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301603 乔锋智能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
2025-09-09 19:55│乔锋智能(301603)2025年9月9日-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请拆解一下公司2025年上半年各下游行业销售占比及增长情况?
答:公司下游行业各领域需求多点开花。通用设备行业2024年曾小幅下滑,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接近10%,占总收入比重约为3
6%;消费类电子行业2025年上半年增长约190%,收入占比两年前5%左右提升至20%以上;汽摩配件(主要为新能源汽车产业),2025
年上半年同比增长约60%,占比14%左右;模具行业,上半年同比增长约160%,占比约为8%;工程机械行业:在经历连续几年下滑后,
今年上半年恢复增长,同比增长约170%,占比约5%;其他行业:占比相对较小。其中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行业也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2、国内数控机床市场分散,公司差异化竞争优势体是什么?
答:(1)生产和成本优势:公司核心零部件自制率高,主要生产工序以自制为主,并通过垂直整合生产体系,实现主轴、动力
刀塔、转台等关键部件自制,降低采购成本与供应链风险;同时,公司构建了单元化、模块化并行式生产方式,实施供应链集采、精
细化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了运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产品和技术优势:重视品质和技术是公司发展的基因,凭借多年的技术和品质的投入,公司已完成金属切削机床的全产品
系列布局;凭借多年市场口碑积累和完成上市,公司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品牌力得到增强。
(3)营销优势:公司根据产品特性和客户分布,灵活采用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对于华南、华东等客户群体相对集中
的区域,采用直销模式,能够直接与客户沟通,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提高销售效率和利润空间,扩大市场占有率;针对客户分布较为
分散的区域,采用经销模式,借助经销商的渠道资源和本地化服务能力,扩大市场覆盖范围,降低销售覆盖成本。
(4)服务优势:数控机床行业客户销售和服务能力要求较高,多年来公司深耕国内市场,组建了经验丰富、响应迅速、技术完
备的服务团队,并通过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不断提升服务效率,为客户在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中提供完整、专业和定制化的解决
方案。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设有37个常驻网点,配备充足的销售服务人员为客户提供高效、高品质的服务。
3、主轴、丝杆、滑轨等核心部件的采购及自制情况如何?
答:公司核心零部件采用自制与外部采购相结合的模式,综合平衡产品性能、客户需求适配、供应链稳定性及国产替代推进等多
维度考量。
(一)外部采购部件:公司会根据机床产品的性能要求、与下游客户生产场景的匹配度、供应链交付周期等因素,自主选择核心
零部件品牌,同时积极推进国产替代布局:
1)数控系统:以发那科、三菱、西门子等国际主流品牌为主(满足高精度、高稳定性需求),同时已与华中数控、凯恩帝、广
州数控等国产数控系统厂商建立合作,逐步拓展国产系统的应用场景;
2)丝杆与线轨:核心选用PMI、THK等行业成熟品牌,保障精密传动性能;此外,公司已与部分国产丝杆、线轨品牌建立合作或
沟通联系,持续推进关键部件的国产替代验证。
(二)自制零部件:主轴、动力刀塔、转台等核心部件公司已实现自主研发并广泛应用,上述部件自制既能从生产源头保障产品
品质一致性,提升下游客户加工效率与使用满意度;又能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降低采购成本与供应链风险,成为支撑公司产品
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4、公司毛利率优于同行业的原因是什么?
答:公司在制造端更多采用自制模式,一方面提升了效率和品质,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部分制造端利润,从而提高了整体毛利率。
其次,公司长期重视产品品质,积累了良好的市场口碑,有利于公司维持毛利率水平。此外,与华东地区主要采用经销模式的机床企
业相比,公司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模式。经销商需获得一定差价,因此在毛利率上存在一定差异。产品结构方面也存在差异,公
司以立式加工中心为主,标准化程度更高,与华东部分友商以龙门加工中心和大型立式加工中心为主有所不同,这也影响了毛利率水
平。
5、请具体介绍公司的销售模式?
答:公司根据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客户集中度等情况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制造业
较为集中的区域采取直销为主的模式。直销模式下,公司直接与客户签署合同。针对新行业、新领域,公司重点布局突破龙头企业,
针对重点行业组建由销售总监、技术工程师、交付经理三方为核心的大客户销售团队,为大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获得行业龙
头企业的订单能够使公司在目标行业中迅速产生品牌效应,提高行业内其他企业对公司产品的关注度。
公司在客户较为分散、直销渠道覆盖成本较高的区域采取经销和直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经销商对当地市场情况更为熟悉,拥有
资源优势,可以帮助公司更快地打开销售市场。公司建立了经销商准入机制,对当地资信情况良好且客户群体广泛的经销商进行销售
授权,经销商在获得用户需求意向后向公司销售部门进行客户报备。经销模式下,经销商与客户签署销售合同,公司与经销商签署销
售合同。
6、公司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如何,参股上海开普勒机器人对该领域布局有什么帮助?
答:机器人行业因人工智能的发展而受到高度关注,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具备更多可能性。机器人作为复杂的硬件本体,其大量金
属零部件需要机床加工,因此该行业是具有成长潜力的增量行业之一。目前公司的车床和立式加工中心已在该行业实现应用,并组建
了由国内外专家和技术精英组成的项目组,通过深化与客户的合作,研发适配当前及未来机器人行业需求的核心设备,以提升下游硬
件的加工效率和精度。尽管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业绩贡献尚小,公司会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投入资源开发。公司通过参股投资下游机
器人企业上海开普勒机器人,通过股权合作和技术业务合作,既助力下游企业硬件制造升级,也推动公司自身在人形机器人加工设备
方面的开发与迭代。7、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下游对设备的机床设备的需求还会旺盛吗?
答:尽管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但从行业趋势、下游实际需求及公司业务反馈来看,新能源领域对数控机床的需求仍具
备多方面支撑,具体可从以下维度理解:一方面,行业“内卷”本质上倒逼产业链技术升级与效率优化,反而对加工设备提出更高要
求。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如电池壳体、电驱系统、电机组件等的精度、一致性直接影响整车性能与成本控制,下游零部件厂商为提
升产品竞争力、降低单位加工成本,需通过更新高精度、高效率的数控机床替代老旧设备,或引入自动化加工线以提升产能效率。这
一“设备升级需求”并未因行业竞争而减弱,反而呈现结构化增长,公司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领域收入同比增长约60%的表现,
也侧面印证了相关需求的实际落地。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仍处于扩容阶段,除整车厂竞争外,上游核心零部件、配套储能设
备等环节的产能规划仍在推进,且国产机床在新能源领域的进口替代趋势持续深化。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高端卧加,如福思泰高端卧
加等产品,已适配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发动机缸体缸盖等高端部件加工需求,且凭借成本优势、快速服务响应能力,更易获得下游
客户的设备采购订单。此外,公司也会持续跟踪新能源行业竞争格局变化,通过优化产品性能(如提升加工效率、适配更多部件类型
)、深化与核心客户的合作,动态响应下游需求调整,保障在该领域的业务韧性。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9-12/1224658509.PDF
─────────┬────────────────────────────────────────────────
2025-09-05 15:14│乔锋智能(301603):目前公司数控机床产品暂未直接向小鹏汽车供货,而是服务于小鹏汽车的供应商配套体系
─────────┴────────────────────────────────────────────────
格隆汇9月5日丨乔锋智能(301603.SZ)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数控机床产品暂未直接向小鹏汽车供货,而是服务于小鹏汽车
的供应商配套体系,为其相关零部件加工环节提供数控机床支持。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78585
─────────┬────────────────────────────────────────────────
2025-09-05 09:21│乔锋智能(301603):公司部分机床产品已经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制造
─────────┴────────────────────────────────────────────────
乔锋智能(301603.SZ)表示,公司是国内领先数控机床企业,部分产品已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制造,拥有实际应用案例和
客户。公司高度重视机器人领域数控机床的研发投入,通过投资并合作开普勒机器人,深度对接滚柱丝杆、行星减速电机壳体等核心
零部件加工需求,实时获取市场反馈,加速适配机器人行业的数控设备研发与迭代。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78511
─────────┬────────────────────────────────────────────────
2025-09-01 20:00│乔锋智能(301603)2025年9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公司 2025年上半年各下游行业销售占比及增长情况如何?
答:公司下游行业各领域需求多点开花。通用设备行业 2024年曾小幅下滑,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接近 10%,占总收入比重约
为 36%;消费类电子行业 2025年上半年增长约 190%,收入占比两年前 5%左右提升至 20%以上;汽摩配件(主要为新能源汽车产业
),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约 60%,占比 14%左右;模具行业,上半年同比增长约 160%,占比约为 8%;工程机械行业:在经历连续
几年下滑后,今年上半年恢复增长,同比增长约 170%,占比约 5%;其他行业:占比相对较小。其中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行业也实
现了两位数增长。
2、国内数控机床行业竞争格局高度分散的背景下,公司在市场中差异化竞争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生产和成本优势:公司核心零部件自制率高,主要生产工序以自制为主,并通过垂直整合生产体系,实现主轴、动力
刀塔、转台等关键部件自制,降低采购成本与供应链风险;同时,公司构建了单元化、模块化并行式生产方式,实施供应链集采、精
细化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了运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产品和技术优势:重视品质和技术是公司发展的基因,凭借多年的技术和品质的投入,公司已完成金属切削机床的全产品
系列布局;凭借多年市场口碑积累和完成上市,公司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品牌力得到增强。
(3)营销优势:公司根据产品特性和客户分布,灵活采用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对于华南、华东等客户群体相对集中
的区域,采用直销模式,能够直接与客户沟通,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提高销售效率和利润空间,扩大市场占有率;针对客户分布较为
分散的区域,采用经销模式,借助经销商的渠道资源和本地化服务能力,扩大市场覆盖范围,降低销售覆盖成本。
(4)服务优势:数控机床行业客户销售和服务能力要求较高,多年来公司深耕国内市场,组建了经验丰富、响应迅速、技术完
备的服务团队,并通过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不断提升服务效率,为客户在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中提供完整、专业和定制化的解决
方案。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设有 37个常驻网点,配备充足的销售服务人员为客户提供高效、高品质的服务。
3、能否详细介绍公司制造体系具备哪些特点?又是如何在产量增加的情况下,保障产品品质的呢?
答:(1)效率和品质兼顾的生产体系:由公司管理层带队历经多年打磨,形成涵盖 26道大生产工序、170多项检测的全流程体
系,实行“专职质检+下道工序验证”的双重检验模式,从原材料到成品全流程把控;结合单元化、模块化生产模式,将整机拆分为
标准化单元与模块,通过预配制物料和标准化作业,缩短生产周期的同时,确保各环节效率与品质一致性。
(2)产研一体化协同:整合研发、设计与生产环节,公司汇聚具备知名机床厂商背景的人才,加速产品迭代速度,快速响应市
场需求(比如部分定制化订单从需求、论证到交付的全流程闭环)。(3)柔性化生产模式:采用“以销定产”为主、通用机型备货
为辅的模式,既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如标准机型选配论证后快速调整工艺),又保障常规订单的交付效率。
4、主轴、丝杆、滑轨等核心部件的采购及自制情况如何?
答:外部采购部件:公司综合机床性能需求、匹配度、下游市场客户偏好及供应周期等多方面因素自主决定选配的数控系统、丝
杆、线轨等核心零部件品牌。
数控系统方面主要选择发那科、三菱、西门子,同时已与华中数控、凯恩帝、广州数控等国产数控系统品牌建立合作;核心部件
丝杆、线轨方面主要选择 PMI、THK等,同时公司已与部分国产丝杆、线轨品牌建立合作或联系。
自制零部件:主轴、动力刀塔、转台等核心部件公司已实现自主研发并广泛应用,上述部件自制既有利于保证产品品质,提升生
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又降低采购成本,成为公司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5、目前在机器人领域的业务有哪些具体进展?当前阶段该业务对公司业绩的贡献如何?
答:机器人行业因人工智能的发展而受到高度关注,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具备更多可能性。机器人作为复杂的硬件本体,其大量金
属零部件需要机床加工,因此该行业是具有成长潜力的增量行业之一。目前公司的车床和立式加工中心已在该行业实现应用,并组建
了由国内外专家和技术精英组成的项目组,通过深化与客户的合作,研发适配当前及未来机器人行业需求的核心设备,以提升下游硬
件的加工效率和精度。尽管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业绩贡献尚小,公司会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投入资源开发。此外,公司通过参股投资
下游机器人企业,如开普勒机器人,通过股权投资和技术业务合作,既助力下游企业硬件制造升级,也推动公司自身在人形机器人核
心加工设备方面的开发与迭代。
6、公司未来的盈利增长将来自哪些方面?
答:公司未来的盈利增长将从行业机遇与自身发展双维度获得支撑:
(1)行业层面:在国家政策对机床产业的大力扶持、智能制造及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叠加机床设备更新换代需求
持续释放、国产替代进程深化、数控化率稳步提升等趋势,我国数控机床行业仍有广阔发展空间,为公司业务增长提供了良好外部环
境。
(2)公司层面:一是上市后品牌影响力与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加上长期技术与品质积累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地位和产品口碑;
二是东莞、南京新建生产基地投入使用,有效突破产能瓶颈,为 3C、新能源等领域大客户拓展及海外市场突破提供产能支撑;三是
近年培育的高端卧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磨床及高端五轴加工中心等系列产品已陆续进入批量生产及销售阶段,将成为新的增
长引擎。基于此,公司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7、公司产品在折叠屏手机中是否有应用?
答:针对折叠屏转轴相关的零部件加工,公司已有大量应用,并推出了多款适用的设备。分别应对不同零部件加工需求,其中加
五轴加工中心和钻攻系列产品在转轴加工的精度、关联度、转角速度及整体效率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已获得客户的良好反馈和认可。
公司将持续优化相关设备性能,以更好承接折叠屏手机行业需求。
8、公司毛利率优于同行业的原因?
答:公司在制造端更多采用自制模式,一方面提升了效率和品质,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部分制造端利润,从而提高了整体毛利率。
其次,公司长期重视产品品质,积累了良好的市场口碑,有利于公司维持毛利率水平。此外,与华东地区主要采用经销模式的机床企
业相比,公司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模式。经销商需获得一定差价,因此在毛利率上存在一定差异。产品结构方面也存在差异,公
司以立式加工中心为主,标准化程度更高,与华东部分友商以龙门加工中心和大型立式加工中心为主有所不同,这也影响了毛利率水
平。
9、公司是否考虑海外并购,并购方向及考量因素是什么?
答:公司将持续聚焦数控机床主业,在内生式发展基础上,也将密切关注海内外优质机床企业或机床核心部件企业的发展及投资
合作机会,不排除以投资、并购方式加速产业布局和业务发展。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9-05/1224640775.PDF
─────────┬────────────────────────────────────────────────
2025-08-31 17:01│8月31日乔锋智能发布公告,股东减持258.3万股
─────────┴────────────────────────────────────────────────
乔锋智能股东国证资管-兴业银行-安信资管乔锋智能高管参与创业板战略配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于2025年8月26日至28日合计减
持258.3万股,占总股本2.139%,期间股价上涨24.25%,8月28日收盘报80.25元。减持完成后,该资管计划持股已清仓。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3100008885.shtml
─────────┬────────────────────────────────────────────────
2025-08-31 15:58│乔锋智能(301603):员工战略配售资管计划股份减持完毕 累计减持2.14%公司股份
─────────┴────────────────────────────────────────────────
乔锋智能(301603.SZ)公告,其员工战略配售资管计划于2025年7月28日披露减持计划,拟在3个月内通过大宗或集中竞价交易
方式减持不超过258.30万股,占总股本2.14%。近日公司获悉,该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实际减持数量 precisely 258.30万股,占总
股本比例2.14%,减持方式为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本次减持完成后,相关股东持股比例相应下降。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74160
─────────┬────────────────────────────────────────────────
2025-08-27 06:36│乔锋智能(301603)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应收账款上升
─────────┴────────────────────────────────────────────────
乔锋智能2025年中报显示,营收达12.14亿元,同比增50.36%;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56.43%,单季增速更达65%以上。毛
利率30.0%,净利率14.64%,三费占比降至7.33%,费用控制优化。但应收账款同比增35.79%,经营性现金流为负,现金流风险需关注
。核心产品立式加工中心收入占比79.81%,增长23.42%,毛利率提升,规模效应显著;卧式加工中心收入增长42.24%,但因子公司福
思泰尚处初期,成本高导致毛利率下滑。龙门加工中心受下游景气度影响收入下滑39.30%。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2700009881.shtml
─────────┬────────────────────────────────────────────────
2025-08-26 20:00│乔锋智能(301603)2025年8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从 2024 年以来,公司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在机床行业中表现亮眼,目前最主要的下游行业占比情况如何?针对优势
行业,能否再进一步分享相关的市场策略?
答:公司下游占比最大的是通用设备行业,目前占总收入比重约为36%,2024年曾小幅下滑,2025年上半年恢复增长,同比增长
接近10%。其次是消费类电子行业,两年前收入占比仅 5%左右,2025年上半年增长约 190%,占比已超过 20%。占比第三的的是汽摩
配件(主要为新能源汽车),占比 14%左右,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约 60%。占比第四的是模具行业,占比约为 8%,上半年同比增
长约 160%。工程机械行业在经历连续几年下滑后,今年上半年恢复增长,同比增长约 170%,占比约 5%。其他行业占比相对较小,
其中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行业也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仅能源行业(包括光伏、风电)等行业表现较弱,2025 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
滑,但在公司收入中占比小。在市场策略方面,针对下游占比较大且增速较快的行业如消费类电子、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公司根据终端客户需求进行了产品和技术储备,同时在销售组织方面,成立了新能源汽车、3C 大客户等专项项目组,由技术、交付
及销售组成团队为客户提供高效、敏捷服务。以消费类电子为例,收入占比从原来 5%左右提升至 2025年上半年超过 20%,成为公司
业绩的重要增长来源。此前因产能紧张无法满足大客户批量订单需求,在公司扩产项目投产,产能大幅提升后,加上公司在产品端和
服务组织端进行的变革与投入,大客户突破取得成效,占比持续提升。
2、关于立式加工中心和卧式加工中心这两款核心产品,立加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能维持 30%以上的毛利率,其特色和优势是什
么?此外,卧加在今年和去年也开始发力,它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又有哪些?
答:(1)立式加工中心核心优势
1)高品质定位与口碑支撑:公司立加产品定位中高端,且积累了良好市场口碑;同时,公司大部分生产工序自主完成,从源头
保障产品质量稳定性,既强化品牌力,又降低了供应链成本;
2)高效制造体系保障:公司经过多年打磨,具有高效运行的生产制造体系,采用单元化、模块化可复制生产体系,既能提升生
产效率,又能精准控制生产品质,实现高品质、高效率双重保障;
3)核心部件高自制率:在主轴等关键核心部件上实现高比例自研自制,减少对外部供应商依赖,不仅提升产品技术自主性与运
行稳定性,还能有效控制成本,提升产品销售亮点,进一步支撑毛利率水平。
(2)卧式加工中心优势
卧加业务近两年逐步起量,按生产基地与定位分为两大系列,各有明确优势与应用场景,适配不同下游需求:
1)南京腾阳正 T型卧加:在通用领域表现突出,客户认可度高,聚焦通用加工场景。核心优势在于刚性强、加工效率稳定,客
户反馈良好。具体应用上,既能适配储能设备壳体、阀门类零部件的加工,也能满足大型工程机械类零部件的加工需求,尤其在工程
机械行业复苏背景下,成为公司拓展该领域的重要支撑。
2)福思泰倒 T型高端卧加:对标日系品牌,定位高端市场,是卧加业务发力的核心增长点,优势集中在高效、高适配性:
1 加工效率远超行业同类常规卧加,产品技术含量高、单价相应提升,能满足下游对高精度、高效率的严苛需求;
2 核心聚焦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以及燃油汽车发动机缸体缸盖等高端零部件加工,同时具备自动化柔性线适配能力,在通用行业
客户搭建柔性生产线时适配度高,可灵活满足多品类批量加工需求,拓展空间广阔。
3、公司后续的产品策略和产品布局思路是什么?例如未来会优先开发哪些品类,侧重点是什么?
答:公司在原有产品线的基础上,陆续开发了数控车床、数控磨床、高端卧加、五轴加工中心及配套自动化线等新产品。后续产
品开发的重点包括高端卧加系列,部分型号已在市场推出,更大型号的产品也在逐步开发和完善中。此外,公司还在持续推进车铣复
合、五轴龙门、天车式六轴龙门及五轴卧加等产品的开发。同时,针对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如航空航天、机器人行业和散热器核心部
件等行业,也将作为新产品布局的重要方向。
4、目前在机器人领域有哪些进展或成果可以分享?
答:机器人行业因人工智能的发展而受到高度关注,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具备更多可能性。机器人作为复杂的硬件本体,其大量金
属零部件需要机床加工,因此该行业是具有成长潜力的增量行业之一。目前公司的车床和立式加工中心已在该行业实现应用,并组建
了由国内外专家和技术精英组成的项目组,通过深化与客户的合作,研发适配当前及未来机器人行业需求的核心设备,以提升下游硬
件的加工效率和精度。尽管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业绩贡献尚小,公司会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投入资源开发。此外,公司通过参股投资
下游机器人企业,如开普勒机器人,通过股权合作和技术业务合作,既助力下游企业硬件制造升级,也推动公司自身在人形机器人加
工设备方面的开发与迭代。
5、公司在收入排名前列,但毛利率和净利润率仍能体现出一定优势的原因?
答:公司在制造端更多采用自制模式,一方面提升了效率和品质,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部分制造端利润,从而提高了整体毛利率。
其次,公司长期对产品品质的重视,积累了良好的市场口碑,有利于公司维持毛利率水平。此外,与华东地区主要采用经销模式的机
床企业相比,公司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模式。经销商需获得一定差价,因此在毛利率上存在一定差异。产品结构方面也存在差异
,公司以立式加工中心为主,标准化程度更高,与华东部分友商以龙门加工中心和大型立式加工中心为主有所不同,这也影响了毛利
率水平。
6、乔锋在磨床领域目前的进展如何?面对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磨床行业,乔锋未来将采取怎样的差异化策略来应对市场
的竞争格局?
答:公司在磨床领域已有一定基础.,同时,公司在德国设有研究院,获得德国技术支持,并结合国内大量数据验证,形成了较
为明确的发展方向。此外,公司还与相关领域终端客户进行合作,客户会参与设备使用需求的提出,使设备研发前后端适配性更强。
公司已集中优势人才和技术资源投入该项目,通过持续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和战略定力,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强化自身在磨床领域的
技术优势与产品特色,以差异化竞争策略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磨床业务的稳健发展。
7、消费电子折叠屏的钻攻机市场是否具有较为确定的增长趋势?
答:针对折叠屏转轴相关的零部件加工,公司已有大量应用,并推出了多款适用的设备。分别应对不同零部件加工需求,其中加
五轴加工中心和钻攻系列产品在转轴加工的精度、关联度、转角速度及整体效率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已获得客户的良好反馈和认可。
我们认为消费电子折叠屏领域对钻攻机的需求放量趋势具备较强确定性,公司也将持续优化相关设备性能,更好承接行业需求。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8-27/1224601019.PDF
─────────┬────────────────────────────────────────────────
2025-08-26 09:51│异动快报:乔锋智能(301603)8月26日9点48分触及涨停板
─────────┴────────────────────────────────────────────────
乔锋智能(301603)8月26日早盘触及涨停,报77.51元,涨幅20%。公司属智能制造、工业母机及机器人概念,为当日领涨股,
所属行业通用设备整体下跌。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27.93万元,游资与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335.16万元和192.77万元。近5日资金流
向显示主力持续流入。智能制造概念微涨0.01%。信息由证券之星据公开数据整理,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2600013441.shtml
─────────┬────────────────────────────────────────────────
2025-08-26 02:41│图解乔锋智能中报: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65.79%
─────────┴────────────────────────────────────────────────
乔锋智能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达12.14亿元,同比增长50.36%;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56.43%;扣非净利润1.7
7亿元,同比增57.32%。第二季度单季收入7.36亿元,同比增长67.47%;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65.79%。公司毛利率保持30.
0%,负债率37.61%,财务费用为负85.31万元,投资收益450.8万元,经营表现强劲,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2600003935.shtml
─────────┬────────────────────────────────────────────────
2025-08-20 16:25│乔锋智能(301603):数控机床产品可以应用于水冷头、液冷板、支撑架等金属零部件的加工
─────────┴────────────────────────────────────────────────
格隆汇8月20日丨乔锋智能(301603.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数控机床产品可以应用于水冷头、液冷板、支撑架等金属零部件的
加工。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61556
─────────┬────────────────────────────────────────────────
2025-08-20 16:17│乔锋智能(301603):数控机床产品可应用于手机铝合金中框的加工
─────────┴────────────────────────────────────────────────
格隆汇8月20日丨乔锋智能(301603.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数控机床产品可应用于手机铝合金中框的加工。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61544
─────────┬────────────────────────────────────────────────
2025-08-20 16:15│乔锋智能(301603):数控机床产品可以应用液冷服务器机柜金属零部件和铝制液冷板的加工
─────────┴────────────────────────────────────────────────
格隆汇8月20日丨乔锋智能(301603.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数控机床产品可以应用液冷服务器机柜金属零部件和铝制液冷板的
加工。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61541
─────────┬────────────────────────────────────────────────
2025-08-20 16:13│乔锋智能(301603):数控机床可用于光模块、PCB生产设备的金属零部件及夹治具加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