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603659 璞泰来 更新日期:2025-05-20◇ 通达信沪深京F10
─────────┬────────────────────────────────────────────────
2025-05-15 18:15│中银证券:给予璞泰来增持评级
─────────┴────────────────────────────────────────────────
中银国际证券发布报告,维持璞泰来增持评级。公司2024年业绩承压,但2025年一季度业绩明显改善,一体化布局和新业务推进
增强竞争力。隔膜基涂一体化优势显著,负极业务逐步恢复,硅碳负极和复合铜箔有望贡献增量。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
.14/1.38/1.67元,对应市盈率15.5/12.9/10.6倍。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51500029921.shtml
─────────┬────────────────────────────────────────────────
2025-05-06 20:00│璞泰来(603659)2025年5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负极材料报告期内出货情况和未来的产能规划?
答:2024年,公司负极材料出货量为13.2万吨,2025年一季度,公司负极材料出货量约3.1万吨,环比基本持平,负极材料的价格总体
来说也相对平稳。
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经形成年产20万吨的负极材料产能,其中包括15万吨石墨化加工及15万吨碳化加工配套产能。为扭转公司负
极材料产品在高性价比市场的产能需求,公司四川生产基地二期产能将根据市场需求有节奏的投产,预计到2025年底、2026年底公司将
分别实现25万吨、35万吨的负极材料产能。
2、公司2024年四季度计提5亿多的减值中负极材料有多少?
答:公司第四季度减值5亿中,负极材料业务计提减值约2.6亿元,主要包括负极材料业务的前期高价存货跌价减值约1.8亿元和负极
业务相关的资产减值0.8亿元,截至报告期末负极材料对应的终端售价已相对稳定,其相应存货减值已充分计提;其余部分主要系一些新
型设备的研发和市场推广过程中因工艺技术快速更新迭代以及客户设计方案变更导致生产制造成本增加形成的在产品和发出商品的减
值。
3、公司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存货规模达82.43亿元,其中负极材料存货规模有多少?
答: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负极材料业务的整体存货规模已下降至接近20亿元的水平,较2024年年初已有大幅下降。若考虑负
极材料的生产周期、备货周期,负极材料整体存货规模已逐渐趋于合理水平,随着四川一体化工厂的逐步投产,负极材料的存货周转有
望进一步加快。
4、新技术方面,硅碳负极最新情况如何?预计2025年会有怎样的进展?消费和动力应用场景分别如何展望?
答:2024年,公司硅碳负极材料产品利用江西中试线实现小批量出货。安徽紫宸硅碳负极生产基地预计自2025年 5月起首批约400
吨/年的产能逐渐进入试生产状态,下半年还会有一部分产能投产。
硅碳负极作为下一代负极材料产品的重要技术路线,其能够实现能量密度的大幅提升,目前已率先在消费电子、无人机、电动工具
等领域批量使用。动力电池领域因其较为苛刻的成本要求,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应用相对滞后一些,但随着消费电子领域的推广应用,也
会逐步带动动力电池领域的应用。公司也将持续推进硅碳负极产品在动力电池领域的产品认证和市场推广,推动负极材料行业进一步
发展。
5、公司基膜一季度出货情况如何,未来产能如何规划?产品在目前市场是否具有竞争力?
答:2025年一季度,公司基膜出货量约为2亿㎡,预计2026年公司基膜产能达到近20亿平米。
当前,基膜行业仍处于设备生产效率加速更新迭代的过程中,行业面临较大竞争压力,但基膜设备生产效率较高的企业将在竞争中
占据优势。截至目前,公司四川卓勤一期1-4号线单线生产效率行业领先,二期产线单线设计产能达到2亿㎡,并已启动下一代产线开发
。公司在基膜设备领域的深厚积累构筑了公司的长期竞争优势。
6、公司在年报中提到了极片加工业务,这块业务未来如何规划?
答:凭借在前段涂布工艺与设备领域的技术积累,公司将探索以"材料+设备"的协同服务模式,为海内外电池厂商、车企及储能客户
提供极片来料加工服务;综合运用公司在电池主材、粘结剂、集流体等产品的综合布局积极探索"整卷"交付模式,实现材料业务的集成
服务。公司8GWH 制浆和极片涂布产线已经投入使用,有效降低下游电池客户的资本性投入、实现快捷的产品交付和性能优化,通过材
料和设备协同服务客户。
近期,公司与德国 MOLL Batterien GmbH 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公司将为 MOLL 提供 OEM 服务、设备供应与服务、材料供应,
其中包括电池极片制作的工艺流程设计、电极加工设备、电极样品和其他电池原型制作所需的设备等。
7、设备业务版块是否还有哪些增量业务?
答:2024年自动化装备事业部极片涂布机国内市场份额行业领先,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高。中后段工序方面,注液、氦检设备市场
占有率增加明显;叠片、包膜设备客户拓展工作有序推进,丰富了公司设备业务的收入来源。在锂电池材料设备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
湿法锂电隔膜生产设备实现了国产替代,突破了先进基膜产线依赖海外集成的行业瓶颈,单线设计产能将达到2亿㎡。此外,公司基于在
锂电设备领域的技术和经验积累,陆续推出了干法电极生产设备、水电解制氢 PEM膜电极生产设备等其他新能源相关设备,拓展了设备
业务的范围。
8、在复合集流体方面,公司是否有新的进展?
答:在复合铜箔方面,公司积极配合下游客户进行产品研发改良,目前在消费及动力电池认证上均进展顺利,2025年有望实现规模化
量产。在复合铝箔方面,公司第一代产品定位于快充数码类电池,目前已形成小规模量产订单;第二代产品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定位于高
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动力电池,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客户验证工作。在传统集流体方面,公司开发出超强箔和网状打孔铜箔,提前布局未
来高硅负极和干法负极的市场。未来,集流体和复合集流体业务均有望成为未来新的增长点。
9、公司PVDF 业务取得不错的成绩,如何展望未来的发展?
答:2024年,公司 PVDF 出货量约2 万吨,同比增长95%,在国内锂电级PVDF 的市场份额超过30%,2025年随着公司新扩建产能的投产
,出货量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经过多年的持续研发投入,公司 PVDF 产品已在涂覆隔膜领域和铁锂正极领域批量应用,国产化替代进程顺利实施;2024年公司PVD
F产品在三元正极领域的粘结剂产品取得较大突破,产品性能媲美国外同规格产品,具备良好的竞争优势,有望自2025年起逐步实现三元
正极领域的 PVDF国产化替代。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05/62730603659.pdf
─────────┬────────────────────────────────────────────────
2025-05-05 13:25│太平洋:给予璞泰来买入评级
─────────┴────────────────────────────────────────────────
太平洋证券对璞泰来发布买入评级,认为其锂电材料业务已见底回升,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毛利率提升。公司深耕锂
电材料多年,布局“材料+设备”,具备技术优势和成长潜力。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将稳步增长,行业复苏下有望受益,维持“
买入”评级。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50500001127.shtml
─────────┬────────────────────────────────────────────────
2025-05-02 14:50│中原证券:给予璞泰来增持评级
─────────┴────────────────────────────────────────────────
中原证券发布报告称,璞泰来2024年业绩短期承压,但2025年一季度恢复增长,预计新能源材料业务将回暖。公司持续推进海外
布局,加强自动化装备与材料业务,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发展信心。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50200002804.shtml
─────────┬────────────────────────────────────────────────
2025-04-29 17:14│璞泰来与Blue Solutions携手合作,共同开发第四代固态电池材料与装备的最佳解决方案
─────────┴────────────────────────────────────────────────
璞泰来与Bolloré旗下Blue Solutions签署协议,合作开发第四代固态电池材料与装备,整合双方技术优势,推动固态电池产业
化,提升国际竞争力。
http://www.dongtaibao.cn/#/releaseDetail?id=902262
─────────┬────────────────────────────────────────────────
2025-04-28 07:31│东吴证券:上调璞泰来目标价至23.6元,给予买入评级
─────────┴────────────────────────────────────────────────
璞泰来发布2025年一季报点评,一季度业绩拐点显现,多业务板块持续向好。公司一季度营收32亿元,同比增长6%,归母净利润
4.9亿元,同比增长10%,环比扭亏。负极业务预计下半年扭亏,隔膜及PVDF业务稳定增长。设备业务贡献净利稳定增长,拓展复合集
流体及极片加工业务。公司2025年目标价上调至23.6元,给予买入评级。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42800002980.shtml
─────────┬────────────────────────────────────────────────
2025-04-27 22:16│民生证券:给予璞泰来买入评级
─────────┴────────────────────────────────────────────────
民生证券近期对璞泰来发布研究报告,给予买入评级。报告指出,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34.48亿元,同比下降12.33%;归母净利
润11.91亿元,同比下降37.72%。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2.15亿元,同比增长5.96%;归母净利润4.88亿元,同比增长9.64%。
公司负极材料业务短期承压,但新产品进展顺利,股权激励彰显发展信心。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67.5、200.2和234.1亿
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1、29.0和33.7亿元。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42700010142.shtml
─────────┬────────────────────────────────────────────────
2025-04-27 06:14│璞泰来(603659)2025年一季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盈利能力上升
─────────┴────────────────────────────────────────────────
璞泰来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为32.15亿元,同比增长5.96%,归母净利润为4.88亿元,同比增长9.64%。毛利率和净
利率分别上升2.56%和0.52%。公司各项财务指标表现良好,但需关注现金流和债务状况。证券之星建议关注公司现金流、债务及应收
账款情况。证券研究员预计2025年业绩为24.64亿元,每股收益均值为1.15元。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42700000899.shtml
─────────┬────────────────────────────────────────────────
2025-04-26 01:24│图解璞泰来年报:第四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减116.94%
─────────┴────────────────────────────────────────────────
璞泰来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34.48亿元,同比下降12.33%;归母净利润11.91亿元,同比下降37.72%;扣非净利润10.
63亿元,同比下降40.3%。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36.08亿元,同比下降1.2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4789.3万元,同比
下降116.9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7433.67万元,同比下降131.81%。负债率53.59%,毛利率27.5%。财报数据表明公司业绩出现较大
幅度下滑。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42600000574.shtml
─────────┬────────────────────────────────────────────────
2025-04-08 18:25│璞泰来(603659):与海外客户签订合作备忘录
─────────┴────────────────────────────────────────────────
璞泰来控股子公司欧洲嘉拓与德国MOLL签订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产品开发到批量生产全过程展开合作。鉴于MOLL计划在2025-2
026年建设钠离子电池工厂,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优势,推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4974655
─────────┬────────────────────────────────────────────────
2025-03-25 19:46│璞泰来(603659):拟推3200万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
格隆汇3月25日丨璞泰来(603659.SH)公布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本激励计划拟授予的股票期权数量为3,200.00万份,约占本
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213,716.5372万股的1.50%。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总人数为262人,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
及预留授予的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15.43元/股。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4963544
─────────┬────────────────────────────────────────────────
2025-03-25 19:44│璞泰来(603659):放弃参股公司茵地乐股权转让优先购买权
─────────┴────────────────────────────────────────────────
璞泰来参股公司茵地乐的10名股东拟将其71.00%股权转让给公司关联方日播时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价合计14.2亿元,日播时
尚将通过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方式进行收购。璞泰来放弃了此次股权转让的优先购买权,构成关联交易但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4963540
─────────┬────────────────────────────────────────────────
2025-03-19 15:43│璞泰来(603659)董事、总经理陈卫完成增持75.59万股
─────────┴────────────────────────────────────────────────
智通财经APP讯,璞泰来(603659.SH)公告,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卫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公
司股份75.59万股,本次增持比例占目前公司总股本0.0354%,本次增持股份计划已实施完毕。
http://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1263997.html
─────────┬────────────────────────────────────────────────
2025-03-19 15:42│璞泰来(603659):董事、总经理陈卫累计增持795.19万元公司股份
─────────┴────────────────────────────────────────────────
璞泰来董事、总经理陈卫于2024年9月20日至2025年3月19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份755,935股,增持比例为0
.0354%,增持金额为795.19万元。增持完成后,陈卫累计持有公司股份176,698,100股,占总股本的8.27%,已完成增持计划。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4959274
─────────┬────────────────────────────────────────────────
2025-03-06 15:33│璞泰来(603659):CVD沉积硅碳负极取得小批量量产订单
─────────┴────────────────────────────────────────────────
璞泰来(603659.SH)在2024年表示,膜材料事业部的涂覆加工、基膜、PVDF等核心业务出货量持续增长;负极材料业务通过降本
增效和产品创新实现多款新品量产;自动化装备业务在稳固传统优势的同时,中后段注液、化成、包膜机等设备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全面推动新能源事业发展。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4950708
─────────┬────────────────────────────────────────────────
2025-01-21 17:23│璞泰来(603659):“年产10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建设项目”将延期并继续实施该募投项目
─────────┴────────────────────────────────────────────────
格隆汇1月21日丨璞泰来(603659.SH)公布,公司2022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之“年产10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一体化建设项目”,因前期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公司结合自身经营策略,对项目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进行持续的升级改进,致力于高
效连续性一体化产能的建设,导致项目进度有所延后,预计无法按期完成。基于对行业未来发展信心和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公司将
延期并继续实施该募投项目。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4930608
─────────┬────────────────────────────────────────────────
2024-12-24 15:57│璞泰来(603659):公司纳米氧化铝业务开发出了低α放射球形氧化铝,可用于HBM芯片封装胶填料
─────────┴────────────────────────────────────────────────
璞泰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要为新能源电池提供关键材料和自动化工艺装备的综合解决方案,具备服务和快速响应客
户需求的能力。公司设备业务已拓展至钙钛矿太阳能设备和氢能设备等领域,材料业务也延伸至低α放射球形氧化铝的开发,可用于
HBM芯片封装胶填料。未来,公司将继续拓展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应用领域,持续创新发展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企业价值。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4916064
─────────┬────────────────────────────────────────────────
2024-12-19 20:00│璞泰来最新公告:拟终止瑞典1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
─────────┴────────────────────────────────────────────────
璞泰来发布公告,因未能完全同意瑞典《外国直接投资法》对公司提出的条件,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未批准公司在瑞典建设10万
吨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的投资项目,公司拟终止该项目实施。该项目尚未开工,不会对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产生重大影
响。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4121900034334.shtml
─────────┬────────────────────────────────────────────────
2024-12-19 17:42│璞泰来(603659):拟终止瑞典1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
─────────┴────────────────────────────────────────────────
璞泰来公告,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对公司瑞典1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提出了多项要求,公司认为这些要求在
实际操作中存在较大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但未获瑞典当局批准。公司计划终止该项目实施,并向瑞典政府提起上诉。公司已支付
约1400万元人民币的可行性研究费用,预计不会产生较大额外负担。该项目尚未开工建设,对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无重大影响。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4913821
─────────┬────────────────────────────────────────────────
2024-11-29 20:00│璞泰来(603659)2024年11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2025年新能源锂离子电池行业是否还会保持较高的市场增速?
答: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维持较高水平,消费类电池受新技术革新和新应用场景的拉动,呈现回升趋势,储能领域亦
保持了较为高速的增长;根据公司与下游客户的沟通与反馈情况,公司认为,2025年全球新能源锂离子电池行业仍有望保持20%以上
的市场需求增速;这亦是新能源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上下游对未来增长趋势所形成的一致共识。
2、公司四川紫宸一期的投产进度如何?
答:公司四川紫宸一期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产能将于2024年底逐步建成投产,一期10万吨产能已完成工艺与设备的验证工作,
分环节的设备调试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并全线贯通,其后将完成全部产能的安装调试;目前,部分客户审厂工作已逐步展开,预计2025
年一季度起将逐步贡献产能。随着公司四川紫宸一期10万吨产能的建成投产以及公司工艺技术上的改善和降本措施的落实,公司负极
材料生产成本有望得到一定改善,盈利水平有望逐步回升。
3、负极材料价格是否存在上涨的空间?
答:目前,负极材料行业存在阶段性的产能错配,负极材料产品因前期行业新进供应商的非理性竞争策略,导致负极材料细分领
域的部分产品市场价格已低于合理的生产成本,使负极材料行业普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因此负极材料价格继续下降的概率不大,
其价格预计短期内仍以维持相对稳定的趋势为主。新能源行业普遍预计2025年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供求也有望逐步修复至合理水平
,近期以来下游客户相对过去两年也更加注重负极材料的品质和性能,其产品的价格也应该与之相匹配,但负极材料的价格最终还是
基于供需、产品特性等因素由市场来决定。
4、针对负极材料业务,公司是否如何通过降本实现盈利回升?
答:在现有产能方面,随着公司新型工艺技术设备逐步批量应用,公司石墨化环节的成本将有望得到有效改善,有利于帮助负极
材料业务盈利能力实现回升。在产品方面,随着公司为应对当前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市场的需求的差异化新产品在客户端认证和导入
,公司将积极把握头部客户新产品导入的机会,进一步优化公司单品的规模优势,通过新产品来提升盈利。在新建产能方面,随着四
川紫宸一期具有环境友好、绿色低碳、能源节约、降本增效、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的下一代先进产能工厂的逐步投产,生产工艺和产
品制造成本的不断优化和改善。整体而言,公司相信随着工艺技术的持续改进和其他新产品的批量出货、四川一体化产能的投放,公
司有信心在2025年实现负极材料业务盈利水平的回升。
5、请问公司硅碳负极产能的建设进度?是否能够带来负极材料业务的盈利改善?
答:当前,公司硅碳负极产品已小批量供应下游消费电子客户,硅碳负极的中试产能已供不应求。因此,公司加快推进了在安徽
芜湖投资建设的硅基负极项目基建进度,生产设备也正由公司设备团队同步加快生产进度,预计2025年上半年,首批硅碳负极产能有
望建成投产。
6、公司涂覆加工业务盈利水平较为稳定,市场有所担心,公司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首先,公司是行业内少数形成隔膜基膜、涂覆材料、涂覆设备、粘结剂和涂覆加工产业链闭环的企业,各业务间产业协同效
应显著。其次,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隔膜涂布设备供应商,其生产效率优势行业领先,公司能够通过持续的工艺自动化和生产效率提升
实现降本增效。再者,公司基于对电化学领域的深刻理解,能够持续推进涂覆材料国产化替代、粘结剂领域成本改善,持续为客户提
供良好的材料改进和国产替代方案。目前,公司已经在隔膜涂覆领域形成了良好的综合竞争力,未来,随着公司“材料+设备”协同
战略的持续推进,以及公司“基膜与涂覆一体化”布局的持续深入,通过产品和产品组合、集成化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客户和快速响
应客户需求,从而有望实现涂覆加工业务量和盈利规模的稳定增长。
7、目前基膜行业面临较大的价格压力,投入产出已大幅下降,公司是否还有必要增加基膜产能的投放?
答:公司已稳定运行的基膜产线单线产能达到1.2亿㎡/年,新增产线单线产能有望超过1.5亿㎡/年,其在幅宽、设计速度、生产
效率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其中部分产线的部分环节已实现自制,使公司基膜产品成本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因此公司基膜产线
的投放仍能为公司带来正向的投资效益,与公司涂覆加工业务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8、公司基膜国产化设备的替代进度是否顺利?
答:公司基膜设备国产化替代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已完成拉伸、萃取、干燥等环节的自产样机开发,实现了全线贯通和
运转,同时公司也正在开发单线2亿㎡以上的基膜设备产线。
9、公司复合集流体业务进度如何?未来合理的市场空间如何?
答:复合铜箔方面,公司正积极配合下游客户进行产品研发改良,针对规模化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工艺探索,目前整体进展较
为顺利。在复合铝箔方面,公司第一代产品定位于快充数码类电池,目前已形成小规模量产订单。鉴于复合铜箔能够减少锂离子电池
的金属铜用量,进而带来质量能量密度的提升,复合铝箔的应用能够带来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提升;因此,公司认为,复合铜箔和复
合铝箔仍是未来锂离子电池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0、公司是否会考虑推出股权激励?或者需要等到现有股权激励全部结束后,才会再推出?
答:为强化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并充分调动公司核心骨干员工的积极性,公司不排除在未来适当的时机考虑新的股权激励计划的
可能性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412/54514603659.pdf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