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聚和材料(688503)最新消息公司新闻

 

查询最新消息新闻报道(输入股票代码):

公司报道☆ ◇688503 聚和材料 更新日期:2025-11-09◇ 通达信沪深京F10 ─────────┬──────────────────────────────────────────────── 2025-10-29 06:19│聚和材料(688503)2025年三季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应收账款上升 ─────────┴──────────────────────────────────────────────── 聚和材料2025年三季报显示,营收106.41亿元,同比增8.29%,但归母净利润仅2.39亿元,同比下降43.24%,毛利率、净利率分 别下滑23.28%、48.6%。应收账款同比增34.86%,经营性现金流为负,债务与财务费用压力凸显。尽管ROIC仅5.79%,资本回报一般, 但公司积极推进外延扩张,拟以680亿韩元收购SK Enpulse空白掩模版业务,切入半导体关键材料领域,布局第二成长曲线。该业务 为掩模版核心原材料,技术壁垒高,已通过多家国内外客户验证。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102900008919.shtml ─────────┬──────────────────────────────────────────────── 2025-10-27 20:00│聚和材料(688503)2025年10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公司于2025年10月27日召开了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现将互动交流中的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一、2025年前三季度年度公司经营情况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41亿元,同比增长8%;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下滑4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71亿元 ,同比下滑37%;其中,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2.06亿元,同比增长37%,归母净利润5,800万元,同比下滑52%,但扣非后归母净利 润其实是1.14亿元,同比增长12%,非经营性项目为对冲存货敞口所产生的金融衍生品及租赁白银相关损失。 出货量及产品结构方面方面,2025年前三季公司光伏导电浆料的销量超1,450吨,其中单三季度出货量超524吨,环比保持增长, 其中N型产品占比高达96%,反映出公司通过长期自主研发,产品线覆盖市场上几乎所有电池技术路线,浆料龙头地位稳固,目标2025 年出货量2,000吨左右。 产品结构方面,公司依靠长期自主研发,已构筑品类丰富、迭代迅速的产品体系,产品线覆盖目前市场上几乎所有电池技术路线 ,2025年上半年N型产品占比达96%,其中BC及HJT等新型浆料单月出货量突破2吨,充分体现公司技术平台实力,能够在光伏行业相对 高频的技术迭代中持续位于领先地位。 研发投入方面,公司定位是成为全球领先的金属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达5.60亿元,占营收比例达5. 26%,已形成“材料-工艺-设备”全栈自研体系,不管是少银化、无银化技术,还是 BC、HJT、钙钛矿这些新一代技术,都保持着领 先地位,致力于推动电池技术升级,带动光伏金属化环节的新材料技术革新。 资产质量方面,截止2025年三季度度末,公司总资产118亿元,所有者权益48亿元,资产负债率59%;货币资金及金融性交易资产 超21亿元,银粉、银浆等存货约14亿元,较半年度末增加4.15亿元。同时,公司持续强化运营效率,严格管理往来款项,应收账款和 票据都保持在比较健康水平。 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各类资产进行全面减值测试,2025年前三季度计提6,600万元信用减值损失,其中单三季度计提3,200万 元,主要是因为营收及应收账款规模增加,对应计提减值相应增加,实际在光伏反内卷背景下,实质性坏账规模已经很少。 综上,光伏行业进入阶段性供需错配周期,公司秉承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通过技术创新迭代产品结构、主动优化客户和市场结 构,保证业绩相对稳定,穿越本轮周期低谷;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围绕研发能力、人才梯队等进行优化,通过向上游延伸巩固产业 链竞争优势,横向拓展孵化新产品、新业务,共同保证公司经营规模、行业地位逐步提升,同步通过“内生+外延”战略模式,打造 第二、第三成长曲线。 二、光伏导电浆料板块情况介绍 市场份额方面,公司紧跟各类电池技术发展趋势,通过丰富的材料开发经验、完善的产品矩阵以及快速响应的迭代能力,浆料综 合竞争力领先行业,在白银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公司凭借高速周转的运营能力及稳健的财务情况,供货稳定性远超同行,近期观 察到公司各类产品市场份额均在稳步有序提升。根据初步统计,公司目前综合市占率已接近35%,优势产品已超过40%,较年初稳定提 升,目前已位居行业首位。 少银化、无银花方面,公司主动顺应行业化技术趋势,前瞻性匹配超精细印刷技术降低栅线高宽比,不断优化浆料结构设计,相 继推出“超细线印刷+低固含+无主栅”技术、银包铜浆方案、和新型0BB技术匹配浆料产品,实现“种子层+铜浆”技术突破攻克铜高 温氧化抑制难题,在行业首创推出可用于光伏电池的铜浆产品,已在多个头部客户内部进行测试并实现小规模出货,可灵活匹配市场 主流电池技术路线,在白银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铜浆产业化有望大幅度降低光伏电池金属化成本,致力于推动光伏行业“减银- 替银-无银”技术演进历程,为行业降本增效贡献力量,与客户共享技术超额红利。 原材料布局方面,公司认为核心原材料要是能自己研发、大规模生产,对保障导电浆料稳定供应、提高技术门槛和市场竞争力太 重要了,目前已经具备了大规模量产电子级金属粉体和无机粉体的能力,不管是光伏还是非光伏的电子浆料,全系列产品都能覆盖。 接下来随着金属粉体、玻璃粉自给比例提高,一方面能让光伏导电浆料的利润空间更大,另一方面也能靠定制化、稳定的原材料供应 ,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份额。 三、公司就会议前所征集的问题做相关回答 1、公司前三季度投资收益亏损较大,主要是什么原因? 答:由于近期白银价格波动较大,公司存货主要为银粉、银浆,属于“天然多头”,暴露风险较高,因此公司针对相关敞口进行 金融衍生品投资,同时采取部分租赁白银模式,期间产生了公允价值损失和投资损失,这些属于非经营性损失,并不是主营业务经营 导致。 2、如何看待铜浆、银包铜浆料等无银化方案的产业化节点? 答:光伏电站对于组件可靠性要求较高,需反复论证及可靠性测试,组件厂商需承担二十五年以上质保,因此电池及客户对于影 响效率的核心材料方案选择较为重视,产业化节点取决于客户金属化方案的选择。公司将为客户提供全方面金属化解决方案,匹配客 户各类技术需求。 3、公司收购SK Enpluse旗下掩模基板的交易进度如何? 答:目前收购进度顺利,正在如期推进。本次交易进度核心取决于标的资产的分立流程与国内审批流程,具体关键节点如下: (1)根据韩国公司法规定,SK 需先完成掩膜基板相关资产的分立,计划于 2025 年 12月初设立独立公司,完成资产分立,目 前处于公示阶段; (2)双方将向各自政府进行相关审批工作,目标最终交割日为2026年1月30日,具体进度以工商实际审批进度为准; (3)待资产分立完成后,公司将通过此前规划的 SPC与分立后的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随后向中国相关政府部门提交 ODI申 报,并办理股权支付款出海; (4)ODI审批完成后,将尽快完成交易交割,整体收购流程计划在2026 年1月30日前完成。 公司后续引进该项目后,将在关键材料领域进一步布局,推动相关材料国产化,突破技术及产品“卡脖子”问题,实现自主可控 。 4、空白掩膜基板的市场空间以及增速展望? 答:根据初步调研,预估2024-2025年半导体空白掩膜基市场空间约40-50亿元,随着AI带动数据中心、消费电子、自动驾驶、机 器人等多个领域的需求兴起,对应更高阶芯片制程的本土化扩产需求,以及多元化应用带来的芯片设计及SKU数量增加,未来国内空 白掩模基板市场增长率非常乐观。 5、空白掩模版的技术难点? 答:空白掩模基板主要由清洗、镀膜、涂胶、测量四大环节生产加工而成,各个环节均存在较高技术门槛,对生产产品的精度要 求极高,相应地十分依赖于专业技术人员的设备选型、以及生产人员调试经验。品质较高的掩模基板有助于加速客户生产节拍,简化 工艺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品质。 6、SKE旗下Blank Mask主要产品及技术水平如何? 答:该标的目前主要产品为适配 DUV-ArF 及 KrF 半导体光刻工艺的掩膜基板,主要应用类型为 PSM 相移掩模版。目前产品已 通过 SK 海力士、TMC、新锐光、迪思微、中微掩模等国内外半导体客户的量产验证,并实现稳定销售。 7、公司是否有布局和洽谈新的外延业务? 答:公司未来将依托韩投集团在韩国的资源优势,继续寻找优质股权投资或收并购标的,推进外延布局。具体业务细节需待合作 确定后,再向投资人进一步沟通说明。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10/75703688503.pdf ─────────┬──────────────────────────────────────────────── 2025-10-27 19:59│聚和材料(688503)前三季度净利润2.39亿元,同比下降43.24% ─────────┴──────────────────────────────────────────────── 格隆汇10月27日丨聚和材料(688503.SH)发布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06.41亿元,同比增长8.29%;归属母公司 股东净利润2.39亿元,同比下降43.24%;基本每股收益为0.99元。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103013 ─────────┬──────────────────────────────────────────────── 2025-10-27 18:21│图解聚和材料三季报: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下降52.21% ─────────┴──────────────────────────────────────────────── 聚和材料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达106.41亿元,同比增长8.29%,但归母净利润降至2.39亿元,同比下滑43.24%;扣 非净利润为2.71亿元,同比下降37.42%。第三季度单季收入42.06亿元,同比大增37.38%,但归母净利润5834.72万元,同比下滑52.2 1%;扣非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11.6%。公司毛利率为6.85%,负债率达59.07%,投资收益为-6836.82万元,财务费用2568.11万 元。整体盈利承压,但单季营收增长显著。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102700028261.shtml ─────────┬──────────────────────────────────────────────── 2025-09-26 16:23│聚和材料涨7.12%,民生证券四周前给出“买入”评级 ─────────┴──────────────────────────────────────────────── 聚和材料(688503)涨7.12%至80.18元,获民生证券“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34.11亿、144.05亿、153.91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02亿、5.49亿、6.89亿元,对应PE为30X、22X、18X。公司作为光伏浆料龙头,铜浆已实现小规模出货,有望 加速导入。东吴证券、国金证券亦给予“买入”评级。证券之星数据显示,华龙证券杨阳、许紫荆团队预测准确度较高。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92600025556.shtml ─────────┬──────────────────────────────────────────────── 2025-09-25 16:24│聚和材料涨8.94%,民生证券四周前给出“买入”评级 ─────────┴──────────────────────────────────────────────── 聚和材料(688503)涨8.94%至74.85元,民生证券、东吴证券、国金证券均给予“买入”评级,看好其光伏铜浆加速导入。研报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34.11亿、144.05亿、153.9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02亿、5.49亿、6.89亿元,对应PE为30X、22X 、18X。公司为光伏浆料龙头,铜浆实现小规模出货,前景可期。证券之星数据显示,研报预测准确度为55.12%,华龙证券杨阳、许 紫荆团队预测较准。内容由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92500023452.shtml ─────────┬──────────────────────────────────────────────── 2025-09-24 16:25│聚和材料涨10.22%,民生证券三周前给出“买入”评级 ─────────┴──────────────────────────────────────────────── 聚和材料(688503)涨10.22%至68.71元,获民生证券“买入”评级。研报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34.11亿、144.05亿 、153.9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02亿、5.49亿、6.89亿元,对应PE为30X、22X、18X。公司作为光伏浆料龙头,铜浆已实现小规模出 货,有望加速导入。东吴证券、国金证券亦给予“买入”评级。证券之星数据显示,华龙证券杨阳、许紫荆团队盈利预测准确度较高 。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92400028390.shtml ─────────┬──────────────────────────────────────────────── 2025-09-15 16:03│聚和材料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9月9日-9月12日)2025-003 ─────────┴──────────────────────────────────────────────── 公司发布了《关于签署收购境外公司股权协议暨开展新业务的公告》,公司计划与韩投伙伴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680亿韩元收购S K Enpulse的关于空白掩模的业务板块(包含土地、厂房、存货、设备、专利、在建工程、人员、 技术等)。其中,公司直接或间接出 资比例不低于95%。现将互动交流中的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一、此次收购SK Enpluse旗下Blank Mask事业部收购背景与战略方向。 公司自 2022 年 12 月 9 日登陆资本市场以来,始终秉持 “内生增长 + 外延扩张” 的战略目标,致力于打造平台化材料科技 企业,目前已形成 “胶、粉、浆” 三大业务板块,但主营业务收入仍主要依赖单一光伏领域。 上市后,公司持续积极接触各类股权投资与并购机会,探索打造平台化材料集团的实现路径。本次合作契机源于公司通过韩投伙 伴(KIP)介绍的投资项目,初步了解到标的项目基本情况;经对标的业务开展尽职调查,并结合国内外市场分析研究,公司对该标 的前景高度看好,遂在韩投伙伴的牵线下,与SK Enpulse 展开接触。? 关于SK海力士相关资产出售的原因:该标的原属SK Enpulse 旗下子公司,战略定位为 “内部供应为主、外部供应为辅” 的事 业部建制。这一布局始于2010 年前后,当时全球掩膜基板、掩膜板等关键材料主要由日本企业主导,韩国三星、SK海力士对关键材 料 “卡脖子” 问题存在担忧。为此,三星在韩国扶持S&S Tech 开展掩膜基板相关业务,SK海力士则于 2016 年着手构建该事业部 ,2018年实现建成投产与产品导入,前后历时近六年。2023-2024 年,该业务导入 SK 海力士体系后,虽以自供为主、少数通过经销 商对外销售为辅,但始终未能形成规模效应,难以充分发挥产品技术优势。因此,为进一步释放技术优势、拓展市场需求、提升产能 利用率,SK Enpulse决定寻求第三方公司合作,推动该业务实现发展壮大,共同促进 Blank Mask 在中国的本土化、规模化发展,创 造更高价值;同时,SK Enpulse也信任公司有能力做大该市场,并保障海力士及相关企业后续产品需求的供应。本次合作历经多方竞 价,最终落地实属不易。? 二、公司就会议前所征集的问题做相关回答 1、空白掩模版(Blank Mask)是个什么产品,与掩模版是什么关系? 答: 聚和材料自2022年12月9日登陆资本市场以来,始终秉持 “内生增长+外延扩张” 的战略目标,致力于打造平台化材料科 技企业。目前公司已形成 “胶、粉、浆” 三大业务板块,但主营业务收入仍主要依赖单一光伏领域。? 上市后,公司持续积极接触各类股权投资与并购机会,探索打造平台化材料集团的实现路径。本次合作契机源于公司通过韩投伙 伴(KIP)介绍的投资项目,初步了解到标的项目的基本情况;经对标的业务开展尽职调查,并结合国内外掩膜市场分析研究,公司 对该标的前景高度看好,遂在韩投伙伴的牵线下,与 SK Enpulse 展开接触。? 关于SK海力士相关资产出售的原因:该标的原属SK Enpulse 旗下子公司,战略定位为 “内部供应为主、外部供应为辅” 的事 业部建制。这一布局始于2010年前后,当时全球掩膜基板、掩膜板等关键材料主要由日本企业主导,韩国三星、SK海力士对关键材料 “卡脖子” 问题存在担忧。为此,三星在韩国扶持S&S Tech开展掩膜基板相关业务,SK海力士则于 2016年着手构建该事业部,201 8 年实现建成投产与产品导入,前后历时近六年。2023-2024 年,该业务导入SK 海力士体系后,虽以自供为主、少数通过经销商对 外销售为辅,但始终未能形成规模效应,难以充分发挥产品技术优势。因此,为进一步释放技术优势、拓展市场需求、提升产能利用 率,SK Enpulse决定寻求第三方公司合作,推动该业务实现发展壮大,共同促进 Blank Mask在中国的本土化、规模化发展,创造更 高价值;同时,SK Enpulse也信任公司有能力做大该市场,并保障海力士及相关企业后续产品需求的供应。本次合作历经多方竞价, 最终落地实属不易。 ?2、空白掩模版(Blank Mask)产品定义及与掩模版的关系?? 答:空白掩模版是掩模版的核心关键原材料,主要通过在超高纯度石英基板上依次完成切磨抛、清洗、镀膜、光刻胶涂胶及产品 测试等工序制成。? 掩模版又称光罩、光掩模等,是光刻工艺所用的图形母版,其制作核心是在空白掩膜基板上形成特定电路图形,再通过曝光将图 形转印到晶圆上,功能类似传统照相机的 “底片”,因此每款新设计的芯片,都需匹配一整套掩模版模具。? 由于掩模版需要在空白掩模版基础上进行光罩图案的设计与制作,因此掩模版业务属于空白掩模基板的下游环节。目前掩模版厂 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晶圆厂自行配置的 in-house 厂商,另一类是第三方独立掩模版生产厂商(一般称为Mask Shop)。 3、空白掩模版的技术难点? 答:掩模版基板因其产品高度精密,清洗、镀膜、涂胶、测量四大环节均存在较高的技术挑战,对生产对精度要求极高,其韩国 生产基地为最高级别洁净车间,洁净度达 Class1水平。 SKE旗下Blank Mask公司经过近10年积累,在上述环节均建立了领先技术能力。同时,基于该标的在核心技术能力上的积累,产 品在关键性能指标上明显优于竞争对手,有助于加速生产节拍,简化工艺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品质。 4、SKE旗下Blank Mask主要产品及技术水平如何? 答:该标的目前主要产品为适配DUV-ArF 及 KrF 半导体光刻工艺的掩膜基板,主要应用类型为PSM相移掩模版。目前产品已通过 SK海力士、TMC、新锐光、迪思微、中微掩模等国内外半导体客户的量产验证,并实现稳定销售。 5、公司是否有布局和洽谈新的外延业务? 答:近年来,公司始终在积极寻找并洽谈能培育第二成长曲线的机会,以完善战略布局。本次与SK Enpulse 的合作得益于 KIP 推荐,双方已建立深度合作关系;KIP对公司管理层的活力、资金实力及运营能力均高度认可,且公司创始人及高管团队此前长期任 职于韩国头部企业,对韩国文化理解深厚,为后续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公司认为,日韩地区存在较多国内半导体领域尚未突破的核心原材料资源,未来将依托韩投集团在韩国的资源优势,继续寻找可 解决国内 “卡脖子” 问题、具备核心价值的原材料相关标的,推进外延布局。具体业务细节需待合作确定后,再向投资人进一步沟通说明。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09/72898688503.pdf ─────────┬──────────────────────────────────────────────── 2025-09-11 16:28│聚和材料涨12.79%,民生证券二周前给出“买入”评级 ─────────┴──────────────────────────────────────────────── 聚和材料(688503)今日涨12.79%,收报68.5元。民生证券研报称公司为光伏浆料龙头,铜浆实现小规模出货,预计2025-2027 年营收分别为134.11亿、144.05亿、153.9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2亿、5.49亿、6.89亿元,对应PE为30X、22X、18X,维持“ 买入”评级。东吴证券、国金证券亦给出“买入”评级。证券之星数据显示,华龙证券杨阳、许紫荆团队盈利预测准确度较高。文章 不构成投资建议。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91100026066.shtml ─────────┬──────────────────────────────────────────────── 2025-09-08 16:26│聚和材料涨5.38%,民生证券一周前给出“买入”评级 ─────────┴──────────────────────────────────────────────── 聚和材料(688503)涨5.38%,收报61.16元。民生证券研报指出,公司作为光伏浆料龙头,铜浆已实现小规模出货,预计2025-2 027年营收分别为134.11亿、144.05亿、153.9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02亿、5.49亿、6.89亿元,对应PE为30X、22X、18X,维持“买 入”评级。东吴证券、国金证券亦给出“买入”评级。证券之星数据显示,研报作者盈利预测准确度为55.12%,华龙证券杨阳、许紫 荆团队预测最准。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90800020634.shtml ─────────┬──────────────────────────────────────────────── 2025-09-08 13:25│中银证券:给予聚和材料增持评级 ─────────┴──────────────────────────────────────────────── 聚和材料2025年上半年营收64.35亿元,同比降4.87%;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降39.58%。光伏导电浆料出货超930吨,市场 稳定,Q2出货近490吨,环比增长。公司持续推进铜浆产业化,预计25Q3推出第二代铜浆产品,适配全开口网版及0BB技术。同时积极 布局非光伏浆料业务,拓展射频器件、PDLC、LTCC等电子浆料市场,构建第二成长曲线。受业绩影响,下调2025-2027年EPS至1.67/2 .04/2.63元,对应PE为32.7/26.7/20.7倍,维持增持评级。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90800013303.shtml ─────────┬──────────────────────────────────────────────── 2025-08-31 13:50│东吴证券:给予聚和材料买入评级 ─────────┴──────────────────────────────────────────────── 聚和材料2025年上半年营收64.4亿元,同比降4.9%,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降39.6%,毛利率6.9%,净利率2.8%。Q2出货量环 比提升至490吨,N型占比达97%,单kg毛利环比增88元至518元,盈利保持坚挺。公司BC、铜浆、银包铜等新技术全面布局,市占率稳 中有升。虽Q2经营现金流大幅流出,但费用率下降,资本开支上升。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下调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至4.2/5.9/7 .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3100004751.shtml ─────────┬──────────────────────────────────────────────── 2025-08-28 14:20│民生证券:给予聚和材料买入评级 ─────────┴──────────────────────────────────────────────── 聚和材料2025年上半年营收64.35亿元,同比降4.87%;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降39.58%。公司作为光伏浆料龙头,持续推动 技术研发,在TOPCon、HJT、X-BC及钙钛矿等领域实现多款低银、无银浆料量产。光伏铜浆产品已实现小规模出货,正加速导入头部 客户。非光伏导电浆料业务稳步拓展,高端电子浆料打破海外垄断。机构预计公司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4.02亿、5.49亿、6.89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2800022899.shtml ─────────┬──────────────────────────────────────────────── 2025-08-27 14:30│国金证券:给予聚和材料买入评级 ─────────┴──────────────────────────────────────────────── 聚和材料2025年上半年营收64.35亿元,同比微降4.87%,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下滑39.58%,但二季度业绩环比改善,现金 流与减值压力收窄。公司深耕光伏导电浆料研发,实现TOPCon、HJT、钙钛矿等全技术路线布局,推动银耗下降与效率提升。非光伏 领域拓展电子浆料与组件胶产品,多产品实现量产导入。国金证券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为4.11/5.06/6.04亿 元,对应PE为31/25/21倍,目标价57.82元。风险提示:新技术推广与研发不及预期。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2700025817.shtml ─────────┬──────────────────────────────────────────────── 2025-08-27 01:40│图解聚和材料中报: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下降59.22% ─────────┴──────────────────────────────────────────────── 聚和材料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64.35亿元,同比下滑4.87%;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下降39.58%,扣非净利润1.56 亿元,同比下滑52.66%。二季度单季收入34.41亿元,同比下降9.72%;归母净利润9100.46万元,同比下滑59.22%,扣非净利润6768. 05万元,同比下滑72.53%。公司毛利率降至6.89%,负债率49.82%,财务费用2710.52万元,投资收益1630.34万元。整体业绩呈显著 下滑趋势,盈利能力承压。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2700002175.shtml ─────────┬──────────────────────────────────────────────── 2025-08-26 20:11│聚和材料(688503)上半年净利润1.81亿元,同比下降39.58% ─────────┴──────────────────────────────────────────────── 格隆汇8月26日丨聚和材料(688503.SH)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64.35亿元,同比下降4.87%;归属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1.81亿元,同比下降39.5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亿元,同比下降52.66%;基本每 股收益0.75元。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67300 ─────────┬──────────────────────────────────────────────── 2025-08-26 20:00│聚和材料(688503)2025年8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公司于2025年8月26日召开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现将互动交流中的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一、2025年半年度公司经营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35亿元,同比下滑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1亿元,同比下滑40%;其中,2025年 单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42亿元,环比增长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100万元,环比增长2%,业绩主要由光伏导电浆料板块 贡献。 出货量方面,公司2025年上半年度光伏导电浆料销量超930吨,市场份额保持稳定,继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分季度来看,其中2 025年第二季度出货量接近490吨,环比提升主要是因为公司市场份额稳定提升,下游光伏电池环节开工率提升所致。 产品结构方面,公司依靠长期自主研发,已构筑品类丰富、迭代迅速的产品体系,产品线覆盖目前市场上几乎所有电池技术路线 ,2025年上半年N型产品占比达96%,其中BC及HJT等新型浆料单月出货量突破2吨,充分体现公司技术平台实力,能够在光伏行业相对 高频的技术迭代中持续位于领先地位。 研发投入方面,公司定位成为全球领先的金属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坚持技术创新驱动增长,主动承担技术开发重任,继续加 大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达3.44亿元,占营收比重达5.34%,研发投入效果显著,现已形成“材料-工艺-设备”全栈 自研体系,并在少银化、无银化、BC、HJT、钙钛矿等新一代技术中始终保持引领地位,未来将继续推动电池技术迭代升级,引领金 属化环节材料与技术的双重革新。 资产质量方面,截止2025年半年度末,公司总资产为94.62亿元,所有者权益47.48亿元,资产负债率50%,货币资金及金融性交 易资产超过20亿元,银粉、银浆等存货约9.7亿元,资金储备相对充裕,同时,公司继续强化运营效率,严格管往来款项,应收账款 及票据维持在相对健康水平;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各类资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