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688396 华润微 更新日期:2025-09-08◇ 通达信沪深京F10
─────────┬────────────────────────────────────────────────
2025-09-03 07:33│华源证券:给予华润微增持评级
─────────┴────────────────────────────────────────────────
华润微2025年上半年营收52.18亿元,同比增长9.62%;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增长20.85%。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8.63亿元
,环比增长21.61%,归母净利润2.56亿元,环比大增207.12%,主因产能利用率高位运行及降本增效。产品端,MOSFET、IGBT在汽车
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持续放量,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氮化镓器件收入高增,多款车规级产品已进入客户测试与量产阶段。制造端
,0.11μmULLe-Flash等多技术平台进入风险量产,封装产能利用率同比提升27%。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90300005440.shtml
─────────┬────────────────────────────────────────────────
2025-08-30 06:17│华润微(688396)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
华润微2025年中报显示,营收52.18亿元,同比增9.62%;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增20.85%,其中Q2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
3.42%。毛利率25.65%,净利率5.35%,同比提升13.23%。三费占比4.68%,同比下降3.88%。应收账款占净利润比达229.97%,需关注
回款风险。ROIC中位数6.68%,资本回报一般。公司积极推进重庆、深圳12英寸产线及先进封测基地建设,氮化镓产品已量产并布局
服务器电源、机器人领域。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3000010642.shtml
─────────┬────────────────────────────────────────────────
2025-08-29 18:06│华润微(688396)2025年8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一、董事长致辞
非常感谢各位莅临华润微 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首先,我就 2025年上半年的整体经营情况向大家逐一汇报。在营收方面,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2.18亿元,同比增长9.62%;其中二季度实现 28.63亿元,同比增长 8.28%,环比增长 21.61%。在利润方
面,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增长 20.85%;其中二季度 2.56 亿元,同比增长 3.42%,环比增长 207.12
%。整体来看,公司两大核心财务指标均保持同比与环比的稳健增长,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和成长质量的持续提升。
全球半导体行业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增长与市场分化,核心增长动能来源于人工智能(AI)驱动的高性能计算和数据中心需求的
持续增长。公司积极把握产业机遇,围绕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布局,在端侧 AI 方面,重点聚焦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并积极拓展至工
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前沿场景。在云端 AI方面,致力于为服务器电源提供高性能的功率器件解决方案。此外,公司加速拓展智
能驾驶、低空经济、数据中心等新兴赛道,不断培育新的业绩增长极,为公司长远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除了 AI板块实现高速成长外,经历周期调整的消费电子市场已呈现复苏态势,汽车电子在电动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下保持稳健
增长,工业自动化需求也正在逐步回暖。公司紧抓汽车、光伏储能、消费电子等多领域复苏机遇,持续优化产品与业务结构。上半年
,公司产品与方案板块中泛新能源领域(含车类及新能源)占比提升至 44%,稳居公司第一大支柱;消费电子占比 38%,工业与通信
设备各占 9%。通过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优化客户结构,公司核心客户订单实现快速提升,多个新项目成功导入并成为客户首选供
应商,品牌影响力和订单储备不断增强。
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业务战略布局,构建多维增长曲线,坚持内涵增长与外延并购协同,实现由“器件供应商”向“系统
级解决方案商”的战略转型。一是硅基产品,深耕消费电子、工控等应用领域,同时向高端消费电子转型,并加强在人工智能、机器
人、低空经济等新兴场景的深度布局,推进产品模块化和方案化应用;二是化合物半导体产品,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核心应用,实现技
术突破与规模扩张双提升;三是传感器、MCU 等产品,积极推进产品技术攻关与前沿领域预研。
公司将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深化创新改革,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以优秀的经营业绩回报广大投资者。我们期待与各位共享公
司未来的成长红利。
二、投资者的主要问题
问题一:请问公司重点项目进展?
答:一是重庆 12吋产线,已完成 3万片/月的产能建设,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8月份已实现满载。二是深圳 12吋产线,90nm平
台多颗产品已导入并实现量产,55/40nm产品也在同步验证中。三是先进功率封测基地,聚焦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高端应用领域,
扩展先进封测能力与服务覆盖范围,产能利用率在80%以上,同比好于去年。四是高端掩模项目,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 40%,重点支
持 90nm 及以下高端节点,已成功建立了 55nm工艺节点的研发能力,为高端市场产品设计与制造提供了关键技术保障。
问题二:请问公司氮化镓产品的布局?在服务器电源、机器人目前的进展?
答:公司氮化镓产品同时布局 D-MODE、E-MODE 两种工艺路线。今年 5月外延中心正式通线,并计划向更大规模加速爬坡。公司
氮化镓已实现全电压覆盖,产品系列丰富,主要面向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讯设施、数据中心四大领域。目前,在网通领域、全球
TV和显示屏已成为氮化镓头部供应商。
服务器电源领域,公司产品已覆盖传统服务器及 AI服务器电源应用,并实现规模化量产;机器人领域已在送样验证中。
问题三:请问公司产品是否有涨价以及未来是否有可能涨价?
答:从产能利用率来看,公司 6吋、8吋、重庆 12吋均已接近满产水平;从订单来看,能见度在 2-3个月左右,对第三、第四
季度的业绩形成有力支撑。
价格策略方面,公司持续跟踪市场需求变化和行业定价动态。目前行业内已有涨价动向,公司也已启动与客户的价格沟通,正处
于积极洽谈阶段。当前公司更侧重于在产能饱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排产计划,依据产品盈利能力、订单强度、产能占比、客户重要
性等多维度进行优先级调度。
问题四:请问公司与长电科技有哪些业务协同?
答:华润微与长电科技同属华润集团科技及新兴产业板块,是集团在半导体产业链中的重要布局。长电科技作为全球领先的封装
测试代工企业,重点聚焦于先进封装技术;而华润微作为IDM经营模式的企业,封装测试业务以满足自身需求为主,主要围绕模块级
封装、晶圆级封装、功率器件框架级封装以及面板级封装等工艺展开。
双方在业务上具有协同基础和互补性,公司部分 12吋先进产品在研发阶段会与长电科技开展合作,利用其在先进封装方面的技
术能力进行产品验证与试样。但这部分业务占比较小。未来双方将基于战略和市场需求,持续探索更多深度协同的可能。
问题五:请问公司如何看待服务器中功率器件的量价空间?
答:从市场规模和增长预期来看,一方面,服务器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主要云服务提供商正在积极加大云服务与 AI基础
设施的资本支出;另一方面,随着 AI服务器算力不断升级,对电源功率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推动功率半导体产品向高耐压、大电流
方向发展,进一步带动了电源管理芯片的市场需求与技术升级。
针对 AI服务器电源市场,公司目前已实现 SGT MOS、SJ MOS、SiC MOS和 GaN产品的批量供应。此外,超百颗包括中低压、高压
、特种器件及第三代半导体等适用于服务器领域的新产品正处于研发阶段,公司在 AI领域的增长空间与增速有望进一步扩大。
问题六:请问公司在 AI 算力领域布局的优势?
答:公司的核心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备规模化制造能力和丰富的产品系列,拥有覆盖广泛的销售与技术支持渠道;
二是在服务高端客户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能够深入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解决方案;三是具备先进的封装技术能力,
可满足客户贴片化的封装需求,为客户提供先进封装的产品,如 QDPAK、TOLT、TOLL、Source Down 、DSC DFN5*6等封装形式。
问题七:请问公司在传感器领域的未来布局?
答: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深化,公司将持续加大对高端传感器全系列产品的战略投入。目前重点布局的产品包括陀螺仪、温湿度
传感器、CMOS传感器和光耦传感器等,致力于拓展健康监测、智能汽车、智能交通等多个前沿应用场景,以应对市场对高性能传感器
日益增长的需求。公司也将成立专门的传感器事业群,系统推进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
问题八:在 China for china 的情况下,目前有看到海外的厂商产能向我们转移吗?
答:当前海外企业更加注重与中国本土供应链的合作,公司正积极承接此类订单,在封装测试、晶圆制造等领域做业务拓展。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8/20250829171901277904362.pdf
─────────┬────────────────────────────────────────────────
2025-08-29 02:08│图解华润微中报: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3.42%
─────────┴────────────────────────────────────────────────
华润微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达52.18亿元,同比增9.62%;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增20.85%,但扣非净利润2.73亿
元,同比下降3.95%。第二季度单季收入28.63亿元,同比增8.28%;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3.42%;扣非净利润2.09亿元,同比
下降8.13%。公司毛利率为25.65%,负债率仅16.58%,财务费用为-9894.58万元,投资收益为-2.32亿元。整体业绩呈现营收与利润双
增,但扣非利润承压,财务表现稳健。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2900000771.shtml
─────────┬────────────────────────────────────────────────
2025-08-28 19:03│华润微(688396):上半年净利润3.39亿元 同比增长20.85%
─────────┴────────────────────────────────────────────────
格隆汇8月28日丨华润微(688396.SH)公布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62%;实现归
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85%;报告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27.06亿元,较期初增长1.79%
;公司总资产为295.40亿元,较期初增长1.49%。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6元。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70464
─────────┬────────────────────────────────────────────────
2025-06-27 19:29│华润微(688396)拟将公司注册地变更为中国香港
─────────┴────────────────────────────────────────────────
智通财经APP讯,华润微(688396.SH)公告,公司拟通过在中国香港存续注册为股份公司并在开曼群岛撤销注册的方式,将公司注
册地由开曼群岛变更为中国香港。如拟议存续注册获得批准,公司注册地的司法管辖区自拟议存续注册生效之日起将发生变化,但公
司的业务和运营将保持不变。此外,拟议存续注册不会对公司及公司子公司的经营产生任何重大影响。
http://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1311079.html
─────────┬────────────────────────────────────────────────
2025-06-27 16:09│华润微(688396):二季度以来,公司6吋、8吋产能利用率保持满载状态
─────────┴────────────────────────────────────────────────
格隆汇6月27日丨华润微(688396.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有3条6吋、2条8吋,参股2条12吋生产线,制程在40nm以
上。二季度以来,公司6吋、8吋产能利用率保持满载状态。公司会持续在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和智能控制领域深耕。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27798
─────────┬────────────────────────────────────────────────
2025-06-26 14:05│华源证券:首次覆盖华润微给予增持评级
─────────┴────────────────────────────────────────────────
华源证券发布报告称,华润微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受益于功率半导体行业景气回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产品与方案业务
在汽车电子、工业等领域持续拓展,制造与服务业务具备较强竞争力。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将稳步增长,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较
低,机构普遍看好。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62600018188.shtml
─────────┬────────────────────────────────────────────────
2025-06-16 20:00│华润微(688396)2025年6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问题一:请问公司目前订单情况及价格趋势?
答:二季度以来,公司下游需求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当前订单能见度约为 2-3 个月, 6 吋、8 吋产能利用率已恢复至满载水平
。价格方面,整体呈现量增价稳的供需格局。
问题二:请问公司氮化镓产品的最新进展?
答:公司氮化镓产品可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通讯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在技术迭代方面,当前大规模量产的 G3产品
,较上一代在芯片面积、成本控制、性能表现上均有显著提升,Rsp明显优于行业水平;面向大功率工控领域的 G4平台产品已陆续进
入量产阶段;下一代 G5平台产品已进入开发阶段,为公司未来竞争力提前做好技术储备。同时,公司氮化镓外延生产基地建设完成
,结合公司在晶圆制造及封装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优势,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氮化镓细分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及市场份额。
问题三:请问公司在产品与方案、制造与服务两大业务板块的未来战略布局?
答:根据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产品与方案、制造与服务两大业务板块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2%和48%。规模增长方面,两
大板块均具备增长潜力,可通过产能爬坡与利用率提升、产品技术升级、客户结构优化及新兴市场拓展等途径实现。长期发展战略方
面,公司以深化 IDM 模式为目标,将逐步提高产品与方案业务收入占比,具体包括持续投入资源进行前瞻产品布局、加速第三代半
导体及高性能集成电路发展、加大高端传感器布局力度、实施战略性投资并购等。
问题四:请问公司如何看待汽车电子领域的国产化趋势及其带来的机遇?
答:当前汽车电子产业链仍由国际厂商占据主导地位,但不可忽视的是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正在持续提升,国产化替代趋势明确
。同时,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结构呈现“缩短”趋势,主机厂更倾向于与芯片原厂建立直接合作,进行产品采购及定制化开发,以提升
供应链效率与响应速度。在这一背景下,IDM 厂商凭借在设计、制造、工艺协同及供应链保障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正成为推动国产化
进程和满足主机厂需求的重要力量。
问题五:请问公司在 AI 领域有哪些具体的布局?
答:公司在 AI 领域的布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 AI 端侧,当前公司主要布局消费电子(包括 AI 手机、AI PC等)与汽车电子的电动化及智能化应用。同时公司逐步向工
业领域拓展,业务覆盖工业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场景。
二是 AI 云端,主要围绕服务器电源提供高性能功率器件解决方案,包括 SGT MOS、SJ MOS、SiC MOS 和 GaN 产品等,目前已
实现批量供应。同时公司封装测试服务具备服务器供电管理芯片的量产测试能力,确保芯片性能稳定可靠,PSiP 电源模块和电机驱
动模块的封装工艺业内领先,可满足 AI 系统多样化需求。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7/202507041600038336460143.pdf
─────────┬────────────────────────────────────────────────
2025-06-12 20:00│华润微(688396)2025年6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问题一:请问公司目前订单情况及价格趋势?
答:二季度以来,公司下游需求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当前订单能见度约为 2-3 个月, 6 吋、8 吋产能利用率已恢复至满载水平
。价格方面,整体呈现量增价稳的供需格局。
问题二:请问公司氮化镓产品的最新进展?
答:公司氮化镓产品可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通讯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在技术迭代方面,当前大规模量产的 G3产品
,较上一代在芯片面积、成本控制、性能表现上均有显著提升,Rsp明显优于行业水平;面向大功率工控领域的 G4平台产品已陆续进
入量产阶段;下一代 G5平台产品已进入开发阶段,为公司未来竞争力提前做好技术储备。同时,公司氮化镓外延生产基地建设完成
,结合公司在晶圆制造及封装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优势,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氮化镓细分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及市场份额。
问题三:请问公司在产品与方案、制造与服务两大业务板块的未来战略布局?
答:根据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产品与方案、制造与服务两大业务板块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2%和48%。规模增长方面,两
大板块均具备增长潜力,可通过产能爬坡与利用率提升、产品技术升级、客户结构优化及新兴市场拓展等途径实现。长期发展战略方
面,公司以深化 IDM 模式为目标,将逐步提高产品与方案业务收入占比,具体包括持续投入资源进行前瞻产品布局、加速第三代半
导体及高性能集成电路发展、加大高端传感器布局力度、实施战略性投资并购等。
问题四:请问公司如何看待汽车电子领域的国产化趋势及其带来的机遇?
答:当前汽车电子产业链仍由国际厂商占据主导地位,但不可忽视的是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正在持续提升,国产化替代趋势明确
。同时,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结构呈现“缩短”趋势,主机厂更倾向于与芯片原厂建立直接合作,进行产品采购及定制化开发,以提升
供应链效率与响应速度。在这一背景下,IDM 厂商凭借在设计、制造、工艺协同及供应链保障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正成为推动国产化
进程和满足主机厂需求的重要力量。
问题五:请问公司在 AI 领域有哪些具体的布局?
答:公司在 AI 领域的布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 AI 端侧,当前公司主要布局消费电子(包括 AI 手机、AI PC等)与汽车电子的电动化及智能化应用。同时公司逐步向工
业领域拓展,业务覆盖工业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场景。
二是 AI 云端,主要围绕服务器电源提供高性能功率器件解决方案,包括 SGT MOS、SJ MOS、SiC MOS 和 GaN 产品等,目前已
实现批量供应。同时公司封装测试服务具备服务器供电管理芯片的量产测试能力,确保芯片性能稳定可靠,PSiP 电源模块和电机驱
动模块的封装工艺业内领先,可满足 AI 系统多样化需求。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7/202507041600038336460143.pdf
─────────┬────────────────────────────────────────────────
2025-06-05 16:48│华润微(688396)2025年6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问题一:请问公司目前订单情况及价格趋势?
答:二季度以来,公司下游需求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当前订单能见度约为 2-3 个月, 6 吋、8 吋产能利用率已恢复至满载水平
。价格方面,整体呈现量增价稳的供需格局。
问题二:请问公司氮化镓产品的最新进展?
答:公司氮化镓产品可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通讯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在技术迭代方面,当前大规模量产的 G3产品
,较上一代在芯片面积、成本控制、性能表现上均有显著提升,Rsp明显优于行业水平;面向大功率工控领域的 G4平台产品已陆续进
入量产阶段;下一代 G5平台产品已进入开发阶段,为公司未来竞争力提前做好技术储备。同时,公司氮化镓外延生产基地建设完成
,结合公司在晶圆制造及封装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优势,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氮化镓细分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及市场份额。
问题三:请问公司在产品与方案、制造与服务两大业务板块的未来战略布局?
答:根据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产品与方案、制造与服务两大业务板块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2%和48%。规模增长方面,两
大板块均具备增长潜力,可通过产能爬坡与利用率提升、产品技术升级、客户结构优化及新兴市场拓展等途径实现。长期发展战略方
面,公司以深化 IDM 模式为目标,将逐步提高产品与方案业务收入占比,具体包括持续投入资源进行前瞻产品布局、加速第三代半
导体及高性能集成电路发展、加大高端传感器布局力度、实施战略性投资并购等。
问题四:请问公司如何看待汽车电子领域的国产化趋势及其带来的机遇?
答:当前汽车电子产业链仍由国际厂商占据主导地位,但不可忽视的是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正在持续提升,国产化替代趋势明确
。同时,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结构呈现“缩短”趋势,主机厂更倾向于与芯片原厂建立直接合作,进行产品采购及定制化开发,以提升
供应链效率与响应速度。在这一背景下,IDM 厂商凭借在设计、制造、工艺协同及供应链保障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正成为推动国产化
进程和满足主机厂需求的重要力量。
问题五:请问公司在 AI 领域有哪些具体的布局?
答:公司在 AI 领域的布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 AI 端侧,当前公司主要布局消费电子(包括 AI 手机、AI PC等)与汽车电子的电动化及智能化应用。同时公司逐步向工
业领域拓展,业务覆盖工业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场景。
二是 AI 云端,主要围绕服务器电源提供高性能功率器件解决方案,包括 SGT MOS、SJ MOS、SiC MOS 和 GaN 产品等,目前已
实现批量供应。同时公司封装测试服务具备服务器供电管理芯片的量产测试能力,确保芯片性能稳定可靠,PSiP 电源模块和电机驱
动模块的封装工艺业内领先,可满足 AI 系统多样化需求。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7/202507041600038336460143.pdf
─────────┬────────────────────────────────────────────────
2025-05-22 20:00│华润微(688396)2025年5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问题一:请问消费电子、工业等不同领域的终端需求变化?
答:消费电子领域表现相对突出,主要受益于 AI技术在手机、PC等终端的应用落地,有效带动了相关产品销量提升。汽车电子
领域订单情况环比有所改善、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工业控制领域经历库存调整后,整体需求趋于平稳。
问题二:请问公司目前产能利用率?
答:二季度以来,公司 6吋、8吋线产能利用率已恢复至满载状态。重庆 12吋产能利用率提升至 80%左右,争取实现年底满产的
目标。
问题三:请问公司 IGBT、MOSFET 价格变化情况?
答:公司 IGBT产品受益于工艺升级、结构优化以及迭代带来的成本改善,整体毛利率有所提升。MOSFET产品受益于 AI服务器电
源市场和充电桩市场的增长实现量增价稳。
问题四:请问中美关税调整对公司的影响?
答:公司产品销售以国内市场为主,直接出口至美国的占比较少,所受影响较低。公司现有整机客户的销售有部分比例出口美国
市场,具体关税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评估。供应链层面受影响程度有限。截至目前,公司综合评估认为整体影响可控。
问题五:请问 AI 推动功率半导体发展的主要表现?
答:AI对于功率半导体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AI云端,主要包括服务器电源;二是 AI端侧,主要包括 AI手机、AI
PC、新能源汽车电动化及智驾等级的提升等。公司目前在上述两个方向均有业务布局。现阶段端侧应用对相关功率半导体产品的需求
拉动作用更为显著。
问题六:请问公司安全 MCU 产品进度以及未来布局?可以运用在哪些领域,是否可以上车?
答:公司安全 MCU产品已在客户端实现上量,可适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以及金融安全等诸多场景。
问题七:请问公司如何看待产品集成趋势?
答:向客户提供整套集成解决方案能够显著提升产品价值,有助于公司在客户端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并提升议价能力。为顺应这
一趋势,公司已积极推进产品策略转型,重点采用模块化设计及方案化延伸模式。例如,公司通过将电机 MCU与驱动产品进行整合,
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电机控制解决方案。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5/2025053016460381303602267.pdf
─────────┬────────────────────────────────────────────────
2025-05-15 20:00│华润微(688396)2025年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问题一:请问消费电子、工业等不同领域的终端需求变化?
答:消费电子领域表现相对突出,主要受益于 AI技术在手机、PC等终端的应用落地,有效带动了相关产品销量提升。汽车电子
领域订单情况环比有所改善、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工业控制领域经历库存调整后,整体需求趋于平稳。
问题二:请问公司目前产能利用率?
答:二季度以来,公司 6吋、8吋线产能利用率已恢复至满载状态。重庆 12吋产能利用率提升至 80%左右,争取实现年底满产的
目标。
问题三:请问公司 IGBT、MOSFET 价格变化情况?
答:公司 IGBT产品受益于工艺升级、结构优化以及迭代带来的成本改善,整体毛利率有所提升。MOSFET产品受益于 AI服务器电
源市场和充电桩市场的增长实现量增价稳。
问题四:请问中美关税调整对公司的影响?
答:公司产品销售以国内市场为主,直接出口至美国的占比较少,所受影响较低。公司现有整机客户的销售有部分比例出口美国
市场,具体关税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评估。供应链层面受影响程度有限。截至目前,公司综合评估认为整体影响可控。
问题五:请问 AI 推动功率半导体发展的主要表现?
答:AI对于功率半导体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AI云端,主要包括服务器电源;二是 AI端侧,主要包括 AI手机、AI
PC、新能源汽车电动化及智驾等级的提升等。公司目前在上述两个方向均有业务布局。现阶段端侧应用对相关功率半导体产品的需求
拉动作用更为显著。
问题六:请问公司安全 MCU 产品进度以及未来布局?可以运用在哪些领域,是否可以上车?
答:公司安全 MCU产品已在客户端实现上量,可适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以及金融安全等诸多场景。
问题七:请问公司如何看待产品集成趋势?
答:向客户提供整套集成解决方案能够显著提升产品价值,有助于公司在客户端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并提升议价能力。为顺应这
一趋势,公司已积极推进产品策略转型,重点采用模块化设计及方案化延伸模式。例如,公司通过将电机 MCU与驱动产品进行整合,
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电机控制解决方案。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5/2025053016460381303602267.pdf
─────────┬────────────────────────────────────────────────
2025-05-07 20:00│华润微(688396)2025年5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问题一:请问消费电子、工业等不同领域的终端需求变化?
答:消费电子领域表现相对突出,主要受益于 AI技术在手机、PC等终端的应用落地,有效带动了相关产品销量提升。汽车电子
领域订单情况环比有所改善、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工业控制领域经历库存调整后,整体需求趋于平稳。
问题二:请问公司目前产能利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