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300188 国投智能 更新日期:2025-04-05◇ 通达信沪深京F10
─────────┬────────────────────────────────────────────────
2025-04-02 20:00│国投智能(300188)2025年4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DeepSeek 正引发 AI 及信息化产业的格局重塑,请介绍一下公司目前的战略应对及商机捕捉。
答:感谢您的提问。公司 2024 年提出的“All in AI”战略,标志着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面布局,主要聚焦公共安全领域
大模型研发技术,公共安全、政务、企业数字化场景下智能体构建技术,人工智能安全技术三大方向,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与商业化闭
环,重塑行业生态。DeepSeek 等开源模型的爆发为行业领域大模型能力私有化部署提供了可能,催生大模型私有化部署的需求,推
动大模型装备化产品的应用。公司整体落地思路是应用 AI技术赋能四大板块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主要通过行业侧的需求以及私有
化的部署来实现落地和变现;同时持续夯实人工智能安全技术卡位优势,加快商业化价值落地节奏。
2.请问公司电子数据取证业务是否进入增长瓶颈期,下一步将如何应对?
答:感谢您的提问。公司电子数据取证业务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下游客户预算的整体缩减,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具有信
创属性的取证产品解决方案供应商,技术壁垒和市场地位稳固。为了进一步保持核心竞争力,驱动增长突破,公司采取的举措包括:
(1)AI 赋能产品线升级:公司电子数据取证产品线全面对标公司“All in AI”战略规划,将人工智能大模型与电子数据取证
分析全面融合,构建“端-云-脑”三级智能化体系,打造丰富的产品矩阵并穿透多场景,推进电子数据取证从专精工具跃升为社会治
理核心组件的有效突破。
(2)推进产品及服务模式创新:进一步加强与取证云的联动,提升用户粘性;基于取证 OS,打造适合多行业需求的产品;加大
电子数据鉴定业务拓展及服务提升,打造差异化能力,实现规模增长。
(3)跨行业复制与下沉市场推广:依托成熟的取证 3.0 的模式持续横向推进跨行业复制,在税务稽查、金融调查、食药环等领
域形成多元行业解决方案,深挖区县市场潜力及基层治理场景,加速下沉市场渗透。
(4)持续实施出海战略:立足取证产品线,打造海外取证品牌,制定差异化的海外市场营销策略,推出一批具有市场效益、有
技术代差的高价值智能化装备,打开海外第二曲线。
3.请介绍一下公司在修复毛利率水平方面具体有哪些举措?
答:感谢您的提问。公司毛利率水平下降主要受市场竞争加剧,下游客户预算缩减及项目交付周期较长等因素的影响。下一步,
公司将通过技术(AI 赋能)、管理、采购三管齐下,逐步提升整体毛利率水平。具体举措如下:
(1)技术降本:打造 Mass DB 大规模高性能大数据组件产品,降低基础设施的投入;运用人工智能手段提高研发效率,进而实
现人力成本压降;开展智能化项目管理,借助 AI提升项目管理效率,实现全流程可视化项目管理,提升项目执行效率。
(2)管理降本:通过实施业财融合、流程重构、加强订单筛选与质量管控等,进而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3)采购降本:加强项目前端参与程度,优化供应商评审及管理机制等,实现有效降本。
4. 请问 AI赋能公司传统产品进行升级,产品价格和客户付费意愿有何变化?
答:感谢您的提问。AI 赋能公司传统产品升级主要在于提升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提升市场份额,以及由于 AI 升级刺
激的设备更新换代需求带来的商机。除了传统产品升级,基于 AI 大模型能力,公司还陆续推出了全新的 AI 系列产品,比如“天擎
”公共安全大模型智能分析工作站、“星火”取证数据分析平台、取证分析大模型一体机等,极大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未来随着 A
I功能从“锦上添花”变为“刚需标配”,客户付费意愿将随政策深化和技术渗透持续强化。
5. 请问如何展望 2025 年下游客户需求情况?
答:感谢您的提问。2025 年公司下游客户需求结构化持续升级,一是客户对产品智能化需求不断提升;二是取证 SaaS 化模式
加速渗透;三是公共安全大数据平台建设需求持续增长;四是客户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需求日益增强。客户需求的增长核心动能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政策支持力度逐步提高:公司下游客户 IT支出向实战型应用倾斜,智能预警、数据安全等领域的重要性提升;《推动大规
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等政策推动对公共安全领域及部分监管行业的装备及平台升级换代;平安中国建设推向更高
水平要求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2)技术跃迁驱动市场扩容:AI 垂直化落地加速、产品技术迭代、安全场景需求上升以及运营服务模式升级等因素,有望带来
增量业务。
(3)行业复制及区域下沉潜力:公司下游客户行业扩展至食药环、纪检、金融等场景;县域蓝海市场增量空间较大。
6.请介绍一下公司在 AI安全方向的具体布局和进展。
答:感谢您的提问。公司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承担多项国家级人工智能安全重大任务,参与多项生成式人工智能国家级
标准体系构建,参与起草国内首个 AI 生成内容标识办法:《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推出美亚内容鉴真系列产品和解决
方案,已发布深伪视频图像鉴真智能装备—“慧眼”视频图像鉴真工作站并面向客户销售;截至当前,“美亚内容鉴真”小程序已入
驻全国近 70 个省市政务平台,能对深度合成的视频图像及大模型生成的视频图像和文本内容进行检测识别。
7.请问公司 2024 年整体研发投入同比下降,是否具有持续性?
答:感谢您的提问。公司研发投入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的“天擎”公共安全大模型和 Qiko 智能体全面赋能研发体系,优
化部分基础编程人员,是结构性优化与效率提升的主动调整。公司投入聚焦趋势明确,更加注重资金重组的有效性、技术复用率提升
,同时积极通过产学研合作及联合技术攻关方式撬动外部研发资源降低内部支出。
8.请问公司如何应对下游客户预算可能持续紧缩的风险?
答:感谢您的提问。公司是国内电子数据取证行业龙头企业、公共安全大数据领先企业、网络空间安全与社会治理领域的国家队
,通过提供相关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打击犯罪、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等职责,具备一定抗周期性。同时,公司通过“开源
+节流”双轨并行策略,提质增效,并依托技术创新和政策导向拓展新市场,形成多元化的抗风险能力,从而为实现公司长期可持续
发展奠定基础。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4-02/1222991470.PDF
─────────┬────────────────────────────────────────────────
2025-03-30 17:19│国投智能(300188)发布2024年度业绩,归母净亏损4.15亿元,扩大101.83%
─────────┴────────────────────────────────────────────────
国投智能发布2024年年报,营业收入为17.69亿元,同比减少10.82%。净亏损为4.15亿元,同比扩大101.8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亏损为5.75亿元,同比扩大71.61%。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客户预算影响,导致公司订单和项目实施延期,同时销售费用增加
,对公司净利润产生负面影响。公司加强创新赛道建设,加大市场拓展力度。
http://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1271141.html
─────────┬────────────────────────────────────────────────
2025-03-30 17:17│图解国投智能年报:第四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减190.45%
─────────┴────────────────────────────────────────────────
国投智能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7.69亿元,同比下降10.82%,归母净利润为-4.15亿元,同比下降101.83%。其中,第
四季度主营收入8.72亿元,同比下降29.31%,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下降190.45%。公司负债率为31.68%,投资收益为1.53亿元
,财务费用为-1467.56万元,毛利率为40.58%。以上数据为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生成,仅供参考。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33000006490.shtml
─────────┬────────────────────────────────────────────────
2025-03-16 20:00│国投智能(300188)2025年3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请解读一下《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的含义和落地情况。
答:感谢您的提问。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为生成合成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提供了便利工具,海量信息得以快速生
成合成并在网络平台传播,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生成合成技术滥用、虚假信息传播扩散加剧等问题,引发社会各界
的关注关切。《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聚焦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关键点,与《互联
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一脉相承,是这些规范性文件中进一步细化标识的具体实施规
范。《标识办法》重点解决“哪些是生成的”“谁生成的”“从哪里生成的”等问题,推动由生成到传播各环节的全流程安全管理,
力争打造可信赖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清晰的定义标识,明确相关服务主体的标识责任义务,规范内容制作、传播各环节标识行为,
提醒用户辨别虚假信息,以合理成本提高安全性,促进人工智能在文本对话、内容制作、辅助设计等各应用场景加快落地,同时减轻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技术滥用危害,防范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制作传播虚假信息等风险行为,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与《标识办法
》同时发布的是强制性国家标准《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让办法执行具有可操作性,具象化,能更好地指
导相关主体规范开展标识活动。《标识办法》将于 2025 年 9 月 1 日正式实施。
2. 《标识办法》提出“显式+隐式”双标识机制,如何解读其对“真实性验证”和“责任溯源”的底层逻辑?
答:感谢您的提问。显式标识主要是面向公众,提醒公众辨别虚假信息;隐式标识是面向服务提供商、传播平台、制作者和监管
者。通过双标识机制,有效规范生成合成内容的传播范围,保护公众的知情权,也对平台主体、服务提供者、制作者进行约束,确保
传播内容的责任溯源。
3.请问国投智能的标识办法是类似数字水印的方案吗?如果是,是更倾向于生成端还是传播端?
答:感谢您的提问。国投智能的标识方法遵照强制性国家标准《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要求,使用数字
水印的方案。国投智能在提供相关生成合成服务时,提供生成端的标识能力。国投智能在提供传播内容真实性鉴别时,例如在使用国
投智能的慧眼鉴真视频图像工作站、美亚鉴真小程序时,有传播端的标识能力。
4.请介绍一下,文本、图片、音频、视频之外,元宇宙虚拟场景、3D 建模等新兴技术如何适用《标识办法》?用户二次编辑AI
生成内容是否需重新标识?
答:感谢您的提问。《标识办法》第三条规定,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合成的文本、图片、音频、
视频、虚拟场景等信息。相对征求意见稿,在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的定义中专门增加了虚拟场景。因此,元宇宙虚拟场景、3D 建
模等适用本办法。
从《标识办法》中看,用户二次编辑 AI 生成内容时,如果使用 AI合成生成工具编辑,仍然需要标识,如果是手工编辑修改 AI
生成内容,不需要标识,但是需要保留原 AI 生成内容的标识,不破坏原标识信息。《标识办法》第十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
恶意删除、篡改、伪造、隐匿本办法规定的生成合成内容标识,不得为他人实施上述恶意行为提供工具或者服务,不得通过不正当标
识手段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5.请问如何界定不同行业的标识需求差异?是否会因为标识需求的高低决定最终产品的定价?
答:感谢您的提问。标识没有区分不同行业,《标识办法》在制定时,考虑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需要,针对在文本内容中添加隐式
标识,在多媒体文件中添加数字水印,仍是技术难点或可能增加企业成本,不作强制要求。为降低平台企业标识成本,提升落地实施
的可操作、可执行性,创新提出文本符号标识、音频节奏标识、文件元数据标识等低成本实施的可行方法。
6.《标识办法》正式发布稿的第五条较征求意见稿,删除了“版权”的信息,是基于什么考虑?
答:感谢您的提问。AI 生成的内容,版权信息难以界定,故未在标识办法中做相关要求。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3-16/1222816183.PDF
─────────┬────────────────────────────────────────────────
2025-03-06 16:03│国投智能(300188):在机器人领域,公司目前主要涉及警务机器人
─────────┴────────────────────────────────────────────────
格隆汇3月6日丨国投智能(300188.SZ)于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在机器人领域,公司目前主要涉及警务机器人,具备互动功能。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4950803
─────────┬────────────────────────────────────────────────
2025-03-04 18:04│国投智能(300188)2025年3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2 月 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请介绍一下,公司在网络空间安全方面有哪些
产品和服务有望受益?
答:感谢您的提问。该会议提出平安中国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明确网络安全 + AI 安全为平安中国建设新刚需。公共安全
体系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防控转型,为公共安全、社会治理、网络安全及 AI 社会治理新基建带来建设机遇。公司的网络空间安全业务
主要聚焦打击新型网络犯罪、网络安全防护、数据安全和人工智能安全四大方向:
(1)在打击新型网络犯罪方面,公司支撑的国家级反诈平台建设项目,依托国务院反电信网络诈骗联席会议制度和《反电信网
络诈骗法》等,服务全国各行业的反诈工作。
(2)在网络安全防护方面,公司提供全栈式解决方案,推出了“星盾”安全防护三件套,包括多源威胁扩展响应平台、探针和
封堵器,集成 DeepSeek 人工智能引擎,能整合多源威胁情报,实现实时威胁检测与响应,提供从威胁检测到快速响应的全方位防护
。
(3)在数据安全方面,公司具备大数据业务理解优势,推出了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解决方案,以“服务+产品”的模式,
提供包括数据分类分级、加密、脱敏、数据访问审计与监控、风险评估和终端防泄漏(DLP)等产品及服务。
(4)在人工智能安全方面,公司主要布局人工智能大模型安全方向,深度合成、大模型生成音视频图像文本的检测识别和鉴定
,大模型安全能力和标识能力的评估评测。
2. 请介绍一下,取证产品作为公司优势产品,未来的 AI化升级有何计划?
答:感谢您的提问。电子数据取证产品是公司的核心产品,全面对标公司 “All in AI” 战略规划,将人工智能大模型与电子
数据取证分析全面融合。
在技术升级方面,公司构建“端-云-脑”三级智能化体系:
(1)终端智能化:实现边采集边分析,现场实时识别涉诈/涉密数据,使得效率进一步提升;
(2)平台智慧化:公司推出的“星火”取证数据分析平台,具备天擎大模型 + DeepSeek 双引擎架构,场景渗透跨设备数据关
联分析、电子证据司法效力强化等,目前已经在多地进行客户私有化部署和试用;
(3)云端赋能化:公司利用算力反哺构建生态闭环,建设取证专用智算中心,基于 VPN 专网实现数据不出域的算力共享,为各
类存量装备提供大模型算力资源支撑。
在产品矩阵方面,公司产品丰富并穿透多种场景:(1)星火平台:融合美亚“天擎”公共安全行业大模型,全方位集成 AI 和
大模型能力,实现了图片 OCR 识别、图片分类、以文搜图、以图搜图、音频文字提取、多国语言翻译等六大 AI 能力应用,以及人
物智能刻画、取证结果 AI 分析、涉案文档识别、视频内容总结、分析报告总结、应用智能搜索等大模型能力应用,全面应对各类电
子数据分析需求。
(2)“手机取证大师 NEXT”版:新一代手机大师具备创新交互模式、AI 智能分析、数据赋能联动、取证性能显著提升等亮点
,是具备突破性的全新一代真融合的取证工具。
(3)大模型智能本:新一代手机大师具备创新交互模式、AI智能分析、数据赋能联动、取证性能显著提升等亮点,是具备突破
性的全新一代真融合的取证工具。
3.请介绍一下,目前公司公共安全大数据平台的应用深度如何,大模型是否会带来大数据平台进一步建设和深化应用?
答:感谢您的提问。公司主导了十余个省市级的公共安全大数据平台建设,关键场景覆盖社会治理、安全保卫、民生保障等。大
模型的应用将驱动平台升级,实现从信息化到智能化的跃迁,同时逐步拓展应用场景,将场景向流程优化、预测预警等方面持续渗透
。
4.请介绍一下,公司网络空间安全产品与传统网安厂商有何区别?
答:感谢您的提问。公司网络空间安全产品与传统网安厂商的区别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赛道差异化的定位,传统网络厂商的模式是利用通用产品(防火墙/IDS)采取偏被动的防御(漏洞防御/攻击阻断);
而公司的模式是致力于数据全生命周期治理,聚焦业务内生安全,将合规前置,实现风险预测,更多的价值是在于数据可用性与安全
性动态平衡。另一方面是公司构建了核心能力图谱。首先,公司具备丰富的大数据行业实战经验,对业务需求有深刻的理解,推出的
产品及解决方案能很快适应客户的场景需求和业务模式;其次,公司利用 AI技术重构安全安防,通过深度定制的 DeepSeek 安全大
模型,“星盾”平台将具备网络安全多模态分析能力和智能推理中枢,可完成威胁狩猎、事件研判、响应处置的闭环运营,实现安全
运营全流程的智能化决策与自动化响应。
总体而言,公司是数字经济安全基座的重要参与者,通过重构“数据安全 = 业务安全”的底层逻辑,构建了下一代主动防御体
系。
5.请介绍一下,公司近期发布的一体机产品,其战略定位及应用场景?
答:感谢您的提问。公司一体机产品的战略定位是打造社会智能化的新基座,采用天擎大模型 + DeepSeek 双引擎架构,实现技
术赋能与安全可控的双重突破,在推理准确优化、多模态推理等核心价值方面实现重大提升,具备开箱即用的国产化算力底座、软硬
一体的行业大模型解决方案、安全可控的智能升级引擎,降低用户使用成本,实现技术、业务、产品的完整闭环。一体机产品主要面
向公共安全、智慧税务、金融业务、能源等行业私有化部署的场景。
6.请介绍一下,当前 AI大模型部署及应用的安全风险主要有哪些?公司有哪些布局?
答:感谢您的提问。AI 大模型主要面对的安全风险与公司应对策略如下:
一是数据安全。大模型的智能来源于“算力-数据-算法”构成的智能三角,数据是大模型的“血液”,从训练到推理,数据在各
个环节影响着模型的可靠性,如果数据篡改或泄露,会污染模型推理与决策能力,让传统防护方式失效。公司的应对策略是提供数据
安全防护方案,构建“数据可用不可见”的信任体系,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包括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加密、动态脱敏、区
块链存证据确权解决方案。
二是内容安全。AI 大模型需要依赖大量公开数据进行训练,可能在无意中学习到不当的行为,造成信息污染和伦理风险。同时
,随着 AI 大模型的交互方式多样化,攻击者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扭曲AI 的“认知逻辑”。此外,多模态大模型可生成以假乱真的虚
假音视频带来社会治理安全隐患。公司的应对策略是持续跟进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成内容的检测识别技术,推出鉴真系列产品,充分支
持AIGC 生成音视频图像和文本的检测识别。
三是模型安全。若模型被篡改、数据投毒或遭遇对抗样本攻击,可能导致模型行为异常,产生错误预测,甚至影响用户安全。与
此同时,通过数据投毒污染 AI 大模型的成本也呈指数级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模型安全的风险。公司的应对策略是实现从“
被动防御”到“主动免疫”,包括加强对抗训练与鲁棒性提升、提升模型可解释性与审计。
四是供应链安全。第三方插件或开源组件若存在安全隐患,极有可能传导至整个系统。公司的应对策略是采用国产化替代方案,
构建全自主安全链,推出“天擎”公共安全大模型 + Qiko 智能创新应用平台 + AI 大模型一体机系列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构建
全栈的防御体系也很重要,公司推出的“星盾”多源威胁检测响应平台具备网络安全多模态分析能力和智能推理中枢,可完成威胁狩
猎、事件研判、响应处置的闭环运营,实现安全运营全流程的智能化决策与自动化响应。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3-04/1222706522.PDF
─────────┬────────────────────────────────────────────────
2025-02-18 15:57│国投智能(300188):公司暂不涉及创投业务
─────────┴────────────────────────────────────────────────
格隆汇2月18日丨国投智能(300188.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自研的 “天擎”公共安全大模型、大数据操作系统等产品
和解决方案均运用到云计算技术,但截至当前,暂未就该技术单独产生收入;公司暂不涉及创投业务。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4941041
─────────┬────────────────────────────────────────────────
2025-02-05 18:24│国投智能(300188):股东郭永芳完成减持1%股份
─────────┴────────────────────────────────────────────────
格隆汇2月5日丨国投智能(300188.SZ)公布,公司于近日收到股东郭永芳女士出具的《关于股份减持计划实施完成的告知函》,
获悉郭永芳女士本次股份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成,累计减持859.47万股,减持比例1%。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4935192
─────────┬────────────────────────────────────────────────
2025-02-05 09:08│国投智能:公司AI智能体还未独立产生营业收入
─────────┴────────────────────────────────────────────────
格隆汇2月5日|国投智能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的AI智能体都是依托Qiko大模型应用平台和“天擎”公共安全大模型,在全
国九个省,十五个城市,七大行业有私有化部署落地,协助客户建设了上百个业务智能体,服务客户工作。截止目前,AI智能体还未
独立产生营业收入。
https://www.gelonghui.com/live/1825121
─────────┬────────────────────────────────────────────────
2025-01-22 21:01│国投智能:1月22日高管滕达的亲属减持股份合计165.77万股
─────────┴────────────────────────────────────────────────
根据1月22日市场公开信息,国投智能(300188)的董事长滕达亲属减持了165.77万股,占总股本的0.1929%,减持期间公司股价
下跌1.88%。近5日融资净流入321.2万,融券净流出1.21万。该股最近90天内有3家机构给出买入评级,平均目标价为15.76元。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12200041419.shtml
─────────┬────────────────────────────────────────────────
2025-01-22 19:18│国投智能(300188)股东郭永芳合计减持1013.38万股
─────────┴────────────────────────────────────────────────
智通财经APP讯,国投智能(300188.SZ)公告,公司股东郭永芳于2023年4月11日至2025年1月22日期间合计减持公司股份1013.38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791%。
http://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1242022.html
─────────┬────────────────────────────────────────────────
2025-01-21 16:54│国投智能(300188)2025年1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近日,多家高校发布“AI”禁令,能否分享一下公司在业务推进中是否有遇到类似的案例,以及在其他方面是否具有标杆性
案例?
答:感谢您的提问。针对高校推出的 AI 论文检测需求,公司研究出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成内容的检测识别技术,可以鉴别 AI
生成的文本。目前,公司推出的鉴真系列产品,可以支持 AIGC 生成音视频图像和文本的检测识别。此外,公司遇到的主要是在涉及
公共安全领域打击利用 AI进行违法犯罪方面的案例,基于在深度合成和生成式 AI技术领域的深入研究,公司推出了“AI-3300”慧
眼视频图像鉴真工作站、“美亚内容鉴真平台”等智能装备和服务。这些产品全面支撑了人工智能生成视频图像、音频和文本等多媒
体内容的检测、鉴定和溯源工作,为协助客户打击利用 AI 技术进行的犯罪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2.目前 AI已经可以生成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多维度的内容,请问从技术原理上,应该如何识别 AI生成的内容?
答:感谢您的提问。从技术原理上来说,识别 AI生成的内容,简单地说,是让人工智能检测模型寻找 AI生成的音视频、图像、
文本内容与人类拍摄和创作的内容之间的差异特征。具体来说,比如生成的视频图像会出现人物的生理缺陷(比如视频中人物眨眼频
率慢、图片中人物少于或超过五个手指等),研究表明,模型生成的视频图像上会留下生成模型的某些特征(肉眼不可见),不同的
语言大模型由于训练语料和微调方法差异,最终输出的文本内容也会表现出一些行文风格上的差异。这些都可以做检测识别的特征维
度。
3.请问从商业模式上,需要配套哪些支持才能全面落地 AI检测?AI 检测的商业化场景是什么?
答:感谢您的提问。从商业模式上,需要配套的算力支撑,并且持续跟进升级算法,提高检测的支持率和准确率。目前公司 AI
检测能力主要还是面向公共安全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下一步会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逐步拓展应用市场范围,向目标客户输出公司检测
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4.请问从客户需求上,认为哪些客户场景是需要 AI检测的?
答:感谢您的提问。我们认为,从客户需求上,公共安全领域相关部门、运营商、金融机构、手机厂商等都有相关的 AI 检测需
求。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1-21/1222387961.PDF
─────────┬────────────────────────────────────────────────
2025-01-19 20:00│国投智能(300188)2025年1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一、公司 2024 年业绩预告基本情况
本报告期内,由于部分客户预算投入缩减,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公司经营业绩承压,营业收入、毛利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预计净利润为负值。
本报告期内,全资子公司江苏税软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税软)、珠海市新德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德汇
)的经营业绩不及预期。综合客观因素和未来业务发展的审慎判断,公司 2024 年度拟对江苏税软、新德汇计提商誉减值准备。根据
《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 8 号—商誉减值》及《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资产减值》的相关要求,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金额范围在 17,
000万元至 22,000 万元之间。最终商誉减值准备计提数据将由公司聘请的具有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评估机构及审计机构
进行评估和审计后确定。
预计 2024 年度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区间为13,300 万元至 17,300 万元。公司转让厦门美亚亿安信息科技有
限公司 20%股权取得的投资收益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2024 年度,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正值,截止 2024 年 12月 31日,公司合并报表的货币资金为 127,404.05 万元,财务
状况稳健。
二、问答交流环节
1.请介绍一下公司第四季度业绩表现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
答:感谢您的提问。公司第四季度业绩表现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是受部分客户预算投入缩减影响,在手订单实施及项目交付验收
部分延缓,影响新签订单及确认收入。部分新业务商机落地延迟,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