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605088 冠盛股份 更新日期:2025-08-02◇ 通达信沪深京F10
─────────┬────────────────────────────────────────────────
2025-08-01 15:42│冠盛股份(605088):已累计回购32.1万股
─────────┴────────────────────────────────────────────────
冠盛股份2025年7月通过集中竞价累计回购48,000股,占总股本0.0237%,耗资约196万元。截至7月31日,累计回购321,000股,
占比0.1583%,总支出1178万元,回购价区间34.12-41.10元。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47296
─────────┬────────────────────────────────────────────────
2025-07-25 11:00│异动快报:冠盛股份(605088)7月25日10点57分触及涨停板
─────────┴────────────────────────────────────────────────
7月25日,冠盛股份股价涨停,上涨9.99%,触及42.37元。其所属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下跌,但外贸受益、华为汽车等概念小幅
上涨。资金流向显示主力净流入87.82万元,游资净流出1249.78万元,散户净流入1161.96万元。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72500013711.shtml
─────────┬────────────────────────────────────────────────
2025-07-17 16:11│冠盛股份(605088):正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相关配件业务
─────────┴────────────────────────────────────────────────
格隆汇7月17日丨冠盛股份(605088.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相关配件业务,如有进展会第一时间
披露。德国智慧能源展会上公司产品受到业内广泛关注,目前已完成固态电池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品牌注册,正在开展欧洲
标准体系认证。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39194
─────────┬────────────────────────────────────────────────
2025-07-17 16:08│冠盛股份(605088):动力方向的固态电池目前处于中试线布局阶段
─────────┴────────────────────────────────────────────────
格隆汇7月17日丨冠盛股份(605088.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储能方向固态电池量产线预计在今年年底可实现部分投产,2
026年年中达产;动力方向的固态电池目前处于中试线布局阶段,合资公司会提前做好相关的技术储备,并关注行业技术动态。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39189
─────────┬────────────────────────────────────────────────
2025-07-17 16:06│冠盛股份(605088):已关注到万向节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的可能性
─────────┴────────────────────────────────────────────────
格隆汇7月17日丨冠盛股份(605088.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关注到万向节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的可能性,已进行行业
技术交流并投入可行性研究。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39187
─────────┬────────────────────────────────────────────────
2025-07-15 16:22│冠盛股份(605088):在准固态锂电池技术上已有技术储备
─────────┴────────────────────────────────────────────────
格隆汇7月15日丨冠盛股份(605088.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将生产的半固态锂电池产品适宜于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和
风能太阳能等大型储能领域,在准固态锂电池技术上已有技术储备,可适用于电动飞行器、电动乘用车。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37787
─────────┬────────────────────────────────────────────────
2025-07-14 14:34│冠盛股份(605088)2025年7月14日-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问题一:目前固态电池仅供于国内,还是说可能会考虑海外的一些市场?
答:公司固态电池业务的海外拓展正按既定战略推进,初期重点布局欧洲储能市场。目前已完成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品
牌注册,并正在开展欧洲标准体系认证,后续市场准入流程亦在规划中。鉴于上述时间窗口,现阶段产能将优先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值得强调的是,国内需求应用场景已呈现显著供不应求态势,现有产能尚无法有效覆盖需求缺口,这为国内销售提供了强劲支撑。
问题二:海外布局有没有一些比较粗略的时间表?会考虑在海做本地化的落产吗?还是说纯出口?
答:公司海外市场推进遵循明确的阶段性规划,目前正在推动进行欧洲标准体系认证,此期间已通过协同汽车后市场团队参与海
外电池展会,与潜在客户建立前期接触,为认证后的快速上量奠定基础。产能布局策略方面,现阶段将维持出口模式,暂无海外本地
化生产计划。
问题三:请问我们现在固态电池是聚合物路线,也是一种半固态吗?
答:是的,当前全固态电池仍处于实验室样品阶段,距离量产尚有显著差距。冠盛东驰在氧化物与硫化物路线均有技术储备,但
基于产业规律研判,硫化物路线在 2030 年前难以实现量产落地。面对市场对高性能电池的迫切需求,我们认为应当超越技术路线之
争,聚焦核心性能指标: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及成本构成的“不可能三角”。平衡这三者以解决终端痛点才是关键,因此我们选择了
聚合物路线。
问题四:聚合物是原位固化凝胶状的电解液,还是只是单纯的减少电解液的用量,我们在电池制作过程中的工艺是具体是哪一种
?
答:电池液态含量在行业内有明确分级标准:25%以上为液态电池,10%-25%区间定义为凝胶态,5%-10%为半固态,1%-5%为准固
态,1%以下即全固态。
我们当前储能方向磷酸铁锂产品属半固态范畴,动力高镍三元体系则达到准固态级别。目前的核心工艺是采用紫外光交联聚合技
术实现原位固化电解质膜。
问题五:现在固态电池是不是主要用在户储跟工商储上面?
答:公司当前固态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涵盖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通信基站,并延伸至电动船舶与电动机车等动力场景。需
指出的是,大型储能市场仍以价格竞争为主导,循环次数较低的 T次电池因成本优势,在偏远地区大规模储能项目中具备应用空间—
—此类场景因场地限制较少,便于通过环境布局降低安全风险。
问题六:半固态储能在储能领域的竞争格局是否将快速陷入同质化红海市场?
答:当前半固态储能仍属蓝海市场,尚未进入同质化竞争。通过友商产品对标分析,我们核心优势在于本征安全性壁垒。工商储
集成商即使面临激烈价格竞争,仍坚持采购固态电池,因其能源终端客户的安全标准不可妥协。在危化品仓储、高密度储能等场景中
,传统电池无法满足防护要求,而我们的循环寿命优势同步解决经济性痛点。技术迭代与场景深化正形成双向增强的竞争壁垒。
问题七:机器人这边主要现在是做谐波里头的交叉滚子轴承吗?交叉滚子在谐波里的成本占比是多少?
答:在机器人领域,公司轮毂轴承单元的生产工艺与交叉滚子轴承基本一致,仅需少量设备更新即可实现生产。
交叉滚子轴承在谐波减速器成本占比约为三分之一,但存在显著价值分层:工业机器人主流应用的 14 至 25 标号产品因标准化
程度高且竞争充分,价值量低于基准比例;而低于 14标号的小型非标产品与超过 25 标号的大型非标产品,尤其是旋转关节专用等
特殊型号,凭借高技术壁垒与稀缺供给属性,价值量远超三分之一,属核心高端品类。
公司同步推进的等速万向节业务,依托后市场服务经验精准匹配机器人快速迭代需求,正处于依据参数指标深化研发的初级阶段
。
问题八:我们现有的传统业务产线,能否直接用于生产机器人业务的产品?还是需要专门投资新产线?
答:关于机器人业务的产能准备,我们的策略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目前规划的路径优先复用公司传统汽车零部件业务既有的成
熟产线和核心设备。虽然机器人产品在部分精度要求上可能存在差异,但经过评估,仅需投入少量资金购置特定的补充设备即可满足
生产需求。这类专项投入规模可控、产出效率高,且完全符合公司精益生产和资源整合的战略原则,不会造成产能闲置或资源浪费。
问题九:主业给到怎样的增速指引?公司的利润季度波动特别大,是什么原因?
答:从长期发展来看,自 1999 年至今公司主营业务保持了 17%的复合增长率,利润增速更为可观。这一稳健增长主要源于我们
持续拓展新品类和提升现有产品线的车型覆盖率,这一核心增长逻辑将支撑未来可持续发展。
在利润波动方面,需要说明的是公司收入端整体保持稳定,但利润确实存在季度性波动。影响利润波动的因素主要包括:1.短期
战略性投入带来的费用增加;2.应收账款计提政策的影响;3.汇率波动;4.原材料价格变动等。其中,汇率波动是目前对利润影响最
为显著的因素。
问题十:固态一期扩产主要是给国内的客户,因为国内客户可能也涉及到验证周期,我们明年建成能直接导入到客户产生收入吗
?会不会有中间一个验证周期问题?
答:从市场需求来看,我们的产品在多个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例如:在通信基站储能领域,相比传统铅酸电池,我们的解决方案
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大幅降低了维护频次;在电动船舶市场,随着内河船舶电动化政策的推进,对高安全性、大容量电池的需求正在
快速释放。
在技术验证方面,我们的产品已通过针刺不冒烟不起火、锤击测试等在内的严苛安全测试,这些测试标准已超过多数竞品表现。
同时,我们还完成了热箱、过充、过放等全套安全验证。基于现有的技术储备和市场反馈,我们将稳步推进后续的客户验证和量产导
入工作。
问题十一:固态电池整体的包装大家还是倾向使用软包,可能在后面的这个渗透率有比较大幅度提升,我们是不是也采用这样的
方案去做设计?
答:关于固态电池的封装形式选择,我们采取了多元化的技术路线布局。目前产品矩阵中同时包含软包和铝壳两种封装形式的电
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软包电芯在体积利用率和排布灵活性方面具有优势,而铝壳电芯则在安全性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具
体到产品规格,100Ah 储能固态电池根据客户需求可选用软包或铝壳封装,而 280Ah 和 314Ah 等大容量产品则基本采用铝壳设计方
案。这种差异化的产品策略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各个细分市场的技术要求。
问题十二:跨境并购目标区域(欧洲/东南亚)的筛选标准及潜在标的估值范围?
答:随着公司持续拓展新的产品品类,我们也在积极关注海外市场中具有重要价值的品牌渠道类标的。
目前我们海外投资的核心方向,是聚焦与后市场相关的轻资产化品牌及渠道资源,尤其优先考虑具备基础设施配套的标的,例如
拥有成熟仓网体系的企业,这类标的能更好地与我们的业务形成协同。
问题十三:海外方向更加倾向于渠道吗?还是自建产线?
答:我们最初以传动轴总成为核心品类,随后从传动系统拓展至轮毂轴承单元,再逐步延伸到底盘件(如悬架、转向、减震部件
)。目前产品品类已覆盖车身件乃至部分易损件。从客户定位来看,公司在汽车售后市场领域已确立品牌商地位,而在车身件、外饰
件及易损件等新拓展品类的市场开拓中,若能找到优质的品牌与渠道类标的——尤其是在当地市场已积累良好口碑的企业,将能有效
加速我们的品类拓展进程,快速实现新业务的市场渗透。
接待过程中,公司接待人员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规定,没有涉及应披露重大信息的情况。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8/20250801131202428343938.pdf
─────────┬────────────────────────────────────────────────
2025-07-09 10:13│冠盛股份第3亿只球笼下线:产品力筑基?服务力破界
─────────┴────────────────────────────────────────────────
冠盛股份温州基地下线第3亿只球笼,创全球单品类生产纪录,展现其“产品力+服务力”双轮驱动的全球化运营实力。公司40年
技术积累,参与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构建全底盘零部件生态,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推动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向全球标准定
义者跃升。
http://www.dongtaibao.cn/#/releaseDetail?id=1022787
─────────┬────────────────────────────────────────────────
2025-06-24 16:26│冠盛股份涨5.90%,信达证券一个月前给出“买入”评级
─────────┴────────────────────────────────────────────────
冠盛股份今日涨5.90%,收盘价35.89元。信达证券发布研报称公司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超预期,固态电池业务进展顺利,维持“
买入”评级,并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3.94亿、4.67亿、5.84亿元。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62400026093.shtml
─────────┬────────────────────────────────────────────────
2025-06-18 16:12│冠盛股份(605088):固态电池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可实现部分投产
─────────┴────────────────────────────────────────────────
格隆汇6月18日丨冠盛股份(605088.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固态电池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可实现部分投产,预计2026年年中达
产;2024年度来自美国单一国家的收入占比约17.30%,公司对美国单一市场依赖度不高,客户可以通过马来西亚生产基地出货,公司
也有相应灵活的调价机制,通过与客户积极沟通,结合材料、关税、市场行情等因素对产品销售价格进行综合调整,以保持盈利水平
。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22661
─────────┬────────────────────────────────────────────────
2025-06-11 17:16│冠盛股份(605088)2025年6月11日-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问题一:公司半固态电池预计什么时候能产生销售?
答:吉林省东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公司的研发合作平台,目前已有中试线产品下线并已陆续交付,公司目前半固态电池量
产线还在建设中,预计 2026 年中达产。
问题二:公司半固态电池的定价是?
答:据我们了解目前固态电池市场能够做到稳定交付且性能有保障的公司并不多,我们的量产线正在建设中,目前小批量交付的定
价不能作为未来大批量生产定价参考的基准,因为目前整个行业都面临产业链成熟度不高而导致的高成本问题,但随着产业链成熟度提
高,成本会下降,未来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定价才更具参考价值。
问题三:请问公司固态电池今年能预计产生多大的销售额?
答:公司半固态电池量产线主要产品为电芯及系统,达产后年产量约 210 万支,目前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建设中。
问题四:请问公司固态电池下游的主要应用有哪些?
答:公司固态电池的下游应用场景包括工商业储能、户储、电动船舶、电动机车以及通讯基站储能等。
问题五:公司的固态电池相关产品可以用于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吗?
答:机器人电池业务方面,机器人电池使用面临续航问题,现有的人形机器人续航时间较短,而主机厂因机器人可用于安装电池的
空间有限,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和重量有很高要求,冠盛东驰团队目前正与机器人领域的相关企业进行了初步业务洽谈对接。
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均为固态电池重要的应用场景,目前公司动力电池仍处于小试研发阶段,未来公司会积极布局并及时公告进展
。
问题六:公司的万向节产品可以用于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吗?
答:公司专业从事生产制造等速万向节多年,应用在汽车上是实现变角度动力传递的机件,理论上也可以适用于人形机器人,但
后续还需要和机器人厂商进行接洽了解他们对于万向节的具体技术参数要求后确定。
问题七:关税对公司的影响大吗?
答:关税政策变化对公司业务影响相对有限,一方面是因为公司在北美市场占比较低,2024 年度来自美国单一国家的收入占比
约17.30%,公司对美国单一市场依赖度不高。另一方面,公司已在马来西亚提前布局海外生产基地,目前马来工厂已取得原产地证,马
来工厂可依据客户需求下单生产。此外,公司调价机制健全,公司将通过与客户积极沟通,结合材料、关税、市场行情等因素对产品
销售价格进行综合调整,以保持盈利水平。另外公司也有部分客户的关税是其自行承担的。同时,鉴于公司产品在海外市场具有不可
替代性,属于售后市场的刚性需求,且渠道客户拥有控价能力。所以综合来看,关税对公司的影响整体可控。
问题八:公司回购股份的资金来源是?回购的股份会用于股权激励计划吗?
答:公司将使用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2025 年 4月,公司收
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市分行发来的《贷款承诺函》,获得最高不超过壹亿零捌佰万元人民币贷款额度,专项用于公司的上市
股票回购。
问题九:近年来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较快,主要是什么原因?
答: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是依托于公司多产品线加载的战略,基于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链完备优势,可以将行业价值链进行很好
地整合、优化。公司将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形成多层次,结构化的产品矩阵,分阶段推进产品线的加载。根据不同产品线的特性以及制
造商资源能力,不断探索合作模式,协同更多优秀的中国制造商一同出海,拉近制造商与全球各市场客户的距离,实现多产品线协同,共
同打造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生态圈,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的需求。
问题十:公司为什么跨行业选择固态电池作为第二增长曲线?
答:公司一直在积极寻求第二增长曲线,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几年前,我们就已经开始在新能源领域进行战略布局,我们最终
选择固态电池领域作为发展方向,是基于我们集团在海外市场深厚的渠道基础,我们拥有全球仓库网络、优秀的海外团队以及强大的海
外品牌运营能力。这些资源和能力与固态电池领域的市场需求高度契合,使我们能够有效地利用现有优势,推动新业务的发展。
此外,我们之前投资了清华大学的新能源产业基金,也让公司接触和评估了更多新能源领域的优质项目。通过这样的投资,我们不
仅能够及时把握行业动态,还能够为未来可能的并购或合作打下基础。
2024 年,冠盛与吉林省东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冠盛持有 70%股权,吉林东驰以核心技术作价出资,持有 3
0%股权。双方通过优势互补形成产业链协同发展,将进一步增强冠盛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半固态电池项目开拓公司在汽车后
市场之外的第二增长曲线,深化在新能源领域的影响力。
问题十一:市场对于固态电池的需求如何?公司对下游客户的拓展情况如何?
答:固态电池在储能方面的应用场景包括工商业储能、户储、电动船舶、电动机车以及通讯基站储能等,而在动力方面,其应用
场景包括人形机器人、低空等领域。从整体看,市场对固态电池的需求十分旺盛。
在客户对接方面,公司已与欧盟、国内主要客户开展前期送样和测试工作,待测试完成后,温州工厂将同步实现大批量投产。
问题十二:公司未来的营收增长点主要在主业还是电池业务?
答:在主业汽车后市场业务方面,公司营收增长一直表现较为稳健。回顾过往,我们长期保持着平均 17%的复合增长率,这一数
据为我们预测未来的营收提供了重要参考。基于这一历史增长趋势以及公司在市场拓展、产品优化等方面的持续投入,在未来一段时
间内,汽车后市场业务仍将延续良好的增长态势,为公司的整体营收贡献坚实力量。
而对于电池业务,目前合资公司冠盛东驰的半固态磷酸铁锂电池建设项目在温州的厂房已顺利封顶,预计今年年底可实现部分投
产,2026 年年中达产,随着厂房的逐步建成以及后续设备调试、量产等工作的推进,电池业务有望在未来成为公司新的营收增长点。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7/202507021629035873209428.pdf
─────────┬────────────────────────────────────────────────
2025-06-03 18:19│冠盛股份(605088):已累计回购0.1166%股份
─────────┴────────────────────────────────────────────────
格隆汇6月3日丨冠盛股份(605088.SH)公布,截至2025年5月31日,公司已累计回购股份216,400股,占公司2025年5月22日总股本
的比例为0.1166%,购买的最高价为38.00元/股,最低价为34.12元/股,已支付的总金额为7,832,353元(不含交易费用)。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14636
─────────┬────────────────────────────────────────────────
2025-05-12 09:36│异动快报:冠盛股份(605088)5月12日9点31分触及涨停板
─────────┴────────────────────────────────────────────────
5月12日,冠盛股份股价涨停,上涨9.99%,所属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下跌。其涉及的固态电池、磷酸铁锂等概念板块均上涨。资
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出,游资和散户资金净流入。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51200003443.shtml
─────────┬────────────────────────────────────────────────
2025-05-07 14:35│冠盛股份(605088)2025年5月7-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问题一:公司如何应对关税的影响?
答:关税政策变化对公司业务影响相对有限,一方面是因为公司在北美市场占比较低,2024 年度来自美国单一国家的收入占比
约17.30%,公司对美国单一市场依赖度不高。另一方面,公司已在马来西亚提前布局海外生产基地,目前马来工厂已取得原产地证,马
来工厂可依据客户需求下单生产。此外,公司调价机制健全,公司将通过与客户积极沟通,结合材料、关税、市场行情等因素对产品
销售价格进行综合调整,以保持盈利水平。另外公司也有部分客户的关税是其自行承担的。同时,鉴于公司产品在海外市场具有不可
替代性,属于售后市场的刚性需求,且渠道客户拥有控价能力,所以综合来看,关税对公司的影响整体可控。
问题二:半固态电池在价格上有没有竞争优势?
答:公司的半固态磷酸铁锂电池主要面向储能客户,在安全性上较传统液态电池有显著提升,如通过针刺、挤压、碰撞等实验后
不燃烧、不爆炸等,针对一些对安全性要求高的特定场景,如与人直接接触的储能场景等,能获得一定的溢价空间。在循环寿命方面
也表现突出,实验中已达到 12,000 次的峰值,远超传统液态电池,能拉低储能产品的整体使用综合成本。综合来看,公司的半固态
磷酸铁锂电池在市场应用中是很有竞争力的。
问题三:机器人领域的业务开展情况?
答:在电池业务方面,准固态电池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特点契合人形机器人需求,公司目前在与头部机器人主机厂进行技术
对接,公司也会积极布局并及时公告进展。
在传统主业方面,公司与四川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约定由公司负责建立机器人轴承专用生产
线,并根据天链机器人订单需求进行产能规划。在机器人轴承相关的零部件领域,我们也有与其他优秀的头部厂商进行接洽合作,待
有进一步进展会进行公告。
问题四:公司会再进行融资吗?
答:目前公司主业现金流健康,能够支持固态电池等项目上的资本开支,后续会根据项目进展和公司战略规划来决定是否需要再
融资。
问题五:公司毛利率情况如何?
答:毛利率的变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汇率波动、客户结构变化以及会计准则调整等。因 2024 年 12月会计准则
调整,质量补偿金从费用端转入成本端,公司调整后 2023 年毛利率为26.15%,与 2024 年 25.51%的毛利率基本持平,而 2025 年
一季度毛利率为 25.18%,也基本保持稳定。
问题六:半固态电池的投产进度如何?
答:目前,公司在温州的厂房已顺利封顶,预计今年年底可实现部分投产,预计 2026 年年中达产。
问题七:公司选择的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及优势?
答:公司选择聚合物路线,因其工艺相对简单,易于落地,且生产设备与传统液态锂电池有 2/3 重合。目前,半固态磷酸铁锂
电池能量密度为 180~200Wh/kg,循环次数超 1万次,主要用于储能领域;准固态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可达 380~500Wh/kg,应用场景
更广泛,包括动力领域。相比之下,硫化物路线虽离子电导率高,但工艺复杂、成本高,量产难度大。
问题八:公司出口收入占比及主要出口地区?
答:2024 年公司出口收入占比约 85%,销售网络覆盖全球 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欧洲是最大出口地区,占比 36.60%,南
美占比 7.90%,亚非占比 17.82%,北美(含美国和加拿大)占比 22.65%,美国单独占比 17.30%。
问题九:公司的主要产品及各自占比?
答:根据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数据,传动轴占比 36.97%,轮毂轴承单元占比 16.48%,等速万向节占比 14.43%,橡胶减振系
列占比 9.72%,转角模块占比 10.54%,其他系列产品占比 11.85%。
问题十:各业务板块的增长情况及客户合作模式?
答:2024 年度,传动轴增长 22.62%,轮毂轴承单元增长 27.39%,橡胶减振系列增长 23.30%,转角模块增长 40.20%,其他系
列产品增长 66.04%。针对 OEM 市场,公司主要采用直销模式进行销售。针对 AM 市场,公司主要采用的销售模式为经销模式。经销
模式可进一步细分为ODM(贴牌)和 OBM(自有品牌)。近年来,公司自有品牌占比已超40%。
问题十一:后市场业务模式与其他市场有何不同?
答:后市场特点是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需覆盖不同年份、型号的汽车零部件。与前装市场的大批量生产单一型号不同,后
市场更注重产品的多样性和覆盖面。
问题十二:公司目前有扩产的打算吗?
答:公司已在前几年成功转型为品牌商,定价策略也基于品牌商定位。如今除了传动轴总成、轮毂轴承单元等重量级自制品类外
,其他产品(如橡胶减震、转角模块等)均通过供应商合作贴牌生产,并通过 GSP 渠道全球销售。在制造端,公司也会帮助国内供
应商适应全球市场,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和技术支撑。
问题十三:公司的产品线有哪些?如何管理供应链?
答:公司产品线丰富,包括传动轴、轮毂轴承单元、橡胶减振系列、悬挂转向等,仅传动轴的 SKU 就多达 11,000 多个,可以
覆盖过去 20多年车型。公司通过在北美、欧洲、南美等地建立仓网中心,优化供应链布局,提高库存管理和交付效率。同时公司还
与其他国内供应商合作,扩展产品品类,共同出海。
问题十四:公司对未来的业务增长有何预期?
答:公司对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受益于车辆保有量增加和车龄老化带来的维修需求增长,汽车后市场业务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此外,固态电池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随着产能释放和市场拓展,将逐步贡献更多收入和利润。
问题十五:公司未来的战略规划是什么?
答:公司将继续深耕汽车后市场零部件业务,同时积极推进固态电池业务的发展,将其作为第二增长曲线。此外,公司也将密切
关注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机会,适时调整战略布局。公司将持续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巩固和增强市
场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