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688499 利元亨 更新日期:2025-07-25◇ 通达信沪深京F10
─────────┬────────────────────────────────────────────────
2025-07-17 20:00│利元亨(688499)2025年7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问题一:目前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面向客户提供的主要产品/解决方案,是聚焦于硫化物还是氧化物技术路线?
答:公司作为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服务商,依托超百项自主专利成功打通全线量产工艺,覆盖从各工段关键设备到整线方案
,具备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及卤化物全体系设备适配能力。当前向头部车企供应的全固态电池整线项目已开始陆续交付。同时,
利元亨也持续利用在工艺端的深厚积累,不断优化干法设备、软包叠片、高压化成分容等核心单机设备,为多技术路线客户提供更契
合其特定应用场景和产品需求的解决方案,积极推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
问题二:作为具备固态电池整线生产能力的供应商,公司在哪些具体工艺环节或技术方面最具优势或最为擅长?
答:基于在固态电池设备领域的技术积累与项目实践,利元亨核心优势集中于:1)深度结合客户场景提供已验证的定制化方案
,覆盖电极制备(干法/湿法混料及涂布)、电解质压制转印、高压化成等关键工艺;2)突破硫化物安全管控瓶颈,针对硫化物电池
的防爆、防毒需求设计三级防护体系解决有毒气体防护难题,确保安全性与质量优先;3)依托已落地的整线项目订单(陆续交付中
)验证全流程工艺落地能力;4)以模块化单机设备(干法混料机、胶框印刷叠片一体机、高压化成分容设备)支撑多技术路线灵活
适配。
公司通过材料-工艺-设备协同研发持续优化高压致密化、界面复合等工艺,在设备交互设计、量产兼容性及技术前瞻性层面保持
行业领先地位。
问题三:公司后续在固态电池设备领域研发方向和重点关注是什么?
答:公司将重点推进多技术路线适配能力,针对硫化物、氧化物及聚合物等不同固态电解质体系,联合客户开展从中试到量产产
线的工艺研发。当前客户需求正从实验室小试向中试及量产阶段过渡,需着力突破现有工艺在大规模生产中的瓶颈:一是改造离散化
设备(如等静压工序),实现连续化生产;二是联合锂电池企业、材料供应商及终端用户(车企/飞行器厂商),共同攻关高压工艺
优化(降低电极损伤风险)和硫化物毒气防护体系升级,形成产业链协同解决方案。核心目标是推动固态电池设备向高稳定性、低成
本量产方向迭代。
问题四: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目前的合作商有哪些?国外客户有吗?
答:在全球固态电池领域,众多企业正积极布局,以推动电池技术的革新与升级。公司也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布局,目前公司在
固态电池领域的客户合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国内市场,公司成功中标某头部车企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订单,覆盖电极制备、电解
质复合、高压化成等核心工艺环节,目前设备交付及验证工作正有序推进;同时与多家主流电池厂及车企保持深度技术交流,其干法
设备、胶框印刷与叠片设备、高压化成分容设备等单机方案已成为客户重点考察环节。在海外布局方面,公司固态电池前段装备已实
现向美国客户的交付,同步推进与北美、东南亚及欧洲客户的设备打样与技术验证。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国内外合作生态,通过技
术协同与本土化交付能力,加速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
问题五:公司当前订单规模及结构?订单增长驱动因素?
答:截至 2025 年 5 月末,公司在手订单总额达 49.21亿元,整体经营稳健且订单储备充足。订单结构呈现显著特征:消费锂
电设备业务占比 32.21%,主要受益于消费锂电客户从设备改造向新产线建设的战略转型,该板块也已陆续恢复至正常水平;智能仓
储业务订单规模达 6.52亿元,较上年同期 0.6亿元实现近 11倍爆发式增长;动力锂电设备订单则高度集中于比亚迪、宁德时代、国
轩高科等头部客户。
订单增长核心驱动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消费锂电领域新产线需求释放,推动高毛利订单落地;二是客户结构持续优化,订单主
要来自于头部厂商,推动订单质量及回款周期好转;三是智能仓储业务依托数字整厂解决方案打开增量空间。订单的集中化与业务多
元化共同构筑公司经营基本盘。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07/69583688499.pdf
─────────┬────────────────────────────────────────────────
2025-07-09 20:00│利元亨(688499)2025年7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问题一:目前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面向客户提供的主要产品/解决方案,是聚焦于硫化物还是氧化物技术路线?
答:公司作为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服务商,依托超百项自主专利成功打通全线量产工艺,覆盖从各工段关键设备到整线方案
,具备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及卤化物全体系设备适配能力。当前向头部车企供应的全固态电池整线项目已开始陆续交付。同时,
利元亨也持续利用在工艺端的深厚积累,不断优化干法设备、软包叠片、高压化成分容等核心单机设备,为多技术路线客户提供更契
合其特定应用场景和产品需求的解决方案,积极推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
问题二:作为具备固态电池整线生产能力的供应商,公司在哪些具体工艺环节或技术方面最具优势或最为擅长?
答:基于在固态电池设备领域的技术积累与项目实践,利元亨核心优势集中于:1)深度结合客户场景提供已验证的定制化方案
,覆盖电极制备(干法/湿法混料及涂布)、电解质压制转印、高压化成等关键工艺;2)突破硫化物安全管控瓶颈,针对硫化物电池
的防爆、防毒需求设计三级防护体系解决有毒气体防护难题,确保安全性与质量优先;3)依托已落地的整线项目订单(陆续交付中
)验证全流程工艺落地能力;4)以模块化单机设备(干法混料机、胶框印刷叠片一体机、高压化成分容设备)支撑多技术路线灵活
适配。
公司通过材料-工艺-设备协同研发持续优化高压致密化、界面复合等工艺,在设备交互设计、量产兼容性及技术前瞻性层面保持
行业领先地位。
问题三:公司后续在固态电池设备领域研发方向和重点关注是什么?
答:公司将重点推进多技术路线适配能力,针对硫化物、氧化物及聚合物等不同固态电解质体系,联合客户开展从中试到量产产
线的工艺研发。当前客户需求正从实验室小试向中试及量产阶段过渡,需着力突破现有工艺在大规模生产中的瓶颈:一是改造离散化
设备(如等静压工序),实现连续化生产;二是联合锂电池企业、材料供应商及终端用户(车企/飞行器厂商),共同攻关高压工艺
优化(降低电极损伤风险)和硫化物毒气防护体系升级,形成产业链协同解决方案。核心目标是推动固态电池设备向高稳定性、低成
本量产方向迭代。
问题四: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目前的合作商有哪些?国外客户有吗?
答:在全球固态电池领域,众多企业正积极布局,以推动电池技术的革新与升级。公司也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布局,目前公司在
固态电池领域的客户合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国内市场,公司成功中标某头部车企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订单,覆盖电极制备、电解
质复合、高压化成等核心工艺环节,目前设备交付及验证工作正有序推进;同时与多家主流电池厂及车企保持深度技术交流,其干法
设备、胶框印刷与叠片设备、高压化成分容设备等单机方案已成为客户重点考察环节。在海外布局方面,公司固态电池前段装备已实
现向美国客户的交付,同步推进与北美、东南亚及欧洲客户的设备打样与技术验证。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国内外合作生态,通过技
术协同与本土化交付能力,加速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
问题五:公司当前订单规模及结构?订单增长驱动因素?
答:截至 2025 年 5 月末,公司在手订单总额达 49.21亿元,整体经营稳健且订单储备充足。订单结构呈现显著特征:消费锂
电设备业务占比 32.21%,主要受益于消费锂电客户从设备改造向新产线建设的战略转型,该板块也已陆续恢复至正常水平;智能仓
储业务订单规模达 6.52亿元,较上年同期 0.6亿元实现近 11倍爆发式增长;动力锂电设备订单则高度集中于比亚迪、宁德时代、国
轩高科等头部客户。
订单增长核心驱动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消费锂电领域新产线需求释放,推动高毛利订单落地;二是客户结构持续优化,订单主
要来自于头部厂商,推动订单质量及回款周期好转;三是智能仓储业务依托数字整厂解决方案打开增量空间。订单的集中化与业务多
元化共同构筑公司经营基本盘。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07/69583688499.pdf
─────────┬────────────────────────────────────────────────
2025-07-08 20:00│利元亨(688499)2025年7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问题一:目前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面向客户提供的主要产品/解决方案,是聚焦于硫化物还是氧化物技术路线?
答:公司作为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服务商,依托超百项自主专利成功打通全线量产工艺,覆盖从各工段关键设备到整线方案
,具备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及卤化物全体系设备适配能力。当前向头部车企供应的全固态电池整线项目已开始陆续交付。同时,
利元亨也持续利用在工艺端的深厚积累,不断优化干法设备、软包叠片、高压化成分容等核心单机设备,为多技术路线客户提供更契
合其特定应用场景和产品需求的解决方案,积极推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
问题二:作为具备固态电池整线生产能力的供应商,公司在哪些具体工艺环节或技术方面最具优势或最为擅长?
答:基于在固态电池设备领域的技术积累与项目实践,利元亨核心优势集中于:1)深度结合客户场景提供已验证的定制化方案
,覆盖电极制备(干法/湿法混料及涂布)、电解质压制转印、高压化成等关键工艺;2)突破硫化物安全管控瓶颈,针对硫化物电池
的防爆、防毒需求设计三级防护体系解决有毒气体防护难题,确保安全性与质量优先;3)依托已落地的整线项目订单(陆续交付中
)验证全流程工艺落地能力;4)以模块化单机设备(干法混料机、胶框印刷叠片一体机、高压化成分容设备)支撑多技术路线灵活
适配。
公司通过材料-工艺-设备协同研发持续优化高压致密化、界面复合等工艺,在设备交互设计、量产兼容性及技术前瞻性层面保持
行业领先地位。
问题三:公司后续在固态电池设备领域研发方向和重点关注是什么?
答:公司将重点推进多技术路线适配能力,针对硫化物、氧化物及聚合物等不同固态电解质体系,联合客户开展从中试到量产产
线的工艺研发。当前客户需求正从实验室小试向中试及量产阶段过渡,需着力突破现有工艺在大规模生产中的瓶颈:一是改造离散化
设备(如等静压工序),实现连续化生产;二是联合锂电池企业、材料供应商及终端用户(车企/飞行器厂商),共同攻关高压工艺
优化(降低电极损伤风险)和硫化物毒气防护体系升级,形成产业链协同解决方案。核心目标是推动固态电池设备向高稳定性、低成
本量产方向迭代。
问题四: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目前的合作商有哪些?国外客户有吗?
答:在全球固态电池领域,众多企业正积极布局,以推动电池技术的革新与升级。公司也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布局,目前公司在
固态电池领域的客户合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国内市场,公司成功中标某头部车企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订单,覆盖电极制备、电解
质复合、高压化成等核心工艺环节,目前设备交付及验证工作正有序推进;同时与多家主流电池厂及车企保持深度技术交流,其干法
设备、胶框印刷与叠片设备、高压化成分容设备等单机方案已成为客户重点考察环节。在海外布局方面,公司固态电池前段装备已实
现向美国客户的交付,同步推进与北美、东南亚及欧洲客户的设备打样与技术验证。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国内外合作生态,通过技
术协同与本土化交付能力,加速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
问题五:公司当前订单规模及结构?订单增长驱动因素?
答:截至2025年5月末,公司在手订单总额达49.21亿元,整体经营稳健且订单储备充足。订单结构呈现显著特征:消费锂电设备
业务占比32.21%,主要受益于消费锂电客户从设备改造向新产线建设的战略转型,该板块也已陆续恢复至正常水平;智能仓储业务订
单规模达6.52亿元,较上年同期0.6亿元实现近11倍爆发式增长;动力锂电设备订单则高度集中于比亚迪、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头
部客户。
订单增长核心驱动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消费锂电领域新产线需求释放,推动高毛利订单落地;二是客户结构持续优化,订单主
要来自于头部厂商,推动订单质量及回款周期好转;三是智能仓储业务依托数字整厂解决方案打开增量空间。订单的集中化与业务多
元化共同构筑公司经营基本盘。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07/69583688499.pdf
─────────┬────────────────────────────────────────────────
2025-07-08 15:59│GOOD NEWS丨利元亨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开始陆续交付国内头部客户
─────────┴────────────────────────────────────────────────
利元亨已开始向国内头部企业交付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标志着其在该领域产业化迈出关键一步。公司具备干法电极、叠片工艺
等核心技术,建立了完整的量产工艺体系,并通过开放实验室推动技术验证与合作。其整体解决方案融合高效、智能、安全优势,助
力全固态电池大规模量产,推动新能源等领域发展。
http://www.dongtaibao.cn/#/releaseDetail?id=1021427
─────────┬────────────────────────────────────────────────
2025-07-03 20:00│利元亨(688499)2025年7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问题一:目前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面向客户提供的主要产品/解决方案,是聚焦于硫化物还是氧化物技术路线?
答:公司作为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服务商,依托超百项自主专利成功打通全线量产工艺,覆盖从各工段关键设备到整线方案
,具备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及卤化物全体系设备适配能力。当前向头部车企供应的全固态电池整线项目已开始陆续交付。同时,
利元亨也持续利用在工艺端的深厚积累,不断优化干法设备、软包叠片、高压化成分容等核心单机设备,为多技术路线客户提供更契
合其特定应用场景和产品需求的解决方案,积极推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
问题二:作为具备固态电池整线生产能力的供应商,公司在哪些具体工艺环节或技术方面最具优势或最为擅长?
答:基于在固态电池设备领域的技术积累与项目实践,利元亨核心优势集中于:1)深度结合客户场景提供已验证的定制化方案
,覆盖电极制备(干法/湿法混料及涂布)、电解质压制转印、高压化成等关键工艺;2)突破硫化物安全管控瓶颈,针对硫化物电池
的防爆、防毒需求设计三级防护体系解决有毒气体防护难题,确保安全性与质量优先;3)依托已落地的整线项目订单(陆续交付中
)验证全流程工艺落地能力;4)以模块化单机设备(干法混料机、胶框印刷叠片一体机、高压化成分容设备)支撑多技术路线灵活
适配。
公司通过材料-工艺-设备协同研发持续优化高压致密化、界面复合等工艺,在设备交互设计、量产兼容性及技术前瞻性层面保持
行业领先地位。
问题三:公司后续在固态电池设备领域研发方向和重点关注是什么?
答:公司将重点推进多技术路线适配能力,针对硫化物、氧化物及聚合物等不同固态电解质体系,联合客户开展从中试到量产产
线的工艺研发。当前客户需求正从实验室小试向中试及量产阶段过渡,需着力突破现有工艺在大规模生产中的瓶颈:一是改造离散化
设备(如等静压工序),实现连续化生产;二是联合锂电池企业、材料供应商及终端用户(车企/飞行器厂商),共同攻关高压工艺
优化(降低电极损伤风险)和硫化物毒气防护体系升级,形成产业链协同解决方案。核心目标是推动固态电池设备向高稳定性、低成
本量产方向迭代。
问题四: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目前的合作商有哪些?国外客户有吗?
答:在全球固态电池领域,众多企业正积极布局,以推动电池技术的革新与升级。公司也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布局,目前公司在
固态电池领域的客户合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国内市场,公司成功中标某头部车企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订单,覆盖电极制备、电解
质复合、高压化成等核心工艺环节,目前设备交付及验证工作正有序推进;同时与多家主流电池厂及车企保持深度技术交流,其干法
设备、胶框印刷与叠片设备、高压化成分容设备等单机方案已成为客户重点考察环节。在海外布局方面,公司固态电池前段装备已实
现向美国客户的交付,同步推进与北美、东南亚及欧洲客户的设备打样与技术验证。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国内外合作生态,通过技
术协同与本土化交付能力,加速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
问题五:公司当前订单规模及结构?订单增长驱动因素?
答:截至2025年5月末,公司在手订单总额达49.21亿元,整体经营稳健且订单储备充足。订单结构呈现显著特征:消费锂电设备
业务占比32.21%,主要受益于消费锂电客户从设备改造向新产线建设的战略转型,该板块也已陆续恢复至正常水平;智能仓储业务订
单规模达6.52亿元,较上年同期0.6亿元实现近11倍爆发式增长;动力锂电设备订单则高度集中于比亚迪、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头
部客户。
订单增长核心驱动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消费锂电领域新产线需求释放,推动高毛利订单落地;二是客户结构持续优化,订单主
要来自于头部厂商,推动订单质量及回款周期好转;三是智能仓储业务依托数字整厂解决方案打开增量空间。订单的集中化与业务多
元化共同构筑公司经营基本盘。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07/69583688499.pdf
─────────┬────────────────────────────────────────────────
2025-06-25 20:00│利元亨(688499)2025年6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问题一:公司产品覆盖电池生产的哪些阶段?
答:公司产品覆盖电池生产的极片段、装配段、检测段及模组 Pack段等全工序,在极片段,包括双层高速宽幅涂布机、激光模
切分条一体机等设备;在装配段,涵盖高速切叠一体机、高速卷绕机、长电芯装配线(激光焊接)等设备;在检测段,包括化成分容
一体机、电芯外观检测机等专机产品。此外,公司还提供模组 Pack段及仓储物流、数智整厂等软硬件装备,形成从电芯制造到组装
的完整解决方案。
问题二:固态电池设备研发情况如何,公司具备哪些固态电池设备研发技术
答:目前固态电池设备市场需求多以整线方案为主,单机设备如干法设备、软包叠片设备、高压化成分容设备等细分环节也受到
关注。公司已打通全固态电池整线装备的制造工艺,已攻克包括电极干法涂布设备、电极辊压及电解质热复合一体机、胶框印刷及叠
片一体机和高压化成分容设备等的关键技术,此外,公司搭建了具备-55℃露点干燥环境的全固态实验室,并针对硫化物电池的防爆
、防毒需求设计了三级防护体系,确保安全性与质量优先。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已与多家潜在客户开展技术交流,同时单机设备如“
干法设备”“胶框印刷与叠片设备”“高压化成分容设备”等机型亦受市场关注,成为客户重点考察的细分环节。
问题三:公司近两年在手订单情况及今年新签订单情况?全年业绩展望如何?
答:近两年,新能源下游行业在政策与技术迭代中经历深度调整,公司订单水平确有缩量。公司积极主动调整产品策略,立足消
费锂电设备业务,聚焦动力锂电设备业务定制化程度高、竞争强度低、毛利率水平高的中后段工艺设备。截至 2025 年 5 月末,在
手订单金额达 49.21 亿元,其中消费电子行业的复苏带动公司消费锂电设备业务回暖,公司消费锂电设备业务在手订单占比达 32.2
1%,业已恢复至正常水平;智能仓储业务在手订单自上年同期 0.6 亿元增长至 6.5 亿元。目前公司在手订单主要来自国内外知名锂
电池厂商,经营情况良好且订单量较为稳定,将为公司2025 年经营改善奠定基础。随着公司不断进行技术降本与运营提效,下游动
力锂电行业调整,以及公司客户结构的改善和管理成本下降等,公司预计毛利率水平有望企稳,经营业绩逐步回归正常水平。
问题四:公司海外项目及客户布局如何?
答:公司海外布局持续积极推进,已在德国、波兰、美国等地设立分子公司及制造基地,重点配合客户海外项目落地并拓展本土
客户需求,在亚洲的越南、印尼、韩国、印度及欧洲区域的德国、匈牙利、捷克、波兰等国家落地相关项目。同时,公司持续深化与
国内客户出海项目对接,积极参与国际展会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未来将依托现有研发、制造及服务体系,强化全球配套能力,进一
步响应“一带一路”沿线及其他海外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强化全球化布局优势。
问题五:公司如何面对行业竞争,保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答:公司面对行业竞争,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通过多维度战略确保核心竞争力。首先,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
24 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 13.55%,新增知识产权287项,其中发明专利 130项,并构建了覆盖新能源智能装备的全链条产
品布局,推出数智整厂解决方案,以数字化技术驱动软硬件协同。其次,依托完善的研发体系金字塔,在固态电池、检测技术及智能
制造领域实现多项里程碑式突破,攻克固态电池干法电极、EIS缺陷检测等关键技术,缩短电池老化检测时间;此外,公司聚焦大客
户战略,深化与核心客户的合作,提供涵盖智能仓储、智慧整厂的软硬件+AI解决方案,同时加速海外布局,依托欧美亚项目经验拓
展东南亚等增量市场。在人才方面,公司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通过股权激励和职业发展通道吸引算法、视觉、光学等领域的高端
人才,筑牢技术根基。通过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与人才战略的协同,公司持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问题六:如何看待行业内产业链并购前景?
答:当前,新能源行业正处于技术快速迭代与结构性调整的关键阶段。在锂电领域,新技术路线的突破正在创造市场增量,同时
储能领域与算力经济的深度融合催生出数据中心储能新增长极。同时行业主管部门正通过能耗、碳排放等指标构建产能出清机制,这
或将推动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落后产能的集约化改造。
问题七:公司固态电池设备的技术优势?目前固态电池技术难点在哪里?产业化进程如何?目前订单进展如何?
答:公司固态电池技术能够深度结合客户应用场景及产品需求,提供覆盖电极制备、电解质压制转印、高压化成等核心工艺的已
验证设备方案,具备从单机设备到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的定制能力,是国内少数实现固态电池特有安全管控与全流程工艺落地的
设备供应商,在设备交互设计、工艺适配性和技术前瞻性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已实现固态电池工艺全线覆盖,并攻克了高压
致密化工艺、电解质和极片复合工艺、封装工艺和高压化成等关键技术和工艺。目前,固态电池产业化正从实验室迈向工程量产阶段
,但是仍面临工艺稳定性、界面结合、高成本、材料路径选择及协同创新等多重挑战:其一,固态电池需解决离子电导率问题,因固
态电解质与电极接触面积减小导致界面电阻增加,影响快充性能和循环寿命;其二,硫化物电解质虽离子电导率高,但存在化学稳定
性差、与正极兼容度低、对氧气和水分敏感等问题,生产工艺要求极高;其三,正极干法工艺仍面临膜层均匀性不足、粘结强度低及
孔隙率分布不均等瓶颈。公司与客户合作的首条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整线项目正陆续生产调试及交付。
问题八:公司订单毛利率如何?通过哪些措施提升毛利率?
答:2025 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由 2024 年一季度 17.38%增长 17.46个百分点至 34.84%,主要是公司控本降费措施取得积极
成效,且前期低毛利项目订单逐渐消化,项目交付及验收周期缩短,毛利率提升,期间费用得到有效压缩,促进经营业绩实现扭亏为
盈。自 2024 年起,公司主动优化经营策略,收缩低毛利率订单,聚焦消费锂电、智能仓储及汽车零部件等高潜力领域,并加大动力
锂电设备标准化研发以降低成本。公司在项目前期优化设计、减少冗余成本,同时压缩项目周期以降低料工费支出;组织架构与管理
流程整合推动期间费用总额及费用率实现降,叠加客户回款管理强化,进一步释放利润空间。综合上述措施,公司一季度实现扭亏为
盈,经营质量改善。
问题九:固态电池设备与传统液态电池及半固态电池设备的通用性及差异性?
答:固态电池设备与传统液态电池及半固态电池设备在工艺环节、核心技术和设备配置上存在一定通用性及差异性。通用性方面
:固态电池前中后段设备的价值比例与传统液态电池差异不大,部分基础工艺设备(如高速叠片、激光焊接等)可通过升级迭代兼容
固态电池生产需求。差异性方面:固态电池核心增量工艺集中在电解质成膜、电解质转印、干法电极、胶框印刷及高压化成等环节,
例如,固态电解质需通过干法或湿法成膜技术实现均匀涂覆;此外,若干法电极技术大规模应用,前段设备价值比例可能下降,但新
型设备(如电解质热复合设备、软包叠片设备)的技术附加值较高。公司已开发干法电极设备、固态电解质压制转印设备及锂铜复合
设备等专机;叠片工艺因固态电池结构特性要求更高精度,公司通过自研高速叠片技术及专利布局提升竞争力,公司持续为液态电池
提供升级设备,并依托平台型技术布局实现部分工艺的通用化,通过“传统设备升级+新型设备增量”组合满足市场需求。
问题十:公司在人形机器人方面如何布局?
答:关于机器人领域方面,公司全资子公司利元亨(博罗)智能机械有限公司利用高精密零配件机加工设备和数智化工艺,能够
提供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本体结构件的代工生产、组装及交付服务。目前公司有立项人形机器人相关的技术和产品开发,自主研
发的高精度自主移动操作一体化机器人(AMR)已应用于物流搬运、柔性生产线等场景,具备高精度导航、多机协作、环境自适应等
核心能力。在关键技术层面,公司围绕运动控制、传感视觉及 AI 算法等方向构建了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累计获得相关知识产权 50
余项。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07/68521688499.pdf
─────────┬────────────────────────────────────────────────
2025-06-24 13:50│异动快报:利元亨(688499)6月24日13点49分触及涨停板
─────────┴────────────────────────────────────────────────
6月24日,利元亨股价涨停,上涨20.01%,所属电池行业整体上涨,固态电池、锂电池等概念同步走强。主力资金净流入2268万
元,游资净流入233万元,散户净流出2501万元。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62400018645.shtml
─────────┬────────────────────────────────────────────────
2025-06-20 20:00│利元亨(688499)2025年6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问题一:公司产品覆盖电池生产的哪些阶段?
答:公司产品覆盖电池生产的极片段、装配段、检测段及模组 Pack段等全工序,在极片段,包括双层高速宽幅涂布机、激光模
切分条一体机等设备;在装配段,涵盖高速切叠一体机、高速卷绕机、长电芯装配线(激光焊接)等设备;在检测段,包括化成分容
一体机、电芯外观检测机等专机产品。此外,公司还提供模组 Pack段及仓储物流、数智整厂等软硬件装备,形成从电芯制造到组装
的完整解决方案。
问题二:固态电池设备研发情况如何,公司具备哪些固态电池设备研发技术
答:目前固态电池设备市场需求多以整线方案为主,单机设备如干法设备、软包叠片设备、高压化成分容设备等细分环节也受到
关注。公司已打通全固态电池整线装备的制造工艺,已攻克包括电极干法涂布设备、电极辊压及电解质热复合一体机、胶框印刷及叠
片一体机和高压化成分容设备等的关键技术,此外,公司搭建了具备-55℃露点干燥环境的全固态实验室,并针对硫化物电池的防爆
、防毒需求设计了三级防护体系,确保安全性与质量优先。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已与多家潜在客户开展技术交流,同时单机设备如“
干法设备”“胶框印刷与叠片设备”“高压化成分容设备”等机型亦受市场关注,成为客户重点考察的细分环节。
问题三:公司近两年在手订单情况及今年新签订单情况?全年业绩展望如何?
答:近两年,新能源下游行业在政策与技术迭代中经历深度调整,公司订单水平确有缩量。公司积极主动调整产品策略,立足消
费锂电设备业务,聚焦动力锂电设备业务定制化程度高、竞争强度低、毛利率水平高的中后段工艺设备。截至 2025 年 5 月末,在
手订单金额达 49.21 亿元,其中消费电子行业的复苏带动公司消费锂电设备业务回暖,公司消费锂电设备业务在手订单占比达 32.2
1%,业已恢复至正常水平;智能仓储业务在手订单自上年同期 0.6 亿元增长至 6.5 亿元。目前公司在手订单主要来自国内外知名锂
电池厂商,经营情况良好且订单量较为稳定,将为公司2025 年经营改善奠定基础。随着公司不断进行技术降本与运营提效,下游动
力锂电行业调整,以及公司客户结构的改善和管理成本下降等,公司预计毛利率水平有望企稳,经营业绩逐步回归正常水平。
问题四:公司海外项目及客户布局如何?
答:公司海外布局持续积极推进,已在德国、波兰、美国等地设立分子公司及制造基地,重点配合客户海外项目落地并拓展本土
客户需求,在亚洲的越南、印尼、韩国、印度及欧洲区域的德国、匈牙利、捷克、波兰等国家落地相关项目。同时,公司持续深化与
国内客户出海项目对接,积极参与国际展会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未来将依托现有研发、制造及服务体系,强化全球配套能力,进一
步响应“一带一路”沿线及其他海外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强化全球化布局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