工程的中标,该项目创新性地结合了光伏和储能系统,实现了“绿电制绿水”,成为自主开发的双膜海淡集成技术的实际落 地案例。此外,公司还为中电建舟山海淡厂持续提供高性能海水淡化反渗透膜产品,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同时,碧水源产品在巴基斯 坦瓜达尔港海水淡化项目中表现卓越,获得了业主的高度认可。在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方面,公司膜装备制造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自 主研发的 V-MBR 装备加速升级,成本降低了 25%。此外,公司还大力推进膜生产线智能化升级,自行设计并建设了集绿色低碳和数 智化管控于一体的全自动化膜元件生产线。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常规反渗透膜的生产速度提升至 20 米/分。这些成果充 分展示了公司在研发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实力,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问:请问目前中交集团与碧水源的合作情况如何? 答:业务布局方面,中交集团通过整合碧水源,进一步完善其环保产业链,强化并扩展产业链条。碧水源则期望借助中交集团在 中国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广泛影响力,实现双方的协同效应。技术方面,中交集团旗下的水务设计研究院,为碧水源在膜技 术的前端设计、后期投资、采购及管理等方面提供了关键支持。自中交集团完成对碧水源的并购后,双方在业务领域、融资和管理方 面展现了协同效应。自中交集团并购碧水源以来,双方在业务领域、融资和管理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协同效应。中交集团控股碧水源 后,公司的融资成本不断降低,在市场方面,碧水源现在主要以联合投标的方式参与竞争。中交集团推动碧水源补齐治理短板,增进 科研实力,补强国际业务弱项,巩固人才优势,为中交集团进一步完善全产业链体系、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专业化运作,提升了央企 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9-28/1224687777.PDF ─────────┬──────────────────────────────────────────────── 2025-09-23 20:00│碧水源(300070)2025年9月23日、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问:污水资源化是公司核心业务领域,也是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重要载体,目前公司在该领域有哪些关键技术突破,是否有代表性 落地项目可介绍? 答:污水资源化是公司核心业务领域,也是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重要载体,我们在这一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主要集中在膜技术迭代 和工艺创新上。MBR 膜组器已经从初代逐步研发至第五代,2021 年开发的“振动膜生物反应器(V-MBR)技术”,在膜组器结构、振 动形式到强化脱氮工艺上都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还落地了规模化示范工程。2025 年我们又开发了节能型膜生物反应器组器,针对 膜组器构型、布气结构、气体通道布局等核心部件进行系统优化,解决了高强度曝气状态下高能耗的问题,契合“节能优先、降碳为 要”的绿色发展理念。目前我们还在向“未来水厂”方向探索,通过强化氨氮选择性分离、推进污水回用与资源回收,实现提质增效 与节能减排。代表性落地项目是梅溪湖(雷锋)水质净化厂,设计规模 25 万吨/天,采用半地下建设模式,地上布局太阳能光伏与 开放式花园,地下开展污水处理,2024 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绿色低碳标杆水厂,是我们技术落地的典型案例之一。 问:公司近期提出聚焦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此前海水淡化业务占比较小,当前该领域的技术优势、产能情况如何,是否有重点推 进的项目? 答:之前公司确实以污水资源化及高品质饮用水业务为主,海水淡化业务占比较小。但随着国家海经济的兴起和公司技术持续研 发精进,公司近几年也在积极拓展海水淡化领域业务。现在我们海淡相关膜产品的技术指标已与国际龙头看齐,处理成本下降、处理 效能快速提升,逐步实现国产化应用替代。技术优势上,我们有各系列反渗透膜产品、苦咸水膜产品,能针对不同水质要求和用途适 配相应产品,“UF-RO”双膜集成技术的反渗透膜脱盐率达 99.8%,产能稳居世界前三,还开发出超纯水反渗透膜 SC 系列,打破了 半导体膜国际垄断,加快了高端膜材料国产化替代进程。产能方面,当前年产能达 300 万平方米,极限产能可至 700 万平方米,既 能满足自身项目需求,还能实现“自产转外销”。重点推进的“渤海新区黄骅市海水综合利用一体化工程项目”,总投资超 5 亿元 ,涵盖取排水、预处理、海水淡化及光伏储能系统,未来将实现“绿电制绿水”,会成为河北省海水淡化产业的新名片。 问:盐湖资源化是公司新兴业务方向,且与新能源产业紧密相关,目前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研发、项目落地及未来拓展方向有哪 些规划? 答:盐湖资源化是公司近年来重点拓展的新兴领域,也是技术赋能新能源产业的关键方向。我们聚焦国家战略资源安全,针对盐 湖资源品位差、提取难度大,矿产稀贵金属赋存复杂、综合利用效率低、绿色低碳瓶颈突出等问题,创新开发了 6 款专用吸附剂/膜 产品和 5 项集成技术,吸附剂年产能达 1 万方。自主开发的“吸附+膜”耦合提锂技术,有效解决了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中“氯出口 ”“氯平衡”等产业链问题,能根据不同盐湖特点提供“一湖一策”的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已在西藏、青海等地落地项目,像紫金矿 业西藏阿里拉果错盐湖 2 万吨/年氢氧化锂项目,是全球首个以“钛系吸附剂+膜系统”为核心的盐湖提锂项目,还有五矿盐湖有限 公司 1 万吨/年碳酸锂纳滤膜项目,是国内首座万吨级全膜法盐湖提锂工程,都实现了国产化替代。下阶段,我们会依托吸附产品技 术,从盐湖领域向工业有价资源回收及综合利用方向发展,不再局限于盐湖产业,会针对工业领域的多种原材料开展提取利用。 问:公司将膜技术拓展至生物医药领域,布局医药膜产品,目前该业务的研发进展、落地成果及后续规划如何? 答:2023 年公司正式将膜技术拓展至生物医药领域,重点开发蛋白浓缩分离膜、除菌膜、除病毒膜等产品,还构建了“研发-转 化-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加速国产化进程。研发端,我们组建了 30 余人的专业团队,在超微滤膜领域资深专家带领下,历时两 年突破中空纤维膜材料设计与精密制造工艺,产品性能满足行业标准;转化端,联合药企、科研机构共建应用验证平台,缩短技术产 业化周期;市场端,提供“膜设备+工艺包”整体解决方案,降低客户使用门槛。我们目前已有三大标杆应用落地:苏州某生物科技 CAR-T 细胞疗法项目中,0.45 微米/50 万道尔顿双膜联用系统实现慢病毒回收率近 100%;北京某医学中心用30万道尔顿中空纤维膜 柱处理中药外泌体,浓度提升20倍且保持100%活性成分;江苏某企业通过 1 万道尔顿中空纤维膜柱纯化 TaqDNA 聚合酶,酶活回收 率达 95%。这是我们下阶段的发展方向之一,但是目前医药膜这块业务才刚起步,收入规模小,发展规模和预期还需要时间验证,也 提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9-24/1224678836.PDF ─────────┬──────────────────────────────────────────────── 2025-09-05 16:58│碧水源(300070):暂未涉足海水污染治理领域 ─────────┴──────────────────────────────────────────────── 格隆汇9月5日丨碧水源(300070.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MBR设备可有效过滤水中氮、磷元素,该设备目前主要用于污水处理、 海水淡化及资源化等相关领域,暂未涉足海水污染治理领域。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78782 ─────────┬──────────────────────────────────────────────── 2025-08-29 06:37│碧水源(300070)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47.25%,短期债务压力上升 ─────────┴──────────────────────────────────────────────── 碧水源2025年中报显示,营收29.28亿元,同比下降15.09%;归母净利润亏损1.07亿元,同比扩大47.25%。第二季度单季亏损1.6 7亿元,同比收窄1.82%。毛利率降至23.62%,净利率为-1.92%,同比大幅下滑。公司短期偿债压力加大,流动比率仅0.87,货币资金 占流动负债比重26.21%,有息负债率34.41%,财务费用占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达185.67%。应收账款/利润高达21129.8%,现金流 承压明显。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2900006953.shtml ─────────┬──────────────────────────────────────────────── 2025-08-28 02:18│图解碧水源中报: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下降1.82% ─────────┴──────────────────────────────────────────────── 碧水源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9.28亿元,同比下降15.09%;归母净利润亏损1.07亿元,同比扩大47.25%;扣非净利润 亏损1.16亿元,同比扩大50.53%。第二季度单季收入13.37亿元,同比下降17.82%;净利润亏损1.67亿元,同比降幅收窄至1.82%。公 司负债率62.77%,投资收益为负7603.26万元,财务费用7252.6万元,毛利率23.62%。整体业绩持续承压,亏损扩大,盈利压力凸显 。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2800001815.shtml ─────────┬──────────────────────────────────────────────── 2025-08-15 18:14│碧兴物联(688671):碧水源累计减持1%公司股份 ─────────┴──────────────────────────────────────────────── 格隆汇8月15日丨碧兴物联(688671.SH)公布,2025年8月15日,公司收到碧水源出具的《关于减持股份计划实施完成的告知函》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碧水源在2025年8月4日至2025年8月15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78.52万股,占公司总股 本的1%,本次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58273 ─────────┬──────────────────────────────────────────────── 2025-08-05 17:55│碧兴物联(688671):碧水源累计减持17.77万股公司股份 ─────────┴──────────────────────────────────────────────── 格隆汇8月5日丨碧兴物联(688671.SH)公布,碧水源于2025年8月4日至2025年8月5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所持有的公 司股份17.7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3%,触及1%的整数倍。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50747 ─────────┬──────────────────────────────────────────────── 2025-08-01 16:23│碧水源(300070):西藏业务占比在公司总营收中占比较小 ─────────┴──────────────────────────────────────────────── 格隆汇8月1日丨碧水源(300070.SZ)于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西藏设有西藏碧水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西藏业务占比在公 司总营收中占比较小。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47414 ─────────┬──────────────────────────────────────────────── 2025-07-10 18:30│碧兴物联(688671):碧水源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 ─────────┴──────────────────────────────────────────────── 格隆汇7月10日丨碧兴物联(688671.SH)公布,为优化公司资产结构,满足自身资金需要,碧水源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其 所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过785,189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减持期间为自本减持计划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即20 25年8月1日至2025年10月31日)。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35114 ─────────┬──────────────────────────────────────────────── 2025-05-08 17:48│碧水源(300070)2025年5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问:第一个问题就是 2024年的经营情况,因为碧水源中期亏损,年底实现扭亏,算是比较好的情况,但是盈利的金额不高,所 以导致今年的分红也不高,想请各位领导给我们介绍一下去年的具体的经营的困难在哪里,公司在面对这些困难的时候,做了哪些努 力,最终实现了一个扭亏的结果。 答:2024年碧水源面临的市场下行,外部订单总量减少,给公司的市场开发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2024年公司 一是通过调整市场经营布局,提升内部激励措施,聚焦主责主业进行了有效的应对。2024年公司在订单获取上实际较往年是有较大的 一个增长。2024年,全国前 10的水厂建设项目,总计处理量为 220万吨,碧水源中标 110万吨,公司大概拿了 50%。这充分展现公司在市场经营方面的积极举措。二是公司积极布局战略新兴业务,比如说在华特源,对于盐湖提锂和特种分 离行业也在加快孵化,发展海水资源化,医药膜应用等。华特源去年也拿到了国资委的启航企业。三是积极解决应收账款问题,碧水 源的应收账款问题也是资本市场比较关注的。现在到今年一季度,公司应收账款余额是大概 124亿,去年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 同时借助于化债的机会,实现了应收账款回收的较大的提升。这是公司2024年面临内外部的经营压力,做的一些主要措施。公司面临 的其他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股权投资单位的相关投资损失。公司参股企业云南水务,对碧水源造成了 4.2亿左右的投资损益。控股子 公司方面,良业大概去年亏损 1.5亿。这几个公司在经营业绩上确实对碧水源的业绩造成了一定影响。 问:请问公司 2025年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答:2025年,公司一是要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公司此前公告已经成立海水产业相关部门,公司正在着手构建前端的风电光伏新能 源+海水淡化+浓海水的综合利用,和后端的盐化工进行产业链的高度融合。另外公司特别关注海水淡化的向下延伸产业,过去是浓海 水是作为废物,那么现在公司计划把浓海水的浓度进一步提升,使其成为盐化工企业、氯碱烧碱企业的原材料。我们在技术上已经实 现了一定的突破,后续希望有项目可以实际落地。二是公司在医药行业也在加快布局,医药膜现在已经完成了中试。现在中空纤维、 纤维膜柱、再膜包、除菌膜、除病毒膜方面,产品已经基本定型,同时近期也实现了一系列的产品检验和订单销售。虽然规模现在不 大,但是进军医药和合成生物方面实现了一定突破。三是在盐湖提锂方面,公司的钛系吸附剂在性能上实现了较大的提升,成本降幅 较大,所以性价比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希望可以帮助公司在盐湖产业方面迎来新的发展。这是公司在布局战新产业方面,那么对于水 务运营,公司今年也在加快水务业务的标准化、数字化、集约化、经济化和低碳化方案的推进,按照区域布局的模式,实现持续的技 术创新和降本增效。2025年公司在运营方面,特别是质量提升方面,相信也会有所进步。在公司传统的优势领域,公司通过巩固在材 料装备工艺方面的优势,比如说公司 5代组器,在近期做了关键成果的论证和研究,现在在国内和国际上就已经实现了非常领先的地 位。然后在通量、在汽水比等各个方面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振动 MBR方面,提升到了第二代,能耗比实现了显著提升。所以公司在传统水处理膜技术领域,也在不断巩固自身优势。中美贸易战 之后,对国产化膜的替代应该说是迎来了一个较好的机遇期。当前公司也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专项方案,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提升公司 在工业领域膜的销售,所以这样的话在战新产业方面,在传统的膜的运维,还有国产化替代等各个方面,公司做一些同步的发力。另 外其他方面,公司在降本增效、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相信今年也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另外,公司对于历史风险的出清,也会按 照节奏和进度来进行缓释。相信碧水源未来发展应该会越来越健康。 问:请问云南水务经过去年权益减值之后到今年,后面再减值其实金额应该也不大了? 答:还剩一个多亿,也就是说云南水务今年如果再对公司利润产生影响,最多也就是一个多亿了。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5-08/1223495536.PDF ─────────┬──────────────────────────────────────────────── 2025-04-28 20:00│碧水源(300070)2025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问:2024年公司有哪些亮眼的成绩,请简要介绍一下? 答:您好,公司深入践行国家生态文明战略,不断发挥膜技术专业优势,积极融入美丽中国、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落实黄河流 域大保护战略,继太原中北项目后,落地太原龙城污水处理项目,成为了“一泓清水入黄河”重点项目。公司坚决落实“一带一路” 倡议,助力香港共享基金会全球首个“洁净饮用水项目”落地东帝汶,为当地民众提供洁净安全饮用水。CWT项目签约毛里塔尼亚, 解决了 13个首府城市分散型污水处理难题。加速膜产品国产化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