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当虹科技(688039)最新消息公司新闻

 

查询最新消息新闻报道(输入股票代码):

公司报道☆ ◇688039 当虹科技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 2025-09-09 20:00│当虹科技(688039)2025年9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公司业务在与 AI融合方面有哪些最新进展?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基于“AI 多模态+空间视频+行业”的战略框架,深度融合自研的 BlackEye 多模态视听大模型、 超低延时编码及视频超级压缩等前沿技术,构建了高度标准化、模块化的智能视频产品体系,在传媒文化、工业与卫星、智能座舱、 机器人等几大业务方向上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落地且在持续中。感谢您对当虹科技的关注! 2、AI 对公司业绩的带动作用体现在哪些具体方面,AI 相关业务订单增长情况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 AI 产品及多模态大模型衍生产品的应用落地,尤其对公司传媒文化业务产生了新的增长点,带动 2025 年半年度公司传媒文化业务收入增长 24.11%。感谢您对当虹科技的关注! 3、如何看待当前 AI 行业的竞争格局变化?在 AI业务商业化落地过程中,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随着 AI技术的发展,AI 行业的竞争格局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参与者也不断增加,也会面临市场竞争 加剧、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等挑战。当虹科技近几年一直在深度研发提升 AI 多模态大模型能力,通过将 AI大模型、智能视频压缩 与低延时编码等核心技术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公司的核心技术积累深厚,主要包括BlackEye AI 多模态大模型技术、视频超级压缩 技术、视频超低延时编码、视频 AI 识别分析等等,可以实现超高压缩率编码与超低延时视频传输,确保各种复杂场景低带宽下视频 回传与远程控制。感谢您对当虹科技的关注! 4、请问:公司近期与云深处有合作,与其他机器人公司(如宇树科技等)有合作吗?公司每年营收不多,公司的技术如何创造 营收的?9 月19 日举办企业战略重大升级暨 BlackEye2.0 多模态空间大模型新品发布 会 , 就 是 已 告 知 的 BlackEye2.0 多 模 态 空 间 大 模 型 新 品 ?BlackEye2.0 比 BlackEye1.0 有哪些重大突破?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通过将 AI 大模型、智能视频压缩与低延时编码等核心技术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提供智能视频技 术和产品等。公司与具身智能企业的合作在稳步推进中,BlackEye 2.0 多模态空间大模型技术将突破模态边界、重构视界与空间, 从全国产化架构和应用,到多模融合突破支持点云数据生成与处理。在业务应用端,从传媒文化到工业卫星、从智能座舱到机器人远 程操控等多行业场景的全面赋能,重新定义智能视频技术边界。感谢您对当虹科技的关注! 5、孙董您好。预计公司今年能否实现扭亏?预计今年是否是公司业绩向上的拐点?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 2025 年半年度的收入结构、经营状况、毛利率等数据均有一定幅度的向好改善,AI 多模态及相 关产品也给公司业务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此外,公司新的机器人业务方向布局比较早,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和技术优势,目前也在快速 拓展不同客户场景,能覆盖和应用到广泛的场景中。感谢您对当虹科技的关注! 6、孙董您好!请问公司目前在研发的项目有哪些?各项目进展如何?谢谢!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在研项目包括等 AI大模型、跨模态AIGC 体积视频、视频超级压缩、超低延时、车载视觉 AI与压 缩、沉浸式座舱娱乐、具身智能体远程遥操等技术,各项目均有序开展中,具体情况可参见公司披露的定期报告。感谢您对当虹科技 的关注! 7、公司号称主动收缩低毛利传统业务,全力开拓高附加值新业务,可结果还是连年亏损。到底是所谓“主动收缩”不过是给业 务衰败找借口,实际是守不住老客户?新业务又被华为、英特尔这些行业巨头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根本打不开局面,公司就是在自欺 欺人,拿投资者的钱瞎折腾?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始终专注于智能视音频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也一直作为视频处理技术的行业领先者,不断创新,目 前已形成“AI 多模态+视频+行业”的战略矩阵。公司原本深耕的传媒文化业务,因近年来行业需求下滑导致公司业务增长受到阻碍 ,因此公司一直在努力基于传媒文化拓展到新的行业,过程确实很艰难,也经历了几年的阵痛期,但从 2025 年半年度数据可以看出 ,无论是毛利率的提升还是净亏损大幅度收窄,都明显看到公司新产品新业务尤其是 AI 产品的贡献在增长和加速。感谢您对当虹科 技的关注! 8、口口声声说 AI 产品及多模态大模型衍生产品快速落地推动业绩增长,可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还是负数。到底这些产品是真有 实力在市场站稳脚跟,拿下大量订单,还是只是靠着和一些小客户搞些不痛不痒的合作来装点门面,营造虚假繁荣,欺骗投资者说业 务在增长,实际上就是一场空,短时间内根本看不到盈利希望?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5 年上半年公司基于“AI 多模态+空间视频+行业”的战略框架,深度融合自研的 BlackEye 多模态 视听大模型、超低延时编码及视频超级压缩等前沿技术,推动 AI 产品及多模态大模型衍生产品在各个业务方向上落地,2025 年上 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2.70%;毛利率也显著提升,同比增加 8.83 个百分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回正,经营状况 持续改善。感谢您对当虹科技的关注! 9、当虹科技在 AI赛道疯狂内卷的当下,研发投入不增反降,降幅近三分之一。研发可是技术型企业的生命线,这大幅缩水的研 发投入,是不是意味着公司已经江郎才尽,根本没实力在 AI 多模态大模型等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只能眼睁睁看着竞争对手不断抢 占市场,未来只能靠吃老本艰难度日?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当虹科技近几年一直在深度研发提升 AI多模态大模型能力,通过将 AI 大模型、智能视频压缩与低延 时编码等核心技术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基于“AI 多模态+视频+行业”的战略矩阵,公司推出的一系列 AI产品及多模态大模型衍生 产品也在快速应用落地,给公司的业务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未来会赋能到更多的行业和应用场景中。感谢您对当虹科技的关注!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9/2025091015010231286840270.pdf ─────────┬──────────────────────────────────────────────── 2025-08-27 22:05│华龙证券:首次覆盖当虹科技给予增持评级 ─────────┴──────────────────────────────────────────────── 当虹科技2025年半年报显示,营收达1.33亿元,同比增长12.7%;归母净利润-0.06亿元,同比大幅减亏。公司通过收缩低毛利传 统业务、推动AI与多模态技术落地,实现毛利率提升8.83%及费用优化。AI产品在传媒文化、智能座舱、工业与卫星领域加速应用, 新发布BlackEyeVision机器人远程操控系统,实现80毫秒超低延时与多模态融合处理。机构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预计2025-2 027年净利润为-0.16/0.39/0.79亿元,对应PS为14.5/10.8/8.2倍。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2700050555.shtml ─────────┬──────────────────────────────────────────────── 2025-08-25 20:00│当虹科技(688039)2025年8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 公司今年二季度业绩取得明显改善,二季度收入 8400 万元,大增 50%,是否可以理解为主业拐点的确立,怎样看待下半年 主业的景气度? 答:上面公司详细介绍了 2025 年半年度经营数据及产生的原因,公司基于自研 BlackEye 多模态大模型技术,推出的一系列 A I产品及多模态大模型衍生产品快速应用落地,尤其对公司传媒文化业务产生了新的增长点。本报告期传媒文化业务、车载智能座舱 业务较上年同期实现了显著增长,新产品新业务也有效带动整体毛利水平的提升。经过前几年的探索,公司的收入结构和业务模式有 大幅的改善,公司也将持续推进 AI多模态大模型相关新业务的拓展,进一步优化收入结构。 此外,公司新的机器人业务方向布局比较早,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和技术优势,目前也在快速拓展不同客户场景。公司的机器人超 远距离远程操控系统既有前装也有后装的方式,能覆盖和应用到广泛的场景中。 2. 能否预热下公司今天公号发布的 9 月份 BlackEye 2.0 多模态空间大模型的发布会亮点? 答:公司将在 9月 19日举办企业战略重大升级暨 BlackEye 2.0多模态空间大模型新品发布会,将围绕“AI 多模态+空间视频+ 行业”构建新的发展框架,揭示视频技术从"看得清"到"看得懂、可交互"的重大跨越,让视频技术不再只是记录世界的工具,而是成 为理解世界、与世界交互的智能媒介,为千行百业提供更加智能、高效、安全的视频解决方案。公司全新的大模型技术将突破模态边 界、重构视界与空间,从全国产化架构和应用,到多模融合突破支持点云数据生成与处理;从传媒文化到工业卫星、从智能座舱到机 器人远程操控等多行业场景的全面赋能,重新定义智能视频技术边界。 3. 公司传媒业务上半年有不错的增长,如何看待传媒业务的持续成长性? 答:基于公司 BlackEye 多模态大模型技术推出一系列 AI产品及多模态大模型衍生产品,给传媒文化业务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公司 AI 相关产品如 AI 超级慢动作、AI Sport、AI 视觉增强、AI 横竖转换、AI 智能集锦等等,在各大赛事中都有大量应用。 在产业和政策方面,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深化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地方党委政府协同联动,会同产业各方大力 推进超高清整体升级、规模见效,将 2025 年确定为“超高清发展年”。未来三年将建成 50 个超高清频道,终端普及量达 6.5 亿 台,超高清全链条升级正从技术探索阶段迈向规模化实施阶段,超高清频道的建设和全链条的升级给公司传媒业务带来了新的持续的 增长点。 4. 公司机器人远程遥操的业务模式和定价收费标准是怎么样的?目前客户进展情况以及在卫星场景和军工场景的推进情况? 答:如前面所述,公司的 BlackEye Vision 机器人超远距离远程操控系统并不局限于机器人,系针对机器人、机器狗、无人物 流车、特种无人车辆,以及有远程控制需求的各类其他无人装备的远程操控使用场景而设计的。即使在“断网”环境下,依托卫星互 联网链路也可实现机器人超远距离远程操控,大大丰富了机器人在危险、复杂环境的使用场景。待网络恢复,链路会自动切换至公网 ,保障高清画质。从 4G/5G、WIFI、自组网到卫星通信,系统都能“自动适配”,真正实现“无需组网”“不挑网络”。 正是由于拥有前述的这些技术和优势,公司的超远视距远程操控系统在卫星通信场景、军工场景等均有很好的契合点,公司也和 一些军民融合的机构在接触和推进中。在业务场景上,从应急救援到工业巡检,从巡逻检查到媒体报道,再到低空经济,公司的超远 视距远程操控系统都能覆盖。在生态合作上,和越来越多的具身智能厂商在技术合作,近期也会陆续与一些机器人本体厂商对接更深 度的合作。在收费和定价模式上,不同的前装或后装方式会有所不同,也会根据不同的功能划分不同的版本;同时既有按照单台设备 收费的,也有云平台+单台设备的模式。 5. 如何展望公司未来人员、成本及费用等情况? 答:公司还是会基于“AI 多模态+空间视频+行业”的战略框架,深度融合自研的 BlackEye 多模态视听大模型、超低延时编码 及视频超级压缩等前沿技术,将核心技术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构建高度标准化、模块化的智能视频产品体系。 公司在 AI 多模态、空间视频、超级压缩、超低延时等技术和算法上,以及机器人等新业务方向上,会有一定的投入;在已经标 准化的产品和业务方向相应作人员复用和控制,同时公司也将利用AI 技术和工具等来提高人效和效率。因此,从整体上看总人数不 会有太大变化,也不会带来太大的费用压力。 此外,公司也将进一步推动业务结构向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方向转型,继续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改善现金流状况。 总之,公司持续以智能音视频技术与 AI 多模态大模型为核心驱动,通过将 AI 大模型、智能视频压缩与低延时编码等核心技术 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赋能到更多的行业和应用场景。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8/2025082619270212049841702.pdf ─────────┬──────────────────────────────────────────────── 2025-08-24 06:08│当虹科技(688039)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上升亏损收窄,盈利能力上升 ─────────┴──────────────────────────────────────────────── 当虹科技2025年中报显示,营收达1.33亿元,同比增12.7%,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0.44%。虽归母净利润仍为负,但亏损收窄8 5.27%至-615.24万元,毛利率、净利率分别提升26.44%、81.59%。AI产品与多模态大模型推动传媒文化、车载智能座舱业务增长。经 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同比增100.53%。公司持续优化研发效率,研发费用下降30.46%。财务费用大幅上升主因汇兑收益及利息收入 减少。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2400001352.shtml ─────────┬──────────────────────────────────────────────── 2025-08-23 01:33│图解当虹科技中报: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130.65% ─────────┴──────────────────────────────────────────────── 当虹科技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12.7%;虽归母净利润仍为负值,但亏损收窄至-615.24万元,同比 收窄85.27%;扣非净利润-1315.8万元,同比收窄70.27%。第二季度表现亮眼,单季主营收入达8389.94万元,同比大增50.44%;归母 净利润转正至573.7万元,同比增长130.65%;扣非净利润达475.28万元,同比增长125.4%。公司毛利率为42.21%,负债率仅22.52%, 财务费用227.33万元,投资收益273.1万元,经营状况持续改善。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2300001626.shtml ─────────┬──────────────────────────────────────────────── 2025-08-12 16:35│当虹科技(688039):近日发布了BlackEye Vision机器人超远距离远程操控系统 ─────────┴──────────────────────────────────────────────── 当虹科技发布BlackEye Vision机器人超远距离远程操控系统,是国内少数实现商业化的超低延时远程操控方案。该系统具备超 低延时RTC服务、低码率高画质、超低延时音视频编解码、点云处理、边云结合AI能力及灵活设备控制等核心技术,适用于机器人、 机器狗、无人物流车、特种无人车辆等多类无人装备的远程操控,覆盖全场景应用需求,显著提升远程操控的实时性与稳定性。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54951 ─────────┬──────────────────────────────────────────────── 2025-08-12 16:34│当虹科技(688039):与长影集团系战略合作关系 ─────────┴──────────────────────────────────────────────── 格隆汇8月12日丨当虹科技(688039.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长影集团系战略合作关系,发挥双方在影视资源和音视频 技术等领域的优势,围绕超高清与AI大模型在影视、文旅等项目中的深度应用,探索“AI+影视+文旅”融合新路径,以科技赋能推动 文旅体验智能升级。双方未来也将在AI大模型、4K/8K超高清、户外大屏、影视焕新、影片修复等多个方向展开联合研发与实践落地 。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54944 ─────────┬──────────────────────────────────────────────── 2025-08-06 14:00│异动快报:当虹科技(688039)8月6日13点58分触及涨停板 ─────────┴──────────────────────────────────────────────── 当虹科技8月6日盘中涨停,股价上涨20%,所属IT服务板块同步上涨。Sora AI视频等概念热度上升,但主力资金净流出1204万元 。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0600018235.shtml ─────────┬──────────────────────────────────────────────── 2025-07-03 16:10│当虹科技(688039):视频处理技术尤其是AI制播技术在本次苏超赛事转播中大量应用 ─────────┴──────────────────────────────────────────────── 格隆汇7月3日丨当虹科技(688039.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视频处理技术尤其是AI制播技术在本次苏超赛事转播中大量 应用。公司AI制播平台是公司融合了多模态大模型技术、AI视觉增强、AI横竖转换、AI智能集锦、AI慢动作、AI擦除替换、AI图文包 装等内容创作工具,已深度赋能和应用于广电机构、融媒体中心、视频平台及电信运营商,在各种大型赛事转播、短视频生产等场景 实现规模化应用。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31484 ─────────┬──────────────────────────────────────────────── 2025-07-01 20:00│当虹科技(688039)2025年7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 如何看待公司未来几大业务的发展情况? 答:公司目前几大业务方向都在稳步推进中: 1)智能网联汽车业务方向:随着自动驾驶等级提升,对舱内多模态交互以及智能娱乐座舱体验的需求将持续爆发,公司基于在 视音频的技术底座,拓展娱乐及安全两类的车载场景,并提供全场景个性化服务和生态化会员运营。公司智能座舱产品覆盖到座舱娱 乐体验中,如:沉浸式 5D 影院、多屏/端交互、车内视频能力提升、沉浸视听、人机交互、安全视觉等多方面的技术和产品;同时 ,结合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核心需求,将公司的视频压缩、超低延迟编码、视频娱乐等能力快速上车,未来会有更多 AI相关的功能 应用到车端。公司也在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合作伙伴,整合海外生态资源,提供全球化音视频技术方案及内容结合的沉浸式娱乐座舱产 品。 2)工业与卫星业务方向:致力于中国亿级以上摄像头的智能视频分析、视频超级压缩和大数据挖掘应用,视频与 AI融合将深度 赋能高精度巡检、卫星遥感实时分析等场景,市场需求正从"看得见"向"看得懂"升级,为客户提供超级压缩、低码率高清传输、感知 编码能力及视频分析等模块化解决方案。针对工业物联网和卫星互联网多场景的视频传输处理,聚焦于视频压缩终端产品(边缘端+ 中心端)、视频超低延迟编码平台在各垂直行业的应用。覆盖行业包括:卫星通信、轨道交通、煤炭、铁塔、电网、电力、环保、铁 路、应急、远洋船舶等视频巡检、视频传输通讯、远程控制等。 3)传媒文化业务方向:从软硬件供应商全面升级为智能视频生态服务商,通过构建“技术+平台+运营”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深 度参与超高清视频产业升级带来的巨大市场机遇。公司在传媒文化领域多年的专业级视频技术积累,目前正在逐步将其转化成其他工 具化产品,降维覆盖到更多应用场景,同时也在拓展更多海外业务的机会。 2. 未来 AI在公司的应用还会体现在哪些地方? 答:公司在 AI 方面有多年的布局,公司主要基于 BlackEye 大模型进行各行业端侧大模型训练和落地,我们也认为未来端侧模 型是行业趋势,需求更加明确。同时,公司在 AI 大模型方向上持续跟进最前沿技术,也会一直围绕基于 AI、大模型技术对公司各 大业务方向产品做创新升级。公司覆盖的行业特别多、业务场景也特别多,有 AI+传媒场景、AI+工业场景、AI+卫星场景、AI+智舱/ 智驾场景等,可应用的范围很广。 3. 公司的 AI 视频云平台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 答:针对智能物联、智能家居、工业巡检、无人设备、远程车控、多模态交互等场景,公司有自研的 AIRTC 实时音视频云平台 ,提供一体化端到端解决方案,构建视频产品创新应用基座。该平台基于公司音视频技术,在“超级压缩、超低时延、全场景适配” 三大核心能力上持续突破,让各类设备在多种网络环境下都能实现清晰、稳定、高效的实时音视频交互。 4. 和机器人等具身智能厂家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合作? 答:公司的核心技术包括视频超低延时编码、视频超级压缩、视觉AI 大模型及 BlackEye 多模态视听大模型等,可以广泛应用 于众多工业与消费级业务领域,实现超高压缩率编码与超低延时视频传输,确保各种复杂场景低带宽下视频回传与远程控制。公司十 分重视我们的技术在具身智能领域的落地,比如通过视频处理、AI模型与多模态技术的融合,能为机器人提供从感知、传输到决策的 全链条支持,实现真正的远程操控,能应用的场景多样,目前与一些具身智能主机厂在共同推进中。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7/2025070218510351852962300.pdf ─────────┬──────────────────────────────────────────────── 2025-05-21 20:00│当虹科技(688039)2025年5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第一部分:公司参观及展厅介绍 公司定位在视频处理,主要围绕传媒文化、工业与卫星、智能网联汽车三大业务方向:(1)传媒文化方向,公司在 IPTV 新媒 体、广播电视、电信运营商、头部互联网视频公司等的应用情况,公司在 AI方面在持续研发和投入,客户也要求融入 AI 能力,希 望低成本的方式部署和融合;同时公司加深了与运营商的合作,将 AI 能力融合进赛事直播、转播等各个场景。(2)工业与卫星方 向,视频超级压缩产品快速拓展,涵盖的行业越来越多,比如能源、电网电力、轨交等,还有基于卫星互联网的超窄带场景、远洋船 舶等,公司将大模型应用到视频超级压缩和 AI 视频识别能力中,使得压缩效率大幅提升、AI 识别准确率大幅提升。(3)车载智能 座舱方向,结合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核心需求,将公司的视频压缩、超低延迟编码、视频娱乐等能力快速上车,目前已覆盖多家车企 ,搭载公司产品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快速增长。 第二部分:问答环节 1. 公司今年对收入的预期如何?什么时候达到盈亏平衡点? 答:公司通过战略性业务结构调整,实现了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具体表现为高毛利率业务板块的快速增长有效对冲了传统业务 的下行压力,推动整体盈利结构持续优化。2024年度在工业与卫星业务及智能网联汽车业务作为公司战略培育的高附加值板块,分别 实现34.58%和 91.11%的同比增速,其合计收入占比提升至 37.84%。收入结构的战略性迁移产生了显著的财务效益,直接推动综合毛 利率同比提升 5.74 个百分点,在收入规模波动情况下,实现毛利额同比增长7.19%,盈利质量得到结构性改善。未来,随着工业物 联网和智能汽车产业的持续景气,公司盈利结构有望进一步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业务倾斜。 2. 公司的视频超级压缩的应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公司视频超级压缩产品通过几年的打磨和产品化,能覆盖和应用的行业非常广泛,比如能源、电网电力、轨交等,还有基于 卫星互联网的超窄带场景、远洋船舶等。公司致力于亿级以上摄像头的智能视频分析、视频超级压缩和大数据挖掘应用,视频与 AI 融合将深度赋能高精度巡检、卫星遥感实时分析等场景,市场需求正从“看得见”向“看得懂”升级,在工业和卫星互联网等场景广 泛拓展。 工业场景:比如能源电网电力、厂矿园区、轨道交通等应用场景,需要消耗海量的存储设备、服务器空间和能源消耗。公司的超 级压缩、数据汇聚共享、感知压缩、极致存储等技术和能力,能很好的解决痛点、节约建设成本、降低能源能耗等,做到“降本增效 ”。 卫星互联网场景:针对水上交通如远洋船舶、商业航天等场景,多采用卫星通讯,而卫星通讯带宽窄,波动大,成本高等因素, 会导致视频监控看不清,回传中断易卡顿、智能改造难等问题,公司的视频超级压缩技术,能助力“陆海空天”一体化水上交通运输 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解决上述痛点问题。 3. 如何看公司的智能座舱业务的发展? 答: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随着自动驾驶等级提升,对舱内多模态交互以及智能娱乐座舱体验的需求将持续爆发,公司基于在视音 频的技术底座,拓展娱乐及安全两类的车载场景,并提供全场景个性化服务和生态化会员运营。公司智能座舱产品覆盖到座舱娱乐体 验中,如:沉浸式 5D影院、多屏/端交互、车内视频能力提升、沉浸视听、人机交互、安全视觉等多方面的技术和产品;同时,结合 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核心需求,将公司的视频压缩、超低延迟编码、视频娱乐等能力快速上车,未来会有更多 AI 相关的功能应用到 车端。 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合作伙伴,整合海外生态资源,提供全球化音视频技术方案及内容结合的沉浸式娱乐座舱产品。 4. 公司在 AI 方面的布局和进展,以及未来的愿景如何? 答:公司在 AI方面有多年的布局,公司 BlackEye 多模态视听大模型在 2024 年上半年对外发布,下半年完成大模型及算法的 备案。公司主要基于 BlackEye 大模型进行各行业端侧大模型训练和落地,我们也认为未来端侧模型是行业趋势,需求更加明确。同 时,公司在AI 大模型方向上持续跟进最前沿技术,也会一直围绕基于 AI、大模型技术对公司各大业务方向产品做创新升级。公司覆 盖的行业特别多、业务场景也特别多,有 AI+传媒场景、AI+工业场景、AI+卫星场景、AI+智舱/智驾场景等,可应用的范围很广。 5. 和机器人等具身智能厂家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合作? 答:公司的核心技术包括视频超低延时编码、视频超级压缩、视觉 AI 大模型及 BlackEye多模态视听大模型等,可以广泛应用 于众多工业与消费级业务领域,实现超高压缩率编码与超低延时视频传输,确保各种复杂场景低带宽下视频回传与远程控制。公司十 分重视我们的技术在具身智能领域的落地,比如通过视频处理、AI 模型与多模态技术的融合,能为机器人提供从感知、传输到决策 的全链条支持,实现真正的远程操控,能应用的场景多样,目前与一些具身智能主机厂在共同推进中。 6. 公司未来的还会在哪些技术方面储备? 答:公司认为视频也会体现在空间计算和体积视频等方面,因此在空间计算方面也会有相应的应用和储备。一方面,公司基于改 进的3D高斯泼溅技术的体积视频生成技术在行业里处于领先地位,可以高效生成三维物体建模以及大场景建模,并可以结合苹果 Vis ionPro进行虚实融合等 AR应用,目前已逐步在一些场景得到应用;另一方面,针对高质量 3D 影音素材稀缺等问题,公司基于视觉 大模型研发高精度单目深度生成算法,研制了高质量的 2D转 3D音视频产品,适配主流头戴式头显以及 VR/AR 眼镜等设备,丰富了 3D 音视频视听内容,大幅提升用户的视听体验,未来会有更多有关空间计算的应用。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5/2025052117450161144622449.pdf ─────────┬──────────────────────────────────────────────── 2025-05-20 20:00│当虹科技(688039)2025年5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第一部分:公司参观及展厅介绍 公司定位在视频处理,主要围绕传媒文化、工业与卫星、智能网联汽车三大业务方向:(1)传媒文化方向,公司在 IPTV 新媒 体、广播电视、电信运营商、头部互联网视频公司等的应用情况,公司在 AI方面在持续研发和投入,客户也要求融入 AI 能力,希 望低成本的方式部署和融合;同时公司加深了与运营商的合作,将 AI 能力融合进赛事直播、转播等各个场景。(2)工业与卫星方 向,视频超级压缩产品快速拓展,涵盖的行业越来越多,比如能源、电网电力、轨交等,还有基于卫星互联网的超窄带场景、远洋船 舶等,公司将大模型应用到视频超级压缩和 AI 视频识别能力中,使得压缩效率大幅提升、AI 识别准确率大幅提升。(3)车载智能 座舱方向,结合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核心需求,将公司的视频压缩、超低延迟编码、视频娱乐等能力快速上车,目前已覆盖多家车企 ,搭载公司产品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快速增长。 第二部分:问答环节 1. 公司今年对收入的预期如何?什么时候达到盈亏平衡点? 答:公司通过战略性业务结构调整,实现了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具体表现为高毛利率业务板块的快速增长有效对冲了传统业务 的下行压力,推动整体盈利结构持续优化。2024年度在工业与卫星业务及智能网联汽车业务作为公司战略培育的高附加值板块,分别 实现34.58%和 91.11%的同比增速,其合计收入占比提升至 37.84%。收入结构的战略性迁移产生了显著的财务效益,直接推动综合毛 利率同比提升 5.74 个百分点,在收入规模波动情况下,实现毛利额同比增长7.19%,盈利质量得到结构性改善。未来,随着工业物 联网和智能汽车产业的持续景气,公司盈利结构有望进一步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业务倾斜。 2. 公司的视频超级压缩的应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公司视频超级压缩产品通过几年的打磨和产品化,能覆盖和应用的行业非常广泛,比如能源、电网电力、轨交等,还有基于 卫星互联网的超窄带场景、远洋船舶等。公司致力于亿级以上摄像头的智能视频分析、视频超级压缩和大数据挖掘应用,视频与 AI 融合将深度赋能高精度巡检、卫星遥感实时分析等场景,市场需求正从“看得见”向“看得懂”升级,在工业和卫星互联网等场景广 泛拓展。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