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阿尔特(300825)最新消息公司新闻

 

查询最新消息新闻报道(输入股票代码):

公司报道☆ ◇300825 阿尔特 更新日期:2025-07-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 2025-07-17 16:19│阿尔特涨5.33%,开源证券二个月前给出“买入”评级 ─────────┴──────────────────────────────────────────────── 阿尔特今日股价上涨5.33%,收盘报11.65元。开源证券研报预计公司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0.96亿、1.45亿、2.05亿元,维 持“买入”评级,认为其汽零业务订单将推动业绩修复。该分析师团队盈利预测准确度达66.84%。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71700024653.shtml ─────────┬──────────────────────────────────────────────── 2025-07-04 16:00│阿尔特(300825)2025年7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公司服务哪些客户?未来客户开拓有什么规划? 答:公司深耕行业二十余年,与国内外各类整车企业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客户包括本田、日产、丰田、一汽、东风、北汽、 江铃、奇瑞及多个新势力企业;目前公司已累计为国内外80余家客户开发了近500款车型。公司在汽车关键技术、智能化研发工具、 核心零部件及自动驾驶、前瞻解决方案、全球化业务拓展等方面逐步构建国际化的高壁垒生态闭环。 客户拓展方面,公司一方面重点维护与现有客户的合作关系,并积极通过项目开发、技术合作、合资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客户形成 深度协同;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新客户及海外市场拓展,尤其以全球大型汽车集团作为客户开拓的主要方向,业务上以智能化电动汽车 开发、“技术+供应链”出海、整车出口等领域形成新收入增长点。目前,公司在日本、欧洲、中东等地区已逐步与当地整车厂建立 合作关系,赋能全球客户的电动化智能化转型。 2、相比于整车厂,公司设计师的优势有哪些? 答:公司深耕行业二十余年,是国内首批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认证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在汽车设计领域具备深厚的技术沉 淀,在行业内享有良好声誉公司作为独立第三方的汽车设计企业,具备机制灵活、响应速度快、市场化程度高等特点,已在长春、江 西、武汉、广州等地区设立了子公司,对口服务当地整车厂,能够有效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满足客户的开发规划和需求。 在技术方面,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1,917项专利及68项著作权,具备整车设计全栈式“交钥匙”服务能力,同时在智能汽车 、辅助驾驶、滑板底盘等行业前沿领域具备技术储备。 在团队方面,公司共有员工2,315人,其中研发技术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80%以上。同时,公司已组建逾百人的国际级汽车研发专 家团队,能够有效强化公司在整车架构、造型、底盘及核心零部件等方面的核心技术壁垒。 3、公司零部件业务有何进展? 答:公司2015年起开始布局零部件业务板块,逐步建立并拓展了动力系统、新能源车高压电系统、汽车电子等领域核心零部件的 产品型谱,与整车开发形成了良好的业务协同。 其中,在动力系统领域,公司主要从事总成系统(多合一动力总成)、关键部件(电磁式DHT、减速器、增程器等)、核心零部 件(电磁离合器等)、发动机(V6发动机及增程器)等产品,目前部分产品已陆续完成了与国内外客户接洽商谈、开发送样等前期准 备工作,已与客户达成合作意向,后续将逐步启动量产交付工作。例如,公司电磁离合器项目已于2025年初正式进入量产阶段,已向 某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量产交付,并已收到国内某自主车企的定点通知,2025年下半年进入量产交付阶段;电驱动总成产品、混合动 力变速器(DHT产品、减速器产品也陆续承接相关开发或制造订单;发动机及相关增程器产品已与越野车、商用车、船舶等领域的客 户启动合作,开始启动设计、调试、试验等工作。订单逐步落地有望带动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板块整体业绩改善。 4、针对海外市场,公司未来有哪些战略规划? 答:2023年,公司首次提出了“技术+供应链”出海战略,开始将公司的业务拓展方向锚定为海外,并以日本作为公司海外业务 开拓的重点市场。目前,公司已在日本市场承接了整车开发、卡车油改电、整车出口等多类业务;其中,日本商用物流车油改电市场 具备较大的市场潜力。针对油改电业务,公司与日本上市公司YAMATO签订了将柴油轻卡车型进行电动化改装的业务订单。其中公司负 责提供油改电的技术方案,并将对应的三电套件出口到日本,再由YAMATO针对下游客户的存量车型进行电动化改装,已于今年4月正 式启动交付,首批已交付103套,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逐步推进交付工作。 此外,日本当地政府为推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已将电动 改装卡车纳入到了电动化补贴的发放对象中,补贴额高达改装费总额的三分之二,因此电动改装卡车相较于柴油车型,落地成本显著 降低。 基于轻卡车型的成功经验和政策扶持,目前公司已新获重卡油改电订单订单金额约3.37亿元。未来,公司将重点关注并进一步拓 展日本油改电市场,形成公司营收增长的重要动力。 此外,公司也将持续拓展中东、欧洲等地区市场,将成熟的模块化平台整车开发体系及智能化技术方案向海外客户进行标准化输 出,推动海外业务在各个区域切实落地。 5、汽车设计行业是否会有被整车厂自研取代的可能? 答:公司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汽车设计企业,与整车厂内部研发设计团队具备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能够在设计理念、产品创意、 技术研发、工程师支持、供应链协同等多个方面,为整车厂客户提供全栈式的开发服务,是国内汽车设计行业不可或缺的技术力量。 同时,公司已关注到,相比于国内新能源汽车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海外市场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尤其是新兴国家 较难依靠自主能力培养本土新能源汽车产业,其本土新能源汽车产业普遍面临核心技术滞后、产业链配套薄弱、研发人才匮乏等瓶颈 ,亟需具备全栈技术输出能力的第三方汽车设计企业提供涵盖平台架构设计、核心零部件适配、软件开发部署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作为第三方独立汽车设计企业,公司能够依托于自身的研发和制造能力为海外市场提供研发设计、产线设计、技术授权、核心零 部件等各类产品与服务,助力海外市场培育其本土的自主企业,赋能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 6、2024年公司利润大幅降低的原因是什么? 答:公司2024年亏损主要受三个方面因素影响: (1)国内汽车行业下游价格竞争激烈,汽车降价压力传导至上游汽车研发设计环节,进而导致公司近两年在手订单利润率较低 ,毛利率下降,影响本期净利润。同时,由于与海外客户达成合作需要的周期较长,公司重点开发的海外市场业务在2024年尚未形成 显著的利润规模; (2)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保持公司技术领先地位与创新能力,进一步巩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2024年公司在研发方面继续 保持大额投入,对净利润造成一定影响; (3)基于会计谨慎性原则,公司对部分应收账款、存货、无形资产等计提了信用减值准备及资产减值准备。 7、公司2025年收入端预期增长目标是多少? 2024年以来,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陆续签订了整车开发、零部件制造海外供应 链配套等多类订单,目前在手订单充足。 答:在设计业务领域,一方面公司继续深化与本田、日产、一汽、东风等现有客户的技术互信和合作关系,持续承接客户的各类 开发项目;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探索新客户、新市场的开拓,并将业务逐步开拓至“整车研发+供应链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在零 部件业务领域,公司电磁离合器项目已向某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启动量产交付,并已收到国内某自主车企的定点通知,其他动力域产 品也陆续承接相关开发或制造订单;在海外业务领域,公司与日本YAMATO签订的电动套件采购合同,已于2025年4月正式启动量产交 付,其他车型开发、整车出口等相关业务也将于下半年逐步交付。 综上,公司各项业务稳步推进。根据公司2024年度股权激励考核目标,2025年度营业收入较2024年增长率应不低于40%。公司将 推动各项业务切实落地,力争完成股权激励考核指标。 8、公司有哪些同行业公司? 答:汽车设计行业的参与者可分为三类:(1)依附于汽车生产企业的研发设计机构;(2)依附于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研发设 计机构;(3)第三方独立汽车设计公司。阿尔特是唯一一家A股上市的独立汽车设计公司,也是亚洲最大的独立汽车设计公司。同属 第三方独立汽车设计公司的海外企业包括艾达克、麦格纳、宾尼法利纳等,国内企业包括龙创设计、埃维股份等。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7-07/1224089594.PDF ─────────┬──────────────────────────────────────────────── 2025-06-30 17:03│阿尔特(300825):已在内部推进ISDC分布式驱动转向平台、RUBIK中央式驱动转向滑板底盘平台和物流车智能 │底盘等研发项目 ─────────┴──────────────────────────────────────────────── 阿尔特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推进多个智能底盘研发项目,搭载线控底盘、四轮独立驱动等技术,已应用于无人物流车领域, 并持续关注行业发展及寻求合作。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28957 ─────────┬──────────────────────────────────────────────── 2025-06-27 00:24│阿尔特(300825)2025年6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日本油改电业务的商业模式以及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答:针对油改电业务,公司参股了日本上市公司YAMATO,并与其签订了相关业务订单。其中,公司负责提供油改电的技术方案, 并将对应的三电套件出口到日本,再由YAMATO针对下游客户的存量车型进行电动化改装。 日本商用车油改电市场具备较大的市场潜力。当地政府为推进碳中和目标,已将电动改装卡车纳入到了电动化补贴的发放对象中 ,补贴额达到改装费总额的三分之二,对于各物流企业来说,电动改装卡车因此具备了显著的成本优势。公司在日本开展的轻卡油改 电业务已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交付,首批已交付103套。基于轻卡车型的成功经验,目前公司已新获重卡油改电订单,订单金额约3.37 亿元。未来,公司将重点关注并进一步拓展日本油改电市场,形成公司营收增长的重要动力。 2.AIM项目公司以什么形式进入日本市场? 答:日本AIM公司曾委托公司为其开发一款纯电车型,并于2024年12月与阿尔特及控股子公司上海领锐签署量产采购合同,其希 望进一步委托阿尔特为其组织该车型的整车生产制造,后续该车型将由阿尔特出口至日本,合同总金额按项目总订单量纲测算约为人 民币47,000万元。 该项目标志着公司的海外业务已形成了完善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实现了汽车设计研发、供应链配套及整车出口的产业链闭环 ,是公司“技术+供应链”出海战略又一个重大突破,具有战略意义。 3.未来三年海外业务增长目标是什么?海外业务的毛利率和国内市场相比有什么差别?对于提升海外业务的盈利能力有什么想法 ? 答:2024年度,公司境外收入金额1.1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40%。随着海外整车设计、零部件配套、油改电、整车出口等 相关订单的逐步落地,未来几年,公司的海外业务的收入占比有望逐步提高。 毛利率方面,海外客户的利润率水平高于国内客户,因此公司近年持续推进战略升级,优化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积极推进“技 术+供应链”出海战略落地,逐步将客户开拓重心转向海外市场,力求逐步提升整体毛利率水平。 4.行业内AI+汽车研发设计进展到什么阶段了,有哪些企业在做?对于2D转3D的产品,国内有部分互联网厂商也在做类似的产品 ,我们的产品和他们有什么区别? 答:目前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任何成熟的方案,除阿尔特以外,部分工业软件厂商和整车厂商也在探索相关方向。阿尔特作为独立 第三方的汽车设计企业,一方面具有深刻的行业knowhow和数据积累,能够较好地将AI能力应用到汽车设计的垂类领域中;另一方面 ,第三方的定位使得公司能够服务于汽车行业上下游,从而让公司开发的AI设计平台和工具能够应用于整车厂和零部件厂商全产业链 ,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 目前,公司已成功开发出效果图智能生成与渲染系统、风阻系数智能预测零部件自动生成、二维投图、智能项目助理、AI 调研 笔记助手等创新应用。其中,AI+汽车造型产品“TAI”(太乙)已于2025年3月正式发布面世,其具备文生图、线稿渲染、多视角生 成、背景重绘、局部生图、2D转3D等多种功能目前正面向行业开展商业推广工作。 能够满足工业场景使用的2D转3D需要结合结构工 程学的能力,目前市场上的类似应用大部分并未基于工程学进行转换,因而并不能应用于工业场景。阿尔特基于过往积累的行业认知 和数据沉淀,能够将2D转化为工程可用的3D模型,并逐步落实在汽车研发设计场景中。 5.未来零部件业务的发展趋势? 答:以整车研发设计能力为基础,公司逐步建立并拓展了动力系统、新能源车高压电系统、汽车电子等领域核心零部件的产品型 谱,与整车开发形成了良好的业务协同。 其中,在动力系统领域,公司主要从事总成系统(多合一动力总成)、关键部件(电磁式DHT、减速器、增程器等)、核心零部 件(电磁离合器等)、发动机(V6发动机及增程器)等产品,目前部分产品已陆续完成了与国内外客户接洽商谈、开发送样等前期准 备工作,已与客户达成合作意向,后续将逐步启动量产交付工作。例如,公司电磁离合器项目已于2025年初正式进入量产阶段,已向 某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量产交付,并已收到国内某自主车企的定点通知,2025年下半年进入量产交付阶段;电驱动总成产品、混合动 力变速器(DHT产品、减速器产品也陆续承接相关开发或制造订单;发动机及相关增程器产品已与越野车、商用车、船舶等领域的客 户启动合作,开始启动设计、调试、试验等工作。订单逐步落地有望带动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板块整体业绩改善。 6.公司目前设计业务在手订单情况如何? 答:2024年以来,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目前在手订单充足。在设计业务领域,一方面公司重点维护本田、一汽、东风等现有 客户的合作关系,并积极通过项目开发、技术合作、合资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客户形成深度协同。公司与合资厂商的技术互信和业务合 作持续深化,目前已承接了日系客户的多类开发项目,并与日产(中国)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期限6年。 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探索新客户、新市场的开拓,近期已签订多个“交钥匙”服务整包订单。其中,公司与客户Z在整车开发领 域达成合作意向,为其开发新能源多用途车辆并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相关订单的逐步落地对公司的业绩和经营改善有积极影响,并 对公司未来的营收增长起到支撑作用。 7.公司未来战略规划是怎样的? 答:阿尔特深耕汽车研发设计领域二十余年,能够在设计理念、产品创意、技术研发、工程师支持、供应链协同等多个方面,为 整车厂客户提供全栈式开发服务,已成为国内汽车设计行业不可或缺的技术力量。 同时,一方面,鉴于海外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公司也将依托于自身的研发和制造能力,为海 外市场提供研发设计、产线设计、技术授权、核心零部件等各类产品与服务,助力海外市场培育其本土的自主品牌,赋能全球汽车行 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 另一方面,伴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公司已将“AI赋能汽车研发设计”作为公司重要战略推动实施,积极探索知识工程、汽车 设计数据与AI模型有机融合的创新模式与路径,逐步打造AI原生的汽车数智设计系统,推动汽车开发效率提升。 总之,汽车领域是公司业务基本盘,公司将继续坚持行业深耕,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汽车科技创新企业”。 此外,针对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公司积极进行布局。以控股子公司阿尔瑞特为机器人业务主体,借助亦庄产业政策和资源优势, 通过与英伟达等产业合作伙伴的合作协同,探索建立基于整车开发能力的一体化设计研发平台,与由NVIDIA Isaac技术加持的一体化 仿真训练平台。未来,公司将基于各类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提供定制化机器人解决方案,开发包含人形机器人在内的多种机器人品类 ;同时作为第三方的仿真训练平台,为不同应用场景的机器人开发提供从仿真、测试到优化的全周期技术和服务支持,力求将机器人 业务打造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8.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有哪些布局? 答:在自动驾驶领域,公司锚定系统集成方案解决商的角色定位,与产业链优质资源构建合作生态,可满足客户不同阶段的产品 开发需求,为客户提供L2-L4级别智能驾驶整车解决方案,覆盖整车设计、系统及部件开发、零部件供应、测试服务、场景运营等全 栈式服务。同时,公司布局了RUBIK、ISDC等多个智能化数字底盘平台,搭载了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线控底盘、四轮转向驱动解耦 等多项先进技术,可为L3级以上的自动驾驶方案提供底盘技术支持。 目前,公司承接了多款L4级别自动驾驶车型开发项目,已具备较为成熟的高级别辅助驾驶车型开发能力。在乘用车领域,公司为 Apollo公司开发的RT6车型已交付上市,其他客户的车型项目正按计划推进开发中;在商用车领域,公司协同文远知行开发了两款针 对不同场景的自动驾驶小巴,并已参与到部分无人配送车型的开发中。此外,公司密切关注自动驾驶技术在货运领域的应用现已加入 卡尔动力新能源自动驾驶编队运输联盟,未来将依托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设计、辅助驾驶系统开发等方面的丰富经验与技术优势,深度 参与到下一代自动驾驶商用车的开发中。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6-30/1224029866.PDF ─────────┬──────────────────────────────────────────────── 2025-06-18 15:10│阿尔特(300825)2025年6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公司近期成立了阿尔瑞特子公司,请介绍一下具体业务? 答:北京阿尔瑞特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尔瑞特)成立于2025年5月,为公司控股子公司,阿尔特、上海云视空 间、上海乙蜂分别持有其51%34%、15%的股权,为承接机器人相关业务主体。阿尔瑞特主要业务为一体化设计研发平台,借助成熟的 汽车工程技术,公司将基于各类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提供定制化机器人解决方案,开发包含人形机器人在内的多种机器人品类。不仅 可以提供从无到有的全流程开发服务,同时还能帮助现有机器人产品优化升级。阿尔瑞特将建设由NVIDIAIsaac技术加持的一体化仿 真训练平台,NVIDIAIsaac是目前主流的仿真平台中功能最为全面的,能够为机器人开发提供强大的虚拟训练环境。其将作为第三方 的仿真训练平台,为不同应用场景的机器人开发提供从仿真、测试到优化的全周期技术和服务支持。目前,阿尔瑞特已启动轮式机器 人、水下机器人、钻井机器人、宠物洗澡机器人等多个项目的研发工作。 2.公司海外收入占比多少?未来将拓展哪些重点市场? 答:2024年度,公司境外收入金额1.1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4%。公司海外战略以日本为起点,并逐步辐射东南亚、中东 、欧洲等地区,目前已承接多个海外客户的委托项目,业务范围涵盖设计、工程、整车出口、零部件等产品和服务。其中,公司与日 本YAMATO合作的油改电项目已在2024年完成了开发和验证工作,于2025年4月成功向客户交付首批百余套电动系统套件,与合作伙伴 共同推进的电动改制小型卡车已成功通过日本当地量产、量贩改制申请认证,并取得车牌;2024年底,公司与日本AIM签订了整车生 产制造出口合同,合同金额达4.7亿元;此外,公司已与部分中东、东欧整车厂达成了合作意向并签订了框架协议,现已有订单落地 。2025年,公司一方面将全力推进现有海外订单稳步落地,另一方面将充分把握双碳目标下全球各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带来的 机遇,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积极推动“技术+供应链”出海战略的深入发展。随着公司在手订单的逐步落地,公司海外收入占比将 持续提升。 3.公司在无人配送车领域有什么布局? 答:公司已在内部推进ISDC分布式驱动转向平台、RUBIK中央式驱动转向滑板底盘平台和物流车智能底盘等研发项目,并搭载了 上下解耦、线控底盘、四轮独立驱动转向及主动悬架等前沿技术,可为高阶自动驾驶方案提供滑板底盘技术支持。其中,ISDC平台额 外搭载了四轮转向、四轮驱动等功能,四轮可实现-40° 90°任意转向,形成斜行、后轮随动、横移、原地转向等多种特殊行驶 模式,尤其适配当前高行驶灵活性的智能物流车、无人驾驶巴士等车型。依托于相关技术,公司已参与到部分无人配送车型的开发中 。 4.公司目前在AI领域的进展如何? 答:公司已将AI大模型和数字化研发工具等新技术应用到造型、工程、仿真建模分析测试、性能开发、试验等研发业务链的多个 环节,目前已成功开发出效果图智能生成与渲染系统、风阻系数智能预测、零部件自动生成、智能项目助理、AI调研笔记助手等创新 应用。其中,AI+汽车造型设计产品“TAI”(太乙)已于2025年3月正式发布面世,正面向行业开展商业推广工作。未来,公司将以 “汽车用户价值——属性大模型”为核心,连接消费者体验和工程指标参数,进一步推出系列AI工具、垂类模型和智能体产品,形成 AI工业设计平台,为汽车设计开发提供订阅式的服务载体,打造汽车研发设计全新模式与业态,推动汽车开发效率提升。 5.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发展情况如何了?什么时候能实现扭亏? 答:以整车研发设计能力为基础,公司逐步建立并拓展了动力系统、新能源车高压电系统、汽车电子等领域核心零部件的产品型 谱,与整车开发形成了良好的业务协同。其中,在动力系统领域,公司主要从事总成系统(多合一动力总成)、关键部件(电磁式DH T、减速器、增程器等)、核心零部件(电磁离合器等)、发动机(V6发动机及增程器)等产品,目前部分产品已陆续完成了与国内 外客户接洽商谈、开发送样等前期准备工作,已与客户达成合作意向,后续将逐步启动量产交付工作。例如,公司电磁离合器项目已 于2025年初正式进入量产阶段,已向某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量产交付,并已收到国内某自主车企的定点通知,2025年下半年进入量产 交付阶段;电驱动总成产品、混合动力变速器(DHT)产品、减速器产品也陆续承接相关开发或制造订单;发动机及相关增程器产品 已与越野车、商用车、船舶等领域的客户启动合作,开始启动设计、调试、试验等工作。订单逐步落地有望带动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 板块整体业绩改善。 6.公司2024年利润亏损,请问是什么原因? 答:公司2024年亏损主要受三个方面因素影响:(1)国内汽车行业下游价格竞争激烈,汽车降价压力传导至上游汽车研发设计 环节,进而导致公司近两年在手订单利润率较低,毛利率下降,影响本期净利润。同时,由于与海外客户达成合作需要的周期较长, 公司重点开发的海外市场业务在2024年尚未形成显著的利润规模;(2)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保持公司技术领先地位与创新能力 ,进一步巩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2024年公司在研发方面继续保持大额投入,对净利润造成一定影响;(3)基于会计谨慎性原则, 公司对部分应收账款、存货、无形资产等计提了信用减值准备及资产减值准备。 7.公司如何看待在汽车设计领域,整车厂自研的趋势? 答:公司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汽车设计企业,与整车厂内部研发设计团队具备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能够在设计理念、产品创意、 技术研发、工程师支持、供应链协同等多个方面,为整车厂客户提供全栈式的开发服务,是国内汽车设计行业不可或缺的技术力量。 同时,公司已关注到,相比于国内新能源汽车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海外市场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尤其是新兴国家较难 依靠自主能力培养本土新能源汽车产业,其本土新能源汽车产业普遍面临核心技术滞后、产业链配套薄弱、研发人才匮乏等瓶颈,亟 需具备全栈技术输出能力的第三方汽车设计企业提供涵盖平台架构设计、核心零部件适配、软件开发部署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作为第 三方独立汽车设计企业,公司能够依托于自身的研发和制造能力,为海外市场提供研发设计、产线设计、技术授权、核心零部件等各 类产品与服务,助力海外市场培育其本土的自主品牌,赋能全球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 8.未来几年支撑公司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答:2024年以来,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陆续签订了整车开发、零部件制造、海外供应链配套等多类订单,目前在手订单充足 。在设计业务领域,一方面公司重点维护本田、一汽、东风等现有客户的合作关系,并积极通过项目开发、技术合作、合资入股等多 种形式与客户形成深度协同。公司与合资厂商的技术互信和业务合作持续深化,目前已承接了日系客户的多类开发项目,并与日产( 中国)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期限6年;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探索新客户、新市场的开拓,近期与客户Z在整车开发领域达成合作意向 ,为其开发新能源多用途车辆并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上述及新增客户订单预计将陆续贡献收入增量。在供应链领域,公司零部件产 品已与多个国内外客户达成合作意向,并将于2025年起逐步启动量产交付,有望带动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板块整体业绩改善;公司与 日本YAMATO签订的电动套件采购合同,已于2025年4月正式启动量产交付,并于2025年5月与日本未来能源公司新签订大型重卡EV套件 开发及采购合同;此外,公司与日本AIM签订的整车生产制造出口合同,合同金额达4.7亿元,标志着公司的海外业务已形成了完善的 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实现了汽车设计研发、供应链配套及整车出口的产业链闭环。相关订单的逐步落地对公司的业绩和经营改善有 积极影响,并对公司未来的营收增长起到支撑作用。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6-19/1223932895.pdf ─────────┬──────────────────────────────────────────────── 2025-06-05 18:00│阿尔特(300825)与客户Z签署技术开发合同 ─────────┴──────────────────────────────────────────────── 智通财经APP讯,阿尔特(300825.SZ)公告,公司与某全球知名企业(简称客户Z)签署了技术开发合同。客户Z委托公司研究开发某 新能源车型整车开发项目,项目,研究开发费用不含税金额约为人民币2.14亿元。 http://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1301777.html ─────────┬──────────────────────────────────────────────── 2025-05-29 16:33│阿尔特涨6.21%,开源证券一个月前给出“买入”评级 ─────────┴──────────────────────────────────────────────── 阿尔特今日涨6.21%,收盘报10.78元。开源证券研报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6亿、1.45亿、2.05亿元,维持 “买入”评级,认为其汽零业务订单将推动业绩修复。该团队盈利预测准确度达66.84%。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52900024490.shtml ─────────┬──────────────────────────────────────────────── 2025-05-20 18:40│阿尔特(300825):签署68亿日元合同 ─────────┴──────────────────────────────────────────────── 阿尔特与日本未来能源签署两项合同,总金额约3.37亿元人民币,涉及大型重卡EV套件开发及采购,旨在推动电动重卡技术应用 。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07479 ─────────┬──────────────────────────────────────────────── 2025-05-20 18:20│阿尔特:签署3.37亿元日常经营合同 ─────────┴──────────────────────────────────────────────── 格隆汇5月20日|阿尔特公告,公司与みらいエネルギ一事業協同組合签署了《大型重卡EV套件开发委托合同》和《采购合同》 ,总金额为6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37亿元)。合同履行对公司本年度经营业绩的影响以执行进度为准,预计将对公司未来经营成果 产生积极影响。 https://www.gelonghui.com/live/1918739 ─────────┬──────────────────────────────────────────────── 2025-05-14 11:33│阿尔特:公司机器人业务仍处于早期培育阶段 ─────────┴──────────────────────────────────────────────── 格隆汇5月14日|阿尔特5月13日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为紧跟产业趋势变化,公司将与产业场景伙伴和技术供给伙伴合作,探索 机器人在水下清洗检测、工业自动化等多种具体场景的应用。同时依托NVIDIA Omniverse与Isaac Sim平台,逐步将汽车领域积累的 研发设计能力与AI技术能力迁移至机器人开发流程,构建机器人一体化设计研发平台和仿真训练平台。目前,公司机器人业务仍处于 早期培育阶段。 https://www.gelonghui.com/live/1912398 ─────────┬──────────────────────────────────────────────── 2025-05-13 11:00│阿尔特(300825)2025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