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688515 裕太微 更新日期:2025-11-10◇ 通达信沪深京F10
─────────┬────────────────────────────────────────────────
2025-11-10 19:01│11月10日裕太微发布公告,股东减持32.59万股
─────────┴────────────────────────────────────────────────
裕太微公告,股东李海华于2025年9月2日至11月7日期间减持公司股份32.59万股,占总股本0.4073%,期间股价下跌9.86%,截至
11月7日收盘报106.36元。本次减持计划期限届满,未披露后续减持计划。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111000027334.shtml
─────────┬────────────────────────────────────────────────
2025-11-10 18:05│裕太微(688515):股东李海华减持62.83万股公司股份 减持计划时间届满
─────────┴────────────────────────────────────────────────
格隆汇11月10日丨裕太微(688515.SH)公布,公司于近日收到股东李海华出具的《关于减持计划时间届满暨减持结果的告知函》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本次减持计划时间区间已届满,股东李海华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累计减持62.8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8000万股
的0.7854%。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115068
─────────┬────────────────────────────────────────────────
2025-11-04 20:00│裕太微(688515)2025年11月4日-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公司近日宣布车载以太网芯片出货量突破千万颗,请谈谈这一里程碑对公司业务的意义,以及公司在车载芯片领域的核心竞
争力和未来规划。
答:公司车载以太网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千万颗,标志着产品技术实力与市场认可度已获下游广泛认可,是业务实现规模化应
用的关键里程碑,也为公司在车载通信芯片领域进一步巩固地位、拓展市场奠定基础。近期公司与中汽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签署
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围绕汽车通信(以太网 PHY、TSN Switch、SerDes、音频等)及相关芯片的信息安全、功能安全、可靠性及性能
测试开展中长期合作,这一举措是公司从“技术突破者”向“生态共建者”战略升级的重要体现。在车载芯片领域,公司核心竞争力
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产品合规性与可靠性,车载芯片已通过车规级认证及国际相关联盟标准测试,满足汽车电子严苛的应用要求
与全球供应链适配需求;二是产品矩阵布局,已覆盖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交换芯片,并同步推进高速视频传输(SerDes)芯片研
发,可支撑车载通信关键场景需求;三是生态协同能力,通过与中汽芯等产业链伙伴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强化产品测试验证能力,加
速技术与市场的对接效率。未来规划上,公司将持续深耕车载网络领域:一方面推进在研产品落地与现有技术迭代,完善车载通信相
关产品布局;另一方面深化产业链合作,依托自主技术与生态共建优势,逐步从单一芯片供应向车载以太网解决方案方向升级,致力
于成为车载通信芯片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为智能网联汽车的通信需求提供核心支撑。
2、如何看待 5G-A 新网络对高速以太网芯片需求的推动作用?
答:5G-A 作为 5G 技术的演进,通过提升网络速率、降低时延并增强连接密度,将直接拉动对高速以太网芯片的需求。在网络
架构层面,5G-A带来的流量激增和低时延要求,不仅需要更高速的物理层芯片(PHY)负责点对点数据传输,更需要高性能的交换机
芯片作为网络枢纽,实现多端口之间的智能调度与流量管理。例如,在 10GPON/50GPON 网关及 5G基站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中,必须
同时部署高速 PHY 芯片和交换机芯片,才能构建完整的多设备、高并发通信解决方案。公司的产品布局涵盖了百兆至 2.5G 物理层
芯片与 2 口至 24 口全系列千兆交换机芯片,能够为上述场景提供协同优化的完整套片方案。
3、在实现高效稳定的信息传输中,传输标准与硬件技术如何相辅相成?
答:高效稳定的信息传输建立在传输标准与硬件技术深度协同的基础之上。国际标准(如 IEEE 802.3bz)为 2.5G 以太网制定
了物理层规范,确立了统一的互联基准;硬件技术则将这些标准转化为实际性能。理解这一点的关键在于单对线缆的传输效率:千兆
以太网(1Gbps)需要四对线缆共同工作,每对承担 250Mbps;而 2.5G 以太网通过更先进的编码和信号技术,将每对线缆的传输能
力提升至 625Mbps,同样在四对线缆上实现了2.5Gbps 的总带宽,这是物理层技术的实质性飞跃。在这一体系中,交换机芯片扮演着
“交通枢纽”的关键角色,与物理层芯片共同构成完整的高速通信解决方案。作为专注于高速有线通信芯片的企业,公司致力于推动
标准与硬件的融合,通过自主研发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与交换机芯片系列,将协议标准转化为适用于工业控制、机器人与网络通信等
领域的高可靠、低延迟解决方案。
4、公司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工作?
答:公司构建全生命周期供应商管理体系,从供应商寻源、准入评估、变更控制及退出机制各环节实施严格管控,通过建立多维
评价模型与动态审核机制,确保供应链源头合规性与资源适配性。在采购管理领域,公司建立权责清晰的采购管理架构,制定涵盖采
购策略、操作流程及合规标准的管理制度,明确各业务单元职责边界,实现采购活动全流程精细化管控,从制度层面构建采购风险防
控体系。在业务连续性管理方面,公司开展业务连续性管理(BCM)专项培训,强化跨部门风险识别能力与应急响应水平,通过情景
模拟与预案演练,提升供应链风险预警与处置效率,保障核心业务运营稳定性。未来,公司将持续优化供应链管理制度,深化与战略
供应商的协同合作,通过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建设与绿色采购标准实施,构建绿色低碳的可持续供应链生态,助力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与
行业竞争力。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11/2025110617250531321996064.pdf
─────────┬────────────────────────────────────────────────
2025-11-01 06:52│裕太微(688515)2025年三季报简析:营收上升亏损收窄
─────────┴────────────────────────────────────────────────
裕太微2025年三季报显示,营收达3.88亿元,同比增45.7%,亏损收窄,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8.89%。单季营收1.66亿
元,同比增48.87%,净利率-32.89%,同比改善37.47%。毛利率42.75%,三费占营收比降至22.2%。公司2.5G以太网芯片已量产,交换
机、网卡芯片有序推进,汽车电子领域车规芯片营收同比增长215.48%,车载交换芯片大规模送样验证。未来收入增长主要依赖高速
通信升级与汽车电子放量,产品线向高带宽、智能化延伸,但历史ROIC持续为负,投资回报差。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110100007996.shtml
─────────┬────────────────────────────────────────────────
2025-10-30 22:03│裕太微(688515):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8.87%
─────────┴────────────────────────────────────────────────
格隆汇10月30日丨裕太微(688515.SH)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营业收入为1.66亿元,同比增长48.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为-2329.58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835.09万元。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107491
─────────┬────────────────────────────────────────────────
2025-10-30 20:55│图解裕太微三季报: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26.08%
─────────┴────────────────────────────────────────────────
裕太微2025年前三季度主营收入达3.88亿元,同比增长45.7%;虽归母净利润仍为负值,但亏损收窄至-1.28亿元,同比收窄8.89
%。扣非净利润-1.44亿元,同比收窄14.66%。单季看,第三季度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48.87%;净利润亏损进一步收窄至-2329.58
万元,同比减亏26.08%。公司毛利率维持在42.75%,负债率仅9.5%,财务费用为-50.02万元,投资收益722.85万元,经营状况持续改
善。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103000041776.shtml
─────────┬────────────────────────────────────────────────
2025-10-30 18:43│裕太微(688515):第三季度净亏损2329.58万元
─────────┴────────────────────────────────────────────────
格隆汇10月30日丨裕太微(688515.SH)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营业收入为1.66亿元,同比下降48.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为-2329.58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835.09万元。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107022
─────────┬────────────────────────────────────────────────
2025-10-09 18:39│东吴证券:首次覆盖裕太微给予买入评级
─────────┴────────────────────────────────────────────────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陈海进,李雅文近期对裕太微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网通color:#666666">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
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100900027950.shtml
─────────┬────────────────────────────────────────────────
2025-09-19 15:46│裕太微(688515):截至目前公司未研发WiFi 7无线芯片
─────────┴────────────────────────────────────────────────
裕太微(688515.SH)专注于高速有线通信芯片研发,主营产品包括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交换机芯片、网卡芯片及车载以太网芯
片。随着WiFi 7技术普及,对高速有线网络基础设施需求上升,将利好公司有线通信芯片业务。公司部分现有产品可支持WiFi 7路由
器的高速有线连接需求。但公司目前未研发WiFi 7无线芯片,所有业务进展以官方公告为准。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86199
─────────┬────────────────────────────────────────────────
2025-09-11 16:28│裕太微-U涨10.58%,中邮证券二个月前给出“买入”评级
─────────┴────────────────────────────────────────────────
裕太微-U今日涨10.58%,收报114.96元。中邮证券研报《七大产品线形成框架,研发投入步入收获期》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预计2025-2027年营收为5.82/8.05/11.07亿元,净利为-1.92/-1.11/0.09亿元。研报作者盈利预测准确度为54.02%,华泰证券谢春生
团队预测精度更高。公司研发持续投入,产品线布局逐步成型,未来增长可期。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91100026067.shtml
─────────┬────────────────────────────────────────────────
2025-09-10 20:00│裕太微(688515)2025年9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说明:对于已发布的重复问题,本表不再重复记录。
一、经营情况更新
首先就公司 2025 年半年度经营情况做简要说明。
二、互动交流环节
1、公司如何看待网络通信市场当前的技术升级趋势,以及公司在此领域的布局?
答:网络通信市场正处于向更高速率持续演进的技术升级周期,千兆向2.5G 及更高速率迁移已成为行业趋势。公司密切关注市
场需求变化,在2.5G 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已实现量产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交换机与网卡等相关芯片的研发与迭代。在技术布局方面,
公司 10G 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研发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未来,公司将持续关注技术发展趋势,不断完善产品线,加强与产业链合作
伙伴的协同创新,努力提升在高速有线通信芯片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2、公司近期在 2.5G 产品线上的布局备受关注,除物理层芯片外,请问公司在完善该速率产品组合方面还有哪些规划?未来将
如何协同现有产品以把握市场机遇?
答:网络接入速率从千兆向 2.5G 升级已成为明确的产业趋势,为公司带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在 2.5G 产品领域,公司的物理
层芯片(PHY)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并成功导入多家主流客户; 2.5G 交换机芯片和 2.5G 网卡芯片的研发工作也在按计划有序推进
中。公司致力于构建完整的高速互联解决方案,旨在通过系列化的产品组合,与已有的物理层芯片形成协同效应,共同为客户提供更
全面、更有竞争力的整体方案,更好地满足家庭、企业及运营商网络对高速率、低延迟接入的持续升级需求。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为
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通过持续完善产品系列,深化与产业链伙伴的合作,不断提升在高速有线通信芯片领域的综合竞争力与市
场地位。
3、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有哪些具体进展?车规产品何时能放量?
答: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有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和交换芯片。目前,车载物理层芯片已在多家国内主流车厂实现量产。2025
年上半年,公司车规级芯片实现营收 1,415.21 万元,较 2024 年全年增长 215.48%。本年度新推出的车载以太网交换芯片已大规模
送样验证,并已导入大部分主流车厂。车载 SerDes 芯片的研发工作正在积极推进。相关关键技术已经取得突破,2025 年年底前后
将启动客户导入测试。公司将继续围绕车载以太网、SerDes 等高速有线通信芯片进行技术攻关和生态拓展,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完整
的车载通信解决方案。汽车产品的认证周期相对较长,公司会严格按照客户需求和市场节奏推进量产进程。
4、公司未来收入结构将如何变化?哪些领域将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答:根据公司当前业务规划,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收入主要来源仍将集中于高速网络通信领域。该领域的增长动力将主要来自
于千兆向 2.5G 等更高速率产品的升级换代和产业链国产替代需求,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家庭网关、企业及运营商网络等场景。公司
今年上半年整体营收保持了稳健的增长态势,核心业务发展良好。同时,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的产品布局和技术研发正持续深化,旨
在通过“PHY+Switch+SerDes”的全线产品布局,为智能汽车提供完整的高速有线通信解决方案。在技术路径上,公司未来产品规划
将遵循智能化、高带宽化的技术趋势,逐步向更高速率、更低功耗的技术领域延伸,以把握包括数据中心、智能汽车、工业互联等广
泛市场对高速互联解决方案的持续升级需求。总而言之,公司将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巩固核心业务优势,并积极把握新的市场
机遇,以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9/202509111714054255176111.pdf
─────────┬────────────────────────────────────────────────
2025-09-05 12:35│中邮证券:给予裕太微增持评级
─────────┴────────────────────────────────────────────────
裕太微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2.22亿元,同比增长43.41%,其中2.5G PHY芯片营收增长88.34%,车规级芯片营收同比大增215.48%
,车载以太网芯片营收增长183.77%。尽管归母净利润亏损1.04亿元,但同比减亏。公司研发费用率达70.06%,伴随营收增长,费用
率下降。公司正推进车载通信芯片纵向技术升级与横向生态拓展,布局全栈自主可控。中邮证券给予“增持”评级,预计2025-2027
年营收为5.8/8.1/11.0亿元,净利亏损收窄。风险包括市场复苏不及预期、竞争加剧等。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90500017799.shtml
─────────┬────────────────────────────────────────────────
2025-09-03 20:00│裕太微(688515)2025年9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说明:对于已发布的重复问题,本表不再重复记录。
一、经营情况更新
首先就公司 2025 年半年度经营情况做简要说明。
二、互动交流环节
1、请介绍车载以太网技术在传统燃油车和智能汽车中的应用背景及需求变化
答:车载以太网技术适用于传统燃油车及智能汽车。传统车辆主要采用CAN/LIN 总线等中低速通信标准,用于车窗、车门控制等
低带宽场景(传输速率通常在 1Mbps 以下)。随着汽车智能化升级和智能座舱等高带宽应用的发展,车内通信需求显著提升,以太
网因其高带宽特性(支持100Mbps 至 1Gbps 传输速率)成为主流解决方案。公司产品覆盖多类车型,具体应用取决于客户电子电气
架构设计,包括智能座舱系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ADAS 域控制器等应用场景。
2、公司车载以太网产品的竞争优势及布局策略是什么?
答:公司在车载以太网芯片领域具备核心技术优势,产品在性能指标及可靠性方面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
和产品迭代,不断完善覆盖不同速率等级的车载网络解决方案。在市场布局方面,公司积极参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建设,已与多家
主流车企及 Tier 1 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公司车规级芯片业务取得显著进展,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15.21 万元,较 2024 年
全年上涨 215.48%。需要说明的是,车载芯片行业具有技术更新快、认证周期较长(数月)等特点,公司高度注重研发投入的产出效
率与经济效益,通过优化研发资源配置,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不断推进市场拓展,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3、公司从 PHY 芯片向交换芯片拓展的战略考量是什么?如何看待交换芯片市场的竞争格局?
答:公司在交换芯片领域的战略布局聚焦于企业级和园区级市场,与专注于数据中心的厂商形成差异化竞争。基于在物理层芯片
(PHY)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公司正积极推进交换芯片的研发与产业化。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备 PHY 与交
换芯片的协同设计能力,能够提供更具集成度的解决方案;二是已与多家重点客户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通过定期技术交流准确把握市
场需求;三是采用产品迭代式的开发模式,确保研发资源高效配置。目前,国内能同时掌握 PHY 和交换芯片技术的企业很少,公司已
实现集成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交换机芯片规模量产。2025 年上半年,公司千兆交换机芯片形成 2 口至 24 口全系列产品矩阵,含新
增 16 口、24 口型号,以应对 SMB 中小企业高端口数交换需求;通过物理层与交换芯片技术耦合,为运营商、家庭网络、企业网提
供高集成解决方案,下一代交换机芯片将向数据中心与基站等高价值场景延伸。需要说明的是,交换芯片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客户
协同,公司将持续优化产品规划,稳步推进市场拓展。
4、公司今年研发人员招聘情况如何?未来研发团队扩张计划是怎样的?
答:公司今年持续对研发团队进行适度补充和优化,重点围绕核心技术和新兴业务领域开展精准招聘。在芯片研发方面,由于
技术壁垒较高、开发流程复杂,更注重团队的综合技术能力和跨学科协同效率,以降低开发迭代周期、提升流片成功率,因此人员结
构保持相对稳定,未进行大规模扩张。而在交换类业务方面,随着产品线延伸和客户定制化需求增加,尤其是软件定义网络(SDN)
及应用层解决方案的推进,未来若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公司将相应扩充相关研发团队。
自 2023 年首次公开发行后,公司已完成了一轮战略性研发人员扩充,目前研发团队规模和结构已能够支撑现阶段产品与技术发
展的需要。未来研发团队的建设将秉持审慎、动态的原则,紧密结合公司财务表现、业务战略布局及具体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科学规划
和资源配置,以实现研发投入与产出的高效平衡。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9/202509041537011524501189.pdf
─────────┬────────────────────────────────────────────────
2025-09-02 20:00│裕太微(688515)2025年9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目前车载以太网在国内车企的进展,近半年是否有加速变化?公司如何规划车载业务未来的成长速度和路径?车载芯片中百
兆和千兆的占比情况如何?是否有占比更高的车企类别?
答:车载以太网技术伴随智能座舱功能的快速发展,近半年在国内汽车行业的应用部署呈现加速态势。尤其在智能座舱领域,以
太网的导入速度显著提升,未来有望成为车辆主干网络的核心技术。目前主流车企的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普遍基于以太网进行架构布
局。
在公司车载芯片产品中,百兆与千兆产品目前占比相近,但千兆产品增速更为显著,预计全年千兆产品将成为车载营收主要贡献
来源。应用端来看,汽车智能化程度较高的车企在智能座舱领域的以太网应用较为领先。 公司车载业务成长路径明确:车载物理层
芯片产品已实现规模化量产,上半年出货量较去年全年实现显著增长,获得越来越多主流厂商的认可;车载交换芯片产品已获得国内
多家主流车厂的导入认可,预计明年相关业务收入将达到规模量级;未来公司将通过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完善交换机芯片产品系列
(包括不同端口数量的产品),以满足多样化的车载应用场景需求。
2、车载领域为何拓展 PHY 之外的 SerDes、交换机等产品线?是客户需求还是行业趋势驱动?公司车载 Serdes 相关芯片的最
新进展如何?产品大概什么时候能出来?
答:公司拓展车载高速视频传输(SerDes)芯片和车载交换芯片等产品线主要基于行业发展趋势与客户需求双重驱动。在行业趋
势方面,车载通信架构正向统一化方向发展,以太网技术预计将成为车载主干网络的标准,而车载 SerDes 技术未来也将逐步融入以
太网标准体系。在客户需求方面,整车厂开始倾向于由单家供应商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品类和尽可能完整的车载通信解决方案,这有助
于简化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这一需求也是公司推出配套产品的原因之一。基于在以太网技术领域的积累,公司正积极推进车载 S
erDes 芯片的研发工作。目前相关关键技术已经取得突破,预计 2025 年年底前后启动客户导入测试。产品化进程需要与客户密切配
合完成测试验证,近年来随着国产芯片认可度提升,国内主流车企对新品测试导入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叠加产业链协同效应和政策
支持,预计产品商业化进程将稳步推进。
3、2.5GPHY业务的爆发是否包含国产替代加速的背景?在国内市场的份额情况如何?接下来的发展趋势?
答:公司 2.5G 以太网物理层(PHY)芯片的发展受益于产业链自主化进程的推进,同时也顺应了全球以太网技术升级趋势。随
着 Wi-Fi 6/7、XGPON/10G-PON 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带宽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了2.5G PHY 对千兆以太网的升级替代。在国内市
场方面,公司 2.5G PHY 产品已进入众多客户供应链体系,并在多个重点项目招标中取得良好表现,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从行业发
展趋势看,2.5G PHY 预计将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随着以太网端口向 2.5G 速率迁移,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多口 PHY、交换芯片及网卡
等系列产品的研发和完善,以期把握市场发展机遇。
4、公司七大产品线之间是否有共通的扩充逻辑?产品布局是怎样的?产品线较多且研发投入占比高,公司如何平衡研发投入与
盈利,会砍掉部分产品线吗?
答:公司七大产品线均围绕以太网技术进行布局,涵盖数据通信和车载以太网两大领域,是基于协议分层架构的自然延伸。产品
布局遵循从物理层向上层拓展的技术路径:底层物理层芯片依赖高速 ADC/DAC 及数字信号处理等核心技术;上层延伸至交换机、网
卡等芯片,需要网络交换、SoC集成及软硬件协同开发能力。各产品线技术能力具有协同性,研发团队采用一体化管理,未来将持续
基于物理层和网络处理核心能力进行拓展。 在研发投入与盈利水平方面,公司采取兼顾和平衡策略。2023 年因上市后研发团队规模
扩大,相应投入增加,目前相关研发成果已逐步转化为产品并进入市场导入阶段,预计经济效益将在后续周期体现。近年来,公司通
过适度控制团队增长节奏、聚焦营收规模扩大等措施优化投入产出比,目标力争在 2026 年实现单季盈利。公司认为现有产品线符合
整体发展战略,目前暂无调整计划。
5、今年上半年放量的高增速产品是否仍面临与境外厂商的价格战?以太网芯片领域公司的护城河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公司在以太网芯片领域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技术门槛和客户验证两方面。技术层面,以太网芯片属于数模混合芯片,需要
具备模拟设计、算法设计、数字电路设计、SoC 集成以及软硬件协同开发等全面技术能力,其中集成的高速 ADC/DAC 等模块本身也
具有较高技术规格要求。客户验证层面,通信芯片要求与其他厂商设备实现互联互通,部分应用场景需要达到 7×24 小时无差错传
输的严格要求。新进入者难以获得大规模应用机会来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公司借助产业发展机遇,通过客户合作已实现产品成熟度
的持续提升,客户黏性高。
在市场竞争方面,今年上半年公司高速率产品面临的价格竞争压力已显著缓解。在公司发展初期,对标境外厂商的产品确实存在
一定价格竞争;但在 2.5G、10G 等中高速率领域,合格供应商数量有限,公司在部分应用场景是唯一或唯二的供应商,建立了稳固
的市场地位。同时,随着产品从物理层芯片向上延伸至交换机、网卡等芯片,需要与客户深度协同开发并进行大量软硬件的联动测试
,产品问世后会逐步形成较高的客户黏性,价格压力会进一步得到缓解。
6、公司在数据中心市场的产品进展、端口使用情况及未来展望如何?
答:公司产品在数据中心领域已有具体应用,主要服务于配套管理及辅助通信网络,相关业务增长较快,主要受益于数据中心
尤其是超高速数据中心的快速增长及国产化进程推进。
在技术布局方面,公司已实现 2.5G 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量产,更高速率产品的研发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未来产品规划将遵循
技术发展趋势,逐步向更高速率的技术领域延伸,以适应数据中心尤其是超高速数据中心技术的演进需求。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9/202509031741017833505904.pdf
─────────┬────────────────────────────────────────────────
2025-09-01 23:01│9月1日裕太微发布公告,股东减持30.25万股
─────────┴────────────────────────────────────────────────
裕太微股东李海华于2025年8月13日至9月1日合计减持公司30.25万股,占比总股本0.3781%,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期间
公司股价上涨24.02%,9月1日收盘报117.99元。本次权益变动系股东主动减持,不涉及控制权变更。数据来源于证券之星公开信息整
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90100035739.shtml
─────────┬────────────────────────────────────────────────
2025-08-31 06:18│裕太微(688515)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上升亏损收窄
─────────┴────────────────────────────────────────────────
裕太微2025年中报显示,营收达2.22亿元,同比增长43.41%,亏损收窄,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减亏3.89%。二季度营收1.
41亿元,同比大增71.39%,净利减亏19.89%。毛利率42.8%,净利率-46.98%,三费占比24.66%,同比下降32.47%。现金流改善,经营
性现金流同比增56.12%。但历史ROIC中位数为-13.22%,累计亏损6次,投资回报差。分析师预期2025年亏损或达-1.92亿元,每股收
益-2.4元。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3100001661.shtml
─────────┬────────────────────────────────────────────────
2025-08-29 19:41│图解裕太微中报: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19.89%
─────────┴────────────────────────────────────────────────
裕太微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达2.22亿元,同比上升43.41%;虽仍亏损,归母净利润为-1.04亿元,同比收窄3.89%;扣
非净利润-1.16亿元,同比收窄6.1%。第二季度表现亮眼,单季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71.39%;单季亏损收窄至-4348.76万元,同
比减亏19.89%。公司毛利率达42.8%,负债率仅8.65%,财务费用为-154.09万元,投资收益529.43万元,显示经营质量持续改善。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2900040087.shtml
─────────┬────────────────────────────────────────────────
2025-07-30 16:16│裕太微(688515):当前应用主要聚焦于工业协作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原型机的通信模块
─────────┴────────────────────────────────────────────────
裕太微表示,其基于以太网芯片技术优势,已开发出适用于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的通信产品,并在部分客户项目中实现应用,逐
步产生营收。当前主要应用于工业协作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原型机,未来将持续优化产品并推进产业链合作。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45899
─────────┬────────────────
|