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688503 聚和材料 更新日期:2025-09-16◇ 通达信沪深京F10
─────────┬────────────────────────────────────────────────
2025-09-15 16:03│聚和材料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9月9日-9月12日)2025-003
─────────┴────────────────────────────────────────────────
公司发布了《关于签署收购境外公司股权协议暨开展新业务的公告》,公司计划与韩投伙伴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680亿韩元收购S
K Enpulse的关于空白掩模的业务板块(包含土地、厂房、存货、设备、专利、在建工程、人员、 技术等)。其中,公司直接或间接出
资比例不低于95%。现将互动交流中的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一、此次收购SK Enpluse旗下Blank Mask事业部收购背景与战略方向。
公司自 2022 年 12 月 9 日登陆资本市场以来,始终秉持 “内生增长 + 外延扩张” 的战略目标,致力于打造平台化材料科技
企业,目前已形成 “胶、粉、浆” 三大业务板块,但主营业务收入仍主要依赖单一光伏领域。
上市后,公司持续积极接触各类股权投资与并购机会,探索打造平台化材料集团的实现路径。本次合作契机源于公司通过韩投伙
伴(KIP)介绍的投资项目,初步了解到标的项目基本情况;经对标的业务开展尽职调查,并结合国内外市场分析研究,公司对该标
的前景高度看好,遂在韩投伙伴的牵线下,与SK Enpulse 展开接触。?
关于SK海力士相关资产出售的原因:该标的原属SK Enpulse 旗下子公司,战略定位为 “内部供应为主、外部供应为辅” 的事
业部建制。这一布局始于2010 年前后,当时全球掩膜基板、掩膜板等关键材料主要由日本企业主导,韩国三星、SK海力士对关键材
料 “卡脖子” 问题存在担忧。为此,三星在韩国扶持S&S Tech 开展掩膜基板相关业务,SK海力士则于 2016 年着手构建该事业部
,2018年实现建成投产与产品导入,前后历时近六年。2023-2024 年,该业务导入 SK 海力士体系后,虽以自供为主、少数通过经销
商对外销售为辅,但始终未能形成规模效应,难以充分发挥产品技术优势。因此,为进一步释放技术优势、拓展市场需求、提升产能
利用率,SK Enpulse决定寻求第三方公司合作,推动该业务实现发展壮大,共同促进 Blank Mask 在中国的本土化、规模化发展,创
造更高价值;同时,SK Enpulse也信任公司有能力做大该市场,并保障海力士及相关企业后续产品需求的供应。本次合作历经多方竞
价,最终落地实属不易。?
二、公司就会议前所征集的问题做相关回答
1、空白掩模版(Blank Mask)是个什么产品,与掩模版是什么关系?
答: 聚和材料自2022年12月9日登陆资本市场以来,始终秉持 “内生增长+外延扩张” 的战略目标,致力于打造平台化材料科
技企业。目前公司已形成 “胶、粉、浆” 三大业务板块,但主营业务收入仍主要依赖单一光伏领域。?
上市后,公司持续积极接触各类股权投资与并购机会,探索打造平台化材料集团的实现路径。本次合作契机源于公司通过韩投伙
伴(KIP)介绍的投资项目,初步了解到标的项目的基本情况;经对标的业务开展尽职调查,并结合国内外掩膜市场分析研究,公司
对该标的前景高度看好,遂在韩投伙伴的牵线下,与 SK Enpulse 展开接触。?
关于SK海力士相关资产出售的原因:该标的原属SK Enpulse 旗下子公司,战略定位为 “内部供应为主、外部供应为辅” 的事
业部建制。这一布局始于2010年前后,当时全球掩膜基板、掩膜板等关键材料主要由日本企业主导,韩国三星、SK海力士对关键材料
“卡脖子” 问题存在担忧。为此,三星在韩国扶持S&S Tech开展掩膜基板相关业务,SK海力士则于 2016年着手构建该事业部,201
8 年实现建成投产与产品导入,前后历时近六年。2023-2024 年,该业务导入SK 海力士体系后,虽以自供为主、少数通过经销商对
外销售为辅,但始终未能形成规模效应,难以充分发挥产品技术优势。因此,为进一步释放技术优势、拓展市场需求、提升产能利用
率,SK Enpulse决定寻求第三方公司合作,推动该业务实现发展壮大,共同促进 Blank Mask在中国的本土化、规模化发展,创造更
高价值;同时,SK Enpulse也信任公司有能力做大该市场,并保障海力士及相关企业后续产品需求的供应。本次合作历经多方竞价,
最终落地实属不易。
?2、空白掩模版(Blank Mask)产品定义及与掩模版的关系??
答:空白掩模版是掩模版的核心关键原材料,主要通过在超高纯度石英基板上依次完成切磨抛、清洗、镀膜、光刻胶涂胶及产品
测试等工序制成。?
掩模版又称光罩、光掩模等,是光刻工艺所用的图形母版,其制作核心是在空白掩膜基板上形成特定电路图形,再通过曝光将图
形转印到晶圆上,功能类似传统照相机的 “底片”,因此每款新设计的芯片,都需匹配一整套掩模版模具。?
由于掩模版需要在空白掩模版基础上进行光罩图案的设计与制作,因此掩模版业务属于空白掩模基板的下游环节。目前掩模版厂
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晶圆厂自行配置的 in-house 厂商,另一类是第三方独立掩模版生产厂商(一般称为Mask Shop)。
3、空白掩模版的技术难点?
答:掩模版基板因其产品高度精密,清洗、镀膜、涂胶、测量四大环节均存在较高的技术挑战,对生产对精度要求极高,其韩国
生产基地为最高级别洁净车间,洁净度达 Class1水平。
SKE旗下Blank Mask公司经过近10年积累,在上述环节均建立了领先技术能力。同时,基于该标的在核心技术能力上的积累,产
品在关键性能指标上明显优于竞争对手,有助于加速生产节拍,简化工艺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品质。
4、SKE旗下Blank Mask主要产品及技术水平如何?
答:该标的目前主要产品为适配DUV-ArF 及 KrF 半导体光刻工艺的掩膜基板,主要应用类型为PSM相移掩模版。目前产品已通过
SK海力士、TMC、新锐光、迪思微、中微掩模等国内外半导体客户的量产验证,并实现稳定销售。
5、公司是否有布局和洽谈新的外延业务?
答:近年来,公司始终在积极寻找并洽谈能培育第二成长曲线的机会,以完善战略布局。本次与SK Enpulse 的合作得益于 KIP
推荐,双方已建立深度合作关系;KIP对公司管理层的活力、资金实力及运营能力均高度认可,且公司创始人及高管团队此前长期任
职于韩国头部企业,对韩国文化理解深厚,为后续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公司认为,日韩地区存在较多国内半导体领域尚未突破的核心原材料资源,未来将依托韩投集团在韩国的资源优势,继续寻找可
解决国内 “卡脖子”
问题、具备核心价值的原材料相关标的,推进外延布局。具体业务细节需待合作确定后,再向投资人进一步沟通说明。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09/72898688503.pdf
─────────┬────────────────────────────────────────────────
2025-09-11 16:28│聚和材料涨12.79%,民生证券二周前给出“买入”评级
─────────┴────────────────────────────────────────────────
聚和材料(688503)今日涨12.79%,收报68.5元。民生证券研报称公司为光伏浆料龙头,铜浆实现小规模出货,预计2025-2027
年营收分别为134.11亿、144.05亿、153.9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2亿、5.49亿、6.89亿元,对应PE为30X、22X、18X,维持“
买入”评级。东吴证券、国金证券亦给出“买入”评级。证券之星数据显示,华龙证券杨阳、许紫荆团队盈利预测准确度较高。文章
不构成投资建议。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91100026066.shtml
─────────┬────────────────────────────────────────────────
2025-09-08 16:26│聚和材料涨5.38%,民生证券一周前给出“买入”评级
─────────┴────────────────────────────────────────────────
聚和材料(688503)涨5.38%,收报61.16元。民生证券研报指出,公司作为光伏浆料龙头,铜浆已实现小规模出货,预计2025-2
027年营收分别为134.11亿、144.05亿、153.9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02亿、5.49亿、6.89亿元,对应PE为30X、22X、18X,维持“买
入”评级。东吴证券、国金证券亦给出“买入”评级。证券之星数据显示,研报作者盈利预测准确度为55.12%,华龙证券杨阳、许紫
荆团队预测最准。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90800020634.shtml
─────────┬────────────────────────────────────────────────
2025-09-08 13:25│中银证券:给予聚和材料增持评级
─────────┴────────────────────────────────────────────────
聚和材料2025年上半年营收64.35亿元,同比降4.87%;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降39.58%。光伏导电浆料出货超930吨,市场
稳定,Q2出货近490吨,环比增长。公司持续推进铜浆产业化,预计25Q3推出第二代铜浆产品,适配全开口网版及0BB技术。同时积极
布局非光伏浆料业务,拓展射频器件、PDLC、LTCC等电子浆料市场,构建第二成长曲线。受业绩影响,下调2025-2027年EPS至1.67/2
.04/2.63元,对应PE为32.7/26.7/20.7倍,维持增持评级。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90800013303.shtml
─────────┬────────────────────────────────────────────────
2025-08-31 13:50│东吴证券:给予聚和材料买入评级
─────────┴────────────────────────────────────────────────
聚和材料2025年上半年营收64.4亿元,同比降4.9%,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降39.6%,毛利率6.9%,净利率2.8%。Q2出货量环
比提升至490吨,N型占比达97%,单kg毛利环比增88元至518元,盈利保持坚挺。公司BC、铜浆、银包铜等新技术全面布局,市占率稳
中有升。虽Q2经营现金流大幅流出,但费用率下降,资本开支上升。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下调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至4.2/5.9/7
.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3100004751.shtml
─────────┬────────────────────────────────────────────────
2025-08-28 14:20│民生证券:给予聚和材料买入评级
─────────┴────────────────────────────────────────────────
聚和材料2025年上半年营收64.35亿元,同比降4.87%;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降39.58%。公司作为光伏浆料龙头,持续推动
技术研发,在TOPCon、HJT、X-BC及钙钛矿等领域实现多款低银、无银浆料量产。光伏铜浆产品已实现小规模出货,正加速导入头部
客户。非光伏导电浆料业务稳步拓展,高端电子浆料打破海外垄断。机构预计公司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4.02亿、5.49亿、6.89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2800022899.shtml
─────────┬────────────────────────────────────────────────
2025-08-27 14:30│国金证券:给予聚和材料买入评级
─────────┴────────────────────────────────────────────────
聚和材料2025年上半年营收64.35亿元,同比微降4.87%,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下滑39.58%,但二季度业绩环比改善,现金
流与减值压力收窄。公司深耕光伏导电浆料研发,实现TOPCon、HJT、钙钛矿等全技术路线布局,推动银耗下降与效率提升。非光伏
领域拓展电子浆料与组件胶产品,多产品实现量产导入。国金证券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为4.11/5.06/6.04亿
元,对应PE为31/25/21倍,目标价57.82元。风险提示:新技术推广与研发不及预期。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2700025817.shtml
─────────┬────────────────────────────────────────────────
2025-08-27 01:40│图解聚和材料中报: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下降59.22%
─────────┴────────────────────────────────────────────────
聚和材料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64.35亿元,同比下滑4.87%;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下降39.58%,扣非净利润1.56
亿元,同比下滑52.66%。二季度单季收入34.41亿元,同比下降9.72%;归母净利润9100.46万元,同比下滑59.22%,扣非净利润6768.
05万元,同比下滑72.53%。公司毛利率降至6.89%,负债率49.82%,财务费用2710.52万元,投资收益1630.34万元。整体业绩呈显著
下滑趋势,盈利能力承压。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2700002175.shtml
─────────┬────────────────────────────────────────────────
2025-08-26 20:11│聚和材料(688503)上半年净利润1.81亿元,同比下降39.58%
─────────┴────────────────────────────────────────────────
格隆汇8月26日丨聚和材料(688503.SH)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64.35亿元,同比下降4.87%;归属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1.81亿元,同比下降39.5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亿元,同比下降52.66%;基本每
股收益0.75元。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67300
─────────┬────────────────────────────────────────────────
2025-08-26 20:00│聚和材料(688503)2025年8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公司于2025年8月26日召开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现将互动交流中的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一、2025年半年度公司经营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35亿元,同比下滑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1亿元,同比下滑40%;其中,2025年
单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42亿元,环比增长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100万元,环比增长2%,业绩主要由光伏导电浆料板块
贡献。
出货量方面,公司2025年上半年度光伏导电浆料销量超930吨,市场份额保持稳定,继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分季度来看,其中2
025年第二季度出货量接近490吨,环比提升主要是因为公司市场份额稳定提升,下游光伏电池环节开工率提升所致。
产品结构方面,公司依靠长期自主研发,已构筑品类丰富、迭代迅速的产品体系,产品线覆盖目前市场上几乎所有电池技术路线
,2025年上半年N型产品占比达96%,其中BC及HJT等新型浆料单月出货量突破2吨,充分体现公司技术平台实力,能够在光伏行业相对
高频的技术迭代中持续位于领先地位。
研发投入方面,公司定位成为全球领先的金属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坚持技术创新驱动增长,主动承担技术开发重任,继续加
大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达3.44亿元,占营收比重达5.34%,研发投入效果显著,现已形成“材料-工艺-设备”全栈
自研体系,并在少银化、无银化、BC、HJT、钙钛矿等新一代技术中始终保持引领地位,未来将继续推动电池技术迭代升级,引领金
属化环节材料与技术的双重革新。
资产质量方面,截止2025年半年度末,公司总资产为94.62亿元,所有者权益47.48亿元,资产负债率50%,货币资金及金融性交
易资产超过20亿元,银粉、银浆等存货约9.7亿元,资金储备相对充裕,同时,公司继续强化运营效率,严格管往来款项,应收账款
及票据维持在相对健康水平;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各类资产进行全面减值测试,2025年上半年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3032万元,
主要为应收账款规模增加对应计提,相对此前明显改善,主要系当下客户质量相对优质,电池客户产能出清已进入尾声。
综上,光伏行业进入阶段性供需错配周期,落后产能加速淘汰出清,公司秉承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通过技术创新迭代产品结构
、主动优化客户和市场结构,保证业绩相对稳定;展望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围绕研发能力、生产能力、人才梯队、产品结构等进行优
化,通过向上游延伸巩固产业链竞争优势,横向拓展孵化新产品、新业务,共同保证公司经营规模、行业地位逐步提升,并打造第二
、第三成长曲线。
二、公司就会议前所征集的问题做相关回答
1. 目前铜浆产品进展情况及后续放量节奏展望?
答:报告期内,公司已对接市场上技术所有主流一体化组件客户及配套设备厂商,同步完善铜浆产品专利布局,针对不同技术路
线、不同客户诉求定制开发铜浆产品,并围绕新一代全开口网版及0BB等技术对铜浆产品进行进一步优化,全面掌握铜浆产品材料配
方、设备匹配、工艺参数的Know-how。
报告期内,公司铜浆产品在多轮可靠性测试中性能表现优异,已实现小批量出货。目前铜浆产业化重点工作在于铜浆量产设备的
开发及终端市场教育。一方面,公司已配合开发链式烧结炉、加热平台、激光烧结三种设备工艺,并已针对客户多轮反馈进行产品优
化,预计将于25Q3推出第二代铜浆产品。同时,公司将继续配合组件客户加强市场教育,也希望能够通过相关政策鼓励铜浆试点应用
,不断提升终端电站对铜浆组件的接受意愿,从而完成铜浆的产业化使命。
2. 公司非光伏领域目前规划情况大体是怎样?
答:一方面,公司依托对光伏技术发展趋势的深度理解,提前布局胶黏剂系列产品,为客户提供全套功能性材料解决方案。报告
期内,旗下子公司德朗聚开发出新一代光伏组件封装定位胶、绝缘胶及电池保护胶等系列产品,并在ECA导电胶等产品上建立性能领
先优势;针对0BB不同技术路线开发出的封装定位胶已在相关客户实现规模化量产;针对BC组件封装要求推出新型绝缘胶与电池保护
胶系列产品有效解决其工艺痛点并助力产业化进程,未来将与光伏导电浆料产品实现协同发展,进一步增强客户粘性。
另一方面,公司围绕浆料技术平台,精准切入新能源与电子行业交叉领域的功能材料市场,形成覆盖射频器件、片式元器件、PD
LC(电致变色玻璃)、EC导电胶、LTCC(低温共烧陶瓷)、高性能导热材料等多维度的电子浆料产品矩阵。报告期内,旗下子公司匠
聚已在高端电子浆料领域打破海外企业垄断,凭借产品性能、服务响应速度等抢占市场份额,在多个产品领域进入头部客户供应链体
系。
3. 钙钛矿领域的产品有何布局?
答:钙钛矿领域,公司在相关领域布局多年,现已完成单结钙钛矿超低温固化的背电极浆料开发,在钙/硅和钙/钙叠层方面,开
发出适配的超低温固化浆料,得到了电池厂极大认可,目前市场反馈较好,现已导入宁德时代等多位头部客户供应商体系。
4. BC浆料进展及出货量情况?目前加工费水平?
答:公司各类浆料方案均有配合龙头厂商进行高频次送样测试,其中P+层用银烧结比较难形成电极,而公司目前在P+poly区已取
得明显突破,市场份额绝对领先,2025年上半年,公司BC浆料出货量达8吨,单月出货量超过2吨。加工费方面,由于市场上X-BC产品
仍存在技术门槛,表现较好的产品相对稀缺,公司BC导电浆料存在一定溢价。
5. 公司是否参股投资绿色云图,在液冷领域有何业务布局?
答:有参股。绿色云图成立于2015年,目前在液冷领域已经拥有10余年的研发及数据积累,在浸没式液冷方案全球领先,目前案
例客户包括英特尔、戴尔、巴斯夫、新华三、百度、南网等。
从产业维度,公司非常看好液冷行业未来前景,我们认为随着AI算力需求的爆发,液冷技术的规模化应用进程不断提速,将推动
服务器市场朝高性能、高密度与绿色低碳的方向快速演进。公司希望通过与绿色云图的股权投资合作,协同布局相关液冷材料。
公司自上市以来积极拓展新业务、新模式,未来希望依托股权投资模式进行孵化,铸就成为平台化材料科技集团。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08/71114688503.pdf
─────────┬────────────────────────────────────────────────
2025-07-01 16:26│聚和材料涨6.55%,民生证券二个月前给出“买入”评级
─────────┴────────────────────────────────────────────────
聚和材料今日涨6.55%,报44.1元。民生证券发布研报看好其光伏铜浆发展,预测2025-2027年营收和净利润稳步增长,给予“买
入”评级。多家机构也持相似观点,认为其作为光伏浆料龙头具备较强竞争力。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70100026744.shtml
─────────┬────────────────────────────────────────────────
2025-06-16 16:25│聚和材料涨6.65%,民生证券一个月前给出“买入”评级
─────────┴────────────────────────────────────────────────
聚和材料今日上涨6.65%,民生证券等多家机构发布研报给予“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年营收和净利润将稳步增长,公司作
为光伏浆料龙头,铜浆导入有望加速。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61600019284.shtml
─────────┬────────────────────────────────────────────────
2025-06-12 12:22│中原证券:给予聚和材料增持评级
─────────┴────────────────────────────────────────────────
中原证券研报指出,聚和材料2024年营收增长21.35%,净利润下滑5.45%,但扣非净利润增长2.52%,显示经营稳健。2025年一季
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8.24%,业绩韧性突出。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光伏导电浆料供应商,市占率约30%,技术优势明显。同时,非浆料业
务快速扩张,金属粉体自供能力提升,有望降低原材料成本。维持“增持”评级,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5.3亿、6.44亿、7.
52亿元。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61200014513.shtml
─────────┬────────────────────────────────────────────────
2025-06-05 16:29│聚和材料涨9.27%,民生证券一个月前给出“买入”评级
─────────┴────────────────────────────────────────────────
聚和材料今日大涨9.27%,民生证券等多家机构发布研报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和净利润将持续增长,光
伏铜浆业务有望加速导入,对应PE逐步下降,显示其作为光伏浆料龙头的潜力。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60500022896.shtml
─────────┬────────────────────────────────────────────────
2025-05-13 16:28│聚和材料涨5.99%,民生证券二周前给出“买入”评级
─────────┴────────────────────────────────────────────────
聚和材料今日上涨5.99%,民生证券等多家机构发布研报,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及净利润稳步增长,给予“买入”评级,认
为其光伏铜浆业务有望加速导入,估值具备吸引力。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51300025097.shtml
─────────┬────────────────────────────────────────────────
2025-04-29 14:45│民生证券:给予聚和材料买入评级
─────────┴────────────────────────────────────────────────
聚和材料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营收124.88亿元,同比增长21.35%,归母净利润4.18亿元,同比下降5.45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29.94亿元,同比增长1.38%,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增长18.24%。公司光伏导电浆料出货量保持领
先,其中N型光伏导电浆料出货量占77.87%。公司持续研发光伏铜浆,实现纯铜浆料快速烧结,降低复合损失问题,并已实现小批量
出货。非光伏导电浆料业务稳步发展。民生证券给予“买入”评级。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42900022504.shtml
─────────┬────────────────────────────────────────────────
2025-04-29 06:05│聚和材料(688503)2025年一季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
聚和材料(688503)2025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9.94亿元,同比增长1.38%,归母净利润为8965.33万元,同比
增长18.24%。毛利率为6.33%,同比下降23.24%,净利率为2.94%,同比上升14.63%。公司应收账款占归母净利润比例达509.62%,建
议关注现金流和债务状况。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为5.37亿元,每股收益为2.22元。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42900006322.shtml
─────────┬────────────────────────────────────────────────
2025-04-28 20:00│聚和材料(688503)2025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4月28日10:00在聚和材料会议室举行投资者关系活动,参与单位名称及人员有线上参与公
司2024年度暨2025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全体投资者,(具体名单见附件,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总经理:敖毅伟,独立董事:罗英梅
,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林椿楠,投资者关系经理:张芷菡。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05/62509688503.pdf
─────────┬────────────────────────────────────────────────
2025-04-28 14:35│东吴证券:给予聚和材料买入评级
─────────┴────────────────────────────────────────────────
东吴证券对聚和材料发布研究报告,给予买入评级。报告指出,聚和材料2024年营收124.9亿元,同比增长21.4%,但归母净利润
下滑5.4%。2025年一季度公司银浆出货量环比增长,新技术铜浆有望在下半年量产。公司研发持续投入,盈利能力保持坚挺,同时宣
布现金分红回馈股东。分析师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6亿、6.23亿和8.12亿,同比增速分别为19%、26%和30%。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42800016685.shtml
─────────┬────────────────────────────────────────────────
2025-04-27 17:45│图解聚和材料一季报:第一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18.24%
─────────┴────────────────────────────────────────────────
聚和材料2025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主营收入为29.94亿元,同比上升1.38%;归母净利润为8965.33万元,同比上升18.24%;
扣非净利润为8858.69万元,同比上升5.9%。负债率为46.47%,投资收益1269.28万元,财务费用1398.17万元,毛利率为6.33%。以上
数据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并由智能算法生成,仅供参考。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42700007687.shtml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