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688088 虹软科技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
2025-04-30 18:01│4月30日虹软科技发布公告,股东减持194.16万股
─────────┴────────────────────────────────────────────────
虹软科技股东南京瑞联产业基金于4月16日至29日减持194.16万股,占总股本0.484%,期间股价上涨5.2%。截至4月29日收盘价44
.07元。该信息由证券之星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43000037167.shtml
─────────┬────────────────────────────────────────────────
2025-04-18 12:12│中国银河:给予虹软科技买入评级
─────────┴────────────────────────────────────────────────
虹软科技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业绩高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6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9.67%。智能手机业务
和智能汽车业务收入均保持快速增长,毛利率维持高位。AI眼镜和智能商拍业务潜力大,多平台覆盖。分析师预计2025-2027年营收
和净利润将保持较高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41800016074.shtml
─────────┬────────────────────────────────────────────────
2025-04-16 06:06│虹软科技(688088)2025年一季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应收账款上升
─────────┴────────────────────────────────────────────────
虹软科技2025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13.77%;归母净利润4966.4万元,同比增长45.36%。毛利
率89.84%,净利率23.73%。公司应收账款同比上升76.55%,达到利润的110.06%。证券之星分析显示,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驱动,
净利率较高。分析师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将达到2.3亿元,每股收益预计为0.57元。知名基金经理董季周持有该公司,并最近进行了
加仓。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41600003628.shtml
─────────┬────────────────────────────────────────────────
2025-04-15 20:00│虹软科技(688088)2025年4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Q1:公司在AI眼镜算法方面的核心壁垒与公司的技术优势在哪里?未来五年AI眼镜市场会是怎样的规模?公司在市占率上有什么
目标?
A:近年,AI眼镜火热度高,其在外形、多元交互、便携程度上深受消费者的关注与喜爱,但这些被关注的亮点也是在产品上更具
挑战的难点。目前AI眼镜芯片整体算力偏低,电池的续航也非常有限,所以要在低功耗、低算力硬件环境中,为AI眼镜解决摄影效果
、视频效果及识别相关的交互问题,是具有一定技术壁垒的。而在这些难点技术上,虹软延用公司在手机拍摄及AI识别领域已被验证
多年的优势:(1)针对智能终端的芯片平台,公司具备针对CPU、GPU、DSP和NPU等各个算力单元的强大优化能力。结合各硬件算力
单元的能力和算法模块的算力需求,公司具备的异构计算优化能力,能够从系统层面更有效地优化性能、降低功耗。得益于此,能更
好地联合和发挥在相机模组、软硬件平台、产线、算法等多方资源合作优势,进而提供效果好、能耗低、效率高的解决方案。(2)
公司在AI-XR领域前瞻性布局多年,AI眼镜属于公司AI-XR范畴,公司从标定、感知、交互和视觉呈现四个维度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虹软
空间计算技术体系。可以提供AI眼镜单摄像头在各种场景下的拍摄和高质量成像、智能人脸识别、智能手势识别等解决方案。
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与XR产业不断迭代,AI眼镜市场颇有潜力。但目前,国内AI眼镜品牌百花齐放,基本上推出的都是第一代
产品,没有更多能与出货量相关的标准化数字进行参考,所以目前公司还没有更多量化的指标可以与大家分享,但AI眼镜的高热,对
于公司来说是非常积极的信号。
Q2:公司的智能汽车业务战略有没有变化?公司舱外及海外市场进展怎样?2025年汽车业务经营情况会是怎样?
A:公司坚持贯彻执行“先舱内、后舱外”“先国内、后国外”的战略,积极布局并择时调整战略执行,随着定点和量产规模的不
断增长,客户对公司的认可度也逐年提高。
2024年,除了进一步挖掘国内市场外,公司还加大了“海外”与“舱外”的战略布局。“海外”的目标有二,一是积极助力厂商
加速出海拓展市场需求,产品满足海外各类国际化车规、安全标准;二是将公司车载视觉产品更多地直接向海外厂商拓展。“舱外”
是加速为客户深度打磨出高性价比的行泊、舱泊一体产品。
目前公司舱外核心产品有AVM、哨兵监测、舱外体态拍照、智能尾门等算法,均持续量产出货。L2级辅助驾驶产品的研发上,记
忆行车、记忆泊车已完成开发部署,高速NOA在进一步拓宽使用场景中,SoC舱泊一体产品目前处于技术验证阶段,有望在2025年导入
量产。公司将继续以项目驱动产品落地,以产品驱动市场,积极拓展更多舱内及舱外、国内及海外客户。
在目前看来,2025年公司在智能汽车业务上持乐观的态度。
Q3:商拍依然是公司目前重点发展与推广的业务模块吗?公司在这一领域的市场战略是否发生改变?公司预计什么时间会有规模
效应?
A:公司几年前就看到AI大模型预计是未来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目前看这种趋势更为明确。因各类终端对大模型算力有限,公
司早前就思考用怎样一种新的业务,驱动公司将AI视觉大模型的能力建立起来,所以公司内部通过市场研究与研发,确定将AI商拍作
为未来的发展目标,其重点是发展公司AI大模型的技术,在公司将AI业务做好的同时发展好技术,再将其反哺到公司手机、汽车、AI
眼镜业务里面。
PSAI(商拍)目前的市场战略,是为不同客户群体制定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对于中小商家,公司通过PSAI SaaS和电商平台化
战略,不断扩大渗透率和用户粘性。截至2024年末,PSAI已完成淘宝千牛、1688、抖音抖店、TikTok、京东京麦、拼多多和Shein等
平台入驻,累计服务数十万商家客户。虽然市场上的商拍产品,都还处于市场和客户的培育阶段,但公司相信通过对产品不断地迭代
,以及紧密渗透客户需求,待市场普及度越来越高时,也是公司收获的时候。
Q4:公司如何看待2025年、2026年手机端业务的增速?智能超域融合产品还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功能为手机业务贡献增量?
A:(1)随着消费者对手机拍照的要求越来越高,长焦拍摄远处物体,现在也是一个非常紧迫的功能需求,长焦镜头也越来越普
及。很多手机厂商使用摄像头都用到了3X、5X甚至到30X变焦,随着倍数的增大,对镜头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还有手机使用一些
潜望式长焦镜头、无极变焦镜头。高要求的镜头在重量上,越来越重,外形上越来越厚,而且比过去的摄像头价格增加了几美金甚至
几十美金,成本越来越高。所以,手机软件算法融合AI模型,未来可能会对变焦拍摄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现在能应用在长焦镜
头上的视觉软件很少,从这个方面来看,我们的技术还是非常有能力、有机会代替高功耗硬件成本的,公司未来几年,在这方面也会
有比较大的发展。
(2)在目前视频比较活跃的状态下,安卓阵营的视频需求也越来越多,包括各类的视频平台,也都处在蓬勃发展的状态,公司
和高通、联发科,在过去一两年里对视频做了大量的布局,未来会有非常好的产品发布。这些也是公司未来业务的增长点。
(3)目前,公司“智能超域融合”产品,已完成了从旗舰机型到高端、中高端机型的全面渗透,同时公司通过优化算法和硬件
的适配,在中端机型市场也实现了产品落地,后面公司将逐步在中低端机型渗透。
Q5:公司有具身智能或者人形相关的业务吗?客户都是哪些?
A:公司积累了大量视觉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的底层算法,这些底层算法具有通用性、延展性,除了可以广泛运用于智能手机
外,还可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其他消费电子产品以及智能汽车、AIGC、智能保险、智能零售、智能家居、机器人等
多个领域。公司拥有机器人相关的技术储备,如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技术,可用于AR和机器人定位导航等应用,还可用于智
能测量解决方案、三维建模解决方案等。关于公司合作情况请持续关注公司在官方平台上发布的公开信息及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
站刊登的公告。
Q6: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快的原因是什么?
A:(1)因公司客户在2024年第四季度出货提速,从而使公司产品交付加速,加快完成履约合同,故此第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与
利润增速快;(2)公司费用保持稳定。
Q7:公司第四季度产品交付加速,是否会影响2025年产品交付节奏?
A:不会对2025年经营情况产生影响。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04/60726688088.pdf
─────────┬────────────────────────────────────────────────
2025-04-15 00:45│图解虹软科技年报:第四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1194.13%
─────────┴────────────────────────────────────────────────
虹软科技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8.15亿元,同比增长21.62%;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99.67%;扣非净利润1.56
亿元,同比增长128.93%。其中第四季度主营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44.23%;归母净利润8839.5万元,同比增长1194.13%。负债率1
0.04%,毛利率90.43%。财报数据表明公司业绩显著提升。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41500000350.shtml
─────────┬────────────────────────────────────────────────
2025-04-14 22:45│虹软科技(688088)发布一季度业绩,归母净利润4966.4万元,同比增长45.36%
─────────┴────────────────────────────────────────────────
智通财经APP讯,虹软科技(688088.SH)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13.77%;归
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66.4万元,同比增长45.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31.2万元,同比增长3
3.11%;基本每股收益0.12元/股。
http://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1278542.html
─────────┬────────────────────────────────────────────────
2025-04-14 22:25│虹软科技(688088):拟使用剩余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新项目
─────────┴────────────────────────────────────────────────
格隆汇4月14日丨虹软科技(688088.SH)公布,公司新项目总投资额为9,926.33万元,其中拟使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剩余超募资金
9,415.00万元及其衍生利息、现金管理收益,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有资金投入补足。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4979326
─────────┬────────────────────────────────────────────────
2025-04-14 22:24│虹软科技(688088):2024年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99.67%
─────────┴────────────────────────────────────────────────
格隆汇4月14日丨虹软科技(688088.SH)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8.15亿元,同比增长21.62%;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99.67%;基本每股收益0.44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含税)。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4979325
─────────┬────────────────────────────────────────────────
2025-04-07 14:24│异动快报:虹软科技(688088)4月7日14点19分触及跌停板
─────────┴────────────────────────────────────────────────
4月7日盘中,虹软科技(688088)触及跌停板,股价下跌20%至36.55元。其所属的IT服务行业整体下跌,但主力资金净流出2313
.43万元。近5日资金流向显示,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809.03万元和1504.4万元。虹软科技是自动刹车、无人驾驶和国产芯片概
念热股,但其表现不如同行领涨股中国软件。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40700020836.shtml
─────────┬────────────────────────────────────────────────
2025-03-25 20:00│虹软科技(688088)2025年3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03月25日在上海市徐汇区龙兰路277号东航滨江中心T215楼会议室举行投资者关系活动,参与单
位名称及人员有共19家机构,共24人(详见附件《与会人员清单》,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蒿惠美女士,投资者关系邓琦女
士。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03/59531688088.pdf
─────────┬────────────────────────────────────────────────
2025-03-16 19:49│虹软科技(688088):瑞联新产业拟减持不超过3%的股份
─────────┴────────────────────────────────────────────────
虹软科技发布公告,南京瑞联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203.51
万股股份,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其中,集中竞价交易在任意连续90天内减持不超过总股本的1%,大宗交易则不超过2%,减持价
格按市场价格确定。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4956931
─────────┬────────────────────────────────────────────────
2025-02-27 19:42│【风口解读】虹软科技2024年净利增长98%,
─────────┴────────────────────────────────────────────────
虹软科技(688088.SH)2024年营业总收入8.15亿元,同比增长21.62%;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98.00%。主要得益于移
动智能终端和智能汽车业务的收入增长。公司是国内计算机视觉算法服务提供商,智能手机视觉解决方案实现营收5.81亿元,同比增
长22.8%。公司推出PhotoStudioAI智能商拍云工作室,并于2024年上线视频生成功能,潜在收入空间可接近每年百亿元。
https://www.popcj.com/songta/6880882502559488
─────────┬────────────────────────────────────────────────
2025-02-27 16:16│虹软科技(688088):2024年度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98.00%
─────────┴────────────────────────────────────────────────
虹软科技公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1.62%至81,517.35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98.00%至17,520.61万元。公司
通过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优化经营管理,推动移动智能终端和智能汽车两大业务板块收入大幅增长,展现了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和
竞争优势。在消费电子领域,视觉算法需求增加,移动智能终端业务收入增长;在智能汽车领域,定点项目的推进使业务收入显著增
长。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4946531
─────────┬────────────────────────────────────────────────
2025-02-12 20:00│虹软科技(688088)2025年2月12日、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Q1:公司2024年度手机业务和汽车业务可以拆分一下吗?
A:2024年公司下游客户对公司视觉算法需求增加,移动智能终端业务收入实现较好增长;在智能汽车领域,随着公司定点项目的
开拓和项目的推进,这些项目在生命周期内对公司营业收入产生积极贡献,智能汽车业务收入实现显著增长。所以移动智能终端和智
能汽车两大业务板块的收入双双攀升,具体业务拆分情况以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为准。
Q2:公司2025年在手机产品上的规划是怎样?智能超域融合产品有什么新进展?
A:2024年,公司智能超域融合(Turbo Fusion)产品系列持续更新,在超夜、人像、抓拍、远距、即刻拍摄、夜景影调、25M高
分辨融合等解决方案上实现落地、量产,且持续稳定地得到了客户的认可。2024年,公司还将智能超域融合图像处理技术延伸至视频
应用,方案原型已经获得重要客户的认可,且获得平台厂商的支持。之前公司智能超域融合产品更多的是专注在拍照的人像、风景等
静态照片,2025年,公司会重点关注拍照的抓拍等难度更大的场景,以及筹备智能超域融合视频方案,继续推广还未量产出货的图片
处理产品及视频功能算法。
Q3:公司有在AI手机方面的技术储备吗?
A:手机AI发展是行业趋势。从2023年开始,公司就已经与高通、联发科等芯片平台开展合作,在其智能芯片平台上进行了AIGC相
关的应用演示,如在2023年10月召开的高通骁龙峰会上展示了基于新一代骁龙8移动芯片的虹软创新性视频应用“Video Object Eras
er”; 11月召开的MediaTek天玑旗舰新品发布会上展示了虹软基于新一代天玑9300旗舰平台推出的“生成式AI超级分辨率技术”。
2024年,高通在2024骁龙技术峰会上展示了与虹软共同研发的“AI Pet Suite”、“AI视频人像补光”和“视频物体消除”等功
能;MediaTek全新旗舰天玑9400移动芯片发布会上展示了虹软通过端侧个性化模型训练实现的“端侧训练人脸增强生成式解决方案”
。公司与各智能芯片平台合作能保证公司在竞争的形势下有更强的竞争力。
我们相信未来基于更先进平台的特性,公司能将下一代影像提升至更高水平,为用户带来更精彩的影像产品和视觉体验。
Q4:公司前装软硬一体车载视觉解决方案目前进展如何?
A:公司分为面向舱内、舱外的前装软硬一体车载视觉解决方案。1、面向舱内的前装软硬一体车载视觉解决方案Tahoe已获得多款
车型的全球定点项目。2024年,除继续推进已定点项目的量产开发,并开拓海外新定点项目之外,公司也持续推进在客户车型上导入
更多功能项目,帮助海外客户加速智能化进展。同时还加强了与海外Tier 1合作伙伴的合作和市场拓展,和Tier 1合作伙伴一起继续
开拓海外新定点项目,发挥公司在合规能力上的市场竞争优势、技术积累优势,帮助国内外客户更快地满足海外法规和行业标准的需
求。 2、2024年公司加速面向舱外的前装软硬一体车载视觉解决方案Westlake的产品化进程,并逐步开展市场推广工作。一方面,加
大泛化性测试力度,打磨行车视觉算法的性能表现,依托实车部署的自动化测试系统,针对评价视觉算法的“有效高价值”场景进行
了更大规模的实车泛化性测试,行车类功能性能进一步提升,对比业内同级主流视觉算法方案,各项性能表现均基本达到同档位产品
量产水平,个别性能表现优于同档位产品量产水平。另一方面,继续通过软硬件一体化设计与开发,优化解决方案,提升产品功能上
限,深入开发了无高精度地图的高速N
OA、记忆行车、记忆泊车等功能,记忆行车、记忆泊车已完成开发部署,无图高速NOA在进一步拓宽使用场景中。
Q5:目前公司的图生视频技术有产品化吗?
A:公司视频生成技术能够基于单张人物全身照片和预定义的动作模板生成相应的动画视频。该技术使用便捷,生成的视频能够很
好地保持输入图像的人物脸型、发型、服装、配饰等外观,也能较好地保持图像背景不变。同时,能够很好地表现大角度的人脸以及
生成转身的效果。目前,该技术在PSAI网站上线,基于用户上传的图像生成模特走秀视频。公司通过深入的尝试与研究,基于潜心沉
淀的视觉大模型、小模型(细分模型与浅层模型)以及各类CV和CG引擎包构建了一套专有的计算技术引擎ArcMuse。该引擎为虹软PSA
I赋予了卓越的智能商拍能力,可高质量生成服装模特展示图、服装展示图、商品展示图及模特展示视频,全方位提升商拍图片及视
频的美感和质感,助力用户在效率、创意和成本方面取得更大的提升。 对于其中的AI模特视频生成功能,用户仅需要上传一张全身
模特照片,即可生成转身等复杂动作,高保真地展现和还原模特穿上服装后的动态效果,以及衣服的物理效果。它基于ArcMuse计算
技术引擎大模型的生成能力,并结合了公司多年沉淀的视频人像属性解析技术,能够保持模特自然的写实效果,无论是正面、侧面、
大角度都可以高保真生成和还原,同时可以完美地还原服装物理效果,如裙摆的飘动,完美地表现模特穿上服装之后优雅的风采和神
态(产品详情见PhotoStudio AI官方网站https://photostudio.arcsoft.com.cn/)。
Q6:公司2024年整体人员增长大概是怎样的同比增速,以及2025年有什么规划?
A:技术创新是公司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核心,维持研发端投入研发力量是公司始终保持技术竞争力的关键所在。2024年,公
司人员增长较稳定,2025年,公司会随着业务发展的需要适当增加人员。具体情况请持续关注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刊登的公告
。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02/57532688088.pdf
─────────┬────────────────────────────────────────────────
2025-02-12 15:34│虹软科技(688088):可为AI眼镜提供基于计算机视觉相关的算法功能
─────────┴────────────────────────────────────────────────
格隆汇2月12日丨虹软科技(688088.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可为AI眼镜提供基于计算机视觉相关的算法功能,如:HDR
、夜景、视频防抖、多帧降噪等功能。市场上推出来消费级的AI眼镜,对于公司业务来说是积极的信号。公司合作情况请持续关注公
司在官方平台上发布的公开信息。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4938338
─────────┬────────────────────────────────────────────────
2025-02-12 11:00│股民提问虹软科技:公司在AI眼镜方面是否有相关布局?
─────────┴────────────────────────────────────────────────
2月12日,有投资者在股民留言板中向虹软科技(688088)提问:1、公司在AI眼镜方面是否有相关布局?有哪些合作厂商?目前
进展如何? 2、公司在智能汽车视觉是否有布局?
https://irb.cfbond.com/api/v1/detail.html?newsid=SBamu8jaN0c%3D
─────────┬────────────────────────────────────────────────
2025-02-06 14:42│A股异动 | 虹软科技跳水跌超7% 盘中曾刷新阶段新高
─────────┴────────────────────────────────────────────────
虹软科技(688088.SH)快速跳水跌超7%,股价跌破50元关口,盘中曾创下56.37元的阶段新高,总市值失守200亿元。公司致力于
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智能手机、智能汽车、AIoT等智能设备提供一站式计算机视觉技术解决方案。据悉,公司推出的虹
软视觉开放平台,已应用于智慧社区、智慧校园等。(格隆汇)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4935464
─────────┬────────────────────────────────────────────────
2025-01-21 08:02│【私募调研记录】明世伙伴基金调研虹软科技
─────────┴────────────────────────────────────────────────
知名私募明世伙伴基金近期调研了虹软科技,重点关注其PSAI平台战略和在TikTok电商平台的拓展。虹软科技致力于计算机视觉
技术,服务于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领域,并已入驻TikTok应用市场,服务多个国家和地区。调研显示,该公司平均市盈率为189.62
。
https://fund.stockstar.com/RB2025012100005372.shtml
─────────┬────────────────────────────────────────────────
2025-01-21 08:02│【私募调研记录】煜德投资调研虹软科技、中富电路
─────────┴────────────────────────────────────────────────
知名私募煜德投资近期调研了虹软科技和中富电路两家上市公司。虹软科技专注于计算机视觉技术,推动PSAI平台战略,已入驻
TikTok应用市场。中富电路是国内先进印制电路板制造商,产品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包括汽车电子和医疗电子。煜德投资由资深基
金经理靳天珍创办,团队具有深厚的研究能力和投资经验,专注于价值成长投资。此次调研的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为222.32。
https://fund.stockstar.com/RB2025012100005369.shtml
─────────┬────────────────────────────────────────────────
2025-01-21 08:02│【私募调研记录】呈瑞投资调研虹软科技
─────────┴────────────────────────────────────────────────
知名私募呈瑞投资近期调研了虹软科技,该公司专注于计算机视觉技术,提供面向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设备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虹软科技大力推广PSAI平台战略,2024年下半年进军国际电商平台市场,已入驻TikTok并扩展至多个国家和地区。呈瑞投资成立于
2010年,拥有高素质的专业化投研团队,策略涵盖宏观对冲策略、高频Alpha策略、CTA策略等,近年来屡获业内外奖项。
https://fund.stockstar.com/RB2025012100005357.shtml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