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凌云光(688400)最新消息公司新闻

 

查询最新消息新闻报道(输入股票代码):

公司报道☆ ◇688400 凌云光 更新日期:2025-10-10◇ 通达信沪深京F10 ─────────┬──────────────────────────────────────────────── 2025-10-10 15:37│凌云光(688400):光通信业务代理国际领先的光通信产品和解决方案 ─────────┴──────────────────────────────────────────────── 格隆汇10月10日丨凌云光(688400.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光通信业务代理国际领先的光通信产品和解决方案,如800G/ 1.6T硅光模块、OCS全光交换、PWB光子引线键合、其他高端光电器件和仪器等。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93781 ─────────┬──────────────────────────────────────────────── 2025-09-11 18:39│凌云光(688400):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光学动捕系统应用于多家国内机器人厂商和多地的数据采集中心 ─────────┴──────────────────────────────────────────────── 格隆汇9月11日丨凌云光(688400.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光学动捕系统应用于多家国内机器人厂商 和多地的数据采集中心,具体客户合作规模与项目的进展请以公告和官方公开信息为准。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82270 ─────────┬──────────────────────────────────────────────── 2025-09-11 18:37│凌云光(688400):通过独家自研的机器人骨骼重定向算法+强化学习仿真训练,提升人形机器人学习效率 ─────────┴──────────────────────────────────────────────── 凌云光(688400.SH)表示,其FZMotion动捕系统可高效助力量产机器人出厂前的指标与动作一致性测评,扮演“出厂裁判”角 色。公司基于亚毫米级光学动捕与力触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实现高精度感知;结合自研机器人骨骼重定向算法与强化学习仿真训练 ,显著提升人形机器人学习效率与动作精准度,推动具身智能在感知-决策-执行全链路的创新应用。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82268 ─────────┬──────────────────────────────────────────────── 2025-09-10 20:00│凌云光(688400)2025年9月10日-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一、消费电子属于公司机器视觉中最大的行业,公司如何看待消费电子的表现? 答:消费电子产业在行业回暖与 AI 技术持续突破的双重驱动下,保持温和复苏状态。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 5.83 亿元,同比增 长 49%;视觉系统方面,公司依托领先的 AI算法,在保持既有优势份额的基础上,紧贴客户对品质升级和 AI提效的需求,推出一系 列创新型视觉系统,赢得头部客户广泛认可,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市场占有率。在智能视觉设备端,公司抓住消费电子智能制造升级及 OLED 新一轮周期,并紧扣客户“提质增效”的质量升级需求,以自研相机和 AI深度耦合,在关键结构件外观检测、显示屏检测等 环节推出系列智能设备,尤其凭借技术优势锁定外观检测制高点。公司将在消费电子赛道持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更好满足客户需 求。 二、公司代理的 OCS 全光交换属于什么技术路线?如何看待未来发展? 答:公司代理瑞士 Huber+Suhner旗下 Polatis的相关 OCS 产品,采用压电陶瓷的技术路线,利用压电陶瓷材料带动准直器旋转 ,空间直接耦合对 准,实现任意端口光路切换。此种技术路线在保持光信号全透明的同时,当前可支持最大 576*576的矩阵规模,且具备超高可靠 性,满足数据中心多代 RDCN 速率平滑升级,更好实现高带宽、低时延、低能耗。OCS全光交换有望在 Scale-out 和 Scale-up 等多 网络层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公司收购的 JAI 是否有服务半导体业务,应用前景怎么样? 答:凌云光相机与 JAI相机协同形成较为完善的半导体解决方案,实现半导体全工艺段覆盖:从前道晶圆制造的光刻对位、刻蚀 检测,到后道封装环节的引线键合、芯片贴装、缺陷复检等,均可提供视觉解决方案,并应用于多家半导体设备商和制造工厂。JAI 的紫外相机、棱镜相机、面阵/线扫相机等,凭借紫外成像、棱镜成像、高速彩色分时频闪等技术优势,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多环节的 检测设备中。 四、公司一直将算法和软件作为投入方向,目前研发进展和成果如何? 答:公司将 AI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并持续迭代,2025年上半年在通用检测、缺陷分割、缺陷生成三个层面持续升级:(1)通过 1 张样本检测图像,可在 1分钟内,实现检测效率和精度等同于深度训练模型 90%的效果;(2)缺陷分割模型经过 2025 年上半年 的提升,可以在保证模型检测精度的同时提升检测效率,其中样本标注的效率经过迭代,相较传统的手动标注提升了 7倍;(3)仿 真模型 1张缺陷变 1万张仿真图,零样本也能检。通过“大模型通用+小模型深耕”的应用方式,同时满足客户对精度和效率的双向 要求。公司算法技术的提升在今年多行业新品中均有体现,较大程度提升了公司机器视觉产品的智能化水平。 五、锂电池今年行业表现较为亮眼,公司锂电行业表现如何? 答:公司抓住锂电池扩产周期,发掘在锂电池生产安全性检测及关键环节质量检测的痛点和需求。2025 年上半年,公司在新能 源行业实现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 45%。继极片检测系统、毛刺在线全检系统之后,公司将 F.Brain 深度学习的 AI 算法与视觉方案深度融合应用在锂电行业,持续拓宽产品矩阵:针对硬质异物刺穿蓝膜引起短路起火、 电解液漏液引发的模组报废等行业难题,打造锂电外观检测和极耳翻折检测等产品,做到漏检率<0.1%,故障率<0.5%,可精准识别缺 陷,彻底解决人工检测一致性 差、效率低的痛点。上述两款产品在上半年均已实现批量供货。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9/202509301138029562506067.pdf ─────────┬──────────────────────────────────────────────── 2025-09-04 20:00│凌云光(688400)2025年9月4日-9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一、公司自研动捕系统目前对接了哪些客户?这些客户对动捕的看法和接受程度如何? 答:公司运动捕捉的客户群分为机器人本体公司、各地具身智能数据采集中心、高校及科研院所、人工智能公司等广泛的客户群 体,光学动捕是经实践验证的高效物理数据采集方式。公司在人形机器人运控研发和训练环节,支持当前市场主流的多种方式进行高 效数据采集;同时,在人形机器人生产线出厂前检测环节进一步布局,通过相机与算法评估机器人整体和关键零部件在静止、运动状 态下的稳定性、一致性等,助力人形机器人批量化工业制造的可靠性。 二、公司机器视觉业务今年和明年的业绩预期如何? 答:公司的机器视觉产品覆盖核心器件、可配置视觉系统、智能装备等产品线,并实现了较好的 AI渗透,服务消费电子、新能 源、汽车等工业智能制造需求。公司积极把握客户未来工艺升级方向及核心痛点,针对性推出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未来业绩有望 稳健增长。 在具身智能领域,公司持续打造 FZMotion端到端能力,服务机器人研发阶段数据采集与训练、量产环节质量检测。同时,公司 会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依托“视觉+AI”能力,将核心优势产品持续推向海外市场。 三、OCS 全光交换机在国外谷歌、英伟达都有应用,公司如何看待光交换后续的发展? 答:AI带来网络带宽升级和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光交换可实现数据中心网络重构,相比电交换具有全透明、支持平滑升级等优 势。谷歌在网络变革方面处于全球性领先地位,也是行业内最早在网络架构中使用 OCS光交换机的公司。光交换会伴随智算中心的演 进,逐步应用在 Scale-out和Scale-up 等多网络层级中,逐步替代电交换机。从 OCS光交换的技术路线上来看,压电陶瓷技术路线 相较 MEMS 技术路线更为稳定可靠且支持大端口应用连接,其技术优势会逐步在智算网络中显现。 四、对未来的发展有何展望?有哪些具体的战略规划? 答:面向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大爆发,公司依托于“视觉+AI”核心能力,不断拓展工业智能制造、具身智能方面的应用。在智 能制造方面,以 3D、多光谱等视觉技术结合 AI 算法的升级应用,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多工业下游推出视觉系统、智能设 备,服务于智能制造与工业 4.0;在具身智能方面,以 FZMotion 光学运动捕捉服务于人形机器人的数据采集与训练、出厂前质量检 测。公司的光通信业务面对 AI 智算中心对高带宽、低时延的要求,前瞻性代理引进下一代光通信先进产品,布局了 OCS 全光交换 、OIO、PWB 光子引线键合等多产品与解决方案。 五、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公司聚焦“视觉+AI”底层技术,通过自研+投资方式深化产业布局,持续深化 AI 软算和先进光学成像能力。在 AI软算层 面,公司自主打造图像算法平台 VisionWARE,构建深度学习平台 F.Brain,可高效率、低成本突破诸多场景的行业瓶颈。在先进光学 成像方面,公司针对宽视场、高分辨、大景深、棱镜成像等客户需求与痛点,逐步构建完善的产品矩阵。 公司将紧跟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持续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机器视觉在多行业的渗透率。 六、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怎么样?业绩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答:公司上半年收入 13.68 亿元,较 2024 年同期增长 25.73%,营业利润0.91 亿元,同比增长 28.12%,受非营业收入下滑影 响,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0.10%。上半年收入和利润增长的原因有:(1)在机器视觉领域,公司通过提升 AI 渗透率,逐步提升在 消费电子、印刷、新能源、汽车等多行业的占有率;(2)JAI并购与海外战略的推进实施,使得上半年公司境外收入实现同比 64%的 增长;(3)公司全资子公司元客视界在具身智能的应用拓展;(4)通过内部管理提效,三费费用率的增速明显低于收入增速。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9/202509111713012676246294.pdf ─────────┬──────────────────────────────────────────────── 2025-08-30 06:17│凌云光(688400)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 凌云光2025年中报显示,营业总收入13.68亿元,同比增25.73%;归母净利润9607.55万元,同比增10.1%。第二季度营收7.54亿 元,同比增16.89%,净利润8109.04万元,同比下降13.68%。毛利率35.71%,净利率6.89%,三费占比16.22%。应收账款占净利润比达 1188.04%,经营性现金流为负,现金流压力显著。ROIC仅1.23%,资本回报较弱,产品附加值不高。公司依赖研发与营销驱动,需关 注盈利可持续性。基金光大专精特新混合A为最大持仓者。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3000010643.shtml ─────────┬──────────────────────────────────────────────── 2025-08-29 03:04│图解凌云光中报: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下降13.68% ─────────┴──────────────────────────────────────────────── 凌云光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营收达13.68亿元,同比增长25.73%;归母净利润9607.55万元,同比增10.1%;扣非净利润8126.86 万元,同比增长11.87%。二季度单季营收7.54亿元,同比增长16.89%;但归母净利润8109.04万元,同比下降13.68%,扣非净利润742 3.48万元,同比下降12.17%。公司资产负债率33.99%,投资收益1597.4万元,财务费用-1881.87万元,毛利率35.71%。整体业绩保持 增长,但二季度利润出现下滑。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2900001123.shtml ─────────┬──────────────────────────────────────────────── 2025-08-28 22:44│凌云光(688400)上半年净利润9607.55万元,同比增长10.10% ─────────┴──────────────────────────────────────────────── 凌云光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13.68亿元,同比增长25.73%;净利润9607.55万元,同比增长10.10%,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1.87%。 公司聚焦“AI+视觉”技术,推动智能制造与具身智能应用落地,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受益于AI能力提升及下游需求增长,利润总额 达0.94亿元,同比大增30.59%。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发展有望进一步拉动机器视觉市场需求,公司长期成长动能增强。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71033 ─────────┬──────────────────────────────────────────────── 2025-08-08 15:54│凌云光(688400):AI+动捕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数据采集与训练、量产机器人性能检测等都取得较为积极的进展 ─────────┴──────────────────────────────────────────────── 凌云光自2005年起持续研发AI算法平台,现已迭代至6.4版本,覆盖机器视觉全产品线。公司自主研发的F.Brain深度学习平台突 破复杂场景识别、小样本检测等技术瓶颈,连续两年斩获国际计算机视觉大赛冠军。基于“AI+视觉”的智能化产品已在消费电子、 新能源、印刷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具备感知、识别、决策、执行一体化能力。同时,AI+动捕技术在具身智能数据采集、机器人 性能检测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推动技术向量产应用落地。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52965 ─────────┬──────────────────────────────────────────────── 2025-08-01 15:50│凌云光(688400):累计回购1.75万股 ─────────┴──────────────────────────────────────────────── 格隆汇8月1日丨凌云光(688400.SH)公布,截至2025年07月31日,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首次回 购公司股份17,515股,占公司总股本46,097.67万股的比例为0.0038%,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28.63元/股,最低价为28.49元/股,支付 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500,156.87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47351 ─────────┬──────────────────────────────────────────────── 2025-08-01 13:35│凌云光(688400)2025年8月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一、公司连续多年研发费用保持较高的水平,而且将 AI 作为重点投入方向,公司的产品当前阶段与 AI的结合程度如何? 答:公司持续致力于深化 AI算法能力,在智能器件、视觉系统、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方面广泛应用,目前在消费电子、印刷 、新能源等多个行业均已取得较好的 AI渗透率。在视觉器件方面,公司将算法应用与相机嵌入结合,研发出集图像抓取、成像、分 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集成型智能相机,适用于即插即用、分布式多节点的应用领域,对应用人员和环境包容性强,有较强的扩展性 ,目前已在印刷智能检测设备中应用落地;在视觉系统方面,进一步突破了视觉系统应用环节,实现复杂场景和复杂识别定位高达 9 9%以上的检测精度,更是进一步突破了传统像素可变码、透明 3D 胶检等深水区难题,加速在多领域的国产替代进度;在智能装备方 面,AI能力提升带动检测设备的检测增效,在消费电子、新型显示、新能源等多个领域提出集几十道检测为一体的高紧凑型的检测设 备,有效提升产品良率;在智能工厂方面,公司将 AI 算法与大数据分析融合,并深度整合至工厂的决策管理流程中,以此增强客户 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助力无人工厂、极限制造的发展。 二、请介绍一下光通信业务的收入占比?公司结合国内客户的需求,有提出哪些下一代的解决方案? 答:目前公司的光通信业务收入占比 25%左右,单季度的表现会有上下波动,请以公司披露的定期报告为准。面对智算中心的兴 起,在大模型、算力等需求拉动的背景下,对通信互联、集成封装、先进光纤处理技术等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公司针对性代理引进全 球先进产品,布局了 OCS全光交换、PWB光子引线键合、空芯/多芯光纤测试与溶解等多产品与解决方案。 三、公司入股的 PhotonicX AI(奇点光子)核心产品主要是哪些? 答:奇点光子聚焦 AI计算 GPU芯片间互联的光 IO芯粒研发和产业化,目标产品是芯片间光电芯片和芯粒,用于 GPU-GPU 间互 联的 scale-up 网络,以及 GPU-xPU (如 CPU、DPU等)之间 PCIe/CXL网络,大幅提高 AI计算超节点规模和计算力。通过全光互联代 替传统智算中心的铜缆互联方式,有效解决高算力下芯片间通信的带宽、时延和功耗等问题。 四、公司认为人形机器人训练的数据量在今年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将会呈现什么样的趋势? 答:尽管市场对通过数据采集训练人形机器人的方式接受度较高,但当前所采集的数据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采集的数据多以人 类通用动作(如行走、奔跑等)和部分场景动作展示为主,尚难以满足复杂场景的需求。未来,垂直细分场景的应用数据才是推动人 形机器人产业深化发展的关键。这些数据将涵盖各行各业的特定需求,能够真正支撑人形机器人在细分领域的落地应用,并有望实现 数据量级的爆发式增长。FZMotion 光学运动捕捉系统凭借其高精度、强互动性和连续性采集的特性,能够更好地适应细分市场的数 据采集需求,为细分场景提供更具适配性的数据支持。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9/202509021233025554488408.pdf ─────────┬──────────────────────────────────────────────── 2025-07-11 20:02│凌云光:7月9日至7月10日高管卢源远减持股份合计9.76万股 ─────────┴──────────────────────────────────────────────── 凌云光(688400)监事卢源远在7月9日至10日减持9.76万股,占总股本0.0212%,期间股价下跌0.6%。融资余额近5日增加342.77 万元,融券余额减少。近90天内1家机构给予增持评级。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71100036148.shtml ─────────┬──────────────────────────────────────────────── 2025-07-09 20:02│凌云光:7月8日高管卢源远减持股份合计20万股 ─────────┴──────────────────────────────────────────────── 凌云光(688400)监事卢源远于7月8日减持20万股,占总股本0.0434%,当日股价上涨1.9%至26.88元。近5日融资净流入285.65 万元,融券余额减少,1家机构给予增持评级。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70900034188.shtml ─────────┬──────────────────────────────────────────────── 2025-07-01 16:14│凌云光(688400)2025年7月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一、公司如何看待公司所在的机器视觉的发展空间?在下一阶段实现可拓展的新场景有哪些? 答:凌云光以“视觉+AI”作为创新底层技术。“视觉+AI”作为人工智能应用的核心关键要素,随着技术的纵向深化和扩展应用 ,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1)工业仍然属于机器视觉应用不断持续拓展的领域,消费电子、半导体、新能源、印刷等覆盖领域 ,随着工艺迭代、技术提升,持续扩展应用空间,如 AI能力升级能够进一步解决原来无法触达的检测难度高、缺陷可度量性差的场 景。机器视觉产品从相机、光源等单器件,扩展至视觉系统、智能装备及智能工厂应用,产品质量管理逐步形成点、线、面的多方位 全面应用,应用空间也得到升级跃迁;(2)随着国内机器视觉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在上游视觉硬件到算法软件均实现了突破式的 发 展,在产品功能、产品标准化和易用性等方面亦获得较大的进步,具备立足中国拓展海外广阔空间的基础;(3)“视觉+AI”属 于人工智能应用的关键,在工业应用领域之外亦有广泛的可扩展领域,如文化元宇宙、具身智能、智能驾驶等。 二、公司一直以“视觉+AI”作为底层技术,并连续几年在 AI 方面投入较大,AI的具体落地情况如何? 答:公司致力于打造通用型 AI算法平台,在智能器件、视觉系统、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方面广泛应用,目前在消费电子、印 刷、新能源等多个行业均已取得较好的 AI渗透率。在视觉器件方面,公司将算法应用与相机嵌入结合,研发出集图像抓取、成像、 分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集成型智能相机,适用于即插即用、分布式多节点的应用领域,对应用人员和环境包容性强,有较强的扩展 性,目前已在印刷智能检测设备中应用落地;在视觉系统方面,进一步突破了视觉系统应用环节,实现复杂场景和复杂识别定位高达 99%以上的检测精度,更是进一步突破了传统像素可变码、透明3D胶检等深水区难题,加速在多领域的国产替代进度;在智能装备方 面,AI能力提升带动检测设备的检测增效,在消费电子、新型显示、新能源等多个领域提出集几十道检测为一体的高紧凑型的检测设 备,有效提升产品良率;在智能工厂方面,公司将视觉技术、AI 算法与大数据分析融合,并深度整合至工厂的决策管理流程中,以 此增强客户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 量,推动无人工厂、极限制造的发展。 三、公司将国际市场作为重大战略方向,对此公司有哪些推进措施? 答:公司围绕内生式能力构建与外延式并购整合,共同发力国际化。内生式能力构建方面,核心是做专“视觉+AI”的产品能力 ,构建基于场景的标准化、高兼容、免维护能力;同时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国际化人才队伍,直销与分销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市场的快速 拓展。目前公司印刷包装、视觉系统等产品的国际化均取得积极进展。 在外延式并购整合领域,公司 2024年成功收购欧洲 JAI公司 ,双方在技术、产品、市场、品牌、供应、人才等领域均有较好的协同效应。公司将依托原有能力与 JAI,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双品牌 、双研发与制造中心,以在持续不确定性的宏观环境中,更好的服务全球客户。 四、看到公司元客视界的官网上有发布运动捕捉系统助力傅利叶智能全身运控的文章,公司产品应用到人形机器人中有什么进度 ? 答:斯坦福大学团队在今年 5月的一项突破性成果 TWIST系统,是采用动作捕捉与学习控制的深度融合,稳定高效实现了远程操 控人形机器人执行全身动作,为通用机器人智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路径。基于运动捕捉的数据服务为越来越多的相关方认可和使 用,已经成为主流的应用方式之一。傅利叶引入 FZMotion运动捕捉产品,通过采集高精度的动作数据,将仿真训练与真机测试结合 ,共同形成人形机器人高效训练的完整闭环,成为高精度动捕助力具身智能从仿真到现实迁移的典型应用。除此之外,公司的运动捕 捉系统还可支持实时捕捉机器人关节角度、运动轨迹等数据,并将误差控制在 0.1°以内,末端执行器精度达亚毫米级,可多目标并 行追踪,用于量产机器人出厂检测和性能评估,实现机器人从足部贴合度到关节角度,从头部晃动到抓取姿势等指标的量化评估。 五、公司与国内的机器视觉的其他企业的区别和竞争优势? 答:公司在机器领域扎根二十余年,在产业链上下游从芯片、器件,到 AI算法、精密控制等,均实现了较好的能力布局。未来 ,我们将持续以“AI+视觉”为轴心,持续锻造并强化核心竞争力:其一,发挥好 Visionware算法平台与视觉图像专业化模型 F.Bra in既有优势,强化算法泛化能力与跨行业标准产品能力,把已被验证的标准模块快速复制到多行业、多地域,形成规模效应与全球辐 射力。其二,持续深耕大客户、大场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发挥多年服务头部客户的经验优势,持续挖掘客户痛点,构建多元化、 可扩展的产品矩阵,以头部客户带动行业销售。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8/2025080115260281545353967.pdf ─────────┬──────────────────────────────────────────────── 2025-06-23 17:02│国际权威认证!凌云光通过CMMI四级评估 ─────────┴──────────────────────────────────────────────── 凌云光通过CMMI DEV四级认证,标志着其软件研发管理进入高成熟度阶段,具备量化管理能力,提升项目交付质量与可控性。公 司依托自研算法平台和数据积累,优化需求评估与风险识别,保障复杂项目高效交付,助力客户业务目标实现。 http://www.dongtaibao.cn/#/releaseDetail?id=996140 ─────────┬──────────────────────────────────────────────── 2025-06-20 17:51│凌云光(688400):参股公司长光辰芯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 凌云光旗下长光辰芯拟在港交所主板发行H股上市,已提交申请并公布相关资料。长光辰芯主营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应用于 机器视觉等领域,凌云光持股10.22%。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24179 ─────────┬──────────────────────────────────────────────── 2025-06-01 17:43│凌云光(688400)2025年6月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一、公司 7 月份实控人股份解禁,已经作了不减持承诺? 答:公司实际控制人姚毅先生及杨艺女士所持 2.24亿股股份将于 7月 7日解禁,但两位实控人经慎重考虑,自愿作出郑重承诺 :自 2025年 7月 7日起未来 12 个月内,不会通过任何方式转让或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票。 二、公司已成功收购 JAI,目前双方的融合进展如何? 答:凌云光的营销网络以中国及东南亚地区为核心区域,其主体销售产品品类涵盖核心视觉器件、视觉系统以及智能装备。与此 同时,JAI在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地区以机器视觉上游器件相机作为主营产品。双方在技术、产品、市场、供应链、生产等多 个方面均展现出较大的协同性。在完成对 JAI 的收购交割后,公司积极采取行动推进整合计划落地,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中。展望未 来,公司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双方在产品、市场的深度融合,致力于在国际市场实现公司“视觉+AI”战略的深度扩展应用,进一 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三、公司如何看待消费电子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公司在消费电子板块有哪些增长驱动? 答:从消费电子行业整体发展来看,目前正呈现出温和复苏态势。在 AI技术催化作用下,新产品迭代升级步伐加快,折叠屏、V R眼镜等创新产品逐步成熟化与批量化,再加上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消费电子行业向着持续向好的 方向稳步迈进,发展前景广阔。 聚焦到影响公司增长的关键因素,公司在消费电子行业中以可配置视觉系统的国产替代加速推进以及工业智能产线升级作为核心 增长主线。公司的可配置视觉系统凭借算法能力的不断提升,较好的实现了国产替代进程的加速传导,在 2024年以及 2025 年第一 季度,相关业务收入均实现了同比显著提升;智能装备方面,在公司“手”“眼”“力”“脑”各要素的相互协同配合下,成功攻克 了传统自动化难以突破的精密控制难题,例如实现了毫米级乃至微米级的高精度协同操作。公司在智能装备领域的技术攻克与落地应 用,预计将带来较好的商业落地。因此,在公司自身“AI+视觉”技术不断进步,以及智能制造需求升级的带动下,公司对消费电子 领域的拓展与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四、公司具有强科创的属性,覆盖消费电子、新能源、印刷包装等多个行业,如何应对下一代迭代产品需求,并对此提前做了哪 些准备? 答:公司始终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根据当前市场需求,我们提供并不断扩展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公司前瞻性地针对未来 3至 5年的市场趋势,进行适度的市场和产品预研以及投入。投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技术端:公司持续增强算法的通用性,并提升算法在新场景、新产品和新需求下的易用性和适用性。我们能够在仅有一张缺 陷图片的新场景下,构建出精度高达 90%至 99%的模型,甚至实现无需缺陷样本的建模。这一突破极大地满足了各行各业在新产品驱 动下的产品需求。 2)市场预研投入:公司在消费电子、新能源、半导体等关键领域,针对下一代产品进行提前投入和预研。例如,我们与富士康 等大客户合作建立联合研究院,针对固态电池的研发进行预研,并提前对第三代半导体进行研究,以确保我们能够抓住行业和市场的 机遇。 3)深化“视觉+AI”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公司将视觉技术、AI算法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并将其深度整合到工厂的决策管理流 程中。这不仅增强了客户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提升了智能制造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公司提供的工业大数据质量管理 SaaS,通 过云端平台实现与各类设备的协同,汇总并分析设备数据,助力客户实现全面的工厂级质量管理,从而显著提升智能制造的管理能力 和水平。 五、具身智能解决方案的应用落地有没有进一步的进展? 答:公司 FZMotion运动捕捉系统应用在人形机器人的不同场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