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688191 智洋创新 更新日期:2025-11-10◇ 通达信沪深京F10
─────────┬────────────────────────────────────────────────
2025-11-04 20:00│智洋创新(688191)2025年11月4-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公司是怎么推进人工智能+行业战略的?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始终以“人工智能+行业”作为公司的发展战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
数字孪生技术及具身智能技术等技术,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的商业化应用,助力行业客户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针对产品技术能力,公司将持续加大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投入,包括不限于工业大模型算法的应用、具身智能技术的突破、智能
硬件水平的提升等多方面,通过高端技术人才的引进、研发资源倾斜及产学研合作研发等多种方式,强化公司六大基础技术平台能力
。
针对各个行业场景,公司将持续深化对于行业场景的理解、需求挖掘和商业化落地,实现人工智能在行业场景下的价值创造。公
司将在对已有行业场景应用深化的同时,积极拓展新行业,助力更多行业客户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针对外延式发展,公司围绕着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引擎“数据、算法和算力”进行开展,积极寻找潜在的并购标的,以实现数据
维度的拓宽、专用算力性能的提升和基础算法的延展,进一步深化公司在人工智能行业的产业布局。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2、我想问下本次减持结束后,公司新进股东主要变更给谁了?第二个问题,后续公司的无人机的应用场景是否有新的领域。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截至2025年11月3日,智洋控股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2,3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
929%,智洋投资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925,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8310%,本次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具体股东的
变化情况,公司将在后续的定期报告中按相关规定进行披露。
公司的具身智能无人机产品分为室外具身智能无人机产品和卫星拒止空间具身智能无人机产品。其中,室外具身智能无人机产品
已在水利工程巡检、河湖巡查监管、水库运行管理等多个业务场景进行了落地应用;卫星拒止空间具身智能无人机产品可应用于桥梁
、隧道管廊、供电站房、地下矿洞、地下管线涵洞、大型船体、大型筒仓等卫星拒止空间或特种场景的巡检或测绘作业。目前,公司
已逐步在部分业务场景进行试点应用。感谢您的关注!
3、公司的无人机应用场景是否能进一步拓展至军工领域?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目前公司具身智能无人机产品暂未拓展至军工领域。感谢您的关注!
4、智洋星隼的市场接受度如何?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于2025年9月,推出全新的“智洋星隼”系列产品-卫星拒止空间具身智能无人机。卫星拒止空间具
身智能无人机通过搭载多模态信号融合定位与全向感知避障技术,实现高清抵近成像与超清稳拍,显著提升工业场景巡检效率、保障
人员作业安全、优化全流程作业模式,助力管理水平提质升级。目前,公司已逐步在部分业务场景进行推广应用。感谢您的关注!
5、智洋工业大模型在具体行业应用中的准确率和可靠性达到了什么水平?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打造的“电语”工业大模型体系,涵盖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及全景视觉感知模型。通过知识
增强预训练与领域自适应微调技术,该技术平台可实现工单语义智能解析、多模态联合推理、跨场景视觉泛化等功能,提供电力知识
图谱构建、水利预警决策、轨道交通安全防控等场景化服务,解决工业领域跨系统协同难、隐患识别精度低等问题,形成“数据-模
型-业务”闭环服务链,具有行业知识深度嵌入、泛化能力强、轻量化部署等先进性。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6、三季度单季业绩大幅上升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持续甚至更上一层楼吗?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较快,主要原因如下:一方面,电力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2
6.63%,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另一方面,部分软件产品退税陆续于三季度到账。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7、公司有出海,开拓国境外市场的打算吗?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目前未涉及海外业务,未来公司将持续关注海外市场,并积极探索相关机会。感谢您的关注。
8、四季度业绩预计如何?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目前主要涉及的领域包括电力、轨道交通、水利、新能源等。基于行业业务持续增长,公司2025
年前三季度收入及净利润保持了良好的增长趋势。公司的后续经营数据情况,请关注公司定期报告。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
9、公司设立深圳子公司的原因?
答:公司设立子公司深圳市智洋灵动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是围绕公司“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战略,为进一步补强公司人工智能
产品体系,加速公司技术创新及业务版图拓展。本次设立子公司依托珠三角地区优质产业资源及科研力量,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创新与
产品迭代升级,深化无人机及其他智能终端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布局,不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同时,依托智洋灵动,公司将设立深
圳研发中心,完善公司多地协同研发体系及跨区域技术联动机制。公司将围绕全球智能技术发展趋势开展深入探索,持续加强具身智
能系统、机器人感知与决策、无人机飞行控制与智能化等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11/76306688191.pdf
─────────┬────────────────────────────────────────────────
2025-11-04 17:21│11月4日智洋创新发布公告,股东减持422.5万股
─────────┴────────────────────────────────────────────────
智洋创新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于2025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合计减持公司股份422.5万股,占总股本1.8239%,减持期间股价
上涨1.36%,截至11月3日收盘报32.68元。本次权益变动触及1%披露标准,属被动减持。公司2025年三季报显示十大股东结构未发生
重大变化,本次减持未引发控制权变动。信息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110400027042.shtml
─────────┬────────────────────────────────────────────────
2025-10-29 06:17│智洋创新(688191)2025年三季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
智洋创新2025年三季报显示,营收达7.53亿元,同比增11.38%;归母净利润4594.36万元,同比增24.97%,其中三季度净利润同
比增长135.19%。毛利率31.66%,净利率5.84%,三费占比降至14.48%。但应收账款占净利润比高达1072.36%,需警惕回款风险。公司
ROIC中位数达20.8%,历史表现良好,但近年资本回报一般。核心驱动力为研发与营销,重点布局具身智能,已构建六大技术平台,
推出“智洋星隼”卫星拒止无人机,实现复杂场景闭环巡检,推动工业运维智能化升级。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102900008847.shtml
─────────┬────────────────────────────────────────────────
2025-10-27 19:18│图解智洋创新三季报: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135.19%
─────────┴────────────────────────────────────────────────
智洋创新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达7.53亿元,同比增长11.38%;归母净利润4594.36万元,同比增长24.97%;扣非净
利润3570.96万元,同比增长25.66%。单季度看,第三季度主营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20.07%;归母净利润2686.48万元,同比大增1
35.19%;扣非净利润2498.23万元,同比飙升240.44%。公司负债率41.18%,财务费用为负36.51万元,投资收益279.45万元,毛利率
保持在31.66%。整体业绩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102700029946.shtml
─────────┬────────────────────────────────────────────────
2025-10-14 20:00│智洋创新(688191)2025年10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公司在具身智能相关产品的布局及进展?
答:公司已建立起一站式AI平台、大数据及数字孪生平台、智洋工业大模型技术平台、AI智能体(AI Agent)技术平台、AI终端
技术平台、具身智能无人机技术平台六大基础技术平台,并通过算法、软件及硬件的协同设计模式,实现了物联网连接、多模态数据
感知、数字孪生交互、智能分析决策和各行业场景应用。其中具身智能相关的产品有以下几个方向。
(1)具身智能无人机技术平台
通过具身智能框架与多模态感知、动态路径规划、实时行为优化技术融合,构建“感知-决策-行动”闭环巡检系统。系统由有限
空间/室外无人机、机场及管控平台组成,搭载视觉-激光雷达融合SLAM技术与“电语”工业大模型决策引擎,提出“具身大脑+运控
小脑”的技术架构,实现复杂场景高精度建模、环境语义理解及动态任务执行,具备自适应地形跟随、多机协同检测、非结构化场景
动态决策能力,能显著提升缺陷识别率与应急响应效率,支持数字孪生仿真训练与策略迭代。
2025年9月18日,公司在华为全联接大会现场推出全新的“智洋星隼”系列产品-卫星拒止空间具身智能无人机。 公司瞄准卫星
信号缺少的复杂工业场景,针对狭窄空间人工巡检难度大、效率低、风险高等痛点,提供具身智能无人机立体巡检系统一站式解决方
案。卫星拒止具身智能无人机通过搭载多模态信号融合定位与全向感知避障技术,实现高清抵近成像与超清稳拍,显著提升工业场景
巡检效率、保障人员作业安全、优化全流程作业模式,助力管理水平提质升级。
(2)AI智能体(AI Agent)技术平台
基于“电语”工业大模型与具身智能架构,构建知识推理引擎与动态规划系统。通过“多模态感知-认知推理-协同决策”闭环,
解决复杂场景下的全局认知决策问题,可应用于电力、水利、轨道交通等场景,推动工业运维向自主认知进化,兼具低延迟响应与跨
模态推理的行业创新优势。
未来,公司将以具身智能为技术底座,以行业应用为落地基础,持续加强在具身智能相关领域的探索及应用。
2、公司具身智能无人机产品主要应用于哪些业务场景?
答:公司的具身智能无人机产品分为室外具身智能无人机产品和卫星拒止空间具身智能无人机产品。
其中,室外具身智能无人机产品已在水利工程巡检、河湖巡查监管、水库运行管理等多个业务场景进行了落地应用;卫星拒止空
间具身智能无人机产品可应用于桥梁、隧道管廊、供电站房、地下矿洞、地下管线涵洞、大型船体、大型筒仓等卫星拒止空间或特种
场景的巡检或测绘作业。目前,公司已逐步在部分业务场景进行试点应用。
3、公司深圳子公司智洋灵动的定位?
答:公司设立子公司深圳市智洋灵动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是围绕公司“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战略,为进一步补强公司人工智
能产品体系,加速公司技术创新及业务版图拓展。本次设立子公司依托珠三角地区优质产业资源及科研力量,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创新
与产品迭代升级,深化无人机及其他智能终端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布局,不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同时,依托智洋灵动,公司将设立
深圳研发中心,完善公司多地协同研发体系及跨区域技术联动机制。
公司将围绕全球智能技术发展趋势开展深入探索,持续加强具身智能系统、机器人感知与决策、无人机飞行控制与智能化等核心
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10/74847688191.pdf
─────────┬────────────────────────────────────────────────
2025-09-29 19:31│智洋创新(688191):控股股东智洋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智洋投资拟减持合计不超过422.5万股
─────────┴────────────────────────────────────────────────
智洋创新(688191.SH)控股股东智洋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智洋投资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422.5万股,占总股本
1.8239%。其中,智洋控股拟减持不超过230万股(0.9929%),智洋投资拟减持不超过192.5万股(0.8310%),后者包含刘国永、赵
砚青分别间接减持不超过50万股和142.5万股。双方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231.65万股(1.00%),符合监管规定。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91210
─────────┬────────────────────────────────────────────────
2025-09-24 20:00│智洋创新(688191)2025年9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公司整体的战略布局情况?
答:公司始终以“人工智能+行业”作为公司的发展战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及具身
智能技术等技术,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的商业化应用,助力行业客户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针对产品技术能力,公司将持续加大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投入,包括不限于工业大模型算法的应用、具身智能技术的突破、智能
硬件水平的提升等多方面,通过高端技术人才的引进、研发资源倾斜及产学研合作研发等多种方式,强化公司六大基础技术平台能力
。
针对各个行业场景,公司将持续深化对于行业场景的理解、需求挖掘和商业化落地,实现人工智能在行业场景下的价值创造。公
司将在对已有行业场景应用深化的同时,积极拓展新行业,助力更多行业客户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针对外延式发展,公司围绕着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引擎进行开展,积极寻找潜在的团队或标的,进一步深化公司在人工智能行业
的产业布局。
2、公司新产品及新技术的进展情况?
答:2025年9月18日,公司作为华为生态重要合作伙伴,亮相华为全联接大会现场,并隆重推出全新的“智洋星隼”系列产品-卫
星拒止空间具身智能无人机。
公司瞄准卫星信号缺少的复杂工业场景,针对狭窄空间人工巡检难度大、效率低、风险高等痛点,提供具身智能无人机立体巡检
系统一站式解决方案。卫星拒止具身智能无人机通过搭载多模态信号融合定位与全向感知避障技术,实现高清抵近成像与超清稳拍,
显著提升工业场景巡检效率、保障人员作业安全、优化全流程作业模式,助力管理水平提质升级。
3、公司股权激励情况?
答:公司自上市以后,实施了两期股权激励,2025年5月公司完成了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首次及预留授予的第二期归属
,本次可归属的股权激励对象共计44人,涉及股票133.65万股。未来公司将结合战略发展规划进行相关激励事项的筹划。
4、公司设立深圳子公司的原因?
答:公司设立子公司深圳市智洋灵动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是围绕公司“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战略,为进一步补强公司人工智
能产品体系,加速公司技术创新及业务版图拓展。本次设立子公司依托珠三角地区优质产业资源及科研力量,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创新
与产品迭代升级,深化无人机及其他智能终端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布局,不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同时,依托智洋灵动,公司将设立
深圳研发中心,完善公司多地协同研发体系及跨区域技术联动机制。公司将围绕全球智能技术发展趋势开展深入探索,持续加强具身
智能系统、机器人感知与决策、无人机飞行控制与智能化等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
5、介绍一下公司人工智能大模型情况?
答:公司打造的“电语”工业大模型体系,涵盖了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及全景视觉感知模型。其中,公司自然语言类的智洋
电语大模型已于2025年7月成功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央网信办)的审查,获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认证。智洋电语大模
型,拥有行业领先的自然语言理解与生成能力,其强大的通用智能支持多轮深度对话、复杂语义理解、多语言互译等核心功能;同时
其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支撑用户快速完成文档智能整理、关键信息提取等任务,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09/74372688191.pdf
─────────┬────────────────────────────────────────────────
2025-09-05 18:14│智洋创新(688191)2025年9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想了解公司下半年已确定的水利项目具体规模,这些项目预计能贡献多少营收占比?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5年上半年公司水利行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81.94万元,同比增长16.79%,公司将持续加强水利
领域的投入,具体内容请关注公司后续披露的相关公告,感谢您的关注。
2.请问公司后续针对轨道交通业务有哪些具体的市场拓展调整策略?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拓展轨道交通业务,包括不限于高铁场景、普铁场景等业务场景,目前公司人
工智能产品已经在全国18个铁路局进行试点应用,并已中标南宁、乌鲁木齐、济南、呼和浩特、西安、广州、南昌等多个铁路局的项
目。感谢您的关注。
3.前五大应收账款客户近期回款情况如何?是否有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建立了全流程的应收账款控制体系,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进行风险控制,公司将持续关
注应收账款的管理,通过多种举措防范应收账款回款风险,感谢您的关注。
4.报告期内新增的子公司的业务定位分别是什么呢?如何与现有业务形成协同?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坚持“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战略,2025年,公司在上海、深圳设立了全资子公司,依托长三角
及珠三角成熟产业链及高端人才资源,分别围绕着人工智能三要素及具身智能方向补强公司产品体系、提升研发能力。感谢您的关注
。
5.看到公司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和舆情管理制度,请问后续具体会从哪些方面提升市值管理水平?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围绕“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投资者回报、公司治理等核心领域持续推进各项相
关工作。公司将持续规范资本市场管理体系及实践运作,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与信任,积极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感谢您
的关注。
6.请问公司有没有进入国际市场的计划?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目前未涉及海外业务,未来公司将持续关注海外市场,并积极探索相关机会。感谢您的关注。
7.结合上半年经营情况和行业趋势,公司对2025年全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的预期目标是多少?下半年将重点推进哪些工作?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256.97万元,同比增长6.55%。营业利润2,323.78万元,同比减
少13.37%;利润总额2,300.93万元,同比减少14.5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907.88万元,同比减少24.71%;归属于母公司
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72.73万元,同比减少49.11%。公司将持续加强各业务领域业务拓展,具体情况请关注公司后
续披露的相关公告。感谢您的关注。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09/72139688191.pdf
─────────┬────────────────────────────────────────────────
2025-08-30 06:16│智洋创新(688191)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
智洋创新2025年中报显示,营收4.63亿元,同比增6.55%,但归母净利润1907.88万元,同比下降24.71%。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微降
0.08%,净利润同比增8.43%。毛利率升至32.08%,净利率降为4.0%,三费占比15.69%。应收账款占净利润比高达1043.8%,经营性现
金流为负,每股现金流同比下滑555.41%。ROIC中位数20.8%,但近年表现一般,资本回报率偏低。现金流与应收账款风险突出,需关
注其商业模式可持续性与财务健康度。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3000010573.shtml
─────────┬────────────────────────────────────────────────
2025-08-29 02:09│图解智洋创新中报: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8.43%
─────────┴────────────────────────────────────────────────
智洋创新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达4.63亿元,同比上升6.55%;但归母净利润1907.88万元,同比下降24.71%,扣非净利
润1072.73万元,同比大降49.11%。第二季度单季收入3.26亿元,同比微降0.08%;归母净利润3019.8万元,同比上升8.43%,扣非净
利润2760.25万元,同比上升10.85%,显示Q2盈利明显改善。公司负债率43.18%,财务费用为负87.45万元,投资收益228.23万元,毛
利率保持在32.08%。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2900000779.shtml
─────────┬────────────────────────────────────────────────
2025-08-28 19:46│智洋创新(688191):上半年净利润1907.88万元 同比减少24.71%
─────────┴────────────────────────────────────────────────
智洋创新2023年上半年营收达4.63亿元,同比增长6.55%。但净利润下滑明显,归母净利润1907.88万元,同比下降24.71%;扣非
后净利润1072.73万元,同比大降49.11%。营业利润与利润总额分别减少13.37%和14.50%。公司总资产14.87亿元,较上年末微降2.26
%;所有者权益8.45亿元,减少4.71%。营收增长但盈利承压,扣非净利润降幅显著,反映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减弱。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70581
─────────┬────────────────────────────────────────────────
2025-05-27 20:00│智洋创新(688191)2025年5月27日-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公司的主营业务介绍。
答:公司是一家助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人工智能企业,专注于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数字孪生
技术及具身智能技术的持续积累和应用实践,通过构建天空地多源感知云边协同的“算法-软件-硬件”产品体系,面向电力、水利、
轨道交通、新能源等行业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实现人工智能商业化落地。
公司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与行业场景深度融合”的商业模式,早期以电力行业作为切入点,契合电网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成功
推出了电力行业人工智能产品,并形成了成熟的商业模式。随着公司的发展及各行业对于人工智能产品需求的增长,公司已逐步将产
品技术和商业模式拓展至水利、轨道交通、新能源等众多行业场景。
2024年,公司经营业绩实现稳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9.71亿元,同比增长21.62%。分业务领域来看,公司在电力领域实现连续持
续稳定增长,水利领域、轨道交通领域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其中轨道交通行业主营业务收入9,300.67万元,同比增长484.79%,水利
行业主营业务收入7,267.05万元,同比增长47.81%。
2、公司的主要技术体系?
答: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已经形成了一站式AI平台、大数据及数字孪生平台、智洋工业大模型技术平台、AI智能体(AI Agent)
技术平台、AI终端技术平台、具身智能无人机技术平台六大基础技术平台。公司通过算法、软件及硬件的协同设计模式,实现了物联
网连接、多模态数据感知、数字孪生交互、智能分析决策和各行业场景应用。
3、公司研发团队及研发布局情况?
答:公司在济南、淄博、广州、北京设有研发中心,并以前沿技术发展与客户需求为研发导向,构建起“前瞻探索-应用创新”
双循环的集成产品研发模式。截至2024年底,公司研发团队规模已达399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27.07%,公司构建了覆盖济南
、淄博、广州、北京的四地协同研发体系,形成跨区域技术联动机制,济南研发中心作为核心研发基地,主导核心战略技术及算法、
智能感知终端产品、无人机产品、主站类软件研发;北京研发中心聚焦人工智能算法研发;淄博和广州研发中心参与智能感知终端产
品、无人机产品的研发。
4、上海子公司成立的原因?
答:公司在上海成立子公司,是基于上海在科技创新及人才资源方面的优势,以便公司能够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提高公司的研
发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符合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和需要。
5、未来行业的拓展规划?
答:公司始终以“人工智能+行业”作为公司的发展战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及具身
智能技术等技术,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的商业化应用,助力行业客户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针对产品技术能力,公司将持续加大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投入,包括不限于工业大模型算法的应用、具身智能技术的突破、智能
硬件水平的提升等多方面,通过高端技术人才的引进、研发资源倾斜及产学研合作研发等多种方式,强化公司六大基础技术平台能力
。
针对各个行业场景,公司将持续深化对于行业场景的理解、需求挖掘和商业化落地,实现人工智能在行业场景下的价值创造。公
司将在对已有行业场景应用深化的同时,积极拓展新行业,助力更多行业客户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针对外延式发展,公司围绕着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引擎“数据、算法和算力”进行开展,积极寻找潜在的并购标的,以实现数据
维度的拓宽、专用算力性能的提升和基础算法的延展,进一步深化公司在人工智能行业的产业布局。
6、公司人工智能商业化落地方面的能力?
答:基于在不同行业落地应用过程中的技术沉淀和行业知识积累,公司拥有根据业务需求调整技术方案以适应特定场景的能力,
从数据采集、模型训练到系统部署,公司提供端到端的AI解决方案,确保技术落地的高效性与可靠性。公司拥有专业的研发团队,专
注于AI前沿技术的探索与应用,能够快速吸收最新技术成果并实现商业化落地,并始终以解决客户痛点为出发点,确保技术落地后为
客户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和效率提升。
从通用技术的角度来看,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算法研发、数据处理、工程化能力、技术融合、前沿探索、研
发创新以及商业化能力等多个方面。这些能力不仅支撑了公司早期在电力行业的成功,还为公司在进入新行业如水利、轨道交通及新
能源等行业实现技术落地和商业化扩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保障了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生态合作推动更多其他行业的智能化转型
。
7、公司业务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
答:公司业务已实现除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省级区划全覆盖。对于年度业务分布的情况,主要受不同区域客户投资节奏、经
济发展水平和项目施工周期等因素影响。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05/66589688191.pdf
─────────┬────────────────────────────────────────────────
2025-05-08 17:59│智洋创新(688191)2025年5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去年营业收入增长21.62%,其中电力、水利、轨道交通等各行业的增长驱动因素分别是什么?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96,823.99万元,同比增长21.77%,其中轨道交通行业主营业务收入9,30
0.67万元,同比增长484.79%,水利行业主营业务收入7,267.05万元,同比增长47.81%。
在行业政策驱动方面:1、电力行业:2024年的国家电网建设投资总规模首次超过6,000亿元,持续的投资将有助于加快新型电力
系统的构建,推动电力行业的软硬件全面升级,为相关行业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2、水利行业: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水利
建设投资达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智慧水利市场规模突破200亿元,而2024年水利投资再创新高至1.35万亿元;3、轨道交
通行业:中国铁路建设目前处于高速发展时期,2024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持续保持较高增速的
投入
在公司产品及技术投入方面: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已经形成了一站式AI平台、大数据及数字孪生平台、智洋工业大模型技术平台
、AI智能体(AI Agent)技术平台、AI终端技术平台、具身智能无人机技术平台六大基础技术平台。公司通过算法、软件及硬件的协
同设计模式,实现了物联网连接、多模态数据感知、数字孪生交互、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