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688202 美迪西 更新日期:2025-10-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
2025-10-17 17:34│美迪西: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10-001)
─────────┴────────────────────────────────────────────────
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10月11日至2025年10月15日在公司会议室举行投资者关系活动,参与单位名称及人员
有华源证券、中泰证券、和谐江一、仁布资产、玖歌投资、江西高技术产投,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卓楠,财务总监:张
冬花,证券办公室:翁少凡。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10/74898688202.pdf
─────────┬────────────────────────────────────────────────
2025-10-11 20:00│美迪西(688202)2025年10月11日-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10月11日至2025年10月15日在公司会议室举行投资者关系活动,参与单位名称及人员
有华源证券、中泰证券、和谐江一、仁布资产、玖歌投资、江西高技术产投,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卓楠,财务总监:张
冬花,证券办公室:翁少凡。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10/74898688202.pdf
─────────┬────────────────────────────────────────────────
2025-09-22 20:00│美迪西(688202)2025年9月22日至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问题:公司海外业务的拓展情况?
回答:目前公司已在美国波士顿投入使用约2,000平方米的研发办公场地,服务范围涵盖化学、生物、动物实验,目前已投入使
用并实现创收。2025年1-6月,公司境外客户收入为2.48亿元,同比增长31.08%,且境外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约40%,不断推进国际
化战略。波士顿实验室将与国内各研发实验中心配合、联动,在资源共享的同时,实现差异化发展,重点满足海外客户日益增长的需
求,不断加强与全球合作伙伴的沟通协作,为欧美客户的商务拓展提供有效支撑。
同时,公司在欧洲、亚太地区等海外产业核心区域多点布局,加强实验室能力以及商务团队的建设。目前公司在海外已拥有十多
名BD团队,将继续加强欧洲市场BD的团队建设,增加海外BD和国内科研团队沟通,建立客户信息情报系统,做好大客户服务管理,逐
步建立适应海外市场竞争的市场销售体系。此外,公司将积极参与国际行业会议,增加科研团队定期拓展频率,积极主动地拓展海外
市场。2025年1-6月,公司境外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45.89%,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9.55个百分点。且境外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约40%
,力争将公司的海外业务占比逐步提升至50%,为公司的发展和增长提供新思路、新方向、新动能。
2、问题:实验用猴的价格变化及供应情况?
回答:近期实验用猴的市场价格稳中有升。公司已积极采取丰富采购渠道、深化与实验动物供应商的合作等多项措施保障公司实
验动物,特别是实验用猴的供应稳定,能够满足公司经营的需要。
3、问题: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回答:首先,公司拥有全面的临床前新药研发能力及丰富的研发经验。公司是国内少有的能提供从先导化合物筛选、优化、原料
药制备、制剂工艺开发、药效学研究到临床前药代动力学及药物安全性评价等一系列服务的综合性CRO。2015年至2025年6月,公司参
与研发完成的新药及仿制药项目已有588件通过中国NMPA、美国FDA、澳大利亚TGA的审批进入临床试验,近三年平均每年助力约100件
IND在国内外获批临床。
其次,公司在免疫肿瘤药物研发领域具有相对优势,系统性地建立了超过510种肿瘤模型,长期为国际大型抗肿瘤药物公司武田
制药等客户提供抗肿瘤药物研究服务。并且公司在抗体及抗体药物偶联物等热点领域中有突出的技术经验,已帮助客户完成了数十个
ADC的整套临床前研究,其中30件已通过NMPA、FDA批准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同时,公司具备专业人才团队优势,各业务板块主要管理人员均具有医药研发领域丰富的研究管理经验,硕士及博士人数占员工
总数约三成;建立具有国际标准的研究质量控制体系,为国内少数能够符合中美双报标准的GLP研究机构;拥有优质的客户群和良好
的行业口碑,至今已积累了众多国内外著名大型药企、知名创新生物医药技术企业及科研机构客户;紧跟新药研发趋势,持续加强加
大热点药物研发关键技术研究,持续提升药物研发关键技术。
4、问题:公司在AI技术方面的布局?
回答:公司作为CRO企业,提前把握布局热点技术平台,持续紧密跟踪创新药物研发前沿动态,公司紧跟研发热点趋势,持续加
强加大热点药物研发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包括构建“人类细胞模型-AI预测-类器官”三位一体的创新技术服务平台,完善基于AI技术
的一站式创新药临床前研发服务平台等一系列重要创新研发技术平台建设,同时开发了AI ADMET预测模型提升药物研发的效率和成功
率。目前,公司在与多家 AI创新药研发公司开展合作的基础上,已经搭建了AI药物发现服务平台,充分整合外部技术资源和内部研
发能力,实现双向赋能。同时,公司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一站式创新药临床前研发服务平台项目”已获得政府立项并已经开始为
客户服务。公司将结合自身业务,积极探索相关技术在研发业务中的应用,不断增强公司的研发服务能力与竞争优势。
5、问题:公司是否有扩展其他业务的计划?
回答:公司将围绕临床前研究一体化策略,持续深化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公司在临床前一体化研究的竞争优势。公司将在夯实现
有主业的基础上,根据业务实际情况逐步寻求拓展上下游产业链的合适机会,期望能够契合公司国际化战略,进一步补齐生物药,尤
其抗体药物的药物发现、药学研究能力,加强现有研发技术平台,对现有业务链条进行补充或加强。后续如有相关计划,公司将依据
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履行相应的决策程序及信息披露。
6、问题:公司对国内CXO行业未来发展的看法?
回答:近年来受宏观环境及医药投融资节奏放缓影响,CRO行业一度面临挑战,但创新药企及CRO公司依然持续积极推进研发工作
,积极探索创新药出海道路。GLP-1、ADC、小核酸等药物类别的持续活跃,出现了新的机遇。此外,一些大型制药企业正积极探索利
用AI技术创新药物发现,提升研发效率。这种趋势对CRO行业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美迪西在内的CRO企业紧跟创新药物研发前沿动
态,提前布局新技术平台,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助力新药的研发进程。截至目前,公司已助力多款创新药物成功出海,也持续关注新
兴医药企业的出海战略和商业化落地,全力支持全球合作伙伴的药物研发,助力创新药企扩展全球化版图。
其次,国家政策方面,高度支持创新药产业发展,继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地方性支持
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具体实施细则陆续出台,有望利好行业及公司未来持续发展。政策指引下医药产业基金投资活动频繁
,新基金陆续筹备设立。此外,2025年3月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下一步支持方向,“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
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另外,2025 年6 月9 日,中央发布“民生10 条”,提到“制定出台商业健康保险
创新药品目录”。2025年9月12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国家药监局关于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有关事项的公告(2025年第86号
)》,提到对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受理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审批,创新药审评再次加速。政策端的大力支持对国
内创新药产业的中长期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作为临床前CRO,2025年上半年,公司参与研发完成的新药项目已有68件通过审批进入临床试验,其中59件通过 NMPA 批准进入
临床试验,9件通过美国 FDA的审批进入临床试验,加速创新药的研发进程。未来各项支持政策的落实落细,将会为国内CRO企业提供
更多机会,有望提升国内创新药企业研发投入信心,促进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创新发展,进而带动国内创新药以及CRO公司的整体发展
。公司也将继续在新药研发的核心环节创新,不断加强技术平台建设,巩固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继续发挥CRO的重要专业作用,
支持更多优秀的创新药获批临床。
7、问题:公司目前的团队结构以及人员方面的规划情况?
回答:公司高度重视CRO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作为人才密集型企业,公司一直高度重视技术人才队伍及管理人才队伍的
建立,注重内部人才梯队的建设。为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公司同步配置了高素质人才,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
比例为85.37%,硕博比例为28.65%。公司加大引进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包括首席战略发展官(CSDO)和首席技术官(CTO)、事业部的
负责VP等均已加盟,更多优秀人才继续招聘之中,并积极培养和提拔内部优秀员工,助力公司的未来发展。同时,公司制定了2025年
员工持股计划及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旨在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提升核心团队凝聚力和企业核心
竞争力,确保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未来,公司各事业部继续落实各项组织精简工作,协同各部门进行专业化资源的整合、共享,旨在合理控制人员规模,提升人员
使用的效率。公司会依据市场情况以及成本控制情况,持续优化内部组织及人才结构,落实各项人效提升措施,适时调整人员招聘计
划,使之与公司业务的发展情况相匹配,以保障未来业务的发展以及项目的顺利实施。
8、问题:公司订单执行的周期情况?
回答:公司主要有三种服务模式:产品定制模式、设计研发模式和联合攻关模式,三种模式所需要的周期有所不同。产品定制模
式中,化学服务、生物学服务和原料药制剂研究服务大概1-3个月,药效学研究服务1-10个月;设计研发模式,根据具体约定服务内
容,所需周期存在差异,约半年到两年半;联合攻关模式(FTE),根据合同具体约定,通常情况是半年或1年。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09/74379688202.pdf
─────────┬────────────────────────────────────────────────
2025-09-15 19:37│美迪西(688202):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80万股限制性股票
─────────┴────────────────────────────────────────────────
美迪西(688202.SH)于2025年9月15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及预留授予方案
。公司拟向385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80万股限制性股票,向4名激励对象预留授予20万股,授予价格均为31.37元/股,授予日定为2025
年9月15日。此举旨在进一步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核心人才,推动公司持续发展。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83961
─────────┬────────────────────────────────────────────────
2025-09-04 19:01│9月4日美迪西发布公告,股东减持95万股
─────────┴────────────────────────────────────────────────
美迪西股东林长青于2025年8月13日至9月3日合计减持公司95万股,占总股本0.7071%,减持期间股价上涨14.29%,截至9月3日收
盘报66.8元。此次减持使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披露阈值,公司已发布提示性公告。信息来源于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不构成投资建
议。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90400031611.shtml
─────────┬────────────────────────────────────────────────
2025-08-30 06:16│美迪西(688202)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上升亏损收窄,盈利能力上升
─────────┴────────────────────────────────────────────────
美迪西2025年中报显示,营收达5.4亿元,同比增3.64%;归母净利润亏损收窄至1289.84万元,同比减亏81.63%,单季度净利润
转正至164.85万元,同比增105.05%。毛利率同比大增157.55%至21.24%,净利率改善82.28%。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257.11%,但每股
净资产下降13.63%。三费占营收18.03%,财务费用压力较大。公司持续拓展海外业务,波士顿实验室已投入使用,2024年境外收入占
比38%,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超20%,目标海外占比提升至40%-50%。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3000010579.shtml
─────────┬────────────────────────────────────────────────
2025-08-29 20:00│美迪西(688202)2025年8月29日-9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29日至2025年9月19日在公司会议室、通讯方式、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举
行投资者关系活动,参与单位名称及人员有东方证券、长江证券,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CEO:CHUN-LINCHEN。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08/73440688202.pdf
─────────┬────────────────────────────────────────────────
2025-08-29 01:42│图解美迪西中报: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105.05%
─────────┴────────────────────────────────────────────────
美迪西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达5.4亿元,同比增3.64%;归母净利润亏损1289.84万元,同比收窄81.63%;扣非净利润
亏损2673.04万元,同比收窄66.42%。二季度单季主营收入2.73亿元,同比增长4.35%;归母净利润转盈164.85万元,同比大增105.05
%;扣非净利润亏损734.74万元,同比收窄81.34%。公司负债率26.45%,投资收益498.18万元,财务费用362.09万元,毛利率21.24%
。整体呈现亏损收窄、盈利改善趋势。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2900000578.shtml
─────────┬────────────────────────────────────────────────
2025-08-28 20:52│美迪西(688202)上半年净亏损1289.84万元
─────────┴────────────────────────────────────────────────
格隆汇8月28日丨美迪西(688202.SH)发布2025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0亿元,同比增长3.64%;归母净利润-12
89.84万元,上年同期-7023.03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673.04万元,上年同期-7960.24万元。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70725
─────────┬────────────────────────────────────────────────
2025-08-07 07:34│立秋 | 凉风有信,获批可期。美迪西愿您攻关已久的新药终得批件
─────────┴────────────────────────────────────────────────
美迪西(688202.SH)是一家致力于提供全方位临床前新药研究服务的公司,服务涵盖药物发现、药学研究及临床前研究。截至2
024年底,已为全球2000多家客户提供服务,参与研发的520个项目获得IND批准。公司通过高效、高性价比的服务助力新药研发。
http://www.dongtaibao.cn/#/releaseDetail?id=1065931
─────────┬────────────────────────────────────────────────
2025-07-21 20:00│美迪西(688202)2025年7月21日-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问题:目前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情况?
回答:目前公司已在美国波士顿投入使用约2,000平方米的研发办公场地,服务范围涵盖化学、生物、动物实验,目前已投入使
用并实现创收。波士顿实验室将与国内各研发实验中心配合、联动,在资源共享的同时,实现差异化发展,重点满足海外客户日益增
长的需求,不断加强与全球合作伙伴的沟通协作,为欧美客户的商务拓展提供有效支撑。此外,公司还在欧洲、亚太地区等海外产业
核心区域多点布局,加强实验室能力以及商务团队的建设。目前公司在海外已拥有十多名BD团队,将继续加强欧洲市场BD的团队建设
,增加海外BD和国内科研团队沟通,建立客户信息情报系统,做好大客户服务管理,逐步建立适应海外市场竞争的市场销售体系。此
外,公司将积极参与国际行业会议,增加科研团队定期拓展频率,积极主动地拓展海外市场。2024年,公司境外客户收入约占主营业
务收入38%,且境外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实现增长超过20%,力争将公司的海外业务占比逐步提升至40-50%,为公司的发展和增长提供新
思路、新方向、新动能。
2、问题:公司相较于同行企业的竞争优势?
回答:首先,公司拥有全面的临床前新药研发能力及丰富的研发经验。公司是国内少有的能提供从先导化合物筛选、优化、原料
药制备、制剂工艺开发、药效学研究到临床前药代动力学及药物安全性评价等一系列服务的综合性CRO。2015年至2024年末,公司参
与研发完成的新药及仿制药项目已有520件通过中国NMPA、美国FDA、澳大利亚TGA的审批进入临床试验,近三年平均每年助力约100件
IND在国内外获批临床。
其次,公司在免疫肿瘤药物研发领域具有相对优势,系统性地建立了超过480种肿瘤模型,长期为国际大型抗肿瘤药物公司武田
制药等客户提供抗肿瘤药物研究服务。并且公司在抗体及抗体药物偶联物等热点领域中有突出的技术经验,已帮助客户完成了数十个
ADC的整套临床前研究,其中28件已通过NMPA、FDA批准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同时,公司具备专业人才团队优势,各业务板块主要管理人员均具有医药研发领域丰富的研究管理经验,硕士及博士人数占员工
总数约三成;建立具有国际标准的研究质量控制体系,为国内少数能够符合中美双报标准的GLP研究机构;拥有优质的客户群和良好
的行业口碑,至今已积累了众多国内外著名大型药企、知名创新生物医药技术企业及科研机构客户;紧跟新药研发趋势,持续加强加
大热点药物研发关键技术研究,持续提升药物研发关键技术。
3、问题:公司今年的人员规划情况?
回答:公司高度重视CRO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作为人才密集型企业,公司一直高度重视技术人才队伍及管理人才队伍的
建立,注重内部人才梯队的建设。为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公司同步配置了高素质人才,2024年度公司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比例为83.6
1%,硕博比例29.63%。公司加大引进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包括首席运营官(COO)、首席战略发展官(CSDO)和首席技术官(CTO)等已经
加盟,更多优秀人才继续招聘之中,并积极培养和提拔内部优秀员工,助力公司的未来发展。未来,公司各事业部继续落实各项组织
精简工作,协同各部门进行专业化资源的整合、共享,旨在合理控制人员规模,提升人员使用的效率。公司会依据市场情况以及成本
控制情况,持续优化内部组织及人才结构,落实各项人效提升措施,适时调整人员招聘计划,使之与公司业务的发展情况相匹配,以
保障未来业务的发展以及项目的顺利实施。
4、问题:公司在新技术平台方面的布局情况?
回答:作为CRO企业,公司前瞻布局热点技术平台,紧密跟踪创新药物研发前沿动态,并持续加强热点药物研发关键技术研究,
主要包括构建“人类细胞模型-AI预测-类器官”三位一体的创新技术服务平台,完善基于AI技术的一站式创新药临床前研发服务平台
等一系列重要创新研发技术平台建设,在CGT、核酸药物、PROTAC、AI等方面都是公司近几年重要的发展方向,并且目前均有项目正
在推进,在ADC药物的临床前研究已经拥有很多成功经验,完成了数十个ADC的整套临床前研究,获批28件批件。公司持续夯实完善AD
C药物、小核酸药物等生物药临床前一体化研发平台建设,将一体化优势从化学药延伸至生物药领域,进一步夯实生物药的药物发现
、药学研究能力。
公司将持续投入自主创新研发,进一步完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药药物发现研发平台、类器官模型开发、PROTAC药物研发平
台及细胞基因治疗药物平台开发等技术热点,以及单细胞转化医学研究、新的抗肿瘤药物耐药模型等研发项目,构建PROTAC克服易突
变靶点的耐药性研究、眼科疾病动物药效评价模型、基于外泌体药物或载体的生物分析技术体系、新型分子胶蛋白降解技术研究与应
用等研发项目。公司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一站式创新药临床前研发服务平台项目”“核酸药物临床前研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均
已获得政府立项并已经开始为客户服务。公司将结合自身业务,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不断增强公司的研发服务能力与竞争优
势。
5、问题:近期实验用猴价格及供应情况?
回答:近期实验用猴的市场价格稳中有升。公司已积极采取丰富采购渠道、深化与实验动物供应商的合作等多项措施保障公司实
验动物,特别是实验用猴的供应稳定,能够满足公司经营的需要。
6、问题:怎么看待国内CRO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回答:尽管当前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融资环境有待复苏,但创新药企及CRO公司依然持续积极推进研发工作,积极探索创新药
出海道路。GLP-1、ADC、小核酸等药物类别的持续活跃,出现了新的机遇。此外,一些制药企业正积极探索利用AI技术创新药物发现
,提升研发效率。这些趋势对CRO行业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美迪西在内的CRO企业紧跟创新药物研发前沿动态,提前布局新技术平
台,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助力新药的研发进程。截至目前,公司已助力多款创新药物成功出海,也持续关注新兴医药企业的出海战略
和商业化落地,全力支持全球合作伙伴的药物研发,助力创新药企扩展全球化版图。
其次,国家政策方面,高度支持创新药产业发展,全链条支持政策陆续出台,有望利好行业及公司未来持续发展。2024年7月5日
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地方性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具体实施细则陆续
出台。政策指引下医药产业基金投资活动频繁,新基金陆续筹备设立。此外,2025年3月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下一步支
持方向,“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优化药品集采政策。2025年6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
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明确对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审批
,大幅缩短审批周期,支持全球同步研发。政策端的大力支持对国内创新药产业的中长期发展有着积极影响。作为临床前CRO,2024
年公司参与研发完成的新药及仿制药项目已有99件通过审批进入临床试验,其中89件通过NMP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10件通过美国FDA
、澳大利亚TGA的审批进入临床试验,加速创新药的研发进程。未来各项支持政策的落实落细,将会为国内CRO企业提供更多机会,有
望提升国内创新药企业研发投入信心,促进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创新发展,进而带动国内创新药以及CRO公司的整体发展。公司也将继
续在新药研发的核心环节创新,不断加强技术平台建设,巩固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继续发挥CRO的重要专业作用,支持更多优秀
的创新药获批临床。
7、公司一季度毛利率提升的原因?
回答: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综合毛利率为22.03%,较上年同期综合毛利率增长13.70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降本增
效,加强成本管控,切实推进精细化管理,在实现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2.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
上期实现大幅减亏,综合毛利率有所提升。
未来公司将积极通过开发新客户、完善创新药研发平台、优化内部组织及人才结构、降本增效等方式提升切实提升运营效率和盈
利能力,希望以充满韧性、敏捷性的组织更好地应对外部市场变化,保障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07/69976688202.pdf
─────────┬────────────────────────────────────────────────
2025-07-18 19:52│美迪西(688202)股东林长青拟减持不超1.49%股份
─────────┴────────────────────────────────────────────────
智通财经APP讯,美迪西(688202.SH)发布公告,因股东自身资金需求,公司股东林长青拟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合
计不超过所持公司股票200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49%,自减持计划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根据中国证监会及上
海证券交易所规定禁止减持的期间除外)实施。
http://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1319621.html
─────────┬────────────────────────────────────────────────
2025-07-14 23:09│美迪西(688202):实际回购1.19%公司股份
─────────┴────────────────────────────────────────────────
美迪西(688202.SH)宣布,截至2025年7月13日,其股份回购期限已满,累计回购1,604,487股,占总股本1.19%,均价31.21元,
耗资5007.53万元,符合回购方案要求。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37524
─────────┬────────────────────────────────────────────────
2025-07-14 20:00│美迪西(688202)2025年7月14日-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问题:公司在新技术平台方面的布局情况?
回答:作为CRO企业,公司前瞻布局热点技术平台,紧密跟踪创新药物研发前沿动态,并持续加强热点药物研发关键技术研究,
主要包括构建“人类细胞模型-AI预测-类器官”三位一体的创新技术服务平台,完善基于AI技术的一站式创新药临床前研发服务平台
等一系列重要创新研发技术平台建设,在CGT、核酸药物、PROTAC、AI等方面都是公司近几年重要的发展方向,并且目前均有项目正
在推进,在ADC药物的临床前研究已经拥有很多成功经验,完成了数十个ADC的整套临床前研究,获批28件批件。公司持续夯实完善AD
C药物、小核酸药物等生物药临床前一体化研发平台建设,将一体化优势从化学药延伸至生物药领域,进一步夯实生物药的药物发现
、药学研究能力。
公司将持续投入自主创新研发,进一步完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药药物发现研发平台、类器官模型开发、PROTAC药物研发平
台及细胞基因治疗药物平台开发等技术热点,以及单细胞转化医学研究、新的抗肿瘤药物耐药模型等研发项目,构建PROTAC克服易突
变靶点的耐药性研究、眼科疾病动物药效评价模型、基于外泌体药物或载体的生物分析技术体系、新型分子胶蛋白降解技术研究与应
用等研发项目。公司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一站式创新药临床前研发服务平台项目”“核酸药物临床前研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均
已获得政府立项并已经开始为客户服务。公司将结合自身业务,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不断增强公司的研发服务能力与竞争优
势。
2、问题:近期实验用猴价格及供应情况?
回答:近期实验用猴的市场价格稳中有升。公司已积极采取丰富采购渠道、深化与实验动物供应商的合作等多项措施保障公司实
验动物,特别是实验用猴的供应稳定,能够满足公司经营的需要。
3、问题:目前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情况?
回答:目前公司已在美国波士顿投入使用约2,000平方米的研发办公场地,服务范围涵盖化学、生物、动物实验,目前已投入使
用并实现创收。波士顿实验室将与国内各研发实验中心配合、联动,在资源共享的同时,实现差异化发展,重点满足海外客户日益增
长的需求,不断加强与全球合作伙伴的沟通协作,为欧美客户的商务拓展提供有效支撑。此外,公司还在欧洲、亚太地区等海外产业
核心区域多点布局,加强实验室能力以及商务团队的建设。目前公司在海外已拥有十多名BD团队,将继续加强欧洲市场BD的团队建设
,增加海外BD和国内科研团队沟通,建立客户信息情报系统,做好大客户服务管理,逐步建立适应海外市场竞争的市场销售体系。此
外,公司将积极参与国际行业会议,增加科研团队定期拓展频率,积极主动地拓展海外市场。2024年,公司境外客户收入约占主营业
务收入38%,且境外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实现增长超过20%,力争将公司的海外业务占比逐步提升至40-50%,为公司的发展和增长提供新
思路、新方向、新动能。
4、问题:公司订单的执行周期情况?
回答:公司主要有三种服务模式:产品定制模式、设计研发模式和联合攻关模式,三种模式所需要的周期有所不同。产品定制模
式中,化学服务、生物学服务和原料药制剂研究服务大概1-3个月,药效学研究服务1-10个月;设计研发模式,根据具体约定服务内
容,所需周期存在差异,约半年到两年半;联合攻关模式(FTE),根据合同具体约定,通常情况是半年或1年。
5、问题:公司今年的人员规划情况?
回答:公司高度重视CRO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作为人才密集型企业,公司一直高度重视技术人才队伍及管理人才队伍的
建立,注重内部人才梯队的建设。为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公司同步配置了高素质人才,2024年度公司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比例为83.6
1%,硕博比例29.63%。公司加大引进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包括首席运营官(COO)、首席战略发展官(CSDO)和首席技术官(CTO)等已经
加盟,更多优秀人才继续招聘之中,并积极培养和提拔内部优秀员工,助力公司的未来发展。未来,公司各事业部继续落实各项组织
精简工作,协同各部门进行专业化资源的整合、共享,旨在合理控制人员规模,提升人员使用的效率。公司会依据市场情况以及成本
控制情况,持续优化内部组织及人才结构,落实各项人效提升措施,适时调整人员招聘计划,使之与公司业务的发展情况相匹配,以
保障未来业务的发展以及项目的顺利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