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688162 巨一科技 更新日期:2025-10-08◇ 通达信沪深京F10
─────────┬────────────────────────────────────────────────
2025-09-26 18:09│巨一科技(688162):获得政府补助292.67万元
─────────┴────────────────────────────────────────────────
格隆汇9月26日丨巨一科技(688162.SH)公布,公司近日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292.67万元人民币。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90140
─────────┬────────────────────────────────────────────────
2025-09-19 09:35│巨一科技(688162)2025年9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公司管理层就投资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复。
问题一:投资公司几年亏损太大了。你公司应该回报投资者。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巨一科技的关注!公司始终将股东利益放在首位,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公司将全力以赴聚
焦主业经营和市值管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第一,全力聚焦主营发展,通过降本增效、强化核心竞争力,切实提升经营质量和经营
业绩,为投资者回报奠定坚实基础;第二,持续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和规范运作水平;第三,更积极主动地与资
本市场沟通,传递公司战略及内在价值。公司坚信扎实的经营成果是最好回报,我们将在具备条件时积极运用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
多种方式,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努力使公司价值获得市场更充分的认可。
问题二:请问管理层公司目前的在手订单情况如何?有多少海外订单?这些订单预计什么时间能交付?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巨一科技的关注!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智能装备业务在手订单超66亿元,其中得益于国际
化战略的持续深化,上半年成功新签T客户、沃尔沃等海外头部车企的项目订单,目前海外在手订单约为19亿元,占比提升。公司将
依据客户项目的规划与进展以及公司项目验收周期,在2025-2027年逐步实现项目交付。电机电控零部件业务上半年累计交付产品16.
25万台套,同比增长89.39%,在理想、越南VF、奇瑞、长安等客户的定点项目处于稳定量产阶段,下半年交付量将持续提升。此外,
上半年公司还新增获得大众、奇瑞、五菱等客户的新项目定点,为未来业务增长注入新的动能。
问题三:公司为理想纯电SUV配套的电机是否已经开始量产,目前产量是什么水平?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巨一科技的关注!公司为理想汽车两款纯电SUV配套“高压异步三合一”电驱系统。目前,随
着车型的正式上市交付,该产品已顺利进入量产阶段,产量稳步提升,具体交付量将跟随客户终端市场销售表现动态调整,推动公司
新能源电机电控零部件业务板块持续增长。
问题四:人形机器人是很有潜力的行业,建议公司一定要抓住行业机会,利用在汽车行业的技术积累尽快向该领域拓展?希望能
尽快看到公司与本体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巨一科技的关注!感谢您提供的建议,公司高度重视具身智能产业,已组建专业团队,集中
资源破解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落地难题,深化新赛道布局。目前,公司初步搭建了具身智能创新应用中心,依托该中心引导
具身智能机器人进驻公司电驱智能工厂,开展多场景仿真与真实环境测试训练,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后续公司会积极关注产业发展趋
势,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应用落地,探索本体零部件及相关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机会。
问题五:请林总详细介绍一下公司和华望汽车的合作情况。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巨一科技的关注!今年9月,公司成功中标华望汽车某车型焊装主线及门盖线项目。华望汽车
作为广汽集团与华为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此次合作标志着公司业务向核心客户新品牌延伸的重要突破。
问题六:请问公司8月份中标长安汽车的6900万电池预成组装配测试线,是否为半固态电池产线?目前公司是否有固态电池产线
在手订单。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巨一科技的关注!公司中标的长安汽车电池预成组装配测试线项目,为三元锂方壳电池的产
线,并非半固态或固态电池产线。公司密切关注固态电池技术发展动态及行业需求变化,并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开发。
问题七:公司新闻中提到中标了特斯拉上海和美国储能项目,请介绍一下项目进展情况,总的订单金额有多少?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巨一科技的关注!公司与该客户一直保持着良好且深度的合作关系,今年上半年公司再次成
功中标其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订单金额约2亿元人民币,目前项目正按照双方计划稳步推进中。
问题八:为投资者更好的了解公司经营情况,建议公司定期主动公告公司的经营情况,包括业务中标合同金额和完成金额情况,
新开展业务情况介绍。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巨一科技的关注以及提出的建议。公司将持续优化信息披露工作,针对业务中标合同金额和
完成金额情况,公司会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探索更清晰的披露方式,以便投资者能直观了解公司业务拓展的规
模与进度。对于新开展业务情况,公司会在符合信息披露规范的情况下,通过定期报告或临时公告等形式披露新业务的重大进展与突
破。
问题九:董事长您好,公告中提到公司牵头组建了‘合肥市工业场景智能机器人创新联合体’,并汇聚了中科大、蔚来、国轩高
科等多方力量。能否请您具体分享一下联合体内部各成员单位是如何分工协作的?例如,高校科研机构、整车厂、零部件企业分别在
技术攻关、场景验证、成果转化等环节扮演怎样的角色?联合体设立了哪些具体的短期和中期技术目标?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巨一科技的关注!该联合体目标是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领域,重点推动智能机器人在搬
运、装配、分拣、拧紧等场景的示范应用,开发高柔性制造成套装备,建立具身智能机器人协同平台与实训基地,打造智能机器人工
业应用示范基地。公司作为该联合体的牵头单位,主要负责统筹战略规划与日常管理,牵头建设智能制造创新平台及技术测试服务中
心,围绕关键技术环节推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全链条落地。其他成员单位中,高校及科研机构聚焦底层技术攻关,整车与零部件企业
提供场景验证,机器人本体企业开发专用本体并示范应用。
问题十:林总您好,请问公司有并购的规划吗?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巨一科技的关注!公司密切关注行业内优质资源潜在的并购机会,将结合自身战略规划、市
场环境及业务发展需求等因素,审慎评估资本运作的可行性。若后续有相关安排,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等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问题十一:公司下半年业绩目标是多少,目前发展态势怎么样,是否还会存在大额计提减值影响利润的情况发生?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巨一科技的关注!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99亿元,同比增长25.99%,随着公司国际化战
略的推进、电机电控业务定点项目的持续放量,预计全年营收规模有望实现快速增长。过去两年出现的个别风险项目已全额计提减值
,同时公司项目风险管控能力显著提升,下半年出现大额计提减值并影响利润的可能性较低。
问题十二:公司目前发展状态势头良好,对下半年的分红有无规划?是否考虑增持计划提振公司股价,提升公司知名度回馈投资
者?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巨一科技的关注!公司目前发展态势良好,同时高度关注股价表现与投资者回报。未来,公
司将综合经营情况、资金需求及战略发展目标,策划实施分红及增持等举措,提振市场信心。若未来有相关安排,将严格按照法律法
规等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9/2025092308530191464429679.pdf
─────────┬────────────────────────────────────────────────
2025-08-26 17:54│巨一科技(688162)2025年8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分业务板块看上半年取得了哪些进展?
答:智能装备业务,持续深化与大客户合作关系,来自比亚迪、吉利、广汽、大众、T客户、理想、蔚来、小鹏等头部整车客户
的收入占比超 80%。新增中标了海外头部新势力、沃尔沃、小鹏、零跑、赛力斯、江淮、比亚迪等海内外的客户项目。在手订单超 6
6亿元,新增订单超 18亿元,新增海外订单超 5亿元。
电机电控业务,客户和产品结构进一步聚焦,来自理想、越南 VF、长安、奇瑞等客户定点项目的排产订单持续增长,海外客户
收入亦同比大幅增长。新增大众、奇瑞、五菱的客户的新项目定点,新一代高压异步平台产品达到量产条件。通过深化客户合作与共
创,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客户粘性。
2.请问上半年公司研发方面取得的进展和重点投入的方向?
答:上半年公司重点围绕智能装备及电机电控领域的核心技术、AI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发投入。
智能装备领域,突破了软质零件智能化安装、多零件柔性安装、车身外覆盖件自动整形等关键技术,开发出高节拍、高柔性、智
能化总装成套解决方案,解决客户痛点,为未来市场需求布局;结合 unbox 工艺特点,针对总拼、外覆盖件等关键区域开发了创新
连接技术;围绕新能源电池开发了储能装置多姿态焊接自动输送技术和飞行激光焊接等技术。同时,加强 AI 技术与智能装备融合,
开发 AI 行为识别、质量检测、智能决策、自诊断等智能化产品,提升装备智能化内涵。电机电控领域,主要围绕双电机控制器、域
控多合一及超高速高压等产品进行开发验证及量产工作。
此外,公司还推进 AI 技术与运营管理的深度融合,通过AI核价平台、AI智能审图与出图、部署 RPA+AI 智能自动化机器人等手
段,大幅提升研发与运营效率,全面赋能企业运营与决策。
3.请问未来研发费用的趋势?
答:上半年公司继续坚持研发创新,研发费用增长了22.47%,未来公司会持续保持研发强度以确保技术的领先性。下半年,一方
面继续按照年度计划推进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工作,另一方面加强 AI 和具身智能方面的研发投入。
4. 请展望公司未来两块业务的增长情况以及盈利能力是否会持续改善?
答:电机电控业务自去年起,伴随大客户项目进入量产,业务步入快速增长轨道。鉴于大客户项目的持续放量和高压异步产品进
入量产,预计板块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此外,上半年公司成功斩获了大众、奇瑞、五菱等客户新定点项目,也为业务持续增长筑牢
根基。综合各项因素,预计下半年业务规模将优于上半年实现持续扩张,全年营收规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盈利方面,公司将持续通
过技术研发创新,优化产品与客户结构,进而提升业务板块的整体盈利水平。
智能装备业务,国际化战略成效显著,海外订单和收入稳步提升,将有力推动收入增长和盈利水平提升;从业务发展规律和历史
数据来看,三四季度项目验收推进速度加快,下半年业务规模通常优于上半年。盈利方面,前期出现的减值及项目风险问题,通过运
营管控能力升级已得到有效解决,经营质量实现大幅提升与显著改善,回归正常发展轨道。
公司对未来经营充满信心。面向未来,公司正紧锣密鼓地制定 2026 - 2028年三年滚动规划,将在顶层战略设计与运营结构布局
方面进行优化与拓展,以更好地适应业务规模增长与经营质量提升的需求,力争在明年呈现更为优异的业绩。
5. 半年报中,公司提到了突破总装自动化技术,请公司介绍下这方面的情况?
答:公司进入总装自动化领域是响应市场需求、打开新增长空间的重要举措之一。当前,汽车总装环节普遍存在自动化率低、人
工依赖度高的问题,下游客户对“机器换人”和智能化改造存在明确且迫切的需求。公司围绕客户实际痛点,依托现有技术基础,已
在软质零部件智能化安装、多零件柔性安装等关键工艺环节实现突破,逐步构建起智能化总装成套解决方案。
公司优先以车门、座椅、内饰覆盖件安装等商业潜力明确、客户需求强烈的工序作为切入点,持续拓展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服
务包括 T客户、理想、小鹏等主流车企。
总装环节由于作业内容多样,对设备的柔性化和智能化要求较高,与具身智能技术在应用场景上具有天然的协同潜力。公司也将
持续关注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不断加强相关工艺研发,探索具身智能与智能化总装的结合,进一步提升解决方案的智能水平和应用
广度。
6.请问公司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布局的进展?
答:目前,公司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定位是成为工业场景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提供本体及零部件的智能制
造装备,处于产业链中游环节,能向需求侧和供给侧双向赋能。
上半年的主要进展:搭建了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开发团队,涵盖场景规划、仿真应用训练、AI 视觉、算法、数据采集等方面人
才。在合肥牵头成立了创新联合体,联合本体企业、科研院所、创新平台和下游场景客户,共同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汽车等工业场
景的示范应用。加入了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联盟,依托联盟进行资源和生态的协同与整合。搭建具身智能实验室,开展具智能机器人
在工厂巡检、物料搬运、零部件抓取、产品清洁等场景的应用研究。
展望未来,公司将持续与本体及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推进具身智能在工业、汽车工业场景的应用落地。同时,围绕工业场
景共同定义本体,挖掘具备商用价值的场景,开展虚拟仿真和模拟训练,积累应用试验数据。
7.请问公司后续对信用减值损失的预期?
答:上半年,公司通过加强内部运营与客户回款管理,实现应收账款规模同比下降,相应冲回部分前期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约 1
004 万元。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加强回款风险管控,强化客户回款,提升回款效率。随着下半年更多客户项目交付,应收账款结构质
量将持续优化,整体现金流及在手现金规模保持健康。公司将严格依据会计准则计提减值,信用减值损失风险整体可控。
8. 请问公司后续是否有新的股权激励规划?
答:公司重视长期激励机制的建立,通过股权激励实现员工与公司的共成长、同发展。后续公司将根据规划和经营情况,适时推
出股权激励计划。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9/2025090117050091297960743.pdf
─────────┬────────────────────────────────────────────────
2025-08-26 01:44│图解巨一科技中报: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716.05%
─────────┴────────────────────────────────────────────────
巨一科技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达18.99亿元,同比增长25.99%;归母净利润3979.22万元,同比大增69.48%;扣非净利
润2450.84万元,同比飙升429.74%。第二季度单季收入9.39亿元,同比增长42.45%;归母净利润1330.75万元,同比暴涨716.05%;扣
非净利润330.94万元,同比增长136.38%。公司毛利率为15.52%,投资收益2394.36万元,财务费用为负299.83万元,负债率70.61%。
整体业绩呈现显著加速增长态势。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2600003392.shtml
─────────┬────────────────────────────────────────────────
2025-07-09 09:32│中国技术+本地服务丨巨一科技中标全球头部新势力储能项目
─────────┴────────────────────────────────────────────────
巨一科技通过技术实力和全球化布局,助力中国智造出海,已服务全球头部新势力三大超级工厂及上海储能项目,并中标美国本
土储能项目,实现本地化服务与技术输出,推动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合作。
http://www.dongtaibao.cn/#/releaseDetail?id=1022731
─────────┬────────────────────────────────────────────────
2025-06-25 17:35│巨一科技(688162):积极探索人形机器人从整机到零部件的规模化自动化生产工艺和产线解决方案
─────────┴────────────────────────────────────────────────
巨一科技表示,目前与T客户在车身制造、动力总成等领域有合作,但尚未涉及人形机器人。公司具备汽车智能装备领域的深厚
积累,正关注人形机器人自动化生产,致力于攻克量产工艺瓶颈,探索规模化自动化解决方案。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26419
─────────┬────────────────────────────────────────────────
2025-06-13 20:09│巨一科技(688162):监事张正初已减持19万股公司股份
─────────┴────────────────────────────────────────────────
格隆汇6月13日丨巨一科技(688162.SH)公布,公司监事张正初于2025年3月13日至2025年6月12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
股份19万股,减持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0.14%。本次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本次减持计划时间区间届满。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20803
─────────┬────────────────────────────────────────────────
2025-06-12 22:01│巨一科技:6月12日高管张正初减持股份合计19万股
─────────┴────────────────────────────────────────────────
巨一科技(688162)监事张正初于6月12日减持19万股,占总股本0.1385%,当日股价下跌0.85%。近5日融资净流入72.45万元,9
0天内4家机构给出买入或增持评级,目标均价28.5元。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61200036049.shtml
─────────┬────────────────────────────────────────────────
2025-05-22 17:26│巨一科技(688162)2025年5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公司管理层就投资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复。
问题一:公司是否有计划进入低空经济赛道,比如为飞行器提供电机电控零部件?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巨一科技的关注!目前公司相关产品尚未涉足低空经济领域。在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
业务方面,公司已具备成熟的产品开发流程、试验验证体系和较强的规模化制造能力。当前低空飞行器尚未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公
司将积极利用自身优势,紧密跟踪低空经济赛道的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探索电机电控零部件在低空飞行器等新兴领域的应用。
问题二:公司与日本本田是否还在合作,目前的合作进展?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巨一科技的关注!公司与日本本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目前合作进展顺利。
问题三:公司电机电控业务的主要客户都有谁?今年的收入和盈利预期如何?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巨一科技的关注!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业务的主要客户包括:理想、奇瑞、长安
、越南 VF、江淮和东风等。2025年公司将继续深化“大客户+大产品”经营策略,紧密围绕客户需求与行业技术发展,加大在高附加
值产品领域的投入与研发力度,重点推广平台化产品,推动扁线、油冷、高功率、SiC 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发展,不断优化产品结构,
加快推进客户项目量产速度,提升竞争力。2025年该业务有望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问题四:公司如何推进海外业务拓展?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巨一科技的关注!国际化是公司重要的经营战略之一,公司将通过多个方面实现海外业务规
模与质量的双提升。第一,组织升级。成立国际事业部,持续优化海外团队结构,选派资深高管驻扎海外,搭建起涵盖销售、规划、
设计开发、集成交付及服务管理的国际化业务团队,确保海外业务的高效高质量运作。第二,深化欧美、东南亚等重点区域市场布局
,以“服务全球头部车企”为核心,聚焦与 T客户、Rivian、沃尔沃、本田、大众、VF等海外本土客户的合作深度,并紧密跟随比亚
迪、奇瑞等国内头部客户的海外布局,推动海外项目订单占比持续提升。第三,以英国、德国、美国、日本、香港子公司为支撑,强
化本土化运营体系。依托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积累与项目经验,整合全球客户资源及供应链优势,打造具有韧性的本土化供应
链生态体系。
问题五:装备业务24年收入下降,25年如何展望?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巨一科技的关注!公司智能装备业务为非标定制化产线,2024年度受项目周期及验收节奏影
响,收入有所波动。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约为64亿元,为未来智能装备业务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问题六:2024年智能装备业务收入贡献较多的客户有哪些?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巨一科技的关注!公司不断深化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并持续获取订单支持。2024年度,公司
智能装备业务收入贡献较多的客户主要有比亚迪、吉利、奇瑞、理想、大众、T客户、蔚来、小鹏等。
问题七:2025年 1~4月的新签订单有多少?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巨一科技的关注!公司持续深化与战略客户的合作关系,并陆续获取订单,2025年1-4月的新
增订单超11亿元。
问题八:请问之前一次说明会中提到大额计提的情况已消除,为何后续报告中又连续出现大额计提,哪方面原因造成的,后续措
施是什么?今年剩下季度还是否继续出现此情况。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巨一科技的关注!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9.60亿元,同比增长13.20%,存货原值32.51亿元
,同比增长1.11%。公司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相关规定,本着谨慎性原则,正常计提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公司已通过精细化风险
管控流程强化了对项目风险的预判与应对能力,大幅降低了大额减值风险,预计2025年度无类似此前项目的重大风险敞口。
问题九:公司今年是否会利用自身条件,开展切入机器人业务,是否会将目前自动化业务程序接入人工智能领域!后续除了智能
装备与电控业务外,有无新的规划业务增长点!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巨一科技的关注!公司在巩固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核心业务竞争优势的同
时,将积极推动新兴业务布局,通过与具身智能机器人本体企业、科研院所、下游客户等共同合作,探索开发具身智能机器人终端产
品,并推动其在汽车整车、动力总成、新能源电池、智慧物流等智能制造领域和工业场景应用落地。具体进展情况请关注公司后续在
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的相关公告。
问题十:营业额30多亿,净利润却实在不尽人意,此问题已存在几年,有无相关措施!25年有无相关计划,今年年报能否看到改
善结果。股价跌破发行价,是否还会有回购增持的打算。公司负债较高,有回购增持再贷款的政策,是否可以用来优化公司负债结构
,目前政策支持并购重组,是否有做大做强的打算。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巨一科技的关注!2024年度,公司经营显著改善。2025年度,公司将持续改善经营质量。一
、积极推进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升级和产品优化,提高产品竞争力;二、坚持“大客户、大项目、大产品”策略,聚焦高端客户与市
场,承接优质项目,并向高附加值产品升级;三、继续完善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业务的平台化开发,推广平台化产品,提高产
能利用率,加快量产爬坡速度,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四、积极践行降本增效,优化采购与生产流程管控,提高营运管理效率和费用效
益;五、积极拓展海外高毛利项目与市场,提升公司国际影响力与盈利能力。后续公司如涉及回购增持、并购重组事宜,将严格按照
相关法律法规等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5/2025052316410331962679687.pdf
─────────┬────────────────────────────────────────────────
2025-05-14 20:37│巨一科技(688162):目前公司相关产品尚未涉足低空经济领域
─────────┴────────────────────────────────────────────────
格隆汇5月14日丨巨一科技(688162.SH)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相关产品尚未涉足低空经济领域。在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领域
,公司已具备成熟的产品开发流程、试验验证体系和较强的规模化制造能力,公司将积极利用自身优势,紧密跟踪新领域的技术进步
和市场需求,探索电机电控业务在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应用。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03883
─────────┬────────────────────────────────────────────────
2025-05-14 20:37│巨一科技(688162):截止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约为64亿元
─────────┴────────────────────────────────────────────────
巨一科技表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在手订单约64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海外订单占比提升。公司将通过技术创新、聚焦大
客户、平台化开发、降本增效及拓展高毛利海外市场等措施提升收益。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03882
─────────┬────────────────────────────────────────────────
2025-05-14 20:35│巨一科技(688162):产品尚未使用在人形机器人或四足机器人领域
─────────┴────────────────────────────────────────────────
格隆汇5月14日丨巨一科技(688162.SH)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电机电控零部件业务目前主要聚焦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尚未使
用在人形机器人或四足机器人领域。公司将保持对下游新应用领域的密切关注,并基于现有的电机电控产品开发、试验验证、规模量
产的相关技术积累和经验,认真考量新产业的发展机会,积极探索进入新领域的可行性。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03880
─────────┬────────────────────────────────────────────────
2025-04-28 20:00│巨一科技(688162)2025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请问管理层智能装备业务产线单价波动的原因以及未来该业务板块的发展趋势?
答:关于智能装备业务发展,需要从三个方面说明:首先产线价值的问题,装备业务都是定制化项目,单看产线的平均价值没有
意义。去年产线均价下滑,其实是因为验收结构变化导致的,动力总成产线本身价值比车身产线低一些,而去年恰好集中验收了这类
产线,但单条产线价格是稳定的。此外,不同客户之间的项目报价也会存在差异,这属于正常客户差异。其次关于营收波动,去年装
备业务下降主要是验收节奏问题,四季度有部分订单卡在终验收阶段,实际上装备订单是持续增长的。最后是战略布局调整,虽然装
备业务收入占比会有所下降,但绝对值会在 2025 年重回增长。装备业务仍然是稳健增长的基本盘,而动力总成以及一些新领域的装
备项目正在成为新的增长引擎,这种结构调整反而更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2.毛利率改善提升的原因是什么?对未来毛利率趋势的展望?
答:首先是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的优化。2023 年之前跟随市场需求,公司开发了一些低端产品线,这些产品采购成本占比过高
,但销量没起来,开发成本分摊压力反而加大,严重拉低了整体毛利。从 2024 年开始,公司进行了产品和客户的双优化,下决心砍
掉了部分低效产品线,同步优化了客户群体,这部分战略性调整对当前毛利提升贡献明显。其次是管理层面的升级,公司搭建了数字
化管理平台,重新设计了成本核算模型,同时启动了管理干部精益能力培养,现在车间人效同比大幅提升,这些管理红利预计能持续
释放。最后是未来规划,结构调整肯定不是一刀切,通过技术创新逐渐完成向高附加值产品过渡,既要保障服务连续性,也要完成全
线产品升级。总体来说,公司将坚持"优化结构"和"管理赋能"双线并进,目标使毛利率恢复到行业标杆水平。
3.资产减值显著下降的原因以及 2025 年资产减值规模的预期?
答:公司持续优化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建立多维度风险评审机制,严控客户信用、财务及法律合规风险;推行动态监控与实时
预警,快速识别并处置隐患;强化海外专项管理,通过专业团队建设及流程优化提升风险防御能力等,有效控制了项目风险,使得 2
024 年的资产减值显著下降。
公司 2023 年资产减值损失较高,主要因某个海外项目的管理及客户沟通不畅导致,但该减值已在 2024 年全额计提完毕。针对
2025年,资产减值规模预计将低于 2024年水平,主要原因包括:其一,公司已通过精细化风险管控流程强化了对项目风险的预判与
应对能力,大幅降低了大额减值风险;其二,该海外大额减值项目的风险已充分释放,未来若部分款项收回将计入资产减值拨回。综
上,2025 年资产减值将回归至正常体量,且无类似此前海外项目的重大风险敞口。
4.请介绍下公司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具体进展?
答:工业场景具有标准化程度高、流程相对固定、机器换人需求刚性的特点,相比家庭服务场景有望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例如
在传统工业机器人无法完成的小空间灵巧作业,或是需要智能判断的非标工序上,如总装线上很多工位仍依赖人工,存在效率和质量
问题,这正是具身智能机器人可以发挥价值的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